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e课堂·讲学之风 >> 内圣外王 >> 从人文讲起 >> 文章详细

我对“内圣外王”的理解(上)
作者: 发表时间:16-07-12 点击率:5600

 

■“内圣外王”与东西文化

人生的问题,括起来,人生无非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安顿自己的身心(对内),一个是如何驾驭外界的环境(对外)。把自己的身心安顿好了,就是内圣;把外界的环境驾驭好了,就是外王——合起来,就是“内圣外王”(语出《庄子》)——这是中国传统士人的人生理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的基本范式梁启超说“内圣外王之道一语包举中国学术之全体,其旨归在于内足以资修养而外足以经世。”(《庄子·天下篇释义》),冯友兰也说“在中国哲学中,无论哪一派哪一家,都自以为是讲内圣外王之道”(《新原道·绪论》)

《大学》里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里的“成己、成物”,“尽其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论语》里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孟子》里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修其身而天下平”;《左传》里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周易》里的“崇德广业”,“极深研几。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等等,说的都是这个意思。

源自印度的佛家,也讲自渡、渡人乃至普渡众生,“佛”就是“觉者”(一个觉悟了宇宙人生根本大道的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古希腊的柏拉图,也有“哲学王”的说法(见《理想国》),认为除非哲学家(“哲学”的本义就是爱智慧)成为统治者,或者统治者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否则对甚至对全人类都将祸害无穷。

所以,可以说,无论东西方,凡是关于人生的学问,其归旨都离不开内圣与外王。

 

■内圣外王:生命的通畅

我上这门课近十年来,每学期都有学生说,“从内圣到外王”这个课程名有问题,因为王者常常不是圣人,圣人也往往做不了王者,他们认为,“从内圣到外王”的路是不通的(从外王到内圣的路也是不通的)。实际上,他们是误解了圣、王的本义。许多人一听到“王”,就联想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等帝王的形象;一听到“圣”,就联想到孔孟老庄释迦牟尼等等圣贤的形象——而且还只是一些表面的刻板印象(比如以为圣人是那种道貌岸然的假道学卫道士模样)。照这样理解,圣、王确实是合不到一起的。

让我们回到圣、王的本义。许慎《说文解字》里是这样解释的聖,王,参天地人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中加一横代表人,一竖代表贯通天地人)。圣、王的含义里,都有一个“通”字,通畅、通达、通透的通,成圣、成王其实只是一件事(庄子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源于一),就是打通生命的隔阂,让生命获得舒展、生长、实现。(中医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人生的痛苦,源于生命的不通。武侠小说里也常有武林高手打通任督二脉,武功突飞猛进的故事,我们可以将其看作一个隐喻。)

所以,内圣外王,并不是说一个人非得立德、立功、立言,而是打通、开启自己的生命,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生命的自我实现。我们不要把它看成是一个刻板僵化的模子,然后用这个模子去衡量、去苛求活生生的生命。在我看来,一个人内圣外王的人,只是实现了他自己、成为了他自己的人举个例子,比如刘邦这位“王者”,在很多人眼里恐怕怎么都跟“内圣”搭不上边,一个地痞无赖而已。但台湾学者薛仁明不这样看,他说刘邦性情好,气度佳,宽、厚、通、豁,凡事容得下,凡事看得开,最有中国人的宽、厚、通、豁,正因有此好性情、好气度,才有汉朝质朴而大气的四百年好江山。换句话说,刘邦是一个“通”人。

 

■成为自己 VS 成为别人

历史上的那些圣人、王者,只是以他自己的方式实现了他自己的真实生命而已;我们追求内圣外王的境界,重要的是舒展、解放我们自己的生命,而不是削足适履地把自己套进某个模子里如果你是一株百合花,那么你再怎么羡慕玫瑰花,再怎么模仿玫瑰花,而变不成玫瑰花,反而可能因此淹没了自己独特的风采。

曾看到美国作家Jess Lair的一句话:Chindren are not things to be molded, but persons to be unfolded.(孩子不是被塑造的物,而是被展开的人),这里的unfold一词,用得相当好!就像一副画卷,逐渐摊开。生命的形态,千姿百态,人生画卷,最好能按自己本来的样子(我们常说的“自然”,本义就是“自己那个样子”)而展开。

我们常常看到大师的弟子中,真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很少这或许不是资质的问题,而是因为他们太想活出他们老师的样子,所以往往活不出他们自己的样子,他们“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敢越老师雷池一步,自己给自己设下各种有形无形的限制,正如庄子寓言中所说的“亦步亦趋”(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邯郸学步”。而大师本身却不是这样的,有人问子贡仲尼焉学”,子贡回答说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真正有志气的人,不会拘泥于某个老师,他们尊重自己生命的主体性,尽可能地向各种各样的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汲取可以帮助自身生命成长的力量。

这一点,年轻人尤其要注意。在树苗还很小的时候(正如我们年轻的时候),什么树苗看上去都都差不太多,你究竟是什么树苗,别人看不出来,自己也不清楚。所以我们很容易被某些好事者为我们树立的“榜样”、“模范”所误导,不是这些“榜样”、“模范”不好,而是他们的生命可能与你不相契。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生命有了解,才能找到那些真正与我们自己生命相契、有助于我们自己生命实现的好榜样。

 

■人生如莲 由内而外

    克尔恺廓尔的哲学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即,根据外在的行为,很难对人做出判断;真正重要的不是那些可以公开地看得见的。(苏珊•李•安德森《克尔恺廓尔》 克尔凯廓尔(又译齐克果、祈克果、克尔凯郭尔、吉尔凯戈尔,1813-1855),丹麦哲学家,存在主义的鼻祖

既然说圣和王是一件事,为什么还要内圣和外王分开来说呢?

我以莲作比喻。莲的花朵,伸出在水面上,大家都看得见,并且赞叹不已,但这不是莲的全部;它真正重要的根本,没在水底下、淤泥里,我们看不见。而莲花能否开放得美丽灿烂,取决于水面下看不见的根本我们把心力都放在显而易见的花上是不够的,在看不见的根上下功夫才真正重要。人也一样,内圣是在自己生命内里下功夫,是扎根;外王是功夫下到一定程度的自然外显,是开花因为世人大多“舍本逐末”,只关注外显的成功(甚至把外显的成功当做生命的全部),而不在外人看不到的生命内里下功夫(即“慎独”的功夫,朱熹集注:“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所以我们才要指点出内隐的、无形的另一面来给大家看,因为这内隐的、无形的东西对人生起着决定的作用。一个人外在成就是其内在精神的自然显现,一个人内在精神能达到什么境界,决定了他外在成就能达到什么水平。

内圣和外王是一体的,但有本末之分;正如根和花是一体的,但有本末之分。所以我的题目是从内圣之本到外王之末,从内圣之根,开出外王之花(庄子的那句“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源于一”已经表达得很清楚:圣——生,是生发的本源;王——成,是形成的结果)。《大学》里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