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身与立命——发现你真实的自己、找到适合你的工作(1) |
作者: 发表时间:14-04-27 点击率:4309 |
■成家与立业:人生的两大问题
我所关心的、谈论的,都源于人生中的问题。而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就是成家和立业。这两个问题,源于人类最基本的两种本能需要——食色:立业源于“食”(个体的生存延续)成家源于“色”(种族的生存延续)。人类的绝大多数活动,都源于这两种本能需要,不过人类的伟大在于,源于本能却能不囿于本能。对人而言,前者不仅仅是交配繁殖,我们更希望在两性关系中获得幸福美满;后者不仅仅是混口饭吃(安身),更希望在工作中实现自我的价值(立命)。我们把这两件活动最终发展成了可以满足更高心灵需求的事情。人高于一般动物的,就在这里。
心理学家雪恩(Edgar H. Schein,Career dynamics: Matching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needs,1978)说:生命历程主要由三种旋律交互影响——工作、职业与事业;情感、婚姻与家庭;个人身心发展与自我的成长。心理学家阿德勒也在《超越自卑》(原名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一书中说: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可以归纳于: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可以归纳于:职业、社会和性这三个主要问题之下。每个人对这三个问题作反应时,都明白地表现出他对生活意义的最深层的感受。这些都是非常精辟的论述。换一种说法,人生面临着三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求职、求偶、求学。
而这三个问题,在20岁前后的年轻人身上格外的突显(是我平日咨询中遇到最多的几类问题)。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rik Hombuxger Erikson)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一阶段有每一阶段特有的任务,也会遇到每一阶段特有的危机,其中与大中学生对应的年龄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与求职与求偶有关的:12~18岁(青春期),任务是获得自我认同(Identity),如果发展遇到障碍就会角色混乱、彷徨迷茫;18~25岁(青年期),任务是建立亲密关系,如果发展遇到障碍就会孤独疏离。中国有句古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对今天相对平等、开放的社会来讲,女也怕入错行当,男也怕找错对象,这是今天的年轻男女都会遇到的问题。
■生涯的困惑
对前途感到迷茫,这是如今大学生中十分普遍的心境: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不知道现在该做些什么?不知道自己在这里学四年出去后到底可以做什么?不知自己应该考研、考公、出国还是就业?不知道哪里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等等。完全想清楚这些问题的人,不多;完全不去想(逃避)这些问题的人,也不多;多的是求之而不得的人,我在本科四年以及研究生的前半段,都处在这样的困惑中。
如果说在两性问题上家长、师长都讳莫如深的话,那么在选专业、找工作的问题上,家长和师长给的“指导”就太多了。但他们更多是从外面的因素(这个专业热不热门、这个工作待遇如何等等)而不是从里面的因素(我究竟需要什么等等)考虑的。我遇到的很多学生的困扰,都源于茫茫然听从父母的命令或是跟随社会的潮流进了某个自己不喜欢、不擅长或不适合的专业或者职业。我曾看到清华大学就业中心的一个调查(2002年4月),其中一项是:A、进入本院系并不是我当初的理想,但是我现在对所学的东西颇感兴趣,将来我会朝这个方向深造就业——30.4%;B、进入本院系并不是我当初的理想,但是我现在还是不喜欢这个院系的研究内容——21.7%;C、进入本院系是我当初所期望的,但是我现在发现对所学的东西并不感兴趣——34.8%;D、进入本院系是我当初所期望的,同时我也发现现在所学的东西,就是我的兴趣所在——13.0%。也就是说,不喜欢本专业的学生,占一半以上。
那么,怎么来应对这些困扰呢?年轻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从我自己在那个年龄的心情而言,我需要的不是谁能给我一番教育(诸如此类的道理我们听得太多了),也不是谁能告诉我一个答案(不可能有现成的答案,答案只能自己去发现),我真正需要的是有我可以信赖的人,愿意设身处地地站在我的处境上,真心诚意地与我聊一聊。
值得一提的是,社会上的不少帮助信息,比如五花八门的培训、形形色色的书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其间有不少不是在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帮助我们安顿生命,而是在利用我们的焦虑情绪(甚至是在有意地激发、撩拨这种情绪)谋取利益,这是需要分辨的。
■安身与立命,谋食与谋道
我常听学生说起父母亲对他们将来职业的期望,听得最多的是公务员和进银行,理由是保障、待遇等等。作为父母的心情,我完全能理解,这确实是很现实的考虑。但作为学生自己,我觉得除了考虑外部的现实,还得考虑内在的现实。一个工作,哪怕保障再好,待遇再好,如果做得很不开心,觉得是折磨,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想起孔子的一段话。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过去有人孔子看不起种田,看不起劳动人民,这是误解。孔子的意思是说,君子把心力用在学道求道上,而不是只用在衣食上,如果一个人的志向只在混口饭吃,那么他很可能吃不饱饭;如果一个人有志于学道,那么回报自然会有的。君子只着忧心有没得道,不忧心有没饭吃。另有一段,说的也是类似的意思,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干,就是求,子张问孔子怎么求得功名利禄,孔子的回答是,如果你致力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功名利禄自然就在其中。这里面谈的,不是看不看得起体力劳动的问题,而是一个“立志”的问题。如果我们的眼光只盯着吃饭,志向就太小了。
梁漱溟先生曾举过一个例子(汤姆孙科学大纲上一个研究动物心理的实验),在一个很高的玻璃瓶里放进两粒花生米,然后教一只猴子,只须将瓶子倒过来,花生米立刻出来。但是猴子总不理会指教,每次总是乱摇,很费力气而不能必得。猴子为什么不能领受人的指教呢?梁先生总结道:只为它两眼看见花生米,一心急切求食,就再无余暇来理解与学习了。要学习,必须两眼不去看花生米,而移其视线来看人的手势与瓶子的倒转才行。要移转视线,必须平下心去,不为食欲冲动所蔽才行。人们不感觉问题,是麻痹;然为问题所刺激,辄耐不住,亦不行。要将问题放在意识深处,而游心于远,从容以察事理。
衣食问题、温饱问题是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是一个有志的人),我们的视野、追求,不能局限于这些。人活在世上,混口饭吃并不难,难的是能活出人样来。孔子说“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这“道”,其实就是人的本心真性(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人的真实生命,谋道,就是谋活出真实的自己。这就是我开头所讲的人真正高于普通动物的地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