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媒体关注 >> 其他媒体 >> 文章详细

20131024城院学生记者邮件采访
作者: 发表时间:13-11-06 点击率:4021

 

老师

您好!我是学校新闻中心的记者钟姝亭,热爱所学的新闻专业也非常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老师开的课程《从内圣到外王》,姝亭每一节课都去听过,也参加过老师用课余时间创办的经典会读,收获非常大,提高了我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老师丰富的国学知识和对国学的坚持、热爱让人印象深刻!如今获知老师是《杭州日报》第三届最美杭州人——感动杭城十佳教师评选活动候选人,正在参加最终评选。借此想对老师做一个邮件采访,采访主要关于杨老师从201066日创办的第一期到近期已经100期的经典会读的相关情况,从而了解杨老师对国学的热爱与坚持。为了能让更多人了解杨老师和您创办的相关活动,积极参与,希望您能接受我的采访,非常感谢!

采访内容提纲如下文,如果老师不方便回复邮件,姝亭的其他联系方式有:电话632181,微博@_1911谢谢杨老师!

 

1.       经典会读从201066日的第一期起,现在已经走过100期,您记得当初您是在一种怎样的情景下有创办经典会读的想法吗?如在早晨灵光一现,还是酝酿许久呢?

是“蓄谋已久”的呵呵。其实在这之前20093月的样子,就有过初步实践,那时我称为“学会”(http://www.sssch.net/ArticleDetail.aspx?ArticleID=13102173540),再往前几年,也组织过一些读书会,但比较零散,1066日,算是定期开展的一个时间吧。

2.       您记得当初想到要创办经典会读时,最重要的理由或者是目的是什么呢?

我用梁漱溟先生一段话作为解答吧,这是我后来才读到,读到时甚为感动。

“照我的意思是要如宋明人那样再创讲学之风,以孔颜的人生为现在的青年解决他烦闷的人生问题,一个个替他开出一条路来去走。……至于我心目中所谓讲学,自也有好多与从前不同处;最好不要成为少数人的高深学业,应当多致力于普及而不力求提高。……我们只去领导大家走一种相当的态度而已……”

3.       您还记得201066日的第一期经典会读的情况吗(如参与人数有多少,学生的反响如何)?第一期经典会读后您有什么感想呢(如达到预期值)?

 

这是第一次的情景,你可以看一下http://www.sssch.net/ArticleDetail.aspx?ArticleID=13081170315。来了12人。前几次我是在不断总结的。这里“活动记录”栏目里,有“精”字样的你都可以看一下。我就不赘述了。

4.       经典会读需要同学们的参加,但有时候因为各种原因来参加的同学不多,您有没有想过要放弃呢?

没有想过放弃。但每当人少了,会有些担心,不过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至今103期了,来的人从来没有少于3个人过。让我更加确证了,在没有外在约束、没有物质奖励,人是可以简简单单地凭一份真心诚意做点事情的;凡是符合天道人心的事,本身就是有生命力的。

5.       经典会读从第1期到第100期,中间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非常不容易,是什么让您坚持到现在的?

因为我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是真实受用的。其实对我来说,好像不完全是“坚持”,我经常都是盼望着每周的这个时间的。

6.       您最希望同学们在经典会读中收获什么呢?

我们去看《论语》,里面都是对话,柏拉图的对话录,也是对话,佛经,也是对话,真正的教育其实就是聊“天”谈“心”(对话天道人心)。我最希望同学们收获的,就是这个过程,体会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我们今天的课堂授课,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教育的本源。

7.       经典会读从第1期到第100期,您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

最大的收获是我自己的成长。《礼记》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有经典的提领,有人与人的真诚交流,这是难得的氛围。或许可以说,我是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自我成长又能助人成长的空间。

8.       无私创办经典会读等国学活动,会占用您大量的时间,您的家人怎么看待您做的这些事呢?

我家里人还是比较支持的。其实这本来就是我的本职——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9.       经典会读已经走过了第100期,您觉得您实现了创办经典会读的初衷吗?

一百多期来,就这么细水长流、无声无息地进行着,其实第100期并没有比第1期实现更多的东西。可以说早已实现了,可以说永远是未完成。

谢谢老师!!

 

                                                                   学生 钟姝亭

                                                                    10月24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