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无形书院·大学之道 >> 人文走读 >> 一路走来 >> 文章详细

无形书院人文行走 之 虎跑访弘一法师(李叔同)和济公活佛(李修缘)——出世入世间 (201705)
作者: 发表时间:17-02-08 点击率:3271

 

林语堂:“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

赵朴初:“深悲早现茶花女,胜愿终成苦行僧。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近代中国佛教,自清末杨仁山居士倡导以来,由绝学而蔚为显学,各崇夫德,禅教明宗,竞擅其美,其以律学名家,戒行精严,缁素皈仰,薄海同欤者,当推弘一大师为第一人。”

张爱玲:“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转围墙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刘海粟:“近代人中,我只拜服李叔同一个人。苏曼殊只是聪明而已。李叔同画画、书法、音乐、诗词样样都高明,我却比他少了一样——演戏!”

 

父亲李筱楼67岁时纳妾年仅19岁的丫鬟王凤玲,第二年生下李叔同。 (其父娶一妻三妾)

“叔同”是他的字。李叔同一生用过的名字很多,据弟子刘质平考证,足有二百多个。 

 

各种有关弘一大师的书籍,这是一张必选照片。很难想象,那样的微笑背后,是怎样的战火纷飞。彼时是1937年,弘一法师正在上海一家旅馆里。正是日本飞机轰炸最猛烈的时候,隔几分钟便来一次。老友夏丏尊来旅馆,见他镇静如常,自管念佛。夏丏尊拉他去上海觉林蔬食处吃罢午饭,在附近的一家照相馆留影一张。第二年有春天,夏丏尊把这张照片寄给丰子恺,附言:“斯影摄于大场陷落前后,当时上海四郊空爆最亟,师面上留笑影,然须发已较前白矣。”

夏丏尊《怀晚晴老人》:

在大场陷落的前几天,他果然到上海来了。从新北门某寓馆打电话到开明书店找我。我不在店,雪邨先生代我先去看他。据说,他向章先生详问我的一切,逃难的情形,儿女的情形,事业和财产的情形,什么都问到。章先生逐项报告他,他听到一项就念一句佛。我赶去看他已在夜间,他却没有详细问什么。几年不见,彼此都觉得老了。他见我有愁苦的神情,笑对我说道:“世间一切,本来都是假的,不可认真。前回我不是替你写过一幅金刚经的四句偈了吗?‘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你现在正可觉悟这真理了。”
他说三天后有船开厦门,在上海可住二日。第二天又去看他。那旅馆是一面靠近民国路一面靠近外滩的,日本飞机正狂炸浦东和南市一带,在房间里坐着,每几分钟就要受震惊一次。我有些挡不住,他却镇静如常,只微动着嘴唇。这一定又在念佛了。和几位朋友拉他同到觉林蔬食处午餐,以后要求他到附近照相馆留一摄影——就是这张相片。

 

李叔同的性格:

 

 

文献资料:

电影:一轮明月

凤凰视频  我的中国心 悲欣交集李叔同 土豆网  56网

凤凰视频 李叔同——红尘内外(上)   李叔同——红尘内外(下)

风雅钱塘  李叔同:从风流才子到佛门大师

回忆他的:

丰子恺:法味——纪念弘一大师(1926)   为青年说弘一法师(1943)“凡事认真 多才多艺”   《弘一大师全集 序》(1947)“十分像人的人”    我与弘一法师(1948)“三层楼”    李叔同先生的教育精神(1957)    李叔同先生的文艺观——先器识而后文艺(1957)

夏丏尊:《子恺漫画》序(1925)   弘一法师之出家(1940)     怀晚晴老人(1943)

抗战期间,夏丐尊的散文创作不多,除了像《(中诗外形律详说>跋》(写于1943年6月)这样书评式的文章外,他所写的几乎都是追忆弘一大师李叔同 的文章,计有《弘一法师之出家》(写于1939年)、《弘一大师的遗书》(写于1942年10月)、《怀晚晴老人》(写于1943年2月)、《<弘 一大师永怀录>序》(写于1943年)、《(晚晴山房书简>序》(写于1944年10月)以及《(护生画二集>序言一》(写于1940 年10月)等。也可以这么说,除了不得不为朋友写的书评文字外,夏丐尊的笔端似乎只有写老友弘一大师的文字。

曹聚仁:李叔同先生     朱光潜: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纪念弘一法师    叶圣陶:两法师(又题:我所崇敬的弘一法师)

●他自己的:

改过实验谈(1933年讲于厦门妙释寺)

律学要略(1935年讲于泉州承天寺律仪会)

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1936年2月讲于厦门南普陀寺佛教养正院)

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1936年春述于厦门南普陀寺)

南闽十年之梦影(1937)、最后之忏悔(1938) (讲于厦门南普陀寺养正院)

佛法十疑略释、佛法宗派大概、佛法学习初步(1938年11月27、28、29日讲于福建安海金墩宗祠)

●其他

摘自邓啸林编著《读懂李叔同(弘一法师)》:李叔同(弘一法师)的言和行    李叔同(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 

《细说民国大文人·思想大师卷》五、李叔同(编者:民国文林)

 

大体生平:

18801023日,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平湖。出生

1884年,五岁,923日,父亲病故,卒年七十二岁。

1897年,十八岁,与俞氏(长叔同两岁)结婚。

1898年,十九岁,康梁变法,概叹:“老大中华,非变法无以自存”,传刻有“南海康君是吾师”印以明志。是年奉母迁居上海

1899年,二十岁,长子产后即夭折。1900年,二十一岁,生子李准。1904年,二十五岁,生子李端。

1901年,二十二岁,8月,入上海南洋公学特班(蔡元培任总教习,南洋公学为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前身)。1902年11月,南洋公学退学风潮,蔡元培因同情学生去职,叔同随之离校。

1903年,二十四岁,与尤惜阴居士同任上海圣约翰大学国文教授,不久去职。

1905年,二十六岁310日,母亲王氏病逝。秋,东渡日本留学

1911年,三十二岁3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归国,任天津直隶模范工业学堂等校图画教师。

1912年,三十三岁,春,抵上海,任教于城东女学,授文学、音乐。,任浙江省立两级师范学校(后改名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图画、音乐教师。

1916年,三十七岁,年底入虎跑寺断食十八天。 1917年,三十八岁,是年下半年起,发心食素,并请多种佛经研读。

1918年,三十九岁,正月十五日受三皈依,拜了悟和尚为师,法名演音,号弘一。农历七月十三日,入虎跑寺正式出家。农历九月至灵隐寺受戒。

1922年,四十三岁,正月初三,妻俞氏病故。

1942年,六十三岁,圆寂

 

0~19:在天津

19~26:在上海

26~32:在日本东京

32~38:天津、上海、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南京 任教

39~63:杭州、温州、厦门、泉州等地 出家为僧(最后在闽南十年)

 

“纵观大师之生平,十龄全学圣贤;十二岁至二十,颇类放荡不羁之狂士;二十至三十,力学风流儒雅之文人;三十以后,始渐复其初性焉。”(胡宅梵《记弘一大师之童年》  胡宅梵居士1941年发表的《弘师童年行述》是集中反映弘一法师家世童年的最重要文献)

“综师一生,为翩翩之佳公子,为激昂之志士,为多才之艺人,为严肃之教育者,为戒律精严之头陀,而卒以倾心西极,吉祥善逝。其行迹如真而幻,不可捉摸,殆所谓游戏人间,为一大事因缘而出世者。”(夏丏尊《弘一法师永怀录 序》

弘一法师的一生可以分为在俗、僧侣两大段落,而以人生境界区分,则可划为世俗生活、文艺生活、宗教生活三重境界。

 

出家那一年1918。新文化运动。

这一年春天,比李叔同小一岁的周树人停止抄写“没有什么用”也“没有什么意思”的古碑,奋笔写出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留美归来的胡适博士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呼吁“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5月4日,因受桂系和政学系军阀挟制,自知护法无望,孙中山被迫辞去广州军政府大元帅之职,避居上海;7月,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上大谈只有德莫克拉西(Democracy,民主)和赛因斯(Science,科学)两位先生才能救中国;到了秋天,梁巨川公只身殉道,自沉于静业湖,其子梁漱溟陡然由虔诚的佛教徒转为儒教徒;同样在这一年,一战结束,欧陆百废难兴。梁启超巡游西欧归来,鼓吹西方文明已经破产,要以东方文明拯救世界;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大力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这一年,精研佛学的章太炎发明的注音字母被民国政府颁布施行;毛润之在北大图书馆做临时管理员,拿着只有胡适三十二分之一的薪酬,冬天,他跑去天津大沽口,平生第一次看到大海。正值风云际会的时代,奔涌的大潮中,李叔同的选择最为孤绝,像他另一个名字“成蹊”所暗示的那样,他走的是一条人迹罕至的蹊径。众皆图硕果,独我羡无为。(瓦当)
 

 

引歌德的一篇文章《人生哲学》:

        在人生每一阶段,都有某种哲学与之相应。
  儿童是现实主义者。他对自己的存在深信不疑,正如他对梨和苹果的存在深信不疑一样。
  青年人变成了理想主义者。他处于内在激情的风暴之中,不得不把目光转向内心,于是预感到他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但是,成年人有一切理由成为怀疑主义者。他完全应当怀疑他所选择的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是否正确。他在行动之前和行动当中,有一切理由使他的理智总是不停地活动,以免他以后会为自己的某一项选择而懊丧不已。
  老年人会承认自己是个神秘主义者。因为他经历了许多,他看到许多东西似乎都是由偶然的机遇决定的;愚蠢会成功而智慧会失败;好运和歹运都出乎意外地落得个同样的下场。现在是如此,而且本来就是如此。于是,老年人对现在、过去和未来所存在的事物总是给以默然承认。

 

【一些摘录】

 

依据有关他的大量史料和传记,吾认真地进行了有据可考的总结,弘一法师可成就中国近代历史第一的则有十三个之巨。谨敬列如下:
一、1906年考入日本东京最高美术学府学习西洋绘画,主持创办中国第一个话剧社团“春柳社”。
二、1906年主编中国第一本音乐刊物即《音乐小杂志》介绍西洋音乐和自己创作的歌曲到国内发行。
三、1907年组织中国第一部话剧《茶花女》在日本东京为国内赈灾义演,主演茶花女传为佳话,开中国话剧先河。
四、1908年作为中国第一位将西方通俗音乐介绍到国内的音乐家,如填词《送别*长亭外》传唱百年至今。
五、1912年中国采用图文广告艺术第一人,时任上海《太平洋报》美术编辑,一改国内长期单调乏陈的文词版面。
六、1913年第一位编著《西方美术史》教材,讲授西方油画艺术,著名画家徐悲鸿等为推进者。
七、1914年中国美术史上第一位采用男模裸体写生课教学的美术教育家,著名画家刘海粟紧为其后1915年采用女体写生课第一人。
八、1914年最早介绍《石膏模型用法》用于西画教学,著名画家丰子恺、潘天寿乃大师高足也。
九、1915年最早创作、倡导中国现代木版画艺术的教育家。
十、1915年最早撰《西洋乐器种类概说》,开创了钢琴音乐教学的先河,音乐家刘质平乃大师高足、在俗弟子,情同父子。
十一、1931年第一位自撰自书佛教对联集——《华严集联三百》弘法利生,在中国佛教艺术史上留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十二、第一位重兴泯灭了八百余年最难修的唐朝南山四分律宗。他过午不食,苦行戒律,著述佛理,办佛学院弘法,尊奉为律宗第十一代祖师。
十三、第一位对传统书法审美观进行革新的艺术大师,他的书法称古今绝无的“弘一体”。他将中国书法艺术别开生面依西洋画“形象”美学理念表现,并用佛教静观法打破传统元气论以动态气势美学作为书法的本体论基础,开启了新的书法审美道路。

 

 

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取得了我们这些普通人一辈子想都不敢想的大成就后,却在最巅峰的时候仅仅轻轻一个转身全放得干干净净。如果他没有出家,如果他一直投身于艺术,又当如何?其实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罢了。

1939年,已迁居新加坡的广洽法师为祝弘一大师六十寿辰,特请正在新加坡举办画展助赈的徐悲鸿为大师造像。徐悲鸿欣然接受,画了一幅弘一大师的油画肖像,1947年,他又为此画亲笔补写了题记一则全文如下:早岁识陈君师曾闻知今弘一大师为人,心窃慕之。顾我之所以慕师者,正从师今日视若敝屣之书之画也。悲鸿不佞,直至今日尚沉缅于色相之中不能自拔,于五六年前且恳知友丐师书法,钝根之人日以惑溺,愧于师书中启示未能领悟。民国二十八年夏,广洽法师以纪念弘一师诞辰,嘱为造象,欣然从命。就吾所能,竭吾驽钝,于师不知不觉之中,以答师之惟一因缘,良自庆幸;所愧即此自度微末之艺,尚未能以全力诣其极也。三十六年初秋悲鸿重为补书于北平寓斋。

 

学生王平陵回忆:民国七年夏,他在西湖大慈寺皈宗佛法,我去看他,他说:“人家也许说我是消极、厌世、颓废的行为,而实际上我过去的生活太平淡了,现在才是我一生中的最高潮。”李先生的这几句话,正是他平素对我们说的“一个富于至性的人,表面是冷若冰霜,好像是无情一般”是同样的意义。

 

19421013日,在距他63岁生日还差10天的时候,他安详圆寂于福建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坐化后,遗骸分在泉州清源山弥陀岩和杭州虎跑寺两处建舍利塔,供僧俗瞻仰礼拜。大师临终前书“悲欣交集”四字以为绝笔,且预作遗书、遗偈数篇,于弥留之际分发示友。其偈云: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廊而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李叔同《金缕曲》
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枝衰柳。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行矣临流重太息,说相思刻骨双红豆。愁黯黯,浓于酒。
漾情不断淞波溜。恨年来絮飘萍泊,遮难回首。二十文章惊海内,毕竟空谈何有?听匣底苍龙狂吼。长夜凄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孤负。

 

1922年春,弘一法师在给侄儿李圣章的信中已表明了自己对文艺事业尽心尽力之后的欣慰之情:“任杭教职六年,兼任南京高师顾问者二年,及门数千,遍及江浙。英才蔚出,足以承绍家业者,指不胜屈。私心大慰。弘扬文艺之事,至此已可作一结束。”

 

据黄炎培《我也来谈谈李叔同先生》云:“几个人一同在岳庙前临湖素食店,吃了一顿相对无言的素饭。丈夫把手表交给妻子作为离别纪念,安慰她说,‘你有技术,回日本去不会失业’。岸边的人望着渐渐远去的小船失声痛哭,船上的人连头也没有再回过一次。”

 

照片回顾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