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媒体关注 >> 其他媒体 >> 文章详细

寻访杨海锋老师 个性文人,良师益友(学生通讯员 冯婕、蔡佳烨、俞亦晓)
作者: 发表时间:14-11-05 点击率:4058

人生路上亦师亦友,用古学经典教化人,用谦逊礼仪感化人,成为他的学生才了了数载,但情谊至深,感受颇多……大学四年能遇到这样一位好老师——杨海锋,是缘分更是幸运。他身形瘦弱,言谈举止间尽显文人气息,他是一名商科教师,却更像是人生路上的长者——

 

个性文人,良师益友

 

寻访者:冯婕、蔡佳烨、俞亦晓

老师:杨海锋

 

 

小档案

    杨海锋老师,男,1977年生;1999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系;2002年研究生毕业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现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商学分院工商管理系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致力于助人成长的文化公益事业;曾获荣誉:“学生最喜爱的老师”、“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江干区钱塘书迷”、“最美杭州人——感动杭城十佳教师”等。

 

 

78日下午,火红的太阳让空气中充满了夏季的气息,而当我们在杨海锋老师家所在小区的社区活动室对他进行采访时,这位和蔼可亲、受人尊敬的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一片热忱更让我们有“浸润在阳光里”的感觉。

杨海锋老师是我们这次走访的老师,他是一个满腹才华的老师,这从他在学校开设从内圣到外王这门课中就能看出。提起自己的学生,杨老师告诉我们他送走一届一届的学生,也许要说出某一个人、某一件事印象最深没那么容易,因为教学、生活就是这样点点滴滴的琐碎印记在回忆中。这就是杨老师当班主任的风格——开放自由,他不太喜欢过多的干涉学生,他总是尊重学生的选择,也许是逃课、挂科,他也相信自己的学生能从中得到启发,不需要老师的强迫和说教。杨老师提到了刚毕业的一位学生,在班中成绩排名倒数,好多门挂科,但是在班级活动中他总能调动起气氛,有着超人的组织引导能力,老师从他身上看到了不一样的闪光点,不会在意传统的以成绩来看待一个人,他相信每个人都有独特的闪光点。杨老师引用了孟子“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话,他认为“大学老师应以其昭昭使人昏昏”,让学生有兴趣自己去研究,老师的讲课应该留给学生充足的发展空间。如此深刻的想法如果不是悉心授业解惑的老师怎会有呢!

“在人生路上相提携,为师友结合之本”是杨老师最喜欢的一句话。“师”与“友”的是无价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情感在互相帮助、影响下慢慢加深。“生生学堂”里“教育·且行且思”也体现着杨老师的这一理念,“导师班的风采”、“创业班的往事”、“教师的成长”无一不记录着杨老师对学生谆谆教导与呕心栽培。尤其是“教师的成长”这一版块,里面记载着杨老师刚成为大学老师时的所思所想所写,那是一种对教育事业由衷的热爱。其中有一篇记叙了杨老师第一堂课的趣事,他诚恳地请同学们向他提出他上课时的缺陷,他有一句话特别令人感动“你们越能发现我教学的缺陷,说明你们越是认真地在听我讲课”。

杨老师积极的开设各项活动帮助同学们品读书籍、体悟人生。学校图书馆三楼的“健心房”、周日晚上“读经典”、“日新晨读”等都是他的心血,这些活动是通过阅读来体味现实人生的,也正是因为这些活动,同学们才能爱上阅读,提高境界,让自己的修养得到升华。作为听过老师课的学生,我们都觉得他的课堂总是轻松有充满深意,不在乎时间长短,更重要的对我们自己内心有所启发。

杨老师就是这样一个独具内涵的文化人,他和志愿者们管理的网站“生生学堂”,研究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启发人生思考,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益学习平台,高深的无形大道、神秘的心理咨询影响了很多人,还有适宜少年儿童阅读的经典,囊括了文学、心理等领域的知识。这次走访中,杨老师对生生学堂的重视在一字一句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也是杨老师在教书育人事业上的浓缩。

“生生之谓易”,就是说生生不息,循环往复,革故鼎新是万事万物产生的本源。“生生”大概就是杨老师喜欢教育人、培养人的动力。杨海锋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别具一格的文化人,不仅仅是位教师,更重要的是他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知识,对待学生如对待朋友一般,这也就是他被评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称号的原因。送走一届一届的学生,让文化生生不息地流传着......

 

 

通讯员 冯婕、蔡佳烨、俞亦晓 /记录整理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