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e课堂·讲学之风 >> 内圣外王 >> 从人文讲起 >> 文章详细

心性之学:探寻生命的大本大源(3)性善的真义(上)
作者:杨海锋 发表时间:16-07-12 点击率:3169

心性之学:探寻生命的大本大源

之  性善的真义(1)

 

性善/性恶:不仅仅是抽象的哲学思辨

人们通常把“性善/性恶”理解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对这样一个抽象的哲学、伦理学命题,正反两方都可以从自己构建的前提出发(什么是人性,什么是善恶,都可以有各自的定义),推出有利于自己的“正确”结论,都可以振振有词、言之凿凿。记得高一那年(1993年)暑假看首届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的辩题就是“人性本善/人性本恶”(我至今还能想起当时守在电视机前等待比赛开始的情景,之后还特地借了《狮城舌战》<链接电子版>的书来细看),最后反方复旦大学“人性本恶”战胜了正方台湾大学“人性本善”——可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说明“人性本恶”更有道理吗?

我对这种抽象的逻辑思辨并不感兴趣,我对“性善/性恶”问题的兴趣,源于我自己的生命体验以及心理咨询体验,源于这些真实体验中浮现的一个切己的问题当我们的人生遇到危机、陷于困境的时候,能否靠我们自身的力量自我改变、自我超拔、自我拯救?或者说,生命本身究竟有没有使我们状况变好的内在动力?——我相信任何抽象玄虚的哲学命题,必定是从个体切身的、具体的生命问题而来,起初一定是贴着“人”的,后来才越来越与“人”有隔,,而成为空洞的玄谈(空中楼阁),而要理解这些哲学命题的真义,必须回到当初提出者的生命实际(其实也就是回到我们自己的生命实际)

从我多年来的自身经验和咨询经验,我真实的感受到:一个人从人生危机中走过来,最终凭借的是他生命自身本有的力量,这也是生命成长、转化最可仰赖的东西而我所理解的性善,性是性向,是本然的(本性)、天然的(天性)、自然(自性)的趋向;善就是好,向好的、向上的、向积极的、光明的、建设性的方向发展,一个活着的生命本身就有这样的倾向、有这样的动力。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发掘、激活这一生命本有的力量。正如梭罗所说,“人无疑能够通过有意识的努力去提升自己的人生,这是我所知道的最令人振奋的事实。”

在我的这一理解中,“性”不是静态的、死板的,而是活动的趋向、创造的本源这一点我在许多学者的论述中得到印证[1]“善”也不是世俗意义上的道德规范、好人好事,而是指一种方向——生命得以畅达、得以舒展、得以实现的方向《大学》也讲“止于至善”,不是要我们成为一个方方面面都符合社会要求的老好人,而是要我们实现自己的本心真性、成为我们自己。善是我们的本心真性本身所蕴含的,而不是一种外在的规定。

我们以树(树也是生命)作比喻,树种子本来就蕴含着向着高处生长、向着光明生长的潜力、潜能、潜质,这种潜力不是后天培育出来或从外界获得的,而是种子先天具备的,本身所蕴含的欣欣向荣,是树的本性;天天向上,这是人的本性

 

孟子的逻辑有问题吗?

“性善说”源于孟子,在“告子上”篇里,孟子与告子关于性善问题有精彩的辩论。从逻辑上讲,孟子的论证并不严密,论据也不充分,有人就是从孟子的逻辑批判孟子的性善说的,在我看来,他们可能没有读懂孟子的本意(言外之意),或者说他们与孟子的生命不相契。

因为人的自性究竟如何?这本来不是一个可以用语言说明、用逻辑证明给人看的问题(就像上帝存不存在、宇宙的本源是什么这样的问题,都无法通过概念-命题-推论的方式加以论证),而必须靠主体自身的实践体证。如果你能亲身体认到,当下肯定,不由分说;如果体认不到,再怎么给你论证,也没用。就好比梨子什么味道,你尝过,自然知道;没尝过,说千道万也无济于事。

我们看一段孟子的原文。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这里,无论告子还是孟子都只在打比方,有人说类比、比喻不是证明的方法,的确,水性往哪里走(这是地心引力使然)不能推出人性往哪里走(这恐怕与地心引力无关),两者并没有本质的逻辑关系。但问题是,孟子本来就没想做严密的逻辑证明,他只是就告子提出的质疑随机指点启发(而且直接采用告子提出的比喻,实际上这个比喻是不利于孟子的,因为水是没有生命的,水往下也是外力所致,而不是自发),指引他去自己体认。借佛家“指月”的典故,孟子所说的话是“手指”,他是希望你借他的话自己去亲见亲证真理(月亮)。而我们今天的学究们,却抓住这个“手指”不放,还指责说这根手指和月亮没有关系(手指和月亮本来就没有关系)。如果我们看看后世禅僧们的对话,就更能理解,比如有人问赵州从谂禅师:如何是佛祖西来意?他回答:庭前柏树子。有人问洞山守初禅师:如何是佛?他回答:麻三斤。这些看似无厘头甚至完全不合逻辑的话,却是指引后学们见道悟道的法门。听话要听音。

“心性”这一关乎生命本源的问题,不是用语言、逻辑可以触摸到的,但面对这告子等人的挑战,又不得不借用语言、逻辑去应战,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在这一点上,孔子似乎更从容、淡定,“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对于不可说的“性与天道”,我就不说。或许是因为孔子的时代,离经叛道、礼坏乐崩还没那么严重,还没必要像孟子那样痛心疾首地去辩驳、捍卫、去“正人心,息邪说,距行,放淫辞”。孔子只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源于道、源于一,当然是相近的,但这相近的究竟是什么,不可说孔子不对“性”做任何概念的限定,因为“性”是不能限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孟子说性是“善”的,的确会引起误解,特别是后世把“善”理解为假道学家说的那样,误解就大了(我想孟子本人也肯定会反对这种“性善”的)。任何概念的限定,都可以阐明一些东西,也同时会遮蔽一些东西,这是不能避免的。孟子的辩解,对于明白他用意的人,自然可以增加对他的理解,了解他真正想要指明的东西;而对于不明白他苦心(或有意反对他)的人,或许只能增加对他的误解,因为对这本不可说的东西,说得越多,漏洞越多、给人的把柄也越多

 

向好向坏,自取之也

孟子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矣,乃所谓善也”,又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可以为”,而不是必然为,更不是现成是。佛家也讲“众生皆有佛性”,每个人都有成佛的潜质,但不是每个人都必然会成佛,更不是每个人现成都是佛。儒家、佛家都是说,人可以立志、发愿往好的方向成长,向好向坏,主导权操之在我虽然每个人天性中都有向好的倾向,但这种潜在的倾向能否成为转化为现实的力量,取决于我们个体自己的选择。

孟子认为,好坏都是“自取之也”(自己选择)人可以选择为善,也可以选择为恶(但恶不是“性”之所向,而是“性”之所向屈服于“势”之所向)。正因为人可以为恶,为善才体现了他的“人性”。如果人只有一个固定的善的趋向,而没有为恶的可能那人就只是机械的、被动的物,善也就无所谓善了(康德也认为,自由意志是道德行为的前提)打个比方说,寒冬的一个清晨,你可以选择起床早锻炼,也可以选择赖床睡懒觉,为什么你选择起来是值得肯定的,就是因为你完全可以选择不起来。在起不起来这件事上,你是自由的(由你自己的),两头你可以自由选择,而且你居然选择了需要付出努力克服惰性的一头

孟子承认而且强调人是很容易堕落、变坏的,他说人有“四端”,端是端倪,这一丁点儿端倪,是很容易被淹没和抹杀的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人和普通动物的差别,就这么一点点)所以孟子很重视后天环境的影响,比如他说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环境对人的影响太大了!)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丰年子弟大多懒惰,荒年子弟大多横暴,不是它们天生的性情有不同,而是环境使他们变得这样)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一傅众咻”的典故

但孟子相信人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变好的,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向好的潜力激发出来,只要他愿意的话《孟子》里“牛山之木”一段有非常精彩的说明——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櫱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

牛山上的树不是天生长不出萌芽,而是因为它们在大都市边上,人们经常去用斧头去砍,经常去放牛羊去吃,所以才变得这样光秃秃。人也是这样的,不是我们本来就没有良心、本心,而是我们一天到晚的所作所为,把仅有的一点良心、本心禁锢了、消灭了,反复地禁锢消灭,我们就离普通动物不远了(即体现不出有别于普通动物的人性了)。

这让我想起弗兰克尔在集中营的经历,下文再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先看看我推荐过的《活出生命的意义》(链接电子版)

 

[1]杜维明在《孟子的人文精神》中说:我们每个人的人性它本身有创造力,它本身是有动力是向上发展的,它不是一个静态的结构,它能够发展能够动主要是通过心,儒家的“心性”主要是从这个角度提出来的。梁漱溟在《思索领悟辑录》中说:人性善云者,谓人类心理上倾向于善也。性是性向,是跃然活动的趋向,不是呆板的面貌傅佩荣也认为,孟子的“性善”应该理解为“人性向善”。[返回]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