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0926《浙江现代社会组织》 本刊特稿 (及《九堡社区新天地》2014年第三期)民间公益学堂——让社区真正成为居民的精神家园 |
作者: 发表时间:13-10-28 点击率:4310 |
电子版下载
民间公益学堂 让社区真正成为居民的精神家园
——金雅苑社区义塾“生生学堂”
发起人 杨海锋(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师)
在我们金雅苑小区里,每当周二和周五的傍晚,吃过晚饭的光景,家家户户的大人,就会带上自己的孩子,来到社区活动室,从抱在怀里的孩子,到七八十岁的老人,济济一堂,一齐诵读四书五经等文化经典,情形就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描绘的那样,“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
这琅琅的读书声,已经成为我们社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2010年11月,我借学校的教室创办了义塾“生生学堂”(名字取自《易经》“生生之谓易”),周末免费教孩子和大人诵读传统经典、亲近中国文化。2012年2月,刚搬到金雅苑,我又把学堂开到了社区的活动室,转眼间已经坚持了一百多个夜晚,无论风霜雨雪从不间断(去年底杭州大雪,学校都停课了,我们依然坚持不辍)。周围小区的居民“闻其风而悦之”,纷纷赶来参加,现在一个活动室都坐不下了,大家不得不从外面搬来椅子,其乐融融。
也许有人会疑惑:现在大家伙儿都那么忙,怎么还会有闲心来读这些佶屈聱牙的古文呢?居民们最初的动力,来自诵读经典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文化积淀、性情陶冶、人格修养等)。通过组织讲座、编印资料、现场答疑等渠道,居民们慢慢了解到,孩子在记性最好的年龄诵读经典可以受益终生——这是被几千年私塾传统和现代心理研究证明了的,又是被当下的学校教育完全忽视了的。于是一些有心的家长就会试着带孩子来看看,孩子很快就喜欢上了这里的氛围(孩子天生是乐群的,有小伙伴一起读,他也就乐意跟着读)。
来的次数多了,大人们在孩子们清亮的读书声里耳濡目染,他们渐渐发现这些古圣先贤的至理名言对自己也很有帮助;而且发现跟着孩子们一起朗读这些充满韵律的优美文字,本身就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就这样,有时是家长带动了孩子,有时孩子带动了家长,亲子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就产生了。慢慢地,诵读经典,成了居民们生活的一部分。
但学堂的意义远不止于此。许多像我一样从小地方来到大城市的“漂族”,时常怀念儿时家乡的人情厚度,左邻右舍亲近热络,像一个大家庭般温暖自在(记忆里,邻家的厅堂都是半开放的,出入就像在自家一样)。如今在大都市里,高楼大厦,独门独户,缺少可以滋养、安顿生命的公共生活,人与人之间是疏离、隔膜的。而社区公益学堂恰好创造了一个空间:老老少少,隔三岔五,相聚一堂读圣贤书,课间聊聊天拉拉家常。一来二去,邻里间的问候关怀多了(在公益的气氛中特别容易建立彼此的信任感),相互帮忙多了(参与者、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互通有无),串门也多了(因为孩子们经常会吵着要到某某家玩),小区路上经常能遇到熟人了……正如志愿者张老师所说,“自从有了生生学堂,小区的幸福感增加了”。
这就是社区公益学堂的深层意义——培育公共生活的公共精神,修复和营造人与人彼此信赖、互相关怀的社会心理氛围。这不仅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时代精神相吻合(2007年十七大“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也与中国传统的精神相契合,孔子的志向,不正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么?不正是大家可以“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清平世界么?
在中国,学塾历来是民间教化之基(《礼记·学记》云: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但百年来随着打倒孔家店、批林批孔、破四旧等浪潮,我们丢失了许多老底子的东西,人们常常感叹人心不“古”。生生学堂所做的,便是“与古为新”,重温古圣先贤的老话,践行古道热肠的义工精神。在我们学堂里,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又都是受益者,温暖人心的事迹屡见不鲜:华同学的外婆,刻了好多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的光盘;胡同学的爸妈,捐了几十顶漂亮的帽子给孩子;带读的家长志愿者,常常顾不上吃晚饭就赶来上课;沈大姐每次都提前半小时来开门,又最后一个离开……他们言传身教,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传递着正能量,影响着社区的精神风气和道德人心,这正是中国文化“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本义。文化本是天下人的日常事,而非自上而下的宣传,须“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2012年十八大报告)才有真正的意义;道德建设,只有融化在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里,通过居民热心热力的互相感召,转化为百姓自发自觉的自我教化,才能真正地落地、生根和发芽。
希望将来,每一个社区,都能听到琅琅读书声;每一个社区,都风日闲静、温暖如初……
(更多地了解生生学堂,可参阅我们的网址www.sssch.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