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e课堂·讲学之风 >> 内圣外王 >> 从人生说起 >> 文章详细

安身与立命——发现你真实的自己、找到适合你的工作(2)
作者: 发表时间:14-04-29 点击率:3631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生涯探索中,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了解自己和了解工作。要知道哪些工作适合你,或者你适合哪些工作,首先要了解你是怎样一个人,然后了解这个世界上到底有哪些工作、这些工作究竟是怎样的等等。了解两边,然后,匹配两边

“职业辅导之父”帕森斯(Frank Parsons)早在20世纪初就提出了类似的生涯辅导框架:

1.要清清楚楚地了解自己,包括自己的能力倾向、能力、兴趣、雄心、资源及限制,以及这些特质的成因。

2.要明明白白地知道各种工作成功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和要求、优点与缺点、待遇、就业机会与发展前途。

3.要实实在在地推论以上这两组事实之间的相关情形。

 

职业咨询中有一个五个“WHAT”归零思考模式,也可作参考:

·我是什么(谁)?

·我想做什么?

·我能做什么?

·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做什么?

·我最终的职业目标是什么?

 

归纳起来,找到自己称心的工作,就是整合以下一些因素:

·内部条件——兴趣(想做,喜欢做);个性(适合做);能力(能做、擅长做);价值观(值得做,应该做,志向)。

·外部条件——环境支持或允许(如社会的要求、父母的期望等等)做。

 

理想的状态,就是中间的交集。但绝大多数现实的人生,都不可能这么圆满,也没有必要这么圆满。实际上,这些因素中有一个或两个方面特别明确、特别突出,就足以获得不错的人生。比如一个人非常喜欢一件事情,哪怕他不擅长做,不适合做,他可能也无怨无悔、乐在其中,反正他就是喜欢(往往在他热爱、痴迷的强力推动下,其他因素会有所改善);再比如一个人非常擅长或者非常适合一件事,就算他不是很喜欢,也会因为做起来得心应手或者被大家纷纷点赞,而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想起数学大师陈省身的一段话:“以前曾有记者先生问我是如何决定读数学的,我说是别的都做不好,所以就只能读数学了。我不像别人那么多才多艺,所以选择问题时也就十分简单,不用过多分心。”(摘自2002年4月梁东元对陈省身的一次采访)按照西蒙的有限理性观点,我们寻找的不是最优解,而是满意解。没有客观的最优,只有“自己”满意。

 

【补充】读到新精英古典提出的职业生涯三叶草模型,其中对应的三种情绪还是蛮有启发的。

基本含义是:

·有能力也觉得有价值,但不感兴趣,会产生厌倦情绪,比如做家务,虽然有能力做,也觉得有价值、有意义,但如果没有兴趣,就会很厌烦。
·有能力也有兴趣,但觉得没有价值,会产生失落情绪,比如有些学生打网络游戏,有兴趣做,也有能力做,但这件事情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所以往往玩完后很空虚。
·有兴趣也觉得有价值,但缺乏能力,会产生焦虑情绪,比如新手开车,有兴趣开,也有价值,但驾驭不了,就会紧张焦虑。

我们可以通过省察自己的情绪,是厌倦、是失落还是焦虑来判断自己在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客观认知与主观体验

无论对自己的认识还是对工作的认识,都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客观认知和主观体验。前者是把自己和工作作为对象客体分析而得的,后者是主体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的。两者要相互印证,相比之下,后者更为真切,也更能影响决策。

比如了解工作一面,我可以通过上网或者到图书馆查阅大量资料了解一个工作是怎么样的,但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了解这个工作究竟是怎么样的。单靠躲在屋子里思考、分析、想象,是永远无法了解一个工作的真实情境,应该尽早地亲身去尝试一下你想要做或者将要做的事情(通过实习等等),最起码也要找几位从事这一工作的资深人士谈一谈,一方面可以印证纸上得来的东西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可以深入了解一位资深人士在选择和从事这个工作中的甘苦经验。

再如了解自己一面,我可以通过阅读大量书籍或者做心理量表了解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得到的只是一些数据和概念,比如霍兰德量表中的ISC,研究型、社会型、传统型等等,这些抽象的概念只有回到我自身丰富的、鲜活的生活经验中,才能明白这些数据和概念的真实意义。我们最终还是得借由测量结果返回自己的真实体验。

总之,无论是对工作的了解还是对自己的了解,只能在实践体验中才能逐渐呈现,“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我在咨询中常常鼓励学生多向学这个专业的学长、老师和做这个工作的业内人士咨询,有条件最好实际去亲身尝试,而不能仅仅是停留在脑袋里,只在脑袋里想只会越想越纠结。

 

如何照见你自己?

相对来说,了解工作世界还是容易的,真正困难的是了解自己。大多生涯方面的迷茫和疑惑,归根结底源自不了解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就回到了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认识你自己”,相传是刻在古希腊德尔斐神庙的三句箴言之一,老子也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那么,如何认识呢?自己怎么看见自己呢?这需要借助“镜子”,可以从别人那里得到反馈(“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也可以从书中得到启示,也可以从心理测验得到反映,还可以是自己的反观、反思。能否看得清楚,取决于“镜子”的质量。比如对别人这面镜子来说,就是有没有良师益友的帮助和指点;对书籍这面镜子来说,就是书籍的经典与否,作者的境界高低,我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因为了解了某个人,才看清了我自己的某些方面,对我来说,比如梁漱溟、罗杰斯等等;对测验这面镜子来说,就是测验的可靠程度(信度、效度等),许多坊间的心理测验,只能算是一种娱乐游戏,不能当真;对自己这面镜子来说,就是自身的修养境界(是否心地纯净明亮)。当然,无论哪一种镜子,很重要的前提是要有自我探索的真诚意愿和积极行动,因为只有在于现实世界的接触交往中,才能得到真实的反馈

我这里推荐一组萨维克斯(Savickas, 1989)用以刺激当事人思考相关经验的问句。这也是我在咨询中常常关注的方面,用这些问句去“叩问”当事人,进而和当事人一起探讨这他们的回应,可以得到出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帮助当事人自我认识。

这些问句包括:

1)角色楷模:“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哪些人是你最仰慕的?”这些人物可以是名人,也可以是身边的人,也可以是电影小说中虚构的。在和当事人讨论这些楷模的过程中,要当事人特别说明他(她)所仰慕的是这个楷模的那个部份——哪些特质,哪些事迹。

2)书籍:请当事人列举出他(她)最喜欢阅读的书籍。在当事人最喜欢的书籍中,其情节可能反映出自己生活中的苦恼或痛楚;书中主角与生命搏斗的历程,可能正是自己的期待。换言之,主角的遭遇正巧是自己的遭遇,同病相怜,惺惺相惜。将这种移情投注在书中情节,甚至可以学习到因应的技巧。

3)杂志:当事人最喜欢的杂志是什么?如果要长期订阅,选出一至三种杂志来。尽可能让当事人谈谈这些杂志的风格,最喜欢的专栏等。 一个人喜欢某种类型的杂志,除了反映出其个人兴趣外,也能显示出时下其所偏好的生活环境或心理环境。

4)休闲活动:在休闲活动中,最主要能看出当事人的兴趣。“在放学或下班后,最想做的是什么事?”“有哪些休闲嗜好?”“上个周末在做什么?”将休闲活动与工作区别出来后,最重要的事情是讨论在休闲活动中当事人所扮演的角色。这个角色的功能为何?当事人能从这个角色中得到什么?休闲活动与工作活动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没有太大的压力,可以从心所欲,因而也最能看出“欲”的内在本质。

5)学校课程:问句的重点放在有哪些课程的学习令当事人感到成就感(得高分)或满意感(学得快乐)。要注意区辨的是将老师的因素尽量排除(喜欢课程本身,还是喜欢授课老师)。除了询问特别喜欢的课程外,也要问问特别不喜欢的课程,看看这些课程在霍兰德的六角形图上的落点是否成相对位置的分布。接下来可以更仔细的引导当事人思考,所喜欢的是哪些内容,成绩如何,这些科目的学习与将来的生涯发展有何关连等等。

6)座右铭:座右铭可以是警惕用,也可以是励志用,有的则可以看出人生的方向。在千百种座右铭中,能让一个人挑选于一、二者,必有其故。咨询师尽量鼓励当事人呈现不同成长阶段的座右铭,深入讨论选取的理由。

7)企图心:特别是过去不同成长时期对未来的憧憬或梦想。这些梦想是否一致?和现在的有哪些不同?如果能配合第十四章的幻游活动,将可获得更丰富的素材。

8)决定:最后一个刺激问句,系要求当事人举一些例子,从其过去的重大决定中,重新检视做决定的过程,找出过去作决定时惯用的策略。

 

下一讲,我将和大家聊一聊我在生涯咨询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工具,霍兰德的六角形模型,我个人觉得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