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媒体关注 >> 纸质媒体 >> 文章详细

20171117《杭州日报》第A02版:要 闻 父亲开义诊 儿子办义塾 金雅苑社区党员家庭“好家风”感动了很多人
作者: 发表时间:17-12-15 点击率:3579

链接《杭州日报》电子版

杭州廉政网公号(廉洁杭州)父亲开义诊,儿子办义塾.....老杨家的好家风“火了”!

 

父亲开义诊 儿子办义塾

金雅苑社区党员家庭“好家风”感动了很多人

2017-11-17

记者 郑莉娜 通讯员 夏淋丽

江干区九堡街道金雅苑社区有这么一个党员家庭,父亲杨伟士是一名51年党龄的老党员,多年坚持开设“周三义诊”;儿子杨海锋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工商管理系的讲师,在社区创办了“生生学堂”义塾,热心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父子齐心,多年热心公益,传承着党员家庭廉洁的优良家风。

提起 “义诊医生”杨伟士,居民们直赞杨老人好又有医德。金雅苑是经济适用房小区,老年人多。杨医生退休以前是菱湖人民医院的全科医生,退休后,社区开起了“周三义诊日”,每个周三的早晨,都是杨医生退休以来最忙碌的日子。有拿着片子来请老医生指导的,有身体残疾要上门问诊的,有来定期测量血压、血糖的,有拿着病例来咨询身体调理的……当起居民们信任的“贴心医生”,杨伟士开诊以来已经看诊2160人次,成了社区红色先锋服务团队的重要一员。

“趁着还干得动,别让功夫荒废了,作为一个党员,也是为我们金雅苑社区的居民做点贡献,发挥余热!”这是杨伟士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

杨海锋也是一名有20多年党龄的党员。2012年初,他带领一批有爱心的文化志愿者,在金雅苑社区创办了民间公益组织“生生学堂”义塾,带领九堡的居民诵读国学经典、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希望以这样一种居民自发、身体力行、互助合作和生活化的方式,让社群真正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

杨海锋说,社区是最好的将中国文化融到日常生活的地方,你想,吃过晚饭的光景,老老少少济济一堂诵读圣贤书,课间聊聊家常事,以这样充满正能量的方式把大家结合在一起,邻里间自然会更加热络、更加信任,更加和睦。这正是中国文化“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本义。杨海锋的愿望是,将来的中国,公益的学堂遍天下,凡有井水处,即闻弦歌声。“生生学堂”的志愿者张老师说,“自从有了生生学堂,小区的幸福感增加了”。

杨海锋还多次发起“以书会友,以友会心”的公益赠书活动,将书免费赠送给在校学生、刚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外来务工人员等等,甚至连经常上门收送快递的小哥也收到赠书,至今已送出不下500本。

一家人的言传身教,深刻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现在学习更多的知识,长大后也要做一个像爷爷和爸爸那样乐于助人不求回报的人。” 杨海锋刚上小学的儿子杨弘毅说。

党员干部廉洁好家风

 

 

 

父亲开义诊,儿子办义塾.....老杨家的好家风“火了”!

父亲与儿子,言传身教传递着幸福的正能量;医生与教师,成为社区邻里健康和文化的守护者;一家人追求平凡,却无时不彰显着红色的光芒,热情而温暖……

杭州市江干区九堡街道金雅苑社区有这么一个党员家庭,父亲杨伟士是一名51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社区里远近闻名的义诊医生,多年坚持开设“周三义诊”。

儿子杨海锋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工商管理系的一位讲师,同父亲一样也是一名投身公益的党员,在社区创办了“生生学堂”义塾,热心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父子齐心,多年热心公益,助人为乐,传递着爱心火种,传承着党员家庭廉洁的优良家风。

一人“公益诊所”一开5年

总是门庭若市

父亲杨伟士是金雅苑社区里有名的“义诊医生”,提起杨医生,居民们直赞杨老人好又有医德。“趁着还干得动,别让功夫荒废了,作为一个党员,也是为我们金雅苑社区的居民做点贡献么,发挥余热!”这是杨医生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既朴实又深远。

金雅苑是经济适用房小区,老年人多,出门看病不方便。杨医生退休以前是菱湖人民医院的全科医生,退休后老是想着如何发挥余热,于是,“周三义诊日”在党员杨伟士和九堡卫生医院的全力支持下,热火朝天地开了起来,自开展以来已经看诊了2160人次。

每个周三的早晨,都是杨医生退休以来最忙碌的日子,一早起来收拾好看诊工具,背起药箱,走向社区义诊办公室看诊。由于在社区居民中口碑良好,通常每次看诊都有30人左右,有拿着片子来请老医生指导的,有身体残疾要上门问诊的,有来定期测量血压、血糖的,有拿着病例来咨询身体调理的……当起了居民们信任的“贴心医生”。

某个月初的晚上,20幢的空巢老人娄雪鸿阿姨突然心跳加速、肚子疼痛,当时子女都不在杭州。社区工作人员赶紧联系了杨医生,杨医生饭都没吃,拎起药箱就去了顾阿姨家里,经过腹部、背部等部位的摸查和血压测量,杨医生当机立断拨打了110,当天晚上娄阿姨就在邵逸夫医院接受了治疗,及时控制住了病情。这样的“紧急救助”的任务,杨医生从来都是义不容辞地承担下来,成了社区红色先锋服务团队的重要一员。


图为父亲杨伟士给社区病人义诊


一间“生生学堂”春风化雨

积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儿子杨海锋是一名有20多年党龄的党员。他从教15年一直利用课余时间,持之以恒地做一名中国传统文化公益事业的传播者。2012年初,他带领一批有爱心的文化志愿者,在金雅苑社区创办了“生生学堂”义塾(民间公益组织),义务带领九堡的居民诵读国学经典、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希望以这样一种居民自发、身体力行、互助合作和生活化的方式,让社群真正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让社区真正成为居民自己的精神家园。

杨海锋的另一个身份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他利用专长,通过博客、网站、微博、微信、学校心理咨询室等途径,为校内外的求助者提供义务的心理咨询。他在学校图书馆开辟了“健心房”,引导大学生通过阅读这一简单易行的自助方式来疗愈心灵。“我一直对教师作最本源的理解:‘在人生路上相提携为师友结合之本’,我在自己的人生中遇到过许多烦恼,所以希望自己当老师以后,能帮助和曾经的我一样的、正在经历着烦恼的年轻人。”杨老师说到,眉眼间流露着一丝丝柔软和坚定。

他多次发起“以书会友,以友会心”的公益赠书活动,将书免费赠送给在校学生、刚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外来务工人员等等,甚至连经常上门收送快递的小哥也收到赠书,至今已送出不下五百本。每一本送出的书,他都会在扉页写下一段赠言。一位学生十分感慨,他说,之前也读过很多杨老师送给学长的书,书中的赠语让他感受到爱与温暖。“送书本身不是目的,真正的用意是借有形的书籍的流动,促成无形的精神的流通,”杨老师说:“我把每次送书都看作一次心灵互动的过程。”

杨海锋以自己坚定的信念和朴实的作风诠释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古训,他的事迹曾得到《光明日报》、《浙江日报》、《青年时报》、东方卫视、浙江卫视等许多媒体的报道,曾被评为第三届最美杭州人·感动杭城十佳教师、第四届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等。


图为“生生学堂”拜访杭州孔庙活动

家庭和睦、言传身教

“清正廉洁”将爱暖暖传承

母亲沈引琴是一名有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平常注重克己勤免,以贤妻良母的言传身教,给全家耳濡目染的影响。同样作为党员的妻子李志娟是省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不但工作兢兢业业、热情耐心,也是家里的贤内助。婆媳两人常吹“清廉风”,全力支持丈夫儿子常怀律己之心,用无私奉献诠释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帮助更多的人。

一家人的言传身教,深刻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现在学习更多的知识,长大后也要做一个像爷爷和爸爸那样优秀的人,乐于助人不求回报。”刚上小学的儿子杨弘毅作为生生学堂义塾的小志愿者老师,自豪地说。

他们全家互敬互爱、温馨和睦,清正廉洁、热心公益,关爱亲朋邻里甚至陌生人,成就了一种大爱,不仅深受社区居民的尊敬,也给社会带来了广泛的影响。


 

这一家人是爱的传递者,

用他们自己的方式,给大家带来了温暖,

优良的家风值得一代一代的传承。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