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自己的成长道路上,很少有成年人愿意真心诚意地、设身处地地和我们聊一聊婚姻、恋爱、性等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我们对这个话题的了解大多数来自电影、电视、小说等等(这里头更多的是纠结的婚姻、完美的爱情和刺激的性事,对我们的人生究竟能起到多大的指引作用,不得而知)。
以至于我们在这上面要走很多的弯路,甚至走是一辈子的弯路。
如今我也是已经结婚生子的成年人了,希望自己能把一些思考带给年轻人。或者说,借此机会,我们一起来学习。
首先一个问题,什么是爱情?
【1】心动的感觉是爱吗?
我十分坦诚地说,在我的人生当中,我产生过许多次“爱上了XXX”(包括暗恋)的感觉(我相信每个人都是如此吧),这种感觉是怎么样的?被“电”到/怦然心动/热血沸腾/一见钟情/朝思暮想/魂牵梦绕/魂不守舍/鬼迷心窍/神魂颠倒/心慌意乱/意乱情迷/茶不思,饭不想/坐卧不宁,寝食不安/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无数的形容词可以描绘。
我想问大家的是:这种感觉是“爱”吗?你可能会说,如果这都不算爱,那要怎样才是爱呢?
谈过恋爱的朋友,可以想一想,那种感觉是怎么来的?它不是你想有就有的,而只在你遇到了某个“她”时才有的。路上随便拉一个女人来,要你对她产生那种感觉,这恐怕是很难的。如果这种感觉就是爱的话,你能不能爱就取决于有没有一个“可爱”的人出现——有了“可爱”的人,爱自然会来,不费吹灰之力;没有“可爱”的人出现,你再怎么努力也无法爱。
那种感觉又是怎么走的?不随着时间的流失,当初那种心动的感觉不知不觉就消磨殆尽,很多人都经历过(至少见过)“佳偶”变“怨偶”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只有几个月的时间。
这种感觉,你既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来,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走(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它迟早会走)。来了挡也挡不住,走了拉也拉不牢。我在咨询中遇到过许多失恋的学生,许多都有“造物弄人”的感叹(似乎是在被命运捉弄、摆布,把你卷进去又把你扔出来)。因为在这个事情上,你做不了主,这种感觉的来去,不是你能控制的。
如果这种感觉就是爱的话,我们就注定无法获得长久的爱。经济学中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增加一单位消费量所增加的满足感,随消费量的递增而递减),如果我们所追求的的爱情仅限于此的话,“第三者插足”就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你的边际效用在日益递减,总有人会比你更有新鲜感(那种感觉的基础之一就是新鲜感)。如果我们在两性关系中执念于这种感觉的话,注定是要失望的。这是人性使然,你怪造物弄人,造物本来就要弄人,只是你不了解他的意图罢了。
【2】短暂的激情与长久的爱情 “相爱容易相处难”
我并没有贬低那种感觉的意思,坠入情网的美妙感觉,为你爱一个人创造了开始的机会,赋予了最初的动力,它让我们的自我疆界瞬间崩塌,彼此进入对方,这是我们在日常状态中靠自己力量不容易做到的,我们要珍惜老天爷给我们这样一份珍贵的礼物。
但是它的作用也仅此而已(珍惜它,但不依赖它),这种感觉的强烈程度,与两个人能否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有必然的联系,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我们只要看看身边那些分手的故事,哪一对当初不是你侬我侬、情投意合、深信自己已经找到了“真爱”的呢?
以为充分条件的,比如觉得找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就可以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了,其实“童话里都是骗人的”,陶醉在“爱情”里确实是不费力气的,但之后的幸福生活则不是这样容易的。
以为必要条件的,比如有些女性婚后觉得“爱情”(她以为的爱情,以为这种感觉没有了,爱情也就死亡了)消失了,拼命想把双方拉回当初热恋的感觉,这恐怕只会越努力越失望。
我们的小说、电影里,充斥着完美的、唯美的、浪漫的、销魂的爱情,以至于让我们觉得自己的爱情是黯然失色的、残缺的、乏味的,从而无法接受不完美的现实生活(这罪过不在小说、电影,艺术本来就高于生活,问题在我们将理想误以为现实)。许多人两性关系的失败,源于对爱和性的不切实际的完美想象。
许多的流行歌曲,也在大肆渲染这样的东西,可是仔细想想,那些整天唱着爱来爱去的情歌王子和情歌天后们,有几个获得了令人羡慕的完美爱情呢?恐怕大多连常人的平凡爱情都未能如愿吧(是不是因为对这种感觉的追求过于执念了呢?)。
社会学家佩珀·舒瓦茨(Pepper Schwartz)在《关于爱与性的一切你全错了》中说:“有这么一个瞬间并不说明将来就能怎么样,至少你不能依据这个来对未来作什么判断。有两个理由可以证明,你知道眼前的他/她就是“那个他/她”其实是一种假象:假阳性(她看上去就是“那个她”,但其实并非如此)和假阴性(他不适合我——但后来发现其实是适合的)都太常见了。”(假阳性是检测出有,实际上没有;假阴性是检测出没有,实际上有。)
【3】 坠入情网只是一种幻觉吗?
派克医生在他《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这样写道,“坠入情网不是真正的爱,不过是一种幻觉而已。情侣只有脱离情网,才能够真正相爱。真爱的基础不是恋爱,甚至没有恋爱的感觉,也无须以之为基础。……当伴侣双方的求偶本能结束,最终走出初恋的幻觉时,他们的爱才开始接受真正的检验,彼此之间才能够发现爱是否真的存在。”
派克医生居然说这是用一种“幻觉”!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一部电影,叫“海市蜃楼”,于荣光主演的,情节一直记忆犹新,讲的是20世纪30年代,一位摄影师(唐延轩)在新疆沙漠中偶遇海市蜃楼,画面中翩翩骏马载着一位神秘女郎迎面而来,他眼疾手快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回家后对这位神秘女郎一直念念不忘,执意要找到她。在寻找的过程中,向导(阿依努)爱上了唐,而唐忘不了“梦幻女郎”而拒绝了她。后来遭遇土匪,在与蒙面匪首对打时,唐挑破面纱居然发现她就是神秘女郎(加沙洛),惊呆的唐束手就擒。现实中的加沙洛凶狠、残忍、野蛮,她想强迫唐留下来。经过一系列惨烈的斗争,唐延轩最终打败了自己的“梦幻女郎”。我后来才发现,这个故事背后有很深的的含义。
脱离了梦幻,我们才有可能体验到真正的“爱”。可是,对一些人来说,这时候关系已经结束了,没有机会了。
这种“幻觉”,可以拉开爱的序幕,但不是爱本身。
【4】爱是被动的享受还是主体的能力
真正的爱,不是一种被动的、不由自主的感觉,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能动力量,是主体生命意志的体现,需要我们的努力和智慧。
弗洛姆《爱的艺术》一书里,开头就明白地讲述了这样一个道理:“爱即爱的能力。”真正的爱,同时是“能爱”(培养爱的能力)和“所爱”(寻找爱的对象),而前者更为关键。而我们今天的爱情观,极大地突出“爱的对象”的重要,而贬低“爱的能力”的意义。越来越把爱看成是一种消费性的、享受性的东西,而不是生产性的、创造性的东西。我们没有借老天爷赐予的这个难得机会,去发展自己爱的能力,去提升自己的生命,和对方建立一种内在的、深层的关系。有些情侣直到分手的时候,两个人还是很陌生的(萧亚轩有一首歌叫“熟悉的陌生人”)、很表面的。
弗洛姆这样描述“坠入”情网的爆炸性经验:“在这种经验中,两个一见钟情的人之间的疆界,在一瞬间颓然崩溃,这种突然性的过程本质上是短命的。这两个人一旦有了亲密的了解,就再也没有新的疆界需要去跨越,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再也不可能有任何深化。人们感到自己的爱人已经一览无余,实际上却几乎毫无所知!如果能够对对方有更深的体验,如果能够体会到对方人格的无限性,就不会有这种一览无余的现象,新的奇迹就会天天涌现。遗憾的是,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很快就被勘探完毕,而且很快就被挖掘一空。”这种更深的体验不是可以自然产生的,需要我们用心、需要我们努力的。
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费力而获得的东西(那种美妙的感觉),老天爷在完成了它自己的任务(完成了交配)后,又都会全数收回去。当“幻觉”褪去,一切都回到原来的样子(让人有感叹“那只是昨夜的一场游戏一场梦”[王杰歌曲]),甚至比过去更加不如(“恋爱一次,元气大伤”[电影《秋天的童话》],恐怕这是许多恋爱过来人的真实体验)。如果爱只是感觉的来去,人生就只能是如此;如果我们想只靠这种感觉来维系两个人,恐怕大多会失望的。
脱离梦幻,这是大多数情侣都要经历的(这是我们要接受的人生的基本事实,不要不切实际地幻想这种感觉会一直下去,或者认为这种感觉没有了,两个人就结束了),这时候你要面对的,是对方真实的、完整的人,有着各种你不能容忍的缺点、怪癖,这时才是对我们有没有爱的能力进行考验的时候。爱,不仅仅是享受(或者说,这享受只是爱的序幕),如果我们不能借助上帝为我们创造的邂逅发展出一段深入、真实的关系(这是需要努力的)的话,这种享受迟早是要结束的。
我们想象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一个人是我的真命天子,和我是天生一对,和他(她)在一起我就能获得幸福。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有也只是特例而已),并不是我们找到了这样一个人,就可以永浴爱河了,也不是我们找不到这样一个人,就无法获得幸福的两性关系。当然,确实很多人跟你是不合适的,但并不存在某个人跟你是“最合适”的。我们在生活中以及小说里,看到太多这样的情况了,男人和女人在一起,不同的阶段,需求是不一样的,没有哪一对天生的可以满足对方所有的需求,上面舒瓦茨所说的假阳性、假阴性的情况,是不少的,也许恋爱中磕磕碰碰,后面的生活却琴瑟和谐,或者恋爱中如胶似漆,后面的生活却水深火热。重要的,还是在于我们自己的成长(包括对人生的体悟、对人性的体认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我在读弗洛姆《爱的艺术》艺术时,突然对孟子和告子“义内义外”的辩论有了新的领悟,平心而论,孟子的逻辑推理并不高明,但他捍卫“义”的内在性,跟“爱”的内在性是一个道理(仁义本来就在爱的范畴内)。孟子问告子:“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尊敬长辈,主要是因为我本身有尊敬长者之心,还是因为对方是长者呢?“尊敬”究竟在“长者”(尊敬的对象)身上,还是在“长之者”(尊敬的主体)身上呢?义首先是发自内心的,而非主要由外因引起的。
【5】爱与人格的成熟——千年修得共枕眠
就我自己的体会说,我不得不承认,就最初的那种感觉而言,虽然很热烈,事实上我还远远没有爱上对方这个人“本身”,我只是“爱”上了她的表面(佛教里称为“色相”)——这种“爱”是有条件的,因外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相比之下,“母爱”是更接近无条件的,因为无论孩子变得怎样,它都不会变)。王菲有一首歌,叫做“如果你是假的”,歌词很深刻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我问我自己,如果你的样子变成史奴比,是否留下一样的回忆?/如果你是玛莉,是茱莉,查理,还是坂本龙一,会不会有很大关系?/如果你是假的,思想灵魂住在别的身体,我还爱不爱你?/如果你不是你,温柔的你长了三头六臂,拥抱你,甜不甜蜜?/变脸的玩意,证明爱一个人到底容不容易。
真正的爱是两个人内在的、深层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需要的是一些人性中最朴实的素质,尊重、宽容、体谅、接纳、真诚、善良等等(或许可以概括为朴实的良心)。而这些素质,很大程度上是修养而得的,这需要对人性的了解,对生活的理解,对自身人格的完善等等。(我们中国人讲“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这是很有道理的,缘分是“修”来的。)
这一点,我是很有感触的,我从我爱人身上学到很多,我觉得她身上有上面提到的那些素质,这些素质不是靠学校教育添上去的,而是本身所具有的只是没有被后天所破坏的。阴阳的和合,最重要的,是德性和智慧,而我们的教育,只是灌输知识,知识只能帮助我们解决技术性的问题,在“爱”这个问题上,有时甚至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反而可能淹没、破坏我们身上本身就具有的最质朴的东西。我常说,知识分子往往是矫情的,“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还不如那些目不识丁的朴实农民更容易相处。
所以我说“修”来的东西,不是要再添上的什么,而是回到我们最朴实的生命、本心真性(这是德性层面的,也是最重要的),以及经过真实的体验、磨练,对人生、对人性有一种领悟、观照(这是智慧层面的)——这两个层面的提升,才是真正的生命成长。
这里,引孔子的一句话,恐怕是再贴切不过了,“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句话《论语》中出现了两次:子罕第九、卫灵公第十五)。
在一段关系当中,两个人的人格越完整、越成熟,就越可能接近真正的“爱”;也只有在这样的关系中,双方才能获得真正意义的成长(生命的永久变化,而不是激情过后就回到原地)——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常有这样的现象,两个人在人格上越不完整、越不成熟、越不独立,就会越迫切地渴求另一半来填补空虚,他们之间的恋情会格外的热烈,但如果不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话,结局常常会留下遗憾。
弗洛姆说:“爱本质上不是个人与另一特定个人之间的关系,它是一种态度,一种人格倾向,它决定着个人与整个世界而不是某个所爱的‘对象’之间的关联。倘若他只是爱某一个人而对其他人持漠然冷淡的态度,则他的爱乃是虚假的,它不过是由共生而萌发出的依恋之情,或者说,不过是一种扩大了的利己主义。”
可以说,恋爱中的人,他作为一个“人”本身怎么样(而不是现在作为你的男朋友对你怎么样),决定了一段长久关系的幸福程度。我不相信有这样的人,对身边的其他人(特别是亲人)都不好,对你的好能一直持续下去的——如果他的人格没有分裂的话。我们中国人把结婚叫作“成亲”,就是希望我们能把对方当亲人一样看待(这种类似于亲情的感情才是婚姻真正可以仰赖的地方)。判断一个人将来(激情过后)能否和你建立琴瑟和谐的关系,其中一个简单的参考指标就是看看他平日里是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他的日常生活中和周围人的相处地怎么样(我不是说他跟别人相处不来,就一定和你相处不来,而是说如果和别人都相处得不太好,只和你相处得来的可能性比较小)。
如果有人问我,说了那么多,你自己做到了吗? 我只能说,这些话,同样是说给我自己听的,我也只是在路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下面是我曾画的一张图(以左边的主体为例),上面的箭头代表坠入情网的感觉(表层之间的),下面的箭头代表真正的爱情(内在之间的)。竖的箭头代表深入自我探索,真正培养爱的能力,建立内在、深层的相互关系。
(紫色为20151124、20160503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