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的战略1(海上钢琴师:琴键是有限的,你才是无限的!) |
作者: 发表时间:14-07-13 点击率:3096 |
█海上钢琴师:琴键是有限的,你才是无限的!
我2002年刚到城院的时候,上一门叫“创造学”的公选课,课后一位新闻系的学生(叫姚斌)找我聊天,一直到深夜,他推荐给我看一部电影——《海上钢琴师》(The Legend of 1900),说杨老师你肯定会喜欢这部电影。果然,我深深地被这部电影所打动。
影片讲的是1900年,在一艘往返于欧美大陆的大型蒸汽客轮上(弗吉尼亚号),一位好心的锅炉工收养了一个被人遗弃在船上的婴儿,起名为“1900”。1900从小到大没有离开过这艘船,他在船上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餐厅给乘客弹钢琴,几十年如一日,弹奏水平日臻成熟,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甚至击败了一位自命不凡向他挑战的爵士乐钢琴大师。
他有很多次机会可以上岸去看看,但都没有上去,后来(大约是二战结束后),船到了使用年限,就要被炸掉了,但是他还是不愿意离开这艘船,直到和船一起毁灭。许多人觉得1900太自闭了,为什么要躲在自己熟悉的蜗牛壳里,不愿意去接触新鲜陌生的世界呢?
有意思的是,我在影片中读到的是完全另一种含义(正所谓“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觉得这部电影只是一个“寓言”。寓意在影片的最后,1900对MAX(他唯一的朋友,在弗吉尼亚号上吹号的)说的那段话里,清晰地呈现出来。
他说,任何一架钢琴,都只有88个键,你在有限的琴键上,才能弹出无限美妙的乐曲,琴键是有限的,你才是无限的!当我走过舷梯,扔给我的是一架有几百万甚至几十亿琴键的钢琴(一个看不到尽头的世界),如果琴键是无限的,那我怎么还能弹得出乐曲呢?那是一架只有上帝才能弹奏的钢琴。Take a piano. The keys begin, the keys end. You know there are eighty eight of them, nobody can tell you any different. They are not infinite. You are infinite. And on these keys the music that you can make is infinite. I like that. That I can live by(live by以...为生). / You get me up on that gangway(跳板;舷梯)and you're rolling out(roll out铺开) in front of me a keyboard of millions of keys, millions and billions(十亿) of keys that never end, and that's the truth, Max. That they never end. That keyboard is infinite. And if that keyboard is infinite, then on that keyboard there is no music you can play. You're sitting on the wrong bench(长凳). That's God's piano.
我深深地被这段话感动。1900没有离开船,不是胆怯逃避,不是固步自封(我在他脸上没有看到恐惧、忧郁的神情),而是因为他对生命的有一份观照——在有限的琴键上,才能弹出无限的乐曲,在无限的琴键中,我们常常会迷失了自己。1900让我们看到了自身的困境,我们越长大,面前的钢琴也越来越大,琴键多到根本无法应付,在这架越来越令人眼花缭乱的钢琴上,我们怎样才能弹奏出生命的乐章呢?(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在越来越多的选择中,越来越患得患失,越来越缺失沉浸在一件简单事情中的能力。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要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向外走的过程中,不迷失自己的本心。
我有时候看儿子玩沙子,很羡慕,楼底下运来一堆沙子,他能在这个沙堆上玩一整天乐此不疲,孩子能在最简单的物质里找到无穷的乐趣,相比之下,我们大人则要无趣得多,总是在找乐子(旅游逛街、卡拉OK、看电视电影、玩电脑游戏……),而且很容易厌倦。
人生的成功与快乐,要诀似乎就在这里——找一件事(一个人)可以让你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大学》里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人生要有所虑有所得,须有定静安,要能定静安,则要“知止”(有所归止)。
【附录】观看电影“海上钢琴师”(托纳托雷的三部曲都可以看看,另两部:“天堂电影院”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PS:
●选择多了,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对一个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来说,选择余地越大越好,如果只有一个选项,而这个选项可能离他真心想要的很远,那他就会很痛苦。而对一个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来说,选择余地越大,则越困惑,因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什么都想抓住,没法选择,也会很痛苦。所以“少则得,多则惑”不是越少越好,而是因人而异,要与各人生命的成长相匹配。对圣人而言,无论多少都不为所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