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e课堂·讲学之风 >> 讲学之风 >> 经典常谈 >> 论语心解 >> 文章详细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作者: 发表时间:16-07-13 点击率:3225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子”是对有德行、有学问的人的尊称。除了孔子外,《论语》中还有两个学生常称“子”有子(有若)、曾子(曾参),所以有人猜测《论语》是有子和曾子的学生编写的;另有两个学生偶称“子”——冉子(冉有)、闵子(闵子骞)。

弟,通悌。孝是对父母的爱,悌是对兄长的爱,敬爱、尊敬、敬重兄长。犯,就是冒犯、触犯。“未之有也”,就是“未有之也,倒装。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对父母孝、对兄长悌,就很少有犯上作乱的。孝悌是仁(或人。“仁者,人也”)的根本,君子要致力于这个根本。

 

此有子之言,非夫子之言

 

个人不太喜欢有子的前半句话。原因在于两个疑问,第一个,一个人爱父母兄弟,就不会犯上作乱吗?这是怎么推出来的?我们看《水浒传》,梁山好汉,大都对父母是孝的,对兄弟更是没得说,美国作家赛珍珠就把《水浒传》翻译为All Men Are Brothers(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也是《论语》中的一句名言),但他们都是犯上作乱的。这如何解释?

第二个,“犯上”是不是一定不好?我们往下读到“宪问第十四”,有这样一段: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子路问怎样事君,孔子说,不要欺骗他,而且可以触犯他。说得明明白白,可以触犯他。商汤伐桀、武王伐纣,也是犯“上”,《周易》里说“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这不是有矛盾吗?

 

读《论语》,我们要看清楚,有些话是弟子讲的,而不是孔子讲的,不同的人讲的,自然有可能不同。

南宋大儒陆九渊,有人问他“看有子一章如何?”,他说“此有子之言,非夫子之言”,又说读《论语》,至夫子、曾子言便无疑,至有子之言便不喜,我觉得他是真把《论语》读明白了。这只是有子的说法,并不一定是孔子的真传。《孟子》中有这样一段,说孔子去世后,“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但曾子反对说“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老师的德行,就像江水洗涤过,烈日暴晒过,洁白明亮没人能比得上),言下之意,你有若不够格。

读经典,重在印心,重在自得,不能认同便不能认同,首先要对自己诚实(当然也可能是自己学问不够没有真正理解经典的原意)。我曾在明代大儒王阳明的《传习录》中读到一段话,深以为然:“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孝悌是双向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讲到孝悌,这里要说明一点,儒家讲的孝悌忠信等等,是双向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友有信。比如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句话过去常把它作为孔子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罪证。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做君的像个做君的,做臣子的才能像个做臣子的;做父亲的像个做父亲的,做儿子的才能像个做儿子的——君君在臣臣前,父父在子子前。孔子还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也是“君使臣以礼”在前,“臣事君以忠”在后。都是双向的、交互的关系,而且在这些关系中,首要的是在上位的人首先做好表率——这是儒家的基本精神。我们读孔孟,他们所提的要求,更多地是针对在上位的人。比如孔子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孟子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等等。因为在父子、君臣等关系中,主导权在上面优势的一方,而不在下面弱势的一方。上面先做好了,上面尊重下面,是根本。

后世(特别是进入中央集权的专制帝国时代以后)发展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等等,变成了单向的要求,这完全是变味了、扭曲了。以君臣为例,在上位的人做得不好,不尊重我,我就拍屁股走人,你对我不仁,我没有对你义的义务,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这是春秋战国时代士人的一贯做法。孟子说得很明白,(对异姓的臣子来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离开他),“(对同宗的臣子来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换一个人做君)”,“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在我做文化公益的多年里,有不少人邀我讲座,要我给员工们讲《弟子规》,好让他们更守规矩、更懂做人,给孩子们讲《孝经》,好让他们更加孝顺、更加听话等等。我对做这种讲座,没有一点兴趣,这种底下人怎么怎么做人的说教,是很惹人厌的(至少我自己很讨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这些书最好的学法,在于领导、老师反求诸己,在上位的人首先做好自己。(我不是说这些书本身不好,问题在我们的误用)。

 

以我个人的性情,我不太喜欢太听话、太规矩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往往没有“生气”。我在大学里做心理咨询,常常碰到一些学生,在20来岁的年纪,依然生活在父母软硬兼施的要求之下,甚至不允许自己自己内心有一点点反抗(一有这样的想法,就会心生内疚感、负罪感),而且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妥协、服从美其名曰“孝顺”,举出一大堆父母如何如何爱他,如何如何为他付出、牺牲,说自己不能没有良心等等。我每每看到这样的情景,都很痛心,如此委屈自己、伤害自己,能称得上真正的孝吗?《孝经》中,曾子问孔子,“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孔子回答说,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当不义则争(诤)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你这是什么话!你这是什么话!父母不义的时候,我们要“诤”(直言规劝、劝他改正),只是听从父母的话,怎么能够称为孝呢?

 

讲了这么多有可能被人误解为“大逆不道”的话,我们再来谈谈有子的后半句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如果我们把孝悌理解为双向的感情,这句话绝对是至理名言,《管子·戒篇》里,也有“孝弟者,仁之祖也”的说法。

人类最真挚的感情,就在父母兄弟之间。人生下来首先接触到的就是父母,然后是兄弟,父母兄弟的感情(亲情)这是人情感的最初生发、培养的地方。我还是借用王阳明的话作一个说明吧:“譬之木,其始抽芽,便是木之生意发端处。抽芽然后发干,发干然后生枝生叶,然后是生生不息。若无芽,何以有干有枝叶?能抽芽,必是下面有个根在,有根方生,无根便死。无根何从抽芽?父子、兄弟之爱,便是人心生意发端处,如木之抽芽。自此而仁民,而爱物,便是发干生枝生叶。墨氏兼爱无差等,将自家父子、兄弟与途人一般看,便自没了发端处。”

 

不要让孝悌忠信这些人类最真挚的情感、最自然的流露,变味为下对上的单向义务,或者扭曲为一种外在的要求甚至要挟。孟子为什么要和告子争论“义内义外”,就是这个道理,“义”发自本心,而非外在的要求。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