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e课堂·讲学之风 >> 内圣外王 >> 从人生说起 >> 文章详细

生命的学问与生命的成长(1)
作者: 发表时间:14-01-22 点击率:3214

 2014-1-21

 生命的痛处与痒处

两年前,罗小平老师请周庆茂老先生讲中医,我有幸参加了几次,受益匪浅。周老先生从小体弱多病,多方寻医无果,只能自求多福,从小钻研中医,在自己身上做试验(家人笑称其神农氏尝百草),于是久病成良医,40岁以后,连感冒都没有了。

有一次,听周老先生对一位后生讲“你学不好中医,是因为你对疾病没有切肤之痛”【这是针对个体的指点,有上下文,并不是说没生过大病都当不好医生】。这“切肤之痛”四个字,我至今记忆犹新,每每想起,仍然令人深省。

生病之痛,每个人都尝过,但大多是好了伤疤忘了痛,有多少人愿意把一生大量的宝贵时光投进去钻研呢。而对周老先生而言,大病小病是他前半生的生命主题(不容你“忘”),学习中医对他来说“性命攸关”,可以说,他的学问,是用他自己的命换来的,或者说,他的学问,就是他的命。

我对中医有些兴趣,但《黄帝内经》几次起兴想通读,结果都是读了几篇就不了了之,更不要说去琢磨汤头歌诀、药性歌括这些枯燥的东西了。这恐怕不是因为我没有恒心毅力,只是我自身的状况,并不能与书中的内容相应,书中的内容,并没有真正触到我的痛处、搔到我的痒处,因为没有真切的、切己的感受,所以产生不了很大的愿力去深入,进不去。

【对一件事情是不是“叶公好龙”,我们要有自知之明。我常遇到一些人与我说,我其实真的很喜欢什么什么,就是因为什么什么不得不……我很怀疑这样的话。打个比方,我说我很爱很爱你,但就是不愿为你付出,这样的爱你相信吗?这顶多就是玩票、投机,真要付血本了,就不干了。不过我这里并不是说“叶公好龙”、玩票投机没有什么不好或者不对,我们每一个人,对不同的事物会有不同程度的偏好,有些只是玩玩而已,有些则真心投入,我这里只是说,我们对自己要有如实的观照,不可自欺欺人。“玩真的”还是“玩假的”,我们自己心里最清楚。

仔细回想起来,许多读不下去的书,做不下去的事,大都可作如是观,因为它们离你的生命太远(以书为例,可能是书的问题,书够不到你;也可能是你的问题,你够不到书)。在我做老师和咨询师的许多年里,有很多的学生问过应该读什么书以及将来干什么事之类的问题,其实这样的问题首先还在于问自己生命的痛处和痒处在哪里?(这个问题,只有自己能回答)这世上本没有每个人都必须读或都适合读的、每个人都必须干或都适合干的事。

想起三年前,施同学找我心理咨询,为了摆脱心理的低谷,他以很大的热情学习心理学,还下工夫考出了心理咨询师。不过据他自己说,后来心理状态调整过来以后,对心理学的兴趣便远不如从前了(心理学还不足以构成他的性命)。我对助人成长的事一向的执着,或许是因为我无时无处不在面对着各种人心与人生的困境(当然,不是说别人不会遇到,而是我对这些问题很敏感),或许可以说,这就是我的命吧^_^

在我看来,任何一个人,只要没有明显的身心缺陷,可以把任何一件事做到合格水平。但能否登堂入室,真正进入这件事情,做出他独特的光彩来,则要看这件事情有没有触摸到他生命的痛痒处:触到了“痛处”,是负面的、极苦的体验;搔到了“痒处”,是正面的、极乐的体验。在这些苦乐的体验中,人才意识到自己的真实存在,才可能有从这独特的“真我”生发出学问和事业来。

【中国有个成语叫“麻木不仁”,麻木不仁的仁和杏仁桃仁的仁,是同一个字,(杏之)仁可以长出杏树,(人之)仁可以开出生命,仁即是生机之所在。能感到痛痒,说明我们的生命还没有麻木,还是敏感的、鲜活的。真正可怕的是,我们看什么、做什么都不痛不痒,生命没有存在感。】

王阳明说他的学问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朱熹说圣人做事,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大凡有真学问者,都可以从他们的学问里直见性命。前两天读到陶行知先生《自勉并勉同志》中的一段话:“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佛经上也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真正的大事因缘,也必关乎自己生命的痛痒。

 我的痛痒处在哪里

在我的印象中,大概从初中开始,我就有许多烦恼,一直延续到工作后(事实上,至今还是如此,只是我现在多了一层觉解而已,觉得烦恼本身就是生活,甚至可以说烦恼即是菩提),旧的烦恼去了,新的烦恼又会来,似乎从来没有断过。

中学时期,许多烦恼还被简单的人际环境以及优秀的学习成绩所掩盖。上了大学,问题开始暴露出来,社交方面的、性格方面的、男女方面的、学业方面的、生涯方面的等等。前两天我翻了翻大学里的日记,虽然已过去十几年,我还是深深地被那时的心境所触动(我的大学生活,总体而言是痛并快乐着、成长着的,但留在日记里,多是那些心意难平的时候)。在那些岁月里,始终萦绕在我心里的问题是,像我这样一个人该怎样在这个社会上生活,因为现实中,我感到太多的不适应,我在努力地追赶这个世界,却怎么也赶不上,身心疲惫。

所以,我才会去读许多书(励志、哲学、儒释道、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等);所以,我会做许多事(办生生学堂、无形书院、经典会读、日新晨读、人生咨询、阅读疗法等等)。可以说,那些人生中的烦恼,是我读书做事的起点。正如孔子所言,古之学者为己,起点只能是自己的生命的痛痒处。

这些年里,常有人把我当成搞国学的、搞文化的、搞读经的、搞咨询的、搞公益的等等,还有人说我做的事情太多太杂,其实他们都没有明白我的本意,我的本意只在帮助自身成长的同时帮助他人成长(帮助自己化解问题的同时帮助他人化解问题)。我很喜欢梁漱溟先生的一段话:“我始终不是学问中人,也不是事功中人。我想了许久,我是什么人?我大概是问题中人!”

ps:从自己最真切的感受(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中认识自己、确立自己。

20140124读到梁漱溟先生的一段话,也说到“痛痒亲切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此语在今人殆难得其解。今人念念驰向外去,方且以区区数尺者为己,盖久不知有己矣。吾人浑然与物同体,痛痒之情何所不到,己只是当下痛痒亲切处,非谓此身。切己近里(切问而近思)有以自得,是为学之道也。痛痒不明乃以利他为言,驰骛于外乃以知识相标榜,总是孟子所谓放其心而不知求者,可哀莫大焉。 

我们生活在一个过于理智的环境里,使得我们无法与自己生命的真实体验有实际的接触,于是与本源失去了联系,这是最糟糕的一件事情。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