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生生学堂·童蒙养正 >> 经典诵读 >> 原理·实务 >> 兼听则明 >> 文章详细

柯小刚:《民间国学要调整,体制教育要跟上》201409、《一个读经少年的来信》201606
作者: 发表时间:16-12-25 点击率:2180

民间国学要调整,体制教育要跟上

柯小刚

20149月在云南腾冲支教时(兴业全球基金组织),为腾冲一中师生作的报告。发表于《文化纵横》,题为“现代社会的古典教育”。

七十年前的今天,腾冲城里正在发生惨烈的战斗。还需要两天,中国远征军才能结束那场已经持续数月的艰苦卓绝的战役,肃清这座边陲古城的最后一名侵略者。今天,枪声早已停歇,古城一片欣欣向荣。然而,这个已经赢得了自由独立的国家如何重新找回曾经的文明辉煌和文化自信?却才刚刚开始探索的征程。无数英烈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的国土,是否可以成为美好幸福的文化乐土、精神家园?成为已经富起来的中国人今日最严峻的时代任务。

这件任务早在一百多年前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就已经摆在国人的面前。然而,由于列强环伺,国家危难,社会、政治、经济危机目不暇接,文化与教育只能服务于眼前的需要,降低为宣传和动员。有时不惜“挥刀自宫”、自毁长城,出于一时的需要而削弱长远的基础。今天,政治已经独立,经济已经富足,而文化上的自戕带来的自卑和自我矮化却影响深远、积重难返。

不过,改变已经开始!现在上上下下,各行各业,无论左派右派,都已经或多或少认识到了文明重建、文化复兴的意义。最近十年来,上层表现出越来越明确的态度和越来越坚定的决心,意欲逐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民间自发的“读经热”、“国学热”更是方兴未艾、发展极快。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也非常反讽的现象却是:作为文化教育主要园地的体制内教育和学校部门,却远远落在上层意愿和民间国学教育之后,迟迟不能跟进。这一方面体现了正规教育体系的审慎,是其优点,另一方面也与教育体制的僵化以及教育从业者的认识不足乃至怀疑抵制情绪有关。

当然,也有一部分教育从业者和教师已经转变了思想观念,认识到了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甚至已经通过各种形式投入到传统文化教育的洪流中去了。他们或利用体制资源,正面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或通过见缝插针的形式把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尽量加入普通教学。还有一些老师在寻求体制内外的结合,探索更多形式和可能。他们是传统文化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是未来的希望。

不过,同样遗憾的是,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期断层和国学师资培训资源的缺乏,很多有志于复兴传统文化教育的老师不知道如何提高自己的国学素养。他们病急乱投医,对一些流行的国学“知识”和传统文化教育方法缺乏鉴别,沾染了不少习气,非常可惜。

所以,我下面想讲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二是如何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第一个问题主要是针对那些对传统文化教育尚存疑虑的老师和同学们,希望他们理解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第二个问题是针对那些已经投身于传统文化教育事业中、想要提高国学素养而又不得其门而入的老师和同学们,希望能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帮他们分析一下目前流行的“国学”有些什么问题,以及如何矫正这些问题。当然,我个人的学养非常有限,没有资格对各位投身于基础教育的老师们指手画脚。我的建议和分析只是基于个人观察之上的思考,仅供大家批判参考。

为什么要在现代社会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大变局”百年后的反思

为什么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这首先是因为:中国不只是一个普通的民族国家(nation-state),而是一个历史久远的文明体。作为文明国家的先祖,华夏先贤为人类生活方式提出过整全的意义体系和几种最基本的可能性之一。如果没有这些文明体系和基于文明体系之上的生活方式、生活样态和生活意义,人类就还不是人类。这样的文明体系只有不多的几个。中华文明是其中影响范围最大、人数最多、历史最久远、历史连续性最强的几个文明体之一。

不过,近代以来,由于全球化政治经济的压力,中国为了自保,已被迫降低为一个貌似普通的民族国家,不再是人类生活方式和生活意义的提供者和制定者。至少在表面上,中国已经被迫放弃了中国之为中国、华夏之为华夏的文明体系、意义基础和生活方式,以及看起来似乎已经接受了西化的(无论西方哪家哪派的)文明体系、意义基础和生活方式。在新的文明体系和意义基础上建立“新中国”和“新文化”,重塑国家、社会和个人生活,这似乎是百年来在中国发生的事情。

但文明并不只是一套哲学观念和意识形态教条,而是处处连带着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伦理习惯、实际生活经验的“伦理实体”。在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历史中,我们看到很多小国容易转型,而对于庞大而古老的文明国家来说,除了自我更新、再造文明之外,没有捷径可走。

外来的“刺激-反应”和“他山之石”的借鉴只有助缘的意义,本体的再生仍然需要自我更新。而“自我”在很大程度上是“历史”形成的,所以,自我更新在很大意义上正是“复古更化”。只不过这个“复古”并不是“泥古”、“固守”,而是“请复其本”、复其所亦然,激发文明的初始活力之源,创造出自发自主的新事物。这新事物是新的,但仍然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的自我更新。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也会是漫长的。但是,对于文明国家来说,除了这条道路,没有捷径可走。《诗经》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就是中国的天命。

西方同样如此。面对西方文明的现代危机,海德格尔的思考一直是在荷尔德林这句诗的引导之下的:“你如何开端,就将如何保持。”最近,基辛格的新书《世界新秩序》感到西方文明引领的现代世界秩序和美国的世界领袖地位已经岌岌可危。他告诫说:“历史不会眷顾那些为寻找捷径而放弃自我身份的国家。”这句话对于近现代和今天的中国尤其有警醒意义。中国曾经为了解决迫在眉睫的现实危机而不得不采取了“杀鸡取卵”的方法,但是今天,我们既然已经解决了急迫的问题,就应该开始思考长远的问题。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可为这个时代的箴言。

就教育而言,近现代教育变革的根本原因在于大规模工商业发展对于普通劳动力的需求大大扩展。随着现代化工商业社会的发展,教育面临越来越大的劳动力培训和输出压力。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古代社会,教育的主要目的原本都是培养君子,主要内容都是经典研读、德性养成和艺术熏陶(古典艺术包含科学)。古典教育的受众一直是不大的(由于科举制的推动,中国可能是古代世界教育普及程度最大的国家),大多数人并不需要接受多少教育即可胜任农牧业、手工业和传统商业的工作。但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工商业社会的扩张,却需要大批受过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职员。这就迫使古典德性教育逐步萎缩,让位给全民普及型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即使“研究型大学”存在的前提也并不是古典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和“精神兴趣”仍然在现代学院占有一席之地,而是因为现代企业和国家竞争的基础在于技术进步和产品研发。

因此,教育的古今之变是全球性事件,是“现代性”对古典教育的冲击,而不只是“西方教育”对“中国传统教育”的改变。所以,今天思考传统文化教育问题,既要认识到文明重建的深远意义,也要兼顾现代工商业社会的职业培训需要,同时,尤其要认识到教育古今之变的大背景,不必堕入“国学情怀党”,也不要落入“民族主义”的误区。

目前的世界格局是跨国大企业和国家间交错竞争的格局。在这样的格局中,每个国家都特别需要培养一大批既具备全球视野又热爱本国历史文化的政商精英人才,也非常需要大量既有专业技能又能负责任地发挥专业技能的普通职员。无论政商精英的全球视野还是普通职员的专业技能,都是现代教育体系所能提供的;然而,精英的本国历史文化认同和职员的职业伦理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有赖于传统德性教育的培养。

因此,古典文化、传统道德和德性教育在现代社会貌似不再有用,而且似乎已经衰落到没有,但实际上却一直是未曾或缺的基础,默默地支撑着现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建筑。一旦我们认识到传统文化实际上是现代生活的隐秘守护神,我们就应该意识到,当现代文明面临危机的时候(目前中西文明都面临危机),在世界秩序濒临失衡的格局中,重读古典、复古更化、返古开新很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困境中回到起点,然后重新找到方向,焕然一新地出发:这既是个人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也是人类文明史上屡见不鲜的历史经验。如今“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不仅是中华文明的使命,也是现代人类面临的普遍任务。

上面从人类文明的古今之变和现代世界格局的角度分析了传统文化教育对于现代社会的基础重要性。但是,很多朋友还是会困惑:既然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社会生活来说并不是障碍,而是实际上构成了现代社会的不自觉的基础,那么,为什么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的现代化转型中,普遍发生了对于古典文化的批判和否弃?面对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问自己是否真正懂得什么是古典文明和传统文化?对于古典文明和传统文化的深层源泉和变形能力,我们是否总是能体认和辨识?

实际上,现代化转型之所以能发生,其深层基础正在于古典文明已经为大规模社会生产准备好了伦理资源。为什么越是拥有更多的传统文化需要被破除的地方,越是能建成更发达的现代文明?越是缺乏历史积淀的文化荒漠,越难实现技术进步和现代化转型?如果说传统文化只是现代化障碍的话,这些现象就无法得到解释。

所以,当我们疑虑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社会是否必要、乃至是否正确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反思一下,我们头脑中那个“传统文化”的观念和图景是从哪里来的?它们是不是在现代化过程中为了“扫清现代化的障碍”而刻意建构出来的矮化图景、抹黑形象?而在今天,当我们已经“扫清了障碍”、实现了现代化转型之后,我们回过头来却发现,原来传统文化实际上构成了现代社会不自觉的深层基础。在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认识到,我们原先被灌输的“传统文化”图景实际上只不过是短期历史需要的产物,而从长远来看,什么是真正的传统文化,我们很可能还完全没有触及到。现代化转型或者不转型,传统文化一直在那里。

所以,现在所谓“文化复兴”的任务,并不是去接续一个已经断绝百年的传统,而是去自觉认识和发扬一个已经变得不自觉但从未缺席的文明传统。已经断绝和离弃的东西是不可能找回来的,就像已经死亡和腐朽的身体不可能再生。“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天命从来就没有断绝过。所以,“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传统文化教育怎么办:“国学热”十年来的经验教训

2004年前后兴起“国学热”、“读经热”至今,民间传统文化传播和教育已经积累了十年的经验教训。两个主要的事件可以作为考察的样本:一是央视“百家讲坛”推动的“国学热”影响很大,但也争议不断;一是各地兴起的“少儿读经学校”发展迅猛(最近达到了大约3000所),但同样也是毁誉参半。

很多中小学教师、家长和基础教育工作者都是通过这两个渠道接触到“国学”,从而逐渐认同传统文化,并开始通过通俗讲座和畅销书来学习“国学经典”的。其中,有一部分家长最终决定让自己的孩子脱离体制内教育,把孩子送入“读经学校”。同时,受“国学热”影响的一些教师也在尝试各种形式的“国学教育”:或在体制外建立读经班,或在体制内教学中增加经典诵读的内容。这些家长和老师开始形成一个有特色的群体,非常热心“国学教育”,乃至不乏狂热色彩。然而,他们本身对于经典学术的了解还只是一知半解、道听途说,对传统教养的修为还只是略涉皮毛却不乏偏信盲从。他们对所谓“国学”的了解还仅仅停留在电视讲座、通俗畅销书和“微信鸡汤党”的水平上,但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却已经开始成为“国学导师”乃至“大师”。

最近以《南方周末》一篇题为“这更像是一个耗尽耐心的故事:十字路口的读经村”报道为代表,十年“读经运动”和“国学热”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目前围绕读经运动的争论并不健康,夹杂太多或左或右意识形态的偏见。有些分析和报道并不客观,是带有色眼镜看问题,意在扼杀刚刚兴起的文化复兴萌芽。另一方面,捍卫读经运动的声音也不够理性,有些甚至带有宗教狂热色彩,非常不利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健康发展。目前最需要的是带有同情理解态度的冷静观察、理性分析,总结十年读经运动和民间国学热的得失,形成良性的互相监督批评,争取扬长避短,吸取教训,改正错误,引导民间国学教育走上正轨,乃至能对体制内的国学教育带来有益的经验借鉴,实现体制内外传统文化教育的良性互动。

民间国学教育首先值得肯定的一点是对礼仪教育的重视。当然,流于形式、作秀式的礼仪教育目前很流行,这是礼仪教育的误区。所谓“立于礼”:礼的本质含义是学会象人一样生活,建立人的生活方式。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日常家务、生活自理、扫洒应对、修身成人才是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我个人接触到的孩子而言,传统私塾教出来的学生在这些方面还是有突出优势的。相比之下,体制内中小学的礼仪教育和修身教育要差很多,家长不够重视,学校也不够重视,一心只忙着应试、升学,不关心孩子的感情能力、为人处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身心人格的全面发展。这些都跟“礼教”的缺失有关系。其实,不但民间国学教育在这方面做得更好,西方国家的基础教育在这方面也做得更好。片面强调智力发展和应试教育,忽视“修身成人”的“礼教”或“生活教育”,可能是促使大多数读经家长决心让自己的孩子脱离体制教育,转向读经教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方面,体制内的中小学教育可以借鉴民间国学教育经验的地方很多。当然,民间国学教育在这方面也有问题,譬如过分抬高《弟子规》的意义(有的民间国学机构宣称弟子规比全部五经四书加起来还重要),或者用一种过分宗教化的形式来推广“孝道”(过分的感情渲染和超出常理的牺牲精神等)、对学生进行过于严厉的管教乃至体罚、恢复一些失去现实意义的繁文缛节等等,都是需要批评和改正的极端倾向。

读经教育最为人诟病的一点是不许讲解经义的经文背诵。与之相关的问题是读经教育的师资素质良莠不齐。这两个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虽然读经运动的倡导者找了很多理由来论证背诵的重要性,但背诵无论多么重要也无法论证“不许讲解”的合理性。“不许讲解”的真实原因并不是因为背诵的好处很多(这两点没关系,或者,真正的关系是:只有讲解才能促进背诵),而是因为找不到足够多、足够好的讲经师资。近现代以来,对经典的错误解释、简单化解释,乃至厚诬圣贤、矮化经典的所谓“经典研究”和“经典解释”也确实是太多了,太嚣张了,以至于无论在学术成果中,还是在媒体和中小学课本中,都屡见不鲜。这可能也是导致读经运动的倡导者激进反对任何经典解释的原因之一。不过,他们相信诵读的声音本身就有魔力(甚至相信背诵无须认字),这一点可能是受到某些宗教的影响。对现代学术和教育体制的失望、对圣贤经典的一知半解和“不明觉厉”的崇拜、对某些宗教信仰方式的借用,这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可能是形成读经运动的重要原因。这都是可以同情理解的。

然而,这样形成的读经运动,其结果却是非常令人担心的。首先是学生的受害。我接触过一些在读经学校背过多年经典的孩子。一方面,他们张口即能背诵经典,令人惊赞;另一方面,他们能背诵却不能引用,因为根本不知道经文是什么意思,又令人遗憾。更令人遗憾的是,被强迫的大量死记硬背,使一些学生对经典形成了恐惧心理和逆反心理,彻底反转了读经的初衷,岂不令人痛心!“只许背诵不许讲解”的第二个不良影响是国学教育乃至传统文化的总体声誉受损。“只许背诵不许讲解”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来自道听途说的“传统蒙学”(可能跟五四新小说及现代电影对古代私塾的漫画化抹黑有关),一方面可能也是一种想在师资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尽快扩大读经运动的策略。倡导者推广读经的紧迫感、使命感是应该得到善意理解的,不过,“大跃进”、“土法炼钢”式的读经教学法却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六字真言”读经法(“小朋友,跟我读”六字真言)和高额学费让投机分子看到了商机。一夜之间,只要眼睛能认识汉语拼音、喉咙能发出人声的,不管原先是杀猪的还是屠狗的,都成了“书院山长”、“国学大师”,教起了国学,摆起了道场。我见过一些读经学生家长,他们抱怨吃过很多亏,被人骗过很多钱。这样下去,名誉受损的岂止是“读经运动”,而且是往聖先贤和经典本身啊!近两年来,全国各地的读经班陆续招不满学生,有些读经学校逐渐倒闭,这既让人高兴,又让人担忧。高兴的是邪气见消,担忧的是青黄不接、正气不见长。

各位老师和同学,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无论“教育体制”有什么问题,毕竟是教育的主要园地。绝大多数的资源、师资和学生都在这里。跟“体制内教育”的巨大体量比起来,无论民间国学教育发展到什么规模都几乎等于零。不过,越是这样,我们越是应该感到惭愧!如果说民间儒者和读经家庭在资源贫乏、甚至遭受打压的环境中都能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话,那么,我们这些享受国家财政支持的正规教育机构却还在不识大体、磨磨蹭蹭,落后于国家建设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

就在几天前,习近平主席在北师大说:“我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可是有多少体制内的学校和老师认识到经典教育的重要性了呢?有多少人行动起来了呢?现在的情况是上层和下层都想推进传统文化教育,但是得不到中层执行者的理解和支持,所以工作推进不快,无形阻力不小。不过,古人诗云:“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朱子《观书有感》)。正如我们在第一部分已经分析过的那样,传统文化复兴既然是文明走向和现代世界格局的大势所趋,它就不会因为一代人的认识障碍和消极怠工而搁浅。有识之士到此应该猛醒,跟上时代的中流和巨舰,痛彻反思自己的“传统文化黑暗图景”是怎么来的,肃清以前所受的污蔑传统文化的毒化教育影响,同时又要警惕媒体国学讲座的庸俗化污染,还要注意鉴别民间读经教育的利弊,重新认识古代圣贤和经典文本,与学生一起学习经典,尚友古人、变化气质,岂不快哉!

围绕经典的自我教育:读书会式书院是目前培育师资的方法

上面我分析了现代化教育因为要配合大规模工商业的发展,不得不改变经典研读和德性培养的君子教育模式,走向职业技术培训的大众教育模式(培养大量职员),和高科技高投入的科研模式(培养技术精英)。这个改变的结果便是政商精英和文化精英的培养被忽视了,只能从大众模式或科研模式中自发分离出一部分人来做。这会带来现代社会治理的严重缺陷,导致政商和文化精英只能采用大众化和技术化两种思路来处理社会政治问题和文化教育问题。然而,传统君子德性教养在现代社会并没有缺席,而是仍然在无论精英还是大众的现代职业生活与日常生活中起到基础性的支撑作用。所以,现代社会实际上是在挥霍先贤的德性教育遗产而不知道养育培护,更谈不上含弘光大,正如现代工业体系和现代人的高能耗生活方式实际上是在挥霍天地自然的基础条件而不知道珍惜养育,更谈不上赞天地之化育。他们错误地把现代化物质生产理解为“与自然作斗争”,正如他们错误地把现代文化和现代教育理解为“与传统作斗争”。这是现代人类非常可笑的自我神化、非常愚蠢的自挖墙角。这也是为什么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社会总还需要一些“保守派人士”来提醒现代人:如果再这样下去,整个人类文明就处在非常危险的境地之中,随时有可能崩溃,走向全面的野蛮。甚至全体现代人类的灭亡都不是不可想象的。所以,今天我们提倡文明复兴,重提古典德性教育的重要性绝不是附庸风雅,而是性命攸关的大事。这一点前面已经讲过,我不再重复。

接下来我分析了十年来民间国学教育的得失经验和教训。为什么没有分析“体制内的”?因为体制内基本上没有做,或者做得很少,不值一提。为什么分析民间的?因为民间热情高涨,发展很快,但是毛病很多。为什么跑到“体制内”讲民间的经验教训?因为“体制内”很快就会动起来,但不知道怎么动,亟需总结先行者的经验教训。“摸着石头过河”:看谁淹死了,谁趟过去了,我们再选择道路。三十年来,各方面的改革一直是这么做的。即将展开的传统文化教育也不例外。

那么,接下来怎么做?上层很着急,老百姓热情也很高。但首先要改变中层的思想,但中层(媒体、教师、公知、公务员、白领职员、中小企业主等等)恰恰是社会主流思想的提供者。谁能改变他们的思想?除非他们改变自己的思想。相对于上层改变战略的灵活度和下层改变口味的速度,中层是思想、情绪和价值观相对稳定保守的人群(虽然政治观点往往更激进,但这种激进恰恰是他们价值观比较固定的表现),但也是善于学习和自我调整的人群。左派痛恨中层,右派神化中层,都是要不得的近百年来的新文化运动,靠的都是中层持续不断的文化调整和思想宣传。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解铃还须系铃人。逐层抹黑中国传统文化、鼓吹现代文化和西方文明的是他们,将来层层拨乱反正、还原传统文化真面目,也得靠他们。但首先他们得自己改变自己。

为什么他们会改变自己?因为现代社会在改变,原来的问题不再成为问题,新的问题在涌现。如果说批判传统文化可能有助于或者至少在当时显得似乎有助于解决曾经面临的现代化难题,那么,当这些难题早已解决,而新的问题已经出现的时候,很多社会中坚人士都已经认识到,重新发扬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复兴中华文明,恰恰是应对新问题的新思路。中层都是受过教育的、有反思能力的、有一定恒产和恒心的人群。给予时间和耐心,他们一定会改变观念。等到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改变观点,逐渐把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做成现代生活的自觉基础,中国的现代保守派就成熟了。只有到那个时候,左右两派的冲突才能得到平衡,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才算基本完成,进入相对稳定的现代社会。

这些都还是大势的展望。具体到中小学教师和基础教育工作者怎么做?倚靠媒体“国学大师”和社会国学教育进修?前面已经分析过,那里面良莠不齐,问题很多,误人不浅。倚靠学院学者和大学教育培训?前面也已经分析过,现代学院学术的起源和迄今为止的主流恰恰是批判传统文化、诋毁经典价值的形态。在目前的传统文化教育和文明复兴事业中,大学的专家学者跟中小学教师一样,主要是受教育对象,而不是可信的传统文化教育提供者。

那么,还剩下什么可能性?只有古人、经典和我们自己。古人往矣,自不可见,而经典俱在,尤其是与经典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历代注疏都还在。还有,我们这些有志于“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读书人也还在。其实,什么是书院?就是有圣贤经典,有老师同学,大家一起读书,这就是书院。这不是虚言,而是我做道里书院十年来的真切体会。房子和资金都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人和文。人与人聚在一起读经典,这就是书院,即使是网络上的论坛和语音群聊读书会,也是真正的书院。如果各地学者、教师、学生、公务员、职员都建起朋友圈子的经典读书会,无论在现场,还是通过网络,一字一句读古人的经典和注疏(有注疏的帮助和读书会的讨论,经典并不难),譬如《五经正义》、《四书集注》之类,书院就相当于在各地恢复了。相对于读书会而言,这些年在各地兴建的仿古书院建筑只不过是徒有其表的旅游景点、土豪会所或江湖大师的高级地摊而已。等到各地读书会在经典的自我教育中培养出一批儒士和经生,以及有传统素养的教师、记者、官员、商人和职员,无论体制内外的传统文化教育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一个读经少年的来信

读经少年惟生给柯小刚的信)201606

 

惟生的来信读后,心情很沉重。前日他来古典精舍,我跟他谈了很多。主要意思是告诉他,我并不能给他什么。古典书院只提供教学,不提供服务。“古之学者为己”,无法出售和购买。书院只为读者打开经典,为学者找到学生,为同学找到朋友。书院不抢生源,反而赶人走(点此查看《劝退百余人,是为了等你来吗?》)。

书院自然欢迎惟生来从学,但首先他必须已经成为一个学会了自由学习的人。这可能是在读经学堂中长大的孩子最缺乏的能力。但在午夜深山的手电光中(参看这封信中“在太平间打手电筒偷偷看书的日子”一节),我知道惟生早已学会了这一点,虽然他的读经老师一直告诉他“你还没有学会”或者甚至“你根本就不应该学会”自由的学习。

我用批改作文的方式给他回了信,希望他能从中体会如何通顺简洁地表达、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因为在读经学堂偷看了一些禁书(《史记》、《四书章句集注》等竟然是读经学堂的禁书),惟生的句子还算通顺。以前看到有些读经学生十几岁了,“(伪)背诵”了几十万字经典,却还不具备小学三年级应有的造句能力,被我批评两句,就退学了。(点此查看更严重的问题)

边缘化、过于敏感、傲娇和自卑的混合,这些都是读经学生常见的心态。如何解开这些心结,找回平常心,鸡血渐退而向道之心弥坚,要靠他们自己慢慢释放,然后重新聚集心力。

同意发出这封信,惟生的愿望是或许能帮助更多像他一样的读经少年。信中反映的问题在“读经界”非常普遍,但鲜为外界所知。声势浩大、感人肺腑的“读经宣导”和蓄意攻击传统文化的“媒体报道”两面夹击,公众无从了解读经生活的实情。惟生的这封信是读经学生的第一次自我陈述、冷静思考,弥足珍贵。

当然,信中所述虽然是一个读经学生在私塾的亲身经历,但学生的视角毕竟只是学生的视角,难免偏见和局限。不过,对于教师和学堂来说,了解学生成长的经历和感受是必需的参考,否则教育就只是粗暴灌输,结果必然适得其反。

一个好的老师会感谢学生的坦诚和勇敢,而不是像惟生所遇见的“老师”那样怒不可遏,拒绝交流。这就像写字的道理:心气聚集,但也要闲散;专注内心,但也要关照笔锋。仁者性静而感通,志坚而情遂,未闻意必固我者可以近道也。

一个读经少年的来信

无竟寓先生道鉴:

我叫惟生,从十岁开始退出体制学校,进入私塾学习传统文化。迄今虽已九载,但也仅仅背诵了些经典,略知训诂,学问尚未入门。期间,我经历了对读经教育的狂热、受挫、困惑与反思,现在非常迷茫。上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先生在首届上海儒学大会上的演讲《当代社会的儒学教育》(点此查看此文),深受触动。先生演讲中对于读经运动的分析,尤其是对那种全日读经、拒绝理解、单一“背诵”(正如您文中所说,其实这不是真正的背诵)的批评,非常恳切。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对当今私塾与经典“(伪)背诵”问题最为透彻而符合实际的分析。

我是从小脱离体制学校,在读经学堂长大的。这些年来,读经越来越热,像我这样的孩子也越来越多。我属于较早的一批,已经成年,开始思考未来的出路,但非常迷茫。同学相谈,最多的是焦虑。父母怀着圣贤憧憬,为我们选择了一条特殊的求学道路。今天,我们长大了,却开始面临特殊的问题。这些问题鲜为外界所知。学生想就自己的学习经历,以及遭遇的问题和困境,向先生汇报和请教。

在太平间打手电筒偷偷看书的日子

2007年夏末,我的母亲由于受到“读经运动”和国学热的影响,以及希望孩子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决定让我退学进入私塾。这个决定在我的家庭引起了强烈的反对,但因我母亲态度坚决,所以我仍然踏上了私塾之路。

最初进入的是一家“综合型私塾”,每天读经大概四小时左右,其余有书画,武术,讲课等课程,体制内的课程多不开设,对学生前途也没有清晰而明确的规划。但刚刚脱离体制学校的我,仍然感到非常兴奋。一个学期结束之后,我妈妈因为注意到这家私塾的一些孩子有说脏话的坏风气开始影响到我,于是决定带我换一所学校。

第二次入学的私塾是在一个偏远的山区,宗教化极强,信仰佛教“净土宗”(我后来怀疑真正的净土佛教可能并非如此),学习、生活皆以宗教思想严格落实与约束,背诵经典虽然也包括四书和五经的一部分,但更多的是佛经。老师要求学生要“销落妄想”,以“禅定的状态”背诵经典。这里杜绝电子产品,没有节假日,甚至有一年的春节都没让我回家。

这里有图书馆,但未经老师许可的书籍不许读。即使像《史记》、《曾国藩家书》这样的名著,都被列为禁书,理由是“这些书增长所知障”,禁止读书是为了“培养清净心”。甚至到最后,我只被允许拥有一本《古代汉语词典》。我发现《词典》的词条释义中会引用古文例句,我只好在经典背诵的间歇偷看那些零碎文句。可是到最后,我这本可怜的词典也被没收了。于是,我又尝试在老师去卫生间的时候,迅速冲到柜子前,拿出“禁书”偷看两眼。后来有一次,老师从卫生间回来时突然问我:“看到哪一页了?”吓了我一跳。

一年后,我被允许独立学习,不再派老师监管。我知道这个山上有很多古典书籍放在另一个山头的“往生堂”(实际就是太平间),于是我开始了一项冒险的读书计划:每天午夜十一点,等老师和同学入睡之后,我悄悄地溜进往生堂,打着手电筒读书。如果说后来我还有点独立思考能力,可能都要归功于手电筒的光照为我分开了太平间的黑暗。

白天的“课程”几乎没有其他内容,只是一味背经典,没有老师讲解。现在想起来,这种状况的造成,一方面是由于师资的缺乏,另一方面是出于某些似是而非的“宗教理念”的偏执:所谓“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般若无知,无所不知”等等。他们以佛经中周利槃陀与六祖慧能等故事为依据,特别强调“智慧”与“知识”的区别、“德行”与“才能”的区别,夸大出世入世之间的矛盾。这些宗教思想都是用“理所当然”的态度灌输给我们的。

现在回想起来,这些思想可能并没有错,甚至非常好,但在我们这些小孩的感觉中,这些都未免过于愁苦了,带有太多成人世界的幽怨,让我们感到压抑,黯淡无光,毫无生机。我不相信传统文化是这般灰暗的东西。在往生堂的手电光照中,我发现了另一个国学经典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生灵活现、熠熠生辉的。我不知道往生堂的鬼魂有没有“往生”,但我肯定是“穿越”了,穿越到古代,与过去的伟大灵魂为友。我开始逐渐感觉到这些被幽闭的精魂才是斯文所系的命脉,而私塾的“读经教育”则很可能是背道而驰的东西。

最初的疑惑和觉醒

我在这种压抑且荒谬的教育环境中学习了四年半。后来,我曾反省自己为什么没有及时觉醒?我想一方面是因为年龄幼小,心智不成熟,另一方面可能要归因于环境的巨大压力。压力有多大,我只需讲一个鸡毛蒜皮的小故事:

《战国策》有“三人成虎”的故事,而我经历的比这还要荒唐。记得我刚到一个月时,有一次我走进教室,看到一个同学用手在空中极力比划一个巨大的圆形,说“这么大的橘子”,我反驳说“那怎么可能呢?”于是我遭到了围攻。他们纷纷指责我“诽谤因果”、“肯定会堕地狱”。原来他的原话是“西方极乐世界有这么大的橘子”,但我依然认为匪夷所思,再欲竭力反驳,反而招致“对牛弹琴”的讽刺,只好默然无言。

虽然身处封闭灌输的环境中,但我逐渐在儒家经典中发觉端倪,感到私塾所教与经典相矛盾。私塾老师常常以《弟子规》为依据,极力渲染知识的罪恶、习劳的伟大,可我在《论语》中看到的却是“樊迟请学稼,夫子曰:‘小人哉!’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在《中庸》里,我看到夫子教导说,君子在笃行前必须经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四个阶段。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在董惟一同学上过的私塾里,甚至连这本书也是被禁止的,因为老师不许学生看注解,只需背诵白文),我看到在“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句下(这段话是《弟子规》的依据),朱子注曰:“愚谓力行而不学文,……而所行或出于私意,非但失之于野而已。”朱子对后世学人特意说明,不可对“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做过度理解,否则就会走向反智主义。

稍加观察即可发现,今天流行的各家读经模式虽以“儒家”为名,但绝大多数都是以反智倾向的“(伪)佛教”为背景的,只不过有的明显,有的隐蔽。净空比较明显,“老实大量纯读经”比较隐蔽。古代儒家并没有这样的“读经”方法,佛教恐怕也没有。明代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里说:“儒佛二教圣人,其设化各有所主,固不必岐而二之,亦不必强而合之。”如何会通儒佛,固非我等凡夫所能窥知,但看出今天所谓“读经”的“强而合之”,并不需要多少眼力。

这时我虽已察觉到读经私塾与真正的古典文化教育有很大区别,但仍未能完全认识到里面隐藏的问题究竟有多严重。对于读经老师倡导的“读经扎根”、“传统至上”的理念,我仍然深信不疑,时刻约束自己的起心动念,最顶峰的时候一天读经十一个小时

2012年,私塾课程日益宗教化,我就离开了那里,去了另外一个学堂继续读经。这个地方也在山区,但更偏远。有好长时间,孤独的大山中,加上我在内,总共只有三个人七条狗。发电靠太阳能,雨天和大雪时会断电。

就这样全天候读经五年,基本经典早已背完。但由于没有老师讲经,我们只能被迫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背诵那些不知背了多少遍的书。那时候,我才开始对这种教育的意义产生真正的怀疑。

2013年秋初,我转到一所专为较大的读经学生开设的学堂。学堂的规划据说是旨在帮助学生进入大学,但迟迟未能落实。脱离体制太久,除了背经什么都不会,谁都没能上大学。我只能又离开,转到另外一家学堂。在这里,我终于可以学一点经典文句的训诂,第一次搞明白了《四书》和《孔子家语》的章句大意。不过,这些简单的字面解释并不能满足我的思考,于是不久之后也离开了。

包本!包本!

2014年夏天,有同学认为我适合学术研究,向我推荐了一家书院。看了这家书院的入学要求(包本背诵三十万字录像)和教育规划之后,我不禁满腹狐疑。要求包本背诵的经典虽早已背过(“包本”指不间断地连续背完一本书),但若要求录像,我不得不重新背诵。这意味着我又要去重复那个曾经机械性地重复了无数遍的过程

虽然时间也许并不需要很长,最多一年,但我找不到这样做的意义究竟何在?难道就是为了进入这家书院吗?我感到这种机械重复的背诵应试之无意义,更甚于高考!进入这家书院对我真的有意义吗?会和之前经历过的私塾一样失败吗?即使能进去学习,但对于毕业之后的前途又毫无交代。书院先生对我说:“如果你还考虑前途名利这种东西,那就不要读书了。”我顿时不知所措。我并不在乎名利。但我关心我的未来。年轻人关心自己的未来被粗暴指责为追求名利,我很委屈,却又无话可说。

我已经付出了八年的青春热血来背诵那些经典啊,然而只是因为以前的背诵没有包本录像而被一笔勾销。那段时间我真感觉“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歧路彷徨,不知所之。我走访了一些专门做“包本”的私塾,希望能找到进书院的途径。但这些都是刚开始背诵经典的学堂,包本速度太慢。我于是决定自己背。

20148月至156月期间,我足不出户11个月,一个人关在房间里包本背完了二十万字。这是一段极端孤独的历程。毫无意义的机械背诵给我带来越来越冷静的思考。我的疑虑也越来越深。读经界一直在极力宣传“读经万能论”。亲身经历的事实且不说,经典中为什么也找不到一句类似的说法?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为什么经典中只有孔子反复警告我们:单纯的记诵读经恰恰是无用的?后来,我读了一些研究古代私塾教育的书籍,明白了古人读经之前,必先习小学训诂。由此可见,古人读经显然是建立在一定理解基础之上的。理解不必很深,将来也可以逐渐加深,但“不许理解”的“背诵”肯定不是古代私塾的读经方法,只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当代创造。

回望这些年身边那些和我一样背诵了大量经典(二十万字以上)的同学,多因没有出路而终止了十多年的读经历程;当他们一旦停止私塾学习,又没有进学深造途径,大多数同学都变得非常沉沦,情绪低落,只能借电视剧和电子游戏排遣焦虑、打发时光。至于那些曾经背得滚瓜烂熟的经文,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了。而且,由于当时背的时候并不理解意思,等到电视剧中听到台词里引用经典名句,也并不知其所以然。

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不许理解的记忆是极其脆弱的。稍一停搁,便随风陨灭,毫无踪迹。即使有包本录像为证,又能说明什么呢?我甚至怀疑高考成绩单能证明的东西,比包本录像还要多。我知道这样的想法在读经界是非常大逆不道的“危险思想”,但我无法抑制自己的怀疑。

发芽还是腐烂?

无论如何,传说中“经典的种子”并没有发芽。原因很简单:因为没有阳光、空气和水,多好的种子都会腐烂。经典是有生命的种子。但生命的种子必须种进能呼吸的土壤才能发芽。野蛮粗暴读经方法窒息了生命的呼吸,土壤早已板结,种下多少种子都是徒劳。

其实,对经典的感觉和理解,即使非常朴素,谈不上多深的经学和义理,也是读经生活的阳光、空气和水。只有阳光、空气和水才能带来土壤的呼吸和种子的萌发。古老经典和鲜活生命的相遇本来是经典生命日新的保证,但这二者如果被禁锢在一个缺乏阳光、空气和水的地方,读经的人生命萎缩,经典怎么可能发芽?

或许,事情会不会像他们所说的那样,那种不求其解的背诵过程是完全不动脑子、不用心智的(不需要用,更无法用)?最典型的例子是我在山上的那家宗教私塾中背诵的“楞严咒”。咒语长达两千六百字,“南无萨怛他,苏伽多耶,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写。南无萨怛他,佛陀俱胝瑟尼钐……”这里如何运用心智?

也许确实像他们所说,咒语是无需理解的(我对此存疑,因为我不相信其梵文原文毫无意义)但儒家经典也是这样吗?英文莎士比亚也是这样吗?我对此深深地怀疑。但他们已把这种教法上升到了神圣不可侵犯的程度似乎只要试图理解“学而时习之”“天命之谓性”“to be or not to be”是什么意思,就是对孔子和莎士比亚经典的亵渎。

我曾经在一家私塾学背英文莎士比亚,笔和纸是违禁品,不许带入教室,因为老师怕你在纸上记单词、标音标。老师的全部工作只是按下神圣的读经机按钮,不解释句意,不教发音。读经机发出的每个音节都是神的语言,只许跟着重复,而且要用最大的声音一起齐声呼喊出来。发音听不清楚,但不许问,老师也不纠正。意思更不许问,老师也不讲。所有人的嗓音早已喊哑,但每句话的发音都仍然是混浊不清、蒙混过关的。莎士比亚千言万语,但听他们吼出来的每一句都是差不多的。这样“背诵”了莎士比亚,二十六个字母却还认不全,一句简单的英语问候也听不懂、不会说。但他们的宣传却是:“什么,你问我能不能去哈佛留学?我告诉你,背完经典,我们是要去哈佛做教授的。”

我不知道这种“背诵”叫什么,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真正的背诵?这不过是一种“肌肉运动”,土话叫作“凭嘴吐噜”,只要念的遍数足够多,即使一心二用都可以背过。我有一个同学的背书绝活是一边看韩剧一边包本“背”下了《诗经》。这种所谓的“背诵”并不培养心灵的感受力和理解力,相反,它需要的恰恰是心如木石。这不是耐心,更不是定力!

读经界喜谈“读经培养定力”,以为学生既然可以稳坐数小时,当然定力高强。我信之多年,直到后来目睹一些结束读经开始其他学习的同学,确实可以稳坐书桌前半日不动,但是学习效率很低,“定力”并没有发挥作用。我于是明白,这并不是定力。真正的定力指的是能够排除外界与内心杂念的干扰,心思专一,感觉敏锐,理智通达。如此静坐修行是定力,如此写一篇文章是定力,如此扫洒应对是定力,如此做一道数学题也是定力。而很多读经同学只不过是习惯了久坐,习惯了心如木石,习惯了内心无所事事、心神涣散,这怎么会是定力呢?

孔子亦曾历数错误读经方法导致的偏失

读经界对背诵经典惯用“扎根”的比喻:“南方有某种竹子,前三年只见它成长了三厘米,实际竹子的根已经成长了十米,于是第四年可以一天一米的速度迅速成长。读经亦是扎根,根本既深,大才自然成就”云云,听起来非常巧妙。我曾深信不疑,但付诸实践,八年如一日地“扎根”,直到现实的失败才促使我不得不深刻反思这种理论的问题。有生命力的根自然可以深藏待发,但朽木深植却只能腐烂。

《大学》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生命的特点在于自我更新,在于能试错和自我更正。怕理解错误而不许理解是愚昧的,也是毫无用处的,甚至会带来比“理解错误”更加有害的结果。中庸是动态的自我调节,而不是教条的偏执。经典当然是好的,但读经并非万能,错误的读法甚至有害。《礼记·经解》云:

“《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

孔子亲自历数错误读经方法导致的问题,警示后人不要把经典教条化、宗教化、庸俗化为“狗皮膏药”、“万应灵丹”。经典当然是神圣的,但是那种庸俗的伪神圣化毋宁是对经典的妖魔化和亵渎。读经界几乎对儒家义理一无所知(他们甚至看不懂上面那段《经解》里的话),却盲目对儒家经典进行肆意教条化,以神圣之名行亵渎之实,真可谓“一粉胜十黑”。

20136月,带着这些质疑,我来到一家非常有名的御定“包本”专门私塾,冲刺最后四本英文经典的包本背诵录像摄制,以便获得进入书院学习的资格。进门后先没收东西,只允许携带三套换洗衣服和目前正在背的那一本书,其他任何东西甚至纸笔都不许带入。严格管制我早已习惯,虽有诧异,并未不满。老师见我在莎士比亚英文十四行诗的书上注了音标,当即令我擦除。

我听不清读经机,又没有词典和音标的辅助,既不明白意思,也找不准发音,无法跟上。我不愿自欺欺人,“凭嘴嘟噜”,蒙混过关。于是我找到总管老师,向他表达我对这种“读经”方法的疑问。老师当即勃然大怒:“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你有什么资格说三道四!”我只好对其深施一礼,起身离去。

出门后,我在城市的街头伫立良久,茫然不知所之。我努力让心情平静下来,排除情绪,冷静思考。经历了太多,早已没有时间去带什么情绪。我必须冷静地想想这些年的读经之路是怎么走过来的,将来去往何方?“老实大量纯读经”的偏激排外、教条僵化、狂暴欺人,已经无需多言。只是这么多年来,我的一切都倾注在私塾和读经上了,早已视读经老师和同学为亲人,但他们却只是因我提出心中久存的疑问而视我为寇仇,视我为懦弱、没有毅力、半途而废的逃兵,千夫所指,实在感到难过万分。

走向生命的学问

在那次彷徨街头的深思中,我终于想明白,读经的命运就是我自己的命运。我的个人生命与读经息息相关,因为,我的青春岁月就是在读经中读过的。

所以,在反思读经方式的问题时,我不可能有一丝一毫恶意,因为读经方法的所有失误都将是我个人生命的失误,读经教育的每一个问题也必然是我个人生命的问题。我多么愿意相信老实大量纯读经是完美的啊,因为如果是那样的话,我自己也将是更加完美的。

与局外人的反思不同,对读经私塾的每一点怀疑都是对我自己生命意义的怀疑,令我心如刀割。像我这个年龄的体制内学生都在反叛体制(以确立自我),而我却不得不过早地学会怀疑自我。这也许是读经经历的意外收获。

当我注意到在那个唯一允许解经的书院规划中有“最后三至五年的学习统归牟宗三全集”的时候,忽然惊觉读经之路可能会使自己的人生越走越窄,最后目的竟然是要限制到一个学派里的一个人扪心自问“读书的志向究竟是什么?”是为了别人口中“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吗?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但我读经八年,却从未真正地将经典对照自己的人生!过去私塾的老师问及志向,我坦诚的说“是政治,但不是当官,是研究政治”,得到的回答却永远是批评和抨击:“只有文化教育才是值得从事的事业,只有孔子才是值得效法的榜样,只有做读经老师才对得起读经学堂的培养!”这种说法也许是对的,但我必须自己去理解,而不是被指责、被强迫接受。

虽然已经彻底认识到单一读经的错误,但当我真的想到要放弃这件行之多年的事情,仍令我感到十分艰难。父母问我:“你背诵了这么多年经典,难道真的愿意就此作废吗?”是啊,我知道此时放弃,舍长用短再走新路,将对我非常困难。

但那天在街头彷徨无地的冷静思索让我明白,我必须去探索一条新路。很多迷茫的读经班同学也都在探索。我们必须找到一条真正的读经之路,在这条路上,我们曾经读过的经典应该成为生命的学问,而不是包本背诵录像里的升学资格凭证。所以,我最后决定不论前方有多少困难,都决心依从自己的志向而行。

20157月至今,我在各地求学访师,思考自己的志向,确定人生的方向与计划,明白了读经圈中流行的“大学垃圾论”的偏激和读经学堂的局限。通过对比各种求学门径,我选择了自考本科、然后再考研的计划。

先生,我作为第一代“读经学生”,对您分析读经方式利弊的阐述有着特别切身的体会。而今我虽已决心从过去错误的学习方式中走出来,但有些严重的问题依然在困扰着我。我听说在您主办的“同济复兴古典书院”有一批像我这样的读经学生在深造,我也特别想来学习,不知有否可能?我看到古典书院的介绍里说,书院希望通过公益教学和经典研究来沟通大学和社会、古典和现代,做生命的学问。【点此查看复兴古典,同济天下》】

我想,大学与民间、古典与现代的隔阂,这不正是我目前所遭遇的根本困境吗?如果能打通这些关节,曾经所读的经典或许能化为生命的学问?所以,我不揣冒昧写了这封信,向您介绍我自己的求学经历和遭遇的问题,希望得到您的理解和指教,希望古典书院能接纳我这个彷徨无地的学子!我四处求学并不是为了“世俗的前途”(他们如此指责我),而只是想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条路也许最终会跟他们期望的目标殊途同归,但我必须自己走出来。呈此衷心,伏惟先生鉴之!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