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生生学堂·童蒙养正 >> 公益实践 >> 关于学堂义塾 >> 文章详细

生生学堂义塾的初心(修改于2019.9.1)
作者: 发表时间:19-11-10 点击率:1569

 

 

 
生生学堂义塾的初心
生生学堂义塾,形象地说就是“三味书屋”+“百草园”:有营养有温度的文化熏陶+亲近自然贴近生活的童年乐趣。希望能在现实的教育生态下,大家一起努力,尽可能给孩子们留一点真正的“童年”,留一点自然、自由生长的空间。
我们的活动主要有日常(每周两个晚上)的经典诵读(《大学》、《中庸》、《论语》、《老子》、《诗经》等),和不定期的科学实验、天文观星、人文行走、传统游戏、“露天”电影、亲近自然、礼乐实践、家长悦读会等等。
学堂是杨海锋老师(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10年创办的,所有活动都是社区家长自发的。我们提倡自我教育、推己及人,主张自下而上、润物无声,“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我们反对单向的知识灌输和道德说教,不是“我教-你学”,而是大家一起学。我们这里没有“权威”,人人是老师,又人人是学生,也人人都是志愿者。大家一起来创造一种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氛围。
所有活动均不收取任何费用,我们的理念是“每个人都出一点力,每个人都受一分益”,“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所有的志愿者几乎都从活动的实际参与和受益者中产生,“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不提倡(但很尊敬)“无私奉献”,我们不希望大家把“公益”理解为一些人毫不利己地为别人服务,而另一些人可以毫不付出努力地来享受别人为他服务。
我们提倡“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我们借助而不依赖外部资源,历来的活动都尽可能调动和发挥内部(家庭和社区)既有的力量。不是等靠要有了外部条件才能做,而是我们信任我们这个共同体中的人本来就有能力(本自具足)做很多对大家成长有益的事,只要我们自己有心,只要人与人之间有情。
我们提倡“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不是在生活之外再添加某种“教育”,而只是在家庭(自己的“小家”和社区的“大家”)生活中,用最简易纯粹、平常自然、喜闻乐见的形式,以自组织、低成本、生活化、可持久的方式,真心诚意为自己、也和孩子一起做一点事,一起读书、一起玩耍、一起成长。
我们反对一切扼杀我们(孩子、家长)自发性的条条框框,这里没有陈规、没有教条、没有边界,甚至不是一个正式的组织,我们恰恰要警惕过度组织化制度化淹没个体自愿自觉的精神。确切地说,我们是一个自觉的“学习共同体”,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我们是一些本来就有着自己工作、生活、因为共同的理念想法自发走到一起的独立人。
正如我们很少为孩子的自然生长预设模子,我们也很少为学堂预设固定的形态,一切的一切都由参与的人在自由的互动中、按着我们自己的节奏逐渐呈现,或者说,生生学堂是从人心中自己生长出来的。我们很少做“推广”,我们更多要做的是“扎根”。我们的目标,不是把生生学堂做大做强,而是促进个体、群体自己生机的复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们关心的永远是“人”——帮助人自身的成长,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连结(个体的安身立命和社会的人文化成)。呵护孩子(还有我们)身上最真实、天性的生机,人与人之间的最真心、信任的关系。关心孩子成长是我们的起点,但不是终点,孩子成长最终有赖于我们所有人能否结成一个可以帮助人(包括我们自己)成长的人性化的社会。
我们的活动看似是家长带孩子来,实质上是孩子带家长一起成长,进而在这种老中青少的自发交往中,带动社区基层伦理生活、社会心理的修复,精神生活、公共生活的培育。我们的愿景是,“闾里风日闲静,有人家笑语”,希望社区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乐园,成为居民们温暖亲近的家园。
修改于2019.9.1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