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读书·读人·读书人 >> 读书频道 >> 阅读指引 >> 读书经验 >> 文章详细

有言在先:我对读书的基本看法(杨海锋)
作者: 发表时间:16-07-09 点击率:3080

 

做事第一,读书第二(读书又可一分为二,读无字书第一,读有字书第二)。我虽常常和大家大谈读书,但我并不认为读书高于一切,恰恰相反,真实的生活永远高于读书。陆九渊有句话“六经当注我,我何注六经?”生活是正文,文字只是注脚,不可颠倒本末。

 

书不在多,而在于精。读过一千本书的人,不一定比读过十本书的人强,一个人若是“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还不如不读书来得清爽、健康。中国有些古话,“一为文人便不足观”,“百无一用是书生”等等,说的就是这种读书人。

 

别人开的书单有没有用?关键看你怎么对待这些书单。世界上没有什么“必读书”,过来人开的书单最大的好处在于,它给你圈了一个范围。天底下的书据说不下一亿种,那些经得起考验的书单至少可以让你聚焦到其中一千种,而这一千种当中,究竟那几本真正适合你,这个没人可以告诉你,只有你自己摸索了。但我可以保证——“必有一款适合你”。

 

书不仅仅是工具,它是有个性的,有生命的。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你跟某某谈不来,那也没办法,不必强求。我现在大概能明白,为什么有些公认很好的书我读了没感觉——因为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啊,何苦难为自己呢?

我倡导读经典,绝不是因为我比各位读得多、读得好。恰恰相反,我读大学以前,与那些经常出现在推荐书单里的经典,几乎是绝缘的。后来才慢慢接触一些,也就慢慢体会到这些书的好处。但因为没有人引导,常常泛滥无归,走了不少弯路。这样一种切身的经历,促使我去做一些事情,帮助年轻人接触人类文化种最有价值的部分。我也在黑暗中,有幸能与你并肩而行,相互勉励

 

(待补充)

 

 

【附录】2012年与《都市周报》记者谈话整理:

 

我的“书房”——没有书房

今年年初搬来新居。在学校宿舍住了整整十年,后来是三代人住一个房间,在这样的环境中也读了十年书。

我的书房有时在餐厅、有时在卧室,有时在阳台,游击战。无处是书房,也无处不是书房(新居每个房间都有整面墙的书柜)。

没有书房,有得有失。读书的空间和生活的空间是完全融合的,可以让我这个人多点生活气、烟火气,多接一点地气。中国古人讲真正的学问,是不离日用常行的,学习中国文化,越来越远离平常人的平常生活,那肯定是学错了。

 

我书架上的书——大多可以扔掉

书架上虽然放了不少书(学校里还寄存了几箱书),但实际上这里头90%的书是没必要读的。

以前每到书店图书馆,都很自卑,被吞没的感觉。因为我看书速度慢、记性差,那么多好书,我怎么看得完,看得完也记不住。

现在明白,就像商场里的东西绝大多数没必要买,书店图书馆里的书绝大多数也没必要读(读它们反而是浪费生命)。读书不在数量多少,而在自己真正受用。我们是被那种信息爆炸、知识爆炸的论调给吓坏了,其实信息会爆炸、知识会爆炸,但那些最本源的智慧不会爆炸。

少则得,多则惑。

 

我最喜欢的书——源头活水

人类文明的源头:东方(中国和印度),西方(希腊和希伯来)

中国的三玄、四书、五经;印度的佛经;希腊的哲学;犹太的圣经——这是人类文明的精神源头,精华,最浓缩的、最鲜活的、最有营养的经典。

这些书产生于同一时期,雅斯贝尔斯(德国哲学家)所说的“轴心时代”(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前800~200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上的书,有很大的能量,可以润泽生命、启发生命、转化人生。

不是说那个时代的人更聪明,而是那个时代的人遮蔽少,更自然、更纯朴,如一缕清泉。

但是,这些书很难读,文字的隔阂,时代的隔阂等等。

中国的经典,我是经由王阳明、梁漱溟、牟宗三、顾城等人的书,开始慢慢有所契入。他们不是用文字解释文字,而是用生命来印证文字。所以读他们的书,可以直见心性。读他们的书,我见到了自己的真实生命,也依稀看到了一点圣贤的真实生命。印度的佛经,因为有中国僧人、居士近两千年的消化,我才得以经由慧能的《坛经》、禅宗的公案、日本的铃木大拙等,窥见一点点它的面貌。

对西方文化,还是有点雾里看花,虽然我读理工科,虽然我教经济学,虽然读了不少西方哲学的书。真正让我对西方文化有切身体认的,还是在我做心理咨询师的过程中。我喜欢的心理学著作:《罗杰斯著作精粹》;马斯洛《人性能达的境界》;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荣格自传》《弗洛姆文集》;森田正马的书等等。

 

经典的读法——求慢

读,杂书可“阅”,经典要“读”。

阅是用脑去理解、思辨;读则是要全身心去感受那个声音,用自己的身体去与之会通(亲身体会),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而不要急于从它那里获得什么。老老实实读,纯纯粹粹读,反反复复读——日本人称为“素读”。慢慢地自然能有所领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像《大学》、《中庸》、《老子》等等,和小朋友们一起诵读、和大学生一起晨读、和朋友们一起会读、还有自己读等等,已经读过几百遍了吧。这才慢慢进去了一点,像以前语文课上那样百种须索、千般计较的学法,永远在外面。

我们经典会读(即经典读书会),们每周聚在一起读一段,反复品味,三年下来已经读完了经典中的大部分,目前正在读周易,也一卦一卦地往下读。这种看似没有效率其实最有效率的。

读的过程本身就成了修行的过程,如果你读的时候心情很浮躁,那么你读的过程与你读的内容,就背道而驰了。

经典是在最本然、最自然的状态下流露的东西,所以只有在最本然、最自然的心境,我们才能进入经典的世界。

 

我的读书经历——回归

高中理科、大学工科(机械)研究生社科(管理)工作以后则更多地接触人文。几乎穿越了所有的学科大类。

外在的变化——内在的不变,其实我是用了十多年才慢慢发现我自己、回到我自己。我是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变化有一个方向——和自己的生命越来越近。物质世界人类社会个体生命。

机械专业也好、管理专业也好,都是帮助我理解我之外世界,却不能帮我认识我自己、安顿自己。这些学问都是与人生分离的、有隔的,它贴不到我的真实生命,所以也滋养不了我的真实生命(用《大学》这本书里的话讲,就是它不能润身)。在有些学问里头,我看不见我自己,也看不见别人。所以,我最终回到了中国传统的心灵学问(儒释道)西方的心灵学问(心理学),这是离人心和人生最近的书。

我不是出生在书香门第的,我之所以接触儒释道、接触心理学,只是为解决我自己人生中的问题(梁漱溟:问题中人)、给我自己的生命找出路,也就是如何为自己安身立命。我关心的是对自己的人生真正受用。

 

我做的事——知行合一

义塾“生生学堂”;“无形书院”;经典会读;“日新晨读”;“人心与人生”咨询等等。

我在商学分院工商管理系,我所做的事似乎都是“不务正业”。

初衷:帮助自己的生命成长,帮助别人的生命成长。用儒家的话讲就是:反求诸己,推己及人。

梁漱溟先生的一句话:如宋明人那样再创讲学之风,以孔颜的人生为现在的青年解决他烦闷的人生问题,一个个替他开出一条路来走去。

因为自己人生中有许多烦恼,在烦恼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希望可以帮助别人一起来面对烦恼、战胜烦恼。而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我对自己的人生也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接纳。

我没有刻意要做什么,我只是希望自己回到自己,用《中庸》里的话讲是“素其位而行”。中国文化不是讲生命本自具足吗?我能否凭着生命本有的一些东西——一些真实的感受、一些真切的愿望,以最简单、最平易、最自然的方式做一点事,说一点话呢?

从这几年来的实践看,我的生命是可以信任的,我无须凭借太多外在的东西(我只是一个讲师,既没有什么职称,也没什么职务,也没什么资源),最可以凭借的是自己本心真性。一个人回到了生命的本源,也就恢复了生命的元气。我多年来所做的事情,都是本源处自然生发的东西。

解决自己人生中的问题——发掘自己的生命源泉,自然能流淌出来有益于他人。这就是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做儿童读经,就是从我自己的家人(比如我儿子)、学校的同事、自己小区的居民、自己身边的学生开始的。

也正是回到生命本有的东西,我才体会到了一点中国儒释道文化的意义,明白了一点经典里头的意思。

我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在尝试寻找适合自己的形式,创造适合自己的形式。让自己的生命在这种形式中自然地生长、绽放。

 

亲近自己才能亲近经典

我们读经典,是要透过文字体贴到背后圣贤的真实生命,其实那个真实生命就是我们自己的生命,因为所有生命在本源处是一体的。我们之所以贴不到圣贤的生命,是因为我们贴不到自己的生命。

要亲近文化的源头,首先得亲近自己的源头。在自己的生活中做功夫,在自己生命上做功夫,踏实地做事、真诚地做人,才能真正接得上古人的精神。梁漱溟先生说:要实地去作这种生活,才可以讲这种学问。

我们读不懂经典,因为我们的生命与圣贤的生命不对应,我们得把自己的生命状态调整到可以接收的频率(就像收音机一样),才能接收到圣贤以心传心传递过来的东西。

当我们自己的生命开启了、激活了,我们所读的文字也会明白起来,原先那些死的字词,会自然而然向我们呈现它的意思。真的是这样,你活了,字也就活了。

 

复性而不是复古

有人以为我喜欢古书、喜欢国学,就应该家里装饰地古色古香,线装书,汉服,古玩,字画……这些都是表面的东西,我们没必要复古,把自己装扮成古人,我们不是演戏,不是做给别人看,而要过真实的生活。我们要做的复性,要复苏的是我们的真实生命、我们的本心真性,在我们自己身上再现先人那种生动的气韵、真挚的性情、伟大的人格(我们常常说人心不古)。我身上穿什么衣服、喝什么饮料,这个不是最重要的,洋装可以穿在身,重要的是我心依旧是中国心,没有这个本心,再好的形式也都是造作。对那些外在的东西不可太执着。生活上要与时俱进,孔子说“无可无不可”。

 

书只是外因——是书改变了自己,还是你改变了自己?

书的作用,犹如心理咨询,它只能助人自助。每个人的生命转变,最终都是要自己来完成的,咨询师只是一个外因。书也一样,书只能帮助你思考、行动,而不可能代替你思考、行动。(咨询是一个眼前有一个人和你说话,经典,则是遥远的时间、遥远的地方,有一个人和你说话)

啐啄同时:小鸡在里面“啐”蛋壳,母鸡在外面“啄”蛋壳。如果你自己没有准备好,再好的书也无法进入你的心里。甚至可能有害(如果母鸡先把蛋壳啄破了?对小鸡反而不好)。

其实当我们和一本书产生共鸣时,会有“啊,这正是我想说的,被你说去了”。这说明,那些有共鸣的书,只是把你心中本有却隐隐约约模模糊糊的东西,清晰地呈现出来而已。这也足以说明,书里的东西,本来就在你生命之中。

 

书只是地图

书只是人生的地图,我们不能只顾看地图,忘了走看真实的世界,不能光顾着看有字书,忘了看无字书。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生命是正文,书只是生命的注脚。

有些人读着读着,陷入了一个虚幻的世界里,孤芳自赏,顾影自怜。动不动很受伤,动不动发牢骚。古人说一为文人,便不足观

书不是我们逃避现实的避难所,而是重新回到现实的充电器。走到书里,是为了有更大的能量走进现实。用时下的话讲,就是读书要能产生“正能量”!

 

其他

孟子说“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善士可遇不可求,书则是你想找它便在那里,在活人里头找到知己、找到名师不易,但古人里找,则容易得多。

王阳明说“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行本是一件事。知之真切笃实处自然能唤起行,行之明觉精察处自然能有领悟。

我的一句座右铭: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出自朱光潜先生)

我所关心的:个体生命的修行和民族生命的复兴。

无形书院的宗旨: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我对自己的定位:不做学者做行者,不做文人做真人。

人生的幸福:用一生做一件自己热爱又有益他人的事。

读书、做事,只为自己受用,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暑假里一个晚上,社区经典诵读的家长和小朋友一个也没来,我就一个人在座位上对着空桌子诵读了半个小时的《易经》,然后关门回家。

师者,首要的是“传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梁漱溟先生的一句话:在人生路上相提携为师友结合之本。

学生的反映怎么样?这个我自己也不好说,或许你可以看看人人网,和微博,看看他们的回复呵呵。

当代的书看不看?XX之后的书看不看?这个问题,我仔细想了一下,比如韩寒、金庸、王朔、梁晓声、余华、史铁生、周国平、村上春树等等,还是有不少,但我总体上越来越趋向于用更多时间读经典,越来越趋向于回溯到源头。现代的书,看过也就看过了,和源头的书比起来,是稀释过的。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