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e课堂·讲学之风 >> 内圣外王 >> 从人生说起 >> 文章详细

生命的学问与生命的成长(4)问题中人
作者: 发表时间:14-02-27 点击率:3611

这些年来,做了许多事(创办生生学堂、无形书院,发起经典会读、日新晨读,倡导儿童经典诵读,从事心理咨询、创建健心房、开展阅读疗法,举办公益讲座,创建公益网站,发起公益赠书,开设“从内圣到外王”课程等等,可参看材料【1】【2】),读了许多书(中国文化的、西方哲学的、历史的、美学的、宗教的、心理学的、管理学的、经济学的、社会学的、教育学的、自然科学的……),许多人乍一看觉得很奇怪——我为什么会涉足这么多领域?脚踏那么多条船?会不会泛滥无归,什么都弄一点又什么都做不成呢?

 

其实这脚踏多条船只是一种表象,我不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我真正的兴趣只有一个,就是“人生”,我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围绕一件事,就是“帮助生命(自己和他人)的成长”。我最关心的,不是在某个专业领域有所成就(提出什么理论或是干成什么大事),而是我自己(进而推己及人)的真实人生,我只听从我自己的生命向我提出的“问题”,我的人生路,也就是这些“发问”所引导的。

我很喜欢梁漱溟先生的一句话,我始终不是学问中人,也不是事功中人。我想了许久,我是什么人?我大概是问题中人!”

 

我有切身的体验,如果我试图回避、不去回应这些真实的问题(特别是那些构成生命主题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会以更大的强度来提醒我、警告我(有时会换一种形式出现)。所以,如果我在钻研一门学问或是从事一项活动时,发现离自己的生命越来越远(比如一门学问把我带入一个过于理论化的世界,或者一件事情让我越来越疏离自己的本心等等),我就会适可而止,因为这很可能是个“陷阱”,真实的人生问题被精妙的理论或者外在的虚荣等等掩盖起来了(从而成功地逃避了自己的问题)。

 

什么是“问题”?

我这里所说的“问题”,是一个中性词,不一定都是不好的、负面的。所谓“问题”,就是现实状理想状态之间、实际状况期望状况之间的差距。德国心理学家邓克尔(Duncker1945)是这么定义“问题”的:“问题产生于一个活着的人,他有一个目标,但又不知道怎样做才能达到这个目标之时。每当他不能通过简单的行动从一种情境达到另一种需要的情境时,就要求助于思考……这种思考的任务是设计某种行动,这种行动能使其从当前的情境达到需要的情境

我们可以画这样一张图来形象地表示“问题”:

有问题的人生,才有张力(在紧张状态产生的拉力,上图中BA的拉力)。如果人生没有问题,很可能是,我们A(自己现在所处的状态)没有真实的面对,或者对B(自己想要达到的状态)没有认真的思考。在很多时候,生命之所以没有张力、没有动力、没有热情,原因可能是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或者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

一个生命能够发问,本身就是他自身主体性的体现。不能发问,或是不愿发问,就等于将你自己生命的主导权交给了别人,由外界来摆布,美其名曰很听父母的话、很孝顺父母,很听老师的话、很尊敬师长,或者服从组织的安排、很随和、很顾全大局等等。没有自身问题引导的人生,过起来是稀里糊涂,回忆起来也是模模糊糊,一点都不真实——因为这不是你的人生,你只活在别人的要求、别人的期待里,活着和没活着也差不多

所以我常说,如果你的人生中有问题,我要恭喜你!

 

当然,有问题,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还要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图中下方的箭头)。我们许多人遇到问题,只是靠本能、习惯、经验来应付,常常像被《西游记》里金角大王的幌金绳捆住一般,越是挣扎缠得越紧,这是我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常常见到的。那我们该怎么办呢?这也正是我所关心的。不过,因为这些文章面向的不是“个体”,我不了解各位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个性特征等等,不可能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也请谅解。我只能是抛砖引玉(引出你自己的“宝藏”),启发思考而已。

 

我的“问题”

就我自己而言,十几岁到二十几岁从青春期开始直到立业成家的年龄)的时间里,问题最多,烦恼也最多(诸如人际交往的、人生选择的、学业方面的、求职方面的、恋爱方面的、性格方面的等等)。之前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而成家立业本身就意味着男女问题、工作问题这些人生大问题尘埃落定了。夹在中间的这十几年时间,是最精彩,也是最难捱的。回过头来看,我发现自己的人生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标记——我两头之外都不写日记,只有中间这十几年是写得最多的,因为问题最多,烦恼也最多。

我曾在《新概念英语4》上,读到过罗素的一篇文章,他说人生就像一条河,开始是涓涓细流,中间是激流险滩,然后随着河道渐渐开阔,水流也会渐渐平稳,最后消失在大海里:An individual human existence should be like a river -- small at first, narrowly contained within its banks, and rushing passionately past boulders and over waterfalls. Gradually the river grows wider, the banks recede , the waters flow more quietly, and in the end, without any visible break, they become merged in the sea, and painlessly lose their individual being. 这十几岁到二十几岁,就是中间这段激流险滩,就像长江的三峡(今天修了大坝,恐怕看不到了),是最“秀”的一段,也是最“险”的一段,narrowly contained within its banks——澎湃的生命能量被束缚在狭窄的生活空间里,rushing passionately past boulders and over waterfalls——充满激情地越过重重障碍。

 

无论是我过去自己经历的还是我如今在周围学生中看到的,都让我感到,这实在是人生最值得关注的时光。这是一段人生的过渡期(在心理学上,青春期就成为“过渡期”),能在这个时段,帮助到别人,在他的成长道路上助一臂之力,我觉得这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这也是我的“问题”于我人生的意义。我为什么对这段人生的过渡期情有独钟,也是这个道理。

在《论语》中,孔子对人生的这段过渡期,有几段让我感同身受的描述:

 

■“少之时血气未定”

孔子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什么是“血气”?血不只是血液,气不只是呼吸,而是指有血肉、有呼吸的生命本身,或者称作生命能量也可以。年少之时,生命中的许多东西都还未定型,生命能量汹涌澎湃,动荡不定,左冲右突,常常难以驾驭,又苦于找不到出口来宣泄。因为未定,所以有各种可能、有各种希望——年轻人的精彩在这里;因为未定,所以迷茫,所以不安——年轻人的痛苦也在这里。为什么年轻人常说“郁闷”、“无聊”,郁闷就是生命能量郁积起来、闷在里面(“闷”的造字很有意思——心被关起来,心被压抑);无聊是生命能量找不到去向,眼前的许多事情做起来都没啥劲。

实在没有地方疏导这些能量,许多人将其释放到了吃喝玩乐上,这成了他们大学生活的主旋律。也有一些学生虽然十分刻苦、忙碌,却不是真心热爱学习,他们是不知道自己不去上课不去自修还能用这些时间来做什么(“忙”的造字也很有意思,心亡=忙,你自己的心死了,才会被外面的事情所左右)。就像一些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他们不是真的有多热爱游戏,而是他找不到更积极、更建设性的渠道发泄自己的精力。

所以,这个年龄戒之在色。色并不一定要理解为女色,色就是外表的东西(在佛学里,色是指一切有形的存在),因为未定,所以很容易被一些表象的东西所牵引。

后面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壮年的时候,血气已经定型了,刚性的反义词是柔性、弹性。没有了弹性,就容易和别人有龃龉、有冲突,所以戒之在斗。在后面,及其老也,血气既衰,到了老年,生命能量衰退了,这时候已经做许多事情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有很多遗憾,所以戒之在得。

这里顺便谈到一点,许多学生跟我表达过这样的看法,他认为孔孟老庄、儒释道这些东西,现在读还太早,等到他退休了,有了时间再慢慢去研究,那时候会更有体会。我的回答是,第一,那时候就算有体会,对你自己来说也已经晚了,你只能用这些道理来教训别人了。哪个年龄最需要孔子呢?当然是年轻人。因为这个年龄,生命能量最为旺盛,也最有弹性,他最需要孔子的生命学问,来反思人生、启发人生,驾驭自己的生命(我们不是经常说“我的青春我做主”么)。第二,一个人到了年老的时候,他不再为一些冲动所困扰、为一些纷争所纠缠,不再有当初的那些“问题”,这并不值得炫耀(更不适合以此来要求、教训年轻人),因为这不一定是他修行的结果,及其老也血气既衰,他已经没有少壮时汹涌澎湃的生命激情,也就谈不上如何驾驭这些激情的问题

一个年龄有一个年龄的问题,生命的学问(牟宗三先生说“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生命的学问”),自然要在最富有生机的时候学习,才能在当下以及稍后的人生中体现它的意义。

 

■“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孔子另一段关于人生的话,大家都很熟悉。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十五到三十,正合我上面所说的年龄段。

十有五而志于“学”,学什么?学成长、学长大成人(其实就是学做人,但这个词太有道德教训的意味,容易误解)。我们能够想象,孔子在那个年龄(青春期)以后,遇到过许多的困惑,不然就不会有戒之在色,以及后面的四十不惑了。

三十而“立”,立什么?不仅仅是今天所说的成家立业、找份工作养家糊口,要是这么简单,还有什么好谈的。孔子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可见孔子所说的“立”并不是就社会地位而言,他要“立”的并不是这些外在的东西。中国人常说“安身立命”,安身容易,“立”命难!“立”,是一个人真正在精神上、人格上站立起来、挺立起来(顶天立地),真正对自己的生命有了一分肯定、一分接纳、一些把握,赢得了“独立”。郑板桥有一首诗《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就是这个意思。三十而立,就是生命确立了自己的主心骨,不再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不再不由自主,不再东倒西歪。(我曾在毛泽东早年的《讲堂录》里读到几句“立定脚跟。一失足成千古恨。有独立心,是谓豪杰”,深有感触)

 

就我自己而言,也大概就是在三十前后这个年龄,才对此稍稍有一点体会。因为在之前的很长时间里,当我感觉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有些不合拍时,我都会怀疑是不是自己出了什么问题,于是我拼命地改变自己、改造自己去适应这个世界。总是感觉外面的压力好大,压得自己透不过气来,甚至助纣为虐、为虎作伥,帮助外界来压迫自己、修正自己。经历了很多年,我才渐渐地发现这条路,至少对我来说,是走不通的。我大概是接近“而立”之年,才终于明白了一件事情,当我觉得自己与环境不合时,很多时候我是对的!——我这才对“自立”有了一点点的明白。

我这里所说的“明白”,不是理智上、认知上的。因为我是在实际做了一些“不合时宜”、 “不自量力”、“不务正业”的事情(也就是开篇所说的那些)之后,我才慢慢确信这样一点,确信从我自己生命里生长出来的东西,或者说响应我自己生命的发问而做的事情,才能真正与别人的生命有所共鸣、有所响应,也只有如此才能让自己的生命成长起来。

 

 一个人在15岁左右,是人开始真正向世界发问的时候;而30岁以后的路径,大体就是在回答、回应30岁之前所形成的问题。也就是说,经过这十五年的酝酿,形成了一些基本的生命主题或者生命情结,之后便是将这些主题化开或是将这些情结解开的过程前几天,我在读《荣格自传》时读到这样一段,再一次印证了这一想法:我探索内心意象的那些年头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所有根本性的东西都是在那时确定下来的。一切都是在那时开始的,后来的工作都是一些细节末梢,只是作为补充说明而已。我全部后来的工作都是在对那些年从潜意识中提取出来、最初差点把我给淹没了的东西进行加工。这就是我终生进行的研究的原始素材。”

 

年轻的朋友们,你的问题是什么呢?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