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生生学堂·童蒙养正 >> 经典诵读 >> 原理·实务 >> 兼听则明 >> 文章详细

海印(张利民):海印国学教育规划说明(初稿201611)·开蒙第一·记诵第二
作者: 发表时间:16-12-13 点击率:2526

 

海印国学教育规划说明(初稿)

海印

许久以来,大家敦促我写一篇教学规划,以给目前的国学教育指明方向。大多数时候,我都会请其看文集,里面有方法有理论。这次出门祭拜黄帝祠,碰到几个不想上学也不想只读经的家长,急切的想找到一条可行的国学之路,于是这篇文章就急救成篇了,算给立志一生学习国学的孩子们,找到个入处。

开蒙第一

开蒙是儿童教育的重心,蒙以养正圣工也,养正之学真是大,生命观、宇宙观,天人观,价值观,自我的认知,社会的认知,乃至于禀赋的养成,习气的改造,学习能力的造就,哪一个不是开蒙之功呢。所以,实际上,开蒙并不只是背背蒙书那么简单,要会养而导其正也!因而,养、教、正以及认识禀赋和引导的方法,是教师不可缺少的基本素养,这个在我那篇《论蒙师》中有详述。

教育,首先是生命的认知,也就是这个鲜活的生命从天地而来,在天地中定位的事,我们多数教孩子的是知识的启蒙,并没有生命认知的启示,人是存在于天地人三才之中的,所以认识天地,也是在认识自己,这也是蒙学课本大体都是从天文开头的原因。人的世界简单划分为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儿童更敏感于气,因为气上可通神下可知物,这就是孩子的先天。我们当然不能只生之喂之,只给予物质不给予精神,精神的启蒙从何做起呢?古有童谣,今有神话,所以你要给孩子讲的故事,有精神的价值,那只能是神话!

神话,就是精神的话语,不要用迷信的姿态去讲神经病的话,童话,是儿童心灵的话语,用童话讲神话,就是精神的启蒙了。这些,《西游记》《封神榜》《盘古传》等等,都是。

与精神对话,与天地对话,与人和动物对话,与环境对话,与社会对话,与自己对话,这是儿童生活的全部意义。

传统的蒙学,这些的思想都存在于课本中,化在了古人的生活中,我们当今没有这个条件,所以我们的蒙学就局限在规矩、背书上了。

 

一、规矩的教育

儿童入塾,先学规矩,这是古制,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励行之道,现在大多从《弟子规》做起,吾以为可以从《常礼举要》(李炳南编述)做起,圣人制礼和为贵为用,一个没礼的社会,非要儿童去实行那些大人都做不到的礼,慢慢的,让儿童产生了疑惑,这个礼,就变成了虚礼。孩子有十分力,用七分养三分,这就是教养,三七为伍,处处归元,养出向上之力,就是教,这也是古制啊。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不能压制也不可放纵,就是这个道理。至于十分力气,那是激励,是少年事。唐文治先生也曾编写童蒙礼,简单实用,易于实践,海印综罗诸家,编《童蒙礼》课本,希望有助于励行之学的入门。

 

二、识字的教育——海印字课

识字是开蒙的重头,费时最多,用功最久,古代的蒙学课本也是以识字为中心的,中国的启蒙教育,早就发现了这个规律,那就是先识字再读书,见海印文集。

为什么要从字课教起呢?海印编字课,主要就是为了培养儿童喜欢阅读,养成读书的习惯,喜欢上读书,进而能读经书,为经学打下底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是海印字课的目标。近十年我都在做这个实践,结果证明古人是很明智的,这个方法和道理是所有人都可行的。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常用的识字课本,三百千背下来不到半个月,其中不重复字有一千四百六十二个字,但是光背诵三百千不等于就认识了千百个字,字还得一个个认,那么背诵字课的意义在哪里呢?

儿童集中识字的字,不等于每个字都理解,也不等于每个字都不忘记,于是要用歌诀来记忆,如果这个歌诀再有文化的传授,文学的意味,协于口吻的节奏,朗朗上口,默会于心,那就是相得益彰的好处,这就是古代字课的妙处。

儿童认字是个大学问,背的,讲的,解的,写的,都不尽相同,有深有浅,有讲有读,比如三字经的“人”,你可以用说文解,也可以绘声绘色讲故事,也可以绘画,甚至可以编成歌诀讲解,每个方法作用不同,也不必面面俱到。但是关键就是认和读要花时间,讲和解释放在次要的,只要能引就好,不必花费太多时间。

有些字,猫猫狗狗,花花草草,风云日月,儿童一见能知的,一听能懂的,就不用刻意,汉字形和音的启蒙,编在了我的字元课之中了。


海印字课分三大种类十五个课本

第一类

《常用汉字三千五百字》,这个在三个月左右完成,目的是养成先认字后读书的阅读习惯,儿童在熟悉一千五百字的时候,简单的儿童绘本阅读没什么障碍,在熟悉二千五百字的时候,纯文字的阅读也没什么障碍了。而且这些字基本不用刻意讲解就能达成阅读的效果。小学语文课本自主阅读也很容易的。

第二类

《海印十三经字课》,将十三经不二字共6500个字,编成字课,浅解加次韵,好学好记,在两个月左右,就能烂熟十三经的所有字,这个字课,是为将来的经学做准备的。

第三类

《海印古小学字课》,这是专业古小学的字课,为的是从小打下“小学”的功底,传统的“古小学”,是解经之基础,没有古小学的底子,经学是无法精通的。古小学字课,分为初中高十个课本,也是古代书香世家教育的道路。解字既能解经,那指的就是古小学的童子功。


清代刘禺生在其《世载堂杂忆》中说,清代的社会读书的风气,并不如同现代教育一般有受国家管制的课本与课程,可以根据情况自己选择教育的出路,有三种方式:曰书香世家,曰崛起,曰俗学。这三种的启蒙教法不同,成人所学也异,所同的,就是都习八股文,所不同的,从认字入手各异,书香世家从说文入手,而后通经史,乃至于经世致用,这个是真人才的路,也是张之洞《书目答问》的学问之路。俗学专门钻研时艺,等同于现代的高考集训,入手就是大量背书,识字不从说文,全为八股作文服务。崛起则介于两者之间。

春秋所以重世家,六朝所以重门第,唐宋以来,重家学、家训,不仅教其读书,实教其为人,此扫撒应对进退之外,而教以六艺之遗风。

海印的理想,是在百年之内,恢复中国古来一贯的教育传统——书香世家教育,这才是中国教育的真精神,现在的教育,注重名利,不注重精神传承,可以有遗产、可以有房产,就是没有精神财产。中国教育要改变势利眼,恢复传统精神传承的教育,这才是读经教育的百年大计,才是中国文化的未来。

教育的传统,就是传家,传家的是六经的学问,不是财产,刘师培世家五世治《春秋》,朱骏声生而能识字,此乃家学渊源,中国的真学问,自三代之后,官师失守,私学兴起,官师之学变成世家之学。从此,教育是家族的事,教育子弟是分内的事,是自己的事,是自己要学习要传家,家国天下,也是家传天下的学问啊。

等到哪一天,中国人信奉的,不是遗产百万,而是传经后代,精神的尊贵,来源于家有经学,那就是华夏盛世的来临,这正是海印学子的百年大愿!正是海印奋力推动古小学的用心所在!

吾辈百年光阴,三生继续,不信东风唤不回!

 

三、阅读的教育

阅读是儿童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阅读就是泛泛而读,有兴趣的读,简单的读,不求甚解的读,翻书的读,如果说阅读课外书是兴趣使然的话,那么精读就是字课。

集中识字必须配合阅读,满脑袋的字,只有在阅读中,才能体会到无穷的乐趣,阅读上瘾,读书才会有乐趣,字在阅读中活起来,背经才会有思考的意愿。朱子读书法说读书要三到:眼到,口到,心到。记诵之学,口到眼到容易,心到很难,那个字在心里活起来很难。阅读中活不起来的字,背经中也活不起来,活不起来的字,是不会过心的,不过心的背书,就是养成空心不思考的惰性,以至于丧失了读书的能力。这是对死记硬背的诟病,是口歌的过患,见海印《读经之弊——口歌》。

阅读中培养起来对文字的兴起,和解字讲字中不太一样,识字是个立体的世界,从单一事物的认识,到多维世界的推理,从外在世界的观察,到自我思考的升华,从现象界到自然界再到心灵,这全靠阅读。很多时候,做老师的不需要一一讲解,只需要开书单,问问题就可以了,一切尽在书中。读书的喧嚣与安静,慢慢你就看到了。

关于阅读的书目以及版本,个人所见,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记诵第二

背诵古称记诵之学,背诵有着诸多的好处,背诵与科举逐渐成了孪生兄弟,科举就是为了功名,功名导致了背诵脱离了记忆的本身规律,而使背诵成为功名的必要性,背诵十三经,既是功名的要求也是圣贤的期待,以儿童记忆的理由强行灌输到儿童的大脑,变成了家族天下命运教育之所系,这是世界教育史上最奇妙的组合,背诵,带着如此功利性的目标,冲洗了成人的头脑,忽略了儿童的实际。

古人的观念,聪明在心,记性在脑,现代叫做脑部皮层的记忆功能区,记忆就像刻痕,而聪明就像读取这个刻痕的心念。用佛教唯识学的话来讲,刻痕浅的,是下意识,刻痕深的是阿赖耶识,读取刻痕的是第六意识的念头,念念相续就变成物像的现实,这样,记忆深的刻痕,叫深耕置种,就得把对现象的分别见,通过下意识种到阿赖耶识的田地中,阿赖耶识的记忆是可以隔世相传的,是永远伴随着你的生命的,你无法清除它,但是你可以改变它,这是唯识学中,染依与净依的转化,称为转识成智。从这个角度看,人类以及其存在的宇宙,都是一部教科书,是教育我们改变心意识的教材。而儒释道三家之学,就是教会我们改变自我及宇宙的入门,这也是人类的真教育。

记忆必须有种,没有种,记忆的东西就种不到阿赖耶识中,没多久就会消亡在下意识中,这个种,必须是可以发芽成为物象的,比如说给儿童解释草,他没见过草不认识草,你解释的草,始终是个不实有的观念,这个观念没有实物,谈不上记忆的用处,但是只要孩子见到了草,你跟他说这就是草,这个草的记忆跟概念的那个草是不一样的,实物的草才可以形成认知的记忆,如果以唯识的观念,这个草也是自己阿赖耶识的变现,草也是你,庄子也这么讲,汉字的独体字,就是这个意思。有了这个草,才会有与草相关的一切事物的认识和记忆,那才是汉字的衍生。

分别名相,才能谈得上记忆的深度,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这个名,就是分别名相,就是独体之文合体之字,不是依稀仿佛的名词。所以古人的经验就说,读书先识字,没有说以读书替代识字的。

眼睛和耳朵的世界,是眼耳鼻舌身意的世界,就是《说文解字序》说的“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也就是汉字的形音义,俗称观音(眼观耳听)。这个世界既是阿赖耶识的种子的现行,也是阿赖耶识的记忆之果

所以记忆的深度,原来就是观音,观其形闻其音察其义,才能深耕置种,产生阿赖耶识的记忆功能。说到这,有人马上跳出来反对说,“我的孩子不认字,但是能背下来《论语》,相比于识字,那不是背书来得更快吗?”这个问题问的好。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是有阿赖耶识的记忆的,这种人是生来具有,稍加引导就能回忆,我在终南山跟师父学“百字明”,师父念了一遍我就会了,为啥呢,种子发芽了啊。我师父会经常背四书给我们听,我说“师父,这是你啥时候记得的?”师父说“小时候上私塾,先生一念我就会背了”师父讲《华严经》,那么大部头,从来不用书,就好像书就在脑子里直解翻阅就可以了。查阅古代的大学问家,很多都是记忆力惊人的,古代蒙书《养蒙金鉴》专门记载古代神童,往往过目成诵,更有生来一岁就认字的,真令我们羡慕不已,可往往是别人可以,自己不行,何以?首先要有祖德,没有祖德,难有读书种子,其次要能生的,生得不好,不是那块料,教不出来,再者就是碰上好先生,碰不上个好先生,也毁人,还有就是父母有见识,没见识怎么分辨是非高下呢。

所以,孩子能过目成诵,根本不是培养出来的,是天生的,不信你可以试试,一般一个孩子要读十遍都不能背下来的话,那他的阿赖耶识中基本没有存储,你是没有办法调出来的,那就得用后天功夫,这叫先天不足后天补,话说中华大地,这个时代显然没有几个是国学天才,大多数都是要后天切磋琢磨的,所以99%都要用后天功夫,你要用1%不到的天才功夫,去磨99%的后天凡俗,那真是夏虫不可语冰啊。话说回来,夫子云有教无类,不也正是讲的这后天功夫吗。

后天切磋琢磨,才是教育的重心,天才,你不教也会。如果你生了一个过目成诵的孩子,赶紧背经,多多益善,可是你要晓得,过目成诵不是过耳成诵,过目成诵是先认字,过耳成诵是听歌啊,过耳听音不认字,你让孩子听儿歌不等于孩子会读会认儿歌的字。过目成诵,那不正是汉字的形与音吗?过目成象,那是每个字都会呈像的,不是一行一列的字,成一行一列的像。

话说聪明在心,记性在脑,女子二七男子二八之前,精血气足,化为脑髓,自然记忆力为盛,这时的记忆力好,那是天与之,古人说嗜欲深者天机浅,只有嗜欲浅的人才能真读书,化气为神才能读的好书,所以启蒙阶段,就是气化神学读书的阶段,气化神要沉静专一之功才有效,要把那儿童没有嗜欲的天性,化成能生万物的活泼天机,就得退其浮躁之气,打磨的心如止水,觉如明镜,莹澈无滓,便正合老子之心,佛陀之明,孔颜之乐,你如说如此便可接通天地,比肩圣贤,那也未尚不可。此时读书,便是天才,一日可胜十日,一年可胜十年。天才读书,恍入灵境,心清气明,明镜一般,过往记忆,如凌虚倒影,无不呈现,契合经旨,独得圣心,书读至三昧,观人察己,性情心术,贵贱夭寿,毫发毕现,到此读书有灵,再行游戏娱乐之事,皆无害于读书之境。这叫收后天之心放先天之乐。

我们现在教孩子背书,不从字上过关,快念慢念,指字而念,结果仅仅从语音流过口歌,用语音消磨了孩子的念头,越念杂念越少,孩子看着沉稳了,安静了,就说这就是读经的好处,可是孩子也变得不那么活泼了,接下来孩子的思维变慢了,再下来孩子不愿意思考了,再下去孩子忽然逆反了,再下去孩子一心二用了,人在读书心在跑马。结果几年下来,书没读进去,傲慢涨不少。

让孩子一心一意背书是很不容易,要背书达到心如明镜,清清明明更不容易,收收放放,紧紧松松,不放弃不强压,有愿景有退缩,蒙师不易乎!我们以为反正孩子也不理解,也没必要理解,那就干脆打死念头,就可以专一了。念头打的死吗?打不死出不来,那就潜着,慢慢就昏沉了,有杂念就掉举,无杂念就昏沉,凡是参禅的都有体会,背经很容易堕入昏沉,昏沉的果报就是畜生道,那书没教好,反倒落个这果报,这也由不得乡塾的先生们,成了冬烘先生。

参禅的落入昏沉,就得挨香板,然后要发疑情,去参究,提起正念,一跃向前,一而再再而三,百尺竿头方为策进。读经呢,那就要念字在字,念兹在兹,字不认,不可马虎,音有错,不可马虎,念念不空字,观其形读其音而参其义,这不就是眼到口到心到吗?又有人说不让理解不可讲解,那样才能把书背下来,那真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啊。读书想要过心,那就要解义,解义就得解字,那几个字就是字眼,那几个字眼就是系心索,用心才能专心,你说一定要把每个字都彻底弄明白,那未必,所以古人说,好读书不求甚解,就是在口耳之中,有浅解粗解字眼的意愿,这样才能三心为一心,才能有专一的境界。

读书的学问,本来就很大,事非经过不知难,没见过一个不会读书的人,能把孩子教的会读书,也难能有一个不悟道的和尚,一棒子打出来一个悟道的弟子。再说,读书也没有一个方法是究竟的,有的话也是卖狗皮膏药,哪有普天之下第一无二的心法呢,心法只能是道法,那只能是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古人读书,皆有方法,方法皆是对治之法,看谁用,怎么用。就如念经,也有读经,更有诵经。诵经则和众人之情而发,犹如诗教,专以敲打唱诵为引,发以宗教情怀,诚敬心情,而生景仰之念,产生向上之信心,能有洗涤身心之效果;念经则独自参究,念兹在兹,清明在躬,犹如读易,而生洁净精微之用;读经则次第井然,抽丝剥茧,了达圣心为务。个个其用。这些方法不妨都可以用,但是,不是过来人,真不好用的。

记诵之学,童而习之,至老不忘。何为记,何为诵?既然大部分的孩子都没有过目成诵的本事,在他的阿赖耶识中没有这个种子,不是那块料,就不要妄想一背成圣。古时童蒙记诵,不从十三经,而是歌诀,比如字课就是歌诀,歌诀就是把高深难记的经义,变成儿童容易记忆且朗朗上口的韵文,所以适合儿童记忆的并不一定是成人看来最重要的,人参对成人很好,对孩子有害,珍馐再妙,婴儿还得吮奶。非要把人参灌给婴儿,甚至胎儿,那是适得其反,适于孩子记诵的读物,儿歌,谚语,各种儿语,比如大儒吕新吾(《呻吟语》的作者,[]吕坤,号新吾)就编写《小儿语》,他为什么不直接让幼儿读论语呢?

晚清的林琴南先生,是专门反对白话文运动的先锋,提倡古文,他在福州、杭州、北京等地先后担任过蒙师、塾师、经师、教授等职,对求功名的传统科举之弊端,有着较常人更深刻透彻的了解,尤其对乡塾以四书为启蒙教育大力抨击,提出恢复古人的训蒙方式,要从歌诀入手,在他《闽中新乐府·村先生》中说:

村先生,貌足恭,训蒙《大学》兼《中庸》。古人小学进大学,先生躐等追先觉;古人登高必自卑,先生躐等追先知。童子读书尚结舌,便将大义九经说,谁为《鱼跃》孰《鸢飞》,且请先生与析微。不求入门骤入室,先生学圣工程疾。村童读书三四年,乳臭满口谈圣贤,偶然请之书牛券,却寻不出上下论。书读三年券不成,母咒先生父成怨。我意启蒙首歌括,眼前道理说明豁。

林纾痛斥清代乡塾的村先生,不顾小学,直接大学,培养的全是追求名利之徒,于世无补的酸儒。试想,功利化的读经,结果偏离了经义的本义,养成的是一群腐儒晚清的教育,有书香世家、崛起与俗学,林纾是崛起一类,又比如广东的陈子褒先生,是康有为门徒,一心办教育,也呼吁摒弃俗学,回归古小学,他编写了七级字课,培养了广东才女冼玉清。

清末对科举的反省,一派走向了新文化运动,一派反之开创学衡派。像林纾、陈子褒以至于后来语文论战中的汪懋祖等,都是最了解底层乡塾读经教育的弊端,另辟蹊径,摒弃俗学推行古小学的,指出传统教育的改革,要走书香世家的道路,也因此有了章太炎提倡启蒙教育要从说文教起这一因缘。至于胡适的新文化运动,则完全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完全西化去了。到了建国后,我们的语文教育,则完全两下不沾边,成了不中不西的“语文”。

启蒙之学,不外记与悟二途,俗学入学,就教之背四书五经,但令熟记成诵,与义理无涉,以童子之性易记悟固难也,四书五经皆是悟性之书,非记性之书,俗学入塾,虽日诵之则义理必待其自悟,此非童子之所易知。但是,记性必善待,则必取易于记诵之书,合于童蒙之次韵,方可见功。

诸位学医,先背歌诀,如药性赋、汤头歌诀、经脉诀等等,易记而不费脑力。经史大要,自有歌诀,易记易诵,熟于口而默于心,拾阶而登堂奥,不胜易哉!

蒙学课本,自先秦字课,至晚清西学歌略,蔚为大观,有千余种之多,大多取于便于诵读,偏于辞赋为多,仅唐李瀚蒙求之下,以蒙求之体,见各类蒙求百十余种,教人无从下手,与经史致用相去稍远,如将各类蒙书全数背下,非五年十年不为竟,不如专求经史,以备经世致用,舒天民《六艺纲目》开启先河。

海印以此为鉴,以经史为纲,集前贤所作,除了海印字课外,集辑《海印童蒙记诵课本》,以为自小记诵中国文化提纲挈领之用:

普通蒙学类:以《幼学琼林》、《韵史》为主

经史必备类:以《十三经口诀》、《小学歌诀》、《历代国号歌》、《地理歌诀》、《廿五史歌诀》、《往圣列贤歌》、《经史发微》、《小学紺珠记诵编》。凡通经史之必须者,如八卦取象歌、四配十哲,十二律吕,字学源流、算学歌诀、六经天文歌等等,尽囊括在内。

四书类:有歌诀在先,先令诵习,自有轻车熟路,不再忌惮悟性之书,便可背诵四书,然四书之原文,原本应全读,以时代局限,未必人人尽其全功,则选四书中有关身心性命之要言,全数择出,不敢割裂原意,共计6355字原文,15377字章句,录之成书,名曰《四书纲领》

此番三年五载,自认字起,从《海印字课》至《四书纲领》,一生学问,便可在三五年中奠定,此后应试考学,求取功名,或者专心经史,以求实学,皆有底蕴,一生学问之童子功可成。

如上专讲童子记诵之学。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