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教育者·且行且思 >> 教师成长 >> 其他资料 >> 文章详细

《创新管理》学生心得感想摘要2006
作者: 发表时间:15-01-29 点击率:2247

     课程总结及一些胡言乱语

 

          

首先,我得厚着脸皮夸一句,老师,您这课上的非常好!

然后,我得为自己瞥清一下,我这么夸您,绝对不是出于功利目的,真是掏心窝子的话!当然谁会嫌分数低呢,呵呵~~

接着,我得来稍微阐述一下,为何我如此推崇您这《创新管理》。

哲学,这个字眼充满着这门课,这是我一开始没有想到的,起先我无非以为这是一门就如其他商科的课程一般无聊,幸好我没猜对。你也知道,就如大多数的同学,我上课听讲的认真程度的确不怎么高,但这课,我甚至想看报纸或者睡都做不到,因为我真的很享受这课,很享受课上所讲的内容,老子,庄子,王国维,罗伊德,康德……我很同意在某节课上您讲的段话“大学,教授给我们的,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内在,一种与其他未进过象牙塔的人所不同的气质与思想。”我觉得您在这课上很出色的做到了这一点。

接下去的几句话貌似又有奉承之意,所以我得重申,此文中的所有内容字字诚恳,决不含糊。

所谓课程总结,从常理上来说,我应该写点诸如:我觉得此课让我学习到了什么什么,领悟到了什么什么,在以后我会根据其怎么怎么做,等等大概。但我觉得这样的课程总结着实乏味,而且如真按此章法来写,我还真挤不出多少内容来。想来老师您也非同与其他一般的老师,这样的课程总结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不符合您上课的初衷,正所谓师者,乃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我更倾向与在此篇课程总结中谈些您的传道授业让我想到的一些以前未曾想到的东西,亦可以说成所激发的。

    当然,我肯定会选取其中的哲学来说,因为我对哲学这东西的确挺感兴趣的,所谓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思想,那么哲学正是这思想中精华。当然,以我这资历,有很大可能,我仅仅只是一个摇晃着哲学大旗的门外汉。那么,还请您见笑了。

既然是学生,那么就从课业和前途说起。人生在世,跟谁都可以过不去,就是别跟自己过不去。以前老想着以后该怎么办啊,出去能干什么,这些修的课程分数够不够高啊,不够高,出国的话就申请不到好的学校了,现在突然觉得,真的别因为这些东西跟自己过不去,问题想不明白,一道题目怎么也做不出,脑子突然开不了壳,这时候真没必要把气发自己身上,只要想想看:为什么要把题目做出来呢?不就是要把那门课学好,然后拿较高的绩点,找份较好的工作或是说有更好的前途,但是这最终为的又是什么呢?还不是最终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说得实在了就是要让自己快乐开心.

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这些对自己不开心,在精神上和肉体上折磨自己。一直以来,我最爱做的事情就是装出一副哲学家的样子,整天思考什么人生哲理,鄙视别人浑浑噩噩,但又由于智力所限,就是憋不出个所以然,于是很郁闷,整天愁眉苦脸,像个死尸似的飘来飘去。现在发现,这是一种的的确确的人渣,我在做一种完全是本末倒置的事情,强烈鄙视!这不是真正的哲学。

哲学是一门教人追求幸福的学问。每一门具体的学科都有其基本的价值判断,它决定了在该学科体系里人们用来争辩的基本法则。哲学的基本价值观就是让人们幸福。因此真正的哲学家,都是超凡脱俗的,思想积极而又活跃!所以我们见过哲学家疯掉的有、被杀的有、被关至死的有,可极少听说哪个哲学家自杀的,除了以前有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自焚的有过。因为他们都是全职的幸福制造者,不可能会亏待自己。热爱哲学的人们不应该郁闷,这关系到职业道德问题。

完全可以想开点的,不是说知者不惑吗?不是脑子里有很多硫酸吗?完全应该把它们往垃圾上浇,垃圾走了,剩下的就都是好东西了。不开心的事情被解构了,剩下的就都是开心的了。就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道理,我直到现在才明白...初中的课文里面真有必要加上一个内容,叫做《如何合理使用硫酸》,我想这样的话,中国的学生可以开心很多。

人生中有很多看似很难,其实要解决却是很容易的事情。游泳时耳朵里进水了怎么弄也弄不出来,很不开心,但是其实只要单脚蹦蹦,水就会出来。长青春痘麻烦,让人郁闷,但只要晚上的时候多喝几杯水,就可以把痘给逼下去。男人郁闷没有足够大的胸肌,但是只要两把椅子,一张桌子,在上面做俯卧撑,立马就可以实现无敌大波波...

人生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没有绝对的难题,但是需要一点窍门。

想要快快乐乐难吗?不难!但要记住:永远只把硫酸撒在圾垃上!

    如上就是我的课程总结,思想境界有不高的地方,还望杨老师您一笑而过。

                                                       3035311086

 

确实给了我很大的惊喜,这样让我也对每节课后的这个环节非常的期待,希望能在同学们的身上看到不同花样的创新。

我想应该在课堂上让我们能亲身体验到创新思维带给我们的冲击,而不仅仅是在课堂上的PPT里面,更需要的是现实中给我们的启示(张斌)

 

 

通过这个课我虽然没有马上能让我蜕变成一个很具有创新思想的人,但是至少理解了创新的涵义,至少明白想问题看问题要经常换角度思考。并且很多人拒绝创新,不是因为新事物不好,而是其害怕创新之后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从而失去了事物原有的本质特点。就拿我自己来说吧,上个月下决心换造型,就剪了一个齐齐的“锅盖”刘海,其实没有我感觉的那么差,但我就觉得那个样子我接受不了,所以,一次创新还是失败了,我在大家眼里还始终是一个形象的。而事实上却是,创新虽然危险,但不创新就更危险。(钱琛薇)

 

  这学期,杨老师和我们讨论了有关创新管理这方面的各种知识,上完这么多课给我最大的感想就是创新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勤于思考,创新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更是让我们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通过本学期的课程,我学到了很多,其中给我带来最直接帮助的就是扬老师给我们介绍的思维导图式的思维方式,它可以让我们像伟人一样思考。特别在做笔记的时候,作用非常明显,这种新的做笔记方式竟能反映出我们大脑的思考过程,再也不会像以前那般死板,而且在做笔记的同时给了我们很大的思考空间,回过头来看笔记更是一目了然,这是我见过最棒的一种记笔记方法。(瞿剑挺

 

每次来上您的课的时候,心情总是很轻松,带着愉悦的心情来上课,这可能与杨老师的和蔼可亲有关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对您的授课方式和内容很感兴趣,授课方式不拘泥于书本,在理论的基础上讲的是自己的体会和想法,这样造就了一种与我们交流的氛围,往往能让我们大部分人都聚精会神的听您讲课。

可能是我的知识面太窄,以前从来没有听过和见过大脑思维导图,在上次老师给我们讲了这个东西之后,我觉的很有意思,课后也自己画过自己的导图,但是画的没有您的PPT上的好看,不过有一个目的是达到了,就是对自己的思维有了整理,增进了自己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并且能使我把握事情的主次,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将自己的各种零散的智慧、资源融会贯通成为一个系统,我觉的很有用。

我还对老师上课讲的一句话很有启发,这句话以前也听过,那就是:人与人最大的不同在于,你是真的活了一万天,还是仅仅生活了一天,却重复了一万遍。每次听这句话的时候总会感觉很有震撼力。这句话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思考自己活的有没有价值,如果没有价值,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火的更有价值。我觉的人就应该经常思考,在入睡前、在等车时、在天台吹风的时候,都是思考问题的最佳时机,只有经常思考问题,反思自我,生命才会更加的有价值,活的才会精彩。

讲课期间与学生的互动可以再多一点,往往同学们对这些开放性思维的问题很感兴趣,而且答案也是层出不穷,对活跃课堂气氛很有帮助。(黄晓斌)

看了《大国崛起》大道行思,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大国的崛起呢?!中国的崛起又得依靠什么呢?

感悟:观看一个大国的崛起他必定是个民族独立,在一个统一力量领导下,他的经济发达,政治稳定是大国崛起的首要因素,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自主创新是大国崛起的筋骨,一个国家要想崛起,思想就得创新,如果都是老思想,国家能够崛起么?思想如果被束缚住了,还能够创新么?所以要想创新,首先思想上必须有创新的意识。不能够拘泥于形式,然而怎么才能有创新的意识呢?!我认为这是一种内在文化的体现,内在文化如果被束缚了,那么整个民族的思想也就被束缚了,儒家文化从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到汉武帝的“独遵儒术”再到南宋的“程朱理学”最后到明清的“八股文形式”,众多的条条框框束缚了自己的内在思想,扼杀了自己的创新精神,体制的变化也在“和久必分,分久必和”的奇怪圈子里变化,没人去询问为什么!没人去质疑这种条条框框!也没人试图去揭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状!内在文化的“天朝上国”蒙蔽了他们的双眼。

看看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荷兰、葡萄牙的重商主义、英国的宪政运动、 法国的启蒙运动,一切之政治、经济、思想萌芽要素都是在文化启蒙运动以后。各大国都重视思想文化的影响力,邱吉尔说:大英帝国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是莎士比亚、牛顿、亚当·斯密等人的伟大思想才带来英帝国的百年辉煌。法国人伏尔泰说:谁是最伟大的人物?……,毫无疑问是艾萨克·牛顿,非常正确,因为我们应该尊敬推崇的正是以真理的力量来统帅我们头脑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 

 从大国崛起的途径我们还可以看到,大国崛起都是基于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结合先进的制度才出现崛起的辉煌。

文化上讲,有的是传统天主 教(西班牙和葡萄牙)、有的是东正教(俄罗斯)、有的是清教(美国)、还有的是受东方儒学影响的日本。

     制度不同,有的是发达封建国家、有的是农奴制、有的是殖民地、有的封建小邦。 还有的是东方式封建国家。 但他们都有共同点: 就是这个国家能保持 “开放交流学习的国策,尊重知识,发展教育、保护专利,推动人民的创新能力,发展工商业。

有人说儒教文化是彻底的腐朽文化,要将它彻底打倒。我同学中许多人也都认为传统文化压制了中国的崛起,是造成中国落后的根源。“五四”时期提出的“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八九十年代,全盘西化论者把矛头再次指向中华文化,痛批中华传统文明。《河殇》等一批东西的出现,历史被扭曲性的总结。传统文化不是中国崛起的阻力,而是崛起的动力!!!!!!!!

传统文化不是中国崛起的阻力,而是崛起的动力!!!!!!!!

创新的话是需要非常宽松的环境,只有在自由,民主的情况下才会有创新的思维。在春秋,战国时期却出现了-韩非的法家,老子的道家,孔子的儒家,孙子的兵家,苏秦的游说家,邹衍的阴阳家,张仪的纵横家,墨子的墨家---等百家争鸣的局面。只有宽松的环境,才会诞生先进的文明,才会百花齐放。

最好的科技只有自己创造是买不来的---美日的生产总值主要是科技创新和高科技产品,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很明显的例子世界500强企业中美日的企业是像微软,惠普,通用,丰田,索尼,松下等高科技企业,且美日的企业占了一半。中国进入500的企业都是像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银行等12家国有大型垄断企业。中国要实行大国崛起还需要走多少的路,任重而道远啊----

纵观所以大国的崛起都是一个敢于开拓,勇于创新的民族,只有这样的民族才会站在世界的制高点。

影响大国崛起的因素用不同声音归纳为:经济思想,科学文化。政治制度的创新

(金涛)

 

首先是在课上说过这么一个关于创新思维的内容让我印象特别深刻。老师说一个人的思维要学会创新不是一味的往里面装很多新的东西,而是要学会如何把一些旧的,腐化的思想倒出来,用新的思想去替代旧的思想。我的理解是人的大脑就好像一只装满咖啡的杯子,创新就像泡咖啡的过程,如果只是用勺子搅拌固守自己原来的东西,粉末(像那些杂质)是永远无法溶解的,甚至还会随着温度的冷却、时间的推移,变的越来越多。因此要学会去倒掉一部分咖啡,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更多的水来溶解这些粉末(产生新的心得与体会),这也说明平时不要太过于执着某些事情,不要固执一些所谓的自己的经验心得,要学会倒掉一部分咖啡,“倒掉一部分思维”。

老师说人的思维有一分法,二分法,三分法三种类型。我曾经听过台湾著名讲师曾仕强说过这样一段故事:某一天一个美国人,一个日本人,一个中国人在操场上训练。当教官喊:“起步,向前走”!三个人同时迈开了步子开始向前进。走着走着,突然发现前面有很大一个坑,里面有一大滩泥水。于是他们开始思考到底怎么办,毕竟不能停下来啊,军令如山啊。于是美国人就一下子跳了过去,日本人觉得应该服从命令就继续走,直到掉进坑里,而中国人则原地踏步,既没有停下,又仍旧在走。这个故事原本是在比较三个国家的管理思维,美国人是二分思维,在管理企业时一切以制度为先,强调法、理、情,因此凡是都按纸上写着的规章制度为依据和参考对象。日本人是一分思维,在企业管理中强调绝对的下级服从上级,只要是上级说的话,下达的命令就无条件的服从。而中国人则是三分思维,在处理许多问题时都是用怀疑的态度去对待,对什么事情都会用“很难讲”的语气去思考。三个国家都是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去发展着企业,富强着国家。三年工商管理的学习,我已经对日式管理与美式管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没有学过创新管理课程以前,我常常从以后我国的企业到底应该运用哪种管理制度这个角度去思考。然而,创新管理课的学习让我明白我原本的这种二分思维是不合理的,我应该使用三分思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从日式管理与美式管理中提取出适合中国企业自身发展的中式管理方法,同时思考如何针对不同企业,不同情况使用相应的管理方法。这也是通过创新管理课我让我学会思考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袁斌)

 

对于《创新管理》的课程设计,我个人是比较满意的,他改变了以往的课程安排模式,增加了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的沟通,考试的形式也比较的新颖。我在这里再提一点我的建议,就是我认为既然讲的是创新,那么应该留给大家一些动手的时间,老师可以布置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后留给同学一两周的时间,让他们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来完成这个任务,同时可以通过这个环节让他们充分的认识到创新的巨大作用,从而使得他们重视自身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过程当中,我会时刻注重自身创新意识的培养和锻炼,勤于思考、多用脑,抓住每一次的奇特想法,珍惜每一次灵感的迸发。(陈  涛)

 

作为学生的我觉得有些问题想请问下老师,从外面看,给我的感觉是老师会比较古板,但上过这门课后发现老师其实是一个思维很活跃的人,但是老师你在生活中是否是一个时刻充满创新热情的人,是否经常会把你的创新落实到自己的实践中去.我们都知道老师您是管理学的研究生,在我看来,具有管理学的专业知识,有这活跃的思维和创新精神的人应该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但你却为什么选择了留校.另外我知道老师对古代文学,以及古代各大派系的思想的研究都蛮感兴趣的,而且有一定的研究,在我看来,古代的个类思想都有一个内敛的特点,但作为一个学商科的人,在情感上的表达关键在于收放自如”,老师你在很好的处理好的时候,如何去掌握你的?(包剑)

 

因为老师您的讲课方式和其他老师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其他老师是讲的东西我们靠自学也能学会的,而老师您讲得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所以我很喜欢听老师讲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事情,我觉得古人的思想很伟大。(周立)

 

以前我也曾想过这个问题,或许整个宇宙只是宇宙外面一个生物的某个玩具,又或许所有存在的一切只是自己一个长久的梦。创新思维的主要障碍:习惯性思维或思维定势。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可以从某件事的另一个角度去看他,也就是逆向思维法,或许就能发现一些以前从来没有想到过的问题。就像一盘五子棋,假如你把棋盘旋转180度来看也许你就会发现新的机会。创新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当你看到一个圈你会想到什么?”这永远是一个很经典的问题。很多时候创新就是需要丰富的想象力。(于群)

 

在上课中印象最深的是以下几句话:

第一句,一个人应该把所有的精力集中放在自己的优势上,使自己的优势越放越大,而不是用精力去填自己缺陷的坑,只有这样的人才有更多的机会成功。这种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新的观点,因为从小的教育就告诉我说要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入党后又接受的教育是:要不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就不断的对自己说要改正自己的缺点而从未想过要发扬我的最大的优点。

第二句,一个人在一个方面要成功必要的条件就是要学会放弃别的一切。就拿自己来说,其实一直以来我就是个很喜欢音乐的人,高考志愿时时我还想报考音乐学院,但是家人极力的反对,不停的唠叨说如果在音乐上没有成就那这辈子可能就是默默无闻并且经济上肯定是很窘迫的,况且在音乐上有成就的概率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在这样的思想教育下,我最终还是放弃了自己的理想选择了来念管理专业。

第三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灵感,最终的成功人士就是那些能抓的住灵感的人。其实我的人生目标其中一个就是写一首能感动别人的好歌,但是这么多年后我还是一无所获,上完课后我就此认真反思了一下,认为最大的原因就是我是一个不会抓住灵感的人。其实有时在骑车或者无聊的时候我有可能会冒出一段很好听的旋律,但当我过了一段时间我想去记录它的时候就再也想不起来或者这段旋律已经面目全非了。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去抓住我的每一次灵感,这样我想离我的目标就距离不远了。(王颖斐)

 

我看过一个例子:有那么一个公司,它通过很多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发现有四个车间,劳动生产率采取很多方法,不断提高。提高到一个临界点,再提高就非常难。怎么提高劳动生产率,有的人给他出了这个主意,就分析这四个车间的员工的构成。就发现第一个车间都是男孩,好,就加了几个女孩进去,效率提高。我们经常有人说的叫男女搭配,工作不累。第二个车间都是一些青年人,加了几个中老年进去,老成持重。加进去效率提高。第三个车间都是中老年人,加了几个年轻人进去,有新鲜活力,效率提高。那么第四个车间呢?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有,怎么提高效率?他们分析就发现,这个车间都是本地人,都是本地人,加几个外地人进去,都拼命地干,效率提高。还是这么多人,就把结构变换一下。这个例子就很好的说明了创新管理在实际中的运用。(留乾)

 

在此向您推荐演技不错的小生LEONARDO.DICAPRIOTOM.HANKS的作品<<猫鼠游戏>>(江晓力)

 

正视我们城院的大学生,比吃苦赚辛苦钱,没法跟他们比;比依靠知识赚技术钱,也没法跟别人比。那我们比什么?我们就比创新,我们不用俗套的道路去走我们的人生路,别人在做的,我坚决不做,或者别人在做的,我要改进了再做,绝不做跟屁虫。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必然,如果走俗套,我们必定输,如果我们有创新,就可能赢。

其实不用期盼下面会有什么“九阴真径”、“降龙十八掌”,创新最多教你的也教给了别人了,何来新字可言呢?“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这才是硬道理。虽说创新的已经不是新的了,但是人还是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它呢分为四个步骤的:死记硬背—— >照猫画虎—— >熟能生巧—— >推陈出新 。显然,理论的学习是我们的第一步,不仅仅创新课如此,其他的一切一切都是真个规律,所以人的一生是艰苦的过程,是不断学习积累的过程,我们要创新学好,上好课是我们的基础,理论的总结我就记在心里了,不做赘述。

上了一学期的创新课,给自己最大的感悟便是凡事都不能从一个角度是分析它的对错成败,单从一个角度入手,思维狭隘,普通人都会想到一两点,那么自己的创新便无从谈起。创新就是首先得去分析别人的思维,把别人的想法都收集在自己的数据库之后,进行整理汇总提炼,把他们精华的部分挪为己用,这就是最简单的创新,更加难一点的就是把别人的思维都分析了以后,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提出别人想不到的建议,从而是几十亿人之一,物以稀为贵,那么首先可以肯定自己的创新是独一无二的了,贵不贵,看看是不是实用。

在创新课的理论学习中,很多东西都给我了一定的启示,这是老师给我的创新,应该感老师的。比如上课教上次课的总结作业,这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提议,从中我认识到这样的方法极大的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通过本次课对上次课的复习,不用花课余时间去回忆,而且上课的方式比较特别,我完全可以脱离课本的固有模式而学习比有课本更多的知识,创新课放弃了其他课一些死板的作业,让我们发挥更大的自主性,自觉性,实在对我以后是企业管理运用中可能也会有很大的启发。(濮列刚)

 

虽然老师是布置了像我生活中的创新之类的作业,课堂上也有类似与几何图形的摆放之类的思考及互动,但是还是听到很多同学说,这门课不用去没意思之类的话。往往后排一片空位。可能是同学们没有很好参与进来的缘故。相比较而言,前面的同学则比较感兴趣。可以把每节课的内容与生活中的电影电视剧,活动等主题相结合,让同学们去探讨,分享。(计春美)

 

《红与黑》,电影拍的不错,没看过小说

《白鹿原》,浸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小说。

 

君不曾闻超夸张的文字图片语言出现的时候才能引起座位上同学的哗然吗?(方强)

 

讲课的内容上,注重的是人的本源。大多是在我们大学生活的本身就用的上的。因为在学多内容上,讲的都是有关人本身的东西。

记得在课堂上讲过一本术《刷盘子还是读书?》我回去后读了几遍很有感触

其中我影响最深的一节课是讲天才和疯子的下半部分的内容,我不是天才也不是疯子所以我最有感触的是讲有关精神能量的。(张鹏)

 

思维网图法,和原来的那种记录的方法比较起来很好用,(嘿嘿主要别人不太看的懂,这样就免的别人借我的笔记看了,保护知识产权)我发现,如果按照一般的顺序来记录的话,很容易忘记一些内容.比如一个问题有几个要点,如果不是专门做记录的人的话,在记录的时候就要考虑排版的问题.就是这样的思考时间往往会使得记录的内容有遗漏.(蒋业成)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觉得首先老师上课的时候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这一点很特别,每次上课之前我们一般都不会知道本次课具体会有那些内容,因此每次课都会有一些惊喜,惊喜老师上课的思路,惊喜某类问题还可以用这种思考方式,惊喜老师有时候会跟我们一样对一些新鲜事物存在兴趣。

一学期的创新管理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老师把思维导图介绍给我们,看似杂乱的一幅图带来的却是对传统观念的冲击。老师开始对一般女生笔记工整开始不屑的时候,我觉得您这话有点夸张,笔记的工整对思路的整理还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当您讲述完思维导图的具体运用方法,并强调说这种方法是根据一般人的思维过程,不仅布局时不影响固有的板块,而且更有利于记录全面,方便思考,我开始觉得这是个很有用的方法。课上您让我们用这种方法对一个访谈进行的记录,到现在我看到那幅图的时候都能比较清晰得回忆出访谈的主要内容,确实这种效果是传统的笔记所不能达到的。我开始在平时的摘录中利用这种方法,有同学看到笔记时有点疑惑我的笔记的杂乱,于是我开始很有必要地把这种方法介绍给他/她。

老师,我觉得您是一个非常博学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诗词,孔孟老庄的研究很深刻。每在课堂上看着您讲到这类题材的时候那种滔滔不决,神采飞扬的神情,我觉得您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上投入大量的精力这一点非常值得我学习。一般管理学当中很少会提及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我们很想当然得认为很多老师是有点不屑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曾想您对其确是情有独中。

我建议您上课的时候多些与同学的沟通,从讲台上走下来,多进行提问的互动,在同学中间讲课,可能上课的效果和气氛会更加好些。

(叶蓁)

 

我曾经说过,一流的老师传授学生的是文化。这一点也是我为什么长期选修老师课的原因之一吧。我认为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要学习的就是文化,这样能让一个人真正得到了提升,而所谓的一些技巧之类的则是次要的。我个人比较喜欢中国古代的文化,不论是道家、儒家还是法家的理年都是就有强大生命力的,植根于每个中国人的精神中。长期以来有一些人在批判中国人的中庸思想,称其为民族劣根性,我认为这些话是很没道理的。中国人的中庸思想其和德国人的严谨、英国人的保守、日本人的兽性以及美国人的开放都属于民族的本性。身为中国人你没理由去批判它,因为它也扎根于你的内心深处;身为外国人你则更没理由去批判它,因为都没有具备这一品质。有点绕远了,其实就创新而言它也是一种文化,所以一定要用文化的角度去对待,而不应将它当作一种技巧。(吴凯锋)

 

听了很多同学的自我创新,大部分都是在小时侯的事情,在我看来,小的时候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有一次和我弟弟看《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当大头儿子学了10个阿拉伯数字后,他对数字非常敏感。当他听到人家在说“酒吧”的时候,他脑袋里就蹦出“98”,我觉得这也是个创新,因为那么多酒吧的字体虽然可以变化,但是人们肯定对其店名不会看不久,也没有多大在意。可是如果你把“酒吧”改成“9 8”的时候,人们一看表面装饰和谐音就知道是酒吧了,我相信人们看到这个招牌肯定会评论一翻,接着他们想到店主肯定是个有创意的人,肯定也会猜想酒吧里面的设计布局也有着别具一格的风味,激起人们的好奇心,那么您的酒吧就多了个顾客了。但是人一旦长大了成熟了,对周围环境适应了,对社会环境的好奇心不是没有了,而是被埋没了。(戴 杭 菊

 

    只是听过比较容易忘记,在短短两节课里还是接受不了那么多信息吧。  

    后来听说老师是商学院的百科全书,的确,听你的课听到了很多很多东西。有历史的孔孟,有大长今,还有小故事…….很有趣。(顾育佳)

 

    创新展示也是我觉得十分有趣的,但是很明显有相当多的同学没有诚意与我们分享创新体验。在我看来,这也是一次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机会。每个人的性格,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决定了他看待事情的角度和方面不同,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体验,也是从另一个角度让大家了解自己。比如有些同学展示一些国内明显会被禁的广告,说明他的思想也是崇尚自由和解放的;有的同学展示了自己设计的随记本,体现了她对生活的关注。(金雯)

 

在这么多的课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思维导图这一课了。刚开始看到老师的PPT的时候觉得那些图很漂亮的,这也让我想起我曾在一部日剧里看到过这个思维导图。然后通过上课听视频画思维导图的测验,让我了解到了它的实用性。因为我的长久性记忆不是特别好,老师上课听的内容回个头就忘了,不过这应该是很多人都存在的问题吧,但如果我通过这个方法我应该能对我有所帮助吧,而且也不用很辛苦的把笔记一点点的抄下来。可能学完这门课我创新的能力没有提高多少,但是学到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收获。当然,除了这课以外,我对老师讲的关于天才与疯子、突破思维定势、形象与抽象思维、左脑和右脑等课也是很感兴趣的。(李雯雯)

 

   上了老师的创新管理课后,让我收益良多,同时感触也很深。老师深入浅出的上课风格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老师的很多观点都很独到,并且有些观点都已经成为我们茶余饭后谈论的主题,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杨老师所关注的焦点与我们大学生何其的相象,而这一点也是很多大学老师所不具备的,所以老师在我们学生中间有很好的口碑。老师所涉猎的领域也很多,是一个既具有才华又学富五车的老师,难怪能够在城市学院老师基本功大赛中能拔得头筹。恭维和崇拜业已过去,接下来也就应该谈一谈自己上完课后的所思所想和对创新的理解。

其实我觉得老师的很多观点都应该值得我们去深思去参悟,学术本身就是通过讨论和参悟去解决一些问题,从而建立自己的思想架构或是成为自己的东西。老师好比是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创新的世界,并向我们讲解了一些入门法则,接下去的任务就是让我们自己去探索这一奇妙世界,并且能够获得一些“财富”,而这篇总结就好比是把我们所探索到的“财富”拿出来和杨老师分享。同时这个“财富”是别人永远都夺不走的,“财富”将伴你一生,很多读书人都是很清贫的,睡的是旧草房,但他们其实很富有,他们能够与古今圣贤对话,能够看透人生哲理,他们的文章能流芳百世,而嘲笑他们是书呆子的人几乎没人能够记住他们,他们的财产可能很早就被后人花得一干二净,还落得个家门破败。所以,我们需要多思考,多参悟,为自己积累“财富”。

老师教我们如何记录讲座或访谈的核心内容的方法也是很不错的,对我也很有启发,也让我养成了勤记笔记的的习惯,而且我也对这一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从而更适合我本人的思维方式,这有回到了之前我所讲到过的一个想法,也就是老师充当的是一个领路人的角色,再一次验证了“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这句谚语所表达的含义。老师很多独到的想法我都没有记录下来,感觉很遗憾,每一个见解其实都会引发我们思考和感悟。同时杨老师给我们看了很多创新的图片和视频,同时也表达了很多自己的观点,对我们很有启发,同时会让我们在课后有冲动去深度地挖掘。(莫毅明)

 

很多人是因为懒而不去做笔记;有些人是因为没有毅力而没有作好笔记;有些人是因为把笔记做的太好了而没有学到真正的东西;还有部分人是因为心情,笔记作的也不像样。在现实中,在十几年的求学和生活上,以上的四种人都是我的表现的片段,所以,我天生惧怕和痛恨笔记。现在好了,老师介绍的方法不但简便易懂,而且实用、有内容;它适用于各种场合,适合自己的回忆思考,突出重点。(石进华)

 

我觉得主动性一定是最重要的部分,就老师在灵感那一节中提到的,很多晚上睡觉时候想到的灵感如果不记录,第2天醒来就再也想不起来了。所以有一部分人会在床上放很多纸,笔之类的,一有灵感就马上记录下来。我觉得这种主动性应该定位在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这样更加能够激发一个人的内在的一种主动,更象是在不断挖掘创意的欲望一样。比如我喜欢写博,我就喜欢把自己的手提放在床上,什么时候有灵感就在Blog上记录下来,这就比干其他事情来的有热情。同样的,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在这些方向上去主动探索一定比干其他事情更容易,更有趣。(徐宁)

 

老师给我们布置了第一份作业,每个人都要准备上来讲一个自己的创新和别人的一个创新。这要讲什么,大伙儿一时都慌作一团。有人说:“我们是大学生了,又不是小孩子,还做那么幼稚的事情”;又有人说:“我们的脑子在很早之前就杯英语数学塞满了,哪里还能有什么创新呢?!”我不同意第一种说法,但和第二种说法产生了共鸣。的确,我们这一代虽然被公认为是最“幸福”的孩子,因为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又都好起来了。但是,据我个人来说,我们并不是这样“幸福”的。我从一出生住的就是一层层的套房,从小只知道一个大房间里套着很多小房间的就是我们要住的家,完全没有院子、天井、祖屋等等的概念,我的同年是一个人在房间里做作业货看电视度过的,从来都是接受已有的,没有试过自己创造什么。大人们都说从我们这一代开始教育开始受重视了,因此我们是受益最大的一代。我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学英语,然后就是一连串的“兴趣班”。没有人问过我们到底喜欢什么,希望什么,我们还没来得及想这是什么,就有人告诉我们这是最好的,所以我们一直学着被别人说为“最好”的东西。

如此的一个思维阶段,到了大学我们还剩下些什么呢?所以当老师布置下这个作业时,包括我都没有很认真的去对待,直到有一天……我发现要轮到我讲了,无论做什么,每个人都不希望在很多人面前出丑和拿不到一个好分数,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共性。所以我开始四处寻找自己创意的小东西,可是看了个遍好像都是外卖弄买过来的。突然眼睛一亮,我看到了一个我在不经意间做的一个小制作(就是“创意收藏夹里的第一个创意”),很是兴奋!因为我可以交作业了,更重要的是我终于发现竟然又我自己创作的东西了。

那天上讲台我很紧张,但更多的是激动,因为我知道我准备的东西不是在应付作业,而是真正拿的出手的。我讲的很仔细,生怕老师和下面的同学听不懂,我第一次这么深刻地感觉到我是如此地珍惜我的劳动果实!

并不想对老师说一些虚伪恭维的话,所以我还是要说对老师上课的方式我并不是很喜欢,因为它老是让我犯困,老师总是自己讲自己的,……我觉得既然老师又这么独到新奇的内容,就应该用互动的形式来传授给学生,而不是通过纯粹自己说。(俞歆)

 

彭刚的总结

,聚焦的力量

无限的琴键上永远无法弹奏出美妙的音乐

当我们选择太多,诱惑太多时反而容易心浮气燥,不能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做事,从而不能实现

聚集”,永远不能达到那一高度.

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在有限的领域!生命找到一个支撑点,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

(马汰效应)

扬长却不避短,发扬优点,但不去改变缺点.

不能一味的填补缺点!把填补缺点的时间用在累积高度上!集中优势兵力,才能达到某个领域一定的高度.在那时,别人会把你的缺点看成你的特点!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精精力量

往哪去,一种往外去,一种往内去

往外       1,建设性作用(政治家…) 2,破坏性作用(希特勒…)

往内       1,自我戕害(疯子…)    2,自我建设(思想家…)

 

,天才与疯子

思想里对立面 容易成为疯子(融合的差)或天才(融合的好)

(适应的两方面性 高压环境下出现不了天才)

天才与疯子的差别在一线之间

在发散这一面没有区别 区别在于收敛

艺术家不同于精神病患者的地主在于,他能发散,但也能收敛.

 

,思维

怎么样的思维才更容易创新?

恪守以前思维规律,在原有的框架模式中思考,永远没有新的东西.

 

逆向思维

事例,”司马光砸缸”,”山不转水转”,”圆桌面,人不转桌转”,”:自动扶梯”,”圆珠笔的改进

寻找相反面,A到—A面

AB,联想到从BA (“吹尘器吹尘器”,灯炮吸真空和充气

A和—A中的结合的辩证法

 

一个具有异性特质的人,()的人格将更完美.

优秀的人,正反两面越是突出但又能容纳与一体的.具有创造性的十条.

 

底线思维

能接受最坏的情况,在心理上,就能让你发挥出新的能力.”

 “生命的底线!”

把你生命的底线定的比较低,你的幸福感就会比较大!

 

问自己三个问题.

1、“可能发生最坏的情况是什么?”

2、“如果你必须接受的话,就准备接它。”

3、然后很镇静的想办法改善最坏的情况。

 

如果你陷进一个问题理不清时,如果你住前冲,就会陷入钻牛角尖,在迷误中感觉打击会更大,挫折会更多。

些时,你应该去想往后退,看最低能掉到哪

当你的思维有着非常坚固的底线时,些时再往前冲,这个时候的思维和心态等就会清楚很多。

当你不能往前冲的时候你可以先往后退,然后你的思绪心态会平静。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

......

 

中国传统文化篇

 

辩证思想

正反两面,相互转化   《老子》柔弱胜刚强

 

中国的形象化、整体化(优点,能达到极致,具有个性 缺点,不易传承)

西方的标准化、量化  (优点,易传授传承  缺点,无个性)

中国汉字,语言的伟大 达到“音”,“形”,“意”的统一

“组字能力强”,“文字优美”、“词汇量小”、“弹性,柔性,最大”

生命力强!

......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