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e课堂·讲学之风 >> 内圣外王 >> 从人生说起 >> 文章详细

人生的战略6(马太效应与人生的制高点)
作者: 发表时间:14-07-27 点击率:3306

 

马太效应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25章)

1968年,美国社会学家莫顿(Robert King Merton19102003)首次用“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那些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会得到越来越多的荣誉,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做出的成绩却很难获得社会的承认。富者越富、贫者越贫,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赢者通吃,两极分化,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其实道理很简单,比如一般人更愿意借给有钱的人还是借给没钱的人?大多会选择有钱的人(银行是最典型的例子),因为有钱的人更有能力偿还——这样有钱的人会越来越有钱,没钱的人还是没钱;再比如一般人更愿意把工作机会交给能干的人还是交给不能干的人?大多会选择能干的人,因为他能够把你交给的工作做好——这样能干的人就会越来越能干,不能干的人始终得不到锻炼的机会,越来越不能干。

“锦上添花”总是比“雪中送炭”多,这是人之常情,我们不必感叹、抱怨世态炎凉,人性从来就是如此,我们只能正视这一现实。在不是以感情为基础的人际交往中,等价交换是基本原则,我们想得到某些资源(不只是金钱、地位,还有品德、信誉等等都可以包括),首先得自己拥有一些资源,所以我们拥有的资源越多、越好,就更容易得到更多、更好的资源

《老子》第77章有这样一段话,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马太效应是“人之道”,是人性的基本倾向。什么样的人才会“损有余而补不足”呢?——“唯有道者”,只有证得“天之道”的人,才能做到不计较利害得失帮助别人。但是指望天下人都是“有道者”,人人有士君子之行,是不现实的。天之道,是我们的理想,人之道,则是我们的现实。

 

█人生的转折点:从恶性循环到良性循环

因为马太效应,人生初始的积累是极其艰难的,因为在初始阶段,我们总是陷在贫者越贫、弱者越弱的泥潭中。当你淹没在芸芸众生里,别人都看不到你的高度时,大家都不愿意把他拥有的好东西提供给你,你越是没有好东西,就越无法获得好东西——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只有当你积累到某个点,别人开始看得到你累积的高度时,大家才开始信任你,愿意把他拥有的好东西提供给你,你越是拥有好东西,就越容易获得更好的东西——这就进入了良性循环

我们可以从故事里、现实中看到很多这样的案例,在这一转折点之前,你求爷爷告奶奶,别人都不理你;过了这个转折点,许多好事自己会找上门来,事情做起来越来越顺畅、越来越省力,甚至可以自动往下进行了。就看我们能不能撑到这一点,在达到这一点之前,可能要坐很长时间的冷板凳,其间有喝彩、没有掌声。

以我做心理咨询为例,我不是心理学科班出身,所以几乎是从开始的,对心理学的兴趣从读大学时候就开始了,研究生时还费了很大的功夫做了一个“心灵驿站”的个人主页,2009年刚拿到咨询师证时,我自己四处找实践的机会(其中不乏挫折的经验),当时在19楼、中国心理咨询网等等许多网站都做过咨询师,还开过“海风心灵咨询”的博客,因为没有专门的咨询室,许多社会上的来访者,都是在办公室(同事都不在的时间,比如晚上、假日)、教师休息室、教学楼的大厅等许多地方打游击,甚至还打算到外面租一个小办公室(专门去看过一个朋友帮我联系的场地)。直到2011年吧,我才结束了这种费尽心机找顾客、找场地的状况,许多学生开始知道我在做心理咨询(我把我的咨询称为“人心与人生”咨询,主要是一同探索人生,所以学生们并不会不好意思推介别人来),学校也邀我做一些咨询工作。我组织经典会读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我很早就开始在学校里酝酿读书会,但直到2009年才开始有一点雏形,再到2010年才真正得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师友的响应一些活动开展起来顺利了许多。

这些经历,让我对“默默的坚持”越来越抱有一种信念:只要我真心诚意地执着于一件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总会得到有心人的回应,自己也总会有收获。正是这种信念,推动我这些年来一直做一些没有现实回报的事情,比如这么大热天,我在这里码这些没多少人会看的文章,有时候也会心烦起来(因为我理工出身,文字功底并不好,写点东西还是挺费劲),但用不了多久又会重新坐下来写,因为我真心觉得把我很多年来的思考写下来,于人于己都是有意义的。

认准了,就去做,不跟风,不动摇。(李彦宏)  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往在此一事,首尾不懈。(曾国藩) 

人生的制高点 

问题是,我们如何才能跨越马太效应的鸿沟从恶性循环良性循环呢?因为在转折点之前,要获得鼎力支持通常很难,只有少数人可以凭借天赋的实力或者家庭的背景脱颖而出,对大多数人来说,主要可以凭借的只有自己的不懈努力,找准自己的突破点,先在这一点上突破,坚持到别人可以看得到的高度。也只有自己先在某一点上建立一个高度,让别人看到了一点希望,别人才有可能来响应和参与。大众既是十分狂热、冒进的,同时也是极为冷静、慎重的。我想起姜文的电影《让子弹飞》里,张麻子他们一开始给老百姓发钱、发枪,可是怎么折腾老百姓都不跟他们一起反对黄四郎(只跟来了几只鹅),直到他们把假黄四郎杀了,让大家感觉有胜利有望了(“真正”看到了一点东西),大家才敢参加到反抗的队伍中去。

这又回到我们前面所说的“一门深入”的问题。许多人达不到一定的高度,从战略上讲,可能是陷入了两个误区我曾经画过这样一张图:

一个误区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把精力分散在许多方面,哪一方面都不能达到引人注目的高度,所以哪一方面都没有超越转折点进入良性循环,始终处在很费力的区间。另一个误区是追求完美无缺,致力于改正缺点,这相当于一辈子都在填坑,忙忙碌碌,终于把缺点弥补了一些,结果呢?人生高度还是零(甚至是负的),缺乏正面的建树下一篇将重点谈谈第二个误区,因为这是我自己曾经犯过、又在身边不止一次看到的错误。

 

PS:

●突击与钳制: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毛泽东的军事战略)

战争的艺术就是在某一点上集中最大优势兵力。(拿破仑)

一直以来,我都对小人物奋斗的故事感兴趣(我很喜欢周星驰的《喜剧之王》就是这个原因),我想一定不只我对平凡人物追求生活理想的主题情有独钟,因为大多数的人生都要面对从一个很低很低的位置往上走的问题。一个人在涉世之初,面对这个复杂而强势的社会,在总体上处于劣势除了少数自己天资特别好的或者家庭背景特别好的),我回想自己刚刚从小镇来到大都市上大学时的彷徨,本科毕业和研究生毕业找工作那会儿的焦虑不安,以及刚刚参加工作那会儿的战战兢兢,便会深切的感受到这种“劣势”的含义。

如何转变这种劣势,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集中精力于自己的优势(而不要被缺点的黑洞吸去太多的生命能量),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建立人生的制高点。我最后借毛泽东的军事战略,对我们所谈的人生战略作一个类比。中共从建党到夺取全国政权,只用了28年(1921~1949)就从绝对劣势转化为绝对优势,因素可能有很多,但毛“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军事战略恐怕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在这里引几段毛的原话:

全体上,我们是劣势(就数量来说),但在每一个局部上,在每一个具体战役上,我们是绝对的优势,这就保证了战役的胜利。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将在全体上转变为优势,直到歼灭一切敌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一九四六年九月十六日)

将敌军对我军的战略上的优势,改为我军对敌军的战役或战斗上的优势。将战略上处于强者地位的敌军,使之在战役或战斗上处于弱者的地位。同时,将自己战略上的弱者地位,使之改变为战役上或战斗上的强者的地位。这即是所谓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围剿”中的围剿,封锁中的封锁,防御中的进攻,劣势中的优势,弱者中的强者,不利中的有利,被动中的主动。从战略防御中争取胜利,基本上靠了集中兵力的一着

照我的意见,在有强大敌军存在的条件下,无论自己有多少军队,在一个时间内,主要的使用方向只应有一个,不应有两个。我不反对作战方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但主要的方向,在同一个时间内,只应有一个。中国红军以弱小者的姿态出现于内战的战场,其迭挫强敌震惊世界的战绩,依赖于兵力集中使用者甚大无论哪一个大胜仗,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军事平均主义,到一九三四年第五次反“围剿”时,发展到了极点。“六路分兵”,“全线抵御”,以为可以制敌,结果为敌所制,原因在于惧怕丧失土地。集中主力于一个方向,其他方向剩下了钳制力量,自然不免使土地受到损失。然而这是暂时的局部的损失,其代价是突击方向取得了胜利。突击方向胜利了,钳制方向的损失就可以恢复了敌人的第一、二、三、四次“围剿”都使我们遭受了土地的损失,特别是在敌人第三次“围剿”时江西红军根据地几乎全部丧失了,然而结果我们的土地不但都恢复了,而且还扩大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九三六年十二月)

人生也是一样,如何从防御进攻、劣势优势、弱者强者、不利有利、被动主动,基本上只能靠集中兵力这一着。当我们集中精力于最有可能取得成效的地方(擅长的、适合的、热衷的等等,也就是说对我们最有利的地方),突击胜利后,那么其他钳制方向的损失就可以挽回,钳制方向虽然需要留有一定兵力,但千万不要放了太多的兵力。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