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无形书院·大学之道 >> 经典会读 >> 活动记录 >> 文章详细

无形书院·经典会读 第182期预告&第181期回顾
作者: 发表时间:16-03-23 点击率:1757

 

第182期预告

 

时间:2016年3月27日(周日晚上19:00~21:30 请务必提前几分钟到,我们19:00准时开始。

地点: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北校区(拱墅区湖州街50号)·文科楼五号楼405

内容:①继续读《孟子》梁惠王下(上次读到“……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最后20分钟读诗经》,读“国风·鄘风·桑中”(上次读了“君子偕老

关于《孟子》,可以参考的今注如杨伯峻的《孟子译注》、傅佩荣的《解读孟子》;古注如(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孟子注疏》、(宋)朱熹《孟子集注》(主讲的同学,朱熹的注务必看一下) 、(清)焦循《孟子正义》等。另外,还可浏览南怀瑾的《孟子旁通》(以及《孟子与公孙丑》、《孟子与离娄》、《孟子与万章》),熊逸的《孟子他说》(《孟子趣说》)等,打开我们的思路(熊逸对孟子的阐释虽未切中本源,但其引申出来的东西,确实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且其文笔相当有趣;南先生对孟子的解读常常天马行空,但正是因为这种风格,可以发散我们的思考)建议的准备方式:先不看注疏把原文读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然后研读经典的注疏(特别是那些读了多遍其义仍然不能自见的部分);再泛观博览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解读、发挥(靠谱的离谱的都可以),以打开思路

形式:一齐诵读→文本释义→自由讨论。

宗旨:借由经典的指引,通过真诚的对话(与圣贤对话,与师友对话),互助生命的成长。

对象:任何有心来参加的朋友(主体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大学生)。

说明:参加前请先了解《每期经典会读需要做的工作20160223》《“无形书院·经典会读”临时约法20100620》

 

第181期回顾

 

◎会读心得:

 

希望每一位同学结束后能记下几笔,长的短的,甚至只言片语都可以(有时候只言片语反倒是读起来很有味道的),这是我们经典会读的老传统。其实我们所读的经典,本身也都是他们平日问学、交流的记录(如《论语》、《孟子》、《近思录》、《传习录》、《坛经》……)。

每次记下会读时某一段对话,或者自己的灵光一现,或者对自己很有启发的一句话等等,于人于己,都是很有意义的,多年以后回头看看,也是很值得回味的。也可以让我们大家了解坐在这里的每一个人对于同样的一个进程会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君子和而不同),而生发更多的碰撞和交流。

我一直以来都强调,会读前的准备,和会读后的回顾,是会读真正有所收获的关键所在!

加粗或加红部分为是我觉得有些启发的,橙色部分我的附言或点评

 

宋奕瑶:

【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孟子集注中朱子曰:好勇、好货、好色之心,皆天理之所有,而人情之所不能无者皆所以遏人欲而存天理。知道“存天理灭人欲”的多,“存天理遏人欲”的少(宋明理学的文献中,我从没见过“灭人欲”三字,理学中通常的说法是“存天理,去人欲”)。而“遏人欲”似乎更符合儒家本意,欲望当得节制(中国人不讲禁欲,而是主张少欲,节欲,欲能在心的主宰之下,从心所欲,禁欲更多可能来自佛教),不能沉溺其中,合情合理,而“灭人欲”不得不让人觉得苛刻,难以接受,并让人疑惑“天理”究竟是什么?是否与“人欲”相互对立? 可是至少,我觉得在这里,“人欲应该包括正当的人欲,好货与好色,每个人都有,也有权利满足,如果君主能推己及人是百姓的正当人欲得到充分的满足,当为真正的存天理”,孟子和朱熹的话都可以看出,他们并没有将“天理”和“人欲”截然对立起来。也许这是后世的误读,也许是统治者的利用,但将真实鲜活的思想蒙蔽使其长期处在尴尬的境地之中,实在可惜。

王阳明的理解,人欲,是“多着了一分意思”,执着在这个上面了,被它所左右了,就成了欲了。引两段王阳明的话给大家参考:

王阳明《传习录·卷下·门人黄省曾录》:

问:知譬日,欲譬云。云虽能蔽日,亦是天之一气合有的,欲亦莫非人心合有否?

先生曰:喜、怒、哀、惧、爱、恶、欲,谓之七情,七者俱是人心合有的。但要认得良知明白。比如日光,亦不可指着方所。一隙通明,皆是日光所在。虽云雾四塞,太虚中色象可辨,亦是日光不灭处。不可以云能蔽日,教天不要生云。七情顺其自然之流行,皆是良知之用,不可分别善恶。但不可有所着。七情有着,俱谓之欲,俱为良知之蔽。然才有着时,良知亦自会觉。觉即蔽去,复其体矣。此处能勘得破,方是简易透彻功夫。

《传习录·卷中·答陆原静书》:

盖良知虽不滞于喜、怒、忧、惧,而喜、怒、忧、惧亦不外于良知。

【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一番层层推进的论证和设问,直中要害,使齐宣王尴尬不已。而这也可见齐宣王是很尊重文人的。不仅在今天,下属对上级说这种大不敬的话多半是要被炒鱿鱼,即使在那个时代,士阶层也大多在逐渐落寞,受到的风光与尊重也是江河日下了吧。齐宣王对士阶层极为重视,知道孟子故意激它,一点没有生气,只是左右望望,试着转移话题。这不仅是对孟子的尊重,也是对天地之道的尊重。齐宣王也是很可爱的人啊。

齐国(特别是齐宣王时代)的稷下学宫,可是百家争鸣的典范啊!

【国人皆曰可用,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孔子曰“众恶之,必察之,众好之,必察之。孟子这几乎就是这个道理。孔子所言急于个人在群体中的人品评价的好恶标准,孟子是基于国家招贤纳士和政治管理中而言的,又与他的仁政相契合。但孟子在这里表达的似乎不完全是一种实际操作性的东西,更像一种理念,如同我们今天的口号”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政治理念。

 

王玥:

一、战国与春秋的不同现实

2·5齐宣王问曰:“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

孟子对曰: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王曰:王政可得闻与?

2·8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这两处都明显地反映出孟子认为:只要行仁政者,皆可称王;并非一定要尊周天子为王。这与战国的时代大背景是分不开的,虽然春秋晚期诸侯国开始壮大,但是大家还是畏惧周天子的权威,称霸顶多只是想想罢了,还未敢明目张胆地反对周天子。而到了战国各国竞相变法,开启了争霸的时代。此时像孔子: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理想已经不太现实。孟子寄希望于能辅佐一位:施行“王政”的明主来一统天下。

《荀子·臣道篇》中“从道不从君”,我想孔子所谓“从周”,也是从周之道(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周之文化(郁郁乎文哉),而非某个谋朝某君。

二、群体的“力量”

2·7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这一段说到:选用贤臣的时候要认真参考“国人”的意见。这个“国人”一说是:全国的人;老师说:“可能和雅典民主制中的“公民”一样是指有政治权力的人。从第一个角度来说,孟子的意思可能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希望国君听取多方的意见,而不仅仅是囿于亲信、官员的看法。如果是第二种理解则引出了“苏格拉底之死”——民主做出的决定一定公平正义吗?多数人所认为对的就是真相吗?这让我想起了在知乎上看到的文章:一个普通人离杀人有多远?文中有一段话是:“在群体里,你以前不敢说的话,现在敢说了;不敢做的事,现在敢做了。”有多少纳粹的狂热分子,是这样,对他们的犹太邻居、朋友举起了屠刀。或许这是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的现象,但是从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多数人在人群中总是会有一种安全感,“中国式过马路”或许是一种突出的表现。记得以前高中学历史的时候讲到“陶片放逐法”,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Aristeides)就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可见没有素质保证的民主,不过是“多数人的暴政”。

关于群体无意识,有兴趣可以读读一部非常不错的书,勒庞的《乌合之众》。(特别推荐冯克利的译者序《民主直通独裁的心理机制》)

三、法治与德治

2·5罪人不孥

关于这个“一人做事一人当“的要求,孔子的看法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人情重于法理的观念一直延续千年,至今仍有极大影响。能想见在推进法治进程的时候所遇到的困难。

法制和人情本不矛盾,“亲亲相隐”并不是阻碍法治的因素。法制和人情本不矛盾,“亲亲相隐”并不是阻碍法治的因素。我们可以从网上读到相关的论述,如《试析亲亲相隐制度及立法的回归》

《法国刑法典》第4341条第1款规定:重罪之正犯或共犯的直系亲属、兄弟姐妹以及这些人的配偶,重罪之正犯或共犯的配偶或者众所周知同其一起姘居的人有隐匿刑事犯罪的豁免权。德国1994年《刑事诉讼法典》第52条规定,被指控人的订婚人、配偶、直系亲属或者直系姻亲有权拒绝作证。1998年《德国刑法典》分则第21章规定包庇与窝藏罪,其中第257条规定了包庇罪,第258使刑罚无效6项专门规定:有利于其亲属而犯本罪者,不处罚。《美国模范刑法典》规定夫妻间相互隐匿可以不受罚。英美证据法中的拒证权制度中也能够见到亲亲相隐制度的影子。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关于亲亲相隐制度的规定与德国大致相同。瑞士、意大利、奥地利、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也都有关于亲亲相隐的法律规定。

四、论证逻辑

2·6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臣→士师→王

妻子→下属→四境

家→国→天下

 

盛奕然:
孟子相较于孔子更加接受事实一点。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我觉得孟子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可能是因为看到战国中期发展的趋势。从这一点上,好像嬴政还是蛮符合孟子要求。虽然没有完全地施行王政,但结束各方割据,使人民摆脱战争灾难这一点还是有可以思考的地方。
孟子的观点也是以下至上的,先从百姓的利益出发特别鲜明,以此作为政治政策的基础。

嬴政不是没有完全施行王政,而是完全没有施行王政,秦国走的是地地道道的军国主义路线,与儒家的王道完全背道而驰。
 

柳三石
经典之我思:此次偶然谈到岳飞,袁崇焕之流,不禁想到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其结局亦是死于帝王之手,也开创了此类人物之先河。由此浅见,与经典之联系,莫出入内圣外王之境界。身死人手,其结局亦是必然。历史之名流,功成身退者,亦如其中,不乏多数。惜哉!固然伯乐不常有,明主亦少见,却不识主观在我心,万物皆在我心中,不明此理,依附其外,因而受之摆布而不知,身陷囹圄而不醒!我辈者,幸与不幸皆在此,处于和平年代,且亦终不自知而已,虽有异,却亦不能明白其中道理。唯幸之,今日之世界,变革之演进,终不是以往所比拟,其可能亦在其中。

记得会读时说到的是李牧。

 

阮文华
老师,这次没写反馈,感觉没什么好写的,君臣易位是正常的,社稷本没有常主。至于南怀瑾的孟子旁通,他的书是经史结合,把孟子所处战国时代背景通过结合史记好好的分析了一番,所以读孟子时每一节就是有联系的,孟子说话就有心理活动,比我们解读起来就清晰些。孟子的形象就更凸显,他有每个时代知识分子不被重用的悲凉,但又矢志不渝的践行自己的仁道。

微信上的讨论:

蔡渊迪老师的传统文化课也在讲孟子,而且和我们进度不相上下,讲得很有逻辑,挺好的,本来邀请他来我们会读的,可是他木有时间。我们读的时候太片段化了,能前后贯通起来,生发就比较好。

(回复)最好是大家对整本《孟子》有了解,我有时也会提到后面的段落,但大家还没读到也就不会有感觉。我也没系统梳理过,如果我梳理下可能更读起来更系统,但离会读的本意可就远了,又成了我在上课了呵呵。

这让我想起最早的几期经典会读,那时也是读孟子(“告子篇”)。当时对避免我唱独角戏有很多思考(比如每位同学安排3分钟发言等)。链接

 

◎活动留影

  

  

本次参加成员

我把专业年级也附上,方便大家相互了解。

1柳三石(医学2012级)

2阮文华(工商管理2013级)

3葛芯瑜(会展2015级)

4盛奕然(工商管理2015级)

5倪燕燕(中文2014级)

6宋奕瑶(广播电视2014级)

7盛奕然(工商管理2015级)

8胡清泉(统计2014级)

9徐凌啸(中文2010级毕业生)

10王玥(英语2015级)

11郑帮博(通信工程2014级)

12顾猷(中文2013级)

13陈怡铷(商务英语2015级)

14林晓黎(商务英语2015级)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