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生生学堂·童蒙养正 >> 经典诵读 >> 原理·实务 >> 兼听则明 >> 文章详细

空山(吴小东):老实大量读经的意义(2015年5月25日)
作者: 发表时间:16-12-25 点击率:1959

 

老实大量读经的意义

时间:2015525

地点:江苏昆山

演讲、修定:吴小东

文字录入:李淑霞

审定:王财贵教授

 

各位讲师,各位老师,各位家长:

大家上午好!

刚才主持人有点过誉了,其实我们在坐的方哲萱老师,董可贤老师,程亮老师等老师,也都是很能写文章的,而且写得也很好,只是没有像我写这么多。有些读经孩子的家长,以前很少动笔,读经之后突然灵感涌现,洋洋洒洒,“沛然莫之能御”,我看到这些文章,常常是很感动的。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写,没有什么稀奇。

说到写文章,我很感谢一个人——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是一个语文老师,教了一辈子的小学语文,我很小的时候,他经常跟我说一句话:语文是百科之母这句话给我印象很深,所以我就对语文比较重视。对数学呢,就比较忽略。所以我的数学就一直不好,不是学不会,而是没有在数学上用心,这就大大影响了我的高考,高考不成功,只考了一个专科学校。所以很长时间以来我对我的父亲有点怨言,耿耿于怀。(笑)不过虽然数学不好,对我的工作、人生,好像也没有太大的影响。而我发现,有的人小时候理科很好,语文不好,长大了却常常因为语文能力的低下给人生带来一些困扰。语文好的人对文字比较敏感,读书比较容易领悟,回想起来,我能走上读经教育之路,可能也与这么一点语文功底有关吧。所以我还是很感谢我的父亲说的那句话:语文是百科之母。不过现在还是有点遗憾,如果他当时说“读经是百科之母”,那就更到位了!(众笑,鼓掌)

今天讲的题目是《老实大量读经的意义》。读经教育的推广已经二十余年,开始是“读不读”的问题,后来是“读多少”的问题,现在是能否真的“老实大量”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探讨一下,老实大量读经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为什么王教授十几年来一直提倡“老实大量”?这是比较容易让人抓到把柄的一个理论——只有读经,没有其他的,怎么可以呢?我们国家现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多数家长都知道了国学、传统文化,甚至知道读经也是有好处的,少量读经慢慢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乃至于逐渐走进了体制,被体制“招安”了。(笑)但是“大量读经”,“老实读经”仍然不为人了解和接受,也几乎不可能进入体制。所以我们要好好思考一下,老实大量读经究竟有什么价值?它的意义在哪里?我们为什么要坚持老实大量?所以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老实大量读经的意义。

老实大量读经的意思有两个:一个是“老实”,一个是“大量”。“老实”是指一,要读真正的经,读最高度的经,不要读假的经,低度的经;二,要老老实实去读,不要讲解,不要有太多的花样。“大量”是指,一,读的经典越多越好;二,读得遍数越多越好,越熟越好。王教授推广儿童读经,有四个标准,被称为“四法印”:及早读经,老实读经,大量读经,快乐读经(快乐读经后来被修正为幸福读经)。最核心的就是“老实大量”。

 

“老实大量”是教育之道的回归

 

在我看来,老实大量读经的第一个意义,它是教育之道的回归。它并不是王教授心血来潮突然想出来的,它符合教育的本质,回归教育之道。

首先它拿捏了本末先后的轻重。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拿捏本末。《大学》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老实大量读经强调教育要有本有末,一定要抓住根本,把最关键的这一点做好,其他的慢慢的都会好,乃至于不去做自然就好,所谓“但得本,莫愁末”。本末的观念在古人是非常明白的,事物本来如此,本来就有本末内外先后的分别,要把一件事做好,首先要分清本末先后。但源于西方的现代教育思想,却是没有本末观念的,它是平面的,它把各种学问、学科、知识、能力同等看待,它把人间所有的学问所有的能力都看做是并列的,一个一个去学。所以主流教育才会开很多的课程,每种课程对应一种知识或能力。学校课程这么多还不算,我们家长还要给孩子报很多课后班,让孩子忙得团团转,疲于奔命。这种做法其实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做法,也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它不能够抓住根本,于是功课就非常的繁难琐碎,孩子们学得很苦很累,而又学不好。一个孩子他要培养的能力是无穷无尽的,他需要的知识也是很全面的,这是教育的目标,但这么丰富的知识,多元的能力是不是都要靠开一门门的课来完成?有没有一种可能,让我们只培养其中一种能力,其他的能力自然就完成或比较容易完成?这就是本末的思考,把一种能力培养出来,其他的都迎刃而解,都自在其中。这样问题就很简单,我们就集中精神气力把这个最基础最核心的工作做好就行了,其他的都放在后面,慢慢培养。

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个本末的观念,我们就不可能做到大量读经。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退学大量读经,就是纠结于此。他认为孩子要学的知识应该很丰富,能力应该很多样,读经怎么可能代替那么多呢?读经只是一种,怎么能够代替那么多呢?他放不下这一点,他只是把读经当做多种能力中的一种,多种知识中的一种,把读经加入其他课程中,什么都有,他认为这样最保险。这个思想还是体制的思想,没有本质的改变。所以我们老实大量读经,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一定要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不然你就不能老实大量。其实大道至简,如果我们有本末的观念,一下就会轻松很多,不会那么担心。现代人首先要转变一下思想,这个思想应该是立体的,上下的,不是平面的,并列的。这点一定要想透,就像养一棵树,我们一定要在它的根上用力,它才能长干,抽枝,吐叶,开花,结果,你只是盼望它硕果累累,在枝叶上下功夫而不浇灌它的根,你是得不到结果的,你虽然花了很多的功夫来训练,大概也只有一点点的结果,甚至如果你把握不好的话,还会有副作用,因为它的根没得到充分的照顾,将一直枯萎,它承载不起。

其次“老实大量读经”回归儿童心理。现代流行的儿童心理学,并没有把握到儿童心理最根本的规律。人类心理成长的一个最根本的规律,就是先记忆后理解,先吸收后表现,分界就在十三岁前后,也就是说十三岁之前是以记忆和吸收为主,十三岁以后是以运用和理解为主。这是很明白的,这个道理我们只要稍作观察,就知道孩子就是这样成长的。十三岁之前孩子对道理的理解是比较浅的,比较朦胧的,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他本来就不是理解表现的年龄,所以他能够理解能够表现当然可以,但是他没有理解没有表现,或者他理解得不正确、表现得不精彩也没有关系,你不要太紧张,因为这个时候是吸收记忆的年龄。十三岁以后他的理解能力慢慢提上来了,他的表现会越来越精彩,你急什么呢?但有一个前提,十三岁之前一定要好好的吸收,如果没有好好吸收,他在十三岁之后就没有那么多的材料来理解来运用,到那个时候再来记忆吸收,就费力多而收功少了。

但这样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却是我们的教育所最忽视的,根本就故意视而不见。我们现在的主流教育不正是这样吗?数学是要理解的,但语文本来应该以记忆为主,它偏不让孩子去记忆,而是强迫孩子去理解。孩子刚把课文读个一两遍,甚至都还没有读完,老师就跟他讲解写作背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语法修辞……我教过很多年的语文,就是这样教的,我们现在的人语文能力普遍低下,为什么低下?难道你学了十几年的语文都没用心吗?如果这十几年,你什么都不学,就老老实实读经,或者我们降低一点说,你不读经,你就花两年时间把《古文观止》背下来,我想你的语文水平一定比现在强。大家现在可以想一想,你肚子里面究竟有几本书?有几篇文章?如果你一篇文章都没有,你怎么可能写文章?古人说“读千赋然后能自赋”(“大抵能读千赋,则能为之”),你没有经过这样一个吸收记忆的过程,你就不可能有太好的表现。所以说记忆是理解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记忆就没有理解。我们今天却批评记忆批评吸收,说它是“死记硬背”,动不动就问孩子“你能理解吗”?不肯下点功夫去记忆吸收,只想着马上理解,现学现用,现买现卖,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一个人如果在这个地方想不清楚,就不可能让孩子老实读经。看到孩子读《论语》读《易经》,你就替他难过,替他痛苦。你认为不理解就是痛苦,其实小孩子对理解不理解是无所谓的,他不感兴趣,他对什么感兴趣?他对熟悉不熟悉感兴趣。他接触过的熟悉的东西他就感兴趣。就像小时候你看过一场电影,几十年后你还对它感兴趣一样,你想回头再看一看,这叫怀旧。(笑)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不愿意再接触新的东西,都很怀旧,我才四十岁,已经这样了,不喜欢看新的电影,新的书了,只希望把青少年时代看过的东西再重新看看,感觉非常好,这也是“温故而知新”啊。但是你小时候没有读过经,长大了怎么去温习?小时候读的都是很浅的白话文,长大了再温习又有什么用呢?所以“温故而知新”也有一个条件,就是以前所学的东西是真正有价值的。一个孩子从小把《论语》背下来,他三十岁四十岁可以温习,他一直到老都可以温习,他每一次温习都有不同的感受,他的学问就会不断的增长,一直到老,《论语》永远可以引领他。所以一个孩子十三岁之前学什么内容是最重要的,他理解不理解是没有多大关系的,最重要的是先把它记下来,熟读成诵,留待一生去理解。所以我们判断十三岁之前教育的成果不在于他理解不理解,也不在于他表现得精彩不精彩,而在于他吸收的够不够,吸收的深不深。他偶尔有一点理解,我们家长当然很欣喜,他理解得不对,也不必太在意,他完全不理解,也不必失望着急,千万不要打击他。老实大量读经,它回归儿童心理,更明白的说,是回归记忆。不好好把握这一点,你就很难“老实”。

 

再次,回归简易平实。教育本来是简单的,平实的,一个孩子漫长的成长过程本来就应该平平实实,不应该有很多的花样。我们今天的教育却是花样太多,每隔几年就有一个花样出来。当过老师从事过教育的都知道,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新的理论出来,大家去学习,按照这种理论来组织教学,过几年风向变了再重新开始。在课程的设置上越来越花哨,各种各样的课程都会开出来,慢慢的远离了教育的本质,把教育变成了一种表演。现在的语文老师上一堂课非常不容易,我当过语文老师,知道语文老师的难处:要备课充分,要口才好,唱作俱佳,还要调动多媒体,把课件设置的丰富精彩,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这样一节课才能够上下去,每节课都是一场表演,非常累。老师表演得很精彩,但是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不一定!甚至还有害!学生们习惯了这样精彩的表演,没有了精彩的表演,就不能学习。建国以来教育经历了很多改革,但是教育怎么可能老改革呢?教育是百年大计,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能够能随便改呢?老实大量读经就是老老实实读经,把握住经典,不玩那么多的花样。俗话说“大道至简”,《易经》说:“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教育本来就是简单的,没有那么多花样可玩的,花样越多,离教育本质越远,所以老实大量读经回归简单平实。

这样来看,老实大量读经与主流教育之间,就有一种根本的冲突,如果主流教育的观念不改,读经教育就永远不可能被纳入主流教育之中。少量的适量的读经与主流教育实际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老实大量读经就有本质的区别了。它并不是有意与主流教育对着干,但它对主流教育确实提出了实质性的挑战,但它又恰恰符合教育的道理。怎么办?我们当然要为教育而做教育,不是为体制而做教育,所以只好一往无前地来坚持老实大量。老实大量读经与流行的教育是“道”与“非道”的区别。一个在“道”上,一个不在“道”上,是方向的区别。有人不了解这一点,认为体制内加一点读经不好吗?为什么非要另立炉灶带领孩子老实大量读经呢?那是因为他还没有意识到教育的道理在哪里,没有意识到主流教育根本的缺陷。主流教育根本的缺陷既有“应试”的问题,也有教育思想本身的问题。现在主流教育思想是来自于流行全球的西方现代教育思想,而西方现代教育思想是平面的,没有本末观念的,是不分年龄大小,只重视理解不重视记忆的。老实大量读经正好与它相反,所以在整个时代体制的压力下,老实大量读经的孩子一定是很少的,虽然王教授提倡老实大量读经十多年,能够认识的人也是很少的,号称教育界的人士更不容易接受。但它又恰恰符合教育之道,我们为了真正的教育,理应去坚持去奋斗。明白这一点,我们就知道王教授真的是不容易啊,用心良苦,坚持一个被大家很容易误解的理论。

二十年前大家都不重视读经,他来提倡读经,现在大家对读经有点认同了,他又提倡“老实大量”,他一直在引领着我们。老实大量读经可以涵盖“不老实大量”,可以提升“不老实大量”。我们明白这一点,心中就会坦然。老实大量读经之所以不被了解,就是因为我们头脑中西方的观念还没有完全清除,大家不要以为你接触传统文化了,你读经了,摇身一变就是中国人了,没那么容易!不客气的说,现在多数人还是在用西方的教育思想来做传统文化,来办私塾教孩子。老实大量读经不容易被大家了解,原因就在这里。因为百年以来西方教育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大家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我们不知不觉就会以理解为标准,就会担心孩子学的这不够那不够。这就是我认为大家必须认识的“老实大量读经”的第一个意义,它是教育之道的回归。

 

“老实大量读经”是古代私塾教学经验的继承和发扬

 

第二点,老实大量读经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有历史传承的,是对古代私塾教学经验的继承和发扬。

中国的私塾教育从孔夫子开始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中国文化就是通过私塾书院而传承下来,私塾书院虽小,作用却很大,所以古代的私塾教学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老实大量读经与古代私塾是什么关系?如果说老实大量读经是王教授自己想出来的,我们心中还是不放心,两千年都没有人提出来,怎么现在被你提出来了?感觉没有历史的传承,不可靠。其实,老实大量读经恰恰是对古代私塾教育真正的传承,并且是一种升华。为什么?因为中国古代的私塾虽然有两千多年,但是形态各异。有人说,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两千年的私塾,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在讲这个话的时候,他有一种想法,好像中国古代私塾都一样,拿过来就可以运用,其实并不是这样。古代私塾时间跨度两千多年,经历这么多朝代,每个朝代的私塾都不一样,并且中国地域辽阔,交通不便,私塾地域差异也非常大。私塾先生的兴趣偏好对私塾形态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说要学习古代的私塾教学,不知是学汉朝的?唐朝的?宋朝的?明朝的?清朝的?还是民国的?还有农村的私塾和贵族、皇室的私塾也大不相同,你究竟要学哪一个?所以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情况下,要借鉴古代私塾教育,应该把握它的大体和精华。我们首先要思考教育的道理在哪里,然后再去看古代私塾教育哪些是符合教育道理值得借鉴的,哪些是不符合教育道理不足为训的。我们要知道,经典是完全可靠的,经典是圣人性德的流露,而古代私塾教学不一定可靠,因为私塾先生也只是一般的读书人,他的所作所为不一定尽合教育之道。

比如清朝的私塾很重视小学,即文字、音韵、训诂之学,这与清朝的学术风气有很大关系。因为清朝是高压政治,朝廷对知识分子思想钳制很严,一般的知识分子是不敢讲道理的,只好去做考据训诂的工作。所以在清朝,小学非常发达。这也影响到私塾教育,重视小学,章太炎的外祖父对章太炎进行启蒙,就从小学开始。所以章太炎一生学问的功底就是小学。但是你不能因为章太炎小时候是这样学,我们就要让我们的孩子也从小学学起。还有的人认为一定要学文字学,才可以去解经,他的想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经典是一句话一句话组成的,这一句话又是由一个字一个字组成的,他认为要解经首先要懂得这个字,然后再懂得这句话,再懂得这一章,进而懂得这一篇,这样才能解经。但是解经必须要这样才行吗?其实不一定,这并不是解经的最好方法。因为一个人的思想应该从局部到整体,也应该从整体到局部,把局部钻得很透,不代表对整体就有透彻的了解;如果整体把握住了,会大大加深对局部的了解。一个人学习的过程是从整体到局部,又从局部到整体,循环往复,越来越高明精深一个读经的孩子把一本《论语》背下来,会先有一个整体感,十三岁以后再一个字一个字的来解,这是很正常的。经文并不是那么深奥,圣人创作或整理经典,是希望所有的人都能理解受用,并不是有意设置谜语来为难我们,我们要想理解经典中的文句,不一定要对每一个字都要有很深的了解,经典中一般的句子其实是很明白的。比如读《论语》《孟子》一百遍后,其中很多句子你都是能理解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怎么会不理解呢?“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怎么会不理解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怎么会不理解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怎么会不理解呢?“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怎么会不理解呢?这是《论语》《孟子》当中很重要的话,并不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去抠,读读就可以理解。其实一般人只要把经典读熟了,大意基本上就能把握住了,我们读经并不是要培养学究,并不是要培养所谓的文字专家或是语言专家,我们最重要的是希望能够从中领悟到人生的道理,用到生活当中,这就够了。很多人在教孩子读经的过程中却慢慢忘掉了读经的目的。读经是为了成为小学专家吗?读经是为了会吟诗作赋吗?读经是为了会写文章成为文人吗?读经是为了会琴棋书画吗?……如此等等,如果我们忘掉了读经的目的,就会偏离读经的方向。

再如,古时候有的私塾很早就让孩子解经,写文章。为什么?因为当时国家要考八股文。古人也有功利心啊,他希望孩子赶快去考试,考科举,考状元。有的私塾就会迎合家长的需要,让孩子很早就开始写文章。有的家长甚至不让孩子好好读经,乃至于五经都没有读完,就让他模仿八股文名篇来练习八股文,就像现在让孩子去对着作文选来写作文一样。当时很多学者对这些现象也是痛心疾首,经都不好好读,就想着让孩子去考试。像明朝大儒陆桴亭就认为,孩子应该十年读经,十年解经,二十岁以后再训练写文章,去应考。现在有些人人看到古代私塾从小就教孩子写文章,所以就让小孩子在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解经,写文章。这样对吗?我们不能说一定不对,但它是不是符合孩子的心理规律呢?我们说十三岁之前孩子是以记忆吸收为主,你一定让他去理解,写作文,不是违反人生成长的规律吗?既然古代私塾违反这个规律,我们为什么一定要遵从?

再如古人为什么比较重视“三百千”?古时有官家之学,有乡村之学,官家是从经典学起,当时农村地区是很贫困的,一般的孩子很难有条件读到真正的“经”,他大概只有两三年的读书机会,所以就赶快教他认字,让他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化技能。学会“三百千”就会认字了,可以写家信,也懂得一些文化常识和一些基本的伦理道德。所以“三百千”在古时候被称作“蒙学”,甚至被称作“村学”,它也有相当的教化作用,可以认字写字,普及基本文化常识,进行道德训诫,所以影响也很广泛,有它的意义。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今天让孩子读经的目的是什么?难道就是让他掌握基本的文化常识吗?显然不是,我们希望读经的孩子能够吸收经典中的智慧,有益于他的人生。所以有人说,古人对“三百千”很重视,所以我们也要很重视,这一点就误导了很多人。因为教《三字经》毕竟不如教《论语》。是《三字经》重要?还是《论语》《易经》重要?把“三百千”或《弟子规》教几年,孩子还没有读到经,不是很可惜吗?

所以我认为借鉴古代私塾,一定要把握它的大体和精髓。古代私塾教学的大体和精髓不外乎三点,第一:以经典为中心,只要是真正的私塾都是读经的,都知道尊重经典;第二:以读背为主要的学习方式;第三:与现代教育不一样,古代私塾要求严格,都有戒尺。哪个私塾没有戒尺呢?古人懂得尊师重道,老师可以严格要求学生。把握住了这几点,就把握住了私塾的大体和精华,就是对古代私塾教学的继承。现在我们提倡的“老实大量读经”恰恰如此,不仅如此,它还提升了古代私塾教育的纯度。(越纯越好吗?原教旨主义)因为古代尤其是乡间的私塾先生的从业动机也不一定很高尚,私塾先生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从事这个行业?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人?一般都是落第的秀才,他读了很多年书要考科举,但是科举又不是那么容易考,年龄又大了,要养家糊口,所以就开个私塾,或是去别人家里去教孩子读书。所以古代私塾也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有水平很高的,也有很一般的塾师,甚至还有一些白字先生,字都不太认识,我们不要以为他们都很厉害,他们的学问不见得比我们高多少。只因为古代私塾在大传统之下,有的地方是暗合于教育之道,并不一定对教育做过很深的思考,有的私塾也会迎合时代风气或家长功利要求,不一定合乎教育之道,所以我们不一定要遵从。老实大量读经却是王教授对教育进行全面深刻的思考之后,并结合时代特点提出来的,它合乎教育之道,非常清晰,它不但没有偏离古代私塾教学经验,反而是对古代私塾教学经验的一种真正的继承,乃至于是一种提升。有人认为“老实大量”不正宗,他的根据是古代有某些书如何说,读过私塾的老先生如何说,然后就反对“老实大量”。如果太执着于此的话,他反而偏离了古代私塾教学的主干和精髓,反而没有真正继承古代私塾教学的精神。(我判断的标准永远不是别人怎么说,而是我身边孩子的生命状态。)

所以要继承中国古代私塾教学经验,一定要把握他的大体和精华。老实大量读经恰恰在这一点很清楚,它没有与古代教育相脱离。中国古代的私塾在那样一个非常艰苦的环境下,能够完成传承中国文化的使命,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它牢牢把握住了经典,并以背诵为主。当然我们现在讲的是十三岁之前的教育,十三岁之后另当别论。

 

“老实大量”是时代的要求,是读经的方便法门

 

老实大量读经的第三个意义,它是时代的要求。

我们这个时代是不利于读经的时代。古代整个社会都懂得尊重经典,尊重圣贤,孩子走到哪里都是一种加持。(文化氛围,大环境)孩子在学堂里读经,回到家里还是读经,因为家里没有电视、网络,家长甚至都不允许孩子看小说,甚至都不允许读诗词歌赋,怕影响他读经。而今天不是,今天孩子无论走到哪里,不但得不到加持,反而受到质疑或打击。有人看到一个孩子不愿意读经,就说老实大量读经出问题了,他没有想到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有人专门问读经的孩子,你在读经学堂开心吗?老师有没有打你啊?你喜不喜欢学堂啊?喜不喜欢读经啊?喜欢读经还是喜欢回到原来的学校上学啊?……你为什么要这样问他?!本来好好读经的孩子,你这样一问,他马上就动摇了,就会想到,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他的爸爸妈妈那样认可读经,人家不读经我为什么要读经?你想想他心里是什么感受?所以在这样的时代,孩子本来就很难安下心来读经,他的心易放难收,你不老实大量,不惟精惟一,念兹在兹,他怎么可能把经读好?

我们这个时代,污染在加剧。如果我们不牢牢把握住读经,力度不够,孩子很难有足够的免疫力,他很难不被时代所吞没。你读经不老实大量,污染却是在“老实大量”!孩子出门就是污染。我过年回家,一路充满了思乡之情,坐火车到了我们市火车站,上了一辆中巴车,中巴车上正播放一部警匪片,我就这样伴随着震耳欲聋的枪战声赶到家,下车的时候头脑已经一片空白。而孩子也在看啊!在社会污染不断加剧的情况下,我们读经如果没有一点力度,随随便便,到了社会上,孩子能抵得住社会的滚滚洪流吗?乱世用重典,你要加大力度。在所有的学习里面什么最有价值?什么对孩子的成长最有力道?当然还是经典最有价值最有力道。你教诗词歌赋有这样的效果吗?你教琴棋书画有这样的效果吗?你讲故事有这样的效果吗?当然也会有一些效果,但比较微小。

这个时代的家长,心态很容易动摇。社会上一有点风吹草动,家长心里就会七上八下,他对读经起了疑惑,他开始担心孩子的前途,担心孩子在学堂里有没有受到周到的照顾,这样一担心两担心,孩子再回家的时候,他就感觉出来了。孩子是很敏感的,他一定会捕捉到家长心理的变化,他一定会表现出不愿意上学堂、不愿意读经给你看!只要家长有这样的担心,认为孩子读经痛苦,在学堂里生活痛苦,孩子一定表现出他很痛苦的样子给你看,你不要以为你不说他就不知道。有的家长说,我都把孩子送给你了,我还不相信你吗?不相信你,我敢送吗?好像也有道理。但是他又时刻在监视学堂的一举一动,一有点小问题马上就紧张不安,孩子感冒发烧了,磕着碰着了,一下子就紧张起来了,他一紧张,孩子马上就不愿读书了。因为孩子感觉到家长和学堂不是一条心,他就有空子可钻。

所以在今天,一个孩子读经真的很不容易,首先爸爸妈妈要认同,然后爷爷奶奶还不能阻拦,爷爷奶奶太强势的话,这个孩子还是读不了经。就这样,社会上如果有一点风吹草动,如哪个私塾有问题了,打孩子了,新闻报道一出来,家长看到了,就开始担心,孩子读书状态就受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孩子在学堂能够读多久其实很难说,有的家长信誓旦旦说要让孩子读经十年,可是当孩子偶尔出点小问题,他就惊惶失措,匆匆而去。一个孩子在我们手里能够读几年经是不可知的,我们不像体制教育,孩子在那里跟着大众一级一级地往上爬,是稳定的,你可以好好规划,但我们就没这个条件,所以有时我说我们不是在办教育,我们是做拯救的工作,救孩子于水火之中!抓上来一个是一个!(众鼓掌)你好不容易把他抓住了,让他读经,希望他走上正道,但说不定他哪天就走掉了,你再也抓不回来了。有一个妈妈很坚定把孩子送到我学堂读经,刚读了一天,孩子的奶奶就赶过来大哭大闹,那种悲痛欲绝的样子,看上去都有生命危险,所以只好赶快让她把孩子领走。那这个孩子他就只有一天读经的机会,他的福气就只有一天,没办法!所以在这个时代环境下,你不要有太多的妄想,你就老老实实大量读经吧,这个孩子来了,我们就一步到位,好好读经,这样最对得起他。你教一年《弟子规》,再教一年“三百千”,再讲讲故事解释解释,说不定第三年他就离开了。那什么对他的一生最重要呢?还是经典对他最重要啊!他在你这里读一年,把《学庸论语》会背了,你就对得起他,也对得起他的家长了,对得起家长辛辛苦苦把他从体制送出来读经这样一番苦心了!所以老实大量读经并不是图方便,不是不负责任,而是最负责任!

有人说读经读了这么多年,培养出了多少人才?我曾经做过一点调查,曾经业余读经的,老实大量读经的,已经有不少人才出现,但从整体上说还不够多,这也是事实。有人就说读经二十年,没有培养出多少人才,就断定读经教育失败了。这种人是不了解时代的,他不通人情世故,没有现实感。我们要知道,王教授刚推广读经的前十年,是业余的。近十年来才有私塾,而早期全天读经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孩子?让孩子读经的家长是什么样的家长?说实话大部份是有问题的孩子,在学校里不行了才来读私塾,到私塾死马当活马医,改善改善,读了一两年,有一点点效果,感觉孩子不错了,马上又送回去了。最近五年来,生源的质量才越来越高,现在很多精英人士也开始把孩子送到读经学堂,比如我们学堂有的家长本身就是体制内老师,还有在教育部门工作的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这里上学,让我为他保密(众笑)。所以你要知道最初读经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孩子,读经的家长是什么样的家长,读经的学堂是什么样的学堂。我们又不是教育部,不是一声令下所有孩子都开始读经。主流教育集全国之力,聚全国的好苗子,条件这么好,教育出人才了吗?你怎么不批评他?

而从学堂自身来讲,学堂并没有国家的支持(不干涉你就不错了),多数学堂又很小,处于草创阶段,就那么几个孩子,哪有那么大的力量开太多课呢?开一门课就要请一个老师,你请的老师说不定还会带来一些不良的信息。我曾请过一个书法老师,他竟然对孩子说,不要天天读经,不要死记硬背。还请过另一个书法老师,他天天鼓励孩子参赛拿奖。古代私塾一般会教写字,是老师自己教,他可以把握得住,而我们现在要请外面的老师,你不一定能把握好,请一个才艺老师往往就是一个干扰,还占用时间,分散你的精力,把老师和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才艺上。我有个很深的体会,在最初办学堂的时候,我认为读经很简单,老师带着读经就可以了嘛,然后就觉着只读经不够,应该开一些其他的课程来丰富一下。结果老师就把心思用在这些才艺上,他认为读经很容易,在读经上花的心思还没有在才艺上花的心思多。一个人的心力如果不在某个事情上,这个事情一定做不好,所以很长一段时间读经的效果是很差的,因为老师的心不能够完全放在读经上。读经效果不好,你学堂的价值就不大,就没有影响力。你把才艺教得再好,也不会给学堂增加什么,因为社会上的才艺培训班比你教得更好,而太早地教才艺,从教育的道理上讲又不是必须,把握不好还有负面影响,为什么一定要开才艺课呢?所以后来就把才艺课程一门一门地砍掉了,最后完全去掉了,只剩下读经,老实大量,用志不分,高度专一,反而轻松自在,孩子们读经很快进入状态,包本背诵气势如虹。

另外我们堂主也不能太自信。有的堂主自己有一些学问,就要给孩子讲解。但如果你讲出来是肤浅的错误的,是不是会障碍孩子呢?有的堂主喜欢教孩子德行,对孩子进行严格的德行训练,是否也要考虑一下,你真有德行吗?你保证不会误导孩子吗?而只是读经,让孩子直面圣贤,则是最平实,最保险,人为因素最小,最不会障碍孩子。所以老师要谦虚一些,不要以为自己很厉害,真的可以为人师表,做孩子的楷模。“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我们今天堪为人师的人已经很少了,我们何不谦虚一点,就老老实实地带孩子读经,先把经读进去再说。所以从堂主老师本身的素质来讲,老实读经也是最恰当的,它最能够守住根本,弊端最少。所以老实大量读经是最适合这个时代的,它是王教授从教育原理出发,参酌历史,结合时代特殊状况而提炼出来的一个方便的教育法门。

 

“老实大量”是培养大才的需要

 

最后,我们说,老实大量读经是培养大才的需要。

老实大量读经要干什么呢?不是普及一般文化常识和培养生活技能,而是要培养大人才。一个大才需要有充分的内涵,要在十三岁之前,吸尽人类文化的精华,把中西文化的精华都吸收进来,这样才会比较容易成为一个大人才。读不读经是不一样的,读多读少也是不一样的,读得熟不熟也是不一样的。这个读的多不是指他了解的知识多,是指他读的经典多。一般的知识是死的,不是越多越好,孔子说“君子多乎哉,不多也”,但经典是活的,是文化最精华的部分,经典的吸收是越多越好,这部经你没有读过,这方面的人性就不容易开发出来(求全责备!)。“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部经,在古人看来,是人性六个方面的表现,一个大人才他人性的各个方面都要充分开发出来。不然孔子为什么要辛苦整理六经?《礼记》中有一段话,把每一部经典的作用都讲明了:“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净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古人讲“六艺”,就是指“六经”,六经中的每一部经代表着人性的某一个面向。经典是读得越多越好,真的是要满腹经纶,才比较容易成就一个大才,所谓“国士胸罗廿四史,村童背诵十三经”。读经是不嫌多的,经典其实也没有很多,所以我们希望一个孩子读经读得越多越好,越熟越好,所以要大量读经。

一个大人才的培养,还需要长期酝酿。不要让他表现太早,不要急功近利,现学现卖。大才都是涵养出来,酝酿出来的,厚积薄发。就像酿酒一样,把材料放进去,盖好,里面的东西自然就会酝酿,至于怎么酝酿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们不知道,但是酝酿的时间越久,这个酒就会越香。把材料刚放进去你就打开来看,酒都酸了。孩子读经好像一时没有什么表现,如果学了半年一年的书法或舞蹈,他就可以表现表现,家长会比较放心,没有白学。而读经读两年好像没有什么表现,或许性格气质上有所改变,细心的家长能够发现,一般人是看不到的,但你要知道他在酝酿,他需要时间,这个阶段是最难的,你看不到明显的效果,你只有不断地努力,供养他读书,还要耐心地等待,这真的需要我们家长老师有一点非常的见识和智慧!你等不及的话,你就不能老实。所以老实读经是给孩子一个充分酝酿的过程,让他不断积累,酝酿,默默中去体会,为整个人生的开展打下一个厚实的基础。

有人会觉得孩子读完一本经典,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忘了,忘了好像就没用了。其实凡是背过的经典不会真的忘掉,忘掉了再捡回来也是很容易的,即使全忘了,他的内功也已经练出来,并不会白费。当然我们还要督导他复习,复习一遍就加深一遍记忆和理解,我们不指望孩子能明白地理解,但他复习一遍就有一遍的体会,不断加深,复习的遍数越多,他记得越牢,体会得越深,最终这部《论语》真的会融化到他的心灵中,就在他的心灵深处起作用!有人举个例子很好,他说把一本经典读一百遍,就好像在树上砍一刀,开一个口,如果以后不复习,这个口可能会慢慢合上,好像要恢复原状(当然不可能真的恢复原状),这个时候再复习一遍,这个口就开得更大更深,再复习一下,就开得更大,这个孩子读几年经,不断学习新的复习旧的,这个口子就越开越大,越开越大,最后他的新生命就诞生了!(众鼓掌)所以读经是一个长期积累酝酿的过程,我们并不是说孩子读完经典就算了,我们是要把所有的经典当做一个整体来教给孩子。我们把二十万字的中文经典,十万字的英文经典,在孩子读三五年毕业的时候,都让他读得滚瓜烂熟,浑然一体,怎么会全忘了呢?怎么会没有用呢?

大才也是需要磨练的。学习的过程必然包含着一定的痛苦,不可能永远轻轻松松。老实大量读经也是对孩子心性的一种磨炼,更浅白的话说让他吃一点苦。有的人不敢让孩子老实大量读经,就是因为他不希望孩子吃苦,他认为教育就是快乐的,其实这是对快乐很肤浅的理解,教育要快乐,不代表教育的全程都是快乐的。其实学习过程中一定包含着努力,你只要学习真正有用的东西,一定包含着对困难的克服。但我们现在主流的教育思想就是这样浅薄,它不敢承认孩子接受教育就必须适当吃苦。所以我们现在很难培养出大人才。你让孩子读经了,又不敢让他吃苦,就这样优哉游哉,也很难培养他成才。古人为什么强调师道尊严,强调严格?就这一点苦都受不了,你能成人吗?

还有生活上的约束,似乎也会让人不痛快,不只是那些调皮的孩子需要管教,就是那些好的孩子都需要管教。他不吃一点苦,不受一点磨炼的话,他的心智就不能成熟,提升不上来。我举一个例子,有个学生很聪明,现在刚刚八岁多,已经背了四本经典,还包括一本《英文圣经选》,他跟同学们在一起读书,就不大用功,齐读时候声音也非常小,只凭着聪明,人家还不会背,他就会背了,可以包本了。但是这个学期我发现有一点问题,因为他已经背到《书礼春秋选》了,我们没有开这个班,不能跟人家齐读了,只有自己读,他就有一点畏难情绪,不太愿意读,老师就打他手心,打了三下,他就有情绪,说心脏疼,装的还挺像,老师也摸不清真相,然后爸爸带他去看病,医生检查后说心脏没有问题,就回来了,回来又说头痛,说着说着眼看要站不住了,我就知道他是装的。我们就反省,这样好的孩子,他的心智也还是需要突破一下,这是他的瓶颈,他没有吃过苦,需要突破一下,才能达到心智的成熟,所以我就又打了他三下手心,严肃跟他讲,我知道你在装病,你来这里是要好好读书的,你要有志气,把这三十万字好好背下来,争取早点背完,如果你再这样闹情绪的话,我要重重打你!然后就送他去大班自读。过几天我问他,大班怎么样,他说很好。现在感觉这个孩子和以前不一样,他性格比以前稳重多了,读书也是奋发向前,懂得努力了。其实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要经历这样一个阶段,看上去很聪明的孩子,我们不要以为他把书背好了,背得比较快,就完全没有问题了,我们要观察他的情况,该严格的时候要严格,把他的心智再往上提,用高标准来要求他,不然他的心智就停滞在某个地方,长大了到了社会上,就不能面对困难。

所以我们提倡师道尊严,老师要有威严,该严格时要严格,不要太过温柔,太讲究温情脉脉。这个时代,家长都是软绵绵的,不自信,不敢要求孩子,对学堂又有很多的戒心,担心学堂对孩子太严格,怕孩子受不了。有这种心态的家长,孩子一定不容易成就。所以我们就立一个标准,画一条线,坦白地告诉家长,我们学堂教学是严格的,不排除适当的处罚,如果你不认同,就不要送孩子来,回去再想想。如果他不认同,你还把他的孩子收进来,那将会麻烦无穷。老师都不敢管孩子,孩子怎么可能听话受教,他知道老师不敢对他怎么样,他抓住了老师和家长的心理,他就花样百出,不断挑战老师的底线,这样越来越麻烦,最终老师受不了,气急败坏,不得已打他一顿。这个时候因为着急上火了,把握不好分寸,反而可能真的会伤到孩子。所以我们最好大大方方,坦坦荡荡,事先和家长讲好,这样老师就可以放心管教孩子,老师就比较有威严,掌控得住局面,这样孩子反而很好教,很尊重老师,教学更加轻松有序。根据我的经验,刚开学头两个星期,要强调严格,对个别敢挑战老师的顽皮孩子,一定要把他的气焰压下去,没有例外,一开始把这个规矩立起来,执行到底,这样班级很快就能够进入正常状态。到第三个星期,就可以和颜悦色了,你就可以收放自如了。孩子会很听话,很受教。不然的话,你大呼小叫都不管用的。

我们当然要相信人性的光明,相信孩子是愿意学好的,不然就不用做教育了。我们尽量提升自己的德行以感化孩子,但也要知道,现实是很复杂的,不是所有孩子在所有时候都可以用德行来感化。尧舜德配天地,儿子都还不肖,有什么办法?孔子看原壤不像话,也“以杖叩其胫”,也骂冉有“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说子路“不得其死然”,骂宰我“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圣人也有发怒的时候,此乃义理之怒,是合理的,该发火的时候发火,也是中正平和的表现。就像骑自行车一样,拐弯的时候就要有意倾斜一点,才能保持平衡,在拐弯的时候你还一定要保持中正,往往会摔倒的。《礼记》上说,“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春天是春暖花开,但冬天就比较严寒。教育孩子也是,主要看看你用不用心,而不是你采用什么手段。我们该严格的时候要严格,不要忌讳严格。

今天的家长和老师受现代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都忌讳谈严格,一动手打孩子就感觉自己不温文尔雅了,不和蔼可亲了,自己受不了自己这个“凶”相。其实老师本来就是要承受孩子暂时的怨恨,古人为什么易子而教?孟子云“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父亲教孩子,教之以正,孩子不听呢,就会发怒,发怒的话父亲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会受到损害,孩子会想,“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你教我以正,你自己都不中正!这样父子之间的感情就会受到一定的伤害。那就交给老师,让老师来管教他,他不听话老师处罚他,他怨恨老师也没有关系,因为老师毕竟不是他父母,老师无所谓,老师与孩子之间是敬的关系,老师处罚他是正常的。这样孩子既能够读书受教,也保全了父子之间的亲情,所以古人易子而教是很有道理的。所以老师本来就要扮演一个受孩子怨恨的角色,老师不一定都是和颜悦色的,你有很好的德行,不动声色就可以让孩子受教当然很好,但并不能保证人人随时都能做到这一点,所以就需要有适当的处罚来配合,这跟治理国家是一样的,德主刑辅,宽猛相济。做老师最重要的是要拿出你的真心,我们要真的爱孩子,爱教育,为孩子一生负责,希望他成才,我们并不是故意迫害孩子,这个动机最重要,我们是真爱他了才严格要求他。

 

“老实大量”是一个方向的提醒,是尽其所能

 

我们总结一下:老实大量读经符合教育的本质,它是教育之道的回归;它有历史的传承,是对古代私塾教育的继承和发扬;它是时代的要求,最切合于这个时代;它也是培养大才的需要。所以“老实大量”的提出,有着重要深远的意义。“老实大量”这四个字是王教授对读经教育者的一种提醒,提醒大家尽量让孩子走在“读经”这个正确的方向上。这么多年,我的体会是,在读经路上有很多歧路,很多陷阱,能坚持走在“读经”这条路上是不容易的,有的人做着做着就偏到西式的“快乐教育”上去了,有的人掉进故纸堆里去了,有的人沉迷于才艺去了,有的人无休无止地去落实《弟子规》去了……很多很多,这些也不能说完全不对,但我们要知道,教育的道理究竟在哪里,究竟是什么才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最重要!王教授提出老实大量读经,就是指出一个方向,对我们所有人是一个提醒,当你偏离太远的时候,请你想想这四个字——“老实大量”!这样才能真正挽救我们的孩子!

当然老实大量也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标准,它只是对教育之道的一种强调,不是说非得八个小时十个小时才是老实大量,它只是尽其可能。甚至可以悲观一点说,我们人类是不可能完全老实大量读经的,因为老实大量是非功利的,与一般人的思想不一样,与我们今天父母老师的想法更不一样。所以教授呼吁了这么多年,真正老实大量读经的孩子还是不多的。当然现在号称老实大量读经的学堂开始多起来了,但是不是真的老实大量也还难说,这里面有很多的因素要考量。你理解不到这个程度,也不要勉强,能够读经已经很可贵了,你能够读多少就读多少,尽己所能,这就是老实大量。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定位?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是全日制学堂还是业余式学堂?在你可能的时间内尽可能多读,不要忘掉读经的方向,就已经很好了。

就我个人而言,这两年我们真正落实老实大量读经,效果真的非常好,越来越感觉到踏实和轻松愉快。所以希望老实大量读经真的能够提升读经教育,进而能够提升整个国家的教育,人类的教育!这段时间我出来宣导读经,坐汽车,坐火车,乘飞机,要费相当的精力,偶尔也感到有些劳累。不过有时我会突然想到我正走的这条路,也许是王教授走过的,这个机场他也许来过,这些出口入口不知道他穿梭过多少次。这个时候我就感觉离教授那么近,感到能够走在教授走过的路上,实在是我的幸运!(众鼓掌)所以我希望尽我所能,在办好自己学堂的同时,也把老实大量读经的理念出来宣导一下,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老实大量读经,希望大家都能够继承王教授的愿望,把教授开出的这条教育之道一直走下去,走到底!谢谢大家!

(众鼓掌)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