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身心自助·心理/中医 >> 健心房沙龙 >> 主题沙龙 >> 理念|概况 >> 文章详细

《对症下书》《“阅读疗法”真能治病吗?》《文学书治病还是致病?》北京青年报20141114
作者: 发表时间:16-08-30 点击率:3032

链接: 《对症下书》   《“阅读疗法”真能治病吗?》    《文学书治病还是致病?》

PDF下载:   《对症下书》  《“阅读疗法”真能治病吗?》 《文学书治病还是致病?》

 

 

对症下书

 

2014年11月14日 星期五 北京青年报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个故事,某个不爱学习的少年,巧遇神仙,临到考试把教科书、习题集一页一页撕了吃下去,书就会背了,题也会做了,俨然学霸了……大意如此,最终的结果忘记了,估计这个少年会得到教训吧。这个故事的有趣之处在于“吃书”,把书当药吃,治疗厌学症——看上去很荒唐,但如果真的有人认为书有药效,书能治病呢?

 

    他们并不是张悟本之类的“神医”,而多半是图书馆工作者。他们所说的书,并非什么医方药典,而是一般意义上的书籍,包括心理自助书,也有许多文学书,但需“对症下药”,有所选择,他们称之为“阅读疗法”。在心理治疗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一些图书馆、阅读机构已经开始与医疗部门合作,为患者开列精心挑选的“图书处方”。

    阅读能舒缓情绪,抚慰心灵,这是通常的认识。但读书对于心理疾患究竟能起多大作用,还是要打一个问号的。整日面对患者的心理咨询师对阅读疗法的态度,就不尽相同。

    书既能“治病”,也能“致病”——看书看到痴狂,写作写到分裂的例子,我们也能举出很多,特别是诗人、作家、哲学家、艺术家,人类精神世界最迷人的巅峰,其实经常被一些疯子占据。北师大的一位教授带着学生调研了十位精神病患者,试图了解文学与精神病之间的关系——这是阅读、写作与疾病的另一面。

    阅读是精神活动,读书也就和人的精神状态有不解之缘。至于书究竟是“治病”还是“致病”,恐怕因人而异——病根在人,不在书。

    (相关报道见D2、D3)

    文/远道

 

“阅读疗法”真能治病吗?

 

2014年11月14日 星期五 北京青年报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部分卫生机构正在与图书馆协作,使医生在给抑郁患者开处方时,除了药物,还能开出一些“图书处方”辅助治疗。这种用书籍辅助舒缓情绪的方式被定义为“阅读疗法”。事实上,在中国也有一些人持续关注“阅读疗法”,有人研究,有人实践,当然也有人在质疑。

    读书真的能治病吗?心理学家怎样看待“阅读疗法”?青阅读记者进行了多方采访。

    提问:阅读疗法科学吗?

    不妨先看看心理治疗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是怎样做的。青阅读记者在英国一家阅读机构的网站上看到一则视频广告,该机构与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合作,针对抑郁、焦虑、失眠、暴躁等不同心理问题开具不同的“图书处方”,除了自助类图书之外,还包括一些文学书籍。

    所谓自助类图书,是指心理学领域的专业书,便于在没有专业帮助的情况下应对情绪问题。相较于普通读物,它们是为一些需要心理疏导的读者所写,通常会针对某类情绪问题,给出一些说明并配以可行的舒缓方法。

    据英国健康与临床医学研究所的负责人介绍,这些处方图书都经过严格筛选,为心理疾病患者提供科学的建议和自救技巧,符合认知行为疗法的要求。报道中称,支持这项活动的图书馆会根据卫生机构的书目进书,每种书都进很多本,比较常见的有《人性的优点》、《理智战胜情绪》、《十天提高自信》等。

    其实,用文字治愈负能量的报道,最早可以追溯到将近100年前。1916年9月号的《大西洋月刊》上,一位名为克罗色尔斯的作者撰写了《一家文学诊所》(A Literary Clinic)的报道,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篇专门讨论阅读疗法的文章。文中,作者采访了在教堂工作的拜格斯特医生,这位医生把小礼拜室变成了阅读诊所,他将书籍比作药品,并把不同的书籍分别比喻为兴奋剂、镇静剂、安眠药、酒精或退烧药。

    “为了证实阅读疗法的疗效,拜格斯特介绍了自己如何对症荐书,患上抑郁症的年轻人、职业书评家、政客、炒股票者都成为他成功治愈的人,他还谈到如何在临床上灵活、巧妙、辩证地使用各种风格的文学书籍。”这篇文章的中文译者王波概括道。

    王波博士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副研究馆员,研究“阅读疗法”近20年。他在燕京大学旧藏中找到《大西洋月刊》的这篇报道,将其翻译出来,作为附录,收入了自己的专著《阅读疗法》。在这本32万字的论著中,王波整理了古今中外对阅读疗法的定义,探讨了阅读疗法的原理依据以及实践应用,希望借此向那些不相信阅读疗法临床效果的人证明——阅读疗法是科学的。

    研究:心理学很适合解释阅读疗法

    “阅读疗法的原理不止一个,就像一台复杂的机器,集成了各个学科。”王波将阅读疗法的原理分成发生学原理、心理学原理、生理学原理以及心理生理学原理四部分加以阐释。他认为,“心理学的共鸣、净化、平衡、暗示等学说尤其适合解释阅读疗法。”

    在王波看来,“阅读疗法”包含两个类型——“发展阅读疗法”和“临床阅读疗法”。“发展阅读疗法是图书馆工作者应该重点研究的。人的一生,在诸如求学、结婚、就业、生病等各个阶段都可能遇到心理问题,图书馆员有责任推荐一些合适的书籍,减轻读者的心理困扰,预防和缓解抑郁。而临床阅读疗法主要指的是有执业资格的医生,在心理咨询或生理问诊的过程中为患者推荐一些书籍,作为辅助治疗疾病和加快患者康复进程的手段。”

    在北大图书馆的办公室里,王波告诉记者,国内研究阅读疗法的人不多,真正实践的人更少。“在图书馆工作的人很少有获得心理咨询资质的,而在心理咨询领域,阅读疗法也是一个新生事物,刚刚进行了一些尝试。”王波说。

    实践:从验方到对症书目

    山东泰山医学院图书馆的宫梅玲在她供职的单位主持阅读疗法已10年,多次在各级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关的研究及实践成果。起初她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为读者对症下“书”:比如,解决交际困难问题,推荐阅读卡耐基的《人性的优点》;解决人生目标不明确问题,推荐阅读《毛泽东传》、《邓小平传》等。

    后来宫梅玲团队根据在学生中实施多年的阅读疗法实践,基于循证医学的理念,滚动推出了一批针对不同心理困扰、反馈较好的书单,这被王波称为“验方”。他们会同图书馆界的一批专家,对验方进行了进一步筛选,推出一份《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扰对症书目》,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阅读与心理健康分会推荐给全国的大学生,很多图书馆都在“世界图书日”作了广泛宣传。

    王波介绍“验方”的标准时说,“在宫老师的验方中尽量筛选经过时间考验的名著,酌收价值观端正、获得一致好评的畅销书,而有些书虽然影响极大,但若价值观多元、社会争议大,则不收。”重要的标准在于——“这些书要有正能量”。

    这份图书处方针对大学生面临的十个大方面、若干个小方面的心理问题对症下药:减轻求学焦虑的书(包括《遇见未知的自己》等8本);超越困境、激励志向的书(包括激励残障同学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激励资质一般同学的《阿甘正传》等12本);克服交际困难的书(包括《我把青春献给你》等4本);认识和享受孤独寂寞的书(包括《瓦尔登湖》等6本)……王波说,书单在大学生中反响很好,从各校收集到的征文看,对破解同学们的心理困扰有一定帮助。

    让王波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同行投入到了阅读疗法的实践中。“杭州市图书馆已经开始请心理医生为读者开讲座或进行咨询,然后推荐相应的书给大家看。辽宁省图书馆也很有开拓精神,在网上办了一个中国笑疗网,推荐一些书籍或多媒体材料,帮助读者用快乐抵制负面情绪。旨在预防抑郁症的公益组织北京尚善基金会,也在和很多大学图书馆合作,在各馆免费布设公益书架,专题摆放对预防和缓解抑郁症有一定作用的50本书。”王波说,在不久前的精神卫生日,中央电视台的“走基层”节目推出了关注抑郁症的系列节目,他期待越来越多的图书馆能搭台,让阅读疗法来唱戏,惠及更多的读者。

    临床:读书不能代替心理咨询

    阅读疗法的效果如何?读书真的能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吗?青阅读采访了几位从业多年的心理咨询师,他们看法不一,但在一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即便阅读真的有用,也应该是放在辅助治疗的位置上,阅读书籍不能代替心理咨询。”

    “心理学上没有‘阅读疗法’这个说法。”曾经任北京大学心理系客座教授的徐浩渊说,“荐书给来咨询的人,效果是因人而异的。第一要看来访者是什么状况,第二要看他平时有没有读书的习惯。”在她看来,根据不同类型的心理疾患给来访者推荐不同图书是有问题的,或许有出版商推销的嫌疑。徐浩渊认为,“心理咨询师的角色更像一个教练,教来访者学习,而阅读也是学习的一种。”她认为,自助类图书并不局限于针对特定对象改善不良情绪,“对多数人的精神提升有绝大好处的书,都可以纳入自助类书籍,例如《相约星期二》、《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将案例编撰成书,既可以供心理服务人员学习,也可以作为大众的自助书籍。”

    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认知神经心理学硕士项目的李真告诉记者,她认为对于有阅读习惯的来访者而言,阅读一些了解某类情绪的专业自助书是有帮助的。“自助类图书是症状科普类的,但是必须配合心理治疗。比如关于抑郁症的书籍,告诉读者什么是抑郁症,该不该吃药、运动等等,对来访者会有一些帮助,尤其是在特别受困扰的时候。”李真认为文学书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舒缓情绪也有帮助。“我觉得一个人在书里面能看到什么,和他当时状态特别有关。到底哪本书有帮助,完全取决于个人,所以很难概括地说文学书适用于所有人。”

    “通过阅读改善情绪,可以视为借助认知改善人的心理状况,读者相信这个东西能帮到他。”北京大学医院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主任方新告诉记者,在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中,认知只是改善心理状况的一个层面,此外还会有行为层面和躯体层面。认知的方式也比较多,比如看电影或宗教信仰,并不局限与阅读。“读书只适用于一部分人,通常是心理健康部分比较大的人,对于躯体创伤记忆明显的人或者健康部分特别小的人,可能效果就不明显,抑郁情况比较严重的人也并不适用。”方新认为,心理治疗最核心的理念是个性化,“我会有针对地推荐一些书给爱看书的来访者,然后配合引导是很重要的。不过也有一些来访者因为太爱看书而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缺少实践,就要通过阅读引导他们实践,而有些人是行动派,可能就要通过行动再引导他们读书。”

    采写/本报记者  张知依

 

文学书治病还是致病?

 

2014年11月14日 星期五 北京青年报

    文学究竟能够成为精神疾病的解药吗?或者其本身就是导火索?青阅读近日专访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在2008年至2009年期间,他曾带领学生在北京第三福利院进行了一个颇具实验性的科学调研,希望从中发现文学与精神疾病之间的关联。

 

    2013年10月19日,孔庆东发微博称:“北师大张清华教授率领学生对北京精神病院进行了一年多的调查,发现超过四分之一的精神病患者热爱文学,并能够通过文学手段治愈或者缓解病情。”该微博发出后迅速引发爱好文学的网友热议,更有学生传言:“张清华教授说,我来到精神病院,他们一点没把我当外人。”

    这则令人啼笑皆非的消息背后,是2008年至2009年的一项科研项目。张清华率领十名博硕士学生到诗人食指曾住过的北京第三福利院,从四百多名精神病患者中筛选出十位病人,然后让学生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调研。一年时间里,张清华团队对这些个案进行观察、描述、记录,得到几十万字的原始资料,但是未及作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便由于多种原因停顿了。最终成果是一本没有公开发表的对十个文学背景的精神病患者的调查记录,基本结论是:文学对精神病有抚慰作用,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相反,是致病的因素之一。

    谈起该项研究的起因,张清华教授说:“灵感最初来自作家格非的小说《傻瓜的诗篇》,其中写了诗歌与精神病之间的诱发关系。”“这当然是虚构,但是基于对精神分析学与诗学的长期研究,发现在许多诗人和作家身上,都有精神的异常现象。当代最重要的诗人中,有好几位即被医学诊断为患有精神分裂,但他们都写出了广为传诵的诗篇。我特别想知道,他们身上的两种人格是如何统一起来的。”他又以新文学开宗明义的《狂人日记》为例子:“‘狂人’实际上是有病理学意义上的,明显的精神分裂迹象,他既有幻听、有被迫害妄想症,同时又可以喻指一位先知先觉者。就像拉奥孔的神话一样,一位疯子和一位先知先觉者之间显然是有暗道的。”文学研究之余,张清华希望通过实际的个案研究,来探索文学思维和精神病思维之间那条隐秘的暗道。

    在研究开始之前,他有一个预设:“根据我对大量的文学创作爱好者和文学作品的研究,发现不少人是因为写作而半疯半痴,写作确乎能让人疯掉,很多作家诗人最后都疯了,或至少是喜欢‘装疯’,像莎士比亚笔下的王子哈姆莱特一样。我想研究文学诱使人患病的可能性有多大。而对于另一些病人而言,文学写作或者阅读是否能够缓解、减缓他的病状。也就是说,文学既可能诱发,又可以医治精神疾病。”

    张清华和他的学生从北京第三福利院的四百多名病人中,筛选出十位具有一定文学背景的病人。“两三个人是直接有作品的,写了不少东西,但还不是很成型,有一个出了一本诗集,但那是他的家人为了安慰他而给他印的。其中的诗作不只是可以看做文学作品,而更可以当成一种精神现象学的例证;三四个人是比较痴迷阅读的;还有一两个是对文学有些一般性的阅读,但他们是类型奇特的病人,比如女性性倒错者,她始终坚持认为自己是个男人,还有一个是躁狂型的病人,是一个‘科学幻想狂’,他认为自己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

    研究在张清华的主持下,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7级博士生和硕士生进行。他们对病人进行点对点的访谈和记录,调查病人的生平履历,也与病人的家属进行访谈和讨论。“我们在和病人的谈话过程中发现,确实能让他们说出惊人的秘密。”张清华喜欢弗洛伊德的学说,他认为弗洛伊德对精神病人的治疗是一种全方位的抚慰,有时候不得不像神父、父亲、朋友、医生,甚至像个情人那样来和病人交流,但是张清华自己作为文学教授无法这样操作,他也不敢让自己那些从事文学研究的学生过久地与精神病人打交道。“哪怕是专业的精神病医师也很难做到这一点,他们就是用简单的药物和器械治疗,对那种比较危险的病人甚至要用电击的方式。”

    记者问起十名患者和十名学生的现状,张清华说距离研究结束已有五年之久了,学生们都身心健康地去往各自的工作岗位,而患者的现状他也不甚了解。对于研究成果,张清华希望能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将它们处理打磨一下,“我得花很大的工夫把这个成果整理一遍,每个人写的体例有差别、深浅也不一,但是很多原始材料和记忆都不好找了,另一方面在医学伦理学上它能不能成立,在社会伦理上它可能受到的指责也让我迟疑。所以有时我想,用散文的笔法写这十个精神病患者的肖像,写成文学作品的形式,会很有意思。”但是身为教授的他事务繁忙,既要教学、又要研究,还要经常组织和出席学术会议,这些肖像散文能否与大众见面,还是一个未知。文/王佳莹

 

来自英国阅读机构的治疗书单

 

2014年11月14日 星期五 北京青年报

《相助》

    作者:凯瑟琳·斯多克特

    出版日期:2011年9月29日

    获得多项奥斯卡提名的影片即由此改编而来。故事发生在1962年密西西比州的杰克逊,讲述黑人女仆抚养白人孩子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信任。

    《我的秘密城堡》

    作者:多迪·史密斯

    出版日期:2004年1月31日

    “我坐在厨房水槽里写下这番话”——这是这本隽永、诙谐又迷人的小说的一句话。卡珊德拉·莫特梅恩与她放浪又贫穷的家庭生活在一座偏远的、摇摇欲坠的城堡之中。她的日记记录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一天城堡的继承人突然到来,卡珊德拉一见钟情,所有这些让她和她的家庭彻底发生了变化……

    《加内特小姐的天使》

    作者:萨利·维克斯

    出版日期:2001年1月2日

    这是一本关于威尼斯的小说,同时也描绘了每个人身上在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的改变。爱情、奇迹和迷失相互缠绕,铺就了一个女人的自我发现、自我救赎之路。

    《明星助理》

    作者:威尼弗蕾德·沃森

    出版日期:2008年4月24日

    佩蒂格鲁小姐是一名家庭女教师,职业介绍所给了她一个错误的地址,却让她巧遇迷人的夜总会歌手拉芳。这本1938年诞生的小说充满了“纯粹的乐趣和无忧无虑的快乐”,与好莱坞一代舞王弗雷德·阿斯泰尔的电影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乡间一月》

    作者:J·L·凯尔

    出版日期:2000年2月3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幸存者汤姆伯金在奥克斯哥德比的乡间教堂避难,沉浸于乡间寂静、美好的气氛当中,并在这种似乎永恒不变的生活里开始走上了一条复苏和信仰的道路。

    《巨变》

    作者:维罗妮卡·亨利

    出版时间:2013年2月1日

    大家称珍娜为“冰淇淋女孩”,她一点也不介意别人这么叫她,毕竟,这是个让人高兴的名字,而且相比卖冰淇淋,伊芙丁海滩上还有好多更差的工作呢。克雷格与他的几个伙伴在伊芙丁海滩上租下了一个小屋,他疯狂地冲浪,享受着自己的假期,因为这样休闲的生活对一名警察来说,实在是太难得了。一日,他自己来到海滩上,碰到了珍娜。从此,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艾德里安·莫尔的秘密日记,十三又四分之三岁》

    作者:苏·汤森

    出版时间:2012年1月19日

    本书是苏·汤森精彩绝伦的艾德里安·摩尔系列的第一部。在这本书里,你会与一个名叫安德里安·摩尔的倒霉孩子相遇,他会像一名受刑的诗人般毫无遮拦地把他的全部生活展现给你,其中有父母的婚姻问题,还有他的狗。

    《灵歌》

    作者:泰瑞·普莱切

    出版时间:2013年2月14日

    十六岁总是艰难的,尤其是当爷爷骑着他的白马,提着他的砍刀去寻找生活的意义,留下你来照顾整个家庭,而且所有人还都把你当成牙仙女的时候。灵歌使人沉迷,使人随之舞动,并且永远不会消逝。

    《叫鲍勃的流浪猫》

    作者:詹姆斯·鲍文

    出版时间:2012年9月13日

    当詹姆斯·鲍文发现这只受伤的姜黄色流浪猫正蜷缩在玄关一隅时,他并不知道这只猫将在何种程度上改变他的人生。

    《太多的欢乐》

    作者:艾丽丝·门罗

    出版时间:2010年9月2日

    一位母亲和妻子的心灵遭受了重创,却在一个最不可能的地方治愈了自己心里非凡的痛楚。一位饱受羞辱的年轻人找到了能够使她重新拾起勇气继续生活的不寻常的方法。一个身患癌症的老妇人,为了生存下去编造出恶毒的故事。其他故事则揭露了婚姻的陷阱,展现了女孩危险的性行为和孩子的残忍。艾丽丝·门罗将复杂甚至悲恸的情感和事件注入到故事之中,使我们感到这个世界是多么让人讶异和震惊。

    编译/圆首的秘书

    供图/东方IC

    记者点评

    这份书单节选自英国一家名叫“阅读中介”(the reading agency)的阅读机构。其网页上贴出很多类似的针对不同心理状况的阅读处方,针对不同心理情况对症下书,并会定期更新这些书单。这一份是专门舒缓情绪专用的,遗憾的是,这些“偏方”在中国均未出版。但在记者的采访中有学者表示担心:一旦中国的出版排行开设“阅读疗法”栏目,很多出版机构会迅速瞄上这块肥肉,“良莠不齐的处方书单也许会有副作用。”这位学者说。文/本报记者 张知依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