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杭州遗迹综述
刘春惠
神宗熙宁四年(36岁)至七年(39岁),哲宗元祐四年(54岁)至六年(56岁)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几遭贬谪。自二十六岁起仕,辗转各地,直至老死,从未在一个地方居住过五年以上。但他却先后两次任职杭州,为时共五年。“居杭积五岁,自忆本杭人”,他把杭州看作了他的故乡,他与西湖结下了不解之缘。
苏轼第一次在杭是在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至七年(1074年),由于反对王安石新法,“自乞补外”,通判杭州。第二次在杭是在元祐四年(1089年)至六年(1091年)间。此时,神宗病死,哲宗继位,司马光为相,由于遭到旧党投机分子诬陷攻击,使苏轼难以立足朝廷,再度被迫“补外”,以龙图阁大学士之职二度到杭州担任太守。苏轼二次在杭,都是在他深味宦海险恶,痛感平生失志之时,杭州清丽秀媚的山光水色,给抑郁失志的苏轼以心灵的慰藉。“余杭自是山水窟”,[1]他陶醉于西湖的旖旎风光,他甚至对西湖产生一种结下前缘的默契。
“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更欲洞霄为隐吏,一庵闲地且相留”。[2]离开杭州到密州后,苏轼对西湖并不能释怀,“一岁率常四五梦至西湖上,此殆世俗所谓前缘者。”[3]
苏轼在杭州的五年“是他一生中最快活的日子”,[4]作为地方官,他关心民瘼,赈济灾民,兴修水利,在浚治西湖、建设杭州方面政绩十分昭著,深得杭州人民怀恋和爱戴。为官之暇,他又是一位大诗人,纵情于山水之乐,他的足迹遍及西湖山水、园林、寺庙,游踪到处,留下了为数可观的传说、题名、碑刻、诗词,为杭州、为西湖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然而,人世匆匆,岁月更替,许多珍贵的遗迹、题名由于元祐党禁,并且时代久远,都已不复存在了。本文试对现存苏轼在杭州遗迹作一综述,见贻大方之家。
一、与苏轼有关的风景名胜
1.西湖
苏轼在杭州最著名的一件善政,就是对西湖进行了全面的治理。西湖原是一个泻湖,从汉朝开始,与钱塘江“分家”。西湖独立成湖之后,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淤塞变浅。唐朝白居易在杭为官时,曾“增筑钱塘湖堤”,“高加数尺”[5]使湖底加深,蓄水量大增,湖面大体保持“际山为岸”的旧观,然日久渐废。到五代吴越时,吴越王钱镠(liú)不得不置撩湖兵千人,日夜疏浚了几十年。宋统一吴越国后,撩湖军被废除,西湖又渐渐出现被荼草淤泥壅塞的危险。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第一次来杭时,葑田占湖面十分之二、三;十五年后,即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第二次来杭时,葑田几乎占据了半个西湖。当时的居民曾估计,如此下去,再过二十年就没有西湖了。苏轼看到问题的严重性,认为“杭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6]写下《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从西湖之水有利于民饮、灌溉、航运、酝酒等方面,阐述了西湖不可废的五大理由,并亲自发动民众疏浚西湖,费工二十万,终于把湖里的葑草全部打撩干净。“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云空,”从此西湖烟水渺渺,绿波盈盈,旧观恢复。今日的西湖更是名播四海,游人如织,对此,苏轼之功不可没。
2.苏堤
在疏浚西湖过程中,葑草如云,“湖南北三十里,环湖往来,终日不达”。[8]苏轼采取一举两得的办法,取葑草、湖泥直线堆于湖中,筑成从南山下直通栖霞岭麓的长堤,“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9]堤上筑六桥,曰“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苏轼自赋诗云:“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山通。”苏堤不仅仅是一瑰丽的“横绝天汉”的湖上通道,更以它“十里长虹,焕成云锦”的韵致位于西湖十景之首,有“苏堤春晓”、“六桥烟柳”的美名。
3.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也是闻名国内外的杭州西湖十景之一。它的主题景观是南侧湖面上矗立着的呈等边三角形的三个石塔。石塔高二米,塔基是偏圆石座,塔身呈圆球形,中空玲珑,环有五个小圆孔;外饰浮雕花纹图案,塔顶作葫芦形。这三个石塔的设立也与苏轼有着很深的渊源。苏轼浚湖筑堤后,曾在湖中立三塔为界,“今来既将葑田开在水面,须至给与人户请佃种菱。深虑岁久人户渐侵占旧来水面种植,官司无由觉察。已指挥本州侯开湖了日,于今来新开界上,立小石塔三五所,相望为界,亦须至立条约束,今来起请石塔以内水面,不得请射及侵占种植。”[10]此为湖中有三塔之始。在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此三塔被当时的杭州地主官阴子淑捣毁,仅留下了三个塔基。明正德三年(1508年),杨孟瑛复浚西湖时,连这三个残存的塔基也被掘去,不留痕迹。明万历时,辟放生池,“池外仍置三塔,以仿旧迹”。[11]这便是今日所见的湖中三塔。
4.冷泉亭
冷泉亭位于灵隐冷泉之上,宽台红柱,重檐灰瓦。它最早建于唐朝,白居易曾为《记》,刻石亭上,谓之“最徐杭而甲灵隐也,”[12]“并书亭扁上“冷泉”二字,苏轼曾续书“亭”字。因年代久远,白、苏二公的手迹已不复存在,现存扁额,为明董其昌手书。苏轼在杭为官时。常来此游历,并在亭上判牍,据《西湖志》载:“至冷泉亭则据案判牍,落笔如风雨,公争辩讼,谈笑而办。”因此,现在杭人每至冷泉亭,常常会想起苏公冷泉亭判案的情景。
5.六一泉
“六一泉”在孤山西南麓,西泠印社以西,泉名因苏轼而得。苏轼在杭期间,与高僧结交甚广,高僧惠勤和辨才皆是其挚友。熙宁四年(公元1074年),苏轼来到杭州任通判时,因恩师欧阳修介绍,得以结交惠勤。时隔十五年,苏轼再到杭州,物是人非;仅惠勤旧舍讲堂后一泓清泉,汪然溢流,苏轼乃以欧阳修之号为其名“六一泉”,并作《六一泉铭》[13],刻在泉边石上,在泉后凿石筑室,自名为“东坡庵”。现在,石刻及庵房均已不复存在,只有“六一泉”仍泉水清冽。
6.过溪亭
“过溪亭”在西湖龙井寺前,因苏轼而得名。北宋元丰、元祐年间。高僧辨才禅师自上天竺归隐龙井寺,山门送客,最远不过虎溪桥。苏轼前去拜仿,故友重逢,留连竟日。辨才破例送东坡至风篁岭上,左右惊呼:“远公过虎溪矣!”“过溪亭”由此得名。苏轼为此作《辨才退居龙井不复出人余往见之尝出至风篁岭左右惊曰远公复过虎溪矣辨才笑曰杜子美不云乎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因作亭岭上名曰过溪亦曰二老谨次辨才韵》[14]。
二、与苏轼有关的碑刻、摩崖石刻和石像
苏轼在杭州的遗迹,最引人注目的还有他的碑刻、摩崖题记和石像。由于“元祐党禁”的发生,苏轼的手迹包括刻石在内多被毁除,保存下未的为数不多。
1.《表忠观碑》
在杭州碑林(即原孔庙)内,保存着一块苏轼撰并书的《表忠观碑》。此碑在历史上享有盛名。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杭州知州赵抃有感于吴越国钱氏一门有功于北宋的统一事业,决定将已荒圮的钱镠祠墓予以修复,遂在今玉皇山南钱氏家族墓邻近之处修建表忠观。当时,苏轼在杭州任通判,便由他撰文并书写《表忠观碑》,刻石供奉在观内。明代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浙江总督胡宗宪将表忠观移至城内柳浪闻莺钱王故苑的灵芝寺旧址上,杭州府太守陈柯重刻《表忠观碑》供奉殿内。苏轼此文1000余字,书体俊逸、淳厚,称颂“吴越地方千里,带甲十万,铸山煮海,象犀珠玉之富,甲于天下”,赞扬钱弘在北宋统一全国时,“不待诰命,封府库,籍郡县”,顺应统一的历史潮流。明刻此文分为八块大碑,每块高2.24米,宽1.04米,每一字约占0. 09米,后附陈柯的重刻题跋及钱氏三十世孙、三十二世孙重修表忠观的题记。新中国成立后,钱王祠拆毁,碑石散佚一半,后存四石,遂移置杭州孔庙集中保管。《表忠观碑》虽有传世拓本,但均以杭州的刻石为原本。前些年,钱氏在海外子孙也派人前来杭州索要拓片。苏轼的《表忠砚碑》实为杭州历史上一大珍贵文物。
2.吴山率崖石刻
吴山现存有许多石刻,而最有名的石刻是苏轼的“感花岩”诗碑,刻有《宝成院赏牡丹诗》:
春风小院欲来时。壁间惟见使君诗。应问使君何处去。凭花说与春风知。
年年岁岁何穷已,花似今年人老矣。去年崔护若重来,前度刘郎在千里。
落款是“熙宁壬子芳春吉旦东坡题”。这是苏轼有感于唐代诗人崔护的艳遇,留下了“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美丽诗篇而写的。熙宁壬子年(1072年),苏轼36岁,应是第一次来杭州任通判之职。明朝田汝成评价此石刻“诗石壁,笔法甚遒。”[15]“宋代原刻早已废去”,现在的墨迹是明时根据拓本重刻的。
3.大麦岭题名
在杭州大麦岭东麓(即今浙江宾馆所辖范围内),有一块不大的岩石。上刻苏轼的题记:“苏轼、王瑜、杨杰、张□朱同游天竺,过麦岭”,楷书,字迹清晰。题记高36厘米,宽34厘米。此刻不书年月,但据阮元考证:“同游三人与龙华题名同。又与咸淳《临安志》所载韬光题名同,二刻皆元祐五年三月二日,此一时之书,故不复纪年云。”[16]可推知,此题刻作于元祐五年三月二日,即苏轼第二次莅杭时。阮元认为,“东坡诸题,惟此刻未经党禁之摩砻者,尤可宝也。”
4.石屋洞题名
在杭州南高峰石屋岭下,有石屋洞。洞外石壁上有苏轼题名,共二十五字:“陈襄、苏颂、孙奕、黄灏、曾孝章、苏轼同游”,落款是“熙宁六年二月二十一日”,即苏轼任杭州通判的第三年。至南宋费兖时,“内东坡姓名磨去,仅存仿佛,盖崇宁党祸时也。[17]现题名字迹漫漶。
5.苏轼石像
1996年2月,在历史上著名佛教华严第一山慧因高丽寺遗址(今杭州花家山庄),出土一座珍贵的古代苏轼石雕像。石像通高约2.30米,基座高约0.5米,人物造型是一今文官形象,头戴幞头,身穿长袍,双手持笏于胸前,眉宇轩昂,冠服端丽,望之令人肃然起敬。据多位专家鉴定,此石像出于高丽寺遗址范围内,像主应是宋代杭州知州苏东坡,雕塑年代应是明代或早于明代。这是全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的苏轼古代石雕像,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浙江省文物局已决定,将石像头部与身躯镶接修复,并在原地建东坡亭,以供保护、瞻仰。
四、苏轼的西湖诗和有关民俗
1.苏轼西湖诗
苏轼在杭州做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同时,还以他丰富的文学创作增添了湖山之美。先后两次在杭州任职期间,苏轼创作了453首歌咏西湖的诗,为杭州、为西湖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存。
由于苏轼对西湖十分热爱,感受十分深刻,所以他的西湖诗也写得十分细腻动人,善于捕捉瞬间即逝的景象。如描写西湖雨景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诗中写道:“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还有描写西湖四季的诗:“夏潦涨湖深更幽,西风落木芙蓉秋,飞雪暗天云浮地,新蒲出水柳映洲。”尤其是脍炙人口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以独特的审美方式,描述了西湖不同的景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因他把西湖比喻成美丽的“西子姑娘”,西湖从此有了“西子湖”的美名。应该说,历代写西湖的诗,没有能超过苏轼的。后人评论说:“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18]
2.与苏轼有关的杭州民俗
由于苏轼留恋杭州和西湖,热爱杭州和西湖。杭州人民也深深地怀念和爱戴这位造福于民的“老市长”。九百多年来,时光的流逝,江湖的波涛,并没有冲淡杭州人民对苏轼的美好记忆,反而这种美好记忆早被溶进民俗文化之中,而得以世代相传。杭州至今还有以“东坡”命名的“东坡路”、“东坡剧院”、学士路、学士桥;有赞颂苏东坡“为官一处,惠民一方”的“惠民巷”;有纪念苏轼创设医坊、治病救人的“安乐坊”;至于菜肴“东坡肉”,更是流行于宴席酒家之间,成为杭州的一道名菜;“吴山酥油饼”因东坡之故,流传至今,成了杭州的传统名点。1988年,杭州市政府出资在苏堤南端建造了苏轼纪念馆。
五、余论
当前,杭州市提出要“建经济强市,创文化名城”,对有效保护、合理利用文物资源,发掘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方面的工作,其重视程度可谓前所未有。而苏轼,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文化巨人,其在杭州期间所留下的踪迹,是构成杭州历史文化名城内涵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抓住有利时机,对其进行精心整理,深度开发,让历史文化名城的气脉能够多得以延续是我们文博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意义深远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将之湖州戏赠莘老》,《苏轼诗集》卷八。
[2]《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苏轼诗集》卷十三。
[3]《答陈师仲主簿书》,《苏轼文集》卷四十九。
[4]林语堂:《苏轼传》。
[5]《白香山集》卷五九,“钱塘湖石记”。
[6]《苏轼文集》卷三十,“奏议”。
[7]《轼在颖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三月十六日,湖成,德麟有诗见怀,次其韵》,《苏轼诗集》卷三十五。
[8]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栾城集》卷二十二。
[9]《宋史·本传》。
[10]《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苏轼文选》卷三十“奏议”。
[11]《湖山便览》卷三。
[12]白居易:《冷泉亭记》。《白居易全集》卷四十三“记序”。
[13]《苏轼文集》卷十九。
[14]《东坡诗集》卷三十二。
[15]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十二。
[16]阮元:《两浙金石志》
[17]费兖:《梁溪漫志》
[18]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