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生生学堂·童蒙养正 >> 经典诵读 >> 原理·实务 >> 兼听则明 >> 文章详细

△钱理群: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2006、2014、2015、2016多篇)
作者: 发表时间:16-09-11 点击率:2373

有多个版本:《基础教育》2006年第12《小学语文教师》, 2014(1);《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 2015年04期;《记者观察(上半月)》2016, (6)。

 

钱理群: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要读名作(经典),就是因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都凝聚于其中,人类最美好的创造都汇集于其中。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各类学科(不只是文学,还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名作(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

作者 | 钱理群 来源:《基础教育》2006年第12

在进入名作的阅读之前,请年轻的朋友们先读读这篇感人至深的散文:《文学大师巴金和一个孩子的故事》——这一株大树与一棵苗苗的故事,同时也是人(人类)文学人(人类)后代的故事,是人的精神薪火相传的故事。

还要请朋友们认真地读一读、想一想这位世纪老人写给你们的小妹妹(或许还有你们自己)的这段话:

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

说得多么好啊! 我们要说的话——名作(经典)的意义,读文学名作(经典)的目的,以及怎样去读……都在里面了。但要真正懂得它,却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固有的文学观念、读书的目的、阅读方式,以至我们的思维方式。文学的核心,文学创作与文学阅读的出发点与归宿,都是,是人的心灵,人的感情,人的精神,而不是其他。

读文学作品惟一的目的(如果有目的的话),是陶冶我们的性情,开拓我们的精神空间——你坐在小屋里,打开书,就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与千年之远、万里之外的人与生物,宇宙的一切生命进行朋友般的对话,你将出入于(他)人’’之间,’’之间,达到心灵的冥合,获得精神的真正自由。坚持读下去,日积月累地潜移默化,你会发现,你变了,像巴金老人说的那样,变得更好了。

要读名作(经典),就是因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都凝聚于其中,人类最美好的创造都汇集于其中。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各类学科(不只是文学,还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名作(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在这个意义上,受教育(这里讲的是识字教育以上的中、高等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读名作(经典)

人在受教育时期,例如中学时期,读什么书,不是小问题。像鲁迅所说,胡乱追逐时髦,随手拈来,大口吞下的阅读——这颇有些类似今天的快餐式阅读,吃下的不是滋养品,是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其结果不只是倒胃口而已:吃烂肉、喝酸酒长大,是可能成为畸人的。鲁迅因此大声呼吁,我们要批评家,给青年的阅读以正确的指引。关心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倡读名作,读经典即是一种导向:惟有用前辈人所创造的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下一代,才能保证他们成为巴老所期待的更纯洁,更善良的具有美好心灵的健全的广西教育出版社此一举,无论从教育方面,还是从出版方面,都是抓住了要害,做了一件大事:这直接关系到我们民族(以及人类)的后代的精神质量与生命质量,可以说是一个基本教育工程。我们抓教育固然要关心改善教学物质条件,但如果忽略了最终目的是提高教育对象的精神素质,使他们真正成为,那我们就会犯下历史性的错误,而贻害子孙万代。

读文学作品,特别是读名著,还要有正确的方法。那种一主题二分段三写作特点式的机械、冷漠的传统阅读方法,是永远也进入不了文学世界的。要用去读,即主体投入地感性地阅读:以你之心与作者之心、作品人物之心相会、交流、撞击,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他们的境遇、真实的欢乐与痛苦,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发展作品提供的艺术空间,品味作品的意境,思考作品的意义。也许你读完作品,只有一些朦胧的感觉、若隐若现的人物身影,只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的涌动、思绪的感悟,或者某种想象、创造的冲动,尽管你不能(其实也不必要)作出作品主题呀、结构呀、写作技巧呀……的明确分析,其实你已经进入了文学的世界,这样的第一(原初)感觉、感悟、涌动、冲动是最可贵与最重要的,它是文学阅读(欣赏)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以后的文学分析的基础。

文学作品,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因此,文学阅读的另一个重点,应是对作品语言的感悟。真正的文学大师笔下的语言,是具有生命的灵性的,它有声,有色,有味,有情感,有厚度、力度与质感,是应该细心地去体味、沉吟、把玩,并从中感受到一种语言的趣味的。语言(说与写)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言说的背后是人的心灵世界。因此,对语言的敏感和驾御能力,也应是衡量人的精神素质的重要标尺,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变得更美好的不可或缺的方面。

文学名作(经典)的阅读,就是一种发现与开掘:既是对作品所描述的已知、未知世界的发现与开掘,也是对自我潜在精神力量的发现与开掘。说到底,这乃是对(他人与自我)的发现与开掘。它的魅力就在这里。因此,他人的示范性分析(如本书点评者——他们大都是大学里的文学硕士与博士,算是你们的大哥哥、大姐姐——所作的导读),无论怎样精彩,都只能启发,而不能代替你自己的阅读。名作(经典)的真正魅力要你去发现,通过你的感受、体验、想象而内化为你的精神。一切决定于你自己。

年轻的朋友,打开书,请读吧。

 

钱理群:为什么要读经典?

钱理群,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之一。他以对20世纪中国思想、文学和社会的精深研究,特别是对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历史与精神的审察,得到海内外的重视与尊重。代表作有《心灵的探寻》、《与鲁迅相遇》、《周作人传》、《周作人论》、《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的东移》、《1948:天地玄黄》等。钱理群一直关注教育问题,多有撰述并为此奔走。他被认为是当代中国批判知识分子的标志性人物。

  要用人类、民族文明中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下一代,使他们成为一个健康、健全发展的人。

  如果今天我们口喊经典阅读,年轻一代或者大众,却都不读原著,只读别人的解释,这就会误事,会造成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严重的后果,说不定比不读更坏

  为什么要如此热衷于“经典阅读”?“经典”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人类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这几年我提出过一个概念:“作为民族精神源泉的经典”,当这个民族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常常可以到这样的经典那里吸取精神的养料,然后面对自己所要面对的问题。每个国家都有几部经典,可以说家喻户晓,渗透到一个民族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

  就文学经典而言,英国的莎士比亚,俄国的普希金、托尔斯泰,德国的歌德,等等,都是进入国民基础教育,扎根在青少年心上,成为他们民族年轻一代的精神的“底子”的。具体到我们中国,我曾提出这样的设想,要在中学(或者大学)开设四门基本经典的选修课:《论语》、《庄子》选读,唐诗选读,《红楼梦》选读,鲁迅作品选读。——当然,究竟哪些是我们民族“精神源泉的经典”,该在中学(大学)开设什么基本经典选读课,这都是可以讨论的;但这样的经典阅读,实在是民族精神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应该认真对待的。

  而且,在当下在青少年中提倡经典阅读,还有某种迫切性。青少年时期,读不读书,读什么书,都不是小问题。现在我们这两方面都出了问题。首先是不读书:一方面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除了课本和应考复习资料以外,没有时间、精力,也无兴趣读其他任何“与考试无关”的书,老师、家长也不允许读;另一方面,如果有一点课余时间也耗在影视和网络阅读上。——我并不反对影视和网络阅读,并且认为影视和网络确实提供了阅读的新的可能性,扩大了人们的视野,而且其明显的愉悦性对青少年具有巨大的诱惑力,这都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其局限也是明显的:有可能削减,以至取消了深度阅读和个性化阅读,因此如果以影视、网络阅读代替经典文本阅读,就会有很大的问题。

  这里还有一个读什么书的问题。像鲁迅所说,胡乱追逐时髦,“随手拈来,大口大口地吞下”的阅读——这颇有些类似今天的“快餐式阅读”,吃下的“不是滋养品,是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当下中国读书市场上这样的“新袋子”、“红纸”包装,实在是太多了,没有经验的青少年特别容易上当,但吃下去的却是“烂肉”、“酸酒”,仰赖这样的“快餐”长大,是可能成为畸形人的。鲁迅因此大声疾呼:“我们要有批评家”,给青少年的阅读以正确的引导。“经典阅读”正是这样的导向:要用人类、民族文明中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下一代,使他们成为一个健康、健全发展的人。

  近年来,我在和中学生和大学生的交谈中,还经常讨论到一个或许是更为根本的问题,就是“价值理想重建,信仰重建”的问题。很多青少年都为自己信仰的缺失,生活失去目标,人生动力不足而感到困惑。我总是引用鲁迅的话作回答:不要去找什么“导师”,要自己“联合起来”,寻找自己的路。但我也总是给他们提出两条建议。一是信仰、价值理想,都不是凭空建立起来,而是要有丰厚的文化基础。这就要趁年轻,在校学习时间充分,精神集中,大量读书,特别是古今中外的经典,以吸取最广泛的精神资源,吸收得愈多愈广,精神底气愈足,就愈能在独立的选择、消化、融会、创造中建立起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另一方面,信仰、理想又不是在书斋里苦思冥想所能构建起来的,这就必须有社会实践;因此,我建议他们,在校期间,在以主要精力读书的同时,适当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到中国社会底层,以了解真实的中国,和脚下的这块土地,土地上的人民,土地上的文化,建立某种血肉联系,这就为自己确立基本的人生理想、目标,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我的这两点建议,对讨论经典阅读,也是有意义的。它强调:阅读经典,不仅是为了增长知识,更是要从中吸取精神资源;经典的选择与阅读,必须有开阔的视野,不仅要读古代经典,还要读现代经典,不仅要读中国经典,而且要读外国经典,不仅要读西方经典,还要读东方国家的经典,不仅要读文学经典,还要读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经典,等等,绝不能将任何一个经典绝对化,神圣化,吊死在一棵树上;而在阅读经典的同时,还要阅读生活这部“大书”,关心、参与现实生活的创造,在生活实践中加深对经典的理解。集中到一点,就是不要为读经典而读经典,目的是要促进自己的精神成长,我们是为了“立人”而阅读经典。

 

为什么给孩子读名家经典----钱理群教授访谈录

特约记者 王小庆    《小学语文教师》, 2014(1)

记者:钱老师,多年来您一直在提倡让经典作品走进中小学生,并希望教师和专家为孩子们准备更加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请问您为什么要不遗余力地提倡孩子们阅读经典?

钱理群儿童的生活空间相对狭窄,需要通过阅读来扩展他们的精神空间。只要一书在手,就可以和百年、千年之遥,千里、万里之远的任何一个写书人进行精神的对话与交流。广泛而自由的阅读,能为孩子“打开文化空间,引入文化之门”,使儿童从“自然人”逐渐变成“文化人”,从“自在的人”逐渐变成“自为的人”。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儿童精神成长过程。因此,阅读教育理所当然地应成为小学教育,特别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中心,让孩子“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苏霍姆斯基),为孩子营造精神家园,应该是小学教育的根本。

记者:不过据我所知,现在小学生似乎并不缺少阅读,但他们所阅读的材料,却正走向低俗化,离我们的期望也越来越远,这十分令人担心。

钱理群:是的,“读什么”是个大问题。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网络出现,孩子很多时间都花到网络上去了。网络阅读有两个缺点,一不是个性化的,是批量生产的,二不是深度阅读。学校阅读的重点应该是经典阅读,而且是有深度的、个性化的阅读。鲁迅早就提醒我们,胡乱追逐时髦,“随手拈来,大口吞下”的阅读——这颇有些类似于今天的快餐式的阅读,吃下的“不是滋养品,是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有可能使我们的孩子成为“畸人”。过于追求阅读的通俗化,也会使孩子在智力和情感上永远停留在“低龄”水平上。提倡阅读“经典名著”,就是引导孩子走近大师,和思想和文学的巨人进行精神对话与交流,这就使孩子从生命发展的起点上,占据了一个精神的高地,即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而远望,视野和境界都大不一样,这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的。还要特别指出的是,孩子在学习语言的起始阶段,就接受语言大师、名家的典范作品的熏陶,这对培养其纯正的语言趣味、感觉、习惯,都是至关重要的,而且是受益终生的。

记者:那么,您认为现代经典作品具有哪些与儿童相契合的特质?

钱理群:第一流的现代白话文,第一流的现代中国人。无论文和人,都可以概括为四个字:纯、朴、正、大。纯,人有童心,文也有纯真之气;朴,诚朴为人,老老实实写文章,没有花里胡哨、华而不实的东西,写的是实实在在的精萃的现代白话文;正,人与文都有股沛然之气,堂堂正正;大,人的大境界,文的大气象。孩子从小接触什么人,接受什么语言熏陶,关系一生。读这样的纯、朴、正、大的文字,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通过大师、名家,学做人,学语言,是一条正路,大道。

记者:如果孩子们习惯于通俗化的阅读,他们还愿意接受经典作品,并能感受到其中的精神力量吗?

钱理群:这也是许多教师与家长感到疑惑的。我们通过实践,形成了四点认识。

首先,我们发现,以鲁迅为代表的体现了五四新文化传统的中国现代作家中的大师、名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以人性、童心去感受世界”的,他们都有一颗“赤子之心”,他们对自然(动植物)生命和人的生命的大爱,对父母的永远的眷恋,对民间节日、风俗、艺术的亲和,对弱小者的同情,对生活的热情,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对理想的追寻——都是和孩子的世界相通,而又升华到了一种生命和精神的高度;而他们的语言,都来自日常生活的口语,而又提炼成纯净而有味道的现代白话文,是孩子感到亲近,并乐于学习的。这精神与语言的两大特点,就使得孩子接受中国现代经典名著,具有了客观的可能性。

其二,我们不能低估孩子学习语言的能力,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高年级阶段,孩子对语言的敏感与接受潜力,是相当大的。一些孩子对大师、名家的作品望而生畏,其实是我们的教学不得法而造成的。也就是说,小学生接受经典名著的主观条件也是有的。

其三,当然不能否认,经典名著的教学也有一定的难度。而在我们看来,孩子学习语言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即所谓“战胜拦路虎”的过程。对现在颇为流行的“快乐教育与阅读”,应该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学习,尤其是经典名著的阅读,有如登山,只有竭尽全力,才能攀高峰而享受“一览众山小”的喜悦。

其四,正因为这是攀高峰,就特别要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如何恰当地掌握学习的高度与难度的分寸,如何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帮助孩子逐渐接近大师名家,这都需要教学的智慧与艺术。

记者:是的,阅读经典应该与语文教育并行不悖。不过,在许多人看来,阅读经典虽然重要,但只是语文学习中的“锦上添花”之举,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钱理群:什么叫语文教育?概括成一句话,就是“语文教育就是爱读书、爱写作的老师带领着一群孩子读书、写作,并在这一过程中感到快乐,体会生命的意义。”为此,我们首先要强调,读书、写作教育,观念、能力、习惯的养成,它在小学语文教育,以至整个小学教育里应该占据中心位置。小学生主要是通过阅读,来建立和外部世界的联系,进入民族文化、人类文明的殿堂,由一个自然人变成文化人,为自己一生的学习和精神成长打下基础的。其二,强调“读书、写作是快乐的”,这是一种情感的养成。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倡导的阅读与写作的愉快,并非绝对的轻松,教育从来是要有一定的难度的,真正的快乐,是攀登高峰后达到新的高度以后的精神的愉悦和满足。其三,要以“追求生命的意义”作为读书、写作的目的。教育的本质,就是帮助学生寻找、获得生命的意义,构建精神的家园,这才会有人之为人的理想、追求、信念与信仰。当然,“生命的意义”并非只是理性的说教,自有丰富的内涵,而且不同的生命成长阶段,不同的年龄,是有不同的特点的。

记者:在这过程中,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该怎么做?也就是说,我们该如何利用经典文本,在教学中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并形成他们的观念和能力?

钱理群:语文教学的关键和前提是要有一批爱阅读爱写作的老师。现在教师队伍中真正的“读书人”是很少很少的,这也是中国教育的最大悲哀。因此,我想呼吁和提倡爱读书、爱写作的老师聚集起来,相濡以沫,相互支撑,这才能形成一种力量。那么,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我以为应该抓住两个关键:

1. 抓作家和孩子心灵的契合点。现代名家总体上都有童心,但他们的童心的具体内涵和文字表达都是不一样的,要找准他们和孩子精神交流的通道,是很不容易的。具体到每一篇文章的教学,又不能停留在这些总体的把握上,还要下工夫找到“这一篇”和孩子生活或写作的具体契合点。作家让孩子能亲近,但也不能改变他基本的精神,怎么把握其中的分寸,值得研究。比如为了能让孩子们接受鲁迅,有些老师就突出鲁迅是个“好爸爸”“好学生”“好丈夫”等。这样的介入是一个好的点,但我有些担心,好爸爸多的是,为什么需要鲁迅?我们最需要鲁迅的是那些特别的东西,不能只讲好玩的东西。好玩不是目的,小学生要亲近鲁迅,但还要了解鲁迅的特别的精神。

2. 抓住文和心的契合点。我认同福建一中陈日亮先生提出的“文心说”:语文课既是教学生“为文”,同时又要“育心”,而“文”和“心”是融为一体的。如何理解“文”与“心”的融合?又有两句话:一是“文从心出”。从来没有无心之文,过去那种脱离了文章作者的心灵世界(思想,感情,生命体验),从中抽出“知识”体系的教学法,是违背“文从心出”的基本常识的;还有一句话:“心在文里”,从来没有无文之心,或文外之心,最近几年一些人脱离文字表达,抽出所谓“人文精神”而任意发挥的教学法,也同样违背了基本常识。我们现在就是要回到常识,从“文”和“心”的契合上把握课文,而在具体的教学中,又要具体地去分析和把握每一篇文章“文”和“心”的具体契合点。这个“点”抓准了,整个教学就拎起来了。

这里还有一个理论上的问题。写作和阅读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写作是先有“心”,再有“文”,是心有所动,先有了表达思想与情感的欲望和冲动,然后再考虑如何作文字的表达,是一个“由心到文”的过程。而阅读则是一个反向运动:“由文见心”,先接触到文字,通过对文字表达的琢磨,触摸到作者的心灵世界。因此,阅读教学就必须从“如何写”入手,引导学生理解“文”的字面之“义”,进一步体味字外之“意”,以及文章文题的设计,篇章结构,所采用的特殊技巧,由此而体会作者要“写什么”,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独特思想,进入他的内心世界。

记者: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阅读应该发生在自然状态之下,教师不该过多地介入。您是怎么看待这种观点的?

钱理群:自然状态下的阅读和引导的阅读是有区别的。我们做的是后者,因此有引导的责任。现在有个倾向,阅读过程很强调感受,很强调自发的阅读,其实语文老师的责任很重,不能忽视后一种阅读。比如,读巴金,孩子能自发地读,因为巴金的语言很真诚。但主要还是要依靠教师的引导。教学不能完全靠自发,教学有时就是灌输,教育有时也需要灌输。当然在这过程中,教师需要训练和提高两种解读能力:一般的文本解读能力,和教学文本解读能力。这两方面的功夫做足了,我们的教学就实了,也活了,教师在课堂上也就能够进入自如自在的境界。

记者:这些年来,您已经为中小学的孩子们编过了大量的读本,这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相信无论是孩子、家长还是老师,都会十分感激您的。

钱理群:教育的本职,是在孩子生命中最关键的时刻,给他们终生做人和学习打下底子,底子必须打得正,打得扎实。引导孩子读名家经典,就是这样的光明正大、实实在在的打底子的工作。我们这些人都是平凡的人,我们能做的事很少。但做一件事,就要认真地做,持续地做,要做到最好。这就是鲁迅提倡的韧性精神。为孩子编书,或者做其他事,都应该是认真,认真,再认真,严格,严格,再严格。我自己就总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之感,深怕出什么差错。我们浸润其间,总有一种神圣感,力求完美,而不敢有任何疏忽。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