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e课堂·讲学之风 >> 内圣外王 >> 从人生说起 >> 文章详细

关于人生的选择(1)谈谈“选择恐惧”
作者: 发表时间:14-05-08 点击率:3609

 

前两天请叶笑凡到我课上讲座,谈到人生的选择。正好借此机会谈谈“选择”这一话题。

 

许多学生与我谈起过“选择恐惧症”(也称“选择困难症”, 人面对选择时,总是犹豫不决,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感到非常的紧张、焦虑、恐慌、煎熬,无法作出选择),在我印象中,恐惧症的分类中并没有这样一种症,也实在算不上一种“症”,动不动就把人当病人看,这也不是我喜欢的。但近几年来似乎越来越多学生提到,所以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

这或许是当今社会,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了,选择的压力越来越大了。一方面,随着社会环境的开放,经济条件的改善,我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了,比如在我们读大学的时候,出国留学并不在大多数人的考虑范围之内,但对今天的大学生来说,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备选。另一方面,我们高中以前的人生,基本上都是大人们安排好的,不用我们太费心费力于选择;但进入大学后,各种大大小小的选择迎面而来,都要自己独自去面对、承当,而且在接下来很有限的若干年里,我们还要面临和完成人生最重要的几个选择,择业,择偶等等,这些选择都严重关系到人生的幸福。

 

如何面对选择的压力呢?我想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以及心理咨询的经验,谈几点想法,仅供参考。

 

接纳自己的犹豫不决

我很能理解“选择困难”的那种心情,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人多思多虑、犹豫不决的人,想问题很细致很周全(我在其他文章里谈过我的气质类型是典型的粘液质+非常典型的抑郁质)。从小父亲就对我这种犹犹豫豫、慢慢吞吞的性格深恶痛绝,总是要求我做事速战速决、雷厉风行(或许跟他当过兵有关吧)。可是他的责备,不但没有改变我的性格,反而给我增加了不少心理负担——好像不改变这种种状态人生就注定会很糟似的,所以曾经不断地强求自己变得果决、当机立断,很挣扎。

经过这么多年,我才慢慢接纳了自己,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啊,这个我得承认啊(我曾总结自己的人生体会,最重要的两句话:接受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人,接纳别人就是那样一个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情,这个不能强求的。而且我也发现,自己并不是对所有事情都难以决断,在不少地方,我被认为是一个很爽快的人;在有些选择上,我是毅然决然的,比如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去学校当老师的选择,比如曾经放弃到香港访问交流而跟学生去四川山里支教等等。我们得允许自己在某些问题上思前想后,更不要随随便便给自己扣上一顶“恐惧症”的帽子,绝大多数人在面临重要选择时,都或多或少会感到焦虑的情绪,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而且如果一个选择对你来说确实很重要的话,你为它付出一定的心理代价也是应该的,

有人会说,这样“纵容”自己,会不会让情况变得越来越糟呢?以我的体验,恰恰相反,对自己的状况有了这份接纳,情况就会往好的方向发展。通常难以抉择时,你会想“怎么又拿不定主意了”,“怎么又这么纠结了”,随之而来的是自我否定,觉得自己是没治了,简直不可理喻,心情也变得更加烦躁,你“焦虑着你的焦虑” ,使已经焦虑不安的情绪又雪上加霜,这样就更加下不了决定了。如果我们在又陷入选择困难时,能相对从容地看待自己——呵呵,我就是这个脾气,虽然每次都都有纠结,但最后总还是会决定下来的,这件事很重要,是得反复考虑。

 

一着不慎未必满盘皆输

我推荐大家看一篇文章,彭明辉老师的《困境与抉择》。我很欣赏他的观点: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绝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有剧烈的起伏。

说“绝不会”或许绝对了,确实有走错一步影响一生的事发生,但是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选择,选择A还是选择B,并没有那么生死攸关。我们常常夸大某一选择的影响,认为“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失足成千古恨”等等,其实大多时候并非如此。我的体会是,人生的转折,通常不是某个外部事件主导的,而是我们自身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发生的变化。这个外部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索或者催化剂,甚至可以说这个外部事件本身只是内部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

从我自己的人生来看,我相信,人生路,只要有志向、有真心、有理想,怎么走都会绕回来,回到你想去的地方(未必是同一个地方)。而且很可能因为绕了一圈,相比直奔目的地来说,我们的生命空间可能更加开阔了,被这一路上的经历撑开了。我本科学机械、研究生学管理,中间也到许多地方,但我今天却在做与文化、心理有关的事情,这前面许多年学的东西,似乎都用不上了,有人说,这前面的路你不觉得浪费吗?要是你一开始就学文科、学心理,就好了。我从来没这么想过,我的人文、人心之路,是我自己探索出来的,体制教育里的文科、心理,并不一定是我想要的,我并不喜欢教科书上的那些离生命很远的文化知识和心理知识。所以当初学机械、学管理,我并不觉得是走了冤枉路,反而让我的人生更加丰富、饱满。殊途同归,我某个时间在哪里,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是不是在渐渐往那个想去的方向走。

需要说明的是,我前面说“怎么走都会绕回来”,绝不是说人生路随便胡乱选择都没关系,确实有些路走了是回不了头的,能绕回来是有前提条件的,比如你是一个有志向的人,一个人如果没有内在的方向感,他就像一棵随风飘荡的浮萍,外部事件对他的影响可能会很大;比如你的选择确实经过了深思熟虑,不是一时冲动等等。

 

 

■不同选择的差别真有那么大吗?

彭明辉老师在那篇文章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话:当我们面对两个可能的方案,而焦虑得不知如何抉择时,通常表示这两个方案或者一样好,或者一样坏,因而实际上选择个都一样,而且愈是让我们焦虑得厉害的,其实差别愈小,越不值得焦虑。反而真正有明显的好坏差别时,我们轻易地就知道该怎么做了。越是焦虑的,越不值得焦虑,这话听来真有醍醐灌顶之感。我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觉得选A还是选B方案,后果将很不同。实际上,并非如此。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自己吓唬自己。

我这里有一种方法,我把它称为“望远镜”法,我们拉远了镜头看一件事(特别是生活中那些烦心的小事),会看到不一样的景象。举个例子,有一位平常挺认真的学生,跟我说他逃课出去玩的心态,他会想,要是点名了怎么办?要是这节课老师讲了很重要的内容呢?这样他就玩不尽兴(特别是出去玩没达到预期收获,会更加后悔);可是要他回去听课呢,他又会想,要是去玩该有多好啊。这样患得患失,总觉得会错过什么。我也逃过课,也能理解这种心情,如果我把镜头拉到毕业十几年后的今天,回过头来想想当时的那两个小时,去上课还是去游玩,真的有那么大的分别吗?真的会对我们后面的人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吗?如果时常能这样想,会不会释然一些呢?正所谓“风物长宜放眼量”。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棵树,某个枝杈究竟是往这里长,还是往那里长,并不会影响整棵树的整体面貌。人其实也是一样的。

不过,即使了有了这样一层领悟,后悔也还是不可避免的,患得患失是人之常情,我们得承认并接纳。特别是当我们面临难分上下的备选方案时,无论选择哪一个都有可能后悔,因为我们通常会把选择之后遇到的不顺利,都归因于没有选择另一方案(而另一方案因为没有实现,它的好处坏处可以任你想象),而人生的不顺利,又常有的事,俗话说“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台湾学者吴英璋等还有一个“下决定的后悔期”的说法,当你在几个备选中选择了一个之后,都会经历一个后悔期:你选择了的那个方案,缺点会变得越来越明显,优点会变得越来越灰暗;而你放弃了的某个方案,优点在心目中的分量会不自觉地加重,而缺点却好像不那么明显了。这种“二度挣扎”的心情随着下决定最后期限的临近而越来越严重。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无论你愿不愿它发生,它都会发生,我们得接纳和容许“后悔期”的发生。也只有在经历了这一个阶段心情的起伏跌宕,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所谓的“放下”。

 

■“一个彻底诚实的人是从不面对选择的”

    爱丽丝说:“请告诉我,离开这里应该走哪条路?”猫说:“那就要看你要到哪里去了。”爱丽丝说:“我不在乎到哪里去,只要能走到一个地方。”猫说:“那你走哪条路都没有关系。” (《爱丽丝梦游仙境》

我们在别无选择的时候,常常不会烦恼,而给了我们更多选择的时候,反而不知所措。有一个“布里丹的驴”的故事,说法国哲学家布里丹养了一头小毛驴,他每天要向附近的农民买一堆草料来喂。这天,送草的农民出于对哲学家的景仰,额外多送了一堆草料放在旁边。这下子,毛驴站在两堆数量、质量和与它的距离完全相等的干草之间,可为难坏了。它虽然享有充分的选择自由,但由于两堆干草价值相等,客观上无法分辨优劣,于是它左看看,右瞅瞅,始终无法分清究竟选择哪一堆好,就这样在犹犹豫豫中活活地饿死了。

备选方案多,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坏事。什么时候是好事?在你清楚自己要什么时,是好事,因为可选余地大;什么时候是坏事?在你不明白自己要什么时,则是坏事(因为选起来没有判别标准,选项越多,越是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因为不知道要什么,所以什么都不想放,什么都不愿舍弃。如果驴子真正明白自己要什么(填饱肚子),他就不会在两堆草之间相持不下。因为很明显,这两堆草中的任何一堆,都能完全满足它的需求

许多同学可能在管理学中学过理性决策的基本程序:明确决策的问题和目标→确定决策的标准并分配权重→开发、分析备选方案→遵循有限理性,选择满意方案→实施决策方案、评估决策结果。一项决策,首要的是确定决策的目标和标准,也就是你想要什么,你看重什么,在现实的选择过程中,我们的理性是有限的,我们不太可能得到客观的最优方案,只能得到令“自己”满意的方案,说到底,还是一个得“反求诸己”的问题

《顾城文选·卷二(思忆朦胧)》中有一段我印象极深的话:一个彻底诚实的人是从不面对选择的,那条路永远会清楚无二地呈现在你面前,这和你的憧憬无关,就像你是一棵苹果树,你憧憬结橘子,但是你还是诚实地结出苹果一样。我们之所以面对选择而纠结,是因为我们对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真实感受不诚实,不诚实便不能对自己有一个明了,不能对自己有一个明了,便会被妄念所蔽,看不清道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皆自明也”,“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这些《大学》、《中庸》里的话,我们可以细细品味。佛家讲“难舍能舍”,只在他对自己有一个明白(摆脱“无明”)。如何选择的问题,说到底还是自我认识的问题。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