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媒体关注 >> 其他媒体 >> 文章详细

我眼中的杨海锋老师(丁科 2012-03-29)
作者: 发表时间:14-02-28 点击率:4072

 

我眼中的杨海锋老师

丁科   2012-03-29

      82同窗不弃,令我述文以谈杨师。是以管中之见,作引玉之言。记得初识先生是在大一上学期。当时由班助学长推荐,我旁听了先生的一节公选课——从内圣到外王。课堂上,先生的观点带给我颇多启发,故而课后就一些我的思考与先生进行交流。谈及对西方哲学理解的时候,先生毫不保留地说自己对此了解不够,重在中国哲学的认识,故而只能就其所知道的对此进行理解。第一次交流,先生的坦率和真诚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从小就熟的不能再熟的那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先生的的确确做到了知行合一。之后跟随先生于无形书院中探究天人之道,于生生学堂中诵读传世经典,至阳明故居凭吊古哲先贤,与两岸学者交流修身悟道之法,感悟甚大,收获颇丰。“以出世之精神为入世之事业”,先生以此为铭,修学做事,我深认同之。

      尝与会读同仁李君游。李君精于词章而长于佛道,言初于先生读庄子时,所感先生于学问间仍存有较多混沌处,时间仅过半年耳,复读庄子,深感先生所言所见,如泄溪之千里,强矢飞射,猝然远矣。其中颇有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之感。是何故也?我笑答之,曰:君睹先生之书便可知晓。我的话并非玩笑之言,曾多次前往先生家中与先生交流,偶拾先生日常在读之书,见笔迹划略处颇多,于空白间还多有心得记录。先生亦尝言,夜寐昼起,如有一念闪过,必记录于册,此后体悟,多于此来。先生读书之状,实为好学也。

       先生平日言辞不多,闲聊时多问而答之。言辞温文,激烈之言几乎没有。先生亦言自己为内向性格。然于课堂或会读交谈时,先生于所得间,会有喜色,欣然论之。此为先生迥异于时下演讲师亦不同于坐而论道之腐儒之性也。先生多言生生一词,亦是其治学、为人、修身之基础也。唯有对生命有所动容者,才能真正积聚天地之力量,我以为先生已有此特性了。

       先生之事略颇多,先生之心性宏大,我能于本文中所言者,仅沧海一粟耳。诸君若想寻究,唯有自己与先生交流方可,其中若有偏颇之理解,还望诸君海涵。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