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e课堂·讲学之风 >> 内圣外王 >> 从人生说起 >> 文章详细

生命的学问与生命的成长(2)
作者: 发表时间:14-02-21 点击率:2961

 

为什么我们越长大越迷惘?

这些年来,因为创办公益学堂,又在大学当老师,所以有机会接触到两群年龄跨度很大的孩子:学堂义塾里三四岁到八九岁的“小朋友”,和大学课堂里二十岁左右的“大朋友”。往来于这两个课堂,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不同的眼神——“小朋友”的眼神,明亮、清澈、充满灵气;相比之下,不少“大朋友”的眼神,显得麻木、没有色彩、没有生气。

其实不必这么大的时间跨度,大学四年就足以清晰地看到这种差别了。我有时在一个学期里同时上大一和大四的课,有时大一上过的班,大四时又遇到他们,我看到的是,越往高年级,课堂里的气氛越沉闷,多数学生不再抢座位(前排常常空无一人),不再提问题(被提到也懒得回答),被动应付,得过且过,好像什么都看破了,什么都无所谓。

这些都是我看到的,更有我亲身经历的。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我感觉自己的生命变得越来越疲惫、纠结、迷茫,越来越不舒畅、不自在、不清明……我不止一次地问过自己:为什么年龄学历在日益增长,生命状态却在每况愈下?我该怎么办?

我们中许多人的生命,就是这样一路下滑,最后无奈地拖着满身的疲惫、带着满脸的迷茫(当然还有一张毕业证),离开大学,走向社会的。可是,大学毕业才二十出头,真正的人生才刚刚上路啊!

对此,我们是不是可以做点什么呢?这或许可以说是我这些年来,读一些书、做一些事,写一些文章的一个最初的原点。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孩子们的生命活力

孩子的生命活力,我从5岁的儿子身上十分真切地感受到。

每天早晨,从睁开眼睛那一刻起,他就开始像上了发条一样,生龙活虎,活蹦乱跳个不停,完全不知疲倦;而我们大人陪他玩,不一会儿就筋疲力尽了,我们全家人都不得不佩服他怎么会有如此充沛的精力。

我还发现,他常常路边遇到一堆沙子、捡到一个铁圈(在大人看来,这有什么好玩的呢),都可以玩上很久,乐此不疲。在他们眼里,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那么好玩。不像我们这些大人,非得充满诱惑、充满刺激的事物来吊起我们的胃口,才觉得这个世界还有点意思,否则就会感到无聊、乏味、没劲。只有本身充满生命力、创造力的人,才能从这个看似无趣的世界中找到乐趣。

孩子的生命是自动的、主动的(主体自发地动);而我们大人的生命则明显落于“被动”(自己生命力已经很虚弱,须由外物来拨动)。生命的成长,或许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外化、不断化主为客的过程(参佛学里“有对”“无对”、“能”“所”的说法)。

老子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这是很有道理的。这个“德”不是今天所说的道德(婴儿并没有道德意识),而更接近一种初原的生命力,或者说生机、元气的意思。顺便说一下,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德”,最好也能这样理解。“才”是外用于世的,许多有才的男人周旋于这个盘根错节、荆棘丛生的社会,“与物相刃相靡”,把自己的那点“德”(生命元气)都耗散掉了,所以男人的生命往往不像女人那样安稳、柔韧、敏感(今天许多有才的女子,恰恰是失去了这些东西)。有才本是好事,但外用于世又能保存元气,是不容易的需要有相当的修行才能做到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什么是真正的“长大”?

曾有学生问我,老子这么推崇赤子、婴儿,又推崇小国寡民、结绳记事的原始社会,而事实上人不可能退回到婴儿,人类也不可能退回到原始社会,这些都只是美好的愿望而已,他觉得老子并不高明。

实际上他是误解了。老子只是举这些例子指点人而已,并不是说人不要长大、社会不要发展(而是要人在成长过程中、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不失其本,“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

从绝对数量来说,婴儿的生命力是肯定不如青年的(要不然怎么会有“扼杀在摇篮里”之说呢),只是婴儿的遮蔽少,所以仅有的这点生机能够显露无遗随着年龄的增长,生命虽然也在成长,但随之而来的遮蔽也更甚(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可参下一节提到的热力学第二定律,一个系统越到最后,熵越大,惰性越大),所以,这时候生命力要透显出来就变得更不容易。打个比方,婴儿是一两重的金子掺了一钱的杂质,成年人是以一斤重的金子掺了两斤的杂质(王阳明用类似的比喻形容过圣人与凡人),相比之下,婴儿的生命更纯粹。我们以婴儿象征生命力,正如我们常用种子发芽破土而出表征生命力一样,不是说参天大树的生命力不如刚发芽的种子强,而是——种子是活脱脱一个纯然的生命,而参天大树则是掺杂了许多无生命的杂质。

所以,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没有朝气,其实不是他生命力弱了,他的生命力还是很强的,只是他没有(因为越来越难)让其显现出来而已。

所以中国文化才这么强调“修身”、“养生”的重要,因为没有这些后天的努力,人不可避免地会落于生命力被遮蔽乃至被淹没的境地。那些得道高人,上了年纪,还能精神矍铄,神采奕奕,就是这个道理。

借用孟子的一句话(我想这句话,老子也不会反对),“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真正的长大,是看你有没有能力保存住自己生命的一点真心。一个人要变得世故、虚伪,是容易的(是不需要努力的,因为这是大势所趋,算不得真正的成长),真正难的是,在这“大势”中,你的生机还能透出来。

 

■“宇宙热寂论”的启示——生命的成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个道理,恐怕谁都懂。但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根植于物理学的实证。

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一个孤立系统,从有序无序(熵增)是自然、自发的趋势,是无条件的;从无序有序(熵减)则需额外的做功,是有条件的。比如,房间里越来越乱,这是无需努力的,而要变得有序,就需要额外的努力;一块烧红的铁从火里取出,自然会慢慢冷却(直至没有温差的无序状态),要维持与环境的温差,就需要额外的能量。同样,一个生命,要维持其这一高度有序的形态(或者要向更有序、更丰富的状态发展),也必须下额外的功夫

我是学理工科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早在念本科时的《高等物理》和《工程热力学》课上就听过,但是真正对我产生思想上的冲击,则是在研究生一年级,听张钢老师讲《自然辩证法》时提到了宇宙热寂论”——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整个宇宙(宇宙无所不包,“至大无外”,所以是一个孤立系统)无可挽回地朝着热平衡状态发展(就像那块烧红的铁一样),到时宇宙中将不再有任何变化,处于永恒的死寂状态。

这个推论很让人绝望,但又是无懈可击的。所以自那以后,我脑海里一直有这样一个意象:整个世界都在趋向“死亡”——这是“大势所趋”,或者说,这个世界本身有着一股顽固而强大的惰性,一个有机体(无论一个组织,还是一个生命)要想克服这种惰性,保持活力,避免陷入无序的混沌,一定得付出艰辛的努力!古人说“顺则凡,逆则仙”,就跟这个道理很相近。

下面是我曾画在笔记本上一张图,背景的大箭头是宇宙的大势(向后退化),而中间的小箭头是生命的发展(向前进化)。在我眼里,这是一幅很庄严的画面,在整体的颓败之势中,一点微弱的生机在成长。正是中间这个小小箭头,让这个世界有了意义,正因为他“能”克服环境的颓势(我们不必抱怨这个世界的颓势,因为这是世界的常态),我们才能称它为有生命的。

让生命系统保持开放、保持清醒、远离过于安逸的状态等等,才不至于陷入混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普利高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耗散结构理论以及薛定谔(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生命是什么?》等,或许可以有所启发。

用功的方向

有人会说,要用功、要努力,这还用你讲吗?我们许多人的用功、努力的方向可能是错的。用功本来是我们抵御各种生命的遮蔽、生命的下堕,但我们许多人下的功夫,却在加剧这样的趋势。

有一个段子,是调侃大学女生的(其实男生又何尝不是如此),说“专科生是小龙女,本科生是黄蓉,硕士生是李莫愁,博士生是灭绝师太,硕博连读是东方不败。”最高境界是“东方不败”,这个比喻很妙!我们这些东方不败勤学苦练“辟邪剑法”“葵花宝典”神功,练功的过程也是“自宫”的过程(我觉得“自宫”是一个隐喻:对于生命之根的破坏)。

中国的古圣先贤,对这一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