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415/16和樊阳老师带贵州威宁、贞丰的中小学老师到余姚人文行走 |
作者: 发表时间:17-08-03 点击率:3399 |
链接公众号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样的理想状态就在4月15、16日的余姚,樊阳老师和杨海峰老师带领来自贵州威宁县和贞丰县的近30位中小学老师们,共同行走在故居,以宋代以来的儒学发展脉络为背景,探讨从王阳明到黄宗羲的儒学之变;共同穿行于山林,脚踏四明山水大势,梳理地理环境对浙东文化的影响。
第一天:王阳明故居-龙泉山阳明讲学处-朱舜水故居-黄宗羲龙虎草堂
第二天:四明山-黄宗羲纪念馆-余姚博物馆
王阳明说“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怎么样才能达到这个境界?把对外界虚妄的追求,归返到内心的磨炼。王阳明一生所讲的心学,能帮助我们让心更加纯粹,更从容、更有力量地应对万事万物。(贞丰县第二中学 龚捷)
问:龙场中心小学 刘凤
答:杨海峰老师
困惑一:阳明先生于龙场悟道,何为“道”?
——年谱中是这样记载的:“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道,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其实想求阳明的那个“道”,就是求理于外了,就不合于阳明之道了。
困惑二:在纷繁的尘世,人们多为世俗所困,心躁动不安、茫然无措,偶遇挫便丧志,如阳明先生历经磨难后潜心悟道者有几人?
——儒家是生命之学,重在启发生命的主体性,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为仁由己”,经磨难后依然不放弃生命理想的人,这样的仁人志士其实很多,只是我们没有放眼去看(更大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
困惑三:因本人所执教的是小学,阳明先生于孩子而言一无所知,若凭借文字或图片让其感知,仅表象认知而已,仍遥远而模糊,为了让其进一步了解阳明先生,可有良策?
——仅表象认知又何妨,教育只是种下种子,能否生根发芽,看他自己的造化了,孟子说,勿忘,勿助长也。
记得鲁迅先生在《滕野先生》中写过一句话: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当时不理解鲁迅先生为何要强调朱舜水“明的遗民”的身份。
壮哉舜水先贤,先是固辞朝廷征召,非为沽名钓誉;明亡后,高举反清复明大旗,节义可嘉。复明无望而远涉重洋,客死他乡。至死不忘自己为明朝遗老,终生不改明朝服饰,不向清廷妥协,以示忠臣不事二主之志。其行为虽有其时代局限性,但比之那些见风使舵、数典忘祖的蝇营狗苟之辈,实在无法不让人仰视他——我想,这应该也是鲁迅先生对先贤的祟敬所在。(贞丰中学 王健)
人常说过于博则难以精,过于杂则难以专,而在黄宗羲身上,却体现出博而精,杂而专的高度统一。可说是政、经、法;文、史、哲已融汇贯通而产生"民主"思想。这在当时的历史进程里是超前的,是“启蒙”的。(贞丰县第二中学 韦显禄)
在四明山的青山绿水之中,樊阳老师召集学员们聚拢过来,展开一张中国地形图,带领大家观察分析四明山的地理位置。讲解过程中不断引导学员们思考大禹陵为何在浙东、会稽山名字的来历等问题,让学员们在思考中得到启发。(毕节实验三中 王玉雄,威宁县中水中学 李春良)
通过这一天的行知,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我愿意接受老师的启迪,将固有的思想打破,不是单单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家乡那些渴望学习的孩子。(贞丰者相一小 李汝文)
今天让我有了读书的欲望,比如特想看王阳明写的纪功碑是什么内容,以及他当时写的心情又是什么的?还想看黄宗羲写的《明夷待访录》等等!(威宁四小 关方梅)
我在学校发起成立了一个学生社团--知行读书社,然而,一年下来,事与愿违。走进王阳明故居等人文景地,聆听了樊、杨两位老师的讲述,对之前该如何引导学生去阅读有了些感悟。关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也是贞丰中学校训的后半句。曾经也查阅过,解读过,但都是误解或是曲解或是粗浅。一代圣人王阳明的一些观点让人看了振聋发聩,许多困惑也不断产生:自己的良知是否被蒙蔽?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否在逐渐被消磨?自己是否在知和行上保持一致?夜深人静,当这些问题冒出来时,我知道自己必须要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了。 (贞丰中学 罗涌)
看各位老师都谈到阅读,我想借阳明的“致良知”谈一点,阳明说:“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读书也是一事物,也应如此去看待。读书所为何事?为发明其本心、为生命的成长与转化,而不只是徒增知识见闻。读书,就是于书中照见自己(通过书致吾心之良知),如能慢慢隐约地照见自己了,底下怎么读读什么,就都不是问题了…
脚里学院,学习在脚步里,行动在脚步里。老师们在行走中开始关注个体的参与和独立的思考。其收获是任何传统性培训难以达到的。
我们在黄宗羲写就《明夷待访录》的隐居之地讨论天崩地解时士人的抉择与坚守,联系时代和每个人面对的功利与琐细,我们之所为??所以有时候一定要定期爬起来看看自己的路,今天贵州的老师们通过行走中的讨论与阅读,看到很多生命转化的可能……
人可以孤绝地坚守自己的信念,真知即行。
在樊阳和杨海锋两位老师引导下,第一天行走涉及内容,除了王阳明、黄宗羲两位鸿儒,还包含严子陵、朱舜水、左光斗、钱谦益、柳如是、黄仁宇、秦晖等等,他们的学识还在其次,而其治学做人的态度和气节都如星辰般灿烂。在黄宗羲墓前,樊阳老师读起《左忠毅公逸事》,惹得老师们饱含热泪。
我们曾谈起人性的证明这个话题,我总觉得似乎可以是这一天的总结。我们来到这里,谈论古往今来的圣贤,议论着一个人在天崩地解的世道中如何安身立命,在世俗功利的裹挟下如何保持着自己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就是宝贵人性的证明。
行走结束前,樊老师一番话感人至深,他说:“诸位年轻的老师,你们的教育生涯还将很长,还会有很多很多机会,将会有很多很多学生,在你们的讲坛下度过他们人生中最关键的时刻。那么我们就不是无所作为的,我们完全可以扎扎实实地做点事情,相信你们将会比我做得更好。”
感觉第一次对于道统的概念有了理解。我着迷于古人们的世界观,在当时是如何形成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又都透露出他们的价值观。这是一套极有魅力与生命力的体系,并非我们原本狭隘的想法中的腐朽陈旧。我辈学人,常常古今不通,中西不辩,带着现代人的局限对古人指指点点,却看不到他们曾经有过的完整的精神世界。我们站在前辈的肩上,以各种方式努力靠近心中的道。学习,沉淀,行动,思考,希望有天我们也能慨然写下,吾心光明,夫复何求。(讲坛助教 毛莹珺)
认认真真地做了个学习者。四明山亭下,樊老师结合浙东地理谈历史、谈文学,找时间买好地球仪和地图册给自己好好补补课。吃饭时请教杨海峰老师带领大学生践行晨读的经验,带给我很多收获。回程火车上万老师和我讨论信仰话题,给我们留下许多疑惑。信仰如何解释?道、天命、良知、善等是否是同一概念?不同知识结构是否最后都会通向信仰?信仰在认识世界过程中起到何种作用?(讲坛助教 张君)
从程朱理学到王阳明再到黄宗羲,面对变化的世界乃至天崩地解,我更关心他们在乱世中如何自处?回来以后重新翻阅了中国思想史笔记,可以清晰看到”士人“在求诸外部世界和求诸内心之间的不断摇摆中求中道,孔子的”礼“和”仁“,程朱的”天理“和陆王的”良知“也是如此。而在行走中,无论是外部知识积累,还是人物内心体悟,我们最终寻求的都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可靠的精神家园。(讲坛助教 万蓓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