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读书·读人·读书人 >> 读人印心 >> 人物的详情 >> 文章详细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的樊阳老师
作者: 发表时间:16-07-10 点击率:3083
 
 
 

 

樊阳和他的学生们


躺在病床上的朱淼华

郭初阳与越读馆
 

   浙江在线0107日讯 据青年时报报道 我感觉自己很幸福。昨天下午,躺在病床上输液的朱淼华微笑着说。十多天前,他因为脑梗塞引发的中风倒在了浙大的讲台上;之前,他还因为拒绝按照学校的规定撰写论著而险些遭遇下岗。

  这几天,突然走红网络,让上海语文名师樊阳又高兴又苦恼:越来越多的学生想来聆听他坚持了20年的免费人文讲座,但他狭窄的居室,也就是他的免费讲堂,已容纳不下更多人。

  作为杭州外国语学校的名师,郭初阳本可以名利双收。但在事业的巅峰时刻,他选择了离开,为的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讲课、教学……

  三位另类名师,三种精彩中蕴涵着三种艰辛。但他们始终坚守,因为他们信奉那句名言:教育应是点燃智慧的火焰。

  编者按

  三个互不相关的故事,因为学者长平的一条微博,串在一起。

  主角是三位老师,来自上海和杭州。故事很柔软,却一下击中万千网友的心。故事很温暖,却勾兑出一些当下最难解的困境。

  我们记录这些故事,正是因为我们有惊喜,惊喜源于脉脉温情里那潜藏的力量,而力量来自故事里那多少带有悲剧色彩的坚守和信念:爱学生,厌恶现有教育体制中的恶,并身体力行与之抗争。

  抗争让他们付出了代价,却唤起我们心里那潜藏的理想。苏格拉底说,教育是点燃智慧的火焰。我们烦透了毫无血色的分数,烦透了灌输、冷漠、功利和程式化,烦透了僵化的教育体制。厌恶成为常态,随后麻木,竟至沉沦。

  直到我们突然发现那些闪烁的异类,他们用极端的方式抗争,他们用偏执的信念重塑时代精神。著名学者崔卫平曾写道: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我们就是那个,而他们点燃了光明(林卿颖)

  朱淼华

  用生命在讲课

  不愿功利写作

  20101221日,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讲解西方艺术史的时候,53岁的朱淼华突然眼前一黑,一头栽倒在了讲台上。脑梗塞引起的中风,致使朱淼华左边身体瘫痪。对此,他的学生这样说:他是用生命在讲课。在倒下的那一瞬间,他自己这样想:这一天终于来了!

  朱淼华,在浙大校园里是个饱受争议的老师。

  由于讲课太过受人欢迎,他是全校学生中口碑最好的老师,但由于没有论著发表,2003年,他被淘汰制命中差点遭遇下岗

  昨天,在离开浙大校园、跟老师分离半年之后,记者踏进他的病房,跟老师倾心交谈。

  病房里,摆满学生送的花篮,甚至连护士都说:来看他的学生太多了,我们真怕影响他恢复。

  老师像山一样倒下

  那晚,讲台上的老师像山一样倒下。当时我的左边身体突然软了,清醒后我爬起来,低声对自己说了一句话:这一天终于来了。昨天,躺在病床上的朱淼华回忆起倒下当晚,眼神平和。

  爱自己的专业,全身心地投入,我认为自己做到了。我很爱我的学生,这么些年来,我觉得我值了。停顿片刻,他微笑着说。

  作为浙大中文系文艺学的学生,朱淼华的盛名我早就知道。

  他开设的《美学》,一门极冷门的课,在学生中却人气极高。他的《西方艺术史》,在玉泉开课,200多人的教室,连过道都站满人。我的一位同学,为听他这门课,每周冬夜都骑自行车从紫金港去玉泉。

  因为他,我爱上美学

  为什么呢?大四那年,因为听过他几次美学课,我突然意识到,美学,是那么的平易近人;美学,是那么贴近我的心灵。于是,我选择它作为自己研究生的专业。那天,他给学生出示好多照片,全是在黄山拍的。他指着巍峨的山体,告诉我们,照弗洛伊德的观点,这很像男性的阳具,充满美感。

  他还指点我们欣赏毕加索的名作《方与圆》。男子是立方体,代表阳刚,女子是圆的,代表阴柔。

  当时,我想知道,为什么一幅画令我热血沸腾,其他人看后却无动于衷;为什么有些东西让人交口称赞,全都觉得美。美学,到底有没有规律可言?美,又为什么会让人心潮澎湃?听过他另一堂美学入门课后,我突然发觉,原来以为很高深的美学,就是解读我心中这些疑问的东西。我,做了美学基本问题的思考。

  他是位优秀的转述者

  讲课讲得那么好,老师却从来不写论文。为什么?他说:因为我不想功利地写作。

  而他的一位年轻同事这样评价:他在言语表达上特别强大,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转述者,但他可能不太擅长文字,不太擅长理论的创新。可这抹杀不了,他是位好老师。学校应该给这样的老师以空间,因为学生喜欢他。他的一位大三学生写下这段文字:他的存在让我感到这个世界很丰富,让我知道以这种不入流的生活方式也可以过得很精彩,并且真的可以有人坚持不屈服于这个世界,他做到了。

  樊阳

  免费人文讲堂20年只为培育独立人格

  为精神家园寻一个现实处所

  教了20年书的中学语老师樊阳,被同事和学生形容为很好的老师,特别低调的樊阳,最近了。

  12日,知名媒体人长平发了一条新浪微博:拜访老友樊阳的家。他是上海市中学名校里的名师,放弃高价辅导班的挣钱机会,把自家两居室里最大一间作为教室,每周末免费开人文讲座,对学生讲中西思想史及当下社会问题,已坚持20年,艰辛备尝。

  数日间,这条微博被转了1400余次。低调的樊阳也因此进入传统媒体的视野。

  在这个一切用所谓成就来衡量、成就又多以金钱来衡量的功利世界,为了帮孩子们守住一方精神净土,樊阳的艰辛备尝,是微博难以记述的。

  20年,免费的人文讲堂

  每个周六的傍晚,一群14岁到17岁的学生就会来到樊阳家楼下,为避免扰邻,轻手轻脚,分批上楼。樊阳形容跟地下工作者似的

  樊阳把儿子的床铺翻起一半变为沙发,圆桌边放上几把椅子,不到20平方米的居室就成为了教室。30多个学生挤满了这方空间。人最多的时候,学生们甚至席地而坐。

  在这里,樊阳给学生们介绍中西方文学、思想、历史,点评社会热点,交流阅读心得。两个小时过去,热烈的讨论常常还未结束。

  为师20年,樊阳先在陕西当过四年高中老师,后到上海育英中学教初中,现在是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的高级教师,一直教语文。他的讲座也延续了20年。

  为的是,培育独立的人格

  樊阳为讲座准备文字十多万,制作PPT20个,共计千张。为的是深入浅出,为学生搭设一个古今中外人类文化发展的立体舞台

  一个学生这样记述在豆蔻年华聆听讲座的感受:我一直很执著地认为在文学素养方面的资质愚钝,何况当时思想和身体一样都没有发育成熟,有很多东西都只能存在笔记本中,有很多东西被记忆的涓涓细流带走。只能似懂非懂地听老师讲述他的精神基础,默不作声地羡慕其他同学有他们自己对文学作品独到的见解,有些怀疑自己的(精神)‘大厦会不会在读大学后倒掉

  这是樊阳正在进行的探索:让这些半大的孩子接触经典,通过阅读和讨论,培育独立的人格与自省的精神。他也在尝试,从讲座本身向外延伸。

  功利的现实,正蚕食他的领地

  樊阳坚守的精神净土,一直经受着现实的蚕食。

  20年投入的教学生涯,消磨了樊阳的健康。他的消化系统状况频出,曾让他不得不暂离讲台。而樊阳教学的基础教育阶段,应试色彩最为浓重,则成为了讲座继续开展的莫大阻力。

  樊阳的人文讲座落地上海的时候,最开始有18个学生参加,后来变为15人、3人、6人、5……樊阳说,很多学生被家长逼回去,带到家教补习班。

  身为名师的樊阳,曾经在一年中拒绝了40多个有偿家教、3个培训机构的邀请。

  场地不够,成了现实苦恼

  现在,人文讲座的学生增加到了35人左右。20年来,听过他讲座的学生,基本都跟他保持联络。其中,不少是社会精英。

  让樊阳感到苦恼的是,家中的讲座场地,已越来越不能满足要求。

  在樊阳自己眼中,不止他一个人在创新语文教学,而他唯一跟别人不同的,也就是坚持和做了些基础性的工作,譬如说,日积月累,从初中到高中,对学生有整体的关注。

  语文名师于漪是樊阳的偶像,他很喜欢于漪的格言:选择教师,就是选择了高尚。

  郭初阳

  给教材挑刺为语文找回尊严

  语文教师郭初阳在业内被称为另类名师。所谓另类,上课时,他让学生看电影,跟学生谈性爱,聊政治,一周5节语文课,真正上课的最多只有3……所谓名师,他的教案被编辑成书,大获教育专家赞赏,被称为语文找回了尊严

  在中国现今的教育体制下,这样一位有着革命精神的老师,必定要陷入舆论的争议中。2008年,郭初阳又做了一件震惊业内的事:他辞职了,离开了原先供职的杭州外国语学校。

上课谈性爱

  郭初阳老师曾经是班主任,一次在班会课上,他和学生大胆地聊起了性爱。我们谈性,不说故事,不谈隐私,只说常识。郭初阳说,这节课不是我上的,是学生上的,他们四个人,两男两女,我事先了解了他们要谈的话题,还是有基本把控的,然后就坐在教室后面听。

  课还没开始,就有老师跟郭初阳告状:你们的学生在干什么呀!快去看看,他们在玩安全套!

  而郭初阳一脸淡定:没事,那只是工具。

  在郭初阳看来,只要态度正确,没什么不能谈的。

  给教材挑刺

  2009年,郭初阳拿出了他整理的问题课文目录和点评找到了媒体。他用几个月的时间梳理了全国广泛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用现代视角进行审视,发现了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

  主要问题有四类:一是内容不符合历史与常识,如人教版的《爱迪生救妈妈》;二是缺少童心,扼杀儿童天性,如苏教版的《蘑菇该奖给谁》;三是思想不符合现代观念,如人教版的《妈妈的账单》;四是随意改编戕害经典,如苏教版的《少年王冕》、北师大版的《不愿长大的小姑娘》等,至于无作者名字、无出处、无发表时间的三无文章,更比比皆是。

  《爱迪生救妈妈》课文大意:爱迪生刚满7岁时,就用镜子反光的原理来照明,使医生在自己家里为妈妈紧急做了急性阑尾炎手术。

  郭初阳说:故事虽然很感人,却在任何爱迪生的传记里都难以找到事实的根据,而且从医学上考究,当年也不可能做那么一个阑尾炎手术。

  为了证实《陈毅探母》的真实性,他查阅了《陈毅大事记》、《陈毅年表》等所有关于陈毅元帅生平的书,结果《陈毅探母》这件事还是无法考证,最终得出这篇课文是虚构的结论。

  为什么辞职

  郭初阳1973年出生,1996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分配至杭州市翠苑中学任教,2003年因为教学业绩显著,调入杭州外国语学校。被业界称为中学语文界新生代教师,当今语文教育界的新锐。

  2008年,在郭初阳事业的高峰期,他选择了辞职。而辞职的理由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字——不自由。

  工作时间不自由,领导叫你去开会你就得去开会,上课时间固定死,教学任务多,上课内容很固定,必须要教考试的内容……这个体制让我很反感,我明知道不对,却还要花很多的力气去做,让我感觉在犯罪。现代社会,越来越多元化,不像以前,一定要一份稳定的职业。我想做独立教师,那就离开嘛。郭初阳什么都不避讳。

  辞职后的精彩

  辞职之后,郭初阳在一家名为越读馆的培训班授课,越读馆主要针对5-8年级的学生,主要培训项目是语数外。

  在郭初阳眼中,他最喜欢的是类似于成都华德福的学校。不同阶段的学生有不同教育方式,这所学校有一定的儿童心理学基础,学科是打通教育的,很有意思。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不像我们那种千军过独木桥,很傻很白痴。

  越读馆是为数不多的拥有自己的图书馆的教育机构,前不久,郭初阳还搞了一个漂流瓶活动。学生把自己的书带过来,然后换图书馆里的书,这样书就流动起来了。扩大孩子们的阅读量。郭初阳说。

  在他眼里,阅读非常重要。语文其实就是语言教育,阅读和写作相当重要,一定要广泛地阅读,同时写作也是表达语言的一种,也很重要。大量地阅读经典,孩子们自己会发现好的东西。

  郭初阳很喜欢这句话。爱因斯坦说的: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而我们现在的教育,总是把知识作为任务让学生去背负,一听到写作,很多孩子都很害怕。这种教学方式是不对的。我认为的教学,知识就应该像是礼物,孩子们很期盼得到。

  【关于樊阳的微言论】

  @星夜无音:他是我的同事,是我很欣赏也很佩服的一位优秀教师。教师群体中有很多优秀的人,但他们往往低调不张扬,很难被社会的视野关注。

  @Gaoyugrace:和他在一个单位工作,敬佩他对文学的追求,敬佩他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执着,更敬佩他的精神。能遇上他这样的老师,真是学生的幸福!

  @龚晓跃:好先生,这才是树人先生。

  @李小鱼2010:在哪里在哪里,很希望能让我孩子去听听,高二的孩子了,一天和我说如果他是公务员,一定也是贪的那个,因为周遭环境就是那样的。真是欲哭无泪,这个社会改变了纯洁孩子的价值观。

  【郭初阳语录】

  我喜欢一个城市的程度,与这个城市里面好书店的个数成正比。

  关闭了三联之后,风景再美丽的城市,也不过是一片野蛮和荒芜。

  好的语老师不应该读语文类期刊。

  老师应该是一个思想者、启蒙者。

  教参是伪权威。

  考试摧残学生,也导致教师的堕落。

  【朱淼华语录】

  教师生涯至今二十七年,却依然是一个讲师,此事与他人并无关系。我至今未打过任何评职称的申请报告,理由很简单,我自知不够格。我既然还没有写出确认自己水平的论文和专著,那么为何要主动提出申请呢?虽然,职称的评定直接联系到收入、住房等一系列待遇,而我却认为,文科的论文和专著的写作一旦和上述的待遇直接挂钩的话,那是对人文学科的亵渎。我选择了不参与。我不仅选择了不参与,而且早已做好了为这个不参与而必须承受的一切责任。我愿意。

  我不可能不看书、我不可能不思考、我不可能不写东西、我不可能不具备一个大学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我自认还算一个兢兢业业教书的人,平时谨小慎微做事、和和气气做人,闲时的全部精力都用在了资料的收集中,而不屑于繁杂琐碎的人际关系。虽说已经过去了好几年,可在夜深人静又不得入睡的时候,还时不时地反想,为什么居然会惹出个现象来。

 

 

上海教师樊阳开设人文私塾20我不是袁腾飞,我教公民

《时代周报》 2011113 作者:龙婧、路琳娜

别人周末逛商场看电影,他将周末给了私塾

樊阳在家里开设公益人文讲座,利用周末时间讲述文学名著、中西思想史及当下社会问题,至今坚持20年了。

已过不惑之年的他,是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高级语文教师,一直带毕业班。

樊阳戴着眼镜,瘦小却精神。他的身上,能看到书生意气和理想主义交织。说到激动处,健谈的樊阳会不自觉地加重语气,提高音量,炯炯目光射透镜片。他不是激进之人,虽然每个周末都会给学生讲各种社会问题和思想史,但并不否定应试教育体制。樊阳坦言,自己并不希望走出这个体制一方面,在这个体制里,他可以接触更多的学生;另一方面,他没有勇气走出体制。

他不愿被冠以上海版袁腾飞的头衔。

樊阳说,给学生们上这些课,并非为了培养社会精英与公共知识分子。毕竟,除去精英,尚有大批普通人,他们拥有独立人格与思想,他们也是社会脊梁,为国家社会扎实工作。

最近,樊阳的讲座暂停了,因为学生要迎接期末考试。他说,等他们都考完,还会继续开讲。毕竟,学生们还有课内的压力。

当老师是个偶然

时代周报:您为什么想到做一个这样的讲座?

樊阳:我做老师是偶然。1991年川大中文系毕业后,因为没有门路,就回了原籍陕西,进了厂矿子弟学校。

那时我没受过专业的师范教育,也没有实习过,提一个小黑板就上去了。我爱好历史、地理什么的,上语文课就有点旁征博引,能兴之所至。这种乱七八糟的教法,学生却很感兴趣。和学生接触多了,就感觉到学生需要像我这样的老师。当时来说,教材里所推崇的和学生所需要的并不符合,学生所需要的在教材里可能并不能得到。

时代周报:也就是说,你的人文讲座从1991年左右就开始了?

樊阳:差不多。因为感觉到学生比较喜爱的东西,在课堂上是无法承担的了,我就想成立一个兴趣小组。有一天放学后,我告诉学生,有这么一个小组,有兴趣的人,留下一会。

那时候是讲一些大家感兴趣的,历史地理、综合的人文方面的东西。后来慢慢切入到文学史上的专题了,比如《诗经》,屈原专题,西方古希腊神话,堂吉诃德等等。

时代周报:这样会不会让学生心有旁骛,比如影响到考试?你知道,有些老师讲课很受学生欢迎,但他们的考试成绩未必好。

樊阳:学校的教育也必须培养学生考试型的那种阅读写作。我的班学生语文成绩还不错,高考成绩还拿过咸阳市第一,不然我后来也不能到上海来。

培养学生独立人格

时代周报:据说你到上海后,曾经有两年时间没有做这个人文小组?

樊阳:到上海后反差很大,教学上生活上都不适应,我那时没有房子,到处借住,各个亲戚家都住遍了。那段时间,我得让自己先适应这个地方,才有能力谈别的。

时代周报:是什么又让你再次延续了这个讲座?

樊阳:说实话,刚来上海,我很苦闷。因为我带的班是初中预备班和初一,这让我有强烈的愿望想回到高中去。因为我觉得失去了听众,跟小孩开始根本没法沟通的。但是慢慢也习惯了,发现跟小孩子交流也有乐趣。

于是到了初二时,我又重新萌发了这种念头。觉得我该发挥自己的特长。

我那时是班主任,我跟全班讲的,我说我们学习不仅仅是这些,其实还有很多东西,大家如果有兴趣,从今天开始,我就给你们讲一讲。有的同学立即就走了。特别是男孩子,因为他们觉得肯定是讲名著什么的,他不要读名著,不要读书,要玩电脑,要打篮球。

时代周报:当时你还没解决住房,上课地点怎么解决?

樊阳:就一群人坐在复旦大学的一个花园里。

时代周报:当时是怎样的情景?

樊阳:复旦的那个花园,叫曦园。我记得很清楚,冬天很冷,我们都穿着滑雪衫。我印象很深刻,从春天到冬天,我们有个女学生还去摇梨花树,弄得满头都是。

有时候有些人会注目的,我就声音放低一点。

时代周报:在曦园讲多久?

樊阳:三年时间。买了房子后,周末就把儿子送到外婆家,在儿子卧室讲课。学生们来了就席地而坐。

不做上海袁腾飞

时代周报:这时候所讲的,跟你在陕西时一样么?

樊阳:因为都是初二的孩子,开始讲的时候,我先从中国的地理大势讲起,中国历史为什么这样发展?中国边界怎么形成的?中国长城内外意味着什么?这些内容他们更有兴趣,特别是男孩子。

从这些东西再到中国语言、文字的特征,然后到中国文化层面。到一定程度,我就说我们去读读诗吧。

初三时增加了阅读时文的内容。比如《南方周末》那些我觉得有价值的文章,还有社会热点问题以及一些历史争端。我觉得他们已经初三了,也开始思考了。

时代周报:给初中学生讲时事,是不是太早了?

樊阳:你不要小看学生。很多人觉得他们年龄太小,不会思考,对他们会起相反作用,我觉得不会的。一个人在高中阶段他的思想是一个很大的飞跃。

再者,我觉得就是从应试的角度来说你也得关注社会。重要的是,我希望他们慢慢建立独立的人格和精神追求。中国需要的,不仅是精英,还有更多有独立的人格的人。

时代周报:有些人说你是上海版袁腾飞

樊阳:我不希望被塑造成第二个袁腾飞,我希望在体制里面能够和学生直接接触。而不是通过网络,百家讲坛那样。我没达到他那种口才表达,学术深度也不够。重要的是我是做基础教育的,还是做一些普及的工作比较好。我愿意和学生直接接触,只想和学生表达,不想你们写出来让大家觉得,哦,你和袁腾飞一样,要和体制对抗的。

时代周报:你更多在于给学生人生观一个指导作用,而不是像袁腾飞的那种……

樊阳:对。是自然而然地在他们读名著时接受良好教育。就是世界文明成果的一种呈现,他自己在知识的海洋里,在名著里,在古代先贤里也好,或者说人类文明走过的历程中,他感受感知,他自然而然就有头脑了。

鼓励学生考大学

时代周报:你在课内教育这块成绩怎样?

樊阳:我两块都不放过。任何教育教学都不可避免考试。而且从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来说,它必然要考试。

时代周报:我可不可以理解为,你是尊重现行的制度的?

樊阳:不是说尊重,你们想想看,现行的高考中考制度,如果取消,中国更加糟糕。至少现在还有这个传统,信任高考。说明大家还是信的,要是没有这个体制,说取消高考,整个推翻,国家就完了。我们很多传统的东西不能简单否定。

时代周报:听说你的讲座,一般不接高三初三学生?

樊阳:高三是坚决不让他们来。现在国家的人文教育主要放在高等教育里面,从过去我就和他们强调,你们一定要进大学。不但要考出来,还要尽可能考得好一点。

对初三学生,我会讲一些考试的内容。我说你们要是有学校里的问题我也一样会回答的。有时我也会另外给这些学生补习补习,这也是义务的。

时代周报:学生中途退出怎么办?

樊阳:我之前会给听讲座的学生家长讲,一个个确认,希望他们能坚持到高二。后来出了一件事情,我就不这么做了。有个学生,资质很好,家长曾信誓旦旦地保证,孩子会坚持到高二。结果孩子考进一所名牌高中后,家长就不让她来了。我非常生气,觉得对方完全不尊重人,我特意让学生传话,认为家长这样做是不妥的。

现在我不这么干了。确认了也是虚的,毕竟学生现在的学习压力很大。

时代周报:这样听起来,你的书生气似乎很重。

樊阳:对,我有点理想主义,有点像堂吉诃德。

时代周报:但这种情况听说很普遍啊,你的很多学生,在上了一半后,都被家长拉回家学习了。你学生最少时有几个人?

樊阳:2003届很失败,走了很多,2005届也很失败,坚持到最后就七八个人。

为社会培养人

时代周报:看学生一个个走了,你会不会很伤心?

樊阳: (提高语调)当然很伤心了!我最伤心的就是这个事!比如一个女生,她原来就喜欢追星,漫画,后来慢慢真喜欢文学了。从原来根本不读书的,变成了喜欢读书。但是高二了,她父亲的影响力显然更大,中秋节时,她爸爸来了,和我谈一谈,我就知道,哦,不来了。 

我很失落的。因为这个孩子是有变化的,但是最后还是被现实功利拉走了。我一直经历这种打击。我只能对他们说,你们要好好读书,现在老师只是帮你搭了一个架子,你要自己投入其中,真的学会积累,包括到大学了自己会求知,会看社会问题,才能把大厦建起来。

那么多学生,并不是说每个学生都很成功,有一部分很成功我就觉得非常不容易了。即使是那些可能半途而废的学生,但是他有这样一个经历,将来的什么时候,可能就会有作用。他不会走得太远。

时代周报:做了这么多年免费的课外小组,你会被周边的人觉得是一个异类么?

樊阳:我有点异类。但这个异类,是比较让人敬而远之的。我绝不是走出体制那种异类。我不想走出体制。我觉得走出体制之外你的受众面肯定不一样了,你肯定要带点,类似明星式的行为,这样你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不仅我自己没有那种勇气那样生活,而且对我的学生也并不有利。

很多记者问我,会不会有其他老师很推崇?我说就是我的徒弟和跟我很好的人都不会学我。人家认为我是个大傻瓜。他会和我说,我的孩子送到你这里来啊,但他不会学我。

但我要补充一下,不光我,我身边还有很多默默无闻的热爱语文教育的老师和社会上方方面面的有识之士。

时代周报:据说你曾经因为这个讲座,还被人以补课扰民投诉过?

樊阳:对,那是我要评职称时候的事情。我的学生现在到我家,都走得蹑手蹑脚。

时代周报:听上去,你是一个特别理想化的人,你的理想是什么?

樊阳:语文就是对学生的精神哺育,这也是我的理想。在功利的社会大潮面前,培养学生成为现代公民,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和价值观,这是对社会对国家最有益的。

 

樊阳坚持免费人文讲座廿年怎样冲出应试教育

羊城晚报 2011-05-15

樊阳:语文课,就是精神哺育

一个普通中学语老师坚持免费人文讲座廿年

他怎样从应试教育中突出重围?

羊城晚报记者孙毅蕾(发自上海)

他,是一位普通的语老师。不一样的是,他在周末开设的免费人文讲座,坚持了近20年。

他感叹眼下的孩子们人文学习匮乏,可自己十岁的儿子也不得不忙于学奥数、学英语,听不懂父亲的人文讲座。

他想打破学校教育中的条条框框,但他几乎年年带毕业班,几乎每届毕业考成绩都名列全区前列。

———他是樊阳,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高级语文教师。

王朔、郑渊洁都曾表达对现有教育制度的不满,并亲身实践以家庭教育取代学校教育。樊阳说:我不喜欢这种方式,我是普通人,只能在体制内探索普通百姓需要思考的问题。

文学沙龙

“上语文课时我喜欢旁征博引,比较随性。也发现学生喜欢,愿意接受。”于是搞起了兴趣讲座,与正常教学分开。

1991年,樊阳从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回到陕西咸阳的家,进入厂矿子弟学校当一名高中语文老师。并非师范专业毕业的他,原本志不在此,走上教师岗位时多少有些无奈,但很快发掘出自己的热情。

“当时来看,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学手段,都有些问题。教材所推崇的,和学生实际需要的不一样。”樊阳说,尽管他学的是中文,但从小爱好广泛,历史、地理书籍翻了不少,还经常到陕西的各处古迹探究各种历史遗迹。“所以上语文课时我喜欢旁征博引,比较随性。也发现学生喜欢,愿意接受。于是就开始慢慢摸索这样的教学特色。”但他很快发现,这些内容课堂上无法完全承担。于是他搞起了兴趣讲座,与正常教学分开。

这就是初具雏形的人文讲座:放学后,愿意听的学生留下来,听老师讲综合人文知识。

“那时候是讲一些大家感兴趣的历史地理、综合的人文方面的东西。后来慢慢切入到文学史的专题了,比如《诗经》,屈原专题,西方古希腊神话,堂吉诃德等等,学生们都很喜欢。”他说,当时这种教学,在模式上更像“文学沙龙”,讲的内容不成体系,但多了一个与学生交流探讨的渠道。

1995年底,樊阳来到上海,当一名初中预备班语文老师。他想延续咸阳的“文学沙龙”,但是从教高中生一下子变成初中预备班,孩子们完全跟不上他的节奏,“沙龙”停了两年。“到了第三年,发现跟小孩子交流也有乐趣。我又重新萌发了做‘沙龙’的念头,觉得应该发挥自己的特长。”于是,班上有兴趣的学生,又开始在放学后自愿“补课”。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他带的第一个班毕业进入高中。他改进了“文学沙龙”的组成模式,允许已经进入高中的往届学生一起利用周末来参加“沙龙”。“那时没有场地,我在上海也没有自己的房子,我们就在附近复旦大学的曦园里,找个安静的角落讲课。”

买了房子之后,樊阳的“文学沙龙”更成熟了。他把课堂就设在家里,把儿子的半张床作为沙发,圆桌边放几把椅子,不到20平方米的房间就成了教室。

现实壁垒

听人文讲座不能马上提高成绩,学生流失严重。“任何教育,都不可避免要考试。”他也需要帮助学生过好这一关。

不知不觉,樊阳当了20年老师。一路走来,最让他伤心的莫过于参加讲座的孩子们陆续退出。

“有一个女生,我看着她慢慢发生变化。她初二时很叛逆,爱追星、画漫画。来听了我的人文讲座,慢慢真喜欢上文学了,后来高中考进了市重点,还在那里当了文学社社长。从原来根本不读书,变成了喜欢读书。但是到高二中秋节时,她爸爸来了,说了很多感谢的话,最后我才明白,哦,原来是以后不来了。”

每一届新进来的学生,坚持听讲座到高二的,往往只有几个。这曾让樊阳难以接受:“我曾经给听讲座的学生的家长打电话,一个个确认,希望他们能坚持到高二,系统听完讲座课程。有个学生家长曾信誓旦旦保证做到,结果孩子一考进名牌高中,就不让来了。我觉得家长这样做不妥当。”

可是现实就是现实,作为老师,他很清楚学生们进入高中后面对的学业压力。听人文讲座不能马上提高成绩,家长们更愿意带孩子去补英语、数学。所以樊阳对学生流失的忧虑,逐渐转化成了失落。

然而,千万不要以为樊阳是当前教育体制下的异类。事实上,他对应试教育也颇有心得。

樊阳带的每一届学生,几乎都在升学考中获得全区前两名。他总结的“三遍圈划精读法”,入选上海杨浦区的“全区名师讲堂”。他花了很多精力研究如何应试,他说:“任何教育,都不可避免要考试。”他需要帮助学生过好这一关。

“语文知识的教育难点,很重要的争论就在于要不要体系。我也曾经花很多时间思考这个问题,后来我想通了———不可能一下解决,但是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阅读分析、写作,确实也能考量一种能力。考试阅读,有章可循。”在这种理念支撑下,樊阳让他的每一个学生都准备了一本“总结本”,帮他们归纳每一种题型的应对思路。他的课堂教学,甚至细化到告诉学生考试时如何分配时间,默写、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小作文、大作文……每一种题型都有标准答题时间。

人文讲座收获颇丰,应试教育也成绩不俗,樊阳为自己设定了语文教育的两种评价标准,并且在其中游刃有余。

知识框架

他的大多数学生,未必都“从文”,“我只是帮他们搭个架子,让学生学会积累、学会求知、学会看问题,自己才能把大厦建起来。”

代价也是明显的。糜烂性胃炎、肠息肉、冠心病早期,这些老年人常见的疾病,早早地找上了他。评高级职称时,邻居一封举报信写到教委,举报他在家里开补习班(讲座)扰民……

如此付出,如何取得家人的支持?樊阳的爱人是街道办事处的普通员工(非公务员),每月一千多元工资。“我们俩能走到一起,首先因为她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她结婚以后利用业余时间读了大专、大学,修的专业也从热门的新闻转向了中文、古文。”

生活中的争执必然存在,尤其是当樊阳对教学的追求,赔上了自己的健康、亲子的时间、邻里关系。樊阳说起了某年教师节时的一件小事,当时快教师节了,有个升入高中的学生在听讲座时说起要为现在的老师准备小礼物,学生们说得很尽兴,却全然不顾樊阳妻子的感受。教师节过去了,这位学生对樊阳也没啥表示,爱人忍不住说了句酸溜溜的话:“人家送给现在的老师礼物,不送给你这位过老师。”这句话不知怎的传到了那位学生耳朵里,他特意买了巧克力送给师母,樊阳递巧克力给爱人的时候很得意:“你看,人家特意说送给师母的!”

学生心里的认可,成了樊阳最珍视的坚持下去的动力。来自学生的积极反馈也越来越多。

“上次我回陕西,学生聚会,有一位姓冯的理科生告诉我,他现在在传承我的那套东西。他说现在能把《论语》背出来,《易经》的几个章节也可以跟我讨论。我哪知道多少《易经》的东西?以前也不觉得这位学生对文学特别有兴趣,没想到他现在会这样。他说我那时教给他的东西,非常有意义。”还有搞科研的学生,去过南极,他告诉樊阳,日常生活里经常会翻翻名著,会想到老师的话。

说到这些学生,樊阳的眼睛显得特别亮。他说,他的大多数学生,目前的工作未必都跟文学、文化有关,“我作为老师,只是帮他们搭个架子,让学生学会积累、学会求知、学会看问题,自己才能把大厦建起来。”应试教育下,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但他希望每个学生都搭好基础人文知识的框架。

“语文课,就是对学生的精神哺育。”这是名师于漪说的,樊阳深表赞同。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语文高级教师,20年来一直为学生免费开办阅读讲座。

  推荐理由

  樊阳通过公益人文讲座推进学生阅读的一位中学语文名师。

  20年,他坚持利用周末在家里开设公益人文讲堂,给中学生讲解文学名著、中西文化史,促使学生阅读名著、关注生活,给学生精神的滋养。面对应试教育的背景,他用自己的语文课与功利主义拔河,为的是学生在经历过中学这一黄金时期后,能养成经典阅读的习惯,引导他们热爱祖国灿烂的文化,成为社会合格的公民。

  上海控江路附近一个幽静的小区,每周六晚7点,总有三四十名初高中四个年级的学生静静地聚拢来,轻轻地叩响六楼的一个房门。这扇房门20年里已经换了一个又一个地方,而门后的主人,却始终像磁场一样,吸引着一茬又一茬的中学生。学生们照例围坐在他身旁的椅子上、小板凳上,甚至地上,足足四圈,直到门口。异常拥挤而温暖的房间里,开始两个小时的思想碰撞与精神盛宴!

  学生中的一部分是樊阳在上外双语学校的初中学生,更多的是已经考进了全市不同高中的学生,还有不少慕名而来的外校生。这场景延续了20年,第一批听课的学生,今年已经36岁,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实践着阅读中建立的理想。

  1991年,樊阳从四川大学毕业,在陕西担任一名高中语文教师,从那时起,他就发现现行的语文教育对书籍阅读的缺失或空泛,便开始进行这样的阅读讲座。1995年底,樊阳来到上海,开始思考怎样让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延续好人文底蕴的积累。于是,从1998年起,樊阳从初二年级开始,将古今中外文学文化经典按文明发展的序列依次介绍给学生,与他们一起阅读经典,交流思想,让他们在名著的滋养下成长。在学校里挖不出时间,他就在周六开课;找不到合适场地,就到复旦大学的小花园上课。大冬天,一群穿着羽绒服的孩子围坐在一起畅谈文学。从秋到春,周周不断,看枫叶烧红,望梨花满园。

讲座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系统:45节中国古典文学课,从先秦文学讲到《红楼梦》;25节西方文学课,从古希腊神话讲到托尔斯泰。学生在三年半的学习经历中阅读古今名著近30部,还有大量的古诗文,给他们的人生打下一个坚实的底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樊阳还带着学生在双休日走出课堂,名曰人文行走,到上博书法馆看文字文化;到山阴路感受鲁迅精神;到天蟾舞台看昆曲《牡丹亭》,去文庙讲孔子的一生学《论语》;去苏州河,剪取吴松半江水讲鲈鱼之思;去绍兴,重温陆游、鲁迅的人生;在西安,为学生重塑唐诗的辉煌!他还与学生一起建立了网页论坛我的精神家园,交流读书心得。他经常会贴一些自己搜集来的时文让学生欣赏,学生们在里面交流阅读心得。这样,讲座+行走+网络三者就形成了人文阅读讲座的立体推进阅读的学习网络。

  目前,讲座已在学校支持下利用教室,有近80名学生和年轻教师参加。学校以樊阳领衔,多位教师参与,成立了人文阅读工作室,中小学初步形成经典阅读的阶梯校本课程,让更多的学生从阅读收益。不少慕名学习的教师开始在自己身边尝试,如珠海的养正学堂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读书感悟

  打开一张新的书页,火车也开始启动,晨曦中,车窗外风景一片片向后退去,一页页书也随车箱的轻摇微微颤动,仿佛心的轻轻叹息与交流。这是从大学时代就养成的习惯,每年的假期总是在出行中,而出行的伴随总是手握一卷新书,开始一段人生新的旅程。

  这也成为我读书最向往的情景,仿若打开书页,人生的列车就像从一个小站开始起动,眷恋不舍却又满怀深情渴望。一本好书就像一次绝佳的旅行。久不读书,如同沉寂在莫名的小站,不知前方与来路。长此以往,变成一架腐坏的躯壳,那将是怎样的悲哀呢?

  年轻时仿佛行驶在广阔的原野,前途时而光明一片,时而不知所措,时而沉醉在追赶的豪情,时而停滞在空虚的迷惘。于是,书籍是你不可或缺的伴侣。特别是长篇巨著,如果你走进那个世界,你会幻化为主人公,经历人生的悲酸苦辛,跨越时代社会的急功近利,你的心灵自然变得厚重沉稳。想起大学时代一次次面临心灵的深渊,因为有书,我停驻片刻,就知道该驶向哪条股道。工作后,面对不对口的专业,我打开了《约翰克利斯朵夫》《蒂博一家》;面对下海狂潮,学校空荡的图书馆和阅览室,晚上自己办公室的孤灯,我打开了萨特的《自由之路》歌德的《浮士德》……

  这是智慧的最后总结:要每天争取自由和生存的人,才有享受这两者的权利!这铿锵有力的话语,让我走出了心灵的低谷。我的人生列车重又开始启动。我发现学生不是厌弃文学,而是接触真正文学的机会少之又少。是真诚交流的氛围缺失让大家以为阅读就是作题。当我帮他们打开一扇阅读的窗,生命的阳光就照亮阴湿的角落。那阳光就是文学名著,就是富有生命力活泼泼的时文。从此,讲座伴随我的生命历程,书给与我也给与我的学生,让他们的心与古今大师的心交融!

  人到中年,事业小有所成时,你会发现身处高原,一个新的人生困惑期向你走来,人生的列车是否停靠在这高原小站?尽管你已拥有一片不小的天地。我打开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打开《教师不可不知的哲学》弗莱雷教师是文化工作者的思考给我深深的启迪,人是未完成的有意识的存在者”“教师是文化工作者,那么教师就应既是反思者也是行动者,用知识与技能赋权于学生,清楚于社会的问题与未来可能性,不仅关心个体的成就更关注学生的自主批判性地阅读世界,在必要时有改造社会的姿态与能力。

  车站的小憩,书页的翻转,列车的运行,人生的新境界在此不断发现着,发现着……

读书故事:三本书的问候

  桌上放着三本书,转瞬间仿佛诉说着对爱书人的深情问候……

  摩挲着这本第一届学生小冯快递来的《曾文正公家书》,回想着20年前那个黝黑倔强甚至有些粗野的男生,你突然会觉得书籍可以改变的人生原来可以如此巨大!

  每年春节,都是我在陕西执教的第一届学生和我相聚的时间,四五十个学生从全国各地甚至国外飞回故地,欢聚一堂,唏嘘不已,一些学生15年未见,携家带口,事业有成。比我的白发还多些的小冯挤过来说:老师,我真想跟你好好探讨易经,您当年讲座将的东西我现在算是真正领会了不少,我现在可以把四书全背出来……”我说,你别吓我,你这个参与研究神六、神七的科学家怎么有时间看古书呢?”“是啊,正因为成天高科技,我就越发热爱思考些古理了……”他说起经典给他的责任感,让他在南方闯荡几年后,重回航天本行,并让他在浮躁的社会中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为国家民族做些事。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可原来我记得,你可没让我少操心,为了让你静心读书,特意带你参加讲座……”我不由感叹。是啊,是您讲座中给我们讲的读书故事改变了我。”——是的,那时讲座经常跟他们一起分享我的读书经历,跟他们说,我们小时因在文革后期,没条件看书。养成了作摘抄的习惯,从小学四五年级开始,日积月累,集腋成裘。到高三时,我在文科班的积累让老师同学刮目相看,摸底考试难度极高,只有我一个人及格94分。大家终于发现我近一人高的摘抄剪报的秘密。

  手里拿起另一本书——中文版《百年孤独》。那是在中国人民大学的07届学生小李暑假特意从北京带给我的。他说:讲座时您描绘您大学时读《百年孤独》时的震撼,现在我真的懂了。我知道他到北京,就充分利用北京的条件,徜徉在书海,还参加学校的读书会日知会交流读书心得。这份执著确实是讲座的一种习惯。

  说起大学时代,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应该是幸福的,读书探究的氛围如此浓厚。也许是从小读书条件差,让我们这些进入大学的年轻人有鱼儿归海的愉悦。只要没课,总是扎在图书馆里,文科开架书阅览室成了我的最爱,所谓博览群书的畅快真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有时早上一顿,再下一顿已经万家灯火……自己工作后能撑起这样一个横跨古今中外文学经典,文史哲贯通的宏大工程,确实有赖于那时的读书经历,也得益于到上海后继续到上海图书馆广泛涉猎的习惯。那时每个星期六都会转三趟车,在图书馆翻阅摘抄,不过此时更多变成了专题阅读,讲座推进到哪里,在这之前,我得翻阅过相关的评论才放心,下一次讲座又会查阅一下这两年学术界是否有一些新看法。而经典原著本身更是两三年就会翻阅一回,像老朋友一样小别重逢,倒别有一番风味。现代主义文学并不在中学阅读的讲座序列里,但曾让他们尝试片段,不想这撒下种子,不过几年就发芽吐绿,学生们如果尝试到这种读书的快乐,那份震撼也许是另一种百年的力量吧。

  桌上还放着一本台湾出版的《古典书信集》,那是珠海的张若楠老师中秋节时特意从香港购得带给我的。那古典书信的体例装祯,把人一下子带入追求语言典雅,文藻辞韵的氛围中。

  今年初开始,人文阅读讲座受到不少热心推进阅读人士的赞赏。珠海的张若楠老师不顾身体有痒,毅然带了徒弟飞来上海取经,将人文讲座的形式传到珠海自己的课堂,每天在她的课堂上都有琅琅的书声。周末进行讨论,从而让更多的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但她行事低调,每次总是说自己没做什么,这是怎样高尚的境界?从此我们时时通过微博交流读书的体会,也吸引了不少同行参与其间,那《书信集》已不再是古典辞韵的典雅瑰奇,而成为热爱阅读人心灵的信使……

  三本书,三段读书传信的人生问候!

推荐书目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10月出版

  大约很多人和我过去一样视哲学著作为畏途,但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就是这些圣人哲人的经典,那是中国人的根,那里有中国人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大智慧。而且本书也是冯友兰先生哲学与思想融铸的结晶,他以有限的篇幅,打通古今,联系中外,充满睿智与洞见。加之这是他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所译出。所以,有着浓浓的课堂味道,让人仿佛再次回到学校里,听着温和睿智的长者传道授业解惑。每篇都篇幅恰好,编排合理,内容详实,举例精准,语言通俗。是了解中国文化精髓的一个深入浅出的读本。

  《教师不可不知的哲学》 林逢祺 洪仁进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月出版。

  全书由台湾学人精选了从苏格拉底到福柯25位哲学家、教育家有关教育的哲学思想解读,特别针对当代教育面对的传统师道式微,功利主义盛行的现状,有针对性的进行阐发,给人启迪,又清新可人。就像书的题词所说:教育哲学领航教育人生。(石中英)教师学点哲学,有益于治学、授业与修身。(于漪)中国当代教师要大气,有胸襟,必须读读哲学,要在全面了解人类文明进程的背景下,理解我们的职业,明确我们的人生使命。

  《教学生活得像个”——我的大语文教学》 黄玉峰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7月出版

  黄玉峰老师是教学改革一个先行者,一个真诚的呼告者,也是一位儒雅才情横溢的真正师者。这里收集了他对当代教育的思考与实践的精彩案例。我们可以从下面的章节题目中看出他多年的良苦用心:一、令人深省的钱学森之问;二、谁背叛了语文教学;三、成人与成才;四、还我琅琅书声;五、读出文化的底气;六、天地人,孕育真性情;七、亦师亦友,甘为春泥。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