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https://pan.baidu.com/s/14eUiiBZ45gnyuWQaYGYCUQ
提取码:qj4i
南怀瑾(1918-2012)
南怀瑾先生的书,我从上大学时就有接触,后来渐次读过《论语别裁》、《金刚经说什么》、《易经杂说》,《孟子旁通》、《老子他说》、《原本大学微言》等。可以说,他是把我引入国学之门的导师之一。
我读南先生的书,感受可谓一波三折。我高中读理科,大学读工科,那时在传统文化方面完全是门外汉。似乎有些兴趣,却不知道怎么进去。那些正经八百的学术专著我看不下去,能找到的一些看得下去的书,南先生的《论语别裁》就是其中之一。后来,读了一些《论语》的今注本(如杨伯峻、钱穆、傅佩荣),渐渐觉得南先生的《论语别裁》有点散漫,东拉西扯、漫无边际、泛滥无归,而且有些地方解释得也不太“对”。再后来,当我做了一些事(无形书院、生生学堂、健心房等),着实地以自己的生命去身体、力行中国文化时,回过头来再看南先生的《论语别裁》,又开始发现这些看似漫不经心的东拉西扯,都紧紧围绕着很核心、很本源的东西,可以说是“形散而神不散”,“万变不离其宗”,虽泛滥却有归;而且字里行间所蕴含、所体现的精神,是与中国文化的精神相吻合的,或者说文字背后的那个人,是一个很“中国”的人,有精神、有生气、很宽豁通达,这种感受是读那些“学者”的书,不易有的。
上述这“一波三折”,我概括为“入门→登堂→入室”(当然,最后这一阶段,只能说刚刚沾到点边)。
很多人批南先生,从训诂考据的角度,南先生的书里确实有不少说错的地方。但我的感受是,我们大可不必太纠结他这个词是不是解错了、那个典故是不是引错了(真对国学感兴趣不会只读南先生的书,我们大可以“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而更应该关注他所说的对我们当下的人生是否有所启发、有所省察。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以“己身受用”(而不是站在一旁批判挑刺)的态度去读他的书,才能真正发现南先生书的价值。我不喜欢那些批南先生的文章,不是他们说得没有道理(从训诂考据的观点看,他们批得并没有错),而是那些文章充斥着乖戾、纠结、浮躁的情绪,极尽谩骂吐槽之能事,没有一点中国读书人的中正平和宽厚通达,离中国文化的精神很远。
如今许多学生让我推荐国学方面的入门书。那些学术性太强的高头讲章,曲高和寡,那些迎合大众的畅销书,又误人子弟,想来想去,还是推荐先看看南怀瑾先生的书,如果觉得有兴趣,再读高头讲章也不迟。
推荐薛仁明的一篇文章《南怀瑾的学问与修行》
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南怀瑾自撰对联)
南怀瑾先生的一生,可谓传奇。网上有许多介绍,略有出入,我参考其中一些文章,描摹一个大概轮廓:
南怀瑾,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6岁起接受传统私塾教育。1935年和姨表姐王翠凤结婚;到杭州入浙江国术馆习武;1937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获得武术教官资格。之后从杭州到成都,考进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毕业后到川康边境办“大小凉山垦殖公司”,自任总经理兼自卫团总指挥,但在地方军阀和军统特务的夹击下,不到一年就散了。之后回到中央军校任校教育队武术教官和政治指导员。期间曾在华西坝金陵大学研究社会福利学。并在青城山灵严寺结识了袁焕仙,遂辞去军校教官追随袁焕仙研修佛学。1943年,入峨眉山大坪寺闭关三年,遍阅《大藏经》万万卷(1976年底~1979年,在台北闹市区第二次闭关)。下山后,受聘于云南大学、四川大学等校。1945年,深入康、藏地区,参访密宗各派,得到贡嘎活佛等多位活佛、高僧的印证,被承认为密宗上师。1947年,回浙江乐清故里,旋即归隐杭州天竺,披阅了浙江省立图书馆所藏文渊阁《四库全书》与《古今图书集成》等,继而于江西庐山天池寺旁结茅蓬清修。当时报载:“有一南姓青年,以甫弱冠之龄,壮志凌云,豪情万丈,不避蛮烟瘴雨之苦,跃马西南边陲,部勒戎卒,殚力恳植,组训地方,以巩固国防。迄任务达成,遂悄然单骑返蜀,执教于中央央军校。只以资禀超脱,不为物羁,每逢假日闲暇,辄以芒鞋竹杖,遍历名山大川,访尽高侩奇士。复又辞去敦职,弃隐青城灵岩寺,再遁迹峨嵋山中峰绝顶之大坪寺,学仙修道云云。”
1949年春赴台湾,起初与人合伙经商,结果陷於困境。1955年,发表《禅海蠡测》,但乏人问津。1963年后,开始在中国文化学院博士班任教,之后辅仁大学、政治大学也请他任教。1966年,应蒋介石、蒋经国之邀,在台湾三军各驻地巡回演讲。在高雄岗山空军基地讲《中庸》时,蒋介石曾亲临现场,“前设布帘,坐在幕后听”,此事不胫而走,前来求学者越来越多,遍及党政军各界。他在台湾期间,创立“东西精华协会”、“十方丛林书院”、“老古文化事业公司”等。1976年,《论语别裁》出版。
1985年夏,为避祸(传蒋经国怀疑他可能成为新政学系在台湾的新领袖)离台赴美侨居,1986年在美国创立“东西学院”。1988年初,移居香港,1989年创立光华教育基金会,1990年成立ICI国际文教基金会。1990年捐资救泰顺、文成水灾,并在温州成立南氏医药科技基金会、农业科技基金会等。又将乐清故居重建,移交地方政府做为老幼文康中心;为厦门南普陀寺修建禅堂;筹资兴建金温铁路(金华至温州,于1998年通车)等。
2004年移居上海。2006年到苏州吴江定居,创立“太湖大学堂”并讲学。2012年9月29日在苏州逝世。温家宝在唁电中说:“先生一生为弘扬中华文化不遗余力,令人景仰,切盼先生学术事业在中华大地继续传承。”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1998年起,“ICI国际文教基金会”将台港等地已广泛开展的“儿童经典诵读”活动(由王财贵老师1994年在台湾首倡)推广到大陆。我这些年来所做的事,在很大程度上是南怀瑾先生开的路。
可参看:百度百科 南怀瑾 《羊城晚报》南怀瑾是怎样红起来的? 央视人物栏目《先生——南怀瑾》)等
南怀瑾先生的书
劝学网《南怀瑾全集》 佛源网站《南怀瑾全集》
南怀瑾先生国学著作合辑(chm文件 下载)注:经常有从网上下载的CHM文件打开无内容显示。解决方法:点击右键,选择属性,点击“解除锁定”应用,确定(见图)。
其他单行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