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媒体关注 >> 纸质媒体 >> 文章详细

20131024《青年时报》第A19版:家长会 家庭教育要多关注孩子的成长 “私塾先生”给家长们讲述纾压安心之道
作者: 发表时间:13-10-24 点击率:4135

网络版链接

电子版下载

点击图片放大

家庭教育要多关注孩子的成长

“私塾先生”给家长们讲述纾压安心之道

时报记者 钱慧

时报讯 家庭教育中,什么是本,什么是末?近日,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海锋时隔三年再次做客成长大讲堂,这次老师延续了上次的主题,别让孩子的教育本末倒置。经过三年的积累和沉淀,老师又有了更多关于家庭教育的体会和现场家长分享。

  杨老师一上来先给大家说文解字,就是根本,树根埋在地底下,看不见;就是末梢,树梢长在地面上,看得见。人们往往会舍本逐末,把显见的东西抓得太紧,而忽视了他们看不到的东西。

  杨老师认为,家长关注成绩没有错,但别忘了平易朴实的做人常识才是家庭教育的主体。只有根长好了,末梢才能更茂盛。

  孩子不缺知识 缺常识

  “为什么有些父母文化程度很低,也没听说过什么教育理论,却可以培养出很有出息的孩子;相反一些父母文化程度很高,也很重视教育方法,孩子却不尽如人意呢?杨老师的发问,让现场的家长沉默。家庭教育不是专家才晓得的事情,实际上自古以来,教育孩子都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普通百姓也能做得很好。

  现场,杨老师向大家展示了多幅丰子恺的画,有的是大人在干活孩子在一旁打扇,有的是一家人一起乘凉聊天,有的是老人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中国的家庭教育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人伦日用,这充满人世温情的礼乐风景,是最养人、最能给生命以安顿的。这些画都传达了一种意思——对家长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要给孩子树立好榜样、营造一个温暖的家庭氛围,所谓己立而后才能立人。有些家长把自己整个生活的重心偏移到孩子身上,事实上孩子会压力山大,究其实质很可能是在利用孩子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转嫁我们自己的压力。

  家长不缺耐心 缺信心

  谈到家长们普遍的焦虑情绪时,杨老师又抛出了第二个问题:教育的作用究竟有多大?我们如何证明:一个优秀的孩子,是我们把他教育好的,还是他本来就会好,甚至可能他本来会更好,我们给他拖后腿了呢?

  亚历山德拉和米娅是一对同卵双胞胎,她们出生后不久就被不同的家庭领养,一个生活在挪威的小村庄,一个生活在美国的大城市。长大后当她们再次相聚时,养父母惊讶地发现,这两个在完全不同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个性、脾气、喜好等却几乎一模一样。

  这是杨老师现场给大家看的一段视频。大量关于双胞胎的研究发现,后天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小得多。

  《大学》里说,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孩子,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杨老师还引用斯波克医生一段话安慰家长,当父母树立起自信心,能够自然而又放松地照顾宝宝的时候,就会收到最好的效果。即使会出点差错,也比由于强求完美而过分紧张好得多。

  孩子不是橡皮泥 更像橡皮筋

  杨老师接着问大家:如果你种下一棵苹果树,没有结出你想要的梨子,你会不会觉得这是栽培的失败呢?显然不会。而实际上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异远比苹果树和梨子树之间的差异大得多。

  我们常说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其实更确切的说法是孩子的弹性、生命的柔韧性很好。杨老师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孩子不是橡皮泥,可以让你随意塑形,而更像橡皮筋,当承受压力时就会变形,当压力消失时又会重回原形。

  大量关于领养儿童的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与养父母的相似性慢慢消失,而与亲生父母的相似性则会日益明显,我们可以在身边观察到父辈的兄弟姐妹,越到老年,他们的长相、脾气、言谈举止会越来越像。

  人在外力的作用下确实是可以发生改变,但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母爱比恋爱博大、深沉得多,但毕竟还是一种外因,如果我们发现某个孩子发生了影响一生的重大改变,或许只有一个可能,就是外力最终转化成了他自身成长的内力。而这种转化本质上不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它更需要家长的耐心、信心和平常心。

  ●互动

  家长:孩子上三年级,家庭作业不是很多,主要是做作业速度很慢,经常出现做到11点多的情况,一直催也没用。

  杨海锋:如果孩子已经尽力了,是因为他天生慢性子,你催只能适得其反,天性是很难去改变的。当然,也有可能孩子受环境而影响,比如家里有太多分散他注意力的事情,大人的交谈声、电视机的诱惑等,这是可以改善的。

  

  家长:孩子刚开始上学的时候怕孩子跟不上,孩子的妈妈对学习抓得很紧,成绩也都不错。我们开始放下心,不管他了,可一段时间后,孩子成绩又下滑了,这时我们又决定孩子要选择圈养

  杨海锋:我觉得放养不是就此放手,而是放松。大家不要误解了,我说让大家放轻松,不是说让大家放任不管,而是说不要纠结于放养圈养这些问题,只要夫妻之间达成一致,用一种你们自己觉得舒服的松紧程度一贯地去做,就可以了,一会儿松一会儿紧不是很好。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