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无形书院·大学之道 >> 人文走读 >> 一路走来 >> 文章详细

20151206葛岭——寻访葛洪遗迹 重温道教历史(回顾)5初阳台及保俶塔+反馈心得
作者: 发表时间:16-05-09 点击率:3494

 

5:初阳台及保俶塔

●心得反馈

 

 

5:初阳台及保俶塔

初阳台

初阳台老照片:

 

保俶塔

介绍牌上的文字:

保俶塔是西湖文化景观中的佛教文化代表性史迹之一,展现了10-13世纪杭城佛教文化的兴盛。位于宝石山东端山脊,为吴延爽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又名应天塔、宝石塔等。初建时为楼阁式砖木结构,高九级。宋、元以后几经毁建。现存砖塔系民国二十二年(1933)重修。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及塔身均为八角形平面,共七层,通高45.3米,塔顶置铁铸塔刹。该塔造型挺秀,在西湖景观整体视域空间中,与雷峰塔行程著名的“保俶如美人,雷峰如老衲”的南北对景,也由此成为西湖景观的标志性建筑。

过去的介绍牌上:

原名应天塔,或称保俶塔、保石塔,据史载,北宋赵匡胤于公元975年灭南唐后,吴越国王钱弘俶奉召进京(今河南开封)入朝,久留未返。他的大臣吴延爽外祝其平安,特建九层高塔于此,后崩毁。元延祐时(公元1314-1320年)至正时(公元1341年-1368年),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都曾多次重建。现塔身是1933年由民间集资修葺的,高四十五点三,塔基较小,却负荷了七层高的塔身,再加上浮线叠檐,线条柔和挺秀,宛如少女伫立,与湖光山色构成一副秀丽恬静的画面,现被视为西湖的标志之一。

 

 

 

造像

 

《支那文化史迹》中保存的历史照片

目前还保存完好的两座

赖天兵《杭州西湖宝石山造像考述》(《中国藏学》2006-02)网络链接 PDF下载

 

●心得反馈

时间:20151206下午12:30~16:30

参加成员:阮文华,顾猷,徐家辉(及另一位一起摄像的学生),郑钰莹,李周繁星,叶芳伶,周维祺,何恬,谭逸文,钱昌华,诸娜维,邹春雨,王玥,蒋咚咚,阳飞,徐凌啸;杨雪吟,高茹忆,郑皓文,陆智超;金依莎,宋奕瑶;黄宇驰老师,杨海锋老师。

(加粗部分是我看时做的标记、橙色文字是我看时随手写的附注)

●徐家辉

出发前一天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雪,让这次的人文行走意外带上了一丝仙气,非常适合寻访道教遗迹的主题。对大多数参加的同学来说,这是第一次在杭州看到雪,这种熟悉的陌生、久违的兴奋,也正和第一次亲身触碰道教文化一样,在心头神秘地发着光。

——其实这些都是虚的!真正重要的是、在99%的城院人都看不到雪的第二天——我们依然能看到,而且是在西湖边最美的宝石山上对不对!!这就是那句有名的——无限风光在险峰(有谁能想到更恰当的名言吗)。就好比只有参加日新晨读的人才能看到城院645分的月落和陈家河畔柳树梢未起床的白鹭一样,乐意跳出寻常的校园生活、走出狭小的城院去以为熟悉实则远未登堂入室的杭州多看看同学们,才有机会发现合抱的古木、流水的山阶、雪掩的道观……

说实话,因为主要负责摄像,这次人文行走我的参与度远不如前几次。而且相比一个月前(116号)我和无形书院另外几位好友来葛岭游玩的那次(也可以称之为提前踩点),延续了周末西湖景区特色的宝石山因为游人如织所以不能提供上次那样的代入感:上次,山上幽静爽气,阳光明媚,没有雾霾(教士仙家岂能忍受!!),自有一派神隐气象(嗯,的确葛岭的行走不是周末更契合主题)。要知道,这在我国都市实是稀有品,令人怀念起《千与千寻的神隐》……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宝石山这么一座好山,倒是让道士给独占了。这次站在抱朴道院三清殿外凭栏南望,虽然因为浓雾使得西湖及群山看起来像灰色调的油画一样,但是身处此地,想象抱朴子葛洪当年看到的是差不离的景色,古今一体,遐迩同思,令人感动。中国的无边大地和无限历史给我们留下这么丰富的心灵重游地,多么幸运。所以你看到人文行走的享受不是那么小的东西了罢。要机缘,要机缘;是体会,是体会。

我们的带队人杨海锋杨老师——这个居家好男人、校园知名人,上得讲堂下得儿童房的“不务正业者兼资深教育疑惑症患者”,自从在今年春学期重新恢复人文行走活动以来,越来越为办好这件利人悦己的事而兴奋。他虽然是理工科出身的商学院老师,却把大量时间都花在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普及和现代健全人格教育上,做了不少看似傻冒却实实在在取得了一些成果的事情:经典古籍读书会、儿童公益读经班、名著晨读活动以及阅读疗法读书沙龙,其中一些甚至坚持了六七年,而且无一不与读书、读好书(传世好书)有关,并且没有报酬——我们称之爲:人文公益。

这个顶着浙大城院杰出教师、感动杭城十佳教师等闪亮头衔的小个子,不是板着脸的老学究或书呆子,也不是传统文化的脑残粉或传教士,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热心志愿者。平凡人的不平凡在,他是现实与理想的双重志愿者、一步一脚印的行脚僧。他长什么样?哦!其显著标签是不事打扮、闲事儿特多、看似老实其实叛逆、爱看书也爱送书,以及能吸引来校内外各类奇葩学生……噢,别被我的不正经描述吓到了,其实他是特中正平和一人,幽默感在骨子里而不外露的亲切叔叔。您不信?不信您瞧他怎么有魔力吸引到二十余个大学生参加这没有任何学分奖励的所谓人文行走活动呢,有那么端着吗……下次何妨也来瞧瞧?再不济,就当旅游一次您也不亏。不过此时杨老师立刻正色了:“参与行走的同学一定要有备而来,不欢迎打纯酱油的。”杨老师早已越来越烦恼被在西湖游玩的游客当成导游了(就差一面旗子!)……那么这个126号的雪日第四次人文行走大家是如何浩浩荡荡上山打…呃不,行走的呢?且听同学们慢慢道来:

哈哈,写得有意思啊!

●宋奕瑶

雪与求仙的秘境(人文行走有感)

对道教的初步认识是在电视剧当中,尤其是武侠电视剧,原本它在我心目中的印象是很刻板的,是一种带着迷信的标签化的东西。在这次人文行走之前,我看了一遍央视的纪录片《迷恋青春的宗教》,因为我是后来决定加入的,感觉看书查资料似乎来不及了,纪录片虽然很粗浅,但让我道教有了新的认识。道教关注生命成长、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注回归人本身、强调无为而治在新的时代对有着很多启发性的意义。尤其是他对率真自然的崇尚和追求,好像葛洪的字抱朴子的来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我没有读过多少道家的书,但我查到这是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个理想。其中见素抱朴表明人应该追寻自己本来的真心,追寻原本最为朴素的本真。我觉得道家的是最能打动人的地方。

人文行走那天下起了雪,整个山中有一种清冷的氛围,似乎很符合远离尘俗、清新寡欲的意境。终年居于山中以炼丹成仙、追求长生的人处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应该能够感受最想感受的氛围吧。当我看到葛洪当年的炼丹炉,觉得历史有一种亲切之感,当一个看似很虚幻的东西一种很直观的方式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尤其如此。出发之前我查了一下道教的历史还有一些关于古典传说,其中就有我小时候听过的李慧娘故事,此时与道教联系在一起,在红梅阁中没有看到故事在原地展出是一个遗憾。

很多时候我不太有太多的动力去了解宗教方面的,即使对于在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文化。尽管也能够了解他对我们不仅仅是需要去选择性批判的一种态度认知,也是一种对人心的启发。这次的人文行走让我觉得更加愿意去了解中国宗教文化,也对平常不太愿意看的宗教文史方面的书籍产生了一些兴趣,我觉得在以后的阅读当中会有更多的动力和收获。

●李周繁星

宝石山行走体会

参加这次的人文行走,感受颇深。第一点是宝石山的雪后风光迷人,天空清澈而又干净。其二是摆脱了蒙寝室,泡图书馆的情况,知行合一,看大山好水。这三是志同道合之人从一处来到一处去的自在。这四就是实打实的知识,从道家到佛家,从明清到五代。在了解过历史之后,在来看景,看去时间的磨砺,穿越回那时的人与事,会有不同的感悟。

●谭逸文

于冰雪消融之日登山,在这几年也是头回,有可能道教所选之地,确是吸天地灵气的洞天福地,听脚下潺潺流水而过,莫名觉得静心。当时进门回头所见“黄庭内景”四字,着实令我印象深刻,不回头或许就错过,确有道教意境。于道教的神像和文化,本是不太了解的,带着敬畏和略有几分探索之意,走完了几处大殿。但说起甲子纪年的方法和古代中国五天一候,十五天一气的讲究,倒是颇有感触,古人在感受天地之气后,找出人存在于天地间合乎“道”,合乎天地运行规律的方法,顺天地之气而行,是现代科学也未必能解答的智慧,而这些智慧却被我们遗忘甚多。

在三清殿的时候黄老师提问说孙悟空的师傅是谁,我稍微查了点资料发现了几个比较有趣的,不一定是正解,分享一下,算从一个另类的角度看西游记吧。孙悟空的师傅是菩提老祖,其实在天开之初仙界有五巨头,便是五位巨头是、太上老君原始天尊接引道人准提道人通天教主菩提老祖便是准提道人。他们后来的去向是老君成了道德天尊,原始成了玉清元始天尊。佛教最开始是由燃灯创立的,他招募了接引道人准提道人两人,最后把位置传给了准提道人,也就是现在的如来。现在就只有通天教主没有着落了,其实通天教主是受到了众多师兄弟的攻击,心灰意冷,所以就隐居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其实就是灵山脚下的一个洞中。
  其实孙悟空也没有多厉害,像观音、普贤、文殊都算是悟空的师兄了,都可以收复悟空。当时没有收他是有原因的,因为通天教主就喜欢收另类做徒弟,在封神榜里面就表述出来了,何况见到一个灵性极高的猴子?所以在短短的七年就把孙悟空调教成了一个较高的高手了,至于他不让孙悟空说出是他的徒弟、就是怕那些师兄们笑他还是收这样的门人,以至于后来他离开灵台山估计也就是这个原因吧。在西游记里面孙悟空不管有什么所为都没有人问他师傅是谁、也没有人去调查他师傅是谁、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孙悟空一出手,如来佛、太上老君,观音菩萨都看出来孙悟空就是准提道人的徒弟,也只有准提道人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调教出这样高水平的猴子,太上老君等不愿说破是怕准提的面子不好看,观音菩萨不说破的原因是说破就变成师兄弟了。所以他们不但没有太为难孙悟空,反而还想方设法的帮助孙悟空,太上老君教给了孙悟空火眼金睛,观音给了他三根救命毫毛。但为什么他们都不愿出手呢?他们也要给师叔的面子呀,而太上老君和如来佛侧是为在封神榜里群攻准提道人而感到内疚吧。(还是没怎么看懂呵呵)

附一张古代神话人物关系图

师傅:创始元灵(创始元灵成为宇宙间唯一的一个清醒者
收四个徒弟:1.鸿钧老祖、2.混鲲祖师、3.女娲娘娘 4.陆压道君
鸿钧道人——为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的师傅。正所谓先有鸿钧后有天鸿钧道人有个门童就是后来的昊天,也就是玉皇大帝。
混鲲祖师——大弟子名唤接引道人,二弟子名唤准提道人,创立西方教接引道人后来转世成为释迦摩尼佛 准提道人后为菩提老祖,孙悟空的师傅。
女娲娘娘——大家很熟悉,不过女娲是按照小师弟陆压的样子造人的。女娲是人首蛇身。
陆压道君——散圣仙,鸿钧老祖第一仙,弟子盘古初开天。先有鸿钧后有天,陆压道君还在前。

●叶芳伶

之前自己也去过宝石山两次,第一次是为了“寻觅”纯真年代书吧而去,第二次是为了带同学去纯真年代书吧而去。因为去纯真年代书吧而进入宝石山,但之前一直都不知道它背后承载的故事及文化,也无法真正感受到它的魅力所在。这次和大家一起去,在同走的过程中,也了解了一些东西。但让我感到有兴趣的并不是这些文化及相关史实,而是由于对这些文化及相关史实有了一点了解,对宝石山有种重新认识的感觉。自己也因此更能投入其中,去感受它的魅力,感受它纯粹的,自然的美感。

自那天人文行走以后,宝石山留给我最大的印象是:清静。在那里,浮躁的心容易静下来,接近本真的自己。

这次人文行走于我而言,有些“放松,净化”的作用,放松了自己的身心,投入自然之中。净化了自己,仿佛心里有个声音对自己默默地说道:“你已经慢慢地接近你自己想要变成的样子了。人文行走,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次行走,更是一个提醒,一次享受。


●周维祺

初到岭下,便抬头望见葛岭两个大字,黄色的背景和两侧的八卦图扑面而来的就是浓浓的古老中国道教的风韵。而后在老师的指引下我看到了镶嵌在旁边墙上的两对对联,内侧为初阳台由此上达,抱朴庐亦可旁通,上达,古谓君子修养德性,务求通达与仁义,《论语•宪问》中有这样一句话“君子上达,小人下达”。旁通,正所谓触类旁通。也许找到初阳台之时,抱朴道院也便会朗然入目,不再神秘了。外侧的对联为点缀名山有勾漏丹青著色,登临绝顶看扶桑旭日来朝。勾漏丹青正是描绘了葛洪在此名山之中修炼丹药,道教的最高信仰是道,而作为得道的最高境界是“形神俱妙,与道合真”,由此成为仙人或真人,道教的终极追求便是长生成仙。虽然我认为道教的炼丹不讲究科学,反而与长生不老背道而驰,加速了死亡的进程,但我敬仰那些道教的炼丹师,他们有着一份与世独立的执着与探索精神,这种执着迈过了历史的长河,是永恒的所在,而这份精神令我们这些后人都难以企及。“扶桑”原指日本,这里的大概含义也许是东方的意思吧,登临绝顶一下子提升了宏伟的气势,我真是羡慕那些旅居山上的人啊,早起便可看到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的壮丽之景了。

不可忽视的是,在外联的两侧还有两幅八卦图,他们犹如两位忠诚的使者,任历史沧桑如何巨变,我自岿然固守于此。八卦源于周易,不过可惜的是,我之前对周易并没有多少的了解,早几个月看了慕课才初步有了些许了解,可任然是懵懂的。老师对这个八卦图做了解释,这两位使者仔细看还是不同的,一个是先天八卦图,另一个是后天八卦图。隐约觉得的周易与很多文化都相关,韩国的国旗就有八卦图的元素,之后我去寻找过一些资料,其实朝鲜半岛文化的根是在中国本土的。

我们一行信步走入了葛岭,殊不知“葛岭”二字的背后还有杨学洛手书的“黄庭内景”四字,若非是老师的点拨,我们会全然的忽视了它,他其实比之前的更加默默无闻。我们行走在被绿林环抱的小径,曲径通幽,它永远也不会把景致赤裸裸呈现在你眼前,每次登高一点或是拐过一个弯,就看到一处景。在这种心态指引下,即便拐过下一个弯还是一条曲径,那也是一道风景了。中途也有很多的楹联,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是文人的天堂,我很荣幸,可以行走在满是文人足迹的地方。他们真是太有文采了,随性而又率真的一笔,便留下了千古的绝唱。

曲折了几番,抱朴道院便抬头可见了,初进道门,便有一番朴素的家中庭院之风了,正殿供奉的正是葛洪,他静静的看着这人来人往的大殿,我不知道此时他的心中想着什么。话说此时的我是有些不认真的,我被一旁的琵琶笛子之声引了去了,音乐是能净化人的心灵的,我不由自主地热爱它,尤其是中国的工商徽角,现在有太多的人沉沦在西洋乐中了,其实中国的古乐更有平心静气的历史之感。

抱朴道院是路途中美丽的一折,而后一个竖笔直奔保俶塔而去。在保俶塔下,望着浩渺的西湖,静静的听着老师对一路而来的总结,我认为宗教不是迷信,宗教背后隐藏的中华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它是我们民族精神寄托的产物。我挺惊羡于杨老师的文采的(文采我是没有的,我写不来诗文呵呵),从前的历史老师将起这些儒释道来,我并没有听出点所以然来。而现在我对道家的文化思想变得理解和巨象起来了。我在大学能够遇到一位带领我们学习国学的老师,我是很幸运的,对于一个学习国际商务的我来说,我觉得中国的历史文化是我们的骄傲,我愿意去体味国外的不同文化,但我不愿意成为外来文化的附庸者。如果有一天连自己民族的根都没有了,无论我多么的富有,终究是华而不实的,终究会流落为心灵的流浪者

我去找了关于宝塔的由来,塔是在公元一世纪东汉的时候从印度传入中国的,《魏书释老志》中有记载:“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世人相承,谓之‘浮屠’,或云‘佛图’。”塔是佛教的产物,从佛经上得知,塔就是保存或埋葬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的“舍利”用的建筑物。古印度的塔有两种:一种是埋藏舍利、佛骨的“窣堵波”,(舍利原文的含义是尸骨或身骨),属于坟冢的性质;另一种是所谓的“支提”或“制底”,内无舍利,称作庙,即所谓的塔庙。从我国的文字发展看,早期的汉字中并没有“塔(墖)”字,以后人们根据梵文佛的发音布达(Buddha,造出了荅(畣),并加上一个土字旁,以表示坟冢的意思。

问题:为什么道家的庭院与佛家的寺庙一样用黄色的外墙?(黄色是中国文化崇尚的颜色之一,不仅仅是道教和佛教)阴阳家是不是也是以周易思想为中心的,他们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什么?(阴阳家的研究方向可以百度一下,我研究不多。阴阳是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但说它以周易思想为中心,可能不确)

●顾猷

人文行走心得:

其實在臺的時候有聽過外面請來的歷史學者對於全真教以及那個時代(元)的尼姑僧人的一個講座。筆記落在家裡了,只能憑感覺寫下一點拋磚引玉了。道教特別是全真教,其實在那麼亂的亂世對於百姓來說有起到庇護作用的。因為他們的地租是沒有的,等於自給自足的那種,而且還有別人來送錢。另外,誰說不能有妻子,就是可以有妻有子啊。所以,也有父母看孩子餓得活不下去了,把他送去道觀的,甚至有一個故事是一個父親三個女兒分別嫁了不同的人,有官、有道士,後來老三要嫁的時候看看大姐二姐,嫁給當官的都餓得皮包骨頭了,嫁給道士的倒是日漸豐腴。屬於“三不管”性質的道觀可以說是拿足了油水,因為無論是入侵方還是自己這邊都是一路綠燈(也講到成吉思汗和丘處機的事情),不過當然蒙古人也沒那麼傻,後來就慢慢去縮減了。但是確實存在這麼一種情況有一段時期,對於一般百姓不能說沒有好處。

然後先寫自己閱讀資料的感受。我正好在看《六朝宗教》(也是讓老師推薦的中哲斷代史之一),裡面正好有一章寫到葛洪,才知道葛洪原來那麼厲害。因為他真的有一個自己的體系。且不論他論證理由還有些不完備,但是僅從以下多點進行論證可見其理性的思辨性:1、典籍多災,自非虛言;2、存亡終始,誠是大體;變化萬品,未可一也;3、物性能移,人可長生;4、藝術能治病起死,道術會令人久存;5、人所以死因六害,免此自然可常在;6、金丹金丹堅固不朽,人可借此永存;7、宇宙萬物變幻無窮,人類見聞實在有限;8、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長生成仙自然可信;9、神仙難求,無非神仙。看看這幾個論點可能還覺得搞笑,好像可以馬上反駁,但是仔細再看看好像也沒那麼好反駁。先是對神仙的存在可至做了一番思辨也就是理論基礎。接著,他又有一套方法提出:1、志誠堅果,無所不濟;2、積善立功,忠孝為本;3、恬靜無欲,守一存真;4、博聞體要,擇師勤求;5、廣知眾術,養生卻害;6、“寶精愛氣 ,最其急也”;7、導引行氣,神通無限;8、“升仙之要,在神丹也”。其實前面幾點像大多數信仰的提倡的,後面才體現出神仙道教重視房中術、丹藥和引氣這三個重點。之前還蠻奇怪,竟然會有房中術一說,當然在書上也可以看到說也是後來被演變為淫慾了,畢竟是容易被導向不好的一面。但是還是不太了解,不過也可以解釋道教不反對結婚生子吧(我那天说到全真教那里才是不主张结婚的,但正一教则不然,是世袭的,当然要结婚)。古代的人的思維我覺得還蠻奇怪,看到重金屬不易變形,覺得人吃了會和它一樣,不變形。也會根據長壽的龜和鶴來練龜息之類的,這個或許還有些道理,畢竟都是動物,而且確實很多現在的發明是仿生的。當然也可以反映出古人的生活都是和自然息息相關的,並且對自然也存在學習和敬畏之心。

行走正好是在杭州初雪消融之際,一行人在西湖邊的連橫紀念館集合,然後沿著抱樸道院的門一路向上。在門口,楊老師仔細的那幾個問題挺有意思。兩邊的圖,還有對聯裡面的意思,包括“抱樸子”這個名字,以及牌坊背面的“黃庭內景”,都有點意思。拾級而上的邊上門聯倒是還提醒邊上還有一位“梅妻鶴子”林和靖。半山上的亭子的柱子上,各個面都有對聯。一路上大家走走聊聊,也終於知道了天干地支不是排列組合,之前也很奇怪,原來是最小公倍數。楊老師和道觀的人聊聊,但是還是了解不到紅梅閣。在抱樸道院的時候,看到有人練琴有人練功。也有同學很感興趣問了那個練功跳舞的林老師,老師說首要是三步一吸三步一呼,我們看起來有點像跳舞。黃老師補充到在初陽台有一個徒手跳到初陽臺上。高手在民間啊。後來在初陽台的時候也能看到各式各樣的人物。抱樸道院到初陽台的路上,真是收盡了西湖的美景。還有點雪在融化,可以聽見雪化的聲音;太陽在西斜,從初陽台到保俶塔的路上還可以看到落日。最後大家的報告討論我沒有等到,有點遺憾。(顧猷 於乙未年冬)

●何恬

雪霁初晴,跟师友同走葛岭。沿抱朴道院拾级而上,登初阳台。辗转山路,至保俶塔。时而雪融,山路雪水淙淙。各位兴致盎然,探究葛岭与道家渊源,不亦乐乎。

看到葛洪的生平中有这样一则事迹,“宁波灵峰寺有一座葛仙殿,葛仙殿供奉的是葛洪的塑像。东晋咸和二年(327),葛洪来到这里炼丹。在他隐居灵峰山的时候,瘟疫流行,葛洪广采草药,制药布施,使众多百姓起死回生。每年阴历正月初一到初十是灵峰寺香火最旺的日子,因为传说中初十是葛仙翁的生日,人们纷纷来到这里纪念这位悬壶济世的仙人。(还有一段讲葛岭的由来,找不到了。)

在我看来,葛洪在百姓间的声望,不是因其道术高超,更因为他行医于百姓间,悬壶济世。有一种慈悲心。先正心,再立人,炼丹修仙都只是一种表现形式。

●陆智超

我本身就对中国传统文化、国学这些内容比较感兴趣,最一开始的愿望就是大学读中文,好在传媒课业不重,我闲暇还可以自学一些。

这次活动收获颇丰,在准备的过程中了解了很多道教的知识,也更加了解杭州浓厚的文化底蕴。一路上杨老师边走边讲,很有一种高中时候语文课的感觉。

我不是杭州本地人,通过这次活动,我也发现杭州保留着古色古香的美,这也让我决定今后多出去走走。

能参加这次活动我感到非常幸运,也非常感谢杨老师组织这项活动。

阳飞

本次行走,我並未作準備,只是去時拿楊老師借來的書,在車上惡補了少許道教基本概念。後來在行走的時候似乎都沒用上。

我之前跟過一些團,比如當年我校(計量)林夕文學社的「人文行走」,和(計量)廣西老鄉團,陝西老鄉團等。今日我還又獨自走了一圈。都是西湖一日遊。對比起來,還是楊老師的最歡樂,一路趣談,且富有文化內涵。

在此要感謝那位女老師的盛情贊助,還有楊老師包付的出租車費用。我想公益心真正就體現在這些不再會有人記起的小事上。楊老師和那位女老師雖然沒有「慈善」的標識,對比我認識的一些「公益名人」(以公益名),他們的發心與作爲殊途同歸。原來這就是「名可名,非常名」!

當時在山上還見到了阮元的信息,想請楊老師給介紹下,阮元和葛洪是什麼關係。至多到明年一月,我就去買阮元刻的十三經來賞讀,所以我想知道急功速成的阮刻十三經到底有哪些問題,有哪些錯誤,在哪裡能找到補救(補訂)。

當時我們有討論王重陽屬中,而中在五行爲土。那位新手記者團說王重陽無土。我當時就補上,說「重」字含土,現記文字如下:

重=東(省)+壬(挺),壬=人+土,所以重是含土的。人挺於日出東方 ,又說東爲重物之指代,所以「東壬」會意而成重。金庸的學養果然精深,其小說無處不暗藏玄妙,難怪雅俗共賞,百讀不厭。著名經典教育家傅偑榮也說,他隔一兩年就讀一次金庸。

 

●阮文华

上次踩点是116号,风和日丽;这次去126号(很凑巧刚好一个月)初雪放晴,天公作美啊。

道教在我心中一直是神秘而可怕的,小学外婆去世时一群道士在屋子里做法事(道教的斋醮科仪),那种嗡嗡的念词现在想起我还心有余悸。祠堂里供奉的神仙有佛教的菩萨,道教的我依稀只记得有个叫圣明公大人(方言翻译),据说给他能保佑我们宗族平安。中元节烧纸的时候,我从族里负责法事的阿婆嘴里,发现死去的外婆也变成了什么什么大人,不懂也不敢问。我一直疑惑那些神明真的在阴间看着我们,我们的做了好事坏事他们都知道?那些人间的道士能与他们感通?想到这我常常感到害怕,以为触犯了他们,这也是我小时候会很虔诚的给他们下跪作揖,而不敢直视他们的缘故,有次去庙里被四壁的菩萨吓哭了。(虽然是负面的体验,却是切身的,有真实的感受,才有真实体认的机缘)

中国的民间信仰是复杂的,人们把一些远久的祖宗或是一些菩萨当作他们信奉的对象,以作为现世困苦里的精神稻草。鲁迅先生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但同时也隐喻了道教是中国思想的毒瘤。现在国家实行了科学教育,道教地一些仪式,方术都被斥为了封建迷信。尽管如此,这个2000多年以来形成的巨大的根柢并不能轻易的被摧毁,可能族里占卜祈禳的习俗仪式有一些简化,但那些大大小小的神仙都在中国民间接受着人们的拜奉。父辈祖辈不一定信奉孔夫子,但对于他们生活邻近的神却是一种宗教信仰的态度(如:财神),而支配我们这一代人理想与生活的仍有一些道教的影子,日用而不知或是不愿承认罢了,毕竟都是“文明人”,谁也不想被嘲笑愚昧落后。(许多商店在隐蔽的位置烧香供奉着一座财神爷。)

我们与时俱化,不可避免的“以今日之是,定昨日之非”,那些在古代思想世界本来合理的东西在如今失去了其合理性是正常的,但我们能因此而把那些离我们很远很陌生的东西视为羞耻,而不敢挖掘正视它蕴含巨大的价值也太可惜了。最近会读的庄子则阳有曰:“人皆尊其知之所知,而莫知恃其知之所不知而后知,可不谓大疑乎!已乎已乎!且无所逃,此所谓然与,然乎?” 没有昨日的你又怎么会有今日的你,昨日已过但非不存在,否定昨日的你也是在否定你自己。何不坦然地接受过去,今日昨日又有什么优劣对错,只是观念角度变了,但都是你自己嘛。

大家一起行走可以相互触发,总有一些点是没被我们注意到的。人文行走不是观光旅游似的走马观花,它包括行走前,中,后的一整个过程,它和会读一样重在能有生命的启发。短短的几个小时,你被科普灌输的信息可以有很多,但如果不能有一点触碰到你真实的生命,那那些信息就只是信息了,你转瞬即忘。

今天又有人和我说:会读好无聊啊,我读不下去。何其相似的口吻,去年这个时候,我刚进会读也是觉得太沉闷,然后向老师提议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当时这一问题似乎还还激起了大家的争论),想想当时我也是年少无知,浮躁得急功近利。从应试模式转换到自主探索的学习模式开始是不适应的,因为老师并不严格要求,我也就有点打酱油,老师交给的释义工作准备得马马虎虎,每次都是张继兴学长热心解围。

从去年课上认识杨老师至今,刚好一年时间,智力未有所长,但得益于杨老师和“道友”们的创造的自由包容的氛围的濡养,我渐渐有了自发主动的去探索的意识。会读和行走每次抛出的主题是一个小小的点,但我们课下做功课时会发现一个由无数个有趣的点组成的未知世界,探索的欲望被激发后就不可收拾了。在会读的这个小团体里我的生命是放松的舒展的,有时候会读场面并不热烈,但自己心中的思想却在天马行空地乱跑,最近一个人读的想的相关的东西都会出来,沉默的文言文一下子就成了把打开脑洞的钥匙,有时遇到一句刚好解开了心结或应了景,一定会如遇知音般窃喜很久。

所以朋友,沉下去/准备好哦,我们一起读经一起精进!

(这段心得极好!)

附准备的资料:

这次我准备的是五斗米教(天师道)的创始人张道陵,五斗米教也即后来的正一教,《崆峒问答》曰:何谓正一?正者不邪,一者不杂。正一之心则万法归一,故曰正一。”

“道教在汉代产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多种思想资源和一些相关的社会、政治因素交聚在一起的结果。

“就思想层面来说,道教思想的直接来源是西汉汉武帝之前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转入民间的黄老道家、阴阳五行思想,此外还有谶纬和一些方术中所蕴含的思想。黄老道家之所以失宠,是因为儒家能适应西汉经历了此前休养生息、清静无为阶段后应该革除积弊,鼎兴求盛,承续秦制发展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需要。如同这时的儒家只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术,被称为“儒术”一样,此时能够作为融铸道教的各种资源的,同样主要是术。在西汉末年政治腐败之后,社会、政治问题尖锐地凸显在人们面前。此时社会最需要的是除弊鼎兴的政治之术。从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最需要的,是一种既能给予他们安慰,又能让他们看到希望的思想,这种思想应当能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本质上也应该是一种实用之术。这些术固然有先前历代人们的文化积淀,其中固然蕴含有思想性的成分,但作为使用术的人来说,往往并没有自觉到,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摘自浙大的孔令宏教授的论文《道、学、术:道教史研究的新视角》,这片论文对“道教与道家的区别”这一问题很有启发作用,可参考。)

张道陵,字辅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十年(公元34年)正月十五日晚上。他的八世祖为“汉初三杰”之一的留侯张良。张良辅佐刘邦打天下,建立了两汉王朝,被封为“留侯”。而张良功成身退,飘然而去,随赤松子学辟谷,导引轻身之术。我发现张氏家族的后代都是很长寿的,一些得道的仙人从祖上就和道术有了渊源呢,如:葛洪的伯祖父葛玄也是出名的道士,据考证,葛仙翁的名号本来是他伯祖父的。)

张道陵的父亲叫张大顺,也好神仙之术,自称“桐柏真人”,所以,生下儿子,即取名为“陵”,希望将来能追随先祖,远离尘世,登陵成仙

张道陵自幼聪慧,七岁时,开始学习儒家“五经”,以后,不断学习到社会上流传的天文、地理一类的书。他刻苦学习,立志做官,并想辅佐汉室,荣宗耀祖。志向和毅力鼓舞着他,最后,他进入了全国的高等学府——洛阳太学,在这里他博通五经,成了一名饱学之士。张道陵太学毕业后,他想跟他的老师一样来授徒讲经,一举成名。他先后到南方天目山南的神仙观和西北的通仙观,设立讲堂,教授五经。数年间,学生有千人之多,乡人称他为“大儒”,名传一方。

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张道陵二十五岁,被郡守以“贤良”推荐到朝廷,后来,到洛阳经过考核,一举中了“贤良方正极言直谏科”,(察举制)被朝廷授予巴郡江州(今重庆市)令。在江州令任上,他看透了地方强权的横行,为官的贪赃枉法,老百姓食不果腹怨声载道。他又想到自己为一介书生、小小县令,怎么也改变不了这样的世道,倒不如效法先祖张良,出离尘世,善保自身,以图延年益寿罢了。

于是,张道陵约在明帝末年,谢绝了朝廷的一再挽留,辞去江州令职,便北上洛阳,隐居北邙山中,潜心修习黄老长生之道。他研读了《道德经》、《河图》、《洛书》以及谶纬之学。三年后,得《黄帝九鼎丹法》,相传神兽白虎衔符而至其所,其道术日益完善。

汉光武帝由谶纬(chèn wěi之说登上皇帝宝座,晚年,深信不疑,遂“宣布图谶于天下”。汉明帝继位后,秉承皇帝遗旨,宣扬图谶,又派人西天求法,引佛教于中国。(谶纬之学流行于中国两汉时期的一种学说。“谶”,即一种神秘的预言假托神仙圣人预决吉凶,又分为符谶、图谶等;“纬”是相对于“经”而言的,。谶纬之学以阴阳五行学说和董仲舒“天人感应论”为依据,流行一时,在东汉被称为内学,尊为秘经。)

汉章帝建初五年(公元80年),在京城举行了白虎观会议,章帝主持以图谶证五经,也就是以神学来讲五经,听说北邙山有个张道陵,便征召他为经学博士,张道陵无心辅佐汉室,便避而不见。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朝廷又下诏征张道陵为太傅,封兾县侯,但张道陵却视禄为粪土,所以三诏而不就。张道陵对来使说:“人生在世,不过百岁,光阴荏苒,转瞬便逝。父母隆恩,妻不厚爱,也随时而消失。君臣之恩,谁见长久?请转告圣上,只要清静寡欲,无为而治,天下自然大定,我有何用?我志在青山中!”为了避开京都近郊的俗务嘈杂和骚扰,张道陵决心离开云游名山大川、访求仙术去了。

张道陵先是南游淮河,居桐柏太平山,后与弟子王长一起,渡江 南下,在江西贵溪县云锦山住了下来。这里山清水秀,景色清幽,传说为古仙人栖息之所,张道陵就在山上结庐而居,并筑坛炼丹,经过三年而九天神丹炼成;而龙虎出现,所以,此山又称龙虎山。

张道陵在龙虎山用三年时间炼成九天神丹后,已六十余矣,吃了神丹容貌益少,“返老还童,像30岁左右的人”。接着又在龙虎山东北边的西仙源壁鲁洞,得神虎秘文,并建立天师草堂,广传弟子,为人治病,到他经嵩山二人巴蜀时,已经90多岁了。由此可见,张道陵在龙虎山炼丹修道讲课时间长达30余年。

张道陵在蜀除书符治病、驱邪禳灾以外,在巴蜀地区建立起二十四个宗教活动中心,即二十四治。

东汉后期,道教二十四治逐渐形成规模,成为较为完整的教区组织系统。他们在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年代里,借神灵保佑的托词,用道民命籍制度取代了朝廷的户籍制;用宗教道德作为教民的行为规范;用征收信米的方式取代了官府的税收,逐步使二十四治成为政教合一的组织形式。与此同时,教区倡导平抑物价,讲究诚信,兴办实业,开拓盐井,兴修水利,发展水陆交通,发展农业,解决教民的温饱问题,实际上行使着政权的作用

道教的二十四治如下:

阳平治、鹿堂山治、鹤鸣神山太上治、离沅山治、庚除治、秦中治、昌利山治、真多治、棣上治、涌泉山神治、稠梗治、北平治、本竹治、蒙秦治、平盖治、云台山治、尽口治、后城治、公幕治、平冈治、主薄山治、玉局治、北邙山治。

在此之外,还设有八品游治。分别为:峨嵋治、青城治、太华治、黄金治、兹母治、河逢治、平都治、青阳治。

二十四治实质上取消了地方政权而以宗教教团取代。二十四治除北邙山治深入京兆所制,其他二十三治都在五斗米教的传播范围内,其孙子张鲁在东汉末三国时期,以此据有属地,拥有一支军队,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割据政权。并利用政权的力量,推行正一道的一些社会和宗派主张,比如,对犯有罪过的人,不是用严刑惩罚,而是原谅三次后再加以刑罚,那刑罚也比较轻,一般是让他去修路。同时在路上设义舍,里面放米肉,路人可以量腹而食。这些措施对于天下大乱形势下的民众,营造了比较宽松的生活环境,因此得到了当地汉族和少数民族群众的拥护。后来,张鲁投降了曹操,割据政权也就不得再存在。曹操将天师道的力量迁移到北方,让但是正一盟威道教却得到了保留,并向内地传播。(来自百度)

而在古代中国这样一个世俗政治权力占有绝对控制力量的社会中,宗教权力对世俗政权“出位之思”将使该宗教有灭顶之灾。“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句话,即使不是绝对,也常常反映国家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的习惯,在相当多的人还有自由的信仰,或国家权力不能完全干预到人们的精神生活时,国家常常以“理性”或道德的名义,确立主流文化的正确与权威,使之成为不言而喻的的中心,把其他知识,思想与信仰流放到边缘,使他们在强大的文化压力下自惭形秽,不得不争取重返中心,并以舍弃自身特质为代价,于是,“众声喧哗”就在“一言九鼎”下变成了“齐声高歌”。

于是出现了“道教”的“清整”,先是在北方,后是在南方,包括北魏的寇谦之和南朝的陆修静,把以地域(治)或军队(方)划分教徒的形式,改成由道观为中心接纳信仰者的形式,使这种容易与政权引起矛盾的组织方式转化为纯粹的宗教修行的组织方式。

宗教领袖的管辖权逐渐归还给世俗官吏,“治”“方”的构架逐渐被“洞天福地”的架构所取代,实际的地域性管理和准军队组织被想象中的神化地理中心所取代。

(以上这些段来自葛兆光的《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我在对道教史还不很清楚的情况下,因为那些考据的书我读着头大,我直接读了这本书,感觉很好,非常推荐。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不只是道教,宗教信仰为了得以传播和延续,获得合法性和官方的认可,不得不臣服于主流意识形态,这也是儒家已不是孔子的儒家的重要原因。“而道教这种渐渐在主流意识和上层社会生活逐渐“消失”的宗教,却一直存在于中国边缘的,世俗的,民间的宗教,文化与思想,甚至小说之中,从古代直至现代。”

在一本讲道教山的书里,张天师创教的鹤鸣山后面一章竟然是讲“九宫山”,纸上遇家乡呢!每年去山上避暑但也不知道它是道教的五大道场之一,哈哈,这是一个小惊喜。

道教人物被后人推崇后事迹都会神仙化,那些附会之言不可信之。读其自传或著书才得以与一个活泼有趣的真实的精神生命相遇。

除去神仙的光环,葛洪自叙里呈现的就是一个抱朴,通达的道士,看葛洪对自己的评价:“洪之为人也,(有脱文)而騃野,性钝口讷,形貌丑陋,而终不辩自矜饰也。冠履垢弊,衣或繿缕,而或不耻焉。”真有点回也不改其乐的风骨啊。

其通达可见这段:“荣位势利,譬如寄客,既非常物,又其去不可得留也。隆隆者绝,赫赫者灭,有若春华,须臾凋落。得之不喜,失之安悲?悔吝百端,忧惧兢战,不可胜言,不足为也。且自度性笃嬾而才至短,以笃嬾而御短才,虽翕肩屈膝,趋走风尘,犹必不办,大致名位而免患累,况不能乎?未若修松乔之道,在我而已,不由於人焉。”

很喜欢这句“在我而已,不由於人焉”,精神独立自由的人活得一身清气。

葛仙翁并不是个天才少年,“年十六,始读孝经论语诗易。贫乏无以远寻师友,孤陋寡闻,明浅思短,大义多所不通。但贪广览,於众书乃无不暗诵精持,曾所披涉,自正经诸史百家之言,下至短杂文章,近万卷。既性闇善忘,又少文,意志不专,所识者甚薄,亦不免惑。而著述时犹得有所引用,竟不成纯儒,不中为传授之师。”葛洪天资不足,但他相当勤奋。当时资源匮乏,葛洪就广求异书,纸张少就反复在一张纸上写,写到无法辨认为止。

和我以为的不同的是:葛仙翁对奇门遁甲之术并不感兴趣,一心扑在了神仙、炼丹等事和著书立说上。但即使著书,也只是令后世知其为文儒而已。

自叙的口吻谦逊而平实,让人读来犹为亲近,仿佛一位智慧又有趣的故友在述往事,他们成“仙”之前是多么真实普通的人啊!

正是揭开了他们的神秘面纱,我也更加感慨他们练就的异于常人的强大“内功”能“期於守常,不随世变”。

王重阳也是从动荡不安的社会中深感人生的无常,短促,和苦痛。他曾感叹自身没有价值:“孔子四十而不惑,孟子四十不动心,我四十八岁仍碌碌无为,不是够蠢吗?”他终于辞官解印,遁入玄门。明了本心,他们就可以义无反顾抛下一切,奔向心中的“道”,决绝得潇洒自在!

●学校记者团杨雪吟

 

踏雪访国学

2015126日,一场雪后,空气亮了,雪也融了,房檐上的融雪噼里啪啦地打在地上,也打在行人的身上。

这天,由杨海峰老师领队,一行三十余人,踏上了一场拥抱国学的人文行走。由抱朴道院起,经初阳台、保俶塔,收揽宝石山风光、俯瞰西湖美景、畅谈国学知识。

杨海峰这个名字在城院人之间早已如雷贯耳了,十余年如一日,杨老师一直热心于助人成长的文化公益事业,并且创办了无形书院。无形书院之名——无形,取自《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又与西方“无形学院”的理念相契合,它是一个开放、流动的平台,这里无高墙之隔、无身份之别、无学科之分。杨老师希望通过无形书院重拾旧时书院的精神,给城院这所现代化的学校带来古典文化的气息,燃起学生们对中国文化的热情。

雪霁天晴,室外气温仍旧很低,山路上尚有未消融的积雪,山高路滑,但这并没有使大家的热情降温。在抱朴道院明黄色的正门前,一行人停留许久,聆听杨老师讲述门前“初阳台由此上达,抱朴炉亦可旁通”的对联和两侧的八卦图。同学手捧道家书籍或是准备好的材料,各抒己见,相互交流,气氛融洽,吸引匆匆行人。在山腰的“又入佳境”小亭前,一位胸前挂着单反的先生正从山上下来,被我们庞大的队伍吸引。他表示,初雪后观景听学不仅仅能让人了解到国学知识,这更是一件有韵味的事情。这位先生说道:“景物背后历史韵味经老师讲解,比我们平时这样走马观花深刻多了,还挺有意义的。”

值得一提的是,与我们同行的不仅仅有城院在读大学生,也有爱好国学的老师或是已经毕业的学姐。黄宇驰是商学院老师,在上山途中闲谈时,她表示,年轻人们是中国文化的种子,杨老师组织的此类活动能让中国文化继续发扬光大,让国学文化能够在这个时代很好地传承下去。

午后的阳光洒落在山间,融雪在阳光下熠熠生光。一行人离开抱朴道院,拾级而上,路经初阳台,向最后一站保俶塔行进。

前去保俶塔的途中有一段未修成路的岩石道,先前并不熟识的大家相互扶持帮助着通过狭窄陡峭又湿滑的路途。保俶塔前风光无限,居高临下俯瞰西湖。杨老师在保俶塔下介绍了全真教和正一教的发展和不同,分享了两大教派的典故和历史,提到金庸与武侠小说处,大家都兴致勃勃热情讨论,气氛融洽热烈,再度引得诸多游人侧目。

下山路途中精彩不减,杨老师一路捕捉路途中细微的小细节,结合历史文化加以解读,看似召之即来的讲解背后是老师深厚的文化功底。人文行走以一种更有意义的形式,让大家跳出死板的书本知识,更加深刻地理解古代文化,更加立体地感受历史。杨老师说:“希望这次活动能够让大家学会向先人学习,向友人学习。”同学们除了在活动中学到了历史的知识,更多的是体悟了自然、感悟了人生,感受国学文化的滋养。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