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平《人文素养读本》电子版:doc格式 pdf格式 epub格式 (及打开工具)
共识网专题 寻找“活”着的马小平(链接网页)
钱理群《一项“和灾难赛跑的教育”工程 ——马小平编著<人文素养读本>序》及读本的目录
20120210 《南方周末》 一个中学老师的“教育家梦”
20121010 《中国青年报》 孤独的教育者:寻找活着的马小平老师
20120624《相约,2010年的冬天》(湘女潇潇)
一项“和灾难赛跑的教育”工程 ——马小平编著《人文素养读本》序
钱理群
我曾经说过:“不要看轻中学教师的意义和价值,更不要低估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他的生命力量所能达到的高度和潜能”。我说这句话时,心里想着的,就是先后在东莞中学和深圳中学任教的马小平老师。近十多年,我有幸在全国范围结交了一批出色的中小学教师,马老师以其全球教育眼光,高瞻远瞩,思想深邃,而让我格外关注。因此,2004年,当我得知马老师身患癌症时,是极为震惊的。后来听说他在住院期间,编了一本中学生《人文素养读本》,出院后就在深圳中学开设专题课,很受学生欢迎。这件事不仅让我大为感动,而且引发了我的思考:马老师为什么要拼将生命的最后一搏,投身于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教育理想、理念和忧患?
(一)
马老师在本书《写在前面的话》里,劈头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当代中学生最缺乏的?”——这大概是在重病缠身时,更让他魂灵不安的问题。这一问,却让我,以及所有自称关心中学教育的人们羞愧难言:因为我们早已麻木,不去作这样的追问了。
马老师的回答,更是惊心动魄: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并不缺乏知识与技术,“他们有知识,却没有是非判断力;他们有技术,却没有良知”,他们患有“人类文明缺乏症,人文素养缺乏症,公民素养缺乏症”。在我们的教育下,很有可能将出现有知识,有技术,但没有文化,没有人文关怀和素养的一代人。
我曾经从北大这样的重点大学的教育,反观为北大输送人才的重点中学教育,有一个让我出一身冷汗的发现:我们正在培养“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谓‘绝对’,是指一己的利益成为他们一切言行的唯一驱动力,为他人、社会所做的一切,都是一种‘投资’;所谓‘精致’,是指他们有很高的智商、教养,所做的一切在表面上都合理、合法,无可挑剔;同时,他们又惊人的‘世故老成’,经常作出‘忠诚’的姿态,很懂得配合,表演,最善于利用体制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获取自己的利益,成为既得利益集团的成员,因此,他们要成为接班人,也是顺理成章的”。特别值得注意和警惕的,是他们讲起“人文精神”也是头头是道,但这对他们来说,不过是炫耀的知识,而正如本书里的一篇文章所说,“人文知识不是人文素质”,必须让知识“渗透到他的生活与行为,才能称之为素养”。这些“高能人精”的灵魂,已经被“权欲”和“利欲”所浸透,知识(包括人文知识)都成为他们获取权力和利益的工具和手段。而我们现行的人才培养、评价、选拔机制,是极容易,并且已经源源不断地将这样的懂得配合和表演的“尖子”选作接班人了。这是真正要危害社会,影响国家、民族的未来的。
问题的症结,正是在我们当下的教育。马老师在本书里,特地编选了爱因斯坦的《论教育》。这位世界科学大师尖锐地提出了教育是要培养“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还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的问题。他指出:“过分强调竞争制度,以及依据直接用途而过早专业化,这就会扼杀包括专门知识在内的一切文化生活所依存的那些精神”;“青年人的过重负担,大大危害了这种独立思考的发展。负担过重必导致肤浅”;“在每项成绩背后都有一种推动力”,不同的教育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应当反对向青年鼓吹那种以习俗意义上的成功作为人生目标”,而要鼓励以“每个健康儿童都具有的天赋的好奇心”和“乐趣”作为学习和工作的“最重要的动机”。——在我的感觉里,这里的每一点,都击中了当下中国中小学以至大学教育的要害,我们所推行的正是这样一种单纯的知识灌输和能力训练,而完全忽视精神(思想,情感,道德,品格)的教育,不能铸造学生的意义世界的教育,如马老师所说,这样的教育“甚至成了一种怪兽,吞噬了学生的天真和童趣,导致了美好如人性的丧失;应对各种考试成了教学的主要目的,掌握各种教学技巧竟然也成了教学的重要内容。文化的血脉断了,人文精神的核质也没有了”,“课堂里弥漫着空虚和无意义的气氛”,“人文意义的真空,生活意义的丧失”,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的“基本状况”。
爱因斯坦对教育症候的判断又提醒我们,这样的意义真空,在教育目标上的失误,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是现代文明病的恶果。马老师在他的许多文章里都谈到,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带来对物质、科学、技术的顶礼,对竞争的膜拜,导致不平等的存在,随之而来的是以往上爬,成为“成功者”为目标的精英教育,实利主义、实用主义、消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泛滥,从而形成生态环境的危机,精神、道德的危机,教育的危机,有可能导致整个人类文明的腐蚀与毁灭。前述中国中学生的人类文明的缺乏症,人文素养缺乏症,公民素养缺乏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与发展的。
正是看到这一点,马老师感到的,不仅是民族文化的危机,更是人类文明的危机。他为之忧心忡忡,寝食不安——“这是一个很可怕的病,并且以很可怕的规模扩散着。如若现在不立即加以制止,人类的前途是十分危险的。“英国著名学者汤因比曾提出过‘与灾难赛跑的教育’,即要赶在灾难尚未毁灭人类之前,把能够应对这种灾难的一代新人给培养出来。这是一个很紧迫的问题。“一位教育家说,我们留给什么样的世界给后代,关键取决于我们留什么样的后代给世界”。正是怀着对国家、民族和对人类前途的双重责任感,怀着十分紧迫的危机感,这位普通的中学教师,在身患绝症的情况下,决定将生命的最后一息,贡献给中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这一“和灾难赛跑的教育”工程,为它铺垫一砖一瓦。这是怎样的教育战略眼光;借用鲁迅的话说,这又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
(二)
接着的问题是,如何着手进行中学生人文素养教育?
马老师编选了一本《人文素养读本》,并开设了相应的阅读指导课。从抓学生的阅读开始:这不仅体现了“意义的创造,必须回归日常的教育生活实践”(我将它称为“想大问题,做小事情”)的精神,更是马老师对中学教育本质与特点的自觉认识与把握。
马老师在书中选编了一篇《人是寻求意义的生物》(作者秦光涛),强调学校教育的作用,就是通过文化的传承,进行意义的引导,使学生在意义的追寻中实现自己,完成从自然人变成文化人,由自在的人变成自为的人的精神蜕变: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在教育中成长的本质。
中学生的成长的特点又在于,他们自身的意义世界尽管孕育着巨大的可能性,却并未成熟,他们还处于学习阶段,不可能接触广大的人生世界。这样,阅读,就成为他们和自身之外的世界相连接的主要渠道。对中学生而言,每一个阅读的文本,都是一个他们所不熟悉,而又极有魅力的意义世界,经典的文本更是积淀了人类文明的意义成果。正是通过阅读,特别是经典的阅读,才实现了文化意义的传承。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小学教育的根本,就是为学生创造在阅读中寻求生命意义的环境,氛围,让学生“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这是马老师最喜欢引述的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阅读应该成为处于学习阶段中的青年学生的主要的生活方式,生命存在方式。
正是在这本《人文素养读本》里,马老师给学生打开了无数道宽阔的大门,通向一个又一个思想的高地,在那里,追寻人生的意义;讨论公民如何诞生,怎样用灵魂的力量抵御暴力;探讨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关系;追究人权、民主、自由、科学的价值和意义;思考如何唤醒沉睡的心灵,怎样诗意地栖居大地,让思想伴随我们生命到永远;研究怎样拯救因生态破坏而沦落的每个人的故乡,实现传统文化的更新与再生,又如何用“有温度的词汇”来表达我们自己-----。每一次阅读与讨论,都是生命的高峰体验,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力量获得健康的引导和高强度的激发:所激发的是一种自信,对于人,对于人类文明,更是对自身的自信,以及一种渴望,这就是马老师说的,使自己成为主宰者,最广泛地吸取知识、文化、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以最大限度地充实、发展自己,并主宰自己的命运。这最终建立起来的,是孕满生命意义的人的主体性。这是真正的精神与灵魂的洗礼;根据自己阅读本书的经验,我完全可以想象到,中学生们听了马老师的讲解,读了《人文素养读本》,必定是目光炯炯,精神焕发,思绪绵绵,神态自如,心灵自由而开放!
(三)
这同时也就回答了人们可能产生的疑问:中学生能够接受这样严肃、厚重的读本吗?
这涉及如何认识青少年,特别是当代中国中学生的问题。
我曾经提出过这样的问题:我们对自己的教育对象——这些成长中的中学生们,有真正的理解,正确的估价了吗?我们对中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等智力的潜能,以及他们学习语言的能力,是严重估计不足的。喜欢思考“大”的问题,包括人生、哲学的根本问题,这其实是青少年思维的一个特点,他们总是想大事,立大志,说大话,自有一种大气度。他们内心充满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满怀“没有不可探讨的问题”的自信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这都是人们所说的“少年意气”,是应该竭力保护和引导,而绝不能视而不见,多方扼杀。马老师的《人文素养读本》正是建立在充分估计中学生的创造潜力的基础上的,实质上是对中国的年轻一代被压抑的创造力的一次解放。
我们还很少注意和研究当代中学生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他们的精神需求。这一代人诞生与成长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在享受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这一经济发展的成果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由之带来的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所产生的精神困惑;在一些更为敏感的孩子的心里,就自然会引发精神的饥渴感,对病态社会的病态心理的不满,从而隐隐产生突破现有生活的内在要求。很少有哪一代像这一代年轻人这样,承受着如此巨大的精神重负:几乎从幼儿园开始,就面临应试的压力;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又要面对就业的压力。这样的压力下成长的艰难,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精神解放的渴求,恐怕是我们这些成年人所难以体会的。马老师的读本的成功之处,正在于他对当代中学生的精神欲求的敏锐把握,他也就因此和他的选文一起,走进了孩子的精神世界。
这是可以用他的学生的反应作证的。我注意到,本书特地选用了他的学生黄素珍的一篇文章;而我每次读黄素珍给马老师的信,总要引起莫名的感动:“您让我聆听到了一个真正的教师的生命之言。您的每个智慧的话语,都逼我思考。您让我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沉静下来。您让我摆脱庸俗,再次审视自己的灵魂,再次重检和重建自己过去的种种观念。或者说,您给我指出了许多道门,门还是关着的;而现在及将来,我都将努力去扣响每一道门,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去打开它们”。
是的,这是一个真正的教师的生命之言。《人文素养读本》的每一个字,都是由无数的前人,当代人,以及马老师自己的生命的血肉铸成的,它满溢着生命的智慧和力量。请也将你的生命投掷其中。然后,所有的人,作者,编者,读者一起,尽享生命的欢乐和自由!
2011年7月28日
马小平编著《人文素养读本》目录
第一章:人文素养比数理能力更基础
人性分析…………………………………………………………………………………………郭枫
人的属性…………………………………………………………………………………………高清海
给我未来的孩子……………………………………………………………………………………张梅
论教育…………………………………………………………………………………………爱因斯坦
教育永恒的支柱:历史和文学………………………………………………………………… 肖川
我对人类社会公理的敬畏………………………………………………………………………赵鑫珊
政治人的人文素养………………………………………………………………………………龙应台
人性………………………………………………………………………………………………潘旭东
高处何所有………………………………………………………………………………………张晓风
看灵魂……………………………………………………………………………………………林贤治
人文素养比数理能力更基础……………………………………………………………………上官子木
第二章:人是寻求意义的生物
人生…………………………………………………………………………………【丹麦】勃兰兑斯
人是寻求意义的生物…………………………………………………………………………秦光涛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三种状态…………………………………………………………………………………张曙光
我为什么生活………………………………………………………………………………【英】罗素
生命的意义………………………………………………………………………………………罗家伦
爱是世上最伟大的……………………………………………………………………【美】洛克菲勒
角色意识与主体性………………………………………………………………………………曾德雄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张晓风
心常常因细腻而伟大(外一篇)…………………………………………………………………摩罗
第三章:公民诞生的条件
底线伦理…………………………………………………………………………………………何怀宏
大学教育:公民意识的严重欠缺………………………………………………………………李新宇
公民诞生的条件…………………………………………………………………………………肖雪慧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龙应台
丑陋的中国人………………………………………………………………………………………柏扬
反思道德教育………………………………………………………………………………………肖川
理想的臣民………………………………………………………………………………………刘洪波
第四章:用灵魂的力量抵御暴力
战争………………………………………………………………………………………………吴春秋
炉边谈话………………………………………………………………………【美】富兰克林•罗斯福
巨人之死(外一篇)……………………………………………………………………………龙应台
科学家要求废止战争…………………………………………………………………罗素、爱因斯坦
用灵魂的力量抵御暴力……………………………………………………………………………林达
将世人的悲惨背在身上…………………………………………………………………………李家同
让种族隔离制度在世界绝迹(外一篇)……………………………………………【南非】曼德拉
把敌人变成人………………………………………………………………………………………摩罗
第五章: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
中国人的成人礼………………………………………………………………………………………李方
龙永图妙喻中国入世
谁是狼…………………………………………………………………………………………………佚名
妨碍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两大顽症…………………………………………………………………袁伟时
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李庆本
中国的民族主义:一个巨大而空洞的符号………………………………………………………许纪霖
谁的“人类”…………………………………………………………………………………………李锐
第六章:人权是一种绝对的权利
人权的性质……………………………………………………………………………【美】杰克•唐纳利
《世界人权宣言》…………………………………………………………………………………联合国
全球伦理普世宣言……………………………………………………………【美】列奥纳德•斯维德勒
论四大自由………………………………………………………………………【美】富兰克林•罗斯福
人权与中国经济……………………………………………………………………………………茅于轼
尊重谁的文化差异…………………………………………………………………………………龙应台
欧洲人的权利意识…………………………………………………………………………………李永君
自由与恐惧…………………………………………………………………………………………林贤治
第七章:在不公平中寻求公正
在不公平中苦寻公正,济穷之道不在“施舍”…………………………………【美】托马斯·博格
公平和正义…………………………………………………………………………………………何清涟
美国的“希望工程”…………………………………………………………………………………丁林
帕尔梅墓前的沉思…………………………………………………………………………………高健平
谈全球税及其它……………………………………………………………………………………韩少功
短文三篇
第八章:让法制和自由在中国生根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德】卡尔•马克思
民主………………………………………………………………………………………【英】阿克顿
什么是民主?(外一篇)………………………………………………………………………马悲鸣
法…………………………………………………………………………………………………梁治平
民主概念与基本条件
自由的精神…………………………………………………………………………【美】勒尼德•汉德
自治与开放:未来中国法学的两大趋势(外一篇)…………………………………………贺卫方
法治与人文思想……………………………………………………………………………………逄政
民主是法的理想…………………………………………………………………………………卓泽源
让法治和自由在中国生根………………………………………………………………………袁伟时
论法短文两篇……………………………………………………………………………………郝铁川
三则故事
第九章:科学要遵循人道的规律
科学探索精神
科学与人生…………………………………………………………………………………………钱穆
科学主义与科学精神……………………………………………………………………………程亚文
我的世界观……………………………………………………………………………………爱因斯坦
公众的科学观(外一篇)…………………………………………………………【英】史蒂芬•霍金
科学要遵循人道的规律…………………………………………………………………【法】巴斯德
我的信念……………………………………………………………………………【波兰】玛丽•居里
没有灵魂的教育…………………………………………………………………………………李政涛
谈谈可持续发展…………………………………………………………………………………牛文元
第十章:醒醒吧,睡着的心灵巨人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德】卡尔•马克思
青春………………………………………………………………………………【美】塞缪尔•厄尔曼
《巨人三传》初版序………………………………………………………………【法】罗曼·罗兰
醒醒吧,睡着的心灵巨人………………………………………………………………………魏念滨
你就是一道风景…………………………………………………………………………………胡西淳
致加西亚的信…………………………………………………………………【美】阿尔伯特•哈伯德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节选)………………………………………………【美】奥格•曼狄诺
成功者的健康心理特征………………………………………………………………【美】丹尼斯
达成心理健康的练习…………………………………………………………………【美】博恩•崔西
建立自信……………………………………………………………………………………【美】马尔登
把握你自己…………………………………………………………………………………………何怀宏
第十一章:诗意地栖居大地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外一篇)………………………………………………………………朱光潜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美】海伦•凯勒
审美需要真诚和自信……………………………………………………………………………徐庆平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摩罗
精神明亮的人(外一篇)…………………………………………………………………………王开岭
最美好的时刻…………………………………………………………………………【美】格拉迪•贝尔
人,诗意地栖居………………………………………………………………………………………黄素珍
第十二章:思想的诞生
热爱思想…………………………………………………………………………………………………彭俐
人是会思想的芦苇…………………………………………………………………………【法】帕斯卡尔
思想的诞生…………………………………………………………………………【埃及】陶菲格•哈基姆
思想和思想者…………………………………………………………………………………………林贤治
警惕“真理”……………………………………………………………………………………………雷颐
精神的故乡……………………………………………………………………………………………赵汀阳
我的精神家园…………………………………………………………………………………………王小波
虚无之海,精神之塔……………………………………………………………………………………李锐
第十三章: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人类的困境……………………………………………………………………………………………喻传赞
生态灾难,也是文化灾难………………………………………………………………………………利雄
环保与公民责任………………………………………………………………………………………梁从诫
我们的忧虑………………………………………………………………………………………罗马俱乐部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冉云飞
我不认为我征服了沙漠…………………………………………………………………………………愚茶
拯救地球…………………………………………………………………………………………………佚名
第十四章:传统文化的更新与再生
孔孟……………………………………………………………………………………………………黄仁宇
黑暗王国里的残烛……………………………………………………………………………………鲍鹏山
鲁迅杂文《热风》选读…………………………………………………………………………………鲁迅
传统文化的更新与再生………………………………………………………………………………梁治平
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张祥龙
汉语、英语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机能……………………………………………………韩少功 王尧
汉语的人心……………………………………………………………………………………………余世存
第十五章:这一代以及那一代的理想
记忆即历史……………………………………………………………………………………………徐友渔
这是一场革命……………………………………………………………………………………………筱敏
这一代以及那一代的理想………………………………………………………………………………筱敏
假如没有马克思………………………………………………………………………【德】海因里希•伯尔
大屠杀:日本冷脸欧洲热泪……………………………………………………………………………丁刚
我们需要一场灵魂拷问………………………………………………………………………………朱学勤
第十六章:有温度的词汇
你是人………………………………………………………………………【黎巴嫩】米哈依•勒•奴埃曼
给儿子的信(外一篇)…………………………………………………………【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有温度的词汇……………………………………………………………………………………………艾苓
智慧的美丽………………………………………………………………………………………………虹莲
私人空间与公共地域………………………………………………………………………金大陆、黄宏基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金大陆、黄宏基
保姆………………………………………………………………………………………………………陶靖
来自“天堂”的回信……………………………………………………………………【美】鲍勃•格林
一个中学老师的“教育家梦”
南方周末记者 曾鸣
“干教育这一行,如果不是十分的热爱,干得不愉快,而且还痛苦,那就真正要赶紧改行。但是我们如果执意选择教育,那我们就得朝最好的方面去做。”
喜欢思考,喜欢阅读,是马小平留给同事们的最深的印象。
马小平是个好老师吗?
深圳中学学生李舒扬记得一个细节:家长会结束以后,马老师被很多家长围住,责问他为什么不教课本上的内容,马老师显得很疲惫,甚至有些手足无措。“后来马老师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我去到办公室的时候就看到他在那里泣不成声,非常难过。”
2012年1月16日,名不见经传,却又引起各种争论的深圳中学语文老师马小平,带着他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对教育事业的一腔赤诚,离开了这个世界。
“要赶在灾难尚未毁灭人类之前,把能够应对这种灾难的一代新人给培养出来。”马小平生前曾多次谈到他的教育理念。不知者大概要谓其危言耸听;知者,如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则谓马小平为所识教师中“最具世界眼光”,“可以称得上是教育家”的人。
教育灾难与灾难教育
马小平的理想,源自英国教育学家汤因比的“与灾难赛跑”的教育理念。汤因比认为,人类面临着“破坏自然环境”与“战争冲突”这两项灾难,而教育是实现自我救赎的唯一途径。
但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汤因比的教育理念与一名中学语文老师的具体工作,却又隔得很远。
“马老师其实一直都很孤独。马老师的格局超过一个中学老师的格局,他其实很难在应试教育的大框架里把人文教育的理念实现出来。应试和人文的冲突一直存在,这对学生是很现实的选择,对他来说也是种挣扎。”王翔,马小平曾经的学生,他认为马老师最可贵的是,他具有远远超出他“身份”的视野和格局。
“很可惜的是,学生当中很多人的眼中还是只有应试教育,很多人也不是很重视他的人文课程。所以我感到很遗憾,对马老师不起。”胡正,马小平生前的学生,深圳中学毕业生,“等到马老师病重,真的离开我们的讲台了,我们才真正了解到老师是这么重要,这么有价值。我觉得这真是我们一生的遗憾,我们将用我们一生的时间来弥补。”
马小平和汤因比因灾难教育而邂逅,与其自幼的经历有关。1953年,马小平出生在湖南湘潭。像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一样,伴随他长大的是一连串灾难。
教育灾难是其中之一。1968年,15岁的马小平初中毕业,接下来的十年,他没有读高中、读大学,而是去了浏阳的茶山林场种树。当时他未满16岁,本不符合上山下乡的标准,但想得到组织认可的他拼命争取,终于改变自己的命运。
1977年,马小平作为湘潭地区的27名典型之一,去参观大寨,还带回一把锄头。那时他诚恳地相信其中的意义,并展现了“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的性格。他还成为了林场的团总支书记。
高考恢复,1978年,马小平考入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不用费太大的劲,他就意识到自己在过去十年所失去的。这让他多年以后不仅懊恼,甚至恐惧。2000年时他撰文回忆道:“说到青春被耽误的十年,我内心有一种发狂的冲动:谁说失去的十年是可以补回来的?一个人害了十年大病,他能从何处找补回来?一个人饥饿了十年岁月,他的健康怎能保持常态?”
在大学,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成了马小平的偶像,他迷恋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与理念。在上世纪50年代,苏霍姆林斯基即提出“和谐全面发展”、“要思考,不要死背”、“走进大自然”、“没有‘差生’概念”的口号。这些都被马小平奉为圭臬。而帕夫雷什中学则更是他心中的圣地,他常说,这一辈子,只要能到一所像帕夫雷什中学那样的学校去教书就值了。
1982年,马小平29岁,他回到家乡的湘潭十中,成了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怎么成为一个好老师”这个问题上,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是要多读书——“要读书,要如饥似渴地读书,把读书作为精神的第一需要……”
马小平遵循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导,还组织青年教师一同阅读。4年后当他调任湘潭市一中的时候,藏书已有六千余本,而他向新东家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要有一间自己的书房。
在湘潭的十年,是马小平教育思想的形成阶段。1988年,他写下了《关于语文教学及研究的哲学思考》,提出“把语文教学提到一个哲学的高度来认识”。关于语文教育,马小平认为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授,而事关人格养成、公民责任以及智慧与情感。
邓白洋是湘潭一中1986级320班的学生,马小平的语文教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回忆,马老师会用初一、初二两年的时间教完三年的课程,初三一整年都用来进行课外阅读,大量讲述鲁迅、卡耐基及中日文化比较研究;而课外,马老师还经常和他们下围棋、国际象棋,打桥牌,打篮球。
邓白洋感慨,“那是真正意义上的启蒙,我们尚显稚嫩的心灵模模糊糊感知到了诸如自由之思想、平等之精神的概念,开始认识到人生最重要的是要追寻意义和价值,知道了自信的重要,以及做自己喜欢的事更能激发潜能。在这些层面,马老师从不直接给我们答案,而只是启发我们的思考。”
“同学们,我把课堂还给你们了”
1992年,马小平开始教育生涯的第二个十年,他来到了东莞中学。这是马小平思想系统化的时期。他开始尝试“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能够走多远”。
2002年,马小平来到了深圳中学。在这里,高一、高二通常不会涉猎应试技巧,马小平过了更为如鱼得水的两年。
马小平的原则是:教育不是折磨,不是遥不可及的幸福,而是当下的幸福。在来到深圳中学的第一节课上,他就宣布,“同学们,我把课堂还给你们了。”学生们回忆,他讲到忘我时,常常连课本都不会去摸一下,而是依靠自己大量的知识储备发挥,和学生们互动,带动学生们跑进思考的草原;甚至,他会让学生们合上书本,在课堂上看电影,听音乐,欣赏诗朗诵。
他不仅成为学生的老师,还成为老师们的老师,王赫、薛安康、王东文等老师表示他们经常收到马小平送来的各种书籍和电影,经常被拉着进行受益匪浅的长聊。
“我一想起马老师就记起他每次见到我的时候,就远远地对我招手,然后轻轻地说:来来来。然后马老师就从他肩上取下他永远斜背的背包,一条腿支起来,把包放在腿上,然后就从里面翻出一张碟来问我:哎,这个你有吗?”回忆起马小平,王赫开始哽咽,“我现在一想起马老师来就记得他低头找光碟的样子。”
马小平唯一没有打动的是病魔。在过去的20年间,他坚持大量阅读和思考,常年睡眠不足,高强度的工作终于反噬了他的健康。2004年,他被查出患有胶质瘤,位于脑部。
此时,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呢,他要在最后的时间里留下些什么?马小平又一次想到了“与灾难赛跑的教育”,怎样才能塑造能跑赢灾难的一代新人?他并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答案,而是提出另外一个问题,“什么是当代中学生最缺乏的?”他回答道:“他们有知识,却没有是非判断力;他们有技术,却没有良知”,他们患有“人类文明缺乏症,人文素养缺乏症,公民素养缺乏症”。
医生发现,病人马小平从不过问自己的病情,而是整天在病床上捣鼓笔记本电脑和扫描仪——马小平从逾千册藏书中挑选了一百三十篇文章,按类别分成《人文素养比数理能力更重要》、《公民的诞生》等16个篇章,合编成《人文素养读本》。文章的作者有罗素、爱因斯坦、龙应台、王小波、贺卫方……
出院后,马小平坚持重返岗位,并向学校建议开设“人文素养选修课”。此后,《人文素养读本》内部刊印两万本,而马小平因该课连续三年被评为最受欢迎老师,直至2009年癌症复发再次住院。
有一天,阳光很好,深圳中学学生向婧看见马小平老师站在教学楼下,茫然四顾,半天不动。原来,马小平因为脑部的胶质瘤,连去教学楼的路都不记得了。
2012年1月18日,马小平的追悼会在深圳中学举行。一切仿佛一个普通的教学日。在马小平30年教师生涯结束的这一刻,他的学生和同事纷纷俯拾昔日时光,在悼词、挽联中追寻马小平过去的点点滴滴。马小平在生前既不引人注目,其讣告也仅仅惊动有限的几所中学。他唯一得到的特殊待遇,是追悼会开得仿佛教育研讨会一般。几乎每一位致悼词的人都谈到了教育,谈到了课堂上的点点滴滴和诗歌小说的种种细节,对于这个生前将生活和工作缠绕得如此紧密的人来说,这便是归宿吧。
孤独的教育者:寻找活着的马小平老师
作者:赵涵漠
一场简单的追思会在北京郊外的大觉寺举行。青瓦红窗的会场外,立着逝者的遗像。那是个留着平头的中年人,手指间夹着一根点燃的香烟,眼睛微微眯着望向镜头。照片下的三句话讲完了他的一生:
“马小平老师,1956年出生于湖南湘潭,2012年在深圳辞世。历任湘潭一中、东莞中学、深圳中学的语文老师。他是一位值得我们尊敬并铭记的好老师。”
时间是9月8日,教师节前两天。
在这位普通高中老师的追思会上,人们意外地发现了一些在教育领域极有影响力的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退休教授钱理群称马小平是所识教师中“最具全球视野,可称得上是教育家的人”。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杨东平则将他视作“布道者”、“已属稀有的人文主义教师”。
这位56岁就因脑部恶性淋巴瘤去世的教师,曾发觉许多年轻人“有技术却没良知”,简直患上了“人类文明缺乏症、人文素质缺乏症、公民素养缺乏症”;他很少讲教材,但却把梁漱溟、哈维尔、王小波带进课堂;他梦想着“办一所幸福的学校”。
但马小平终究没有成功。如今在美国读大学的李舒扬,两年前曾是他的学生。李还记得,期中家长会上,已患癌症的马老师特意为每位家长准备了一封信,请他们不必过分在意考试,更要注重“学习的自信”。
可没什么人在意这封信。马小平开始时兴致勃勃地念着,很快连声音都虚弱下来。会后,20多名家长把这位老师围住,质问他为什么不教课本的内容。马小平“显得很疲惫,甚至有些束手无策”。最终,他回到办公室,趴在桌上哭了起来。
那是他执教生涯的最后一个学期。
追思会上,同事、学生们回忆了许多往事。来自湖北的基层教师马一舜坐在台下,“拼命地压抑自己”,但后来还是哭了。“恐怕只有我们这类在糟糕的教育环境中顽强寻找有意义的教育、能惺惺相惜同病相怜的人才可能这样哭。我不仅是为马小平老师哭,也是为自己哭。”
有这感觉的并不止他一人。除马一舜外,会议还邀请了几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基层教师。多年来,他们都像马小平一样,在自己小小的课堂里抵抗应试模式,坚持人文教育。
对于长年关注中学教育的钱理群来说,他理解这些泪水。这位满头白发的老人走上发言席,注视着面前的教师们,仿佛也望着远远的马小平。“孤独是你的宿命。”他说。
不要低估一个普通中学教师的生命力量所能达到的高度
事实上,当今年1月马小平病逝时,后来参加追思会的许多教师和学者从未听说过这个名字。企业家王瑛在报纸上看到了一篇有关马小平的报道。她为这位未曾谋面的教师“大哭了一场”,并想为他做些什么。
9月,马小平在病床上编著的《人文素养读本》(后更名为《叩响命运的门》),终于得以出版。王瑛以此契机举办了追思会。如今,那本近600页的厚书摆放在追思会的讲台上,成为这间朴素会场里唯一的装饰。
钱理群为这本遗著写了序。他在开头就写道:“我曾说,‘不要看轻中学教师的意义和价值,更不要低估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的生命力量所能达到的高度和潜能’。我说这句话时,心里想着的,就是马小平老师。”
马小平并不被这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所知。但在东莞中学和深圳中学,他却绝对是个“明星”。深中初中部的一个孩子,曾偷偷跑去高中部听他开设的通识课;他总是提前几分钟到教室,偶尔某次迟到,就会有学生焦虑起来,“难道今天不上语文课了?”
莞中的学生黄素珍还记得第一次见到马小平的情景。在面向全年级的电视语文讲座里,他向学生们发问:“你们知道,东莞的工厂里,一年被机器切下来的手指可以排成多长吗?”
很多在父母保护下成长的孩子,第一次从老师那里学到“要感受他人的痛苦”。但马小平更希望学生们感受到爱。那次讲座临近尾声时,他念了一所香港中学的校训:“感觉着生命的悲哀,还愿意欢笑的,请受我深深的祝福;感觉着生命的卑微,还予以人尊严的,请受我深深的祝福……”
“他脸上的表情很沉静。”黄素珍正在北大哲学系读博,她坐在校园里覆满青藤的长廊里回忆着,“但他的声音抓住你,吸引你去听。我被很深地打动了。”
那时,马小平还没有生病,是个总熬夜、抽烟的工作狂。每个曾经踏进他小小书房的人都感叹,那里除了门和窗,7000多册书堆满了三面墙。他相信,只要用高三一年来应付考试就足够了。给高一、高二学生上课时,他很少使用教材,甚至不怎么看讲稿。他不在书上为学生画“知识点”,更不总结中心思想。
他是“学者型老师”,以惊人的速度读书、看电影。人们想起他时,总会想起他斜挎着一个大包,快步走在路上。但如果碰到熟悉的老师或同学,他一定停下来,抬起一条腿,将挎包搁在上面,然后从包里翻出他最新推荐的书和电影碟送给对方。
“就是那种布道者的形象。”有同事回忆。
他反对仇恨,提倡爱和悲悯。“9·11”事件发生后,学生们都兴奋起来,“炸得好”。可马小平却显出了愤怒,他站在讲台上质问学生:“你们知不知道,死的那些都是人!”
讲授课本时,他也有不同于教辅材料的解读。许多学生都记得他课堂上的《孔乙己》。他始终关注着在一旁冷冷讲述故事的、年仅12岁的小伙计。按照常规解读,小伙计贯穿始终,“既是旁观者,又是参与者,以喜写悲,使悲更悲”。
但谈起那个孩子时,马老师却在讲台上深深叹了口气,“他还只是个孩子,却与成人社会的视角没什么不同。失去了天性的悲悯,真是悲哀。”
讲到鲁迅的《祝福》时,他也没有给课文贴上那张“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标签,反倒是让学生们写篇《与祥林嫂对话》的作文。“站在她的角度,你会怎样体验这个女人的悲哀?”马小平曾在教案里写道,自己希望学生理解她的痛苦,也尊重她的痛苦。
他在学生的一篇作文里获得了回答:“真的,当你从这样的课堂里体会到爱,感觉到爱,你就懂得了要尊重人,爱护人。你就会发誓,从此以后再也不会去伤害任何人。”
“我没有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精神斗士的想法,但因为有了你这样的学生,才使我觉得这种坚持是必要的”
追思会上,黄素珍悄悄地坐在后排。她是个身材小巧、戴着眼镜的姑娘,也是让马小平最感骄傲的学生之一。尽管她其实并不曾在马老师的班里上过课。
电视讲座过后一年,黄素珍进入高二。马小平又到各班轮流进行研究性学习讲座。下课后,女生暗暗下了决心,“我一定要认识你,让你知道这个班里有这样一个学生。”
她只能写信,两封长信。信里写了对苏轼的思考,以及“一些少年的困惑和不合宜的修饰词”。随后,这个总是细声细语的女孩子用塑料袋将信裹起来,放在了马老师那辆早已过时的女式摩托车后座上。
十几天后,她被同学叫进语文组。马小平将自己的回信,郑重地交在她手里。他在信里剖白自己:“我上课时,只是坦诚地向你们倾诉我的思想,但是,我知道,能够理解我的人不多……我没有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精神斗士的想法,我实实在在的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因为有了你这样的学生,才使我觉得这种坚持是必要的。”
这个安静、内向、刚刚从乡镇初中考入莞中的女学生突然发现,在学生们看来很强大的老师,“其实心里藏着一种孤独”。
这并非仅是黄素珍的发现。2002年时,张庆威是莞中初中部的学生,那时他开始读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和李敖的《快意恩仇录》,有时也在学校论坛上发表些“小感悟和小感想”。一天,他在家突然接到当时兼任教导处副主任的马小平的电话。
“我犯了什么错误?怎么有当官的老师找我?”张庆威记得自己当时满心警惕。
可电话那端的老师开口却说:“你的文章写得太好了!我想跟你见一面!”
当他们在办公室见面后,这位老师几乎顾不上和陌生的学生客套一番。他先是夸奖了张庆威关于刘邦、项羽的一篇文章,向他指出一些细节可以更完善。随后又引入历史,双手比划着,滔滔不绝地讲起来。
15岁的男孩有些傻眼,看着眼前表情认真、中气十足的老师。马小平每讲完一个“大话题”时,总会抽几口烟,皱着眉头,“陷入一种无能为力似的沉默”。但张庆威无法打破这种沉默,因为他几乎答不上话来。
直到整个下午的“谈话”结束,张庆威走出教学楼,晒在太阳下,却突然深吸了一口气,脑子里蹦出一句话,“日光其实很强,一种万物生长的鞭子和血!”
“我马上就想读书。”他回忆。在听马小平聊天的日子里,他密集地读到了罗素和爱因斯坦,读到了张中晓和穆旦,读到了王小波和林达,读到了林贤治和王开岭,读到了《火与冰》和《不死的火焰》。总之,“他讲过的那些书,都要找来读一遍”。
对年轻的张庆威来说,“再也没有那样担当启蒙者角色的老师”。可回忆过往,他也发现,那时的自己与老师其实是种“互相陪伴”。
学生王翔是个少年诗人。他敏感地觉察到,马小平在与学生交流时并非刻意营造一种平等的氛围,“他就是想聊聊,想找个人,把话说出来。他在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同道”。
在外人看来,许多同代人都无法跟上这位老师的脚步。他总是认为,教育正在变成“吞噬学生天真和童趣的怪兽”,“课堂里弥漫着空虚和无意义的气氛”,经济高速发展、对竞争的膜拜,都可能造成教育危机、道德危机。
他引述英国学者汤因比的理论:赶在灾难尚未毁灭人类以前,把能够应对这种灾难的新一代人培养出来。他还常常引用另一位教育家的话:“我们留什么样的世界,关键取决于我们留什么样的后代给世界。”
他曾经向王翔抱怨,自己周围充斥着大量平庸的、没有创造性的语言。“他既有那样的气质和追求,但升学压力、同事评估、官僚体制又困扰着他。”王翔说,“那时,我感到他就像个困兽一样。”
从这本书里、那些文章里,就知道他想传递什么,在追寻怎样的教育
追思会开始前,王翔从上海赶到北京。他正在上海大学读博。会上,这个穿着格子衬衫的年轻人描述自己的老师:“他的心里住着一个少年,这个少年希望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他跟这个复杂又圆滑的成人世界格格不入,这实际上是他最内在的困难。”
作为马小平最喜欢的学生,王翔在高一时出版了一本诗文集。出版前,本不认识钱理群的王翔写信给这位名教授,请他写序。他同时也请了马小平写序。钱理群与马小平因这个少年得以结识。
但诗文集出版后没多久,因为“想象力在中学会被压抑”,王翔选择退学。他首先告诉马小平这一决定。老师惊讶极了,试图劝劝学生,“再等一个星期,等校长回来”。可王翔还是决定尽早离开。
此后,尽管王翔常常感到马小平“担忧的、欲言又止的复杂感觉”,但老师并没有开口劝他返回学校。
这个年轻人当时想通过自考进入北京大学,便在北大蔚秀园的河塘边租了间平房,简陋又潮湿。马小平与王翔的一位女同学一起去那间平房看他。一条挂满袜子的铁丝横在床的上方,王翔躺在袜子下面,女同学坐在床边,而马小平就坐在屋里唯一的一把椅子上。
那似乎是一次很轻松的聚会。他们聊着,一只袜子突然从铁丝上掉到女孩子的脸上,大家还哈哈大笑起来。
可回到东莞,马小平告诉身边的人,“王翔在北京过得并不好”。说完,他流泪了。
或许正因这些经历,当马小平在信中读到黄素珍希望成为一名教师时,他在回信里写道:“生活毕竟不是关在窗子里漫谈理想,我们不可能绕过今天的教育现状,生活到明天去。……你还得从最现实事情做起,那就是,你一定要考上一所好的大学,然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最后成为一位教育的专家。这绝不是用一种世俗的标准来要求你,而是为了你的理想的实现。”
但他还是无法做到仅仅为了让学生获得高分而将字、词、文章肢解。2004年,他因恶性肿瘤住院手术,接受放疗和化疗。但这段病床时光,却让他“第一次有了这么完整的时间”,来开发自己心仪的人文素养课程。
他带着电脑和扫描仪,收集了几千篇文章,然后从其中选出包括爱因斯坦的《论教育》、龙应台的《政治的人文素养》、雷颐的《警惕“真理”》、林达的《罗伯特议事规则》与王开岭的《精神明亮的人》等在内的102篇,编选成《人文素养读本》。
湖北仙桃中学语文教师梁卫星从来没见过马小平。直到他开完追思会后,才开始认认真真地读那本厚书。他几乎立即就被感染了,“只是看这本书,我就觉得他了不起。从那些文章里,我就知道他想传递什么,想追寻怎样的教育。”
病发前,马小平已经从东莞中学调入深圳中学。肿瘤夺去了他的头发、许多体力和眼睛里的明亮。但接受治疗后,他除了每周上几节普通语文课外,还提出要在深中开设人文素养通识课。
最开始,通识课教室被120多个学生塞得满满的。然而人数随后便直线下滑,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再出现。一位老师曾回忆,每当讲课时听见教室门口响起脚步声,马小平总会不自觉地将目光瞟向门口,希望有人推门走进这个课堂。可等待他的往往是失望,脚步声从门口响起,又远去。
没有学生进来。
既然可以站着讲课,何必跪着
这并不是马小平独有的痛苦。在9月8日那天夜里,基层的老师们在钱理群入住的宾馆房间里聚会。面对现今的教育模式,他们都感到无力改变。
就在今年年初,陕西师大附属中学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接到了几位家长的投诉,他们认为孩子的语文老师杨林柯“教育方式不恰当,上课时经常离题,讨论与教学无关的社会热点话题”,他们担心,再这样下去“会对孩子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
在追思会后谈起这些时,杨林柯显得有些沮丧。在他看来,他只是“不想违背本性,走出并对抗了自己曾接受过的教育”,他希望,“让娃都有自由的思考”。
“语文是最不能急功近利的学科啊。”这位戴眼镜的老师说。他手里还提着行李,会议结束后就要立刻赶回西安。
而同样爱在课堂上讲授课外内容的梁卫星常说一句话:“既然可以站着讲课,何必跪着?”但他所在的高中,学生们每天早晨6点40分早读到晚10点结束课程,一周里只有星期日下午没课。即便在这样的高压环境里,梁卫星还是反复向学生们强调“甭管什么经典名文,一定要质疑课本”,并且“抓住一切机会讲外面的东西”。
许多年来,梁卫星一直与校领导互相视为“隐形人”。除了同一办公室的3位老师外,他很少与其他同事打交道。他拒绝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也理所当然地从未参加过“评先评优”。
今年42岁的梁卫星并不把自己看做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甚至反复强调:“我的理想是做一个游手好闲的人,教师只是我的一碗饭。但端这碗饭,就得对得起它。”
那天夜里教师们的聚会,让他们感到“每个学校的恐怖程度都差不多”。
有的学校在过去的13年里要求老师一天打4次卡,每次离开校门都要写请假条;也有学校在教室前后各安装一个摄像头,记录着课堂上的一举一动。有老师为了让自己带的班在年级排名靠前,撬锁进入办公室,偷偷在电脑上修改成绩;也有老师因为同事作弊,导致自己的班成了最后一名,知道消息的几分钟后,便从教学楼的4层跳了下去……
至于学生,梁卫星想起自己曾在校园里听到两个女生聊天。其中一个说:“学习有什么搞头,我长得这么漂亮,吊一个有权有钱的凯子,不就什么都解决了?”后来,他还听到一个男生向同伴儿大谈自己的理想:“我这两年要搞10个女人!”
“这就是我们教出来的学生啊。”梁卫星悲哀地说。
当围在钱理群身边讨论这些时,大家觉得无能为力,最终以唉声叹气作为结束。但他们又感到,这样的聚会至少让他们不再“只有精神上的孤独”。
追思会第二天,钱理群讲起了自己的故事。2004年,退休不久的他决定回到自己的母校南师大附中开设讲授鲁迅作品的选修课。他字斟句酌地撰写教案,还提前4天来到南京准备。刚开始,课堂挤进了100多人,可是最终坚持下来的,只有20多个人。
一个全程坚持的学生给这位老教授写了封信:“我知道您很失望,但您要了解我们的处境。今年我读高二,我可以坚持下来。明年高三时,我可能就没法再来了。”
但在大觉寺再谈起这段经历时,钱理群并没有显出任何的沮丧。他反而露出了愉快的笑容:“其实20多人听进去就已经算很大成功了,帮一个算一个。”
“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
除去身体力行地一个一个“帮人”外,马小平还有更大的梦想。他想要办一所让学生和老师都感到幸福的学校。
早在他大学里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时,这个念头就已经扎下根来。那位著名的苏联教育家从29岁起担任家乡所在地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帕夫雷什学校校长。在最初的时间里,他只是观察每天都发生的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
他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一个学生甚至对妈妈说:“让我们搬到一个没有学校的地方去吧!”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年轻的校长开始着手寻找。他最终发现,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制约了他们理解课本、言语表达和深入思考。
马小平开始思考,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该如何提高?在一篇文章里,他提出: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
似乎过去长逾20年的时间里,他的心灵和知识就一直在为办这样一所理想中的学校而准备着。2003年,一所筹办中的学校找到了他,希望他做出全盘架构,并在未来担任校长。
那算得上马小平最快乐的一段日子。他整日沉浸在对新学校的畅想中,仅“发展构想”就写了整整19页。他编写了《教师手册》,甚至想好了厨房的陈设。
那时他还不知道,反对的声音已经出现了。有些同行评价他:“太理想主义了,只适合出点子、指路径,做具体工作是没耐心的。”
这些反对的声音并非全无道理。一位同事曾感到,马小平对形式化、机械化的东西特别痛恨。在学校行政会上听见这类语句,他会当场反驳。在担任莞中教导处副主任后,他也不止一次地说起,自己并不想做行政,“都是消磨时间,一地鸡毛”。
有一次,一位北京来的文化名人在莞中举办讲座。他讲起这些天在东莞的见闻,完全改变了此前认为东莞是片文化沙漠的看法,他还打算把这个结论告诉相关官员。据同事回忆,马小平在台下听着,急了,会后要立刻去找对方,告诉人家眼见未必为实。“这,简直有堂·吉诃德之风。”同事评价。
后来,当人们提起马小平身上的理想主义时,他们承认,“这种气质对身边的人会形成一种压力”。
当然,许多学生甚至是同事也被这种气质所吸引,成为他的追随者。现实中,他虽然仅以高三一年应对考试,但班上学生的成绩仍然不错。可他所做的语文教学改革却被另一些人看成“花架子”。他最终没能成为“帕夫雷什学校”的校长。2004年,他离开东莞,前往深圳。
到深圳后不久,马小平便被诊断为恶性肿瘤。他的头发掉了许多,只能一直戴着顶白色的贝雷帽。他走路也越来越慢,有时就连挪动半米也要耗费两秒钟。
但他还是没有放弃语文课。他的最后一届学生向婧记得,马老师仍旧坚持站在讲台上授课,只有在为学生们播放电影时,才会坐一阵。可有时坐着坐着,头便垂在胸前睡着了。另一个班的学生蒋雨蒙则提起,一次语文课之前,马老师累得在办公室里睡着了,大家都不忍心叫醒他。但没过多久,马小平还是出现在教室里。他摘下帽子,面向学生们深深鞠了一躬,“对不起,我迟到了。”
不过,当时坐在最后一排的蒋雨蒙也发现,并非所有学生都认同马老师的教学方式。一些学生拿出数理练习册,紧张地做着习题。还有人干脆把《名侦探柯南》摊到桌子上看。
马小平看到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他只是说:“柯南是个小孩吧?嗯,是个小孩,很聪明的,好像是由大人变成的。”然后,就继续讲课了。
在得知老师患癌症后,曾经的莞中学生胡庆乐特意给他发了一封邮件,询问病情。马小平的回信里没有文字,只有一张图片朝阳正在灿烂升起。
2009年,胡庆乐曾专程去深圳探望过自己的老师。他发现,眼前的人“已经不是6年前那个言语飞扬的男人了”。他戴着花镜,脚步缓慢地在书房走来走去,想多给学生找些书和电影碟,还不断地问他:“要不要多带点回去送给其他什么人?”
分别时正是黄昏,马小平送客一直到单元的铁门外。桔色的路灯照下来,虚弱的病人扶着铁门,望着学生离去。学生远远回头,“那一刻我突然感到,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还在向前走,可他却只能停留在原地,慢慢地衰老下去。”
如今回忆起那一幕,电话那边的胡庆乐,陷入了长长的沉默。
他离开后不久,马小平癌症复发。受脑部肿瘤影响,他的记忆力变得越来越差。学生们曾看到,老师在校园里3栋大楼之间的空地上四下张望,脸上带着焦急又沮丧的表情。从办公楼走到教学楼,这条路他曾走过千百次。
而那一天,他迷路了。
湘女潇潇:相约,2010年的冬天
2012-06-24
第一章
前言
2010年广州的11月似乎比往年更加温暖,整个月都没有下过雨,整个月的天空都是晴朗无云,也好,这样的天气对于2010年的亚运会来说非常合适。这个冬天的广州全民为亚运,对于身处其中同时又从事媒体职业的我来说,更加不能例外。
不记得是11月的哪一天了,来自故乡的老师有信息发到我的手机里,说会南下广州,要来感受一下不久前开通的高铁,我说,好,等你。
不记得是哪一天,但是记得那是周五的早上,老师下了高铁后按照我的指引转乘地铁直接到达我等待他的地方,身背一个背囊,在貌似冬天的广州的晴朗的空气里沿着街道远远地但是依然曲折地向我跑过来,呵呵。然后我们去一个公园里喝粥。
坐下以后,老师开始和我说此行南下的目的,是为了另一个老师——马小平,这是我第一次听到马小平老师的名字,当时自然不会有太多的感触,以为只是我的老师的一个交心的朋友,知道他有很多这样的朋友,所以当时真的并不在意。
一个中午喝粥、喝茶下来,聊的最多的还是自己,自己在这个忙碌的城市里的多年的困惑,自己的无力,自己的抱怨,点点滴滴、絮絮叨叨地诉说着,全部围绕着我自己,来自远方的老师从来就是这样地充当忠实的听众,并且缓缓地点拨一两处,只是说,我们要慈悲,哪怕是对你很不喜欢的人。
老师说:要慈悲,即使他让你受到伤害,要慈悲,即使他曾经让你苦恼,因为其实他们才是站在悬崖边上的病人,你要有慈悲的心来包容甚至去救助他。
然后老师再次提到他这次要去看望的马小平老师,老师说,你有空的时候先去网上搜索一下他的资料,他最早有一篇文章提出的就是“一个中学老师究竟能走多远”,他是唯一一个在中学里开始人文教育大课堂的老师,他是直接对学生的灵魂进行教育的老师,他是已经身患脑瘤的老师,他现在病情又有些复发,但是他依然还很清醒。
我们聊天不到三个小时,老师就要去深圳,临走的时候,老师说:“跟我一起去吧?”
我只是笑了,说:“我很多时候其实是身不由己啊。”
而在我自己的心里,我明白,其实我是还没有足够的心动要去看望这个他口中讲述的马小平老师,我心里还在考虑着后天的有关亚运的一系列采访和每日琐琐碎碎的日常生活,考虑着我的一些小女人的家里家外的种种小东西。
就这样日子继续在忙碌的亚运会采访中一天天过去,我天天在广州的各个方向的比赛场馆里奔波着,秋天的晴朗天气太燥热,以至于到最后病了,发烧后再引发自己原来存在于身体里的种种病痛,躺倒了。也几乎忘记了老师曾经提过的这回事。
直到11月的月底,老师又有短信发过来,说,会再次南下,问我是否准备好一同前往深圳去看望马小平老师。
在自己躺在床上的时候,内心是要安静很多,平日里纷繁的事物暂时放下了,内心里自己坚持的东西会慢慢释放能量,这个时候的我才多少有几分沉静来思考灵魂深处不放弃的东西,因为我知道,其实我从来也没有放弃。
于是我回复老师说,好的,我会去,并且多发动一些其他的媒体同行一同前往,同时我自己上网去认真搜索马小平老师的文字。
这一查,就让我通宵未眠。
第二章
感受远处的光亮
那晚我在网上输入“深圳中学马小平老师”进行搜索,出现了很多关于马小平老师的文字,最初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有三篇,一篇来自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的“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能够走多远——读马小平老师的教育札记和对话”,另外一篇自然就是马小平老师的“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能够走多远?”还有一篇也是马小平老师自己写的文章“让生命充满阅读的喜悦”,这三篇文章基本把马小平老师的轮廓勾勒清晰,让我在那一晚看到了一个对灵魂引导的真正导师。
在这里也就先借用三篇文章中的段落,一起来从外围走进马小平老师的教育世界。
钱理群、王翔、黄素珍在远处说
钱理群教授说:马小平老师在《寻找一种向上的力量》的一篇文章里,这样具体谈到他的追求,说他年轻时候,曾经和一位中学同学,大学时代的好朋友,一起迷恋于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我们常常为苏霍姆林斯基而感动,常常为我们的感动而感动。当时环顾我们周围,有几个人能像我们那样热爱教育?从那时候起,我就一直有这么一个想法,这一辈子,只要能到一所像帕夫雷什中学那样的学校去教书就值了。后来参加工作,才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但是,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在等待,在准备。我的一生就为了等一所这样的学校”。
马老师的教育命题:“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能够走多远”?这是一篇文章的题目,副题就是“又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极重要的提醒:不要看轻“中学教师”的意义和价值,更不要低估“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他的生命力量所能达到的高度和潜能。
我在网上还找到一篇苏娅写的文章,其中讲述了钱理群教授与马小平结缘的故事,文章中说到,他们俩个的相识是因为马小平的学生王翔和黄素珍。王翔的文学才思、思想独立性和对其生命尊严的认识深度,让钱理群惊叹。通过对王翔的了解,钱理群说:“我顺藤摸瓜了解到,有这样的好学生是因为他有一个好老师”。
而黄素珍给马小平的信,则被钱理群赞为“奇迹”。黄素珍在信中提出“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知识阶层”的概念,钱理群教授说:“那是一个高二年级的学生写的信,简直是个奇迹。”黄素珍提出,教师的特殊在于他承担起责任的神圣与其作用的重大。他不仅要具备知识分子所有的来源于内心的批判精神和对历史强烈的反思,承担人类共同命运的责任感,他还具有献身于人类文明的传授的精神。一个知识分子的蜕化,就其个体而言或许可以原谅,“教师一旦蜕化成世俗的、权威的工具,就不再是本质意义上的教师,也不可能担当知识分子的称号”。黄素珍无疑把马小平提出的“安魂之所”、“对卑微生命的普遍尊重”等命题上升到生命价值的高度,进一步提出“教师就是实现教育走出危机,摆脱困境,达到人类最高生存意义的人”。
作者:(通过钱理群教授的文章我们开始接触到马小平老师教育出来的两个杰出的学生的思想体系,首先来听听东莞中学2001届的王翔和马老师之间的故事:)
在一次对话中,现在上海大学跟随王晓明读博士的学生王翔对马老师说:“你身上有一种很浓的少年气质,一种不平静的东西。你有一种燃烧的东西”,“你的这种少年气质到现在还能如此,在精神上没有缓慢下来的感觉”。
马老师如获知音,立刻回应说:“我一生中总在追求一种我达不到的境界。我对智慧的东西总是在追求,而对非智慧的东西是非常的反感”。
王翔接着这样谈他的理解和感受:“怎么解释你这样做呢?只能说是有一种内在的压力促使你这样做,一种本质的对美的追求促使你这样做”。
马老师又接着这样谈到王翔和自己:“你也有这种燃烧的气质。但是你的燃烧是在烧自己,却往往没有让别人感觉到,而我的燃烧常常能够让别人感觉到,这可能与我作为一个教师的职业有关”。
王翔认为:“在现在的体制下,一个好的中学语文老师,会有自己的独特性。中学是以升学为目标的一个阶段,在这样的语境下,标准化的老师的形象是以考试为中心的。而一个有远见的老师,往往有更深切的关怀,也就是,如何利用中学的三年,在学生最年轻的时候,让他们学到更多的东西。这就有了矛盾。越是有追求的老师,越能感受到这种矛盾。而马小平老师有一个命题:一个中学生可以走多远?他的眼光是从中学一直向前延伸的。他要唤醒的不是被动的青春,而是主动的青春,有诗意和创造力的青春。马老师身上的这种理想主义的气质给了我很大的影响。”
在王翔看来,马小平有一种穿透琐事,进而更大的关怀的真切的努力,“我特别要提到这是一种真切的关怀。这里没有表演作秀的味道。他没有以此为噱头,来彰显自己。这是他生活的一种态度。这种关怀也是他对学生的一种影响。”
另外一位马小平老师的学生,东莞中学2003届的黄素珍是这样来说她的恩师的:“您让我聆听到了一个真正的教师的生命之言。‘安魂之所’、‘为活着寻找理由’、‘对生命的理解’、‘对卑微生命普遍尊重’、‘在未来与现在之间拉开一个时间的距离来思考’、‘理想主义者的姿态’、‘苦难时代中的生存状态’、‘生与死的思考’等等,每个问题,每个智慧的话语,都逼我思考。您让我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沉静下来,您让我摆脱庸俗,再次审视自己的灵魂,再次重检和重建自己过去的种种观念。或者说,你给我指出了许多道门,门还是关着的;而现在及将来,我都将去努力扣响每道门,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去打开它们。但我知道,很多事情,哪怕穷尽一生,到头来,也只是一团若即若离的迷雾”。
黄素珍:“您曾经给了我一个漫长的期待。------您就在我的身边,滔滔不绝地说着您独特的引人思索的话。我静静地听,在不断惊喜的茅塞顿开中感觉着心中思想渐渐地丰盈起来-----”。
黄素珍:“老师,您曾说过您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什么叫理想主义者?是不是可以放弃一切物欲追求,追求心中的自己的理想?是不是只为个体生命的存在寻找一个理想的境地和慰藉?老师,上完您的课,我更坚定了自己的追求:一生从事教育,如您一般地给学生教授人生那些美好的情感,哪怕一生清贫!这是郑重的承诺,要负上全部的对自己的责任”。
作者:(我们从这些文字里看到了‘安魂之所’、‘为活着寻找理由’、‘对卑微生命普遍尊重’、 ‘生与死的思考’等等,这些直面人生,对自己灵魂发出拷问的题目直逼人心,让人不能回避,很多人一定认为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样的题目太早,甚至很多家长都会认为,让孩子去学校就是学习知识,为了应付高考就好,提出这样的问题不是让孩子太过沉重,并且浪费时间吗?但是我们从这两个学生对老师的话语里感受到了灵魂修炼的分量,感受到了人之所以为人而不为动物的特殊使命,感受到了灵魂被引导向上的美好经历,感受到了苏格拉底面对最后行刑者时最后的凛然之气。当时审批苏格拉底的神职人员对他说,如果你放弃你的信仰,相信宗教,我们就可以免你一死,苏格拉底说:“如果没有思想地活着等于白活,我选择为我的信仰而死亡。”)
马小平: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能够走多远
马小平老师在这篇文章中写道:“因为当我们审视自己的教育实践时,总会感到很多的遗憾,扪心自问,我们距离苏霍姆林斯基、距离帕夫雷什中学究竟有多远?我们中学教师的队伍中,真正用思想、用智慧在教学的人,究竟有多少?我们能否从教育中获取的像他那样的幸福和成功?看看我们周围吧,教育这种本来是智力型的工作,竟然成了拚时间,拼体力,单调而重复的劳动密集型工作!我们不能不忧虑的是,如果我们这个制造智慧的部门都平庸了,钝化了,我们上哪里去寻找民族的智慧呢?这个现状如果不改变,我们这个民族拿什么去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这个责任我们如果不承担,那我们打算推给谁去承担?
今天当我们已经拥有了更多的理论资源来诠释教育实践时,我们本应该站在他的肩膀上,重新解读他,并且超越他。然而,遗憾的是,我们没有这样做,苏霍姆林斯基正在被人们遗忘。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悲哀,也是我们的悲哀。”
说到这里要提到马小平老师一生都引以为榜样的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做了二十二年年校长,直至他最后死在校长的岗位上。在这二十二年里,他与帕夫雷什中学的全体老师一道耕耘着这块实验田。他提出了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理念,并以毕生的努力地实践着这些理念。老师们说,在他的领导下,我们是带着愉快的心情走进每一堂课,又带着愉快的心情离开教室的。苏霍姆林斯基本人从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发展成为一位世界级的教育专家,他为世界留下了四十多部专著,八百多篇论文。他的这些东西被人们称作中学教育的百科全书,称作活的教育学。而帕夫雷什中学也成为了一所世界著名的实验学校。世界各国的教育工作者们,纷纷前去参观学习,他们从这所学校里,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而马小平老师在最后回答了一个普通中学老师究竟能够走多远的问题,他说,苏霍姆林斯基一生创造的成就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所能做到的,他所在的学校就是一所普通中学所能做到的。
马小平老师说,苏霍姆林斯基的意义就在于,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教师职业中走向成功的典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人格的典范,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开发自己资源的典范,一种站立在中学教师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典范。
英国学者汤因比提出“与灾难赛跑的教育”的理念,对马小平这位成长于上世纪60年代——一个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救世情结无比强烈、普遍的时代的人,影响很大。马小平有言:“要赶在灾难尚未毁灭人类之前,把能够应对这种灾难的一代新人给培养出来。这是一个紧迫的问题。”
马小平:让生命充满阅读的喜悦
在这篇文章中,马小平老师其实说的一个主题就是如何让孩子主动喜欢读书,他说道将来做什么职业并不重要,但是重要的是一个人一辈子,能够终生喜爱阅读,成为一个有品味的人。
他还说道,教育的全部问题都可以归结为阅读问题
数学老师说:“原来某些学生之所以不会解算术应用题,是由于他们不会流畅地阅读。”
物理教师说:“既然学生还不会阅读,不懂他所读的东西的意思,怎么能让他学好我的物理课呢?”
问题的症结终于找到了:
为什么学生不会思考?因为他们不会阅读。
为什么学生不会学习?因为他们不会阅读。
为什么学生不爱学习?因为他们不爱阅读。
而为什么学生不会阅读、不爱阅读呢?
那是因为我们做教师的根本没有引导学生去阅读,没有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更没有恰当地引导学生的阅读。
那我们不妨反问自己: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怎样失去的?
是因为语文无趣、阅读无趣,而比阅读有趣的东西吸引了他们吗?
那语文无趣、阅读无趣又是怎样造成的呢?
这样,我们就不得不面对一个十分尴尬的答案:学生们正是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逐渐失去阅读兴趣的,正是我们这些语文教师让学生逐渐失去了阅读兴趣的。
这不是哪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而是语文教师群体的责任。只要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从小学到中学,坐在无趣、无聊的课堂里,我们会喜欢上阅读吗?
但在我们的语文课堂里,很多老师基本上是搬用教学参考书来上课,缺乏情感与智慧的投入。一旦教师的情感与智慧缺席,学生当然也不会“在场”。
马小平老师在文章里还用鲁迅的小说《祝福》来举例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引发学生的阅读喜悦,教学参考资料解读为:鲁迅是在批判封建的夫权、神权、族权,还有隐藏在这背后的政权。这种贴标签式的解读,只会造成学生无关痛痒的阅读,他们是读不出一种灵魂深处的感动来的。
所以,我要求学生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去揣摩,去体味:
假如你是鲁镇的人,你会以何种态度对待祥林嫂?
站在祥林嫂的角度,你会怎样体验这个女人的悲哀?
读后他布置给学生的作文是《与祥林嫂对话》,要求学生理解她的痛苦,尊重她的痛苦。学生在作文中说,“当我们的思想与老师的思想产生共鸣的时候,我们整个班级都振作起来了。正是在这样的课堂里,我们才真正地感到什么是真正的美好,什么是真正的丑恶。在这样的课堂里,我们感到了自己是多么高尚,多么纯洁!真的,当你从这样的课堂里体会到爱,感觉到爱,你就会觉得,我是多么的幸福!你就懂得了要尊重人,爱护人。你就会发誓,从此以后再也不会去伤害任何人。”
在马小平老师看来,每一个文本都是一个个案,都是为了完成一定语言情境中的交际任务,都是在一种语境中理解他人和寻求理解。
作者:(这三篇文章把马小平老师的教育理念,他心中坚持的教师的责任以及他生动的教学方式展示出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人类灵魂的引导者,一个在沉重的现实教育体制中坚忍不拔、孤独前行的领路人,他不是简单地教学生认字学文,不是简单地教学生学会应试的功课,他是在教学生如何做人,看似简单,但是却是一个长远而引人深思的艰巨工程,他用他的言行、他的深入灵魂的教学方式,用他的生命在引导他的学生成为一个美好的人。
2004年,马小平检查出患有脑癌,他说,就当我今天已经被判死刑,此后,我多活一天都是赚的。治疗的半年中,马小平编定《人文素养读本》,其中包括: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生命意识与自我意识; 公民的诞生:公民意识与公德意识;用灵魂的力量抵御暴力:和平意识与关爱意识;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全球意识与民族意识;在不公平中寻求公正:公平与正义意识;醒醒吧,睡着的心灵巨人——进取意识等,共九个章节,收入古今中外的思想者、作家代表作。
我在那个深深的夜里被远方的这个素昧平生的老师深深感动,我知道我将要开始的深圳之行已经完全不是一个简单的采访,而是要让我自己经受一场彻底的灵魂的洗礼,我是要去接受一次一位直面心灵的老师的召唤。)
第三章
卜炎贵在奔驰的动车上说
深圳之行终于在2010年十二月成行,十二月初的一天晚上我的老师卜炎贵从长沙到达广州,相约去华泰宾馆碰面并认识其他一起前往采访的湖南的同行,那天晚上我从单位赶去华泰的路程竟然是那么曲折,心里的浮躁和对工作以及同事的恼火也相当的强烈,一路上电话不断,一路上心绪不宁,在夜幕的广州街头我自己被无边的车流阻挡得山高水远,等我好不容易赶到他们中间时,可以想象我会是多么糟糕的状态,匆匆忙忙中的会面和介绍完全还让我缓不下情绪,直到后来从卜炎贵的电脑上看到他带来的更多的关于马小平老师的资料,其中就包括了他编的《人文素养读本》。
我坐下来慢慢翻看,翻看他编辑的读本,翻看他和女儿马前的对话,翻看种种关于他的各种资料,来时的浮躁一点点平复,来时的恼火慢慢消失,又一次感受到了远方的这种来自灵魂的安抚力量。
第二天上午,来自湖南、广东的一行8人前往深圳。包括湖南文艺出版社:陈新文(副社长)、唐 明(编辑室主任),潇湘晨报社深度部:曾 鸣(记者),潇湘电影制片厂:张 欣(导演)、卜炎贵(编剧),广东电台新闻中心记者:陈红艳,广东电台珠江经济台记者杨晓红,广东《声报》副主编:吴建梁。
这里自己要特别感谢的是和我一起同行的广东声报的副总编辑吴建梁大哥和广东电台新闻中心的记者陈红艳,他们并不问我此行有什么接待和什么目的,我只是说有这么一位伟大的老师,他的教育是从灵魂深处来引导学生,他们就随我前行。
的确我们这次采访没有任何物质上的收益,但是我们从头到尾收获到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灵魂的安慰。
从广州去深圳的火车,行程约1个小时,随着火车平缓的移动,我们这一群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单位的一行人开始向马老师靠近,在这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卜炎贵缓缓地对着采访的话筒说起了马老师。
卜炎贵说:小平的教学到今年应该有28年了,第一个十年是在湖南湘潭,最初在湘潭市十中,后来到湘潭一中,接着第二个十年在东莞,然后02年调到了深圳中学,他的最初的崭露头角在湘潭市十中就已经展现出来了,当时同学们当中就觉得突然有一个老师冒出来了,他讲课讲得特别好。他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他在哪里基本上都会是一个青年领袖。后来因为教学出色,被调到了湘潭一中,后来又由于广东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很多学校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招聘老师,马小平老师就被招到了广东东莞中学,他在那里开设了有了他的教育理念的第一个实验班,在后来他又被调入深圳中学。
04年的时候,他被诊断出得了脑癌,小平自己就说,之前那么繁重的教学我肯定是担任不了了,他就想,我总还要做点什么啊,那我就开一门功课吧。
于是他就凭着自己的记忆,带着自己的电脑,在医院的病床上从网上下载了1000多篇文章下来,然后慢慢在病榻上整理这些文章,最后定稿到70多篇,这就是最初的《人文素养读本》的原型,马老师自己对我们笑说,我其实就是想为病后的我找一碗饭吃才编的这个东西,但是我看了这个《读本》以后,我发现,这个读本是有一个非常完成的内在结构,我看完以后明白了,他的这个读本实际上是在回答“怎么样做人才是一个真正的人。”是在回答“人之所以为人的问题。”
那些文章也许我们平时也经常会看到的,但是经过他这样一个思路的编辑,其实就是在回答“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问题。”
后来他编辑的这个《读本》就成为了他所在的中学的一个选修科的教材。
马小平老师编辑这个读本的初衷其实就是因为他明白自己的生命有可能随时就要消失,他自己随时就会离开,他要留给大家的一点东西。这个东西可以说是一个年长者对于幼者,一个过来人对于来者,一个老师对于学生说的话,他是有话要说。
马老师的这个《人文素养读本》最初在深圳中学作为选修课,后来成为学生的必修课,深圳中学是一个很不错的中学,这间学校应该想大学教课一样,学生还可以走课,并且是在全国范围内首次设立公开课的教学方式,马老师开设的这个课程就叫做《人文素养》课,他上课是在学校的梯形教室,能够容纳100多人,据说他上课的时候经常会爆满,不同年级的学生都会来听他的课。
很多已经从深圳中学毕业的学生还会经常怀念马老师的这个课程,有一个学生在他的博客里就写到:他在深圳中学的高中三年时间,对他影响最深的就是马小平老师的《人文素养》课。尽管上马老师的课的时间不长,但是那本《人文素养读本》我至今还在看,若能出版那真是太好了。
这次同行去深圳的还有出版社的副社长,他也曾经就毛小平老师的这个读本和我谈过,他说:“炎贵,我们也多次编辑过这类书,但是每次都觉得不满意,不到位,不够份,但是我们一看到马老师的这本读本,我们知道这是好书,尽管每一篇都是普通的文章,但是文章与文章之间他有思路,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编著,他有一个完整的关于人的观念。他们说和之前编过的同类读本一比较,这个读本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他们表示不管这本书以后的销量如何,他们都要出版。”
他不是一个功臣,他没有任何的头衔,他也没有任何的光环,但他这样一个让我们感动的老师,他的事迹,他关于教学的理念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
马老师关于教育,他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授,他更多的是从人格的养成,智慧和情感的养成方面来进行教育。做为人的良知,做为公民的责任和权利,他都有提到,所以他对于学生来说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教书匠。
马老师还有关注得更深远的东西,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他是要代代传承下去,今天的中国她未来的国力怎么样,取决于今天的孩子在未来的状况怎么样,所以马老师对于孩子的培养是有一种强烈的意识和情结。
他一直都在做老师,而且在哪里都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很多学生毕业以后一直尊他为恩师,在精神上视他为父兄,生活中以他为目标。他一生都只是以教育为生,不从政,不为商,始终安守书房,始终安守那三尺讲台。
教师是一种职业,有一个自己的舞台,马老师就是在这个舞台上实现他自己做为一个男人的理想,完成他自己人生的价值观。他读书特别多,他读书是带着一种追问式的,比如孩子们从初一到初三,高一到高三,究竟应该读哪些书,他都在思考。在他的课堂里,他经常旁征博引,各种历史的典故张开就来,所以学生特别喜欢上他的课。
04年的时候他发病了,当时查来查去后来确诊为脑部的问题,他自己上网去查,确切的病名是胶质瘤。他查到病名之后和旁人说起来竟然好像是在说别人的病情,他会很仔细地告诉别人,他的这个病的名字,还说现在还没有找到很多的对付它的方法。
这其实是脑部癌症的晚期,他说起来竟然是好像和自己毫无关系,对于生死的超然让人无法理解,不过当然,他得知这个病以后唯一强烈的感觉就是生命的紧迫感。所以他在病榻上就着手编辑那本《人文素质教养》读本,他是有话要说。
在病床上编好《人文素质教养》读本以后,马小平老师在医院进行了康复治疗,之后他还出院重新走向了他的讲台,在深圳中学的阶梯教室里开设《人文素养》公开课。
后来,也就是在去年,他的病复发了,他才不得已再次离开自己心爱的讲台。在生病的过程里,有时他的状况很不好,去年病情严重的时候,他几乎总是处于昏睡状态,有一段时间,他只有一个眼睛能够睁开,但是他却还是那么乐观,他会对去看他的人说:“嘿,哥们,你看我这是一目了然啊。”
在病重的时候他还会经常出现幻觉,他总是对他妻子说:“老婆,几点了,快,我上课要迟到了,我的摩托车呢?”
因为他平日就是骑着摩托车去学校上课的。
马小平老师的教育理念的慢慢形成是在东莞,他开设人文素养的大课是在深圳,东莞中学那边一直保留着马老师的办公台,他们对马老师说,只要你能够回去教课,不管你教的是什么内容,不管是你什么时候回去,我们都会让你去讲课,我们会来调整我们学生的时间来让他们听你的课。东莞中学强烈地希望马老师的教育理念能够在东莞的学生当中继续延续下去,所以马老师在深圳开设了《人文素养》的课程以后,也去东莞中学开设了同样的课程。
东莞的杨宝灵先生被东莞称为东莞的文史泰斗,当年金庸的小说《碧血剑》在香港《民报》连载时曾经提到袁崇焕是广西人,这个杨老先生就写信去给查良镛(金庸先生的真名)说,不对,袁崇焕不是广西人,他是东莞人。查良镛先生事后马上把这封信登载在《民报》上,并且对杨先生表示感谢。就是这位德高望重的杨老先生,他对他在东莞中学的另一位老教师邓老师说:“邓老师啊,我们两个也算是老教师了,也算是有成绩了,桃李满天下,但是严格来说,我们俩只能算是教书匠,他们传授给孩子知识,但是我们谁也没有像马小平老师这样把思考传给了孩子,所以我觉得在东莞,可以称得上是真的搞教育,可以称得上是教育家的,也只有马老师了。
我上次去北京找到钱理群老师,钱理群老师说起马小平老师的学生黄素珍就赞不绝口,他说,那个黄素珍的水平高啊。
钱先生做过十七年的师专的老师,后来呢到北大读研,成为一个著名的人文学者,他一直在关注中国的基础教育,他见到我就对我说:“你是马小平老师的同学啊,我告诉你啊,全国这么多优秀的教师,可以称得上教育家的人,实际上也就那么寥寥几个,都是很了不起的,但他们当中最有思想的,最具有世界眼光的就是马小平。他的价值是怎么样估价都不为过分。”
马老师的教育理念的形成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的,他认为在这个三尺讲台上什么人在讲,给孩子讲什么,如何讲,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小平是一个很有激情的人,他知识渊博,但不是一个书呆子,他什么都关心,对每个问题都有自己经过思考以后得出来的真知灼见。他做老师是发自内心的要来好好教育孩子,他还曾经想去读教学法的研究生,同学们当时都嘲笑他,你去读什么教学法呢,有什么教学法可以读呢?有很多师范的同学甚至都觉得所谓的教学法实际上是扯蛋的事情,但是马小平老师是真的在研究。
比如他关于教育有自己的观点,他说,孩子们要广泛地阅读、独立地思考,自由地表达。只有建立在广泛的阅读的基础上,孩子们才能体会到字里行间的美,智慧的美,才能体味到生命的真谛。如果把文章拆分得七零八落了,变成了一个个单词,孩子们哪里去体会这些美呢?
说到这里,卜炎贵老师自己也发表感慨,他说我们民国初期的时候,孩子们也学习外语,他们那时也许就是读完一篇小说就能够学会一门外语了,就能够看、读和写,但是反观我们现在孩子读英语的状况,就那我自己来说吧,我是进了大学才开始学英语,后来读研的时候也学了几年,应该说是六年的时间来学习英语,而现在的孩子们更加长,有很多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了,学了一二十年,最后还是不懂,不能写,不能说,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现在的老师把外语当做了知识,它本来是一门工具,它本来就是生活的一个部分,如果当成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它自自然然就能掌握了。反过来语文也是这样,它同样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如果教学的时候把生命的一部分剔除出来,变成一个个字词,变成一个死的知识来填塞给孩子们,孩子们还能获得美感吗,孩子们还能获得情感的体验吗?孩子们能不反感吗?
马小平老师认为,中学的课堂应该成为孩子们幸福的天地,他也就经常思考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来让孩子们更好地接受教育,他认为教育最根本的不是让孩子学习一种技能,不是为了以后在社会上获得成功,马老师认为孩子的幸福应该是学会做为人的幸福,他现在,他当下的幸福,眼下自由的发展,广泛地获取知识,和一个和高尚的情怀人的对话,这就应该是中学生的本身的幸福。
他的学生有考得很好的,也有没有考上大学的,但是他们中很多人获得了幸福的方法,或者说是获得了懂得如何幸福地生活的技能。他在湘潭有一个学生叫做薛卫,这个孩子一直想考美术学校,属于术科。那年他在高考前参加湖南省的一次联考,当时的语文作文他写的是一篇小说,当时评卷的时候有老师就说,作文怎么能写成小说呢,应该给予零分,当时马老师也是评卷老师之一,他看了以后就说,你们从小说本身来看,这篇小说有问题吗?考试也没有规定不可以写小说啊,于是马老师给予了这篇作文满分,后来这个考生因为种种原因最后没有参考高考,没有进入大学,现在在深圳的一个公司做老总,他说:“当时没有参考高考,我来深圳以后连续七年在三家报社做过,写新闻报道,写言论,还都做得很棒的,我就凭着我当年高中的那点语文底子,还有《读者》不是每期都有一篇卷首语吗,有一个署名山鬼的人经常写,那个山鬼就是我。”
也就是说马老师的学生有上清华北大的,有没有进过大学门槛的,但是他们之间不会因为这个还有多大的距离,他们的人格,他们的精神之间没有差别,他们的身上都有着同样一种力量。
再比如说,前面提到过的马老师的另一位学生王翔,他高中的时候就开始出了三本书,他高二的时候选择了退学,没有去参加高考,由于有很深的北大情结,他前后去考了四次北大,还曾经去北大去旁听,最后在四川读了研究生,现在在上海读博。
马老师所在的深圳中学是一所很出色的中学,他们鼓励学生自己设计校园,学生宿舍分为七彩单元,高一高二就象大学一样开设大课,把《人文素养》课作为必修课,花十万块钱来支持学生组织社团,送学生去大的企业实习,组织他们去井冈山做一周的社会实践等等,他们强调是:培养有思想、有行动力、有领袖力的学生,他们强调的不是单纯的升学率。
作者:(一个小时很快过去,卜炎贵老师关于马小平老师的述说还没有结束,火车已经抵达深圳,我们一行七人马上就将进入深圳中学。从卜炎贵老师的述说中,马老师的教育理念和马老师的生平已经很清晰地展示出来。我们马上要走进马老师曾经工作过的校园,走近他身边的老师、学生和其他人,去更深入地了解他。
去深圳的前一晚上还曾经为这次采访之行和一个朋友有过一番争执,他说你们去做这件事情是很有意义,但是对于你们的采访来说,对于整个中国的教育现状来说,你们这次行动起不到半点作用,中国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积重难返,中国应试教育下的教学模式就凭你们去采访一个这样的马小平老师能改变吗?我对他说,我们此行不是要去改革什么制度,我们也不是要去和应试教育做什么抗争,我们只是要让多一点的人知道一点马小平老师的教育理念,让多一点点的学生能够接触到他编著的《人文素养》读本,让多一点点的学生去思考人的灵魂的问题,这,就已经很好了。而我自己还有一份小小的私心,一份做为一个十四岁的母亲的私心,在教育孩子的领域里,我是多么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指引,让孩子能够真正快乐地成长,成为一个美好的人是一个多么大的人生课题。)
深圳中学和广东的其他中学从外观上看起来并没有太多不同,我们在外等候老师来引进的时候看到这间学校的管理也还是比较严格,学生不可以随便出入校园,校园的门口有很负责人的保安在守着校门。
进入校园之后发现校园比较大,但是和广东其他的名校比起来还是逊色很多,毕竟这是一所历史不太长久的中学,和广东广州内的那些百年名校比起来,少了很多古典的校园建筑和绿瓦红墙的历史氛围。
不过再走进校园深处就发现了一些和其他校园不同的东西了,在学校的一些围墙上我们发现了学生自己张贴出来的“大字报”,其中有关于学生住宿方面的讨论的,有关于对于学校校规提出强烈抗议的,一张张贴在墙上,空白处还有很多学生的联名签名。另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个小卖部门前贴出了一个小小的招聘启事,说这件小卖部原来的店员要毕业了,招聘新进校的学生来接手等等,询问起来,原来这间小卖部都是学生自己经营的,一直就这样一届届轮换下去。
这些是在广东其他的中学校园里比较少见的东西。
深圳中学对于我们此行的采访很重视,马上安排了马小平老师教过的各个年级的学生来和我们座谈,对于这样的形式我一开始心里还有些担心,学生面对这么多采访媒体能说出他们自己心里的话吗?不过随着这些嘴上有着浅浅的绒毛的男孩子以及有着那么羞涩但是清纯的女孩子对马老师的叙说,我们体会到了孩子们对于马老师的强烈思念和感激。
高三16班胡正同学:马老师的《人文素养》课对我的影响比较大,对我的选择读文科起了很大的决定作用,上了马老师的课以后我感觉到,我们现在的人物质生活都基本能够得到满足,但是人在精神方面却还是很缺乏的,有一个学者曾经说过,中华民族已经到了五千年来道德最为败坏的时候,我觉得他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有些可怕,但是还是不无道理的,因为孔子他曾经也有说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说,管理百姓你首先要让百姓得到温饱,在温饱之后你就要用礼仪来教化他们,这才能丰富他们的精神。而我觉得我们现在的社会在人文方面的缺失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我们在生活中应该用这种人文精神去发现美、去赞扬美、传播美,然后通过传播美,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提高,这样才能对建设和谐的社会有帮助。
马老师给我们上的这门《人文素养》课是他自己编的,也是我们喜欢的,但是学校要求他给我们上的是教材的课程,是应试的教材,但是马老师不是这样教的,他更多的是让我们了解课外的内容,而不仅仅是局限于这篇课文的具体的字句的意思,他更多是让我们去了解这篇文章教育我们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更多地给我们谈到的是课外的知识,但是很可惜的是,我们的学生当中很多人的眼中还是只有应试的,很多人也不是很重视他的人文课程,所以我感到很遗憾,对马老师是一种,一种对不起。等到马老师病重,真的离开我们的讲台了,我们才真正了解到老师是这么重要,这么有价值,而我们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等到马老师离开讲台了,我们才意识到他的重要性,我觉得这真是我们一生的遗憾,我想,如果有机会让我们来弥补这个遗憾的话,我们将用我们一生的时间来弥补。
高二学生蒋雨蒙:我是深中七单元的,也叫竞赛体系,深中一共有四大体系,一个是高考体系,专门应付高考的,还有就是实验体系,就是除了高考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内容加进来,竞赛体系就是以竞赛为目标,争取保送,争取加分,还有一个就是出国留学体系。我们是马老师目前教过的留在深中最晚的一届学生,我们跟马老师上了半年的课。马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第一次给我们上课的时候,他穿着一件米黄色的短袖衬衫,显得很朴素但是有很正式,然后他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对我们说:“写在黑板上的就是站在你们面前的这位慈祥的老人的名字。”这句话我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而且的确马老师是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是一位很慈祥的老师,他上我们的语文课的时候,他几乎没有碰过教材,他更多的是和我们讲故事。记得老师上课的时候,有些同学在看漫画,有一次一个同学还把漫画拿到桌面上看,看的是《名侦探柯南》,马老师看到之后也不说这个同学,只是说:“这个柯南是个小孩吧?嗯,是个小孩,很聪明的,好像是由大人变成的。”然后就接着继续讲他的课。
还有一次是上课时间过了很久了,马老师还没有来,后来我们的英语老师来了,说,马老师太累了,他在办公室睡着了,我们不忍心吵醒他,你们先自习吧。过了没多久,马老师还是来了,他来了以后就把自己的帽子取下来,对我们鞠了一个躬说,对不起,我迟到了。当时我特别感动。
马老师是一个很有心的老师,他和我们一起做了很多事情,他经常拿了很多碟子到教室里来,说这是多年来获得奥斯卡电影大奖的电影,这是课外阅读小书库,还有世界名著,这是汉语宝典等等,他的那个汉语宝典里面有很多成语,歇后语。当然还包括他自己编辑的《人文素养》读本。
不过老师有时也会有些悲凉,有一次他在课堂上缓缓地说,这些碟子,我都没有收你们的钱啊,你们都不好好看。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真的有些遗憾的,我们当时每周有两次语文课,老师上课的时候经常会放碟给我们看,有时看到小品的笑点的时候,老师会和我们一起笑得很开心,但是过了十多分钟后,我们会发现老师趴在那里睡着了,他其实是身心疲惫。但是老师把教育、把上课当做自己最重要的责任,现在回想起来对于老师教我们的那段日子很怀念,虽然他没有直接教过我们课文,但是我们两次考试我的语文得分都是A+。
(蒋雨蒙同学已经被深圳中学保送上了北京大学,整个采访的过程中,这个腼腆的依然有着一张娃娃脸的小伙子一直很细致地跟随我们去每一个角落,去学校的阶梯教室,去学校的教学楼等等,都是他指引我们,同时在每个角落都细细和我们讲述马老师上课的点点滴滴,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有理想、有主见同时也非常善良真诚的形象。)
高二学生王意翔:我们可能无意中伤害了我们的马老师,这是我们最大的遗憾。上马老师的课其实是有很多互动环节的,但是马老师给我们上课的时候,我们往往没有认真去和他互动,有些同学甚至还会不来上课,我想这对马老师是有伤害的,真的很遗憾。
马老师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上的一堂语文课,他讲的是苏轼的《定风波》,里面有一句话叫做“一蓑烟雨任平生,亦无风雨亦无晴。”这两句话,马老师讲的时候很激动,他是把自己的感情融入进去,那一刻真地把我感染了,从此对语文这门课有了很大的兴趣。其实原来读书的时候对语文都是有应试的理解的,当时还对老师的讲课有些误解,为什么老师讲课不讲考试的东西而将课外那么多的东西,去讲那么多人文素养,讲这些有什么用呢?很多同学也会有这样的想法,其实后来回过头来看,其实马老师讲的这些东西才是对我们的人生真正有意义的,才是对我们人生真正有帮助的东西。其实我觉得我们深圳中学有些精神都是和马老师有关的,包括我们一些民主自由的东西。
马老师还有很多让我们感动的事情,比如说他经常帮我们搜集很多资料,刻成光碟,这些他从来都不收钱,一发就是一百多张,里面有他多年教学的一些资料,还有很多他自己收集的名著、诗歌这类的东西,给我们帮助非常大。
马老师教我们的时候其实已经得了癌症了,有次他上课期间在厕所里晕倒了,所以我们这里的老师上课的时候如果看到是马老师的电话都是第一时间赶快接听,因为怕他出意外。我们都很感动,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老师那么简单,他是把教育当成了他人生的一部分,他教育学生不仅是教育我们知识,更是教育我们一种精神,这是我从他教课的过程中得到的最大的收获。他的人文素养读本我一直到现在都在看,这里面的内容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以后走入社会以后,如果能够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呢,这都是要通过教育来改变,要改变我们这一代人。
我们现在很想知道马老师的情况,我和我的同学们都很想知道马老师现在怎么样了,但是我们无法联系上他,如果你们知道的话,也请告诉我们。
李舒扬:关于我们让马老师受到伤害的问题,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有一次家长会的时候,马老师是做了很充分的准备,他是拿了一封《给家长的信》来参加的,他饱含深情地把那封信对了一遍,然后又给每位家长发了一张,我当时在旁边观察了一下,很多家长是很随意地翻了一下就把信放下了,一开始马老师读信的时候是非常饱满的情感,但是马老师看着台下家长们的反应,就明显地读得虚荣(弱)起来。家长会结束以后,马老师被很多家长围住,责问他为什么不教课本上的内容,很多家长不停地责问他,马老师显得很疲惫,甚至有些束手无策。后来马老师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我去到办公室的时候就看到他在那里泣不成声,非常难过。
我在上马老师的这一个学期的课程里面,收获是很大的,刚开始进入深中的时候,我对于我们的深中精神其实是没有什么认识的,我们现在深中的精神是:“民主、开放、包容、自由”。我刚进中学的时候是对这个完全没有任何感觉的,还停留在初中的一种状态,后来是马老师给我们发了那本《人文素养》读本,我都了以后感触很多,马老师上课的时候也给我们讲这些精神,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深中精神很大一部分应该说是马老师带来的。
向婧:应该是冬天快放假的时候,马老师在我们讲一篇古文,讲着讲着就没有声音了,同学们很奇怪,大家抬头一看,发现老师在讲台上睡着了,原来老师也有睡着的时候,不过那都是在放碟的时候,而且很快也就醒了,但是这次很久老师都没有醒来,同学们知道老师的病情越来越严重,都有些害怕他出事,后来大家上去把他叫醒了,他醒来以后看了我们一眼,接着给我们讲课,可是讲了大概不到五分钟,又没有声音了,他又睡着了,这样过了十多分钟他还是不醒,我们就去老师办公室把其他老师叫过来,然后就把马老师架到办公室去。
曾经就是多次见到马老师在我们科学馆的下面的电梯大堂那里犹豫,四处张望,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还不明白是为什么,后来才知道是病情让老师迷路了,他连从办公楼走到教学楼的路都不记得了,老师身体很虚弱,他走路的速度应该是相当于0、5米两秒这样的速度一点一点挪过来的,那个时候老师的近期记忆已经很不好了,比如他会在课堂上重复给我们讲近期的一个故事,但是他原来的记忆却依然是那么清晰,上课的时候任何古诗词他都随时能够张口就来。
到了寒假的时候,马老师已经坐轮椅了,他去广州住院了。到了我们高一下学期开学的时候,马老师还想到我们有课,他坚持要回来上课,不论家人和老师如何劝阻他都是要回来,后来只好把他在北京清华附中教书的女儿叫回来劝他,他才没有坚持回来。
我是初中的时候就开始接触马老师的人文素养读本的,我在初二的时候,班主任第一次发给我们这个读本,那个时候只是以为这也是我们班主任老师发给我们的课外读物,当时并没有太在意,也不是特别理解,我们的老师当时也没有给我们具体讲,只是要求我们自己去看,后来我们初三的时候就到校本部来上课了,我们也听说学校有人文素养课,而且就是我们初二看的那本读本的老师本人来上课,于是我就偷偷溜进去听过一堂课,听完以后我的触动很大,回去自己看完了那本读本,之后进了高一又继续正式上马老师的课。我觉得人文素养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相比那些数理化的知识教育,我觉得人文素养的教育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更加重要。长大以后我们也许不是从事我们所学的专业那个职业,那么当年所学的专业知识也许就会没有什么用处了,但是这个人文素养的培养却是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是有帮助的,都会从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体现出来。
高二薛雯文:我想说的是马小平老师给我最大的影响是他的乐观和善良,他在讲课的时候总是会讲他的一些经历,我对他的经历都很惊讶,包括他做为知青上山下乡,包括他得病,他在讲述的过程中是一直讲自己遇到这样的困难时候具备的一种精神。他那么困难的情况下还坚持求学,去找别人借书来看,找老师补习数学等等,后来得病了,他也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好起来,这都是他乐观精神的一种体现。
我这样也想提提他上课时候讲的《定风波》,这首诗是苏轼在五台山之后写的,马老师讲这首诗的时候其实是结合了自己的一些体验和经历来讲的,有很强的一种沧桑感,我感觉马老师和当时作者做这首诗的时候的经历是类似的,都是经历了很多挫折,但是他们都始终保持着一颗向上的心。反正我现在每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都会想起马小平老师的那种坚强。
还要说的是他的善良,他经常会和我们讲一些对社会上不好的现象的一些看法,一些对社会上丑恶现象的批评,一些对弱者的同情。
坚强和善良,这两点是马老师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
七单元的杨天扬:我想说的是,尽管马老师教我们的时候,我的语文没有全部拿到A+,但是我对语文的喜爱也是从马老师上课的时候起得到加深的。我记得马老师给我们上第一节课的时候要我们写一篇自我介绍的作文,这篇作文我很认真地去写了,写了之后我发现两三个月我的作文还没有发下来,其他同学的都发下来了,那时老师身体也不是很好了,知道高二下学期的时候我才收到我的作文本,那篇作文老师是很细致地去批改的。我那篇作文是写我自己参考高考前的一种奋斗过程,老师给我的作文打了很高的分-96分,老师的评语是:“一个奋斗的人生才是一个充实的人生,我非常希望你能够把这种精神保持下去。”
从这些细节里面都可以体现到老师的教育理念从各个方面都可以传达到我们思想里面去。
高三十六班石潘谨欣:我们是08年的入学的时候上马老师的课,那段时间马老师是神采飞扬很精彩的那一段。大家看到我们刚才进来的时候手上还是拿着卷子和笔记本什么的,实际上我们还是要和现实妥协,我们都要参加高考,高考还是我们的目标。但是马老师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他从来不会向现实妥协,不过我们也感到了老师的孤独,无论是走廊上还是在其他地方见到马老师总是一个人,有时是戴着他那顶白色的贝雷帽,总是单肩挎着他那个挎包,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也可能是那些不屈服于现实的人本身就会给人一种相对独立同时也相对孤独的感觉。但是他在课外散发出来的影响力是很强的。从我们那一届来看的话,我们是一进校就已经开设了人文课的,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第一节课的时候,教室里坐得满满的,但是渐渐地人数可以说是呈直线下降的趋势,当时的话出现了两个极端,喜欢马老师的学生,欣赏马老师的学生就成为了他忠实的听众,那不喜欢他的学生呢,在上课的时候就出现了玩手机啦,听音乐了,后来发展到直接翘课的情况也有,我想马老师对于这种现象一定是会痛心的。
一开始有120人左右来上他的课,后来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人会慢慢不再来上课,对于马老师来说是一种很痛心的感觉,我当时就很想为老师做点什么。
其实怎么说呢,马老师有时给人一种隐士的感觉,好像不是很好让人接近,但其实走近他的话,你会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很善解人意的老师。
这里顺便要提提深圳的“民主、自由”精神,也许平日里学生总是以这种民主自由精神来标榜,有时会做得很过,比如说平日里起码的师尊也被民主掉了,平日见到老师同学们基本都不会主动打招呼,有时马老师在校园里走过,都基本没有人会去主动和他打招呼。
现在回想起来,对于马老师我们还是很遗憾的,09年的最后一堂课之后我们就几乎没有了马老师的消息,后来我们也通过一些贴吧里的消息知道一些他的情况,现在我们真的很想知道更多的马老师的消息。
(作者:当天学生的采访只能安排在中午,他们还要上课,有很多还是高三的学生,马上就面临高考,但是他们都很准时地来和我们说说他们心中的马老师,一个个学生都想更多地说出自己心里的话,从他们的话里,我们听到的都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句子,就是对老师的深深思念和感激,而且我们也深深地感受到了马老师留在这些孩子们心里的种子已经开始萌芽,在他们的心里已经明白了做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应该是什么,从他们还未成熟的脸上,我们已经看到了他们开始思索灵魂的修养,开始思索究竟什么才是他们一生中最需要修行的东西。我相信,这才是马老师最大的安慰。)
第五章(之一)
深圳中学的老师们
(中午听完了深圳中学的学生讲述马小平老师,下午接着我们就听深圳中学的老师作为同事来给我们讲讲马老师,本来这样的座谈形式似乎是太严肃和拘束了点,老师们已经是成人,他们平日里都习惯了对学生们讲课,他们会用什么样的感情和态度来对我们讲述马小平老师呢?)
薛安康老师:我是接马小平老师上课的语文老师,当时马小平老师已经在深圳中学教了一段时间的课,后来因为原来的东莞中学的校长舍不得他走,又来把他劝回东莞中学了,当时马老师的教科书还在,但是人被架走了。我当时还是有些伤感的,我一接受马老师教过的这个班,马上就感觉到氛围不一样,他教得好,给我压力也很大。
郭慧清老师:(他是曾经和马小平老师一起在东莞中学任职的,后来也调入深圳中学,说起马小平老师,郭老师说印象最深的是当时马老师在东莞中学的家里的书房。)
马老师把家里的一间房子整个都做了书房,我们经常去他的书房里聊天,当时我就很深地感受到这是一个真正爱读书的人,他对教育的理解是我后来到档案办才更深地了解到,他是一个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的人,马老师的很多做法是跑在了我们前面,一个人只有像马老师一样,整天考虑的就是同一件事情,整天都在考虑教育,他才能做出一点东西来,马老师一生都在找一个地方想实现他教育的理念,他通过和深圳中学校长的接触似乎看到了在这里能干出一番事业的希望,所以就来到了深圳中学。
我们经常在教师食堂吃饭的时候,马小平老师就不断地分给我们他自己刻的碟子,什么好的歌曲,好的文章,他总是热情推荐给我们,我们在谈话的时候经常谈到怎么去理解教育,怎么去理解教师,怎么去理解学校。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马老师在这句话后面还增加了自己对于教育的理解,他的大意是,一千年以后,可能很多职业都会没有了,但是一定还会有教师,两千年以后有些机构,有些设施可能会没有了,比如可能不需要银行了,不需要商场了,但是一定还会有学校。
马老师就是用这样的情怀来对待他的工作和事业的。
刘艳平老师:我是语文组的老师,我觉得第一感觉就是马老师的学识很渊博,很多时候本来我们是大家一起讨论问题的,但是经常最后就变成了倾听一个人的发言,最后他就变成了一个核心,我们周边的人就只能变成了听众。另外他的藏书是非常多的,有一次我记得我们搬家,他的书没地方放,放在我们语文组的办公室里,大概有一千到两千本吧,后来有学生发现了这些书,就你拿一本我拿一本,拿走了很多,后来马老师知道了,觉得心疼,不过他知道是学生拿走了,也就原谅了。
第二个比较深的印象就是马老师对教育的忠诚。我们老师现在一般来说教师就是一种职业,但是马老师是把教育当做了他生命的一部分,他有一个口头禅就是:“课比天大”,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这个课一定是放在第一位的,他上人文课用的这个会议室有时学校要用来开会,一般的老师如果学校说有会议要用这个会议室,我们都会乖乖地让出来,但是马老师说我的课比天大,无论你的会议有多么重要,我的学生和我的课堂是不可以让出来的。他这个“课比天大”的这个概念对我们的影响也很大。
还有到了他的这个病再次复发比较严重的时候,精力有点跟不上,在学习期末我们学生有一个评价,他身体已经很不好了,中途还休息了两天,后来他知道自己的这个任务还没有完成,最后他要他的家人搀扶着他来到学校,把这个工作完成,那个时候已经放假了,可以说那次是他回学校的最后一次工作,大家听到这个事情都非常感动。
还有马小平老师的教学水平很高。有一个很传奇的说法,是说马老师是怎么进我们深圳中学的。说的就是他的第一堂课感动了我们的王征校长,讲的是一首诗歌,《走进诗歌》,当他讲的时候自己很动情,自己是眼含泪水,最后是把我们的王征校长也感动了,也在下面擦眼泪,这堂课结束之后,我们的王校长就认可了马老师。把一个校长感动了,让校长流泪了,这种现象对于我们同行来说还是很少见的,简直是带有传奇的色彩。
他的敬业还包括很多方面,他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但是他一直是坚持站着讲课,他讲完课的时候,经常是衣衫湿透。他很注重维护做为老师的一种高贵的形象。
第三个方面就是马老师特别强调情感与智慧的参与,他有一本书,名字叫做《追寻意义》,核心就是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情感与智慧的参与,这应该是一个教师值得推广的理念,而不是一个普通的教书匠,而是一个教师。
马老师还是一个有精神生活的人,有次我们去一个农家餐厅吃饭,有人就说,我们这里有天鹅肉吃,你们吃不吃啊?当时马老师就很严肃地说,这怎么行,天鹅是多么高贵的动物,你们怎么可以来吃?他当时是真的很气愤,马上就说要离开这家餐厅。从这些小细节方面也可以看出马老师是一个很纯洁的人,他对自然对生命非常尊重。
周飞老师(语文老师):我是04年来到深圳的,当时马小平老师是招聘的老师之一,在那场招聘会上呢,马老师就给我留下了不一样的印象,其他负责招聘的人都是坐着的,只有马老师是站着的,他的脸上始终是一种长者对小辈的那种慈爱的微笑,那么对于我这样一个从内地来到深圳求职的人来说,他给我的印象相当好。
来到深圳之后呢,有一次和马老师聊天的时候他问我,为什么要到深圳来,我就告诉他,其实我是做心灵的疗伤来的,那么他很敏感地体会到了我的内心的感觉,对我说,这样吧,你把我身上仅有的这点钱拿去。
他的这个举动对于一个对前途和未来都感到迷茫的我来说是非常让我感动的。04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我记得很清楚,学校突然派我去参加一个市里的比赛,来得比较突然,也没有时间准备,我觉得有必要去向马老师去做一些专业上的求教,就去他的文化工作室,我们一聊就聊了一个下午,那场谈话似乎给我打开了一片天,让我感觉到原来中学里有着这么一个深厚底蕴,宽阔视野的学者型的老师。
马老师身上有一种悲凉,这种悲凉可能很少让人感受得到。有点时候不说不代表他不在乎,有点时候说多了,反而感觉是一种伪装。
他在开这个人文素养课的时候,由于我们学校的一种特色,我们对于学生的管理相对是比较松的,那么马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实际上是用一种爱,用一种精神在召唤,或者是在唤醒这种人文的精神。
由于学生的层次不一样,每个人都人文精神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而马老师是一个很宽容的人,对于那些不来上他课的同学他不会去登记或者处罚他们。有这样一个细节:由于一些学生渐渐不来上人文素养课,每次他讲课的时候,只有教室的门口响起了脚步声,他都会不自觉地把目光瞟向门口,他的眼里满含着期望,他期望这个脚步声就是冲着这个课来的,他期望有人推开这个门,走进这个课堂来和他一起分享这个人文精神的感受,可是往往是让他失望的结果,脚步声从门口响起又渐渐远去,没有人推开门走进来。
我想这对于一心要唤醒已经沉睡很久的,甚至已经在人性当中泯灭了的人文精神的一个人来说,作为教者,他的内心是很无奈的,他和那种非常严厉的,打、压、杀的教者是不一样的,他是非常宽容的,只要你能来,他就非常欣慰。
他在专业上提出了一个这样的命题:一个语文老师能走多远?这个命题被钱理群先生推崇备至,我想马老师这个命题的提出不光是从一个职业的角度来说一个语文老师该做什么,马老师是把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他是从一个生活的角度,从一个职业的角度来看一个语文老师能做什么,他试图从一个精神的领域来建构一个语文老师的知识结构,来看他的事业。
还有呢,也说说马老师来到深圳中学以后不久被东莞中学的校长“绑架”回去了,当时听说东莞中学是要搞一个校庆,这个校庆如果没有马老师将是不成样子的。据我所知,马老师曾经在东莞中学建立了一个网站,这个网站的名字好像叫做“林地的守望”,他走了以后呢,这个网站就转给了东莞中学的语文组,我时不时也会去这个网站浏览,这个网站和一般的语文的网站不一样,一般语文学科的网站更多的是瞄准高考这一块,但是“林地的守望”这个网站从它的命名来说就是完全高于高考,它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渲染,精神的呼唤。
再来说说给马老师做脑科手术的医生的孩子故事。这个医生的孩子高一高二是马老师带的,高三是我带的,现在在美国,他先修的是音乐,后来修的是商业,他们现在几乎每周通一次电话,他叫陈俊男,我们每周通电话的时候都会提到马老师。
还有一个学生现在在四川师大数学系,高三也是我带的,高一高二也是马老师的学生,他也经常来电话,每次电话里也会提到马老师,那么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情是,去年寒假,他说考完试就会回来,有一幅字画要送给马老师,问我马老师在哪里。我说,马老师现在应该转院在广州治病,你们这个时候最后不要去打扰他。孩子听了,特别失望,他特别失望。
从这几件事情上可以看到,马老师在学生之间的影响好像已经超越了很多师生之情吧。
(周飞老师在说话的时候速度很缓慢,讲述马老师的时候也是一种很轻柔的声调,经常感觉他是在另外一个情境里感受着他自己对马老师的回忆,述说的东西也的确如他所说有些凌乱,但是那份真情随着他轻柔的语调感染了听他讲述的我们。听他讲完之后,我忍不住发问,周老师你现在讲课一定也是相当受学生欢迎吧?)
周飞老师回答说:马老师的高度是我这样的年龄和功底无法达到的,他是把他当做一座山吧,只有仰望的份。
周飞老师讲完之后,在场的记者有人提问这些老师,现在的孩子始终是要面对高考的,那你们学校又是如何平衡这种人文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呢?
薛安康老师马上抢着发言:我经常给学生两套标准,一个哲学是“皮肉哲学”,一个哲学是“书本哲学”,皮肉哲学往往是熬出来比书本哲学更可靠。标准还有两个标准,一个是考试标准,一个是做学问标准,那么做学问标准永远高于考试标准,比方说,《沁园春.雪》这首诗词里面,数分流人物究竟是指的谁,教科书里说的是人民大众,但是从做学问来说,指的就是毛泽东自己本人。所以上课是时候给学生两套标准,学生一笑也就过去了,从学问方面来看,做为毛泽东他要改朝换代,这也没有什么错。
所以说做学问的标准永远高于考试标准,考试标准永远是实惠的,功利的,这个也是没有办法的。我觉得这样的两重标准也没有什么好还是不好,让学生知道应试的标准是为了升学,让他们知道做学问的标准是为了真的做学问,那么我这样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他们都是一笑,然后自己去消化。
还有莫泊桑的《项链》,这里面有太多人性的优点在里面了,你说这两夫妻多么团结,多么忠诚,我在课堂上就大力讲述这里面表现出来的人性的优点,连作者本人也承认,一生中一件小小的事情就可能成就一个人也可能毁掉一个人,他都承认人性的这一面,但是我们的教科书里的评论标准就是,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虚荣导致毁了这个女人的一生。其实这些标准应该是要改变的,但是目前我们无法改变,那么我也就只好给同学两重标准了。
考试的标准,做学问的标准,那个高,那个低,就这么来了。这是我的处理方法。
(说到这里,之前发言的周飞老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说对于应试的训练,他们在高一和高二基本是不去涉猎的,只是到了高三才去训练,他认为,有了高一和高二的精神教育,到高三的这种应试技巧的训练是相当容易的,他说,连兽都是可以训练的,何况我们是人。)
薛安康老师继续说马老师:我说话是口无遮拦的,我今天在这里说我们现在好像是在抢救马老师,让我从头来说说我和马老师是如何相知相惜的,之前我说过,马老师教了一段时间之后被惜才的东莞中学校长请回去了,是我接了他教的班,我一接手就感到明显的不同氛围,因为学生都很喜欢他的课,我讲课的时候,经常就有同学说,当时小平老师怎么说,给我挑战也很大,我自己也希望我的教学和小平的距离不要太大,他走了,但是大家都很想他,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多少代替他说些他想说的东西,他的份量是相当重的。
还有一点我更想说的是,小平是一个性情中人,一个大写的人,是一个知识分子。小平还是很能说一些东西,他自己在老师面前,在同行面前说的话和他在学生面前说的话还是有区别的。他在尽自己的可能给学生开窍,让他们懂一些他们该懂的东西,但是我觉得有些遗憾的就是,因为学生受环境影响太大,这个时代是个比较浮躁的时代,也是一个追求时尚的时代,所以他开的那个人文课就有很大的反差,喜欢他的课的同学大概占了三分之一,很多同学在随笔中写到,我一想到马老师的课,我简直就要哭,马老师怎么那么博大精深,马老师怎么懂得那么多,马老师课堂上说的诗歌他基本上都能够背下来,马老师的背功真的是够好的,我自己都认为我已经是很厉害的背功了,但是连细节都那么清楚地记得的也就只要马小平了。我说我佩服他,比我背得更厉害的就是他了。我现在不想把他当做一个圣人来说,就想把他当做一个性情中人来说。
那么讲到小平对现代诗的研究,就是那一课《走进诗歌》把我们一个学物理的校长感动了,当时校长还提起了一本另外的书,马老师马上就说出了这本书的内容和评价,结果就这两件事情让校长觉得马老师学识高深,当场就觉得要了他来深中。
我再来说说马老师的编书,他编的那本书《人文素养》尽管没有书号,但是他还是精心挑选,留下他认为是最精彩的内容,我可以说一个细节,一般其他科目也有老师自己编很多参考书来给学生参考的,经常在最后就被学生扔掉了,高考以后深中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卖书,很多学生把他们的课本,其他的教辅资料都卖了,但是没有一个人卖小平编写的《人文素养》读本。可见学生是认可这本书的内容的,这本书里挑选的文章其实就体现了马老师的情感倾向和他的爱好。
那么小平的课精彩到什么程度了,精彩到会让学生哭,我听了也觉得很感动,他是情感至上,但是这个情感又不是做出来的,是他从生活中,用他的皮肉熬出来的。
比如说他讲到那一课:《中国,你的钥匙丢了》,他讲得时候是真情实感,对学生的影响太大了。小平生病两个月之后,很多学生都想知道他的消息,都想找到他,他们都找到我这里来,有一个学生从下午到晚上一直在等候马老师,终于见到他了,但是马老师已经不是很记得他了,他却是深深地记得马老师,对马老师充满感谢,感谢师恩。新时代下的师生关系由于老师应试的压力多多少少对学生都施加了升学的压力,以致现在的师生关系比较疏远,但是马老师不是这样,他凭自己的人格去影响学生,把人格贯彻到上课当中去。
最后想说说小平的无奈,他开的这个课,由于学生的素质相差很大,所以对他的课的理解也相差很大,但是马老师就是像一个传道士,他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他觉得学生能来听课已经是他的造化了,能够感动一点是一点。
还有一点是小平的正义感,说起来就是北京有一个学校,那里的学生是很高智商的,但是很可悲的是,那里的学生竟然用他们的高智商来玩弄一个开小饭馆的老板。他们利用他们的所谓智商想方设法吃了饭逃单,而且津津乐道说给别人听,小平说起来的时候直摇头,说真是斯文扫地啊。没想到这些人第二次去饭馆的时候还想玩这招,但是他不知道因为他们的这次所谓的高招上次买单的饭馆的小伙计就被老板开除了,而且没有拿到工资。小平说,这些学子的确是高智商,那个小伙计的确是比不上他们,这些学子们兴高采烈脱身了,但是那个小伙计就因此丢了饭碗。说到这里的时候,小平就说,现在的教育沦落到这个样子,真是一种揪心的无奈。
小平的为人很低调,他爱小孩,他经常像一个圣诞老人一样,背着一个背包,把他自己刻的光碟一个个发给那些孩子们,他见到孩子就很开心,他看到孩子的时候就会发出像孩子一样灿烂的笑容。
他曾经在东莞中学教学的时候见到一个老师惩罚学生趴在地上写检查,他就很气愤,说老师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学生,教育怎么可以这个样子?
我认为小平更应该做一个高校老师,因为他身上的学术气氛很浓,小平是一个小知青,他在做知青的时候就喜欢现代诗,说起小平来真的很多话要说,总之我觉得我们现在今天是有一种抢救小平的感觉,他还是希望哪一位编剧能够把他拍成一部电影,这个电影也不一定是一个道德的楷模,他就是一个知识分子,在中学里面执着地追求他想追求的东西,他把生活、工作、为人都打在一起了,他在学校和家里没有什么区别,我和他谈话,半天半天都是谈的学术啊,社会啊,做人啊等等。
所以我觉得应该给小平这个人大书一笔,小平的人格魅力给我印象深刻,我希望,真的我希望,以后写他的话应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写他,其实他很多东西都是不顺的,因为他在读书的年纪正好碰上一个不读书的年代,没有书读的年代,那么到了他的学术很深的时候,又有很多的升学压力压在他的身上,他去了很多的地方,去寻找自己的价值追求,最后就把自己的心愿就寄托在学生身上,而且很多学生还不是能够全部理解他。
小平给我的一个感觉是,他是一个传道士,而学生在他的传道下是什么呢,是一个君子。
有一次一位学生写了一篇随笔给我看,我说你写得很好啊,他说这都是马老师的引导的结果,说着说着,这个同学就哭了,他说,马老师是一个多么好的老师啊。
在现在的社会里有时让人感觉到学生就是在利用老师,只是从老师那里获取考高分的能力,但是在马老师这里不是,他和学生之间没有任何的相互利用,他就是在传道。
刘素杰老师(政治老师):(刘老师说她是和马老师在饭堂聊天最多的老师)
我是怀着感情来的,刚才我还和另外一位老师说,人心的力量是永恒的,它确实是存在的。其实马老师的确像刚才老师们说过的,是经历了很多磨难的,他的身心所受的磨难我是知道的,他作为一个非凡的灵魂在世俗中要经历这些磨难其实是很正常的,他的落寞,他的寂寞,他的不为人所知,他没有做过什么报告,那些荣耀他都没有的,他就是默默在做他自己的事情,我慢慢认识他,逐渐逐渐被他感动。
马老师在我心里其实就是一个亲人,因为他太关怀人了,他的关怀还不是简单的生活上的关怀,他是在精神上、灵魂上给予帮助。另外我还觉得马老师是一个大师?或者就是说是一个老师的样板吧。然后他是有知音的,他就是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知音。
然后我觉得一个真正的老师就应该是马老师这样的,他就是一个大写的人,他经历了一个由自觉到本能的过程,他最后呈现给同学和我们的就是一种自然,没有任何的做作,就变成一种天然而成的一种感人的东西存在于他的身上。
尽管我自己没有认真去听过他的“人文素养”的课,而且这个课也的确还有很多同学不理解,但是我感觉到了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的这个课在整个教育中的这个环节的作用是起到了,就是对整个学校学生的现代意识和人文的这种启蒙。马老师绝对是起到了这个作用,这个我认为是太伟大了。
比如说他对“文革”的反思,我觉得现代也有很多人对“文革”有写反思的文章,但是我觉得没有谁反思得有马老师这样深刻,他对“文革”中很多违背人性的行为都做出了深刻的反思,他经常是流着眼泪来模拟当时文革中一些违背人性的行为,告诉学生是怎样一种人性的泯灭,一种人性的颠覆,他用这些模拟的例子来教育学生对人性的尊重,这些马老师都做到了。
他真正是个有脊梁的人,我就是说马老师是个有脊梁的人,他同时又是一个很慈悲很柔软的一个人,他对“文革”有这样一种自觉,他认为他有责任要告诉学生一切,我很感动。
另外一件事情呢,因为我是教政治的,所以马老师和我谈得很多,我很受启发,他当时给我的几个光盘对我也是一种启蒙,在我们新课程改革的时候,我们就是要博采众长,汲取教育中的精华嘛,那么他给我的第一光盘是,他把最原始的光盘都给我了,就是那个《死亡诗社》好像也叫做《春风化雨》,因为这个是记录了美国当时课程改革的时候经历的一个故事,很震撼的。一个孩子为此而自杀了。这个片子马老师给一拨一拨的孩子看,也给我们老师看,我看了以后都很受启发,原来我们可以这样来看教育,原来我们还可以这里来做教师,可以这样来上课,这个启蒙是非常了不起的,这是他给我的第一个光盘。另外一个光盘的内容也是讲美国中学生的,叫做《烈火雄心》,主要讲述的是一个中学生的橄榄球队,这里面有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片中教练在训练这个球队的时候,主要是训练他们如何在球队中负责任,如何团结,如何对待成功失败。是非常好的教育片,马老师给我看,我也给学生们看,大家看了都觉得非常好。
这些对我是一种启蒙,对学生也是一种启蒙,他真正做了一些启蒙的作用,点点滴滴的,这个效应应该说是蝴蝶效应,是传递下去了,几拨学生教下来,学生在课堂上就会很自觉地说,马老师和我们讲过这个,马老师举了哪些案例等等,这样的教学方式特别深入学生的心里。
我们学生办了一个学生刊物,我们学生社团自己办的,我们学生对爱情这个话题特别感兴趣,我们就组织写了一篇叫做“爱情的思考”吧,而马老师就这个话题就和我们讲了他写的《致女儿的一封信》,他那里面就讲了对爱情的理解,我觉得他讲得特别好。我还记得我们去年请了一个作家来给我们学生讲座,他叫杨利光,当时他的讲座主题不是关于爱情的,可是我们学生就问了他关于爱情的话题,我记得当时杨利光就说,你们不要着急,不要着急早恋,不要急着谈恋爱,他说一个男人在成功了以后,功成名就了以后他更能赢得一份成功的爱情。
马老师当时在前排就坐,马老师一听完他的观点马上就站起来了,马老师说,我不同意你的说法。马老师说,我认为中学生,爱情她不分年龄的,不论在哪个年龄,他懂得爱了,对爱情有了一种向往,他就是很神圣的,就是很纯洁的。接着马老师还说,我认为中学生的爱情是最美的一段,因为没有功利,没有结婚,没有为了什么,就是一种人性对最美好东西的向往。
后来马老师怎么跟我讲他对爱情的理解呢,他就讲苏霍姆林斯基是怎么对学生对女儿讲爱情的,那是充满了人性,充满了温暖,是一种长者对晚辈的理解,感觉特别好。
还有呢,不论是从先进的理念来说还是从朴实的理念来说,马老师他真是一个大家!心怀开阔,视野开阔,精神层次也很高,当时我有一篇论文是“美国黑人的解放之路”,他就花了好几个中午和我讲,美国的黑人是怎样一步步赢得尊严,美国的法律是怎样在斗争当中一步步赢得今天的这个进步。然后在他的启发下,我们很多学生,对于争取人权,争取民主非常有观点,我就觉得是马老师在深圳中学撒下了这个种子。
刚才我们老师之间聊天的时候还在说,有点可惜马老师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具体的东西,但是正是这样更加能够看出他就是一直是默默无闻地传授着他的观点,用他高尚的灵魂和我们这些世俗之人打交道,他给我们很多书,很多光盘,所以我觉得我在马老师那里特别放松,因为我觉得他特别善良,什么都能够包容我,从这个角度我就觉得他像我的亲人一样。
我们对马老师的这种关注我们在这里说马老师好,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好,不是他个人的问题,马老师是个人道主义者,给人的是一种精神的力量,所以我们在写他的时候,在注意他的时候,我觉得,他之所以走到今天,既可以说是中国教育的悲哀也可以说是中国教育的希望,我只希望我们对他的关注能够刺激一下我们现在还在这样做教育的一些人,希望我们把事情做到这一步,我们就有意义了。
(刘素杰老师讲话很温柔,漫漫道来,但是我们从她的语句中能够感觉到她是真的懂得马小平老师的精神的,懂得、接受并且传授,可以想象刘素杰老师的政治课一定同样是精彩的讲课。)
王赫老师:(王赫老师那天围着一条鲜艳的围巾,说话的速度非常快,充满感情色彩)
刚才很多老师都讲了马老师的一些故事,我这里就先讲几个细节吧,第一个也是讲光碟的细节,我一想起马老师就想起他每次见到我的时候,就远远地对我招手,然后轻轻地说:来来来。
然后马老师就从他肩上取下他永远斜背的背包,一条腿支起来,把包放在腿上,然后就从里面翻出一张碟来问我:哎,这个你有吗?
我说:这个我有。
马老师有拿出另外一张来:这个呢?这个很好,这个很好。
我现在一想起马老师来就记得他的这个举动,(哽咽……),他这个低头找光碟的样子。(停顿……)
好像在深圳中学,刚才有一个记者问我们:你们老师难道不应该是这样来教孩子的吗?教师不就应该在教育知识的时候也教人吗?
其实我觉得你这个问题非常幼稚,我问你,现在的中国教育有几个人是在教人的啊?大家是在教知识,大家是在教考试,大家是在教书,几个人是在教人的啊?(王赫老师用了几个反复的问句)
现在也不断听到人说教改,教改,但是我做老师这么多年,我就知道中国的教育已经被压到什么样子,中国的学,中国的教,我们的教学究竟在干什么?我们是要重视教育学生如何学会做一个人,如何学会生活?我们还是要让他拿到好的分数去应对高考?
象这样的问题,就应该是老师考虑得很明白很清楚的问题,但是现在试问,有多少中学老师、小学老师、幼儿园老师去想过这个问题?他们面对的是孩子,他们面对的是学生,他们面对的是要得到你的支持和引导的人,而不是要你去教他你应该怎样,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不能那样,这就是我们中国教育的现状。
但是马老师他不是这样,你要说他是什么楷模,他就是他自己,他能够让你感受到生命原来是那么美好的事情,他能让你感受到一个教育者他心里面的赤诚,他的这种责任感不是说我要把你推上一个什么样的大学而是我要告诉你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
这很重要,但是有多少人能够做到这点?有多少人愿意在柴米油盐工资之外还在考虑这个问题?我们社会有多么悲哀,一个做教育的人如果不把这样的问题当做他做老师最本质的问题,他不配做一个老师!
(王赫老师在讲述以上的话时都是哽咽断续的,但是语句同样充满悲愤的语气,她非常的伤感)
马老师来到深圳没有得到他应该得到的东西,没有得到他应该得到的重视,甚至没有得到他的学生应该给予的支持和热爱,我感到非常的悲哀,我听到有些学生竟然在马老师的课堂上逃课,我真是感到非常悲哀。那能怪我们这些学生吗?这就是我们的社会啊,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这个世界用什么去评价我们的老师呢?我们这个世界用什么来评判我们的学生和教育呢?谁能避得了世俗?那么在这种状态下,马老师就是这样活着,他非常知道什么东西才是最重要的,他用他那种苦口婆心,他用他那种给你光碟,给你孩子看的行为来教育孩子,他知道人应该是怎样为人,所以他能够做到这点。
还有一个事,有一天,我进他的办公室,他对我说,来,给你看一样东西,播的就是“X四”的东西,有(天安门)广场上的,里面有柴玲,在接受采访,看完以后,我们俩都不说话,最后马老师长叹。
刚才有人说马老师是个有脊梁的人,不过是“文革”也好,“X四”也好,很多东西在他心里是过不去的,我只是觉得马老师这个人,在我们这个社会,大家都打份工嘛。(再次哽咽)
现在在中国,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中国没有知识份子了,王小波之后,中国没有知识份子了,那些自己称大家的人,简直是玩笑!但是马老师他的内心里总是充满了悲伤,悲悯。
我和马老师的故事也不多,交往也不是很多,但是我每一次见到他,心里总是想……(再次哽咽,讲话中断)
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这种感情,所以我觉得马老师他,他是个悲剧。他在现在这个社会是个悲剧。
那么多浮华的东西,那么多玩来玩去的东西,那么多轰轰烈烈的事情,但是有谁能够了解他内心的这种担忧?这种永没有人能够理解的这种东西,我觉得马老师这个人是一个可以让中国所有的老师都好好反省的一个人,究竟应该怎样去教育人?都说现在这个社会很浮躁,但是我们那些不浮躁的人,那些懂得真正意义和价值的人在社会的哪个位置?
王东文(化学老师,非常朴实的一个人):
我是一个没什么文化的人,我是教化学的,我和马老师可以说是因“恶习”而交,我们都喜欢抽烟。
在一起交往,尤其是到了后半段,刚才大家说到马老师中午没有地方去休息,他经常去洗脚的地方休息,我原来一直以为象马老师这样崇高的人应该不会去洗脚这样的地方的,刚才王赫老师说的时候很激动,我就挑一些轻松的来说吧,我实在不愿意一个大老爷们的也在这里掉眼泪。
我和马老师一起交往,我主要是一个听众的角色,马老师就是一个布道者,再说回洗脚的事情,通过和马老师在一起的每天这两个小时,我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近朱者赤,我是一个比较粗犷的人,马老师非常善良,他的这种爱啊,至少不是狭隘的。这里举一个例子,就是“911”事件,美国人被炸了,当时不仅是学生甚至还有老师觉得,炸得好!马老师听到这种话,觉得很心痛,他就对学生说,你们知不知道,死的那些都是人!当时说实话,发生了这个事件,我也有点幸灾乐祸的感觉,觉得这帮人总算也倒了点霉了,但是我听马老师这样一说心里触动很大,开始从他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情了,这就是我刚才表述的近朱者赤吧。
还有一点要说的是马老师的坚持,我有两个女儿,说到育儿经的事情,马老师就对我说,我从孩子的第一年开始一直到高三毕业,每天中午都要尽量和女儿一起吃一顿饭,和她进行交流,做到不容易,但是我们要坚持去做。
还有一点马老师坚持他的梦想,这个梦想是什么我也不太明确,从马老师的文章里大概能看出一点来,我能够记住具体的语句很少,但是我感觉到他说的就是,做人要向善,就是要向善,要有大爱,我觉得就够了,足够了。今天呢,
(说到这里,王老师哽咽流泪不能语,这个刚才说大老爷们不能掉泪的老师还是没有能够做到他要做到的大老爷们不流泪的举动。我们全场都安静地等待他继续说下去。他在停顿了半分钟之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说出了以下的句子。)
其实老马不能说的,我们怎么能说呢,我们怎么能够说出他思想的万分之一呢?我有四个月没有见到老马了,我不愿意看到老马那种无助的,再也不能意气风发的样子,其实真的悲哀,他的那么多所思所想,应该写出来,不要让我们来写,他自己应该写出来,而且那才是真的有效的,而且光拍个电影也好,写一个报告文学也好,其实意义不大,他自己能够把他的所思所想写出来才是最有价值的。
太晚了!
郭慧清老师:
我觉得老马不是用言语在感动身边的人,他是用他的行为在感动着我们。我也讲一个细节吧,他春节出问题以后(指脑瘤复发),我马上赶去看他,复发这个事情让我感到很痛心,他早就不应该去上那么多的课,他的病复发我心里是一震的,然后他去了北大医院,那里的答复就是你回去休养吧,等于就是说没有治疗的价值了。我去了他家就对他说,老马你怎么能够轻易放弃治疗呢,我去看他的过程还和他聊天讲了一些东西,其中就聊到了美国的亚特兰大这个城市,这个城市是因为一本书而发展起来的,原来它只不过是一个小镇子,是因为美国作家米切尔的《飘》而发展起来的,我说到米切尔的时候,本来老马好像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但是这个时候他突然说了一句,米切尔在家是排行老三。哎呀,当时我听他一讲这句话,心里就一震,他是活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啊。
后来在我们的劝说下,他还是答应继续去治疗,联系到广州去治疗,去广州治疗,他左边的这个(肿瘤)是控制住了,但是右边的又复发了,右边这个复发以后,广州的医院也放弃了。
但是我们一直是这样对马老师说的,说广州那边的治疗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现在只要回家去休养就行了。马老师回家以后就不断地开始问我,校长给他安排了什么活干,他觉得他自己可以回去教课了。我只好对他说,学校领导都知道你的身体状况,现在你还不合适回去教课,你要更好地养好自己的身体,为今后你整理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看法做好前期的准备。
好在马老师的妹妹有一个同学在美国正好在研究一种用生物疗法来治疗癌症的项目,在美国对于一些晚期的癌症病人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所以他妹妹也从美国弄了一些药回来,那么马老师暂时也依靠这些生物性的药物暂时稳定住了。
他现在已经能够听一些电话,思维还很清晰,这次听说我们要举行这样一个座谈会,他还能够推荐一些人的名单给我,所以我觉得他目前是一个非常好的状态。我还是这样想的,我相信奇迹,相信太阳还会升起,我每次去看他,都这样相信。
(作者:每一位老师都那么深情脉脉,他们的感情起伏甚至超过了马老师的学生,本来老师是面对一拨一拨学生来来去去的人,他们会相对理性,但是我们从这些老师的身上看到了最感性的东西,而且完全没有功利的色彩,听这些老师一个接一个地讲过来,我们深深地为深圳中学的学生感到幸运,有马老师这样的灵魂影响,有这些同样优秀的老师们的教导,他们比普通中学的孩子们会早些得到灵魂的指引,在生活当中会更加坚强和有着更加明白的心。座谈会之后和王赫老师、周飞老师、刘素杰老师交流中了解到,的确他们给学生上课是非常自由和开发式的,孩子们可以拥有和老师共同探讨的绝对自由,而且他们也深受学生的爱戴。)
第六章
医生说马老师把自己给忘了
(马老师第一次发病,切除肿瘤之后,在深圳医院接受康复治疗,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他编写出了他的那本《人文素养读本》)
(注:这里要麻烦把医生姓名和医院的具体名称加上去,那天竟然忘记记录这个。抱歉。)
第一次患病休疗期间的主治医生:(去采访医生的那天上午路上不是很顺利,一群人因为搞错地点,因为塞车等原因导致和医生约好的时间相差了半个多小时,等我们急急忙忙进去医生的办公室时,医生很安静地在和一个病人看病,很温和地和病人交谈完之后才转过来面对我们,然后说,你们要知道些什么?医生给我们的印象相当安静,也可以说是相当冷静。但是随着一点点地回忆起马老师在她主治期间的点点滴滴,我们看到了一个每天经历生生死死的冷静的医生也是深深地被马老师感动了。)
大概是五年前吧,我记不太准了,然后上级医生告诉我说来病人了,我就带一个医生过去看,当时是在一个两人房的病房里,一进去看呢,马老师就是在靠墙的一张床上坐着,他坐在床头上,当时呢就已经有一个笔记本(手提电脑)放在他胸前了,因为病床上有一个床头桌子,这个桌子是可以拉到胸前,平时都是给病人吃饭用的。当时马老师给我的第一眼印象就是这样的,坐在那里,笔记本电脑放在胸前,刚做完手术,头上也没有什么头发,头上就看到一个大疤,因为(肿瘤)长在头里嘛,但是这个人看上去很精神,一眼看过去和一般的病人很不一样。确实觉得这个人气质非常不一般,就是第一眼感觉就是这样,非常沉稳、坚毅的一个人,很智慧的一个人,感觉真是不一样,然后呢不卑不亢的,因为你知道,有些病人到了医院以后,他对医生是有点胆怯的那种感觉,但是马老师不是这种人,真的不卑不亢的,很自然,很坦率的那种。因为我们医生从来不会过问病人是什么职业,我从来不会问他们是做什么的,但是马老师让我从第一眼看过去就觉得充满智慧的一个人,然后陆陆续续的,我们开始治疗,治疗就知道他的病是淋巴瘤,淋巴瘤在我们血液系统里面就是一个恶性肿瘤,但是马老师没有像一般病人那么恐惧,他好像也没有很在意,我现在想来,可能马老师把全部身心都放在他的事业上了,也可能。他根本就没在意这个病,他不象有些病人,缠着你,恐惧啊、担心啊,焦虑啊,包括马老师的太太啊,也都是从来不和我们打听病情,从来不纠缠你,问这问那,每次查房基本上都看着他拿着笔记本在那里写东西,我每次查房是面对着他的面,而他的笔记本也是面对着他的,我根本不知道他是在写什么东西,但是他肯定不是在玩,这个我知道,他肯定是在写什么东西,这是看得出来的。
慢慢的,我也就知道他是老师了,这个马老师在治疗上非常配合我们,他也不打听我们的治疗方案,治疗情况,等于他就是把自己全部交给我们了,而他的全部身心就交给他的事业了,每天他就做他自己的事情,我现在想起来,他可能就是觉得他的事业太重要了,他已经不把自己当回事了。按理说,(马老师)这么高的文化程度,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他应该上网去搜一搜,查一查,但是我觉得,他好像真的没有在意他的病。
他的这个病就叫做淋巴瘤,淋巴瘤可以长在身体的任何一个部分,他的是长在头里,目前这种病的病因还不清楚,但是可以概括来说,身体里面出现肿瘤都和心里的压力身体的劳累都有关系的。现在的社会为什么肿瘤那么多,包括我们的饮食啊,我们的社会的压力啊都会有关系的,因为你人的压力太大的话,免疫功能差,就容易得肿瘤。
马老师来这里是断断续续进行治疗的,记不清究竟有多长时间了。说实在的,医生其实是很少会和病人联系的,但是马老师是我很少主动联系的有限的几个病人之一,因为我太敬佩他了,他的学识特别特别的渊博,而且为人特别特别的正直,有自己的思想,跟别人不一样。说实在的,我就是一个非常非常普通平凡的人,但是我敬佩的人不多,特别的敬佩,你一跟他一说话,特别的感动,甚至觉得我没法跟他交谈,级别差得太多了,我没法和他交谈,在文学修养方面,我觉得自己底子太薄了,没有办法和他去沟通。
其实我们也没有聊太大的话题,但是我和他聊天就是能够感觉到一种力量,所以我能想象到马老师做为老师,学生是如此地爱戴他,做为他的同学也这么愿意帮助他,我觉得他就是值得这样被人爱戴,得到人的帮助,一般人做不到,他身上的这种人格魅力太大了。
这个病说实话,化疗的时候是很痛苦的,因为药物的副作用特别大,病人会恶心,呕吐,有的人还会发高烧,实际上化疗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坚持做下去的,因为一般人都受不了这种痛苦,但是马老师似乎没有表现出这种痛苦,很坚强,他一共是做了六次左右,还要做腰间穿刺,他真的很坦然,所以我总是在想,他真的是把身心都放在他的事业上去了,没有在意自己。他把自己放在外边了,根本没有在意自己。
马老师在医院期间也给我送了一些碟子,有诗歌啊,电影啊,他就是跟一般人不一样,比较注重精神方面的东西。
一般来说,病人来我这里了,就是病人,他们离开了,我也不会去和他们联系,但是马老师不一样,他太太也不一样。我昨天才突然知道马老师的情况,我一直不知道马老师的近况,这几年我们没有联系了,昨天我才知道马老师的病又复发了,当时出院的时候是好的啊,估计这几年应该没有事,我昨天也听说是今年年初复发的,我们这个病是要定期复查的,他肯定是太不在意自己了,完全靠感觉了,可能是,没有象有的病人那样在意自己,半年差一次,或者一年差一次,估计他几年都没有查过,所以等他有感觉的时候可能就已经晚了,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他可能把身心全都放在事业上去了,从来不去在意自己。
马老师还送了一本他编的东西给我,就是《人文素质读本》,我昨天还翻了一下,不用看内容,只是看题目都已经很感动,很震撼了,他的文章的来源,有的从网络上来的,有的从杂志上来的,你就看他这个来源就知道他的涉猎面有多广,所以他整天就看这些东西,完全把自己给忘记了。
正常的病人在接受化疗以后都是非常痛苦的,一个是心里上的压力,一个是身体上的痛苦,但是马老师从来没有和我说过这个痛苦,他就是在那里不断地写东西,他感受的痛苦一定不会比其他病人轻,只能说马老师是太坚强了,所以我说我佩服他。
他肯定是没有在意自己,根本就不畏惧,他就是坚持工作,我每天两次去查房,看到他的姿态基本上就是这样的状态,永远是笔记本放在自己的胸前,在那里写东西。这个病如果定期复查的话,我们就能够早些发现,治疗就会好一点,其实对于肿瘤病人我们从来不说治愈这个词,我们只说有效生存长短,这个病平均来说也就是3到5年左右吧,当然这个都不绝对。
(采访快结束的时候,医生反复还是在讲马老师太不在意自己了,她很遗憾,然后又说马老师散发出来的气场很大,一直对她有相当大的影响,尽管她是在2004年给马老师做的治疗,但是她还是很清楚地记得马老师,所以才接受我们的采访,做为每天直接面对生死的医生来说,本来可以说是比较“麻木”了,但是对于马老师,医生表示出深深的感情,她说昨晚听到马老师的病情又复发了,整个晚上失眠,马老师和她一起的点点滴滴都反复出现在她的头脑中,让她无法入睡,心里非常难过。)
第七章
走进马老师的家
前期做了那么多的采访和了解,似乎已经完全能够知道马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了,但是实际上当我们真的要走进马小平老师的家去的时候,我的内心呈现出来一种很虚弱的状态,不知道是因为害怕见到虚弱的马老师还是因为害怕面对他强大的精神世界。
那天约了去马老师家也是因为分批前往,路上也是诸多波折,唐明编辑的脚因为之前受伤,走去马老师的路上也是一路踉踉跄跄,因为我们这一批人比另外一批人早到,我们还坐在马老师家小区的院子里的健身设备上相互开着玩笑,一定也是在缓解自己要去见马老师的紧张心情吧。
我们拿着一束鲜花,呵呵,大家其实都不知道去看望马老师应该带些什么去给他,于是商量的结果就是棒了一束鲜花,生机勃勃、鲜艳欲滴的鲜花。终于等在他家的门口了,开门的是马老师的夫人,说马老师等了我们一会,现在被推去外面散步去了。
我们一行人一个接一个地走进了马老师的家,这是一个多么干净整洁的家啊,如果不是在厨房的过道上看到那么多瓶瓶罐罐,一点也看不出是一个病人的家,一切都收拾得井井有条,打扫得干干净净。
我们在等待马小平老师的时候,马老师的夫人给我们拿出一些马老师的相册来看,我这才认真清楚看到马小平老师,有他年轻时候的,有他近年的照片,感觉是一个多么清秀斯文帅气的老师,而且大家都奇怪的是好像岁月在他脸色没有什么痕迹,二十岁和四十岁的模样几乎没有什么改变。
我们悄悄地惊叹着这样的感觉,慢慢聊天,没有多久就听到门外有人说马老师回来了,我们大家全部都站起来去门口迎接他。我看到马老师的时候,他坐着轮椅被人慢慢推进来,戴着一顶鸭舌帽子,脸色蜡黄,当时就觉得很难过。我们赶紧上去把我们带来的鲜花献给他,然后我去握他的手,那一刻,突然感到很心痛,因为我触到的是一双很凉的手,而且几乎没有回握的力度,身边的朋友说,他最近才开始能够慢慢有了点握力。
但是马老师的精神状态还很好,他很开心,总是很努力地想说话,尽管说话还是不太清晰,很多话需要卜炎贵老师翻译,但是我们知道我们说的话小平老师都听得明白,有时他会拍手,
有时他会微笑,
有时还会插话,而且还很幽默,我们看着他,慢慢也就忘记了他还是一个病人,客厅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卜炎贵老师还唱起了他们大学时候唱的歌,一首追求自由的歌,马小平老师点头合拍。
其实他们直接说的话应该有很多还是我不能懂的,不是听不懂,是内心没有懂得他们那时的事情,那种默契只有他们同班同学能够明白的吧。
小平老师的家干净整洁,可以看出夫人的勤奋和坚强,后来我们去另外一间房间采访马小平老师的夫人,背着马老师,这位坚强、美丽的女人泣不成声,泪流满面。
她说,我真的不知道他走了以后我该怎么办,我是多么依赖他。这个时候,我们能说什么呢,只有默默拥抱她,让录音机安静的记录这样的时刻,一个如此坚强、美丽、善解人意的女人,背后自己承受了多大的苦楚,在小平老师面前还要好好笑对,我们经常看到她很自然地去把马小平老师的头抱在怀里,帮他整理帽子,那种疼爱,那种不舍,那种温情脉脉,让观者心酸不已。
她说,现在在用一些物理疗法来治疗小平,希望能够有奇迹的发生,尽管小平老师说活一天就是赚一天,但是对于她来说,有小平的一天就是她的一天。
我们也唯有默默祝福,祝福他们,祝福这个美丽的家庭。
那天我们走的时候,小平老师很想从轮椅上站起来给我们送行,我们全部都让他不要动,每个人都去紧紧握住他的手,尽管他没有回握的力量,但是那是一种心与心的相握,心与心的温暖,心与心的对话,心与心的鼓励!
走的时候不敢再回头看,知道他在挥手,知道也许这一走,我们很有可能再也不能相见,我记得我是紧紧拥抱了小平老师,也紧紧地拥抱了他的夫人,然后我们一个个走出了那个家,走出了那个小区。
再见了,小平老师。
珍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