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无形书院·大学之道 >> 人文走读 >> 边走边读 >> 文章详细

章太炎的功过是非(羊城晚报)
作者: 发表时间:16-10-19 点击率:1531

章太炎的功过是非

羊城晚报2011723

百年双喜特约广东文史大讲堂6

章太炎是近代中国国学大师,也是学者型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但学术与政治毕竟不同,学术可以有相同的见解,也可以有不同的看法,政治则不能各行其是;

政治方面,章太炎确有他的局限,这些局限在辛亥革命及民国初表现得很明显……

反满的种族革命意识萌发

20116月底,在澳门“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谢俊美先生的《章太炎与辛亥革命》写得很好,这里向大家作介绍,一起分享。

甲午战争后,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主题。章太炎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从书斋走出来而卷入民族救亡大潮的。

1869112日,他出生在浙江余杭县东乡仓前镇的一个读书世家。轰动晚清、百余年来家喻户晓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就发生在这里。

章太炎曾参加过县试,但因患有癫痫而无法应试,从此绝意试途,专心学问。父亲章濬为当地有名的中医,一度担任余杭县学训导,后因卷入杨乃武案,被革职。

明末清初,浙江士绅曾进行过激烈的抗清斗争,清政府先后制造了曾静案、吕留良案、查嗣廷案、戴名世案、庄廷珑案等文字狱。

但二百多年过去,这种种族意识并未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减轻。

父亲去世前对章太炎说:章氏入清已经八世,先辈入殓都是深衣,穿明代的上衣下服,望不违祖训。

后来他就是带着“为浙父老雪耻”的强烈种族复仇意识投入到当时民族救亡大潮的。

章太炎剪辫,惊世骇俗

如果说孙中山是从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来审视中国,振兴中华;那么,章太炎则是从中世纪走来,拿着古圣先贤们曾经鼓吹和使用过的夷夏之防的传统“武器”,掷向他所憎恨和要复仇的满清政府,最终仍旧回归到传统中去。

戊戌政变后,章太炎因支持变法受到通缉,避居台湾,以为当年郑成功抗清离今不远,遗风尚存,在台尚有可图,但终而不果。

次年又因反对废黜光绪,再遭通缉,亡命日本。唐才常力主勤王,他不表赞同,当即断发,以示决绝。

在《解发辫》一文中,他说“余年已立,而犹被戎狄之服,不违咫尺,弗能剪除,余之罪也”。剪去它,以明自己“不臣满清之志”。章太炎的剪辫在当时轰动一时,被视为大逆不道、惊世骇俗之举。

孙中山看了《解发辫》后,高度评价说:“有清以来,士气之壮,文字之痛,当推此次为第一”。

但此时孙中山尚未与章太炎见过面,对于章太炎的全部思想还不了解。1901年,章太炎的《訄书》行世,巡抚恩铭又欲行大狱,章太炎再次亡命日本。

愤于种族偏见而反清的人

经过庚子、辛丑之变,清廷已沦为“洋人的朝廷”。孙中山直接觉察到革命高潮的到来,他说:

“当初次失败(指广州起义)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而“庚子失败之后(指惠州起义),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

“加以八国联军之破北京,清帝后之出走,议和赔款之九万万两,而后则清廷之威信已扫地无余,而人民之生计从此日蹙,国势危急,岌岌不可终日。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而革命风潮自此萌芽矣”。

“革命之思”主要是指“排满”、“倒满”的种族革命。孙中山说当时主张革命的人“略可分三类:第一类人数最多,包括那些因官吏勒索而无力谋生的人;第二类为愤于种族偏见而反对满清的人;第三类则为具有崇高思想和高超见识的人”。章太炎就属于第二类。

排满革命论令章氏名声大震

1903年春,蔡元培在上海成立爱国学社,安顿南洋公学退学学生,章太炎应邀讲学,多述“明清兴废之事”。

而中国教育会则每周两次在张园举办讲座,公开宣传革命,讲稿多在《苏报》上发表,以章太炎“排满革命之论”最为激烈。

邹容作《革命军》,章太炎润色并为之作序,并将其《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同时刊出。此文引经据典,对康有为的保皇观点进行了系统的批驳,阐述排满进行种族革命的必要。清廷为之震怒,遂勾结租界当局,制造轰动当时的《苏报》案。章氏获刑囚禁三年。

这种文字鼓吹,对于长期遭受封建满清王朝压迫的民众来说,是从未有过的痛快。加上当时科举废除,大批为出路苦闷的士子看到章太炎的文章,备感振奋,章太炎一时名声大震。

正如吴玉章在《辛亥革命》一书中说的那样,“这种宣传起了很大作用,革命的风暴主要是这样鼓动起来的”。

孙中山委以主编《民报》重任

19066月,囚禁三年的章太炎获释,随即被孙中山派人迎往日本东京,在神田区锦辉楼为其召开欢迎大会,他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

会上,章太炎发表演说,除了仍然讲他自幼读了蒋氏《东华录》中有关曾静、戴名世、查嗣庭等文字狱内容后,胸中发愤,立志排满;又讲甲午战争后“略看东西各国的书籍,才有学理收拾进来”;还大讲特讲佛教、国粹等等,竭力宣传他的反满、排满的种族复仇主张。

孙中山对他非常尊重,“凡开国的典章制度,多与先生商榷,先生亦佩服国父的善于经画”,“国父和先生二人,志同道合,千载一会,张良之赞汉章,刘基之佐明主”。

不久,他就被孙中山委以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重任,给予他以极大的信任。此后,章太炎继续撰文发表排满、反满主张,又从佛学的观点出发,阐发他对未来国家政治的看法。认为共和政治有危害,不若专制政治为善。

认为共和政体不如专制政体

章太炎阐述的,有三层意思:代议制的民主共和政体不能行之于中国;政党与议员勾结,这种共和政体还不如专制政体为宜。结论是现在建立共和政体只能是不得已之举。认为清朝推翻后,中国还是行君主专制为好。

那么,中国未来究竟行何政体和制度呢?19079月,章太炎在《民报》上著文,提出《五无论》,即无政府、无聚落、无人类、无众生、无世界。章太炎的“五无论”源自他的佛学观。

在他看来,万事皆空,人世间的一切所作所为皆是无所谓的,革命也好,改良也好,民主共和也好,都不过是虚幻的东西。他还发表《国家论》、《排满平议》、《定复仇之是非》等一系列文章,阐发和反对在中国实际代议制的民主共和政治。

他的“五无论”和号召人们学佛,连同这些言论在当时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以致引起了孙中山和其他革命党人的强烈不满,指出《民报》作为宣传革命的报纸“宜作民声”,“不宜作佛声”,指责他的文章是“无的放矢”。但他依然故我,渐行渐远。

要求罢免孙中山同盟会总理职务

19067月,章太炎主持《民报》后,孙中山正计划前往南洋各地募集资金,准备在国内发动新的武装起义。日本政府迫于清政府的压力,于次年3月,下令将之驱逐出境。

离日前,在日侨商吴锦堂(移晴阁主人)资助孙中山10000日元,日本外务省也秘密地给了8000日元。孙中山拿出1000日元用于告别宴,拿出2000日元给章太炎,作为《民报》的办报经费,余款则带往南洋,作为筹划起义的活动经费。

章氏得知这笔赠款的全部数目后,大为不满,认为孙中山私吞了这笔赠款,有违革命道德。愤激之下,竟将《民报》社中悬挂的孙中山像取下。

待钦廉防城起义、镇南起义相继失败,孙中山回到东京,章太炎非但不予安慰,反而与张继一道,要求罢免孙中山同盟会总理的职务。后经黄兴调解,事情才告平息。

19111010日,武昌起义爆发。1118日,章太炎回国。次年1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不念旧恶,聘他为总统府枢密顾问。

与同盟会及改组后的国民党对抗

临时政府经费严重困难,孙中山准备以汉冶萍公司作抵押,向日本贷款,章太炎再次与孙中山意见对立。19123月,南北议和,孙中山让位袁世凯,革命党人“虑其难制,欲令南来以困之”,章氏又表示“反对”。

在定都南京还是北京问题上,他也表现出拥袁反孙的立场。在武昌起义期间,章太炎就和张謇、汤寿潜、汤化龙等鼓吹“革命军起,革命党消”,主张解散同盟会。

孙中山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时指出:“光复时有一种谬说,谓‘革命军起,革命党消’,此说倡自热心赞助革命之官僚某君,而本党之党员黄克强、宋渔父、章太炎等咸起而和之,当时几视为天经地义”。他气愤地说“我党失败全在这两句话上”。

章太炎反对同盟会,主张“党消”的同时,自己却与黎元洪、张謇、汤寿潜、汤化龙等相继组织中华民国联合会、统一党、共和党等政党,并担任共和党副理事长,同同盟会以及改组成立后的国民党相对抗。

这使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在同袁世凯为代表的旧官僚势力的斗争中,常处于孤立无援的不利地位。待“宋案”发生,实行“二次革命”,章太炎虽表赞同,在护法战争,虽与孙中山看法一致,但为时已晚,革命党人丢失政权已有若干年了。

章氏大节无亏,

不失为正人

章太炎的一些主张与孙中山不同,但他仍是一位有功于辛亥革命的民主革命宣传家。正如他的弟子汪炳正所评价的那样,他是一位“有革命业绩的学问家”。谢俊美先生认为这个评价还不够,他应该是一位“有革命业绩的大学问家”。

还是薛福成的后人薛慧山评价得好,说他是“权威性的国学大师,推翻满清的革命先进”。

称章氏为“国学大师”,是因“章先生学术之大,也是前无古人的,在清代三百年学术史中没有第二人”,称其为“革命先进”而不称其“大革命家”,是依据历史事实而论的。

1936年章太炎在苏州去世,南京国民政府闻讯致悼,明令褒扬,特予国葬。章氏遵循顾炎武经世致用的观点,以经史之学投身民族救亡的大潮,为推翻清王朝鼓吹呐喊,做了有益于革命的事情。

在革命斗争中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大节无亏,不失为正人,应予肯定。晚年反对袁世凯称帝,为护法奔走努力,尤其难能可贵。终其一生孜孜于学,造就人才,成就斐然,也应予肯定。

(林家有,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