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之学:探寻生命的大本大源
(2)在明明德
■什么是“明明德”
人类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在纯粹自在的黑暗中点起一盏灯来。(荣格,转引自霍尔等《荣格心理学入门》) |
明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后一个明是形容词,意思是把我们生命里光明、积极的力量透显出来,使内在的真实生命、本心真性绽放出来(真实自我的实现)。明德即人的本心真性,明明德就是中国人常讲的“明心见性”。《周易·晋卦》也有“自昭明德”: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晋卦上面是离火,下面是坤地,象征一轮火红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晋就是升的意思),即“明出地上”,君子看到这样充满生机的的景象,反求诸己,把光明的本心真性彰显出来。昭就是明,加了一个“自”字,生命主体自我发明的含义更加明了(《大学》也在后文中强调“皆自明也”)。
宋代柴陵郁禅师有一首“悟道诗”(据说他是摔了一跤后悟道的):“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一朝尘尽光生,照破河山万朵。”这“明珠一颗”,也是明德的象征。《圣经》(约翰福音1:4)里说“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这“生命之光”,也近似于明德(前述圣、王都有“通”的意思,通即通透,使己身更加透“明”、透“光”——透出“生命之光”,圣王即一个通体透“明”的人)。西方有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从构词上说enlighten就是照明、点亮、启发的意思。佛家也有“无明”的说法,无明就是不能明明德。这些都可以与“明明德”相互印证。
为什么是“明”德?在中国文化里,“道”是隐的(如“道隐无名”;“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老子》),“德”是“道”在具体事物中的体现、显现(如“嘉乐君子,显显令德”《诗经》)。明明德,是道从隐到显,从形而上的道体(形而上即超越有形)落实到形而下的器物的过程。在天地万物中,人是最灵、最活的,梭罗说“人无疑能够通过有意识的努力去提升自己的人生,这是我所知道的最令人振奋的事实。”人最灵最活就是因为他可以通过自身有意识的努力“自昭明德”。所以“道”在人的生命实践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按王阳明的说法,天地万物包括草木瓦石都有良知(良知即是明德),良知无所不在,但在人心处透显得最明白(“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传习录》钱德洪录 中)。所以我们每个人“反求诸己”“自昭明德”,是最靠谱的求道途径,“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中庸》)。
■生命的或明或暗
时而暗弱、时而明强者常人也。孔门学问正在此心之常明。人心内蕴之自觉要明朗,要昭昭然当空四照。(梁漱溟《思索领悟辑录(之二)》) |
明明德不是宗教式的神秘体验,生命的状态是清明或者昏暗,这是每一个人都有可以体验到的。
我在上大学时,读过罗洛·梅的《人寻找自己》(我那时深深地被这个题目所吸引),其中提到加缪的短篇小说《局外人》,主人公经历了母亲去世的事件,他每天要去上班和处理各种日常琐事,他有风流事和性生活,后来他开枪打死了一个人并被处以死刑,可是所有这一切在他这一方却没有任何清醒的决断或知觉,他以一种可怕的非现实感面对这一切,仿佛一切都是外加给他的,他本人从没有做过什么。整部作品弥漫着一种模糊不清的朦胧,令人感到沮丧和震惊。
我回忆自己的过去,对上大学之前的日子似乎回想不起什么特别清晰、明亮的画面,仿佛被一层东西蒙住,或像在大雾中行走,灰蒙蒙的感觉,“对一切没有清醒的决断和知觉”、“弥漫着一种模糊不清的朦胧”。虽然在周围人眼里,我是一位很优秀的学生,很努力地在学习(我成绩一直是年级前三)、很认真地在做事(我做过很多年的班长),但是一切都是外部给我安排好的,我并没有清醒地意识到是“我自己”在做这些事(尤其是今天回忆起来)。上大学以后(特别是读研究生以后),开始独自面对人生的许多选择,烦恼、痛苦随之而来,然而恰恰在这些非常真实的痛苦、烦恼中,“我”才变得清醒起来,人生的画面才开始清明起来。就好像我们身上某个地方痛了,我们才开始注意自己的身体,心灵上某个地方痛了,我们才开始注意到自己的心灵。我很能理解一些年轻人为什么喜欢寻求刺激,哪怕是低俗的方式,他们的本意可能是希望找到一些力量来刺激一下内在沉睡的生命,让生命从麻木的状态下清醒过来。
这是从长期看,短期中,我也常有时而明朗,时而昏昧的感觉,有时候觉得自己离本心很远,生活、思考都浮于表面;另一些时候,则会觉得离开自己的本心很近(比如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时,会感觉离自己很近),一切都很灵动、自然。这种或近或远、或明或暗的感觉,对我来说是很真切的。
其实圣人与凡人的差别,就在能多大程度上、多长时间里保持生命的清明状态。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第四》),又说他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第六》)终食之间,就是吃完一餐饭的时间;造次是仓促匆忙的意思,君子的境界,是没有片刻违离自己的本心,时时处处清明(宋儒所说的“常惺惺”,就是这个意思),仓促匆忙的时候如此,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如此。其次是颜回的境界,能在很长的时间里(三月)不离自己的本心。再其次是其余学生(即普通人)的境界,只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日月)不离自己的本心。
一般的人,在闲来无事、生活优裕或者躲在书斋里清修时,还能守住自己的本心,碰到造次、颠沛的处境,便失魂落魄、六神无主了。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往往“违仁”的时间多,“守仁”的时间少。一时一处的“明”,是每个人都有的体验(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中庸》),君子、圣人的高明之处,只在他能将这一普通人都偶尔体验到的生命状态扩展至整个人生的常态,保持本心之常明,即《中庸》所谓“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君子而时中”。
■“瞥见真相”和“发现例外”
我曾有过被焦虑、恐惧情绪困扰的经历,但我发现,哪怕最糟糕的时候,一天当中总会有一些时刻,一段时间当中总会有些日子,会出现短暂的平静、清明的时刻,而这平静、清明的时刻,是我信心与希望的源泉(想起新东方俞敏洪的名言: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我也在书里看到类似的观点,让我更加确信了这一点。如《精神焦虑症的自救》一书中说,面对恐惧和焦虑,首先暂时接受自己现在的样子,与此同时试着去瞥见真相——即你所恐惧和焦虑的东西不是真的,你不过是被夸张的感觉和不实的想法误导了而已。开始时你也许只能瞥见一眼真相,但是通过练习,真相会变得与越来越清晰,直到你能够牢牢抓住它。瞥见不被恶劣情绪所笼罩的那一点点空隙,然后让它越来越牢固。《由心咨询》一书中也说,问题不会时时刻刻都存在,发现例外情况为寻找解决办法提供了钥匙。
所以在心理咨询时,当来访者感到自己的生活一片灰暗,如何如何的糟糕时,我常会问一个问题,你在什么情况下你的感觉会好一些?能不能回忆起这样的时刻?我发现,去探讨这些例外的情况,在整个灰暗的背景中瞥见这一点点亮光,是很有意义的。虽然我们大多数时候“明德”被遮蔽,但只要人活着,生命还在进行,就总有一些保持着清明的时刻。这一点例外即是一线生机。这一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点零星的绿意,可以蔓延成一片绿洲。我也常会给一个建议:通过自己的行动,把自己放到合适你的本心(你的兴趣所在)的环境中,让自己的生机慢慢生长。让这清明的状态得以生发(自昭明德),生长,壮大,直至覆盖更多的人生(这便是亲民、止于至善),让整个人生充满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