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泰门
内容提要:◎古清泰门遗址石碑(及老照片) ◎清泰街和清泰立交桥(附:关于荐桥和荐桥洋楼) ◎金衙庄公园和金衙庄遗址 ◎“盐担儿”雕塑群 ◎“铁轨之音”——沪杭铁路清泰站遗址 ◎“浙江省城全图”及老城站浮雕 ◎“城市之本”——清泰水厂遗址 ◎附近有“龚自珍纪念馆”
遗址位置:环城东路和清泰街的交叉处。
清泰:清平、安泰。关于清泰门的故事,参曹晓波《清泰门外盐担儿》(杭州日报西湖副刊城纪2007-03-30),其中提到了郁达夫、马一浮、下令杀害秋瑾的浙江巡抚 张曾敭等许多往事。
◎古清泰门遗址石碑(及老照片)
碑文:
清泰门是杭州古代的东门,吴越时名南土门,南宋初,在其南另辟一门曰崇新门,门近荐桥,亦名荐桥门。南宋末(德佑二年二月)即元初至元十三年(公元一二七六年),元兵进占杭城,门毁。元末,至正十九年(公元一三五九年)重建城垣,东延三里筑门,名清泰。门外一片水网交错,其地多螺蛳,故有螺蛳门之称。清泰门外沿江一带直至江水入海处,是古代煮海盐之处,沿江多盐田,因有民谣:“螺蛳门外盐担儿”。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一九○七)沪杭铁路设车站于清泰门内,铁路自城外贯城而入,拆城门及城墙数十丈,是为杭城拆城之始。为使后人明了城池变迁,于故址立碑志念。
杭州市人民政府 一九九四年九月立
蒋北耿题写碑名 陈洁行撰文 沈立新书丹 杭成龙镌
|
.JPG)
(清泰门外盐担儿 吴理人 作)
.JPG)
◎清泰街和清泰立交桥
清泰街东起环城东路,向西穿过南北向的建国路、中河路,和开元路相接。1985年11月,清泰立交桥建成,向东越过贴沙河、沪杭铁路,与清江路、航海路相接。清泰街是条千年老街,为杭州东西向的主要干道。南宋时,于今城头巷口建“崇新门”(因门内盐桥河上有荐桥,又称荐桥门),门内直街称崇新街(又称荐桥街、新南开巷),元末张士诚将城垣向东延三里,城门取名清泰门,自城门内至章家桥东岸,称清泰门大街,与荐桥街相接。【下次补拍一张清泰街路牌的照片】
关于荐桥,见附录。

1)转自《杭州的古街老巷——话旧清泰街》 2)清泰立交桥(当天拍摄) 3)20世纪80年代清泰立交桥建成庆典
◎金衙庄公园及金衙庄遗址
金衙庄公园简介(摘自百度百科):
金衙庄公园地处金衙庄遗址附近,南为清泰门,东临沪杭铁路,西是环城东路,这一带,曾有杭州第一私家花园、杭州第一个自来水厂、杭州最早的火车站,浓缩了杭城深厚的近现代历史文化。
经历过整修后的金衙庄公园里添加了文化遗址和历史碎片,由原本单纯休闲公园转变成体现和反映杭城近现代历史文化的公园。
这里绿树成荫,假山亭阁处处可见,清幽小路边,广玉兰开得正盛,淡淡花香弥漫。公园里新添了四个景点,由南向北分布,一路走去,就像漫步在杭州历史中。
最南边是“盐担儿”雕塑群,历史上,清泰门外曾经是繁忙的盐业聚集地,盐贩穿梭、盐厂云集,流传很广的民谚“清泰门外盐担儿”就由此而来。
往北几十米,是“铁轨之音”一截老铁轨,一个站台,还有一幅石刻杭州老地图,带你进入1909年杭州第一条铁路——沪杭铁路开通的历史。
再往北是金衙庄遗址,将杭州第一私家花园——金衙庄的历史,以文字形式刻在碑上,通过碑文,大家能了解金衙庄的前世今生。
公园最北端设计了一个老式自来水龙头,一块描述杭州水厂发展变迁历史的石碑,用来纪念1931年杭州第一家水厂清泰门水厂建成,杭州人首次用上自来水。
注:北面的两处遗址(金衙庄遗址和清泰门水厂遗址)此次留意到,下次去一定看看。金衙庄的历史参《杭州金衙庄古迹初探》 (杭州师院学报,一九八七年第三期)
(20160522补拍)
今天的金衙庄公园分为五个区块,由“盐担儿”广场、“铁轨之音”广场、“金衙庄遗址”广场、主入口广场、“城市之本”广场组成。(详参《杭州金衙庄公园景观改造概念方案设计》(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8)
◎“盐担儿”雕塑群
.JPG)
(宋刻《大观本草》插图中“螺蛳门(清泰门)外盐担儿”场景)
◎“铁轨之音”——沪杭铁路清泰站遗址
.JPG)
清泰站就是后来的城站。关于江墅铁路(沪杭铁路的一部分),此处不赘述,留待另一次行走。
.JPG)
.JPG)
.JPG)
1、2、3墙上的三幅照片。
◎“浙江省城全图”及老城站浮雕
这张图大约绘制于1926年,详情参《<浙江省城全图>的前世与今生》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01期)
.JPG) .JPG)
图中最栩栩如生的是上方一辆冒着烟的小火车,铁轨从清泰门穿进城里,又从望江门穿出城外。背面是“1997年前的杭州站”。
1.jpg)
杭州西湖边(湖滨公园,湖滨路10号附近)也有一张浙江省城(杭州)地图,是一幅很大的地面石刻,湖滨的那张绘制于清末乾隆年间。
◎“城市之本”——清泰水厂遗址
.jpg)
照片来自智蘅的新浪博客
◎附近有“龚自珍纪念馆”
地点在离古清泰门很近的地方,马坡巷的小米园。龚自珍出生于此。下次带大学生人文行走可以去看看。

附:关于荐桥和荐桥洋楼
荐桥的位置在清泰街的西头。

1、2转自《荐桥洋楼—杭州的老城遗韵19》 3转自《上珠宝巷 我中河岸边的“故乡”》
荐桥一带宋元以来为繁华街市,西域商人在西侧的珠宝巷一带开设店铺,买卖金银珠宝。明人冯梦龙《三言两拍》中的“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和“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故事即在荐桥街展开。民国时,荐桥堍有信源、乾源、义源三家金铺,享誉杭城。
荐桥洋楼(荐桥洋行),是位于清泰街荐桥边珠宝巷的两幢西式建筑,建于清末,曾经是杭城的标志性建筑。1996年杭州旧城改造时被拆除。详情参《消失的珠宝巷》(杭州日报,2012年1月19日,西湖副刊,城纪)

这张彩照是1945年美国飞虎队员拍摄的。清末民初,清泰街珠宝巷口开设了三家名震杭城的金楼:由上海商人姚某开设的“乾源”(1865年)、绍兴盐商鲍某开设的“义源”(1917年)、沪上商人方氏与人合办的“信源”(1917年),形成了当时杭州城内极有影响的“三源争市”格局。照片上的高楼就是抗战时期的荐桥洋楼,繁忙的街景上有黄包车、集市、还有当兵的,洋楼旁黑色电杆处就是荐桥。
很少见到解放前的彩色照片,我简直被迷住了,我从网上找到了汇集了这些彩照的书——《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下载)(博客文章《难得一见:美国飞虎队员拍摄的中国彩色老照片》)

1)约摄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珠宝巷口,一字排开三幢金铺老楼,最右边的一幢,“乾源老铺”四字清晰可辨 2)杭州有名的摄影师章胜贤摄于九十年代初,其中一幢已经拆除。
附近还有一幢民国的老建筑——浙江兴业银行旧址(现为工商银行营业部),建于1923年。这只是有代表性的,附近这样的民国建筑那里有很多——中山路近代建筑群。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