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e课堂·讲学之风 >> 内圣外王 >> 从人生说起 >> 文章详细

人生的战略4(一生只做一件事)
作者: 发表时间:14-07-16 点击率:5237

 

怎样形成风格?把你认为正确的属于你自己的东西坚持下去。(艾青)

█一生只做一件事

陈省身(1911~2004),美籍华裔数学家,“现代微分几何之父”,曾获“沃尔夫数学奖”等很多荣誉。他说,我不会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我一生只会做一件事,就是数学。数学简单,只要一张白纸和一支铅笔就行(我觉得陈省身就是一个现实版的1900,他面对的“钢琴”,只有一张白纸、一支铅笔这么简单,因为纸笔是有限的,他才是无限的。)

以前曾有记者先生问我是如何决定读数学的,我说是别的都做不好,所以就只能读数学了。我不像别人那么多才多艺,所以选择问题时也就十分简单,不用过多分心。 / 只要有了人,有研究的精神,在哪里都能做事情。我一般不参加别的活动,只做我的数学。我现在这个住所叫作宁园,就有这么个意思。一个人一生中的时间是一个常数,应该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中国人浪费时间的事太多。(摘自20024月作家梁东元与陈省身的一次访谈)

(您当时是怎么对数学感兴趣的?)我不感兴趣,我父亲也不大知道学问的情况。我中学毕业他觉得我应该去念大学。进南开后,发现它分文科、理科、商科三个学院,父亲觉得我中英文都不好,不能进文科,做生意还要念?不用进商科,这样就进了理科。理科分数、理、化、生四系,我不喜欢作实验,所以进了数学系。……但实际上开始我不是喜欢数学,但学习数学没有困难,我是作了数学后才有兴趣。现在年轻人做事都要有计划,计划好以后要干什么,我认为不如把现在的事情作好了,打好基础,以后自然会有发展。(摘自2002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李海东等与陈省身的一次访谈)

 列文·虎克的画像及其绘制的微生物草图

我非常欣赏陈省身的人生态度,也非常向往这样的人生态度,能一生沉迷于一件事,是幸福的。这样的案例还可以举出很多,比如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1632~1723),荷兰代尔夫特市政厅的一个小职员(起初只是一个看门人),他五十多年如一日,利用业余时间潜心制作显微镜(他一生制作了近500台显微镜,并且不断改进显微镜的制作方法),沉迷于用自己制作的显微镜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比如雨滴、粪便、昆虫、皮肤、牙菌斑……),发现了一个奇妙的微观世界,还首次发现了微生物。后来被选为伦敦皇家学会会员,俄国的彼得大帝、英格兰的詹姆士二世、普鲁士的腓特烈二世等都到他家中用过他的显微镜。

佛家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一滴水中有大千世界。有限中蕴含了无限,我们可以经由有限的事物通向无限的世界(一件事,就是一个管道,经由这个管道,我们可以连接一个无限的世界)。陈省身通过数学打开了一个无限美妙的几何世界,列文虎克通过显微镜发现了一个无限精彩的微观世界,“海上钢琴师”通过88个琴键感受到了无限动人的音乐世界,“B博士”通过象棋,高岛吞象通过易经……我真的很欣赏这样的人——能将一生执着地奉献给一件很单纯的事情。

我自己有一个体会,随着人生的成长,许多方面在逐渐地收拢,但有意思的是,收拢到有限的地方,却感觉到越来越开阔、越来越丰富。以我的阅读来说,十几年来,读书的范围在慢慢缩小,缩小到真正适合我读、值得我读的少数几类甚至几本书上(两年前《都市周报》的一次采访中,我说自己书架上的书,90%可以扔掉的),而在这些有限的书里,我却看到一个越来越开阔、越来越丰富的世界。书与书的差别是很大的,有些书真的可以帮我打开一个无穷无尽的美丽新世界,而且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发现,而读另一些书则纯粹是浪费时间(不一定是这些书本身不好,而是不适合我读,我们读书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这里的“一件事”,不宜作机械的、狭隘的理解,有一辈子只做一样工作,却庸庸碌碌一事无成的;也有一辈子做过很多样工作,每一样都做得很出色的。

一方面,人和事之间,确实有匹配与否的问题,不是任何人做任何事都合适的。以我的观点,任何人(只要没有明显缺陷)做任何事情,只要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都可以做到合格水平;但要做到优秀水平,则要喜欢做(有动力)或者擅长做(有能力)才行,是强求不来的。比如我本科学的机械工程,我不太喜欢也不太擅长,但下点功夫通过考试,还是能做到的;但作为我一生从事的专业,是不合适的,不是说我完全无法胜任,而是我不能在从中获得自我实现。

另一方面,绝大多数的人生,都会涉足许多领域、经历许多转折(有些还跨度很大),这正是生命的精彩之处。关键在于,这些变换的背后,有没有一根主线,有没有一个方向。以我自己为例,我从本科念的是机械,研究生念的是管理,现在从事的更多是心理、文化,表面上看起来毫无聚焦,但我自己知道,这中间有一条主线,我是在往离“人”越来越近的方向走,我始终在寻找对真实人生(自己和他人)真正有帮助的学问;还有,曾经不止一个人跟我说,你做那么多事情:办社区义塾、做心理咨询、建公益网站、经典会读、日新晨读、阅读疗法等等,精力太分散了,劝我集中一点,其实在我看来,这些事都是一个主题:帮助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成长(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修己安人”),只是同一主题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幻化出不同的形态我更喜欢把“一件事”理解为一条主线,一个方向,一个生命主题,而具体实现形态的多寡,则因人而异

我看过不少名人的传记,也观察不少周围的人生,我发现凡是对自己生活认真、对自己生命负责的人,或者说对自己人生有所思考、有所定向的人,无论他们的人生经历怎样的风云变幻,都可以从中看到一个始终如一的“生命主题”,这一生命主题早年就已存在于他的生命中,越到后来,他所做的事情越接近这一生命主题、越能体现这一生命主题,或者说,他一生一直在致力于创造各种内外部条件,使他的生命主题得以实现,这些条件越到成年,越趋于成熟。

所以,一辈子做一件事、两件事还是多件事,不是重点,重点是尽早给自己确立一个方向(确切地说,这个方向不是人为确立的,而只是回归自己本有的生命主题而已)。我常常鼓励学生,如果你已经明确了自己的方向,那么尽可能排除干扰全身心聚焦到这个方向上;如果你还找不到自己的方向,那么,认认真真地把你当前要做的事做好了,与此同时,尽可能地寻找机会多尝试(哪怕你不喜欢不擅长的事,也无妨投入地去尝试,因为只有亲身体验过,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骑驴找马,渐渐摸索出自己的方向

 

PS:

王蒙《我的人生哲学》(五 我的无为观  集中时间和精力也是一种天才):

人们对天才有许多定义,有的说天才即勤奋,有的说天才是三分运气七分汗水,都言之有理。但如果是我,如果浅薄如我都能有机会谈天才的定义问题,我要说,天才即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具有正常智商的人,如能集中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全力做好一两件事,而且是长期坚持不懈,一般都能做出不俗的成绩,都能表现出相当的才具来。其实人与人的先天的差别很可能并不像想像的那么大,人的能力其实是一个常数,大区别大变数在于你把时间、精力集中到了什么地方,看你的精神走了哪一集中毕生精力打桥牌、下围棋、养蛐蛐、养蝎子、做泥人儿、捏面人儿、雕虫雕龙,都能创造成绩,都能当大师。可惜,多少人把自己的宝贵光阴宝贵青春宝贵精力用在无聊无益无意义无格调的事物上了!有的一辈子争名夺利,有的一辈子勾心斗角,有的一辈子家庭纠纷,有的一辈子吃喝玩乐、男男女女,有的一辈子计较得失,有的一辈子牢骚满腹,有的一辈子干什么事都是五分钟热度,一辈子总在改换门庭……还能有多少时间集中精力工作学习奋斗?

而所谓天才,常常在非专长方面的表现像是傻子,我很喜欢牛顿拿怀表当鸡蛋煮了,以及他要为两只猫挖两个洞——他竟然不懂大猫虽然进出不了小洞,小猫却可以与大猫共享一个大洞的道理。这就对了,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有为;有所知有所不知,才能有知;有所长有所短,才能有长。任何正常的人只要肯集中时间精力做好一两件事,都能显现出过人的才智,都可能叩响天才的大门。

我们很多人都想去走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这个世界上几乎从来没有过没有人走过的道路,因为只要是路,就一定有人走过了。所以不在乎你选的哪条路,关键是你选择了一条路,就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要走得比别人更远,要走得比别人久。你如果比别人走的更久,你就能走出别人所没有走出来的距离你如果走的比别人更远,你就能够看到别人所没有看到的风景。当我们回头看的时候,觉得这辈子过得真值了。如果能有这样的感觉,就算一辈子没有白活。(俞敏洪)

为什么这么显而易见而且简单易行的成功之道,却很少有人照此去做呢(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世人莫能知莫能行。”)

原因还是——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谁愿意把一生的时光都孤注一掷到一件事情上呢?一方面,我们要专注于一件事,就拒绝了平凡生活的乐趣,在普通人看来,把全部生命都投入一件事情的人很“可怜”,好不容易来世上一趟,却没能享受许多东西。另一方面,我们怕吊死在一棵树上。经济学家常常告诫投资者: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虽然我们还有一种策略:把所有的鸡蛋都装进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那个篮子——但这种策略的风险很大。人总会患得患失,“未得之,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徐凌啸同学跟我说起一位同学,跟他一起逃课出去玩,一路上一直念叨着老师会不会点名,这节课会不会错过什么之类的丧气话,要是跟他回去上课呢,他又会念叨没出去玩是多么多么遗憾,这使得我们无法安心去做一件事。

舍得投入、舍得放弃,说白了,就这点,但也是常人最难做到的一点。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