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无形书院·大学之道 >> 日新晨读 >> 了解晨读 >> 文章详细

日新晨读朝话辑录2——答日新晨读同仁问(20150403)【关于我们日新晨读的理念】
作者:杨海锋 发表时间:16-01-23 点击率:3281

 

日新晨读朝话辑录(2)

——答日新晨读同仁问(20150403

 

新学期的日新晨读已经第二周了,可喜的是不断有新同学加进来。今天晨间对话策励的5分钟里,我对一些同学的疑问,作了简要的回答。我把谈话要点整理扩充如下,希望大家了解,日新晨读不同于一般的晨读,明白其背后的意义、理念,才能在晨读过程中有真实的收获。《中庸》里说,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只有真切地明白晨读的好,才能真心诚意地去做

今天因为下雨的缘故,我们在文一和文二之间的平台晨读,恰好可以望见外语系学生在一旁的教室里晨读外语,一里一外,一西一中,相映成趣。我问参加日新晨读的同学们:教室外的我们和教室里的他们,都在“晨读”,大家觉得有什么不同吗?——只有体会到这种不同,才能真正明白我们日新晨读的意义和精神。

在我们晨读的过程中,常有学生经过,好奇地看我们,他们可能会奇怪为什么会有这么一群人大清早在这里读一些听也听不懂的老古董文言文。这让我想起经典会读中,有学生曾跟我说,她在宿舍里朗读《老子》,而室友觉得她“神经病”。我跟她说,不是你有病(也不是你室友有病),而是这个时代有病。你在宿舍里读英语课文(且通常不是英文中的经典之作),人家会理解你、赞赏你;而你读自己文化中最经典最有营养的作品,人家反倒难以理解(当然,我们能理解他们的不理解)

不管别人怎么看,我们应该有一份自信,并能相互印证这份自信——我们清晨在这里读中国文化的经典,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 

█我们为什么要读中国文化的“经典”

对治时弊:时下的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功利性阅读,只读畅销书、教科书,不读经典原著。

什么是经典? 字左边是“糸”,表示跟丝织品有关,右边是“巠”,象形一台织布机正在织布(中间的“巛”代表有三条经线)织布首先要立下经线,在此基础上再纺上纬线(所谓经正而后纬成,才能织成整匹的布(否则就会成为一团乱麻)。人生就像织布,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在编织自己的生命史,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先立下经线(建立生活的理想和信念,确立生命的尊严和价值等等),只有立下经线才能将整个人生“一以贯之”,织出绚烂的人生篇章。象形放在桌上(或捧在手上)的竹简。合起来,“经典”是能为生命建立经线的典籍

那么,哪些书可以帮助生命建立经线呢?我想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那些经历了几千年历史大浪淘沙沉淀下来的,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著作,就是经典。对中国人来说,这些书就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庄子》、《周易》等源头上的作品,以及历代流传下来的、脍炙人口的佳作。

我在大学(包括做学生和做老师)的20年里,深刻地感受到:一方面,青年人,最需要经典的滋养——因为20岁左右的年纪,正是迈向社会的过渡期、转型期,有着许许多多的困惑、困扰,他们最需要古今中外一流的人给他们引路。孔子说“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这中间的十五年正是人的“青春”,是立正、立好经线的关键期。可是另一方面,青年人,也离经典最远——很多大学生,只读畅销书、教科书、时尚杂志、网络文章,被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功利化阅读包围他们离人类文化最本源、最精华的部分很远,而且越来越远,终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是我们中的许多人学历越来越高、知识越来越多,生命却越来越疲惫、纠结、不安的原因之一。

所以,我们“日新晨读”,要回归中国文化的经典,回到自己文化中最精华、最有营养、最能帮助生命成长的书。“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生命的学问”(牟宗三),中国文化的经典,都是贴着生命、直指人心的,是最有助于我们安身立命的。

~~~~~~~~~~~~~~~ 

█我们为什么要“素读”中国文化的经典?

对治时弊:1)古人好读书不求甚解,今人不读书好求甚解。

常有日新晨读的学生问我,杨老师,先给我们讲讲意思吧,不理解的东西这么一遍遍地读有什么意思呢?

今人读书崇尚速度、效率,最好一下子就能完全明白、一览无遗(所以我们只读可以快速轻松读懂的快餐读物)。我们很难理解古人为什么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为什么一段话要反反复复读上百遍,让意思自现、自知?为什么不先去看注释、导读、剖析,看了这些注释导读剖析,理解了意思不就好了吗?这样不是更有效率吗?

在我们过去接受的教育中,总在要我们迫不及待地挖掘“意思”,解释字词句义、分析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甚至要我们挖掘出作者都不曾想到的所谓“深意”,我们把大量的时间用在这种所谓的“理解”上,却没有时间踏踏实实地去亲近、去熟悉、去体味文本本身。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中学的文言文教学,因为整天在那里纠结诸如“之”字有几种意思、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倒装句省略句、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之类的东西,以为掌握了这些规律规则,就能读懂文言文,而实际上呢,学习这些干巴巴的规律规则,不但不能提高我们对汉语文的感受能力、领悟能力和运用能力,反而将一篇篇行云流水、浑然一体的文章肢解得七零八落,破坏了我们对语言本身的感觉。有人说,中学生学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一点不假,尤其是像我这样的理科生(因为理科生好用理科的思维去学习文科的东西,重思辨、分析,轻感受、体会),读了多年的文言文,依然对文言文心惊胆战,甚至深恶痛绝。我们用“脑”过度,用“心”不只周旋于文字表面的意思,而体贴不到文字背后的真实意境,以至于头脑思虑过度而心灵却得不到安顿,于是书读得越多越烦恼——这是今人读书的一大弊病

钱穆先生在《师友杂忆》中回忆自己学英文:“始苦其难,每一行必遇生字,逐一须翻字典,苦不堪言。如是者有日,乃竟不翻字典即可知其大义。即忽略生字不问,遇历史上特有名字,初不解其义,但续读屡见,亦复心知其意,乃大喜悦。不识之字渐成熟识,口虽不能言,心中已领略,所谓心知其意者,余在此始悟。乃念读中国书,如读《论语》《孟子》,仁、义、礼、智、性、命、情、气,屡读多读,才能心知其意,岂读字典而可知,亦岂训诂所能为功。”古人好“读”书不求甚解(注意——是“读”而不是“看”,这一点后文还会讲到),读到不理解的字句,不必停下来,继续往下读,屡读多读,自然而然“心知其意”。因为前文中没说的,后文中可能有说;一处简单提到的,别处可能有详说;这本经典中没说的,那本经典中可能有说;还有可能读了这段话,忽然明白了那段话;读得多了,自然融会贯通——这叫以经解经(当然,确有些字句是读百遍也不能“其义自见”的,但我的建议还是等“读”完多遍后再来求解)

所以,对于经典,我们提倡读-解(多读自然理解),而不是解-读(理解了才去读),这个顺序不能反(荀子说“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的说法,“诵数以贯之”在先,“思索以通之”在后)。不是把每个字的意思都弄清楚了、把语法规则都掌握了,才能读懂这些经典文本(事实上就算你背出了所以字的意思,也可能依然读不懂这些文本,因为汉字充满弹性的,每个字的意思都有很大的延展性和伸缩性,一个字+另一个字≠这两个字意思的总和,而是可以产生新的意思,汉语文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是反过来,多读熟读,这些字词的意思、语法的规则自然可以心领神会、自现自知(我们只要想想自己小时候是怎么学会听懂大人说话的,怎么学会开口说话的,只是听多了说多了自然就会了)认识一个文本,就像认识一个人,首先要亲近他、熟悉他,和他朝夕相处(《三字经》里说“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才能慢慢懂他;而不是仅仅道听途说来一大推关于“他”的信息、知识(知道这些,未必真正懂他,真正懂他的人,也未必了解这些)。金在世的时候,有一次记者采访他:巴老,您的语言那么好,您的语法是怎么学的呢?他的回答完全出乎记者意料:我没学过语法,直到现在还不知道什么叫语法呢!巴金在《写作生活的回顾》中这样回忆:“老师平日讲的少,而且讲得简单。他唯一的办法是叫学生多读书,多背书。我背得较熟的几部书中间有一部《古文观止》。里面一部分我背得出却讲不清楚……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能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但是当时也只能说是似懂非懂。可是我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多的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可以使我明白文章并非神秘不可思议,它也是有条有理,顺着我们的思路连下来的。

所以,请同学们暂且放下求解的心理,纯纯粹粹、踏踏实实地去读(称为“素读”,也就是古代私塾的读法)在读的过程中培养语感(感觉)、体味语境(意境)真正的理解,不是刻意速成的,而是反复的优游涵泳中、在漫长的人生实践中(朱熹读书法中有“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潜移默化、自然而然达成的等到对文本本身有了亲切感,再去理会这些解释也不迟。

(这方面,还可参看王财贵老师关于经典诵读的相关文章)

对治时弊:2)古人重“读”书“念”书,今人只重“看”书“阅”书。

我们常把上学叫做“读书”、“念书”(而不是“看书”、“阅书”),因为读书、念书是和看书、阅书大不一样的,但我们今天常把这两件事混为一谈,重“看”书而不重“读”书。曾国藩在《复邓寅皆书》中说:看者涉猎,宜多宜速;读者讽咏,宜熟宜专。看者“日知其所亡”,读者“月无忘其所能”。看者如商贾趋利,闻风即往,但求其多;读者如富人积钱,日夜摩挲,但求其久。看者如攻城拓地,读者如守土防隘。二者截然两事,不可缺亦不可混。

一般来说,越是经典的书,越要“读”,学习经典最好的方法就是“讽咏”讽诵吟咏 ,讽是不看着书本念,咏是声调有抑扬地念这是最朴素、也最有效的方法(佛家就很重视这种方法,他们有“念经”、“诵经”)。我们每个人都有亲身体会,比如一首古诗,读一遍和看一遍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从发生学角度来看,“语言”先于“文字”,语言比文字更亲切、更本源,声音常常比符号更有穿透力、震撼力。我们诵读经典,用自己鲜活的声音去唤醒书本中沉睡的文字,把抽象的符号还原为鲜活的声音,在自己身体里共振(“读”是真正的以“身”体之)、在自己胸中回荡(如熟读成诵而内化为自己的声音,则可时时回荡于胸中),让经典渗入我们的心灵、浸润我们的生命,真正体贴到到文字背后作者的真实生命

(这方面,可参看逄飞兄关于声音和义理的相关文章)

~~~~~~~~~~~~~~~ 

█我们为什么要一起“晨读”中国文化的经典?

对治时弊:1)许多青年学生的生活少了一点朝气、清明之气

有学生问:为什么要清晨起来读呢?晚上不也可以读吗?

晚上读当然也可以,但清晨读有清晨读的好处。我们日新晨读,意在倡导青年人应有的生活态度,培养青年人应有的蓬勃朝气。清晨起来读半个小时的圣贤书,能记得多少、领会多少,恐怕是很有限的,我们更看重的是——早起的态度。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如果连早点起床不睡懒觉这一点都做不到,还读什么圣贤书呢?读书人要“知行合一”,圣贤书里的尽心、率性、明明德等等,就是要我们超越生命的惰性,“常惺惺”。所以我们希望大家早点起来,在晨曦的沐浴下、在琅琅的书声中,振奋精神、涤荡心胸,铺开崭新的一天,“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我多年前在城院发起日新晨读时,曾想到另一个很贴切的名称——“早自修”,如果把“修”作本源的理解——修身、修行、修养,“早自修”就是早晨起来自我修身,这正是我们晨读的本意(不过,因为大家一听“早自修”,可能以为是中小学里那种早自修,所以这个名称只是我们内部使用)。

对治时弊:2)青年学生缺乏生命的精神交往、缺乏师友真诚互助的群体生活

又有学生问:为什么要大家一起读呢?各自读不也可以吗?

各自读当然也可以,但清晨读有清晨读的好处。我们读的方式是:带读的人念一句,其他人跟一句,念完一遍后,每个人轮流着带读一句,其他人跟一句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有一种呼应、照应,一种师友间精神互通、心灵相印、相互砥砺提携的气氛这在今天的大学里是难得的。我当老师的十四年里,发现许多青年人,特别是有点思想、有点觉悟的年轻人,常常是孤独的,他们尤其需要师友们真心诚意的相互激励、相互提携、相互照亮。我上次讲到,我们日新晨读的正式名称是“日新晨会”(我们当时的QQ群就以此命名,只是称“晨会”大家可能会误解为早晨开会,所以也只是我们内部使用),“会”就是会聚、会合的意思(受梁漱溟先生“朝会”的启发),日新晨会,和我发起的其他活动(如经典会读、健心房阅读疗法沙龙)一样,是亲师取友对大学生来说,师友是除父母兄弟外最重要的人伦关系)的一种方式而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

再者,我们读的是圣贤书,圣贤书里讲的都是关于“人”的学问、“生命”的学问,这些学问,只有在真实的人与人的生命交往中才能得到见证。前几天金铄同学跟我提起《一代宗师》里习武之人的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这三句话用来形容日新晨会的意义很贴切——与真实的自己素面相见,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与师友们真诚相见。我们不能读着读着,与自己、与世界、与他人有隔了(这也是不少“文艺青年”的通病)。真正的读书人,要从自己封闭狭隘的世界里走出来,见众生。

 ~~~~~~~~~~~~~~~

逄飞兄(一耽学堂创始人)等在微信中的鼓励:

逄飞:
杨兄,全文阅读两遍,文字意思都好,尤其点出一些具体问题,从青年到经典,从字句到人生,这是个重新理解的时代,行动者既有真诚勇气,而他一定也能发现和诠释每一个精神成长的瞬间
祝日新晨会不断向前!
这样谈话整理多几篇就是一个比较糸统的说明,可以有利于各青年团体自修。
一耽之友群里的朋友也会有人需要学习这个,可以转群里啊[微笑]
([抱拳]我也是希望和更多晨读的朋友交流一下,平日里也就参与的少数学生会理会我这些东西呵呵。)
我也是少数派。
你是少数派,我也是少数派,我们加起来恐怕也不会是多数派,因为大家重实行和体会,而实行和体会必须保持清醒,沒有热或者已经热的时候,我们的问题、关心都还在。
文化热是因为社会需要,社会需要这四个字就比较复杂了,这和面向心灵的需要是不同的,心灵不能被社会热湮沒,而正是要建成有心灵或有灵魂、有精神的社会,
走在前面的无法成为多数派,只能是一个一个的…
唐鼎峰:
@杨海锋?
尔雅君子,温暖柔韧,
敦敏笃志,化物无形。
在杭州受杨老师身教启迪良深。
董思纬
@杨海锋?总结的好啊!
海峰老师的话,句句入心。
今日感谢逄飞和海峰两位老师,多日不能厘清的东西一下子清晰起来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