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无形书院·大学之道 >> 人文走读 >> 边走边读 >> 文章详细

中国最早的“同窗恋”——关于梁祝化蝶的最新发现与追问(浙江大学中文系段怀清副教授)钱江晚报2009.9.2
作者: 发表时间:17-02-04 点击率:2645

浙江大学中文系段怀清副教授

中国最早的“同窗恋”

——关于梁祝化蝶的最新发现与追问

本报记者 袁春宇 整理

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梁祝传说,其基本故事框架,大抵由改装游学草桥结拜三载同窗十八相送楼台相会)和合墓化蝶5个故事情节构成。中间还有几个情节,譬如山伯访友英台骂媒英台抗婚英台吊孝等,在各种戏曲形式中,或存或删。

  在梁祝传说的成型过程中,其实一直存在着两条路线之争,甚至还十分激烈。哪两条路线呢?就是到底是讲梁祝传奇还是祝梁传奇。也就是说,在这个民间传说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到底谁是主角。这两条路线之争,看上去不过是主角配角之争,其核心内涵,却直接涉及到梁祝传说到底突出什么主题思想的问题。

  梁山伯与祝英台 谁是主角

  在梁祝传说的文献体系中,分别有两份代表性文献,各自代表着上述两条路线,也就是梁祝传说和祝梁传说。

  代表着梁祝传说(也就是以梁山伯为主角)的文献,是北宋宁波地区的地方官李茂诚的《义忠王庙记》;代表着祝梁传说(也就是以祝英台为主角)的文献,则是晚唐张读的《宣室志》。

  在以梁山伯为主角的叙述模式里,梁山伯的最终身份是义忠王,祝英台是义妇,梁山伯祝英台的爱情故事被改编成为一个忠义故事。故事从梁山伯开始,以梁山伯为中心,基本上是讲一个名叫梁山伯的读书人,如何在外出求学途中结识女扮男妆的祝英台,两人相互倾慕结为金兰,三载同窗中竟然不识英台为女子,山伯朴质如此。故事所突出的价值观,是以男性为主体,女性为辅佐,是以丈夫为尊贵,妻子享荣耀。

  而在张读《宣室志》中,尽管故事最终英台还是被追封为义妇,但故事却是从祝英台讲起的: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妆游学,与会稽梁山伯同肄业……

  值得注意的是,张读的《宣室志》在前,而李茂诚的《义忠王庙记》在后,后者显然是官方威权意识形态对这个已经有相当民间流传基础的传说故事的一次有意识、大规模的篡改,它最终是要突出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是对民间情感想象、自由思想与话语权力的一次粗暴的强力的剥夺与压制。

  梁祝传说在形成与传播过程中,此时遭遇到了第一次强有力的挑战。所幸的是,到了现代,以祝英台为主的、讲一个女孩子的情感故事的叙述方式和传播路线,成为了梁祝传说的压倒性的、甚至于唯一的叙述方式和传播路线。

  梁山伯与祝英台 在何处读书

  梁山伯祝英台二人当初到底是在何处读书? 

  迄今为止,有关梁祝二人读书处,全国各地至少有5,在这些有关梁祝读书处的说法中,我主要想就其中三种来略作展开分析。分析将围绕着三种历史文献文本进行,一是明代张岱的《陶庵梦忆》,一是明代《宜兴县志》,一是明末清初剧作家、小说家李渔的《同窗记》。

  张岱的《陶庵梦忆》中记载着一则与梁祝传说有关的一段文字:己巳至曲阜,谒孔庙……宫墙上有楼耸出,匾曰:梁山伯祝英台读书处。骇异之。见多识广的张岱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竟然会在孔庙这样严肃雍穆的所在,在一处宫墙上耸出的楼扁上,见到梁山伯与祝英台读书处这样的额题。

  张岱的骇异,其实在后来并没有就此终止。清道光三年(1822年)文会堂刻印补刊的弹词《新编东调大双蝴蝶》中,就沿袭了梁祝到曲阜求学这样一个说法。除了由此将梁祝传说的主题与礼教化的官方意识形态继续靠拢外,还向人们的常识提出了挑战:一个年不过十六七岁的江南女子,如何能说服父母,允许自己千里迢迢、北上圣人故里求学!尽管该弹词中详细叙述了祝英台一路走旱路水路,过村宿店的种种经历,但也大大分散了梁祝传说的故事中心,削弱了传说主题的思想性和批判性。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有关梁祝读书处的另一种说法。在明代《宜兴县志》中,有关于梁祝在此读书求学的文字记载:阳羡善权禅寺,相传为祝英台宅基,而碧鲜岩者,乃与梁山伯读书之处也。清道光年间邵金彪撰写的《祝英台小传》一文中,记载梁祝二人外出途中邂逅,相携至江苏宜兴读书的传说:祝英台……因易男装,改称九官,遇会稽梁山伯亦游学,遂与偕至义兴善权山之碧鲜岩,筑庵读书(同居同宿三年,而梁不知为女子也)…… 

  梁山伯与祝英台外出到底是在何处读书呢?从文本文献来看,明末清初,已经出现了有关梁祝来杭州万松书院读书的说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文本,是剧作家、小说家李渔的《同窗记》。在李渔的《同窗记》中,位于杭州西湖边凤凰山旁万松岭上的万松书院,成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三载同窗、谈诗论道、两情相悦、情同手足的浪漫所在。

  如果我们接受梁祝传说起源于东晋六朝时期的说法,那么梁祝读书处在杭州万松书院的说法无疑是荒诞不稽的。原因很简单,万松书院始建于明代,此前这个地方是唐宋时期香火还颇为旺盛的一座寺院:报恩寺。

  但是,将流传于浙江地区的梁祝传说,附会在万松书院上,一方面进一步突出了这一传说的相对自由的书院气,另一方面又突出了这一传说的江南书生(文人文化)的地域色彩。更关键的是,这样一个附会,将梁祝传说从上述两种读书处所生发出来的道学气、怪戾气(宜兴说中祝英台似乎是一个负气离家出走的女子)中解脱出来,为后来民间传说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所依本的说法。后来不仅浙江地区的民间戏曲中大多采用万松书院或者尼山书院说,就连民国时期张恨水的长篇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也借用了这一思路,将梁祝读书求学和情爱故事发生展开的所在,选在了美丽的杭州。 

  原本是最不符合这一传说的读书所在,却可能成为最符合一般情理以及大众心理期待的一种说法。 

  三载同窗 体现何种爱情观

  梁祝传说中,一般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十八相送、楼台相会以及合墓化蝶这几个故事情节,其中三载同窗最难在舞台表现,也难以展现戏剧冲突和建立在戏剧冲突基础之上的人物性格与故事情节。

  但三载同窗,却是梁祝两人情爱萌动并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和基础。没有这个时期和基础,梁祝传说后来感天动地的悲剧力量,就失去了人性的、人心的说服力。

  梁山伯和祝英台的传说在魏晋南朝北时期出现,绝对不仅因为它可能是真实的故事,还因为这个故事本身,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正在占据主流的一种社会价值观念构成挑战。那套价值观念就是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之间情感恋爱方式,是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作为主导性的方式,甚至于一度成为唯一的一种方式。

  梁祝传说还对我们市民社会生活中的另外一种比较庸俗的观念构成了一种挑战,那就是所谓的郎才女貌或者一见钟情。大家会说梁山伯祝英台不是郎才女貌吗?不是的。有文本记载说祝英台长得很美,但同样也有很多记载说祝英台相貌平平,不过是中等,或者根本就没有过分强调英台的外貌。梁山伯有没有才呢?并没有多少文献把梁山伯说成是一个非常有才学的读书人,大多文献记载突出梁山伯的性格特点是质朴,而不是强调山伯的才学,他之所以吸引祝英台,是因为他是一个本份、质朴的读书人。

  如果一个情爱故事,发生在这样一对普通青年男女之间,还能有感人的力量,那么这种力量来自于何处?梁祝传说突出了中国人的爱情观里面非常非常有价值的一个字:真。是真情。

  所谓真情,就是恋爱的双方是平等的,梁祝爱情是两个人在三年的时间里、身份平等的情况下,在三年的日常生活当中自然形成的,这是非常珍贵的,到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 

  三载同窗里突出的第二个字:诚。这种观念在当代青年人的恋爱观里面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但是在我个人内心深处,我依然觉得这是中国人情爱观里非常值得尊重的一种价值取向。从一而终白头偕老是美的。这不是什么保守,也不是什么愚昧,更不是什么老土,这是人类的两性情感里面最美好、最珍贵的东西。

  彩蝶双双 是怎样飞起来的

  梁祝传说而言,围绕着祝英台哭坟、坟裂、入墓、墓合之后故事情节的发展,就出现了至少三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英台化成了蛇,还有一种说法是两人精魂化成了一对比翼鸟;另一种说法,也是最为浪漫、直到今天依然广为流传的说法,就是合墓之后,梁山伯与祝英台二人之精魂,幻化成为一对大双蝴蝶。

  情爱中人死后精魂幻化成为蝴蝶,这一想象并非首先出现于梁祝传说中,但这种想象,却是借助于梁祝传说,传播得最为广泛久远。今天,我们一提到梁祝,就会想到蝴蝶,一看到蝴蝶,就会想起梁祝这一对彼此钟情、生死相随的情侣。

  关于英台入墓之后化成了蛇,这一传说在李茂诚的《义忠王庙记》中已经见诸文献记载。这种说法恰恰出现在以梁山伯为主的叙述方式里面,由此可以看到越正统、越官方、越官方意识形态化的叙述方式里,借助于英台通异类这样一种有意识的暗示,来丑化梁山伯祝英台之间的真情真爱。梁祝传说这样优美浪漫的的爱情故事,也由此而变得阴森、恐怖、沉重。

  但这个结局很快就被抛弃掉了,因为老百姓不接受。老百姓是让这个传说流传开来的主要承担者。

  在川剧《柳荫记》中,故事的结尾是英台山伯的精魂幻化成为一对比翼鸟,这是对中国古已有之的爱情传说中,有情人的精魂幻化成为比翼鸟、连理枝这种民俗想象的一种借用。这也是让梁祝精魂脱离黑暗阴森沉重的地府世界的一种解救努力,尽管这种结尾未能脱俗,但毕竟代表了一种民愿,这种民愿,就是不愿意看到一对真心相爱的情侣,就此沉沦于阴曹地府,要让他们脱离那个世界,到天地间自由自在地活着,而那种比翼双飞的鸟儿,不正是这一期待的比较理想的寄托吗?

  但比翼鸟还是太普通了,在《孔雀东南飞》里有,在汉乐府的《古诗十九首》里面也有,普遍了之后就不独特了。只有最后让两人的精魂幻化成为一对蝴蝶,才能不仅出人意料而且美丽浪漫,这个幻想似乎也只有中国人才想象得出来。

  宋代在江苏宜兴地区,一些民间的戏曲表现形式里面,就已经开始出现两个人的精魂,最后幻化为一对蝴蝶的说法,这个说法最集中的表现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的作品中,最后结尾梁祝就幻化成了一对蝴蝶。这个结尾也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就是精魂不死,真爱永在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