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无形书院·大学之道 >> 人文走读 >> 一路走来 >> 文章详细

201505无形书院·人文行走 之 “寻找另一个上海” 回顾
作者:杨海锋 发表时间:15-06-04 点击率:3298

无形书院·人文行 之  “寻找另一个上海” 活动回顾

→行走留影  →行走心得

 

本次行走(2015.5.16、17),亲身感受了樊阳老师的人文行走和人文讲坛,很多感触。行走过程的点滴,我想更多地留给学生在心得和短片里去呈现吧。这里只随手记录一点感想。

独行者、先行者与同行者

我很喜欢郑少秋唱的一首歌(黄霑作词):“漫漫长路远,冷冷幽梦清,雪里宇宙见清静,却笑我独行要向天边觅星。茫茫前路去,纵醉身独醒,冷眼看尽世间情,却笑我未忘千山中登天捷径。发誓发奋写我绝世传奇,摘下梦中满天星,崎岖中的少年且昂首,向青天深处寻路径,那日美满的灿烂抱入怀,就让俗世献采声,崎岖中放步且放歌,让冲天高志群山共听。……

我觉得自己的心灵深处,一直藏着这样一个要向天边觅星、要向青天深处寻路的独行少年。所以当我在樊阳老师《哪里都是杏坛》的后记中读到“诸多荣誉似乎抵不过一篇报道给我的称呼——孤独的布道者”一句时,心里一颤。

前些日子,逄飞兄(一耽学堂创始人)看了我那篇《日新晨读答同仁问》,也在微信中与我说,“你是少数派,我也是少数派,我们加起来恐怕也不会是多数派,因为大家重实行和体会,而实行和体会必须保持清醒。走在前面的无法成为多数派,只能是一个一个的……

这些年来,我时常觉得自己是在黑夜里独自行路,很远很远的天边,有一点点星光(那是心中的理想),很远很远的后边,可以看到有一些依稀的身影(那是先贤的身影),但身边却伸手不见五指。不过走着走着,不经意间碰到了一位同行者的手臂——独行者遇到了同行者——顿时惊喜、振奋的心情油然而生,觉得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我想,自己之所以独行而不觉寂寞,就是因为有星光的闪耀,有先行者的指引,特别是有同行者的照应。

而要遇到更多的同行者,我们首先要做独行者与先行者——一个人先走起来、先做起来。我们不能习惯于等待、抱怨和一般性的批判;不能习惯于等待上面的全局性的变革。——毕竟抱怨的声音太多,中国更需要的更是实践者!”(樊老师语有句话说得好: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都是在取经的路上碰到的,所以,要碰到可以与你一路同行的人,你必须先上路,为目标而坚定前行!

由学生的几个问题想到的……

人文化成

在宋庆龄纪念馆里,听了樊老师的讲解后,邹春雨同学问我:我们为什么要了解这些史实呢?

这个小问题反映出历史教育中的大问题。我们的历史课,只是叫我们记忆了大量XX年发生了XX事之类的“史实”、灌输了大量XX事件的历史意义之类的“结论”,却很少关心这些东西对我们个体的生命究竟意味着什么?考试一结束,它们将统统与我们无关。——这些所谓的历史知识,与我们的生命始终是有隔的。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学习“人文”(包括历史)的真正意义,主要不是为了增加知识,而是为了我们自身生命的转化与成长。樊老师人文行走的真正魅力,在于引导我们与这些历史上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让我们(对于历史),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让历史(对于我们),不再是冰冷的,而是鲜活的、有热度的,与我们当下的生命息息相关的。让我们觉得读这些历史人物,仿佛就是在读我们自己。

我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樊老师在宋庆龄故居的后院,讲起这样一位很早就失去丈夫、也没有孩子的孤苦伶仃的女性,在解放后风起云涌的形势中,每次一个人回到这间房子里,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在当年日军军部大楼前,讲起尹奉吉,这位早年饱读诗书、开办义塾的韩国义士,在虹口公园炸死日军司令白川义则前后的心路历程……

读经与读史

在鲁迅故居门口,张继兴同学说到读“经”比读“史”重要。这个观点大体没错,但也不能说得太绝对。

我们平日的会读、晨读等,都专注于源头上的经典,在经、史、子、集四类中国文化典籍中,经和子(诸子)读得多,史和集(文学)读得少——但这不是说史和集可以少读。照道理我们这个年纪,是应该放开去读万卷书(包括古今中外)、走出去行万里路了我们之所以这么大年纪,还在熟悉经典,是因为从小根基没打好(古代,十几岁之前早就已经把经典烂熟于心了),我们是在“补课”

不过我们在补课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当下的功课,经典是根,但只有根也不成其为一棵树。经典的精神价值,需在具体的“人”身上体现(正如孔子的弟子子贡所说的,“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那些历史上真实的人和事,正是绝佳的案例,印证、演绎和诠释着经典里的精神价值,只有在过去或是当下人的生命、生活里,经典才是活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要在经典会读、经典晨读之外还要组织阅读沙龙、参访行走的用意。

再者,实际上经典本来就是历史(所谓“六经皆史”),中国文化向来是文史哲不分家的。读《论语》,实际上就是在读孔子其人、其事。

●说与不说间

任宇同学说,他原先想象中的情形应该是去中心化的,而每个人都和樊老师似的,一路看过去一路说过去——这其实也是我设想的人文行走的模样。实际上,无论是经典会读、还是人文行走、阅读沙龙等等,我都尽可能地“去中心”,因为我发起这些活动的用意之一,正是反感课堂上的以“我”为中心。

但这种去中心化的做法,许多学生是不适应的,常有同学说,杨老师你多讲点,我会收获更多的。这或许是因为我们太习惯于“被教育”了。这个问题,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也遇到过。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

孔子的回答,很漂亮!天不言,四时自行,百物自生——但去中心化的前提是,参与者能够自行自生,它对参与者的自发性有很高的要求。去中心化,需要每一个人都有很大的热情,都做很充分的阅读准备(不只是做一个听众,而要做一个主人翁)只有每一个人自发地成为中心,才能真正的去中心

所以,无论是樊老师还是我,在实际的活动中,都是时而有中心,时而去中心的。我们在人文行走中看到的樊老师夫子循然善诱人”;在人文讲坛看到的樊老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无论说与不说,都是希望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激励学生的主动参与。

 

还有,这次行走,樊老师团队的组织效率,也让我印象很深。樊老师的行走总结和讲坛总结,活动后很快就发出来了,樊老师几次跟我说,想了解我们的感受和反馈。很不好意思的是,最近才把资料整理好。大学生们(当然还包括我),更自由些,也更散漫些。十几年来,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平衡自发性和组织性这两个问题,虽然有许多美好的设想,但我还是不做硬性要求,毕竟大学生已经成人了,我始终还是期望他们能自发地去做(当年取“无形书院”这个名字,就有这个含义在,以区别体制内的“有形”),但这样难免就牺牲了效率和执行力(大学生确实很忙,有时候我觉得能来参加就已经很有心了)。这方面,还得向樊老师的团队学习!

2015.5

行走留影

孙志同学制作的此次行走短片链接

走近宋庆龄

   

   

 马相伯墓谢晋元墓 

                                                          1925年孙中山逝世,宋庆龄写的挽联                                                            

  

5.20樊老师问起大学生们的感受……当时学生的反馈还没收齐,所以简单回复:现在的大学生在人文素养上和中学生几乎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我们回来的路上也聊了很多,这次行走对他们来说是别样的味道。你的风格大致与我互补,我呢,他们不问,我很少说,他们要问,我了解的答,不了解的一起查一起答(所以对准备不足的学生来说是不过瘾的)。而你的风格,循循然善诱人,而且充满了生动细节,带入感强(某学生说你说起话来很“语文”,的确是很中肯的评价),所以他们都说不虚此行,收获很大。现在有多少老师愿意到现场这么亲切投入地和他们谈人文聊人生呢!

走近鲁迅

走访鲁迅的故地,印象最深的,一是那张鲁迅和青年聊天的照片、铜像、蜡像。我回来会查了一下,这是1936年10月8日,鲁迅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与几个木刻工作者促膝恳谈时,由著名摄影家沙飞拍摄的。或许因为我是教师,我对教学的定义就是对话、谈心、聊天,所以看到这张照片,特别有感触。二是鲁迅纪念馆最开头的一句话(东方发白,人类向各民族所要的是“”——自然也是“人之子”。——鲁迅)和两个字(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我对教育的理解,就是“立人”,这也是儒家的基本精神。

  

铜像在多伦路                                                                                       蜡像在鲁迅纪念馆                                                                             原照片

  

    

   

  

  

  

  

  

走近徐光启 

  

   

   

  

  

   

走近樊阳人文讲坛

  

“那是你的眼神……”

附两条微信:1(5.16.10:06)谢谢樊阳人文讲坛樊老师和同学们如此用心的礼物。我真的被同学们行走和讲座过程中明亮的眼睛“电”到了[爱心]孟子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胸中正,则眸子瞭焉”,我觉得给你们讲座(其实我更想和你们有更多聊天对话)我也能受到感染[太阳]如果你们想进一步交流,尽管发消息我,网上也行,过来也行(杭州上海很近,只要你们需要,给我发个话)。也热烈欢迎大家来杭州一起行走、活动。2(5.29)这两天整理上海人文行走的照片,看到这几张时,特别地感叹——在我们大学课堂里,似乎久违了这样的眼神、这样的气氛。我们的教育,正在不断地把好(hào)学生摧残成所谓的“好”(hǎo)学生。好在我们还有像樊阳老师这样真正的“师者”,在用心点燃学子们的求学热情[强]

  

  

  

                                                                                                                                                                                                                      樊老师和学生送我的珍贵礼物

   

其他

   

   

                                  16日下午在季风书园听邓康延老师讲民国老课本

行走心得

徐家辉:

记宋园(一)

在上海钢筋水泥的森林间,许多年了这样一群人在其中穿行。然而他们不是茫无目的地在绕圈子,因为这群人的队伍不断地更新、补充;这个森林每天在变化,这支队伍的领路人却是不变的,当然还有他们的指南针也是不变的。这个叫做人文的指南针让同行者的眼界可以超越这座小小的坚固森林,也是志同道合者一见便明的灯塔。在这钢筋水泥的森林间,国家的花朵一样能够生长。因为只要有立得住的人在,哪里都是杏坛。

这次我们也有幸感受了这片森林里的阳光。

樊阳老师行走多年——在人文普及的道路上,他早已不是一人。正如我们无形书院一行刚到宋园里时看到的那样,不是什么大声宣扬的人文快餐,只有静静流淌的讲述,是做古今的桥梁。这样说似乎也显得有些大,但听听樊老师娓娓道来的历史,就知道这样身体力行的探访,与坐在书斋、教室中看书到底是不一样的。樊老师常常会讲一些不太引人注意的小事,比如宋庆龄与贴身女侍李燕娥的点滴,却在许多细节中让我们感受到活生生的人。不是要把整个历史塞给你,只需要让你对那个时代、那些人物产生感觉,体会到真实的感情在了,就是成功。如果只是给他们唱颂词或者下比贬语,那么也就只有形式了。唯有获得了感动,体会到了人生之不易与可为,我们以后再看在宋奶奶雕像前的合影时才会见到这雕像背后有真实的人。

记宋园(二)

    樊老师讲故事条理思路非常清晰,似乎是漫无边际地在一个个历史的小细节间穿行,实则内在是有联系的用意的。这就是我们想要的语文老师,最重要的暂时还不在于讲解中的思想启示(尤其对中学生们来说),而是一份感觉。

    原来人是这么有味道的东西……

正是有这个“人”字,才支撑起历史之路,支撑起最深处的感动。也只有人的亲身探寻,才能让隐没于尘世中的这些感动回到我们心中,滋润萌发中的种子。我想这是樊老师人文行走和无形书院共同的起点。

    要让人们与我们分享我们所看到并为之赞叹的美。

    为艺术而艺术,为人生而艺术。

    宋奶奶自年青跟随了孙先生,人生就已经确立了吧。哪怕众叛亲离也在所不惜,是否值得?许多人明知痛苦偏要选择痛苦,痛苦是他们的选择之意义的标志。这是在时代浪头上的人的宿命。只求一心安也。什么心?真心本心。和平年代的我们中也有选择了上等志向的人(近似王阳明说法),在大多数人不在乎也意识不到的情况下以文化为己任,以教育为心愿。不良的体制时有阻碍,寂寞的心情亦不会全无,如果隐没无名不为大众所知,那个人经济等问题对他/她还是小事,大的是无法更好实现理想了。所以我想樊老师杨老师都是希望扬名的,扬的不是自己的名,是文化之名——让社会知道还有这么一群人在。文化和教育都是历久弥新的,那么追随它们的人也应如此。正是这新(新的希望、新的目标、新的创造……)给宋奶奶这样的人们安慰。儒家都是重视名声的,儒家也不会常抱怨环境不好。最后的岁月,如此艰难的国内环境,宋奶奶还是能发多少光就发多少光,为儿童与和平做一些事——而不愿做一个花瓶!我们有自己愿意做的事并且有机会,实在幸福。

 

记鲁迅(一)

在季风书园听讲民国老课本的启示,讲演者先生感叹于老课本语言图画之美,时不时有表达对他的童年乃至今天社会话语风格的不满,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时代问题。现在想想就与后来参观鲁迅纪念馆后樊老师讲的话联系起来了:在鲁迅那个时代,白话文还在发展成长之中,远还没有成型(称为一个较完善而又不单调、有活力的体系)。也不可能成型,因为国家都没有平定。但是有仁人志士在探索着,鲁迅就是其中之一。先生的文章读起来当然很有味道,但自然也不能说他的白话文风格是最好的。我们中华民族主体的现代语言,应该有着多种的可能性,还有许多许多美妙的东西可以出现。但是政治的巨大变化逐渐让我们的话语变成单一了,只有那种让讲演者小时候就头疼的激烈风格。这对那几代人的童年乃至一生,可以说没有影响吗?民国课本好善良,善良的前提就是没有强迫的,而是自发、启迪,是平和的,是润物无声,对万物充满爱的。由这一点点思考,就可以明白教育(尤其是大学前的教育)之重要性。

在大憎后有大爱,对生活无比敏感,对整个历史和所有的世人有着无限的事情想做——这就是我对鲁迅先生的印象。

倘若鲁迅先生不生在那个时代,一定有许多不同(假设他的人格还是那个,当然这本就是空想),他笑得会更多(不会只留下一张笑的照片),他的寂寞和彷徨会少些(但是没有他在前,后世对中国的人认识的增益会不会减少许多?),他会更长寿……但大憎与大爱还是不会少一分的。鲁迅很让我感动的一点是,他很小就看清了“世人的真面目”,又恰好见证19世纪末以来中国几乎所有的重大变迁,作为学生、教育人员、政府部门人和撰稿人,见证了多少黑暗,却从一直努力想扭转这黑暗,闯出条新路去。即便失望太多次后对自己这一代已不报希望,也愿意舍身肩住时代的闸门,放年轻人出去,不要困死在老路上!即便可能他说的“中国人从来都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有偏颇,但无可否认他自始至终关注人的命运,关注人的精神,关注人的立身。他是在历史里很立得住的,所以即便被拿作工具,等我们想起他时,读读他的书,依然可以看到真面目。

诚实的面对自己,同时希望着别人的进步。被鲁迅嘲讽过的胡适说过,鲁迅是我们的人。

 

任宇:

第一次参加行走,与想象中的有些差距,尤其是在和樊阳老师那边一对比,更暴露出很多不足。当然区别于樊老师的行走,我原先想象中的情形应该是去中心化的,就一路的人文景致,各抒己见。(想像中是每个人都应该和樊老师似的,以一路看过一路说过去,想象太美好)

在这行走中我也感受到一群志趣相投的人,在这个旅行中思想的碰撞,无所顾忌地交谈可以使原先十分无聊的时光(乘地铁,赶路)变得异常有趣,这可能是行走区别于旅游的地方吧!

 

金依莎:

由于来的晚,又走的比较早,虽然错过了很多精彩之处,然还是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中学生,能在这个年龄段,遇到樊阳老师无疑是十分幸运的事情。我们的行走借鉴了樊阳老师的模式,有些不足之处,但是行程还是十分的充实,领略了老上海的风土人情,各种不同的历史建筑。有机会,还希望能和樊老师合作办一次人文行走。

 

邹春雨:

这次人文行走让我深深的感觉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也使我的目标变的更加清晰了,这次行走最大的收获是明白了我们今天为何研究历史人物与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感觉,两位老师所做的事在我看来是属于自我实现的过程,我很敬佩!

 

张继兴:

在上海,走到当年淞沪会战的地点,在樊阳老师的细细诉说中,恍惚回到了炮火纷飞的年代,夹杂着些许物是人非的伤感,对浴血奋斗,为国捐躯先辈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久久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

 

孙志:

樊老师打开月光宝盒,“咻”地一声,我置身在历史中。轻轻地揩去尘埃,原来它就在眼前,如此鲜明。静静地站在那里,它什么都没有说,你却湿了眼睛。历史永远不会过去。

那样的宝贝,是不是只有帅气的樊老师才有呢?!       

 

陆一凡:

说起鲁迅先生,我其实还是很心虚的.因为我们基本上都接触过鲁迅的文章,但是要说真正了解鲁迅先生,我实在不敢夸这个口.我所知道的的是在先生那个历史背景下,鲁迅先生的文章给了那个时代的人以精神上的觉醒和支持。在杨海锋老师和樊阳老师的带领下,这次的上海之行无疑又让我对鲁迅先生有了全新的认识.

因为不久前刚去过鲁迅先生的故乡绍兴,在真正开始说起上海寻找鲁迅之行前,且容我先讲两句我们的绍兴之行。绍兴带给我的是一种江南水乡的感觉,宠辱不惊,怡然自得,让人感觉非常舒服。鲁迅先生因为工作的原因,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他的故居,广州、绍兴、北京和我们这次要去的上海。但是私底下我还是觉得只有绍兴,才是鲁迅先生真正的生命源头。

绍兴见证了鲁迅先生的成长历程,对他以后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而鲁迅对自己故乡的情感也相当的复杂,这个地方给了他文学的灵感和源泉,但是在鲁迅晚年的自传中又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对自己故乡的憎恶和仇恨,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但是当我真正跨进鲁迅先生的故居之中,我似乎就有了答案。

这次上海之行,主要走访了两个地方,上海鲁迅故居和鲁迅博物馆,这一路上都有樊阳老师为我们带路讲解,开拓思路,带给了我们不少新的启发。

鲁迅先生出于安全、交通等各方面原因搬到了我们去参观的那个地方,并且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房子里面非常狭小,但是里面的一些装修在当时已经是非常好的,可见鲁迅先生生前在经济上是相当富足。樊老师特别给我们指出,鲁迅先生的卧室的家具和他的儿子房间的床才是一套,侧面折射出了鲁迅先生对自己孩子的宠爱程度。我站在狭窄的楼梯上想着,这里是鲁迅先生曾经站过的地方,也许很多那个时代的文豪也曾留下过足迹,而今我们这些后人再来,除了崇敬,也有几分感慨。时移世易,我们当下的时代虽然不至于像鲁迅先生那个时代一样刀枪箭雨,到处都有着隐藏着的危险,但是我们依旧需要向鲁迅先生一样敢于呐喊的人。

而鲁迅博物馆则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关于鲁迅先生生平的一些事迹。这个馆的陈设布局非常棒,当你真正看到那些鲁迅先生生前用过的东西,面对哪些令人战栗的板画,这些东西带给你的感觉是真实而深刻的,你能感觉到鲁迅先生当时的愤怒、失望、疯狂。而不是念着语文教科书听老师对你讲这段话表达了什么中心思想。但是我又不得不说博物馆中的陈列带了一定的偏见性。我们能看到鲁迅是多么多么了不起,做了非常多的事情。但这些都只写了鲁迅的一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在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时候应该是客观的、全面的。这些确定并不会掩盖掉鲁迅先生身上的光芒,反而能更加真实地向大家展示一个真实的鲁迅。再者,我觉得如今对鲁迅先生甚至一些其他名人及他们作品的宣传都带有一定的政治性。比如一些学者的文章写得非常好,可能因为政治倾向的原因而被可以埋没。我无法评价这究竟是不是好的,但我个人以为如果在一个自由的时代,这样的事似乎是不应该发生的。

 

季中旭

一行人515日大早搭乘7:00的高铁睡衣惺忪地来到了上海,一到站就直奔宋庆龄陵园,坐落在上海宋园路21号,宋庆龄陵园气氛显得庄严肃穆,或许是早晨的缘故,观瞻的游客并不多,只是有些老人在晨练,我望着眼前小平同志题写的宋庆龄同志永垂不朽,这位从民国大风大浪里走来的国家荣誉主席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在作古之后自己的陵园还能被用作百姓的好去处。民国的生生死死,想来确是一个夺人眼球的好主题

然后一行人如约与樊阳老师会面,陵园里只有鸟雀,突然听见一个低沉的声音,闻声而去一个戴着眼镜富有学者气息的中年男子被一群中学生围着正低声而娓娓地诉说着墓碑里边那些人物的生生死死,声音略带着嘶哑而这种低确是存有着对这些已故先人的一份敬重,唯恐打搅了她们在地下的安眠,确是对眼前这位樊老师有了一丝敬重。

宋庆龄父母宋耀如和倪桂珍合葬墓居中,宋庆龄墓位于东侧,与其平行的西侧是与宋庆龄患难与共50余年的保姆李燕娥的墓,当年宋庆龄的内室只有李燕娥可以随意进出,可见宋对李燕娥的信任感已经远超一般主仆之间的情感。

一行人又走向陵园道的西端,步入宋庆龄生平事迹陈列室, 展厅通过录像、图片和实物介绍了宋庆龄一生从事革命活动和生活学习情况,伴随着老师和同学们的讲解,宋庆龄的一生如幻灯片放映一样在我们眼前铺陈开来,更能够体会她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的情怀。感触很深的是她所做的一切似乎都站在国家人民利益的角度,在中山先生逝世后继承其意志,坚决维护、忠实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违反孙中山革命原则的势力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最终毅然发表了《为抗议违反孙中山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宣布与国民党右派结成的“宁汉合流者”决裂,“暂时隐退”。晚年对于国家的一些做法她也是丝毫没有退缩。宋曾经先后给毛和中央写了七封信,表达了她对“文革”的不理解、反感,并极度失望。在文革的十年间宋曾三次产生厌世思想,在信中以及对来探望她的领导人的谈话中流露出对自己所选择的道路感到怅惘和说不出的苦闷。“刘少奇主席在党中央工作了三、四十年,今天会是叛徒、内奸!我不相信,一个叛徒内奸当了七年的国家主席,现在宪法还有效吗?怎么可以乱抓人、乱斗人、逼死人?党中央要出来讲话。这种无法无天的情况,自己伤害自己的同志、人民,是罪行。我们的优秀干部从与国民党的战斗中走过来,却死在自己的队伍中,这是什么原因?”这是摘自当时她信中的一段话,而在那样一个无法无纪的时代里能有这份勇气上书的人恐怕屈指可数了。我觉得宋庆龄向往的是一种真正的民主主义,她不在意站在什么阵营,而振兴国家民族,拥有民主才是其追求的。

从展厅出来我们又走向了陵园西北角的名人墓园:

这里葬有著名外交家颜惠庆,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三毛之父”张乐平,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周信芳,著名京昆剧表演艺术家俞振飞,我世界显微外科奠基人之一陈中伟等16位著名人士,共计建墓24穴,入葬25人。

我们又匆匆赶向位于淮海中路1843号的宋庆龄故居,这是一幢红瓦白墙的小洋房,建国后的15年据说宋庆龄在上海都居住于此,这也是她一生中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她从事国务活动的重要场所,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瞬间和大量文物。

走进洋房入口的别院,看见一个鸽笼,受周围气氛的影响也可能是它们中午刚吃饱了饭,里面的鸽子显得特别的恬静安详,车库里还停放着斯大林赠送的一辆“吉姆”牌轿车。走上阁楼,听着陈旧的古木制成的阁楼板发出吱呀的声音,看着无声的岁月在那些裂缝处留下的痕迹,一件件陈设的旧家具,一本本被尘封在书柜里的书本,时光在这里仿佛静止了一般。那地上踩着松软无比的羊毛毯据说是毛主席特地让人给送来的,而其中让我们很奇怪的是一台陈旧的打字机怎么被摆置在浴室中,这一切似乎没人能再给我们解释。

而早上的行走至此告一段落,下午饭毕一行人来到了季风书屋,这个书屋的名字很对我的味,和我的名字里也带着个季字,有位老先生恰在讲民国老课本,和我们这次游走的民国主题不谋而合,听老先生从彼时的课文讲起,讲到丰子恺老先生的插画,谈到那时候的课本的“善良”和“可爱”。,着实感慨不少,有些文化给孩子们的传承是不能缺少的,而对照今日的课本,确实应当返璞归真,向民国的课本学习。临走翻了一本书还知道了上海当年还分做了上只角和下只角,蛮有意思。

回到青旅稍作整顿一行人又驱车来到了樊公馆——上海外国语附中的人文讲坛,杨老师浅谈了和少年读国学回归经典的重要性,我们也和这群中学的孩子们进行了交流,对现在的中学生较早地就接触到了人文表示由衷的欣慰和羡慕。

 

516

尽管在青旅迟迟睡去一大早一伙人便又驱车奔赴了我们的另一站—鲁迅故居,在海伦路名人街的尽头,一行人的大早出现似乎惊扰到了这里老人们的日常,一个坐在雕像旁休息的老者不觉自己被当做了雕像拍摄,然而却是十分的相合。途径一家教堂边的教会书店,看到其中有竖版繁体的圣经,确实少见,买了一本,出门时对面的阿姨给了我根黄瓜道了声平安,也算是一种“化缘”。名人街深处的一家杂粮饼惹的我们排起了长队,确实实惠美味,以前来过多次我却没有注意。我们顺道参观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左联,岁月沧桑,如今它也像是一个民居别院融在了民居之间。

来到鲁迅公园(原名虹口公园),里面却是人头攒动,如今依然成为老人孩子周末的好去处,游乐场,舞蹈在这里遍地开花,鲁迅墓和鲁迅纪念馆就坐落其中。

在纪念馆里你可以碰到讲着日文的游客,这里似乎是每个来华的日本老游客必定拜访的地方,可能由于我与藤野先生的缘故吧,在这里我能感触到那份国际间的友情和日本民众对于鲁迅先生的那份敬意。而这个纪念馆改变了以往的以生平为线索的旧例,在陈列框架上以专题划分展区,分“新文学开山”、“新人造就者”、“文化播火人”、“精神界战士”和“华夏民族魂”5个专题展区,突现鲁迅的重大业绩与主要精神的几个特出方面。纪念馆通过色调色温、声音和造型来营造氛围,馆中多处出现了腊像场景和磨具,真当是绘声绘色,突出的重点、浓郁法氛围,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参观之后樊阳老师给我们讲述了虹口区这块半租界当年发生的名人轶事,所有的一切似乎从他的嘴里在我们眼前得以重现,眼前留着弹眼的日本海军指挥部还有那著名的虹口公园爆炸案,其中的尹奉吉等人让我们记忆尤深。

之后又参观了鲁迅故居,这里的守门人似乎和鲁迅的后人还有联系,告诉我们鲁迅的第四代的两孙女考上了北大人大,笑着说基因有遗传的。 到这里和樊阳老师道了别。

下午来到了徐光启纪念馆,之前对于这位数学家我说不上了解,馆中陈列了最早传入中国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复制图等一系列资料,完整地介绍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对徐光启的影响,馆外的庭廊中则是十块碑刻,分别选自蔡元培、冯玉祥、柳亚子、邵元冲、张元济、马君武、蒋介石、宋子文等后人,为纪念徐光启逝世300周年及350周年时的题词,反映出了后人对这位创造出无数丰功伟绩的先人的缅怀和歌颂。

之后最后一站去了有上海的“梵蒂冈”之称的徐家汇天主大教堂,外观是哥特式的建筑风格,而里面的琉璃纸在夕阳下映衬出一种别样的神圣,给人一种静谧庄严之感,很想在这里端坐沉思一下,然而时间依然不早。

一行人在教堂东侧的草坪上坐卧着聊着此行的感悟,边欣赏着落日从十字架那段缓缓落下,而这段人文游走的旅程也这样地,平安地落下了帷幕。

 

阮文华:

慢工出细活。一些感想读来句句见真诚,就个人来说,对宋氏三姐妹再熟悉不过了,最喜欢清丽典雅的宋庆龄,也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她总让我想起朴槿惠。。。恩,有没有中心化还是看个人,大家应该是相互启发的。第一天樊老师被团团包围着,加之声音较轻,所以听得断断续续。第二天在鲁迅纪念馆,一人留连驻足在旋转木板的鲁迅名言里: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一遍一遍的默念体会,突然就打了个冷颤。以至,弄堂鲁迅故居里有个精干的讲解员在海婴的房里很开心的和我们分享:鲁迅的文章太深刻了,一辈子也读不完时,我一点也不觉得他的崇拜有丝毫夸张和违和。樊老师说:这座纪念馆基本是从鲁迅这个人本身出发的,不像其它的一些,政治味道很浓。我觉得很有道理,第二天近距离聆听,才发现樊老师是个聪明博学的人,肚里有一套自己的历史知识系统,已经融会贯通,信手拈来。而我们的历史时间观念是断裂的,因为我们被灌输的一些历史事实本身就是遮遮掩掩(话只说了一半),扭曲的,要想不被欺骗,被绑架还得多读(老师语)。如果能在某一方面研究得深入透彻,人生的学问也应该无师自通了。(6.10补充)
 

这次人文行走可能于旁人不过是再简单容易的事,毕竟上海离杭州这么近,在某个周末随时可以因为兴起来的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对我它却是各种因缘聚合而成的。这么短的距离,这么短的时间里,经历的事,感受到的快乐和感动却比寻常往日都多。

         出发前一天我的状态就不是很好,那天中午和小伙伴吃饭,因为一个话题起了争议,后来想想我要表达的是:对我而言,人在年轻的时候,追求内心的幸福感,不断认识自己,充实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可是他们却听成了:我生活在纯粹的精神性的世界里,没有脚踏实地,对现实生活不屑一顾。所以我用梁漱溟先生逐求,厌离,郑重的人生态度来解释时,只能越描越黑。我说到欲就他们就局限在名利,金钱,我说活在当下他们就说我贪图当下安逸。而且因此他们认为我是个倨傲的倔强的怪人,还作为朋友为我的前途感到深深的担忧。先得承认我口才不佳,而且我这人有两面性,现实中多数时候我是显得被动,木讷,但在某些特定的人和时刻,我又表现得非常主动,自信奔放(感想敢说),深入沟通交流是要有基础的,在一群价值观已经现实到无法自知的小伙伴中不被理解挺正常,最后我强制不讨论这个问题,但事后整个中午我们之间的氛围也冷冷的,那时我也感到特别无助,非常孤独。最后,我也渐渐意识到,朋友是要分类的,有些话对一些人是不能说的,与心性不通的朋友相处最好的沟通方式是行动:我并非像你所说的那样不食人间烟火,我和你们一样也是个普通的女孩,也爱逛街、睡懒觉、吃零食,作业太多一样会抓狂,会抱怨,我只是知道要真正地跟从自己的内心走,看清楚自己的路,认真活在当下。有生活习惯的共性彼此便可相安无恙,(学长,我可不是匿怨而友其人,所以不以为耻)至于人生态度的同异是不能强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悟性和道路,知己难求。

         出发前的这个内心故事让我愈发的地珍惜这次人文行走,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人的身心都是舒展和自在的,当然还是我还是很粗心,笨拙的。

         为了回来不赶作业,在出发的前夜我把作业都写完了上交,本以为一切准备就绪,可就在去火车站的途中,我糟糕地意识到我身份证没带。我立马让车上同学打电话给还未出发的同学,然后我再安排同学从寝室里把身份证送出来。就在这时间紧迫的时刻,我打通了刚出门的室友电话,可她表示自己时间紧迫,一同的另一个室友也都无能为力,我有点急了,又请求了一遍,她打断我的话,匆忙挂了。抱着希望我打了正在睡觉的室友的电话,小伙伴电话,都没人接。这时我显得完全不知所措,前所未有的失落感,因为我不知道该打谁的号码,最后去拿身份证的同学打电话催促,我只能让他们和阿姨沟通,看能不能和阿姨沟通下让她帮忙……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最后阿姨同意帮忙,让室友起床帮忙拿(以同理心,睡得好好地被叫醒真的好无奈),室友说没找到,幸亏我平时放东西规律且固定,身份证就在我说的那个粉红色的包里,一起行走的同学带走最后找到了。

眼看时间快620多了,我心急如焚,非常自责,躲在大柱子后面抹眼泪,杨老师到后让我们去吃早饭,我虽跟去,但后来还是难受地出来了,在外面拨了爸爸的电话,本想得到一丝安慰,而收到的却是一通劈头盖脸的责骂,委屈得我哗哗地眼泪直掉气呼呼地挂了电话……焦急地在早餐店门口等着,想到其他同学会因为我的粗心而晚到我就万分羞愧,甚至因此没有勇气站在路边迎接他们,而事实证明,我又不争气了,别人全力以赴地帮你,而你像个逃兵一样想放弃(差点成了扶不起的阿斗)。后到的学长没看到我,匆忙进站了,远远看到了希望,而此刻我想喊却喊不出来,害得的学长接到老师电话后急忙掉头又为我送出来…… 结果当然皆大欢喜,我们没有错过火车,而且一个都不少。如今写出当时的种种细节,自己都觉得很虐心,太虐心了。

我这个马大哈幸得一群善良的人的协力相助才顺利地和大家一同上路,那被泪水浸润被焦虑痛苦紧紧占据的难熬难忘的半个多小时啊。谢谢大家没有怨言的默默帮助移走了我头顶的那片小乌云;谢谢任劳任怨的张继兴学长,在站台还心平气和地安慰我;谢谢任宇递给我早饭;谢谢在我回首时,得到的是陆一凡和孙志真诚的微笑;谢谢好朋友4点多就和我一起醒了,惦记着我开导我……..除了事故本身不太美丽外,那天早上的其他一切,都美好得恍如梦中,我被小小的不幸打入地狱后又蒙受着巨大无比的幸福。终于可以安心释然地坐在火车上了。细细回想,遇此意外陷此窘境并非一次两次,我又何德何能总能得到帮助逢凶化吉,何德何能?偏过头任由感动的泪水在脸上肆意纵横……

回来的路上,这个出发前的小插曲成了已成了笑谈,老师说碰到这样的时刻,内心不急是不可能的,他说深呼吸冷静想一下,就觉得没什么,就当耽误一两分钟,还好的。我突然想起在早餐店当我一脸不安地扭头看到的是老师面无表情的端着盘子淡定自若的踱到位子,盘子的碟子里静静地躺着两个白色的小包子,碟子旁边是一杯豆浆。那种安然无息的画面,让我的心一下子瞬间有了某种信念:或许没有想的那么糟。而且当时冥冥中心里还升起了一丝希望,可是我是个悲观得凡是要做坏打算的人,我反复暗示自己不要有侥幸的想法抛弃刚刚的那不切实际的幻想吧,但其实内心的角落里又极其渴望它会是真的,我的受挫能力很弱,遇到一点意外的事就容易自我折磨,焦虑烦躁,想极快地脱离困境,其实其结果是在四处给自己寻找牢笼,这便是不懂何为活在当下。

真知与真行其一也。自己其实离自己认为的那个境界还相去甚远,微妙玄通处,自诚才能领会,否则极容易不知不觉地自欺。

 

大概走了很远的路,一行人拖着疲惫的身子在一处居民楼中找到了预定的青旅,拱形圆门进去,枇杷树下有只萌萌的哈士奇,再进去便是青旅的院子了,人不多,不嘈杂也不安静是阳光笼罩下的一种很祥和的生活气息,举目望去,装饰得文艺范小资调很浓,符合想象中的青旅的模样。

因为当时身体极度虚弱没心思探究一番就匆匆地进房间休息。傍晚被学长叫醒,迷迷糊糊地就和大家匆忙赶去一场讲座。人的生理状态不佳,闲情逸致也就逊色了。

回来途中接到了高中同学久违的问候电话,心里一下子有种小惊喜。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能够结交新的知心朋友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因此我分外珍惜从过去 一直持续到如今的友谊。每当我与这些老友聚会或通话过后,压抑和焦虑总能得到缓解。他们的存在,让我觉得这世上总还有这些干干净净的感情是为我保留的,那么,只要这些人都在,属于我的世界就不会崩塌,不会改变。尽管我平时都不会打电话主动联系朋友,但我心里一直坚信,无论何时何地,伊人如故。想到这,人就会很心安。

乘着初夏徐徐地凉风,一路轻快地回到住所时已是晚上十点多,青旅的院子里的比白天热闹生气了不少。我想许多人喜欢青旅,偏爱的或许就是这种属于青旅的独特的氛围吧,这里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有故事的人,有趣的人。在青旅,我看到许多毫无戒备的渴望与人交流的眼神,仿佛我们并不需要知道彼此的名字,打声招呼,我们就可以像老朋友一样坐下来秉烛夜谈;在青旅,一餐饭,一杯酒,一次彻夜的狂欢,一次美丽的艳遇应该是再自然或正常不过的事。而其实我恰恰不太喜欢和陌生人深入攀谈,我觉得那种越容易与陌生人建立感情的人越寡情,因为他们随时可以从一段关系中抽离。像我这类矫情的人,即使下了地铁,那个给我紧紧拥抱的小女孩我都很恋恋不舍,眼看着她弱小的身躯在茫茫人海停下四处张望地找我,喊着:姐姐,我们一起走吧,然后被妈妈无奈夹走……短暂的相处能让彼此了解多少,找到了一个安全的宣泄口,人人卸下面具又戴上新的面具继续跳舞,终究不是真实的自己。旅途中的相见恨晚多是应时应景的虚幻吧。因为如果一旦有了感情之后,第二天挥手说再见各奔东西,我实在有点承受不起,最怕离别最怕别离。世界很小,城市很大,欠缺了缘分的人也许终身都不会再见了,还不如当初就不相识,免了一生牵挂。

在旅途中渴望踏上归途。归来了,又渴望再一次踏上旅途。人总是在日子消逝之后才深深地缅怀,旅程如是,爱情如是,甚至是友情,好像也是从前的比较美好,一去不回的,最叫人心驰神往。下一次旅行,想必又是在消逝之后更怀念。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