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读书·读人·读书人 >> 读书频道 >> 阅读指引 >> 书单推荐 >> 文章详细

張之洞《書目答問》
作者: 发表时间:16-07-09 点击率:2991

 

【电子版下载】

《<书目答问>补正》张之洞撰   范希曾补正      上海古籍出版社

 

書目答問

清 張之洞著

目 錄:

  書目答問分類表

  書目答問略例

  卷一:经部總目

  卷二:史部總目

  卷三:子集總目

  卷四:集部總目

  卷五:丛书目

 


 《書目答問》分類表:

一、經部總目

1、正經正注:

(1)十三經五經四書合刻本
(2)諸經分刻本
(3)附諸經讀本

2、列朝經注經說經本考證:

(1)易
(2)書
(3)詩
(4)周禮
(5)儀禮
(6)禮記
(7)三禮總義
(8)樂
(9)春秋左傳
(10)春秋公羊傳
(11)春秋穀梁傳
(12)春秋總義
(13)論語
(14)孟子
(15)四書
(16)孝經
(17)爾雅諸經總義
(18)諸經目錄文字音義
(19)石經

3、小學:

(1)說文
(2)古文篆隸真書各體書
(3)音韻
(4)訓詁

二、史部總目

1、正史:

(1)二十四史二十一史十七史合刻本
(2)正史分刻本
(3)正史注補表譜考證

2、編年:

(1)司馬通鑒
(2)別本紀年
(3)綱目

3、紀事本末
4、古史
5、別史
6、雜史:

(1)事實
(2)掌故
(3)瑣記

7、載記
8、傳記
9、詔令奏議

10、地理:

(1)古地志
(2)今地志
(3)水道
(4)邊防
(5)外紀
(6)雜地志

11、政書:

(1)歷代通志
(2)古制
(3)今制

12、譜錄:

(1)姓名
(2)年譜
(3)名物

13、金石:

(1)金石目錄
(2)金石圖像
(3)金石文字
(4)金石義例

14、史評:

(1)論史法
(2)論史事

三、子部總目

1、周秦諸子
2、儒家:

(1)議論經濟
(2)理學
(3)考訂

3、兵家
4、法家
5、農家
6、醫家
7、天文演算法:

(1)中法
(2)西法
(3)兼用中西法

8、術數
9、藝術
10、雜家
11、小說家
12、釋道家:

(1)釋家
(2)道家

13、類書

四、集部總目

1、楚辭
2、別集:

(1)漢魏六朝
(2)唐五代
(3)北宋
(4)金元
(5)明
(6)清理學家集
(7)清考訂家集
(8)清古文家集
(9)清駢體文家集
(10)清詩家集
(11)清詞家集

3、總集:

(1)文選
(2)文
(3)詩
(4)詞

4、詩文評

五、叢書目

1、古今人著述合刻叢書
2、國朝一人自著叢書

 

書目答問略例

此編爲告諸生童而設,非是著述,海內通人見者,幸補正之。

 

  諸生好學者來問應讀何書,書以何本爲善。偏舉既嫌絓漏,志趣學業亦各不同,因錄此以告初學。

  讀書不知要領,勞而無功;知某書宜讀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此編所錄,其原書爲修四庫書時所未有者十之三四。四庫雖有其書,而校本、注本晚出者十之七八。今爲分別條流,慎擇約舉,視其性之所近,各就其部求之。又於其中詳分子目,以便類求。一類之中,復以義例相近者使相比附。再敘時代,令其門徑秩然,緩急易見。凡所著錄,並是要典雅記,各適其用。皆前輩通人考求論定者。總期令初學者易買易讀,不致迷罔眩惑而已。弇陋者當思擴其見聞,汎濫者當知學有流別。

  凡無用者、空疏者、偏辟者、殽惑者不錄,古書爲今書包括者不錄,注釋淺陋者、妄人刪改者不錄。若今人著述有關經史要義,確知已成書者,間附錄其書名,以備物色,且冀好事爲刊行之。

  經部舉學有家法實事求是者,史部舉義例雅飭考證詳核者,子部舉近古及有實用者,集部舉最著者。每一類之後,低一格者爲次錄。

  多傳本者舉善本,未見精本者舉通行本,未見近刻者舉今日見存明本。子史小種多在通行諸叢書內,若別無精本及尤要而希見者,始偶一舉之。有他善本,即不言通行本。凡云又某本者,有異同。

  近人撰述,成而未刊、刊而未見者尚多,要其最著者約略在是。至舊籍習聞者,此錄未及,其書可緩。京師藏書,未在行篋,蜀中無從借書,訂補俟諸他日。

  茲乃隨手記錄,欲使初學便於翻檢,非若藏書家編次目錄,故不盡用前人書目體例。學海堂本即皇清經解。津逮本即津逮秘書。問經堂本即問經堂叢書。皆取便省,他叢書仿此。官書據提要偁臣工編輯者,止注敕編,以別於御撰。

  《漢書藝文志》有互見例,今於兩類相關者,間亦互見,注其下。

  凡不著時代者,皆國朝人。此爲求書計,故生存人著述亦有錄者,用經世文編例,錄其書,闕其名。

  所舉二千餘部,疑似浩繁,然分類以求,亦尚易盡,較之汎濫無歸者則爲少矣。諸生當知其約,勿駭其多。

 

光緒元年九月日,

提督四川學政、侍讀銜翰林院編修張之洞記。

卷一 經部

(經學、小學書,以國朝人為極,於前代著作,擷長棄短,皆已包括其中,故于宋元明人從略。)

〇 正經正注第一

(此為誦讀定本,程試功令,說經根柢。注疏本與明監本五經,功令並重。)

《十三經注疏》。(共四百一十六卷。乾隆四年武英殿刻附考證本,同治十年廣州書局覆刻殿本,阮文達西元刻附校勘記本,明北監本,明毛晉汲古閣本。目列後。阮本最于學者有益,凡有關校勘處旁有一圈,依圈檢之,精妙全在於此。四川書坊翻刻阮本,訛謬太多,不可讀,且削去其圈,尤謬。明監、汲古本不善。)

《周易正義》十卷,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尚書正義》二十卷,舊題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

《毛詩正義》七十卷,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

《周禮注疏》四十二卷,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儀禮注疏》五十卷,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禮記正義》六十三卷,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

《春秋左傳正義》六十卷,晉杜預集解、唐孔穎達正義。

《春秋公羊傳注疏》二十八卷,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

《春秋穀梁傳注疏》二十卷,晉范甯集解、唐楊士勳疏。

《孝經注疏》九卷,唐玄宗禦注、宋邢昺疏。

《論語注疏》二十卷,魏何晏等集解,宋邢昺疏。

《孟子注疏》十四卷,漢趙岐注、舊題宋孫奭疏。

《爾雅注疏》十卷,晉郭璞注、宋邢昺疏。

(《毛詩》、《儀禮》,皆依疏本子卷計數,《孝經》亦依疏分卷。)

相台岳氏本《古注五經》。(宋嶽珂校刻。明翻刻宋本。武英殿翻刻本附考證,江南翻刻本,貴陽翻刻本,廣州翻刻本,成都翻刻本。)

《易》九卷,王韓注,附《略例》一卷。《書》十三卷,孔傳。《詩》二十卷,毛傳、鄭箋。《春秋左氏傳》三十卷,杜集解。《禮記》二十卷,鄭注。(便文可稱相台五經。)

永懷堂古注《十三經》。(明金蟠、葛鼒同刻本,今江寧書局補足印行。又杭州局刻本。諸經注,即明李元陽刻注疏本。《孝經》題漢鄭氏注,實是唐玄宗注。)

《易》九卷,附《略例》一卷。

《書》二十卷。

《詩》二十卷。

《儀禮》十七卷。

《周禮》四十二卷。

《禮記》四十九卷。

《春秋左傳》三十卷。

《公羊傳》二十八卷。

《穀梁傳》二十卷。

《論語》二十卷。

《孟子》十四卷。

《孝經》九卷。

《爾雅》十卷。

稽古樓單注巾箱本《十三經》。(星子幹氏刻本。皆古注,《論語》並刻朱注,《毛詩》間采孔疏。)

明監本宋元人注《五經》。(明經廠本,揚州鮑氏刻本,南昌萬氏刻本,又江寧局本,又崇道堂本,又武昌局本。通行杜氏巾箱《六經》單注本,尚不謬。坊本音注,皆不可據。)

《易宋朱子本義》四卷。

《宋程子傳》四卷。(江甯本本義,依《朱子》原本十二卷,兼刻程傳,他本無。)

《書》宋蔡沈集傳六卷。《詩》朱子集傳八卷。(武昌局本附序。)

《春秋》舊用宋胡安國傳,乾隆間廢,改用《左傳》杜注三十卷。(江甯本左傳有姚培謙補注,鮑本合刻三傳,附《春秋傳說匯纂》。)

《禮記》元陳澔《集說》十卷。(崇道堂本兼錄禦案。新刻《五經》,江寧本最善。)

明洪武定制,試士經義,用注疏及此數本。《春秋》兼用《左》、《公》、《穀》、胡、張洽五《傳》。《永樂五經大全》成書後,即專用此本。國子監雕板,因至今沿稱"監本"。今明監本希見,姑以舊名統攝之。

《四書章句集注》十九卷。(明經廠大字本,揚州鮑刻本,南昌萬刻本,武昌局本,皆合五經刻。)

以上正經、正注合刻本

毛鄭《詩》三十卷,(《詩譜》一卷,《毛詩音義》三卷,附《毛詩校字記》一卷。嘉慶甲子木瀆周氏校刻本。)

重刻嘉靖本(《周禮》鄭注十二卷,附《劄記》一卷。顧廣圻校。黃丕烈刻士禮居叢書本。明嘉靖徐氏有翻刻相台嶽氏三《禮》單注本,今偶一見,不錄。)

福禮堂《周禮注》十二卷。(周氏刻本,張青選清芬閣重刻本。鄭注,附《釋文》。)

影宋嚴州單注本《儀禮》十七卷,附《校錄》一卷。(士禮居校本,武昌局翻黃本。鄭注。)

影宋景德本《儀禮疏》五十卷。(蘇州汪氏校刻本。)

影宋撫州單注本《禮記》二十卷,附《考異》二卷。(張敦仁校刻本,武昌局翻張本。鄭注。)

惠校本《禮記注疏》六十三卷。(惠棟依宋本校。和氏刻本。)

影宋單注本《公羊傳》十二卷。(汪士鐘刻本。何注。)

校宋本《孟子》趙注十四卷,孫奭《音義》二卷。(孔繼涵刻微波榭遺書本。)

附《釋文爾雅》單注本十卷。(清芬閣校。郭注。)

武昌局刻《周禮》、《儀禮》、《公羊》、《穀梁》、《孝經》、《爾雅》單注大字本。(皆古數。卷數仍舊。)

仿宋本《周易本義》十二卷。(曹寅揚州詩局刻本,武英殿重刻宋大字本。)

重刻宋本《周易本義》十二卷,附《呂氏音訓》。(寶應劉氏校刻本。宋呂祖謙《音訓》。《音訓》別有金華叢書本。)

《周易傳義音訓》八卷,附《易學啟蒙》。(程傳、朱本義,宋董楷合編。《呂氏音訓》新附。高均儒校。盱眙吳氏望三益齋刻本。)

《書傳音釋》六卷,附《書》序。(蔡傳,宋鄒季友音釋。高均儒校。吳氏望三益齋本。)

翻刻宋淳祐大字本《四書集注》二十六卷。(國朝刻本。)

璜川吳氏仿宋本《四書集注》二十六卷,附《考》四卷。(吳志忠校。嘉慶辛未刻本。)

以上正經、正注分刻本(注疏乃欽定頒發學官者,宋元注乃沿明制通行者,四書文必用朱注,鄉會試五經文及經解,古注仍可採用,不知古注者,不得為經學。)

古香齋袖珍五經四書。(康熙間內府刻。無注。《春秋》無傳。)

秦氏巾箱本九經。(秦鏷刻。有音無注。《易》三卷,《書》四卷,《詩》四卷,《禮記》六卷,《周禮》六卷,《春秋左傳》十七卷,《孝經》一卷,《論語》二卷,《孟子》七卷。)

計樹園《十一經讀本》。(全文無注,直音。嘉慶元年萬廷蘭刻。無《論語》、《孟子》,經文皆依殿本注疏,勝於旁訓,惟《公》、《穀》無傳之經文未錄。)

《春秋四傳》合刻本三十八卷。(《左》、《公》、《穀》、胡,元失名人編。通行本。)

《周禮讀本》十二卷。(袁櫆校刻本。)

得齋校本《周官禮注》六卷。(殷盤校刻本。鄭注間采賈疏及宋人說。)
《周官精義》十二卷。(連鬥山。通行本。不能得單注本者初學止可讀此。)

《儀禮章句》十七卷。(吳廷華。乾隆丁醜、嘉慶丙辰兩刻本。阮元編錄《皇清經解》學海堂刻本,極善。)

《儀禮易讀》十七卷。(馬之駉。通行本。便於初學,惟字太小。)

《左傳讀本》三十卷。(道光間敕撰。殿本,貴陽官本,清河官本。)

以上諸經讀本附
──右正經正注

〇 列朝經注經說經本考證第二

(空言臆說、學無家法者不錄。)

《鄭氏易注》十卷。(漢鄭玄。盧見曾刻《雅雨堂叢書》輯本,又廣州刻《古經解匯函》本三卷,附《補遺》一卷。)

《周易鄭注》十二卷。(丁傑輯補。陳春刻湖海樓叢書本。)

馬王《易翼》一卷。(問經堂輯本。)

陸氏《周易述》一卷。(吳陸績。《古經解匯函》重刻孫堂輯本,又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本三卷。)

子夏《易傳》一卷。(孫馮翼刻《問經堂叢書》輯本,又張澍《二酉堂叢書》輯本,又玉函山房輯本。此唐以前人依託,今通志堂、漢魏叢書所收十一卷本,乃宋以後人偽作。)

《周易集解》十七卷。(唐李鼎祚。雅雨堂本,《古經解匯函》重刻盧本,明毛晉刻《津逮秘書》本,張海鵬照曠閣刻《學津討源》本,又明木瀆周氏刻本,仁和葉氏刻周本。)

李氏《易解賸義》一卷。(李富孫。顧修刻《讀畫齋叢書》本。)

《周易口訣義》六卷。(唐史徵。孫星衍刻《岱南閣叢書》本,《古經解匯函》重刻孫本。)

漢魏二十一家《易注》卷。(孫堂輯。刻本。)

孫氏《周易集解》十卷。(孫星衍。岱南閣別行巾箱本,伍崇曜刻《粵雅堂叢書》本。)

《周易虞氏義》九卷,《虞氏消息》二卷,《虞氏易禮》二卷,《虞氏易事》卷,《易言》二卷,《易候》一卷。(張惠言。《茗柯全集》本。學海堂本無《易事》、《易言》、《易候》。劉逢祿《虞氏易言補》、《易虞氏五述》,李銳《周易虞氏略例》,未見傳本。)

《周易鄭氏義》二卷。(同上。)

《周易荀氏九家義》一卷。(同上。)

《易義別錄》十四卷。(同上。孟喜、姚信、翟子元、蜀才、京房、陸績、幹寶、馬融、宋衷、劉表、王肅、董遇、王廙、劉瓛、子夏。)

《周易姚氏學》八卷,《周易通論月令》二卷。(姚配中。汪守成刻本。)

《卦氣解》一卷。(宋翔鳳。自著《浮溪精舍叢書》本。)

《周易補疏》二卷。(焦循。《焦氏叢書》本,學海堂本。)

《易緯》十二卷。(八種。武英殿聚珍版本,杭州、福州重刻本,《古經解匯函》本。目列後。凡言聚珍版本者,福州皆有重刻本,杭州亦重刻第一單三十九種小字本。)

《乾坤鑿度》二卷。(偽。)《乾鑿度》二卷。(藝海珠塵亦刻。)

《稽覽圖》二卷。(珠塵亦刻。)《秋終備》一卷。《通卦驗》二卷。《乾元序制記》一卷。(偽。)《是類謀》一卷。(珠塵亦刻。)《坤靈圖》一卷。(緯與讖異,皆古經說,純駁不一,宜分別觀之。)

《易緯略義》三卷。(張惠言。《茗柯全集》本。《錢塘易緯稽覽考正》一卷,未刊。)

《乾鑿度鄭注》二卷。(丁傑輯補。雅雨堂本。)

《讀易別錄》三卷。(全祖望。鮑廷博刻《知不足齋叢書》本。)

《周易義海撮要》十二卷。(宋李衡。納蘭性德編刻《通志堂經解》本,廣州書局《重刻通志堂經解》本。)

《易小帖》八卷。(毛奇齡。《西河集》本。)

《易例》二卷。(惠棟。周永年、李文藻刻《貸園叢書》本,張海鵬刻《借月山房匯鈔本》,錢熙祚刻《指海》本。)

《易箋》八卷。(陳法。京師貴州館刻本。)

《易圖明辨》十卷。(胡渭。錢熙祚刻《守山閣叢》本,粵雅堂本。)

《易圖條辨》一卷。(張惠言。《茗柯全集》本。)

《春秋占筮書》三卷。(毛奇齡。《西河集》本。)

《易音》三卷。(顧炎武。《顧氏音學五書》本,學海堂本。)

《京氏易傳》三卷。(漢京房。《津逮秘書》本,《學津討源》本。此書多言占候,故四庫列術數類,惟漢學家多與相涉,未便歧出,姑附于此。)

《易漢學》八卷。(惠棟。單行本,畢沅刻《經訓堂叢書》本。孟、虞、京、幹、鄭、荀。王保訓輯《京氏易》八卷,嚴可均校補,未刊。)

《易象鉤解》四卷。(明陳士元。守山閣本。)

《仲氏易》三十卷。(毛奇齡。《西河集》本,學海堂本。)

《易說》六卷。(惠士奇。家刻本,學海堂本。)

《周易述》十九卷。《易微言》二卷。(惠棟。盧氏刻本。)

《周易述》補四卷。(江藩,自刻本。二書皆有學海棠本。)

《易確》十二卷。(許桂林。自刻本。)

《易話》二卷,《易廣記》三卷。(焦循。《焦氏叢書》本。)

《太極圖說遺議》一卷。(毛奇齡。《西河集》本。)

《河圖洛書原舛編》一卷。(同上。)

《周易本義辨證》五卷。(惠棟。常熟蔣光弼《省吾堂匯刻書》本。)

以上易之屬(雜道家言者不錄。魏關朗易傳,唐郭京《周易舉正》,皆偽書,不錄。)

《尚書大傳定本》八卷。(漢伏勝。陳壽祺校注。廣州原刻本,《古經解匯函》重刻陳本,又雅雨堂本三卷。)

《尚書馬鄭注》十卷。(孫星衍輯。岱南閣別行本。龔自珍《尚書序大義》,《尚書馬氏家法》,未見傳本。)

《古文尚書疏證》八卷。(閻若璩。家刻本,吳氏天津刻本。)

《尚書今古文注疏》三十卷。(孫星衍。平津館本,學海堂本。孫勝於王。)

《尚書後案》三十卷。(王鳴盛。原刻單行本,學海堂本。周用錫《尚書證義》,未見傳本。臧琳《尚書集解》一百二十卷,臧鏞堂補,未刊。)

《尚書釋天》六卷。(盛百二。學海堂本。)

《尚書地理今釋》一卷。(蔣廷錫。借月山房本,《指海》本,學海堂本。)

《禹貢錐指》二十卷,圖一卷。(胡渭。原刻本,學海堂本。程瑤田《禹貢三江考》,在《通藝錄》內,又學海堂本。)

《禹貢鄭注釋》二卷。(焦循。《焦氏叢書》本。)

《禹貢集釋》三卷,附《錐指正誤》一卷。(丁晏。六藝堂自刻本。)

《尚書補疏》二卷。(焦循。《焦氏叢書》本,學海堂本。)

《尚書說》一卷。(宋翔鳳。浮溪精舍本。)

《尚書余論》一卷。(丁晏。自著《六藝堂詩禮七編》本。)

《太誓答問》一卷。(龔自珍。吳縣潘氏滂喜齋刻本。)

《古文尚書撰異》三十三卷。(段玉裁。自著《經韻樓叢書》本,學海堂本。)

《尚書中候鄭注》五卷。(《學津》輯本。)

《禹貢會箋》十二卷。(徐文靖。徐氏六種本。)

《古文尚書考》二卷。(惠棟。省吾堂本,學海堂本。明梅鷟《古文尚書考異》,已括閻、惠、王諸家書內。)

《尚書集注音疏》十二卷,《尚書經師系表》一卷。(江聲。原刻篆書、真書兩本,學海堂本。)

《尚書王氏注》二卷。(魏王肅。馬國翰輯。《玉函山房輯佚書》之一。止標列近古尤要及輯本獨詳者數種,餘具總義類原書中。)

以上書之屬(不知今古文之別者不錄。)

《毛氏傳疏》三十卷。(陳奐。單行本,叢書本。)

《毛氏傳箋通釋》三十二卷。(馬瑞辰。道光十五年刻本。)

《毛詩後箋》卷。(胡承珙。《墨莊遺書》本。許桂林《毛詩後箋》八卷,未刊。)

《毛詩稽古編》三十卷。(陳啟源。單行本,學海堂本。錢大昭《詩古訓》十二卷,未刊。)

《詩經小學》四卷。(段玉裁。經韻樓本,學海堂本。)

《毛鄭詩考正》四卷。(戴震。《戴氏遺書》本,學海堂本。)

《毛鄭詩釋》四卷。(丁晏。六藝堂本。)

《詩廣詁》三十卷。(徐璈。刻本。)

《毛詩補疏》五卷。(焦循。《焦氏叢書》本,學海堂本。)

《詩禮征》十卷。(包世榮。家刻本。)

《校正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二卷。(丁晏校。六藝堂本,《古經解匯函》重刻丁本,又《津逮》本。)

《陸璣疏考證》一卷。(焦循。《焦氏叢書》本。)

《詩經稗疏》四卷。(王夫之。《船山遺書》本。)

《續詩傳鳥名》三卷。(毛奇齡。《西河集》本。)

《詩地理考》六卷。(宋王應麟。《玉海》附刻本,《津逮》本,《學津》本。)

《毛詩地理釋》四卷。(焦循。)

《詩氏族考》六卷。(李超孫。別下齋本。)

《毛詩識小》三十卷。(林伯侗。《修本堂遺書》本。)

《詩本音》十卷。(顧炎武。《音學五書》本,學海堂本。)

《毛詩韻訂》十卷。(苗夔。自刻本。)

《毛詩證讀》卷。(翟灝。刻本。)

《詩音表》一卷。(錢坫。錢氏四種本。)

《詩經廿二部古音表集說》卷。(夏炘。自著《景紫堂全書》本。)

《詩聲類》十二卷,《分例》一卷。(孔廣森。 軒所著書本。)

《毛詩王氏注》四卷,《義駁》一卷,《奏事》一卷,《問難》一卷。(魏王肅。玉函山房輯本。)

《毛詩異同評》三卷。(晉孫毓。)《難孫氏毛詩評》一卷。(陳統。)

玉函山房輯本。

《毛詩指說》一卷。(唐成伯璵。通志堂本。)

《毛詩通考》二十卷,《鄭氏詩譜考正》一卷。(林伯桐。修本堂本。)

《毛詩重言》一卷,《毛詩雙聲疊韻說》一卷。(王筠。鄂宰四種本。)

《魯詩故》三卷。(玉函山房輯本。)

《齊詩傳》二卷。(玉函山房輯本。近人別有《齊詩翼奉學》一卷。)

《韓詩故》二卷,《韓詩內傳》一卷,《韓詩說》一卷。(漢韓嬰。玉函山房輯本。邵晉涵《韓詩內傳考》,有刻本,未見。)

《韓詩薛君章句》二卷。(漢薛漢。玉函山房輯本。)

《韓詩內傳征》四卷。(宋綿初。刻本。嚴可均輯《韓詩》二十一卷,附《魯詩》、《齊詩》、《漢人詩說》,未刊。)

《韓詩外傳》十卷。(漢韓嬰。趙懷玉校本,周廷寀校注本,吳氏望三益齋刻周趙合校本,《古經解匯函》本,又《津逮》、《學津》、通津草堂三本,皆遜。陳瑑《韓詩外傳疏證》十卷,未見傳本。)

《三家詩考》一卷。(宋王應麟。《玉海》附刻本,《津逮》本,《學津》本。)

《詩考補注》二卷,《補遺》一卷。(林伯桐。修本堂本。)

《詩考異字箋餘》十四卷。(周邵蓮。嘉慶元年刻本。)

《三家詩異文疏證》六卷,《補遺》三卷。(馮登府。道光十年自刻本,又學海堂、《續刻經解本》二卷。別有《三家詩異義遺說》二十卷,未刊。)

《三家詩遺說考》十五卷。(陳壽棋。家刻本。)

《四家詩異文考》五卷。(陳喬樅。自刻本。)

《呂氏家塾讀詩記》三十二卷。(宋呂祖謙。錢儀吉編刻《經苑》本,明嘉靖陸釴刻本。)

《詩緝》三十六卷。(宋嚴粲。明刻本。)

《詩說》三卷,《附錄》一卷。(惠周惕。家刻本,借月山房本,《指海》本,學海堂本。)

《某溪詩經補注》二卷。(戴震。《戴氏遺書》本,學海堂本。)

《虞東學詩》十二卷。(顧鎮。刻本。)《詩古微》卷。(魏源。自刻本。魏所著有《書古微》、《公羊古微》,未見傳本。)

《三家詩拾遺》十卷。(範家相。守山閣本。)

《毛詩寫官記》四卷,劄記二卷。(毛奇齡。《西河集》本。)

《毛詩義》二十四卷。(李黼平。廣州原刻本,學海堂本。)

《毛詩古音考》六卷。(明陳第。《學津》本。)

《毛詩名物圖說》九卷。(徐鼎。乾隆三十六年刻本。)

以上《詩》之屬(詩家與四家《詩》皆不合者不錄。子貢《詩傳》,申培《詩說》,皆偽書,不錄。)

《禮說》十四卷。(惠士奇。原刻本,上海彭氏重刻本,學海堂本。)

《周禮疑義舉要》七卷。(江永。原刻本,守山閣本,學海堂本。)

《周禮漢讀考》六卷。(段玉裁。經韻樓本,學海堂本。徐養原《周禮故書考》,沈夢蘭《周官學》,未見傳本。)

《周禮故書疏證》卷。(宋世犖。台州叢書本。)

《周官禮鄭氏注箋》十卷。(莊綬甲。馬宗梿《周禮鄭注疏證》,未見傳本。)

《周禮釋注》二卷。(丁晏。六藝堂本。)

《周官祿田考》三卷。(沈彤。《果堂集》本,學海堂本。)

《周禮軍賦說》四卷。(王鳴盛。學海堂本。)

《考工記圖》二卷。(戴震。《戴氏遺書》本,學海堂本。)

《考工創物小記》一卷,(《磬折古義》一卷,《溝洫疆理小記》一卷,《九穀考》一卷。程瑤田。在《通藝錄》內,學海堂本。)

《車製圖考》一卷。(阮元。揅經堂本,學海堂本。較錢《坫車制考》尤核。朱鴻《考工記車制參解》,未刊。)

《考工輪輿私箋》二卷。(鄭珍。)附圖一卷。(今人。同治戊辰莫氏刻本。)

《肆獻裸饋食禮纂》三卷。(任啟運。《釣台遺書》本。互見。)

《周官記》五卷,《周官說》五卷。(莊存與。《味經齋遺書》本。)

以上《周禮》之屬(疑經者不錄。)

《儀禮鄭注句讀》十七卷,(附《監本正誤》一卷,《石經正誤》一卷。張爾岐。通行本。吳廷華《儀禮章句》,已入讀本。)

《儀禮圖》六卷。(張惠言。阮刻單行本,武昌局刻縮本。遠勝宋楊複圖。)

《儀禮釋例》一卷。(江永。張海鵬刻《墨海金壺》本,守山閣本。《墨海金壺》印行不多,所刻書皆在《守山閣叢書》中。)

《禮經釋例》十三卷。(淩廷堪。儀征阮氏《文選樓叢書》本,學海堂本。)

《儀禮正義》四十卷。(胡培翬,沔陽陸氏蘇州刻本,內有十二卷楊大堉補。)

《儀禮漢讀考》一卷。(段玉裁。經韻樓本,學海堂本。)

《儀禮古今文疏義》卷。(胡承珙。《墨莊遺書》本,徐養原《儀禮古今文疏證》,有刻本,未見。)

《儀禮故書疏證》卷。(宋世犖。《台州叢書》本。)

《儀禮注疏詳校》十七卷。(盧文弨。抱經堂本。)

《儀禮正訛》十七卷。(金曰追。刻本。)

《儀禮石經校勘記》四卷。(阮元。粵雅堂本。)

《儀禮釋官》九卷。(胡匡衷。家刻本,學海堂本,胡肇智重刻本。)

《釋宮譜增注》一卷。(江永。《指海》本。)

《禮經宮室答問》二卷。(洪頤煊。自著《傳經堂叢書》本。胡培翬《儀禮宮室定制考》,未見傳本。)

《弁服釋例》八卷。(任大椿。王氏刻本,學海堂本。)

《喪服傳馬王注》一卷。(問經堂輯本。)

《喪服文足征記》十卷。(程瑤田。通藝錄本,學海堂本。)

《喪服會通》卷。(吳嘉賓。自刻本。)

《儀禮管見》四卷。(褚寅亮。家刻本。)

《儀禮小疏》八卷。(沈彤。《果堂集》本,《學海堂》本。)

《儀禮釋注》二卷。(丁晏。六藝堂本。)

《儀禮私箋》八卷。(鄭珍。遵義唐氏刻本,江寧重刻本。)

《儀禮集編》四十卷。(盛世佐。刻本。)

《讀禮通考》一百二十卷。(徐乾學。原刻通行本。)

《儀禮識誤》三卷。(宋張淳。聚珍本,杭本,福本,經苑本,榮譽刻《得月簃叢書》本。)

《儀禮集釋》三十卷,《儀禮釋宮》一卷。(宋李如圭。聚珍本,福本,經苑本。《釋宮》有守山閣本,金壺本。二書雖善,已為今書該括。)

《儀禮析疑》十七卷。(方苞。《望溪全集》本。)

《儀禮逸經傳》二卷。(元吳澄。《吳文正公集》本,通志堂本,《學津》本。)

《饗禮補亡》一卷。(諸錦。吳省蘭刻《藝海珠塵》本。宋劉攽《補士相見義、公食大夫義》,在公是集中。)

以上儀禮之屬(有意攻駁古注者不錄。)

《禮記集說》一百六十卷。(宋衛湜。通志堂本。)

《續衛氏禮記集說》一百卷。(杭世駿。活字版本。)

《禮記陳氏集說補正》三十八卷。(陸元輔代納蘭性德撰。通志堂本。)

《禮記訓纂》四十九卷。(朱彬。咸豐元年刻本。)

《禮記偶箋》三卷。(萬斯大。萬氏《經學五書》本,《續刻得月簃叢書》本。錢坫《內則注》三卷,未刊。)

《禮記訓義擇言》八卷。(江永。原刻本,守山閣本,金壺本。)

《禮記補疏》三卷。(焦循。《焦氏叢書》本,學海堂本。許桂林《禮記長義》四卷,未見傳本。)

《禮記集解》六十卷。(孫希旦。蘇州新刻本。張敦仁《撫本禮記鄭注考異》二卷,附《仿宋撫本禮記》後。)

蔡邕《月令章句》二卷。(蔡雲輯。道光四年王氏刻本,又馬瑞辰輯注本。)

《深衣考誤》一卷。(江永。單行本,學海堂本。)

《深衣釋例》三卷。(任大椿。《燕禧堂五種》本。)

《燕寢考》三卷。(胡培翬。刻本,學海堂本。)

《明堂大道錄》八卷。(惠棟。經訓堂本。)

《禘說》上下卷。(同上。同上。)

《大戴禮記盧辯注》十三卷。(雅雨堂校本,聚珍本,福本。)

《大戴禮記補注》十三卷,《敘錄》一卷。(孔廣森。 軒所著書本,揚州局本,學海堂本無《敘錄》。)

《大戴禮記解詁》十三卷,《敘錄》一卷。(王聘珍。自刻本。)

《大戴禮記正誤》一卷。(汪中。學海堂本。)

《夏小正傳》二卷。漢戴德傳。孫星衍校。岱南閣別刻巾箱本。

《夏小正考注》一卷。(畢沅校。經訓堂本。)

《夏小正疏義》四卷,附《釋音異字記》。(洪震煊。傳經堂本,學海堂本。)

《夏小正》四卷,《校錄》一卷,《集解》四卷。(顧鳳藻。士禮居本。王筠《夏小正正義》卷,鄂宰四種本。)

《曾子注釋》四卷。(阮元。文選樓本,學海堂本。即《大戴禮》之十篇。)

《孔子三朝記》七卷,目錄一卷。(洪頤煊。傳經堂本。)

以上《禮記》之屬

《白虎通義》四卷。(漢班固。抱經堂校本,聚珍本,福本。此書皆言禮制,故入此類。)

《禮論鈔》三卷。(宋庾蔚之。玉函山房輯本。)

《三禮義宗》三卷。(梁崔靈恩。玉函山房輯本。)

《禮箋》三卷。(金榜。單行本,學海堂本。原書十卷,未全刻。)

《禮學卮言》六卷。(孔廣森。 軒所著書本,學海堂本。)

《三禮義證》卷。(武億。道光癸卯聊城楊氏刻本。)

《禮說》四卷。(淩曙。學海堂本。本名《禮論》。)

《禮說》卷。(金鶚。沔陽陸氏刻本。)

《求古錄禮說補遺》一卷。(金鶚。潘氏滂喜齋編刻本。)

《禮說》一卷。(陳喬樅。家刻本。)

《郊社禘祫問》一卷。(毛奇齡。《西河集》本,《藝海珠塵》本。)

《大小宗通釋》二卷。(同上。同上。同上。)

《宗法小記》一卷。(程瑤田。《通藝錄》本,學海堂本。)

《釣台遺書》四卷。(任啟運。彭氏刻本。)

《五禮通考》二百六十二卷。(秦蕙田。原刻本。最有用。宋陳祥道《禮書》,朱子儀《禮經傳通解》,江永《禮書綱目》,皆括其中。)

《質疑》二卷。(杭世駿,讀書齋本,學海堂本。)

《讀禮志疑》六卷。(陸隴其。單行本,《正誼堂全書》本。)

《參讀禮志疑》二卷。(汪紱。單行本。)

《三禮圖集注》二十卷。(宋聶崇義。通志堂本,日本翻刻本,通行翻刻本。是書多訛謬,以古書存目備考。孫星衍、嚴可均同撰《三禮圖》三卷,未刊。)

以上三《禮》總義之屬(三《禮》家不考禮制、空言禮意者不錄。)

《樂律全書》四十二卷。(明朱載堉。明刻本十種。)

《禦纂律呂正義》五卷。(康熙五十二年。殿本。)

《律呂新論》二卷。(江永。守山閣本。錢塘《律呂古義》六卷,亦名《律呂考文》,未見傳本。)

《律呂闡微》十卷。(江永。)

《竟山樂錄》四卷。(毛奇齡。《西河集》本。)

《樂縣考》二卷。(江藩。粵雅堂本。)

《燕樂考原》六卷。(淩廷堪。《淩次仲集》本,粵雅堂本。)

《聲律通考》卷。(今人。廣州刻本。)

《琴操》二卷。(漢蔡邕。平津館本,讀畫齋本。他部無可隸,附此。)

《琴譜》六卷。(元熊朋來。粵雅堂本,《指海》本。內有唐開元《十二詩譜》。)

以上《樂》之屬

《春秋釋例》十五卷,《長曆》一卷。(晉杜預。岱南閣校本,聚珍本,福本,又席氏掃葉山房本,《古經解匯函》本。)

《春秋土地名》一卷,《長曆》一卷。(晉杜預。微波榭校本,掃葉山房本。)

《左傳賈服注輯述》二十卷。(李貽德。余姚朱氏刻本。馬宗梿先有輯本刊行,李書為詳,且有發揮。)

《春秋左氏古義》卷。(臧壽恭。刻本。錢塘《春秋左傳古義》六卷,未刊。)

《左傳詁》五十卷。(洪亮吉。《集外續刻》本。)

《春秋左傳補注》十卷。(元趙汸。通志堂本,龔麟翔《玉玲瓏閣叢刻》本。)

《左傳杜解補正》三卷。(顧炎武。《亭林遺書》本,學海堂本,借月山房本,《指海》本,《璜川叢書》本。)

《左傳補注》六卷。(惠棟。《貸園叢書》本,守山閣本,金壺本,學海堂本。)

《左傳補注》三卷。(馬宗梿。原刻本,學海堂本。)

《左傳補注》一卷。(姚鼐。《惜抱軒集》本。沈欽韓《左傳補注》十二卷、《考異》十卷,未見傳本。)

《左通補釋》三十二卷。(梁履繩。家刻本。原書共六種,統名《左通》,尚有《駁證》、《考異》、《廣傳》、《古音》、《臆說》五種,未刊。)

《左傳小疏》一卷。(沈彤。《果堂集》本,學海堂本。)

《左傳補疏》五卷。(焦循。《焦氏叢書》本,學海堂本。)

《左傳舊疏考證》八卷。(劉文淇。道光十八年刻本。原書十二卷。)

劉炫《規杜持平》六卷。(邵瑛。原刻本。)

《左傳事緯》十二卷,《附錄》八卷。(馬驌。自刻本,漢陽朝宗書室活字版本無《附錄》。)

《補春秋長曆》十卷。(陳厚燿。刻本。今人烏程汪氏《補春秋長曆》,未刊。)

《春秋經傳朔閏表》二卷。(姚文田。在《邃雅堂學古錄》內,家刻本。鄒伯奇《春秋經傳日月考》,乃學計一得之一編,在《鄒徵君遺書》內。)

《春秋經傳朔閏表發覆》四卷。(施彥士。附刻范景福《春秋上律表》四篇,求己堂八種本。孔繼涵《春秋閏例日食例》,未見傳本。)

《春秋地名考略》十四卷。(徐善代高士奇撰。高文恪四部稿本。)

《春秋地理考實》四卷。(江永。學海堂本。)

《春秋世族譜》一卷。(陳厚燿。與李淇《春秋世紀編》合刻本,道光十九年湯刻本。)

《春秋名字解詁》二卷。(王引之。自刻本,附經義述聞後。)

《左傳姓名同異考》四卷。(高士奇。高文恪四部稿本。)

《春秋識小錄》九卷:(《職官考略》三卷,《地名辨異》三卷,《左傳人名辨異》三卷。程廷祚。《綿莊遺書》本,珠塵本。林伯桐《春秋左傳風俗》二十卷,未刊。)

以上《春秋左傳》之屬

《春秋繁露》十七卷。(漢董仲舒。戴震、盧文弨校。聚珍本,福本,抱經堂本。)

《春秋繁露注》十七卷。(淩曙注。《古經解匯函》本。)

《春秋公羊通義》十一卷,敘一卷。(孔廣森。 軒所著書本,學海堂本。)

《春秋正辭》十三卷。(莊存與。味經齋本,學海堂本。龔自珍《春秋決事比》,未見傳本。)

《公羊何氏釋例》十卷。(劉逢祿。學海堂本。褚寅亮《公羊釋例》三十卷,未刊。)

《公羊何氏解詁箋》一卷。(同上。同上。)

《論語述何》二卷。(同上。同上。)

《公羊禮說》一卷。(淩曙。學海堂本。別有《公羊禮疏》十一卷、《公羊問答》二卷,未見傳本。)

《公羊逸禮考征》一卷。(陳奐。潘氏滂喜齋刻本。)

《公羊補注》一卷。(馬宗梿。刻本。)

《公羊補注》一卷。(姚鼐。《惜抱軒集》本。)

《發墨守評》一卷,《箴膏肓評》一卷,《穀梁廢疾申何》二卷。(劉逢祿。學海堂本。)

以上《春秋公羊傳》之屬

《春秋經解》十五卷。(宋孫覺。聚珍本,福本。)

《穀梁釋例》四卷。(許桂林。粵雅堂本題一卷,實四卷。)

《穀梁禮證》二卷。(侯康。伍元薇刻《嶺南遺書》本。馬宗梿《穀梁傳疏證》,未見傳本。)

《穀梁補注》一卷。(姚鼐。《惜抱軒集》本。)

《穀梁大義述》卷。(柳興宗。有刻本,未見。邵晉涵《穀梁古注》、洪亮吉《公穀古義》,未刊。)

以上《春秋穀梁傳》之屬

《箴膏肓》一卷,《起廢疾》一卷,《發墨守》一卷。(漢鄭玄。問經堂輯本,珠塵本,亦在黃奭輯《高密遺書》內。)

《春秋古經說》二卷。(侯康。《嶺南遺書》本。)

《春秋大事表》五十卷,《輿圖》一卷,《附錄》一卷。(顧棟高。原刻本,學海堂本太少。)

《春秋十論》一卷。(洪亮吉。《卷施閣集續刻》本。)

《半農春秋說》十五卷。(惠士奇。家刻本。)

《春秋屬辭比事記》四卷。(毛奇齡。《西河集》本,學海堂本。)

《春秋經傳比事》二十二卷。(林春溥。《竹柏山房十一種》本。)

《春秋三傳異文箋》十三卷。(趙<王旦>。學海堂本。)

《春秋三傳異文釋》十三卷。(李富孫。蔣光煦刻《別下齋叢書》本。錢塘《春秋三傳釋疑》十卷,未刊。)

《春王正月考》一卷。(明張以寧。《指海》本,通志堂本。)

《春秋日食質疑》一卷。(吳守一。《指海》本,借月山房本。)

《春秋毛氏傳》三十六卷。(毛奇齡。《西河集》本。)

《春秋屬辭辨例編》六十卷。(張應昌。蘇州局本。)

《春秋胡氏傳辨疑》二卷。(明陸粲。《指海》本。)

《春秋胡傳考誤》一卷。(明袁仁。《學津》本。)

《春秋集傳纂例》十卷。(唐陸淳。玉玲瓏閣本,錢儀吉刻經苑本,《古經解匯函》重刻錢本。)

《春秋微旨》三卷。(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學津》本。)

《春秋集傳辨疑》十卷。(同上。玉玲瓏閣本,《古經解匯函》重刻龔本。)

《春秋金鎖匙》一卷。(元趙汸。微波榭本,《學津》本。)

《春秋集傳》十五卷。(同上。通志堂本。)

《春秋說略》四卷。(郝懿行。《郝氏遺書》本。)

以上《春秋》總義之屬(《春秋》家與三《傳》皆不合者不錄。陸氏三種,於三《傳》皆加攻駮,因唐以前書,舉以備考。)

《論語鄭注》十卷。(宋翔鳳輯。浮溪精舍本。鄭珍輯《論語三十七家注》四卷,未刊。)

《論語義疏》十卷。(梁皇侃。殿本,知不足齋本,《古經解匯函》重刻鮑本。)

《論語正義》二十卷。(劉寶楠。江寧刻本。徐養原《論語魯讀考》、包慎言《論語溫故錄》,未見傳本。)

《論語稽求篇》七卷。(毛奇齡。《西河集》本,學海堂本。)

《魯論說》三卷。(程廷祚。《綿莊遺書》本。)

《論語俟質》三卷。(江聲。胡珽,《琳琅秘室叢書》活字本。)

《論語駢枝》一卷。(劉台拱。《劉氏遺書》本,學海堂本。)

《論語後錄》五卷。(錢坫。錢氏四種本。)

《論語補疏》三卷。(焦循。《焦氏叢書》本,學海堂本。)

《論語偶記》一卷。(方觀旭。學海堂本。)

《論語說義》十卷。(宋翔鳳。浮溪精舍本。)

《鄉黨圖考》十卷。(江永。通行本,學海堂本。)

《論語類考》二十卷。(明陳士元。湖海樓本,《歸雲別集》本。)

《論語後案》二十卷。(黃式三。道光甲辰活字版本。)

以上《論語》之屬。(《論語》、《孟子》,北宋以前之名,《四書》,南宋以後之名。若統於《四書》,則無從足《十三經》之數,故視注解家之分合別列之。韓愈、李翱《論語筆解》,偽書,不錄。)

《孟子音義》二卷。(宋孫奭。士禮居影宋蜀大字本,抱經堂本,微波榭本,韓岱雲本,成都局本,又通志堂本。此真孫奭作,疏乃偽讬。)

《孟子趙注補正》六卷。(宋翔鳳。浮溪精舍本。)

《孟子劉熙注》一卷。(宋翔鳳輯。浮溪精舍本。)

《孟子正義》三十卷。(焦循。《焦氏叢書》本,學海堂本。錢東垣《孟子解誼》十四卷、錢侗《孟子正義》十四卷,未刊。)

《孟子四考》四卷。(周廣業。乾隆乙卯刻本。)

《孟子雜記》四卷。(明陳士元。湖海樓本。)

《孟子生卒年月考》一卷。(閻若璩。學海堂本。)

《孟子時事略》一卷。(任兆麟。《心齋十種》本。)

以上《孟子》之屬

《四書釋地》一卷,《續》一卷,《又續》二卷,《三續》二卷。(閻若璩。通行本,學海堂本。)

《四書釋地辨證》二卷。(宋翔鳳。浮溪精舍本,學海堂本。)

《四書賸言》四卷,補二卷。(毛奇齡。《西河集》本。)

《四書考異》七十二卷。(翟灝。原刻本,《總考》《條考》各半。學海堂本,止《條考》三十六卷。)

《四書典故辨正》二十卷。(周炳中。刻本。淩曙《四書典故核》六卷、許桂林《四書因論》二卷,未刊。)

《四書摭餘說》七卷。(曹之升。通行本。)

《四書拾遺》五卷。(林春溥。《竹柏山房十一種》本。)

《大學證文》四卷。(毛奇齡。《西河集》本。)

《大學古義說》二卷。(宋翔鳳。浮溪精舍本。)

《四書經注集證》十九卷。(吳昌宗。通行本。此書括元詹道傳《四書纂集》在內。)

以上《四書》之屬

《孝經鄭氏解輯》一卷。(臧庸輯。知不足齋本。)

《孝經鄭氏注》一卷。(嚴可均輯。自著《四錄堂類集》本。)

《孝經義疏補》九卷。(阮福。文選樓本,學海堂本一卷。)

《孝經精義》一卷,《後錄》一卷,《或問》一卷,《餘論》一卷。張敘。乾隆三年刻本。

《孝經外傳》一卷。(周春。《珠塵》本。)

《孝經述注》一卷。(丁晏。六藝堂本。周中孚《孝經匯解》,未見傳本。)

《中文孝經》一卷。(周春。《珠塵》本。)

《孝經匯纂》三卷。(孫念劬。嘉慶四年刻本。)

以上《孝經》之屬變改原書篇次者不錄。知不足齋叢書有《古文孝經孔傳》一卷、《今文孝經鄭氏注》一卷,皆偽書,不錄。

《爾雅漢注》三卷。(臧庸輯。問經堂叢書本。)

《爾雅古義》十二卷。(黃奭輯。黃奭刻《漢學堂叢書》本。嚴可均輯《爾雅一切注音》十卷,未刊。)

《爾雅義疏》二十卷。(郝懿行。孫郝聯薇校刻足本,沔陽陸氏刻本、學海堂本皆未足。郝勝於邵。)

《爾雅正義》二十卷。(邵晉涵。原刻、重刻通行本,學海堂本。)

《爾雅補郭》二卷。(翟灝。自刻本。戴鎣《爾雅郭注補》正卷,未見傳本。)

《爾雅釋義》十卷,《釋地以下四篇注》四卷。(錢站。《錢氏四種》本。錢大昭《爾雅釋文補》三卷、錢繹《爾雅疏證》十九卷,未刊。)

《釋宮小記》一卷,《釋草小記》一卷,《釋蟲小記》一卷。(程瑤田。通藝錄內,學海堂本。互見。)

《釋祀》一卷。(董蠡舟。)

《釋服》卷。(宋翔鳳。浮溪精舍本。)

《釋骨》一卷。(沈彤,果堂集本。)

《釋繒》一卷。(任大椿。燕禧堂本,學海堂本。)

《釋舟》一卷。(洪亮吉。《卷施閣集》本。)

以上《爾雅》之屬(講《爾雅》不通小學者不錄。)

《禦纂七經》。(殿本,杭州局本,武昌局本,成都書院本不精。目列後,此當敬遵與正注同。)

《周易折中》二十二卷。(康熙五十四年依古本經傳分編。又乾隆二十年欽定《周易述義》十卷,殿本。)

《書經傳說匯纂》二十一卷。(康熙末至雍正八年。)

《詩經傳說匯纂》二十一卷。(康熙末年。又乾隆二十年欽定詩義折中二十卷,多宗毛、鄭,殿本。)

《春秋傳說匯纂》三十八卷。(康熙三十八年。)

《周官義疏》四十八卷。(乾隆十三年。)

《儀禮義疏》四十八卷。(同上。)

《禮記義疏》八十二卷。(同上。)

《古微書》三十六卷。(明孫瑴。章刻本,陳刻本,活字版本,守山閣本,金壺本。孫書本有《焚微》、《線微》、《闕微》、《刪微》四種,總名《微書》,此其《刪微》一種。)

《七緯》三十八卷。(趙在翰輯。福州小積石山房刻本。)

《玉函山房輯佚書》經編三百五十二種。(馬國翰輯。濟南新刻本。經史子集四編皆刊行,此編皆周秦至唐經說經注。)

《漢魏遺書鈔一百八種》。(王謨輯。原刻本。分四冊,無卷數,經史子集四類。此百八種,止經翼一門,皆漢魏至隋經注經說。)

《古經解鉤沈》三十卷。(余蕭客輯。原刻本,魯氏重刻本。)

《五經異義》漢許慎。(並《駁義》漢鄭玄。一卷,《補遺》一卷。王複輯。問經堂本,《珠塵》本。)

《五經異義疏證》三卷。(陳壽祺。家刻本,學海堂本。)

《鄭志》三卷,《附錄》一卷。(錢東垣等校。秦鑒刻《汗筠齋叢書》本,粵雅堂重刻秦本,又聚珍本,福本,問經堂本,《古經解匯函》重刻孫本,漢學堂本。)

《六藝論》一卷。(陳鱣輯。別下齋刻本。)

《聖證論》一卷。(馬國翰輯。玉函山房本。互見。漢魏遺書本。)

《高密遺書》十四種。(黃奭輯刻漢學堂本。《六藝論》,《易注》,《尚書注》,《尚書大傳注》,《毛詩譜》,《箴膏肓》、《釋廢疾》、《發墨守》,《喪服變除》,《駮五經異義》,《答臨孝存周禮難》,《三禮目錄》,《魯禘祫義》,《論語注》,《鄭志》,《鄭記》。)

《經稗》六卷。(鄭方坤。以上十二書,皆輯古說。)

《九經古義》十六卷。(惠棟。《貸園叢書》本,省吾堂本,學海堂本。馬應潮《九經古義注》,未刊。)

《詩書古訓》六卷。(阮元。粵雅堂本。)

《助字辨略》五卷。(劉淇。康熙五十年刻本,聊城楊氏刻本。)

《經傳釋詞》十卷。(王引之。家刻本,守山閣本,學海堂本。馮登府《十四經詁答問》十卷,未刊。)

《經義雜記》三十卷,《敘錄》一卷。(臧琳。家刻本,學海堂本。)

《經問》十八卷,《經問》三卷。(毛奇齡。《西河集》本。)

《群經補義》五卷。(江永。單行本,學海堂本。)

《經咫》一卷。(陳祖範。家刻本。)

《經學卮言》六卷。(孔廣森。 軒所著書本,學海堂本。)

《經傳小記》一卷。(劉台拱。《劉氏遺書》本。)

《經義知新記》一卷。(汪中。學海堂本。其《述學內篇》二捲入集部。)

《群經識小》八卷。(李惇。學海堂本。)

《五經小學述》二卷。(莊述祖。《珍藝宦遺書》本。)

《考信錄》三十六卷。(崔述。《東壁遺書》本。《考信錄提要》、《唐虞》、《夏》、《商》、《豐鎬》、《洙泗》、《豐鎬別錄》、《洙泗餘錄》、《孟子事實錄》、《續說》、《附錄》。)

《經義述聞》三十二卷。(王引之。自刻本,江西刻本,學海堂本只二十八卷。)

《五經要義》一卷,《五經通義》一卷。(宋翔鳳。浮溪精舍本。)

《左海經辨》二卷。(陳壽祺。家刻本,學海堂本。)

《通藝錄》四十二卷。(程瑤田。自刻本。)

《群經宮室圖》二卷。(焦循。《焦氏遺書》本。近人有《經義圖說》,巾箱本,雖為程試而作,然勝於宋明人《六經圖》。)

《六經天文編》二卷。(宋王應麟。《學津》本,《玉海》附刻本。)

《經書算學天文考》一卷。(陳懋齡。學海堂本。)

《觀象授時》十四卷。(秦蕙田,方觀承。學海堂摘本。此《五禮通考》之一門,阮《經解》摘出,于學者亦便。)

《邃雅堂學古錄》七卷。(姚文田。家刻本。)

《學計一得》二卷。(鄒伯奇。《鄒微君遺書》本。互見子部《演算法》。)

《九經說》十七卷。(姚鼐。江甯朱刻本,《惜抱軒集》本。錢大昭《經說》十卷,未刊。)

《經義未詳說》五十四卷。(徐卓。自刻本。)

《群經平議》十卷。(今人。《俞氏叢書》本。)

《十三經客難》五十五卷。(龔元玠。江西刻本。)

《隸經文》四卷。(江藩。粵雅堂本。)

《說學齋經說》一卷。(葉鳳毛。《珠塵》本。)

《巢經巢經說》一卷。(鄭珍。家刻本。)

《句溪雜著》五卷。(陳立。自刻本。)

《經義叢鈔》三十卷。(學海堂本。體例未協,中有精粹。)

以上諸經總義之屬

《經義考》三百卷。(朱彝尊。揚州馬氏刻本,重刻通行本。)

《經義考補正》十二卷。(翁方綱。自著《蘇齋叢書本》。錢東垣《補經義考》四十卷、《續經義考》二十卷,未刊。)

《通志堂經解》目錄一卷。(翁方綱注。蘇齋叢書本,粵雅堂本。)

《十三經注疏姓氏》一卷。(翁方綱。《蘇齋叢書》本。)

《授經圖》四卷。(明朱睦。黃虞稷、龔翔麟同編。玉玲瓏閣本。畢沅、洪亮吉《傳經表》一卷、《通經表》一卷,未見傳本。)

國朝漢學師承記八卷,附經師經義目錄一卷。(江藩。原刻本,粵雅堂本。)

《西京博士考》二卷。(胡秉虔。錢氏刻《藝海珠塵續編》本。)

《五經文字》一卷,附《五經文字疑》一卷。(唐張參。微波榭本,馬曰璐《小玲瓏山館叢書》本,廣州刻《小學匯函》即馬本,西安石本。)

《九經字樣》一卷,附《九經字樣疑》一卷。(唐唐元度。微波榭本,小玲瓏山館本,《小學匯函》刻馬本,西安石本。)

《刊正九經三傳沿革例》一卷。(宋嶽珂。任大椿刻本,知不足齋本,粵雅堂本,海甯陳氏刻本,又叢書大字本。)

《九經誤字》一卷。(顧炎武。《亭林遺書》本,《指海》本,借月山房本。錢大昕《經典文字考異》三卷,未刊。)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一百九十九卷。(《山井鼎考文》,《物觀補遺》。日本刻本,阮刻巾箱本。《易》、《書》、《詩》、《左》、《禮記》、《論語》、《孝經》、《孟子》。)

《經典文字辨證》五卷。(畢沅。經訓堂本。)

《注疏考證》六卷。(齊召南。學海堂本,原附殿本注疏後。《書》、《禮記》、《左》、《公》、《穀》。)

《十三經注疏校勘記》二百四十三卷。(阮元。原刻單行本,學海堂本,又散附阮刻注疏各卷之後。)

《經典釋文》三十卷,《考證》三十卷。(唐陸德明《釋文》,盧文弨《考證》。抱經堂本,武昌局翻本,成都局翻本附《孟子音義》,通志堂本未善。)

蜀大字本《三經音義》四卷。(《論語》一卷,《孝經》一卷,《孟子》上下卷。岱南閣本,士禮居刻別行本。)

《漢魏音》四卷。(洪亮吉。卷施閣本。)

《九經補韻附考證》一卷。(宋楊伯岩。錢侗考證。汗筠齋本,粵雅堂本,《學津》本。)

《經讀考異》八卷。(武億。原刻本,學海堂本。錢繹《十三經斷句說》十三卷、錢侗《群經古音鉤沉》四卷,未刊。)

《十三經音略》十二卷。(周春。粵雅堂本。)

《經籍籑詁》一百一十六卷,附《補遺》。(阮元。揚州原刻本。以經為主,故列此。)

《十經文字通正書》十四卷。(錢坫。原刻本,間有誤處。)

《群經音辨》七卷。(宋賈昌朝。張士俊刻《澤存堂四種》本,粵雅堂本。)

以上諸經目錄文字音義之屬

《漢石經》。(殘字六百七十五字,熹平四年。翁方綱重摹南昌府學石本,紹興府學再摹石本。錄此以見漢刻體勢,若遺文則《隸釋》、《隸續》為詳。)

《唐石經》。開成二年。西安府學石本,乾符修改,後樑補刻,明王堯惠補缺。《十三經》無《孟子》,明人補刻。

《國朝石經》。(乾隆五十八年敕刊,嘉慶八年敕改定。國子監石本。《十三經》皆備,文字多依古本,與通行本多異,極精核。)

《石經考》一卷。(顧炎武。《亭林遺書》本,借月山房本,《指海》本。《漢唐蜀石經》,亦詳《金石萃編》中。)

《石經考》一卷。(萬斯同。省吾堂本。)

《石經考異》二卷。(杭世駿。《杭氏七種》本。)

《漢石經殘字考》。(翁方綱。《複初齋集》。)

《魏三體石經殘字考》二卷。(孫星衍。平津館本。)

《唐石經校文》十卷。(嚴可均。《四錄堂類集》本。王朝《唐石經考正》一卷附《十三經拾遺》後。錢大昕《唐石經考異》一卷未刊。)

《蜀石經殘字》一卷。(王昶。摹刻板本,學海堂收《經義叢鈔》內。)

北宋汴學《篆隸二體石經記》一卷。(丁晏。六藝堂自刻本。)

《石經考文提要》十三卷。(彭元瑞。刻本。阮元《儀禮石經校勘記》,已入《儀禮》。)

《石經補考》十二卷。(馮登府。自刻本,《學海堂經解續刻》本六卷。《國朝》、《漢》、《魏》《唐》、《蜀》、《北宋》、《南宋》。)

以上石經之屬(此乃經文本原,故別為類,杭考原流,馮考文字。)

──右列朝經注、經說、經本考證(此類各書為讀正經、正注之資糧。)

〇 小學第三

(此小學謂六書之學,依《漢書藝文志》及《四庫目錄》。)

《說文解字》十五卷。(漢許慎。宋徐鉉校定附字。平津館小字本,《小學匯函》重刻孫本,汲古閣五次剜改大字本,朱校大字本即毛本,藤花榭額氏刻中字本,廣州新刻陳昌治編錄一篆一行本。孫本最善,陳本最便。)

《汲古閣說文訂》一卷。(段玉裁。袁廷檮刻本,武昌局刻附《段注說文》後。嚴可均《段氏說文訂訂》一卷,未刊。)

《說文舊音》一卷。(畢沅輯。經訓堂本。)

《說文校議》三十卷。(姚文田、嚴可均同撰。原刻本,歸安姚氏咫進齋重刻本,李氏《半畝園叢書》本。)

《說文斠詮》十四卷。(錢坫。家刻本。)

《說文解字考異》卷。(姚文田。姚氏咫進齋家刻本,未畢工。鈕樹玉《說文考異》三十卷,未見傳本。)

《說文系傳》四十卷,附《校勘記》三卷。(南唐徐鍇。苗夔校。壽陽祁氏刻本,歸安姚氏翻祁本,《小學匯函》重刻祁本,汪本、馬本不善。)

《說文系傳校錄》三十卷。(王筠。自刻本。錢師慎《說文系傳刊誤》二卷,未刊。)

《說文解欄位氏注》三十卷,《六書音韻表》二卷。(段玉裁。原刻本,蘇州重刻本,學海堂本,武昌局本附《段氏汲古閣說文訂》一卷。)

《說文段注訂》八卷。(鈕樹玉。原刻本,武昌局本。)

《說文段注匡謬》八卷。(徐承慶。姚氏咫進齋刻本,未畢工。馮桂芬《說文段注考正》十六卷,未見傳本。)

《說文釋例》二十卷,《說文句讀》三十卷。(王筠。自刻本。)

《說文新附考》六卷,《續考》一卷。(鈕樹玉。原刻本,武昌局本。鄭珍《說文新附考》四卷,尤精核,未刊。)

《說文逸字》二卷,(鄭珍。)《附錄》一卷,《補遺》一卷。(今人。家刻本。)

《說文翼》十六卷。(嚴可均。姚氏咫進齋本,未畢工。)

《說文正俗辨字》八卷。(李富孫。新刻本。)

《說文聲系》十四卷。(姚文田。家刻本,吳刻本,粵雅堂本。錢塘《說文聲系》二十卷,未刊。)

《說文聲讀表》七卷。(苗夔。自刻本。別有《說文聲讀表》,未刊。)

《說文字原韻表》卷。(胡重。金刻本。《錢侗說文音韻表》五卷、《說文孳乳表》二卷,未刊。)

《說文聲類》二卷。(嚴可均。四錄堂本。)

《說文龤聲譜》卷。(張惠言。)

《說文通訓定聲》十八卷,《柬韻》一卷。(朱駿聲。原刻本,甚便初學。)

《漢學諧聲》二十卷,《古音論》一卷,《附錄》一卷。(戚學標。原刻本。)

《六書說》一卷。(江聲。琳琅秘室本。)

《轉注古義考》一卷。(曹仁虎。《珠塵》本。)

《六書轉注說》一卷。(夏炘。景紫堂本。)

《說文引經考》二卷。(吳玉搢。姚氏咫進齋本。)

《說文引經考證》八卷。(陳瑑。武昌局本。臧禮堂《說文引經考》二卷、張澍《說文引經考證》,未見傳本。)

《說文古語考》二卷。(程際盛。刻本。錢繹《說文解字讀若考》三卷、《說文解字闕疑補》一卷,錢侗《說文重文小箋》二卷:未刊。)

《惠氏讀說文記》十四卷。(惠棟。借月山房本,《指海》本。)

《席氏讀說文記》十五卷。(席世昌。借月山房本,《指海》本。)

《說文管見》三卷。(胡秉虔。家刻本。許桂林《許氏說音》十二卷、《說文後解》十卷,未刊。)

《說文答問疏證》一卷。(錢大昕答,薛傳均疏證。原刻本,姚氏咫進齋重刻本,巾箱本。)

《小學考》五十卷。(謝啟昆。嘉慶丙子刻本。)

《字通》一卷。(宋李從周。《珠塵》本,知不足齋本。)

《說文字通通釋》卷。(刻本。)

《復古編》二卷。(宋張有。張氏刻本。)

《篆韻譜》五卷。(南唐徐鍇。蘇州馮氏刻本,《小學匯函》本,《函海》本不善。)

《說文通檢》十四卷。(今人。同治十二年廣州新刻本,附《說文》後。此書為翻檢《說文》而設,極便。毛謨《說文檢字》二卷,止可檢汲古本,原刻重刻兩本,皆在成都。)

《說文義證》五十卷。(桂馥。楊氏原刻本,武昌局翻本。宋鑒《說文解字疏》、馬宗梿《說文字義廣注》,未見傳本。)

《說文聲訂》二卷。(苗夔。自刻本。錢大昭《說文統釋》六十卷,未刊。)

《說文疑疑》二卷。(孔廣居。家刻本。)

《說文拈字》四卷。(王玉樹。原刻本。)

《說文群經正字》二十八卷。(邵瑛。嘉慶丙子刻本。)

《說文提要》一卷。(武昌局本。)

《別雅》五卷。(吳玉搢。刻本。)

《拾雅》二十卷。(夏味堂。原刻本,劉際清刻《青照堂叢書》本。)

以上小學類《說文》之屬(元、明人講《說文》者,多變古臆說,不錄。《說文》兼形、聲、義三事,故別為一類。)

《汗簡》三卷,《目錄敘略》一卷。(宋郭忠恕。汪啟淑刻本,汪立名一隅草堂本。此書多沿誤,鄭珍《汗簡箋正》七卷,極精,未刊。)

《薛氏鐘鼎款識》二十卷。(宋薛尚功。阮刻本。)

《積古齋鐘鼎款識》十卷。(阮元。通行本。學海堂本,未摹篆文,不便學者。)

《筠清館金文》卷。(吳榮光。自刻本。)

《繆篆分韻》五卷。(桂馥。自刻本。)

《隸釋》二十七卷,《隸續》二十一卷。(宋洪適。汪刻本,江甯洪刻附正誤本。又單刻《隸續》二十一卷,曹寅揚州詩局本。)

《隸韻》十卷,《考證》二卷,《碑目考證》一卷。(宋劉球。翁方綱考證。秦恩複刻本。)

《漢隸字原》六卷。(宋婁機。汲古閣本。)

《隸辨》八卷。(顧藹吉。通行本。)

《隸篇》十五卷,《續》十五卷,《再續》十五卷。(翟雲升。自刻本。)

《字林考逸》八卷。(任大椿。燕禧堂本。)

《玉篇》三十卷。(梁顧野王元本。唐孫強增字,宋陳彭年等重修。澤存堂本,《小學匯函》重刻張本,鄧顯鶴重刻張本附《劄記》,《楝亭五種》本,又明經廠大字本。)

《類篇》四十五卷。(宋司馬光等。楝亭五種本,姚氏咫進齋本。)

《欽定滿洲蒙古漢字三合切音清文鑒》三十三卷。(乾隆四十四年敕撰。殿本。)

《欽定西域同文志》二十四卷。(乾隆二十八年敕撰。殿本。國書、漢字、蒙古字、西番字、托忒字、回字。)

《龍龕手鑒》四卷。(遼僧行均。張丹鳴刻本,釋藏本。多佛書俗字。宋夏竦《古文四聲韻》五卷,汪啟淑刻本,全本汗簡不錄。)

《六書故》三十三卷。(元戴侗。明刻本,《小學匯函》本。)

《佩觿》三卷。(宋郭忠恕。澤存堂本,又單行本。)

《字鑒》五卷。(元李文仲。澤存堂本。)

以上小學類古文、篆、隸、真書、各體書之屬(古今各體形屬。《康熙字典》道光七年重修,人人皆知,不贅列。)

《廣韻》五卷。(隋陸法言《切韻》元本,唐孫愐、宋陳彭年等重修。澤存堂本,鄧顯鶴重刻張本,曹寅《楝亭五種》本,又明經廠大字本,《小學匯函》重刻張本、明本兩本,張本較勝。)

《集韻》十卷。(宋丁度等。《楝亭五種》本,姚氏咫進齋本。)

《韻會舉要》三十卷。(元黃公紹原本,熊忠刪。元刻明補本。注所引有古書。)

《佩文詩韻》五卷,(禮部官本。)《官韻考異》一卷。(吳省欽。《珠塵》本。)

《音論》一卷。(顧炎武。顧氏《音學五書》本,學海堂止摘中卷。)

《古音表》二卷。(同上。苗夔《經韻鉤沈》,未刊。)

《唐韻正》二十卷。(同上。)

《唐韻考》五卷。(紀容舒。守山閣本。)

《古韻標準》四卷,《四聲切韻表》四卷。(江永。《貸園叢書》本,粵雅堂本,守山閣本。)

《音學辨微》一卷。(江永。借月山房本,《指海》本,合前二種沔陽陸氏刻本。)

《聲韻考》四卷。(戴震。《戴氏遺書》本,貸園叢書本,經韻樓本。)

《聲類表》十卷。(同上。《戴氏遺書》本。)

《六書音韻表》二卷。(段玉裁。附《段注說文》後。互見。)

《四聲韻和表》五卷。(洪榜。刻本。)

《古音諧》八卷。(姚文田。姚氏咫進齋本。簡明易曉。)

《聲類》四卷。(錢大昕。集外單行本,粵雅堂本。)

《韻補》五卷。(宋吳棫。《連筠簃叢書》校本。)

《韻補正》一卷。(顧炎武。《亭林遺書》本,借月山房本,《指海》本,《連筠簃》本。《苗夔韻補正》,未刊。)

《補部韻略》五卷。(宋丁度等。《楝亭五種》本,姚氏咫進齋重刻曹本。錢孫保影宋鈔足本,未刊。此書不合于古,不行於今,特藉以考見當時程試之制。)

《五音集韻》十五卷。(金韓道昭。明刻本。)

以上小學類音韻之屬(音韻聲屬。)

《倉頡篇》三卷。(孫星衍輯。岱南閣本。)

《急就篇》四卷。(漢史遊。唐顏師古注,宋王應麟補注。陳氏獨抱廬本,《津逮》本,《學津》本,《玉海》附刻本。)

《急就章考異》一卷。(孫星衍。岱南閣別刻行本,《小學匯函》本。)

《小學鉤沈》十九卷。(任大椿。山陽汪氏刻本。)

《方言注》十三卷。(漢揚雄。晉郭璞注。丁傑校。抱經堂本,聚珍本,福本,《小學匯函》本。《方言》、《釋名》、《小爾雅》、《廣雅》四種,明郎奎金刻《五雅》,《漢魏叢書》,《古今逸史》,皆並有之,但無校注,不善。)

《方言疏證》十三卷。(戴震。《戴氏遺書》本。錢繹《方言箋疏》十三卷,錢侗《方言義證》六卷,未刊。)

《續方言》二卷。(杭世駿。《杭氏七種》本,《珠塵》本。)

《續方言補正》一卷。(程際盛。《珠塵》本。)

《釋名疏證》八卷,《補遺》一卷。(漢劉熙。江聲疏補。經訓堂篆書、正書兩本,又璜川書屋本、《小學匯函》本,無疏證。)

《續釋名》一卷。(江聲。經訓堂本。)

《小爾雅疏》八卷。(舊題漢孔鮒。晉李軌解。王煦疏。鑿翠山房本,非《漢書藝文志》元書。)

《小爾雅訓纂》六卷。(宋翔鳳。浮溪精舍本。)

《小爾雅義證》十三卷。(胡承珙。《墨莊遺書》本。錢東垣《小爾雅校證》二卷,未刊。)

《博雅音》十卷。(魏張揖。隋曹憲音。高郵王氏刻本,明畢效欽原刻本,《小學匯函》校本。即《廣雅》。)

《廣雅疏證》十卷。(王念孫《疏證》。家刻本,學海堂本。)

《駢雅訓纂》十六卷。(明朱謀<土韋>。魏茂林訓纂。通行大字、小字兩本。借月山房本。原書七卷。)

《駢字分箋》二卷。(程際盛。《珠塵》本。)

《一切經音義》二十五卷。(唐釋玄應。莊炘校刻本,海山仙館本,杭州新校刻本。)

《華嚴音義》四卷。(唐釋慧苑。粵雅堂本,杭州新校刻本。二書所引古書及字書,古本甚多,可資考證,故國朝經師,多取資焉,於彼教無與也。)

《匡謬正俗》八卷。(唐顏師古。雅雨堂本,《小學匯函》重刻盧本,《珠塵》本。)

《字詁》一卷。(黃生。《指海》本,家刻本。錢繹《字詁類籑》一百六卷,未刊。)

《埤雅》二十卷。(宋陸佃。顧棫校刻本,明郎氏五雅本。多駮雜,不盡關經義。)

《爾雅翼》三十二卷。(宋羅願。《學津》本,《格致叢書》本。不盡可據。)

以上小學類訓詁之屬訓詁義屬。

──右小學(此類各書,為讀一切經、史、子、集之鈴鍵。)

 

卷二 史部

(此類若古史及宋以前雜史、雜地志,多在通行諸叢書內,此舉善本,若諸本相等,舉易得者。)

〇 正史第一

(事實先以正史為據。)

《欽定二十四史》。(乾隆間欽定。此二十四部皆為正史,共三千二百四十三卷,目列後。正史撰人不錄。)

《史記》一百三十卷。(晉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汲古本、掃葉本無索隱、正義。)《漢書》一百二十卷。(唐顏師古注。即宋慶元附三劉刊誤、宋祁校語本。明監本、汲古本、掃葉本無校語。)《後漢書》一百二十卷。(唐章懷太子賢注。《內志》三十卷,晉司馬彪撰,梁劉昭注。)《三國志》六十五卷。(宋裴松之注。)《晉書》一百三十卷。(附唐何超《音義》三卷。)《宋書》一百卷。《南齊書》五十九卷。《梁書》五十六卷。《陳書》三十六卷。《魏書》一百一十四卷。《北齊書》五十卷。《周書》五十卷。《隋書》八十五卷。《南史》八十卷。《北史》一百卷。《舊唐書》二百卷。

《新唐書》二百二十五卷。(明南監本附宋董沖《釋音》二十五卷。)《舊五代史》一百五十卷,《目錄》二卷。《新五代史記》七十四卷,《目錄》一卷(宋徐無黨注。)。《宋史》四百九十六卷。《遼史》一百一十六卷。《金史》一百三十五卷。《元史》二百一十卷。《明史》三百三十六卷。( 武英殿附《考證》本,江甯、蘇州、揚州、杭州、武昌五書局合刻本,新會陳氏覆刻殿本。明南、北監本《廿一史》,斷自元止,無《舊唐》、《舊五代》。北監合刻,南監乃新舊版輳集而成,或別刻,或覆刻。毛氏汲古閣本《十七史》,至《新五代》止,亦無《舊唐》、《舊五代》。席氏掃葉山房本,與毛本同,增《舊唐》、《舊五代》。北監本、掃葉本、陳本、坊翻毛本有脫誤。)

以上正史合刻本

重刻明震澤王氏本《史記》一百三十卷。(武昌局本,間有依明柯校汪刻本者,王延喆、柯維熊、汪諒,有《索隱》、《正義》。)

古香齋袖珍《史氏》一百三十卷。(內府本。)

重刻殿本附《考證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新五代史》。(成都局本。卷數與殿本同。)

重刻聞人本《舊唐書》二百卷。(明聞人詮原刻。揚州岑建功重校刻本,附《逸文》十二卷、《校勘記》六十六卷。)

重刻殿本《舊五代史》一百五十卷,汲古閣本《新五代史》七十四卷。(武昌局本。)

重刻《明史》三百三十六卷。(江寧藩庫本。)

《史記評林》一百三十卷,《漢書評林》一百二十卷。(明淩稚隆刻本,較勝他坊本,有《索隱》、《正義》。)

以上正史分刻本(此外若明刻之秦藩本《史記》,劉氏翻刻元中統本《史記索隱》,汪文盛本兩漢書,馮夢禎刻《三國志》,皆善本。其餘明刻、近人坊刻《史》《漢》甚多,不具錄。)

單行本《史記索隱》三十卷。(汲古閣本,掃葉山房本。)

《史記志疑》三十六卷。(梁玉繩。原刻本。)

《史記三書釋疑》三卷。(錢塘。錢坫補《史記注》一百三十卷,未刊。)

《史記三書正訛》三卷。(王元啟。祇平居士集本。《律書》一卷,《曆書》一卷,《天官書》一卷。孫星衍《史記天官書考證》十卷,未見傳本。)

《讀史記十表》十卷。(汪越。)

《古今人表考》九卷。(梁玉繩。《清白士集》本。《人表考校補》一卷,《續考校補》一卷。蔡雲。自刻本。)

《漢書律曆志正訛》上下卷。(王元啟。祇平居士集。杭世駿《漢書疏證》、《北齊書疏證》,未見傳本。)

《漢書地理志校本》二卷。(汪邁孫。杭州刻本。)

《漢書地理志稽疑》六卷。(全祖望。朱文翰刻本,粵雅堂本。)

《新斠注地理志》十六卷。(錢坫。原刻本,同治甲戌會稽章氏重刻本附徐松《集釋》。又《漢書十表注》十卷,未刊。)

《漢書地理志補注》一百三卷。(吳卓信。安徽包氏刻本。)

《漢書地理志圖今釋》七卷,《漢志水道考》一卷。(今人。廣州刻本。)

《漢志水道疏證》五卷。(洪頤煊。問經堂本。)

《補漢兵志》五卷。(宋錢文子。知不足齋本。)

《漢藝文志考證》十卷。(王應麟。《玉海》附刻本。)

《漢書西域傳補注》二卷。(徐松。原刻本,張琦刻本,《指海》本。)

《漢西域圖考》七卷。(李光廷。同治庚午刻本。)

《班馬字類》五卷,附《補遺》。(宋婁機。別下齋刻涉聞梓舊本,小玲瓏館仿宋大字本,又仿宋中字本。)

《班馬異同評》三十五卷。(宋倪思。劉辰翁評。嘉慶丁酉福建刻本。倪書為考史、漢文辭異同,劉評無謂,今倪書無單行本。)

《後漢書補逸》二十一卷。(姚之駰。刻本。孫志祖補輯謝承《後漢書》五卷,未見傳本。)

《補後漢書年表》十卷。(宋熊方。盧校鮑刻本。)

《後漢書補表》八卷。(錢大昭。汗筠齋本,粵雅堂本。)

《補後漢藝文志》四卷。侯康。伍氏《嶺南遺書》本。錢大昭《補續漢書藝文志》二卷、《後漢郡國令長考》一卷,錢塘《續漢書律曆志補注》二卷,未刊。

《後漢書補注》二十四卷。(惠棟。寶山李氏刻本,粵雅堂本,馮集梧刻本。)

《後漢書補注》一卷。(侯康。《嶺南遺書》本。)

《兩漢刊誤補遺》十卷。(宋吳仁傑。聚珍本,福本,知不足齋本。陳景雲《兩漢舉正》五卷、錢大昭《兩漢書釋疑》四十四卷、沈欽韓《兩漢書疏證》七十四卷,未刊。)

《三國職官表》三卷。(洪飴孫。道光元年李兆洛《合梁疆域志》刻本。)

《三國疆域志》二卷。(洪亮吉。卷施閣集本。)

《補三國藝文志》四卷。(侯康。《嶺南遺書》本。)

《三國志補注》六卷,附《諸史然疑》一卷。(杭世駿。刻本。)

《三國志補注續》一卷。(侯康。《嶺南遺書》本,《學海堂二集》本。)

《三國志辨誤》一卷。(宋人闕名。聚珍本,福本,守山閣本,金壺本。陳景雲《三國志舉正》四卷、錢大昭《三國志辨疑》三卷,未刊。)

《三國志考證》八卷。(潘眉。嘉慶間刻本。沈欽韓《三國志補訓詁》八卷、《釋地理》八卷,未見傳本。)

《晉書地理志新補正》五卷。(畢沅。經訓堂本。)

《東晉疆域志》四卷,《十六國疆域志》十六卷。(洪亮吉。卷施閣集本。)

《補晉兵志》一卷。(錢儀吉。《彳幵石齋記事初稿》本。)

《補宋書刑法志》一卷,《食貨志》一卷。(郝懿行。《郝氏遺書》本。)

《晉宋書故》一卷。(同上。洪亮吉《宋書音義》四卷,未刊。)

《補梁疆域志》八卷。(洪齮孫。李兆洛刻本。)

《南北史表》六卷。(周嘉猷。原刻本。章宗源《隋書經籍志考證》,未刊。)

《舊唐書校勘記》六十六卷。(羅士琳、陳立、劉文淇、劉毓崧同校。)

《舊唐書逸文》十二卷。(岑建功輯。揚州岑氏附《舊唐書》刻本。互見。)

《新唐書糾繆》二十卷。(宋吳縝。聚珍本,福本,知不足齋本。陳黃中《新唐書誤》三卷,未刊。)

《新舊唐書合鈔》二百六十卷。沈炳震。海甯查氏刻本。丁小鶴新《舊唐書合鈔補正》,有刻本,未見。

《新舊唐書互證》二十卷。(趙紹祖。原刻本。)

《五代史補》五卷。(宋陶嶽。汲古閣本,掃葉山房本。)

《五代史記纂誤》三卷。(宋吳縝。聚珍本,福本,知不足齋本。)

《五代史記纂誤補》四卷。(吳蘭庭。知不足齋本,《珠塵》本,單刻本。)

《新五代史記補注》七十四卷。彭元瑞、劉鳳誥同撰。原刻通行本,中分子卷。

《宋遼金元四史朔閏考》二卷。(錢大昕。錢侗續成。文選樓本,粵雅堂本。)

《遼金元三史國語解》四十六卷。(乾隆四十六年敕撰。殿本。《宋》、《遼》、《金》、《元》史原書譯語不合者,殿本四史奉敕改正。)

《補遼金元三史藝文志》。(倪璠。抱經堂《群書拾補》之一。)

《遼金元三史拾遺》五卷。(錢大昕。《潛研堂全書》本。)

《遼史拾遺》二十四卷,《補》五卷。(厲鶚。汪刻本。杭世駿《補金史》一百卷,未刊。)

《元史氏族表》三卷。(錢大昕。潛研堂本。別有《元史稿》一百卷,未刊。)

《補元史藝文志》四卷。(同上。)

《元史備忘錄》一卷。(明王光魯。借月山房本。)

《元史本證》五十卷。(汪輝祖。家刻本。)

《諸史拾遺》五卷。(錢大昕。潛研堂本。)

《歷代史表》五十九卷。(萬斯同。原刻足本,初印本少末六卷。錢大昕《唐學士年表》一卷、《五代學士年表》一卷、《宋中興學士年表》一卷,德清徐氏刻本。)

《史表》卷。(洪飴孫。李兆洛刻本。乃合編歷代史目錄。)

《歷代帝王年表》三卷。(齊召南。文選樓本,仁和葉氏重刻本。此書最簡括。)

《歷代帝王廟諡年諱譜》一卷。(陸費墀。阮福刻本,仁和葉氏重刻本。)

《歷代統紀表》十三卷,《疆域表》三卷,《沿革表》三卷。(段承基。自刻本。)

《廿一史世譜》五十四卷。(沈炳震。海甯查氏刻本。)

《歷代建元考》十卷。(鐘淵映。守山閣本,金壺本。)

《紀元要略》二卷。(陳景雲。)《補注》一卷。(子黃中。《文道十書》本,《學津》本,《珠塵》本。)

《元號略》四卷,《補遺》一卷。(梁玉繩。《清白士集》本。)

《紀元通考》十二卷。(葉維庚。自刻本。此書最詳。)

《歷代紀元編》三卷。(李兆洛。江寧官本,粵雅堂本。此書最便。)

《歷代地理志韻編今釋》二十卷。(同上。江寧官本。此書最便。)

《歷代沿革圖》一卷。(六嚴。江寧官本。以上三書與《皇朝輿地韻編》、《輿地圖》合刻,通稱《李申耆五種》。)

《歷代地理沿革表》四十七卷。(陳芳績。道光間刻本。)

《十七史商榷》一百卷。(王鳴盛。原刻本。)

《廿二史考異》一百卷。(錢大昕。潛研堂本。李貽德《十七史考異》,未刊。)

《廿二史劄記》三十六卷。(趙翼。原刻本。)

《南史識小錄》八卷,《北史識小錄》八卷。(沈名蓀、朱昆田同編。刻本。錢大昕《南北史雋》一卷,未刊。)

《宋瑣語》一卷。(郝懿行。《郝氏遺書》本。此二書為史鈔類,附此。)

以上正史注補、表譜、考證之屬(此類各書,為讀正史之資糧。)

──右正史類

〇 編年第二

《資治通鑒》二百九十四卷。(宋司馬光。元胡三省《音注》。胡克家仿元本,武昌局翻胡本。戰國至五代。)

《通鑒考異》三十卷。(同上。《通鑒全書》附刻本,胡注本已將《考異》散附本書各條下。)

《通鑒目錄》三十卷。(同上。蘇州局翻宋本。體若表譜,以便尋檢《通鑒》。)

《通鑒稽古錄》二十卷。(同上。單行本,《學津》本,武昌局本。)

《通鑒地理通釋》十四卷。(宋王應麟。《津逮》本,《學津》本,《玉海》附刻本。)

《通鑒釋文辨誤》十二卷。(元胡三省。胡刻《通鑒》、武昌局刻《通鑒》附刻本,《通鑒全書》附刻本。)

《通鑒胡注舉正》一卷。(陳景雲。文道十書本,原書十卷。)

《通鑒注辨正》二卷。(錢大昕。潛研堂本。)

《通鑒注商》十八卷。(趙紹祖。原刻本。)

《資治通鑒補》二百九十四卷。(嚴衍。附《刊誤》二卷。童和豫。咸豐元年江夏童氏活字本,印行不多。)

《通鑒補識誤》卷,《通鑒補略》卷。(張敦仁。自刻本。)

《通鑒問疑》一卷。(宋劉羲仲。《津逮》本,《學津》本。)

以上編年類司馬《通鑒》之屬(其書博大,故別為類,以便考證此書者以類相從。)

《御批通鑒輯覽》一百二十卷。(乾隆三十二年敕撰。殿本,杭州局本,武昌局本,南昌巾箱本。伏羲迄明末。是書兼用《通鑒》及《綱目》義例。)

《通鑒外紀》十卷,《目錄》五卷。(宋劉恕。蘇州局本。包羲至周。宋金履祥《通鑒前編》十八卷、《舉要》三卷,坊行《通鑒全書》附刻本,不如劉書。)

《漢紀》三十卷。(漢荀悅。)

《後漢紀》三十卷,(晉袁宏)。附《字句異同考》一卷。(蔣國祥。兩《紀》合刻本,又明黃省曾合刻本。)

《續資治通鑒長編》五百二十卷。(宋李燾。昭文張氏愛日精廬活字版本,《四庫傳鈔》本。北宋七代。原闕不全,此卷數乃四庫館重定。)

《續資治通鑒》三百二十卷。(畢沅。原刻蘇州補印本。宋、元、明人續《通鑒》甚多,有此皆可廢。)

《明紀》六十卷。(陳鶴。陳克家續成。蘇州局本。)

《西漢年紀》三十卷。(宋王益之。掃葉山房本,《金華叢書》本。改竄前人史書以為著述,乃宋、明人通病,此取其有可刊正《漢書》文字之處。)

以上編年類別本紀年之屬(隋王通《元經》,偽書,不錄。《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二百卷,宋李心傳撰,《四庫傳鈔》本,無刻本。)

《御批通鑒綱目》五十九卷,《首編》十八卷,《外紀》一卷,《舉要》三卷,《續編》二十七卷。康熙四十六年。殿本。《綱目凡例》,宋朱子作,余趙師淵作,《前編》金履祥,《續編》明商輅。

《綱目訂誤》四卷。(陳景雲。《文道十書》本。)

《綱目釋地糾繆》六卷。(張庚。原刻本。)

《綱目釋地補注》六卷。(同上。)

以上編年類《綱目》之屬

──右編年類

〇 紀事本末第三

《繹史》一百六十卷。(馬驌。通行本。)

《左傳紀事本末》五十三卷。(高士奇。刻本。坊行本乃宋章沖書,與此同名,不如高書。)

《通鑒紀事本末》四十二卷。(宋袁樞。袁、陳、穀四種合刻通行本,漢陽朝宗書室活字版本,南昌局本未畢工。王延年《補通鑒紀事本末》,已進呈,未見傳本。)

《宋史紀事本末》二十六卷。(明陳邦瞻。同上,同上,同上。)

《元史紀事本末》四卷。(同上。同上,同上,同上。)

《明史紀事本末》八十卷。(谷應泰。同上,同上,同上。)

《三藩紀事本末》四卷。(楊陸榮。借月山房本。)

《聖武記》十四卷。(魏源。通行大字、小字兩本。《平定粵匪紀略》二十二卷,同治四年湖北省官撰,通行刻本,亦可備考。)

《三朝北盟會編》二百五十卷。(宋徐夢莘。傳鈔本,無刻本。)

──右紀事本末類

〇 古史第四

《逸周書》孔晁注十卷。盧文弨校。抱經堂本。

《逸周書補注》二十四卷。(陳逢衡。自著《陳氏叢書》本。)

《周書集訓校釋》卷。(朱右曾。自刻本。)

《逸周書管箋》十六卷。(丁宗洛。刻本。)

《國語韋昭注》二十一卷,附《劄記》一卷。(顧廣圻校。黃氏士禮居仿宋刻本,武昌局翻黃本,黃模《國語補韋》,未見傳本。)

《國語補音》三卷。(宋宋庠。微波榭本,吳氏望三益齋刻本。)

《國語校注本三種》二十九卷。(《三君注》輯存四卷,《國語發正》二十一卷,《國語考異》四卷。汪遠孫。自刻本。)

《國語韋昭注疏》十六卷。(洪亮吉。旌德呂氏刻本。龔麗正《國語韋昭注疏》、董斯垣《國語正義》,未見傳本。)

《戰國策》高誘注三十三卷,《劄記》三卷。(宋姚宏校正續注。顧廣圻校。士禮居仿宋刻本,武昌局翻黃本。)

《戰國策》高誘注三十三卷。(宋姚宏校正續注。雅雨堂校本。鮑彪注本多竄改,不如此兩本。)

《戰國策校注》十卷。(宋鮑彪注。元吳師道補正。《惜陰軒叢書》本。)

《國策地名考》二十卷。(程恩澤。狄子奇箋。粵雅堂本。)

《戰國策釋地》二卷。(張琦。家刻本。)

《戰國紀年》六卷。(林春溥。竹柏山房十一種本。)

《山海經箋疏》十八卷,《圖贊》一卷。(郭璞注、贊,郝懿行疏。阮刻單行本,又《郝氏遺書》本,郝勝於畢。別行《山海經圖贊》一卷,《藝海珠塵》及他叢書多有之。)

《山海經》十八卷。(畢沅校。經訓堂本。)

《校正竹書紀年》二卷。(洪頤煊。平津館本。)

《竹書紀年集證》五十八卷。(陳逢衡。《陳氏叢書》本。)

《竹書紀年補證》四卷。(林春溥。《竹柏山房十一種》本。)

《考訂竹書紀年》十四卷。(雷學淇。家刻本。)

《穆天子傳》郭璞注七卷。(洪頤煊校。平津館本,又《古今逸史》本。檀萃《穆傳注疏》,博而多謬,不錄。)

《世本》一卷。(孫馮翼輯。問經堂本,又高郵茆氏輯刻《十種古書》本。)

《校輯世本》二卷。(雷學淇。自刻本。)

《世本輯補》十卷。(秦嘉謨。原刻本。)

《家語》王肅注十卷。(汲古閣本。今通行李氏重刻汲古本作四卷。非古家語,然不能廢。)

《家語》何孟春注八卷。(盧文弨校刻本。)

《家語疏證》六卷。(孫志祖。自刻本。)

《晏子春秋》七卷,《音義》二卷。(孫星衍《音義》。岱南閣本,經訓堂本,又吳鼒仿宋本。)

《越絕書》十五卷。(漢袁康。明仿宋刻本,《古今逸史》本,《漢魏叢書》本。《漢魏叢書》有程榮、何允中、王謨三刻,何多於程,王多於何,今通行王本。)

《吳越春秋》十卷。(漢趙曄。《古今逸史》、《漢魏叢書》本並為六卷。)

《附圖列女傳》七卷,《續》一卷。(漢劉向。阮刻仿宋本。顧之逵《小讀書堆》本,亦精,無圖。)

《列女傳注》八卷。(郝懿行妻王照圓。《郝氏遺書》本。)

《列女傳校注》八卷。(汪遠孫妻梁端。家刻本。)

《新序》十卷。(漢劉向。明經廠《新序》、《說苑》合刻本,何良俊合刻本,《漢魏叢書》本。陳壽祺有《新序》、《說苑校本》,未刊。)

《說苑》二十卷。(同上。以上五書,雖漢人作,然皆紀古事,多本舊文,故列古史。)

《古史紀年》十四卷,《古史考年同異表》二卷。(林春溥。《竹柏山房》十一種本。)

──右古史類

〇 別史第五(別史、雜史,頗難分析,今以官撰及原本正史重為整齊,關係一朝大政者入別史,私家紀錄中多碎事者入雜史。)

《東觀漢記》二十四卷。(舊題漢劉珍。聚珍本,福本,掃葉山房本,桐華館本。)

《晉記》六十八卷。(郭倫。原刻本。)

《晉略》六十卷。(周濟。道光十九年刻本。)

《西魏書》二十四卷。(謝啟昆。乾隆乙卯刻本。)

《大唐創業起居注》三卷。(唐溫大雅。《津逮》本,《學津》本,明鐘人傑刻《唐宋叢書》本。)

《順宗實錄》五卷。(唐韓愈。海山仙館本,亦在《全唐文》內。)

《東觀奏記》三卷。(唐裴庭裕。《續百川學海》本,《唐宋叢書》本,《稗海》本。)

《隆平集》二十卷。(舊題宋曾鞏。康熙四十年彭期校刻本。)

《東都事略》一百三十卷。(宋王偁五松室仿宋本,掃葉山房本。)

《契丹國志》十七卷。(宋葉隆禮。掃葉山房本。)

《大金國志》四十卷。(舊題金宇文懋昭。掃葉山房本。《古今逸史》、《說海》中《遼志》、《金志》,即此兩書摘本。)

《明史稿》二百八卷。(王鴻緒。通行本。)

《東華錄》三十二卷。(蔣良騏。通行本八卷。)

《宏簡錄》二百五十四卷。(明邵經邦。通行本。是書意在續《通志》,成古今通史,特不能續其二十略,無力購《宋》、《遼》、《金》三史者,可以此書代之。)

《續後漢書》四十七卷。(宋蕭常。鬱松年刻《宜稼堂叢書》本。又有郝經《續後漢書》,謝陛《季漢書》,陳陳相因,不錄。以下二書,為訂正《三國志》、《五代史》體例而作。)

《續唐書》七十卷。(陳鱣。道光十七年刻本。)

《宋史新編》二百卷。(明柯維騏。明刻本。陳黃中《宋史稿》二百十九卷,未刊。以下三書,皆為刪繁就簡。)

《南宋書》六十卷。(明錢士升。掃葉山房本。)

《元史類編》四十二卷。(邵遠平。通行本。此書意在續《宏簡錄》。)

──右別史類

〇 雜史第六

(錄其有關政制、風俗、軼事者。)

《玉函山房輯佚書史編》 種。(馬國翰。濟南刻本。)

《帝王世紀》十卷。(晉皇甫謐。宋翔鳳輯。浮溪精舍本,《指海》本一卷,附《補遺》。)

《古史考》一卷。(漢譙周。平津館輯本。)

《路史》四十七卷。(宋羅泌。通行本。)

《春秋別典》十五卷。(明薛虞畿。孫星衍補注出典。《嶺南遺書》本,守山閣本,金壺本。)

《楚漢春秋》一卷。(漢陸賈。茆氏輯《十種古書》本。)

《伏侯古今注》一卷。(漢伏無忌。茆輯《十種》本。)

《建康實錄》二十卷。(唐許嵩。張海鵬刻本。)

《貞觀政要》十卷。(唐吳兢。明經廠本,朱載震刻大字本。)

《奉天錄》四卷。(唐趙元一。秦校本,粵雅堂本,《指海》本。)

《南部新書》十卷。(宋錢易。粵雅堂本,《學津》本,明高承埏稽《古堂日鈔》本。)

《鑒誡錄》十卷。(宋何光遠。知不足齋本,《學津》本。)

《錦裏耆舊傳》四卷。(宋句延慶。讀畫齋本。)

《涑水紀聞》十六卷。(宋司馬光。聚珍本,福本,《學津》本。)

《澠水燕談錄》十卷。(宋王辟之。知不足齋本。)

《靖康傳信錄》三卷。(宋李綱。海山仙館本,李調元刻《函海》本。)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四十卷。(宋李心傳。聚珍本,福本,《函海》本。)

《大金吊伐錄》四卷。(金闕名。守山閣本,金壺本。)

《慶元黨禁》一卷。(宋闕名。知不足齋本。)

《宋季三朝政要》五卷。(宋闕名。)《附錄》一卷。(宋陳仲微。守山閣本,粵雅堂本,《學津》本。)

《庚申外史》二卷。(宋葛祿權衡。海山仙館本,又《學津》本。)

《汝南遺事》四卷。(元王鶚。《指海》本,借月山房本。)

《歸潛志》十四卷。(元劉祁。聚珍本,福本,知不足齋本。)

《元朝秘史》十五卷。(闕名。《連筠簃》本。)

《野獲編》三十卷。(明沈德符。明刻本。)

《雙槐歲抄》十卷。(明黃瑜。《嶺南遺書》本。)

《革除逸史》二卷。(明朱睦。《指海》本,借月山房本。)

《弇州別集》一百卷。(明王世貞。明刻本。)

《列朝盛事》一卷。(明王世貞。《指海》本,借月山房本。)

《勝朝彤史拾遺記》六卷。(毛奇齡。《西河集》本,《珠塵》本。)

《明季北略》二十四卷,《南略》十八卷。(計六奇。通行本。)

《綏寇紀略》十二卷,《補遺》三卷。(吳偉業。《學津》本。)

《明季裨史》十六種,二十七卷。(通行本。《烈皇小識》,《聖安本紀》,《行在陽秋》,《嘉定紀略》,《倖存錄》,《續倖存錄》,《求野錄》,《也是錄》,《江南聞見錄》,《粵遊見聞》,《賜姓始末》,《兩廣紀略》,《東明聞見錄》,《青磷屑》,《四王合傳》,《揚州十日記》。)

以上雜史類事實之屬

《摭言》十五卷。(唐王定保。雅雨堂本,《學津》本。)

《近事會元》五卷。(宋葉上交。守山閣本。)

《文昌雜錄》七卷。(宋龐元英。雅雨堂本,《學津》本。)

《麟台故事》五卷。(宋程俱。聚珍本,杭本,福本。)

《翰苑群書》二卷。(宋洪遵。知不足齋本。十二種。)

《愧郯錄》十五卷。(宋嶽珂。知不足齋本。)

《朝野類要》五卷。(宋趙升。知不足齋本。)

《玉堂嘉話》八卷。(元王惲。守山閣本,金壺本。)

《科場條貫》一卷。(明陸深。《儼山外集》本。)

《翰林記》二十卷。(明黃佐。《嶺南遺書》本。)

《觚不觚錄》一卷。(明王世貞。借月山房本,《指海》本,廣百川本。)

《明內廷規制考》三卷。(借月山房本。)

《內閣小識》一卷,附《內閣故事》。葉鳳毛。《指海》本。

《南台舊聞》十六卷。(黃叔璥。刻本。)

以上雜史類掌故之屬

《大業雜記》一卷。(唐杜寶。《指海》本,《唐宋叢書》本。)

《大唐新語》十三卷。(唐劉肅。《唐人說薈》本。)

《宣和遺事》二卷。(士禮居校宋本。)

《洛陽搢紳舊聞記》五卷。(宋張齊賢。知不足齋本。)

《湘山野錄》三卷,《續錄》一卷。(宋釋文瑩。《津逮》本,《學津》本。)

《玉壺野史》十卷。(同上。知不足齋本,守山閣本,金壺本。)

即《玉壺清話》。

《曲洧舊聞》十卷。(宋朱弁。知不足齋本,《學津》本。)

《松漠紀聞》一卷,《續》一卷。(宋洪皓。《學津》本,又《古今逸史》本。)

《石林燕語考異》十卷。(宋葉夢得。宇文紹奕《考異》。琳琅秘室別行校足本,又《稗海本》。)

《四朝聞見錄》五卷。(宋葉紹翁。知不足齋本。葉乃宗朱子者,前人或謂此書詆朱,誤也。)

《東京夢華錄》十卷。(宋孟元老。《津逮》本,《學津》本,《唐宋叢書》本。)

《夢粱錄》二十卷。(宋吳自牧。知不足齋本,《學津》本。)

《武林舊事》十卷。(宋周密。知不足齋本,《唐宋叢書》本,《秘笈》本。)

《東南紀聞》三卷。(元人失名。守山閣本,金壺本。)

《長春真人西遊記》二卷。(元李志常。《連筠簃》本。)

《懸笥瑣探》一卷。(明劉昌。《得月簃續刻》本。)

《明宮史》五卷。(明呂毖。《學津本》。)

《酌中志》二十四卷。(明劉若愚。海山仙館本。)

《春明夢餘錄》七十卷。(孫承澤。古香齋本。)

《社事始末》一卷。(杜登春。《珠塵》本。)

《樞垣紀略》十六卷。(梁章钜。道光十五年刻本。)

以上雜史類瑣記之屬(主記事者入此類。多參議論、罕關政事者入小說。)

──右雜史類

〇 載記第七

《華陽國志》十二卷,《附錄》一卷。(晉常璩。顧廣圻校。廖寅刻足本。)

《十六國春秋》十六卷。(舊題魏崔鴻。《漢魏叢書》本,單行大字本。此非原書。)

《鄴中記》一卷。(晉陸翽。聚珍本,杭本,福本,《續百川》本。)

《五國故事》二卷。(宋闕名。知不足齋本。)

《九國志》十二卷,附《拾遺》。宋路振。守山閣輯本,又粵雅堂本,海山仙館本,龍氏活字本。

《江南野史》十卷。(宋龍袞。《續百川》本。又《函海》本。)

《吳越備史》四卷(宋錢儼。)《補遺》一卷。(闕名。《學津》本,掃葉山房本止四卷。任大椿《吳越備史注》三十卷,未見傳本。)

《增訂吳越備史》五卷,《補遺》一卷。(錢時鈺。乾隆六十年刻本。)

《十國春秋》一百一十四卷,(吳任臣。)《拾遺》一卷,《備考》一卷。(周昂。周氏乾隆重刻本,原刻無末二卷。)

《馬令南唐書》三十卷。(蔣氏馬、陸二書合刻原本,《唐宋叢書》本,江西翻本惡。)

陸遊《南唐書》十八卷,《音釋》一卷。(汲古閣本。)

《南漢書》十八卷,《叢錄》二卷,《南漢文字》四卷。(梁廷柟。道光己醜刻本。)

《西夏書事》卷。(國朝人。原刻本。洪亮吉《西夏國志》十六卷,未見刻本。)

──右載記類

〇 傳記第八

《孔子編年》五卷。(宋胡仔。績溪胡氏家刻本。)

《孔子世家補訂》一卷。(林春溥。竹柏山房《十一種》本。)

《孔子集語》十七卷。(孫星衍、嚴可均輯。平津館本。遠勝宋薛據書。採集群書。所引真偽不一,經部、子部皆不可隸,故附於編年之後。)

《東家雜記》二卷。(宋孔傅。胡珽編《琳琅秘室叢書》活字版本。)

《闕裏文獻考》一百卷。(孔繼汾。乾隆壬午刻本。)

《孔孟編年》卷。(狄子奇。自刻本。)

《鄭學錄》四卷。(鄭珍。遵義唐氏刻本。)

《諸葛忠武侯故事》五卷。(張澍。自刻本,沔縣《武侯文集》附刻本。互見。)

《高士傳》三卷。(晉皇甫謐。《漢魏叢書》本。嚴可均輯嵇康《高士傳》,未刊。)

《古孝子傳》一卷。(茆輯《十種》本。)

《襄陽耆舊記》三卷。(晉習鑿齒。任兆麟校刻《心齋十種》本,有脫誤。)

《唐才子傳》十卷。(元辛文房。日本人刻《佚存叢書》足本,《指海》足本。)

《名臣言行錄前集》十卷,《後集》十四卷。(宋朱子。顧廣圻校。洪瑩仿宋刻本,同治戊辰桂氏補刻本。)

《道命錄》十卷。(宋李心傳。知不足齋本。)

《元名臣事略》十五卷。(元蘇天爵。聚珍本,福本。)

《明名臣言行錄》九十五卷。(徐開仕。昆山徐氏刻本。)

《嘉靖以來首輔傳》八卷。(明王世貞。守山閣本。)

《東林列》二十四卷。(陳鼎。刻本。)

《國朝滿漢名臣傳》八十卷。(依國史鈔錄。通行本。《滿》四十八卷,《漢》三十二卷。)

《國朝先正事略》六十卷。(今人。長沙刻本。初學便於檢閱。)

《從政觀法錄》三十卷。(朱方增。道光庚寅刻本。梁章钜《國朝臣工言行記》十二卷,未刊。)

《文獻征存錄》十卷。(錢林。咸豐八年王藻刻本。)

《鶴征錄》八卷,(李集、李富孫、李遇孫。)《後錄》十二卷。(李富孫。嘉慶刻,同治補本。)

《詞科掌錄》十七卷,《餘話》七卷。(杭世駿。原刻本。)

──右傳記類(止系一隅又非古籍者不錄。)

〇 詔令奏議第九

《雍正朱批諭旨》三百六十卷。(雍正十年敕編。內府本,江寧活字版本。)

《陸宣公奏議》二十二卷。(唐陸贄。通行本。舊題《翰苑集》,實非《翰苑)集》元書,從眾題奏議。

《政府奏議》二卷。(宋范仲淹。單行刻本,《範文正公集》本。)

《包孝肅奏議》十卷。(宋包拯。包芳國天祿閣刻本,漢陽活字版本。)

《盧忠肅公奏議》卷。(明盧象升。刻本。)

《華陽疏稿》五卷。(郭琇。家刻本。)

《胡文忠公集》八十八卷。(胡林翼。武昌局本。初刻止十卷,此同治五年重編。奏議之外,書牘皆言政事,故附此類。)

《曾文正公奏議》十卷,《補編》二卷。(薛氏編。蘇州刻本。)

《歷代名臣奏議》三百五十卷。(明黃淮等編。明經廠足本,通行本不全。共九千七百二十葉。)

《明名臣奏議》二十卷。(乾隆四十六年敕編。聚珍本,福本。)

《皇朝經世文篇》一百二十卷。(賀長齡、魏源編。長沙原刻本,翻本多訛。此書最切用。是書不盡奏議,此兩體為多,陸燿切問齋文鈔實開其先,不如此詳。)

──右詔令、奏議類

〇 地理第十

(今人地理之學,詳博可據,前代地理書,特以考經文史事及沿革耳,若為經世之用,斷須讀今人書,愈後出者愈要。)

《王隱晉書地道記》一卷,《太康三年地記》一卷。(畢沅輯。經訓堂本。)

闞駰《十三州志》二卷。(晉闞駰。張澍輯。二酉堂本。)

《括地志》八卷。(唐魏王泰。孫星衍輯。岱南閣本。)

《元和郡縣誌》四十卷,唐李吉甫。附《拾遺》二卷。(嚴觀。岱南閣本,又聚珍本、福本,無《拾遺》。)

《太平寰宇記》一百九十三卷。(宋樂史。江西樂氏刻本,萬廷蘭刻本附《一統志表》。)

《元豐九域志》十卷。(宋王存等。聚珍本,福本,馮集梧刻本。)

《輿地廣記》三十八卷,《劄記》二卷。(宋歐陽忞。士禮居校本,又聚珍本、福本,無《劄記》。)

《吳郡志》五十卷,附《校勘記》。宋范成大。守山閣本,汲古閣本,金壺本。

《吳郡圖經續記》三卷。(宋朱長文。《得月簃本》,琳琅秘室本,《學津》本。)

《景定建康志》五十卷。(宋周應合。岱南閣別行本。)

《咸淳臨安志》九十三卷,《劄記》三卷。(宋潛說友。黃士珣校。汪遠孫刻本。)

《齊乘》六卷。(元於欽。明刻本,乾隆間周氏刻本。)

《滇略》十卷。(明謝肇淛。《雲南備征志》本。)

《武功縣誌》三卷。(明康海。党金衡重刻本,《得月簃續刻》本,《三長物齋摘》本。)

《朝邑縣誌》二卷。(明韓邦靖。葉夢龍重刻本,《得月簃續刻》本,《三長物齋摘》本。此兩志及國朝陸隴其《靈壽縣誌》十卷,最有名,然已為洪稚存、章實齋所議。)

以上地理類古地志之屬(古志舉最著而考證常用者。)

《大清一統志》五百卷。(乾隆二十九年敕續編。殿本。乾隆八年本止三百四十二卷。)

乾隆《府廳州縣圖志》五十卷。(洪亮吉。《卷施閣集》本。《一統志》浩繁,此即其摘本。)

《皇朝一統輿圖》三十二卷。(胡林翼等。武昌官本。內府本難得,此本極詳。)

《合刻恒星赤道經緯度圖》、《一統輿圖》各一具。(六嚴、李兆洛。揚州平山堂刻本。地輿必合星度以為准望,故統於地理。)

《皇朝地輿韻編》,附《輿圖》一卷。(李兆洛。江寧局本。)

《長江圖》十二卷。(今人。長沙黃氏刻本。以江為緯,以郡縣為經,故入地志。)

《航海圖》一卷。(武昌局本。)

《海運圖說》卷。(施士彥。求己堂八種本。附此取便尋覽。陶澍編海運全案十二卷,江蘇官本。)

《天下郡國利病書》一百二十卷。(顧炎武。活字版本不善。)

《日下舊聞考》一百二十卷。(乾隆三十九年敕撰。殿本。)

《龍沙紀略》一卷。(方式濟。借月山房本,《述本堂詩集》附刻本。)

《廣陵通典》三十卷。(汪中。揚州局本。)

《蜀典》十二卷。(張澍。自刻本。)

《黔書》二卷。(田雯。古懷堂集附刻本,貴陽重刻本。)

《續黔書》八卷。(張澍。自刻本。)

《三省邊防備覽》十四卷。(嚴如熤。道光二年刻本。此書雖邊防,實是內地,故列此類。)

《平臺紀略》十一卷,附《東徵集》六卷。(藍鼎元。雍正壬子廣州刻本。詳於臺灣形勢,故附此類。)

《台海使槎錄》八卷。(黃叔璥。刻本。與前書同例。)

附錄:《國朝省志》、《府州縣誌》善本。(目列後。)

《浙江通志》。《廣東通志》(阮元)。《廣西通志》(謝啟昆)。《湖北通志》(章學誠原稿)。汾州府志(戴震)。涇縣誌淳化縣誌(洪亮吉)。三水縣誌(孫星衍)。朝邑縣誌(錢坫)。偃師志安陽志(武億)。廣德州志(周廣業)。富順縣誌(段玉裁)。嘉興府志(伊湯安)。和州志亳州志永清縣誌天門縣誌(章學誠)。鳳台縣誌(李兆洛)。懷遠志(董士錫)。長安志(董祐誠)。郯城志(陸繼輅)。道光鄢陵志(洪符孫)。遵義府志(鄭珍莫友芝)。桂陽州志(今人。)(以上諸志皆有法。)

以上地理類今地志之屬(今志除總志外,舉切用及雅贍有法者。)

《戴校水經注》四十卷。(魏酈道元。戴震校。聚珍本,杭本,福本,《戴氏遺書》本。戴校以前,黃刻諸本皆遜,全祖望校《水經注》,靈石楊氏刻本未成,今京師印行者止百餘頁。)

《水經注釋》四十卷,刊誤十二卷。(趙一清。原刻本。)

《水經注釋地》四十卷,《水道直指》一卷,《補遺》一卷。(張匡學。嘉慶二年新安張氏刻本。)

《水經注圖》一卷。(今人。武昌刻本。)

《水經注圖說》殘稿四卷。(董祐誠。董方立《遺書》本。)

《水道提綱》二十八卷。(齊召南。原刻本。)

《行水金鑒》一百七十五卷。(鄭元慶代傅澤洪撰。通行本。)

《續行水金鑒》一百五十六卷。(黎世垿。潘錫恩刻本。)

《畿輔河道水利叢書》十五卷,(附圖。吳邦慶。道光四年刻本。九種。)

《三吳水利錄》四卷。(明歸有光。借月山房本,涉聞梓舊本。)

《江蘇水利圖說》二十一卷。(陶澍。江蘇官本。七種。)

《浙西水利備考》八卷。(王鳳生。道光四年刻本。)

《河工器具圖說》四卷。(麟慶。道光丙午刻本。)

《昆侖河源考》一卷。(黃宗羲。指海本,守山閣本。)

《西域水道記》五卷。(徐松。原刻本。)

《海塘通志》二十卷。(方觀承。乾隆辛未刻本。)

《新譯海塘輯要》十卷。(西洋人。上海製造局刻本。)

以上地理類水道之屬

《皇輿西域圖志》五十二卷。(乾隆二十七年敕撰。殿本。)

《新疆識略》十卷。(徐松代松筠撰。刻本。)

《衛藏圖志》五卷。(盛繩祖。刻本。)

《西招圖略》一卷。(松筠。自刻本。)

《金川瑣記》六卷。(李心衡。《珠塵》本。)

《蠻書》十卷。(唐樊綽。聚珍本,福本,《雲南備征志》本,琳琅秘室本。)

《蠻司合志》十五卷。(毛奇齡。《西河集》本。)

《苗防備覽》卷。(嚴如熤。刻本。)

《峒溪纖志》三卷,《志餘》一卷。(陸次雲。說鈴本。)

《番社采風圖考》一卷。(六十七。《珠塵》本。)

《皇朝藩部要略》十六卷,《表》四卷。(祁韻士。道光丙午家刻本。)

以上地理類邊防之屬

《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四十卷。(宋徐兢。知不足齋本。)

《高麗國史》一百四十卷。(明鄭麟趾。朝鮮刻本。)

《琉球國志略》十六卷。(周煌。聚珍本,家刻本。)

《越史略》三卷。(明越南人。守山閣本。)

《從征緬甸日記》一卷。(周裕。借月山房本。此非地志,附此。《師範緬事)述略》一卷,在《經世文編》中。

《日本考略》一卷。(明薛俊。《得月簃初刻》本。)

《異域錄》二卷。(圖理琛。借月山房本,《指海》本。多紀俄羅斯地理。)

《北徼彙編》四卷。(何秋濤。京師刻巾箱本。此書稿本浩繁,咸豐間進呈,旋毀。今琉璃廠市有刻本,止四卷,仍題何名,紀述詳實,非出偽託。)

《海國聞見錄附圖》二卷。(陳倫炯。《珠塵》本。)

《海錄》一卷。(楊炳南。海山仙館本。)

《職方外紀》五卷。(明艾儒略。守山閣本,金壺本,《龍威》本。)

《坤輿圖說》二卷。(明南懷仁。《指海》本。)

《地球圖說》一卷。(西洋蔣友仁譯。何國宗,錢大昕奉敕潤色。文選樓本。)

《瀛寰志略》十卷。(徐繼畬。原刻大字、重刻小字兩本。)

《海國圖志定本》一百卷。(林則徐譯,魏源重定。咸豐壬子廣州重編刻定本,初刻本止六十卷。)

《新譯地理備考》十卷。(西洋瑪姬士。海山仙館本。)

《新譯海道圖說》十五卷,附《長江圖說》三卷。(西洋人。上海製造局刻本。極有用。)

以上地理類外紀之屬(古略今詳者,錄今人書。)

《三輔黃圖》一卷。(莊炘校。平津館本,微波本。)

《長安志》二十卷。(宋宋敏求。經訓堂本。)

《長安志圖》三卷。(元李好文。經訓堂本。)

《唐兩京城坊考》五卷。(徐松。《連筠簃》本。)

《兩京新記》一卷。(唐韋述。佚存叢書本,粵雅堂本。)

《宋東京考》二十卷。(周城。原刻本。)

《汴京遺跡志》二十四卷。(明李濂。國朝人校刻本。)

《歷代帝王宅京記》二十卷。(顧炎武。嘉慶戊辰顧氏刻本。)

《歷代山陵考》二卷。(借月山房本。錢坫《聖賢塚墓考》十二卷,未刊。)

趙岐《三輔決錄》二卷。(晉摯虞注。張澍輯。二酉堂本,又茆輯《十種》本。)

《辛氏三秦記》一卷。(二酉堂輯本。張輯《摯虞決疑要注》,《三輔舊事》,《三輔故事》,劉昞《十三州志》,段龜龍《涼州記》,《涼州異物志》,《西河舊事》,《喻歸西河記》,《段國沙洲記》,皆刻《二酉堂叢書》內,篇葉無多,不別列。)

《雍錄》十卷。(宋程大昌。通行本。)

《關中勝跡圖志》三十二卷。(畢沅。自刻本。)

《河朔訪古記》二卷。(舊題元迺賢。守山閣本。)

《昌平山水記》二卷。(顧炎武。《亭林遺書》本。)

《洛陽伽藍記》五卷,《集證》一卷。(魏楊衒之。吳若准《集證》校刻本,叢書多有,吳本最善。)

《洛陽名園記》一卷。(宋李格非。海山仙館本,《津逮》本,《學津》本。)

《渚宮舊事》五卷,《補遺》一卷。(唐余知古。平津館本。)

《南方草木狀》三卷。(晉嵇含。《漢魏叢書》本。)

《荊楚歲時記》一卷。(梁宗懍。《漢魏叢書》本。)

《北戶錄》三卷。(唐段公路。《說郛》及他叢書本皆不全。)

《嶺表錄異》三卷。(唐劉恂。聚珍本,杭本,福本。)

《益部方物略記》一卷。(宋宋祁。《津逮》本,《學津》本。)

《桂海虞衡志》一卷。(宋范成大。《古今逸史》本,《唐宋叢書》本,《說海》本。)

《嶺外代答》十卷。(宋周去非。知不足齋本。)

《歲華紀麗譜》一卷,附《箋紙譜》一卷,《蜀錦譜》一卷。(元費著。《續百川》本。)

《閩中海錯疏》三卷。(明居本畯。《珠塵》本,《學津》本。)

《輿地紀勝》二百卷。(宋王象之。廣州新刻本,闕三十二卷。)

以上地理類雜地志之屬(都會、山水、古跡、人物、物產、雜記,錄古雅者。)

──右地理類(山志遊記如說嵩、岱覽之屬,今日通行有版本者凡數十種,以非切要,不錄。雜地志如桂勝、楚寶、晉乘蒐略之屬,止關一方,又非古籍,不錄。)

〇 政書第十一

《通典》二百卷。(唐杜佑。明刻本,殿本三《通》合刻,崇仁謝氏合刻本,廣州重刻本。)

《通志》二百卷。(宋鄭樵。明刻本,殿本三《通》合刻,謝刻本,《提要》入別史類,今附於此,以便尋檢。

《通考》三百四十八卷。(元馬端臨。明刻本,殿本三《通》合刻,謝刻本,廣州重刻本。)

《續通典》一百四十四卷。(乾隆三十二年敕撰。殿本。)

《續通志》五百二十七卷。(同上。同上。)

《續通考》二百五十二卷。(乾隆十二年敕撰。殿本。)

《皇朝通典》一百卷。(乾隆三十二年敕撰。殿本。)

《皇朝通志》二百卷。(同上。同上。)

《皇朝通考》二百六十六卷。(乾隆十二年敕撰。殿本。)

《通志略》二十卷。(明刻本,金壇於氏重刻本。止刻其二十略,非刪節也,讀《通志》者,以此為便,與他刪本不同。)

《文獻通考正續合編》卷。(通行本。)

以上政書類歷代通制之屬(三《通》為體,通貫古今,故別為類。)

《漢制考》四卷。(宋王應麟。《津逮》本,《學津》本,《玉海》附刻本。)

《西漢會要》七十卷。(宋徐天麟。江藩校胡森刻本,聚珍本,福本,蘇州活字版本。)

《東漢會要》四十卷。(同上。錢儀吉《三國會要》未刊,序例一卷,在《衎石齋記事初稿》中。)

《唐會要》一百卷。(宋王溥。聚珍本,福本。)

《五代會要》三十卷。(宋李攸。聚珍本,福本。)

《宋朝事實》二十卷。(宋李攸。聚珍本,福本。徐松輯《宋會要》百卷,《宋中興禮書》二百三十一卷,《續禮書》六十四卷,又半卷,未刊。)

《諡法》四卷。(宋蘇洵。金壺本,錢熙祚刻《珠叢別錄》本。)

《漢官六種》。(《漢官》一卷,《漢官解詁》一卷,漢王隆撰,胡廣注。《漢舊儀》二卷,《補遺》二卷,衛宏。《漢官儀》二卷,應劭。《漢官典職儀式選用》一卷,蔡質。《漢儀》一卷,吳丁孚。平津館本。)

《唐六典》三十卷。(唐玄宗。刻本。《提要》入職官,今附此。)

《明會典》一百八十卷。(明弘治十年官修。原刻本。)

以上政書類古制之屬(唐《開元禮》一百五十卷,宋政和《五禮新儀》二百二十卷,《金集禮》四十卷,《明集禮》五十三卷。除《明集禮》外,有傳鈔本,未見刻本。《開元禮》多采入《通典》內。)

《大清會典圖說事例》一千一百三十二卷。(嘉慶二十三年四次敕撰。殿本禮部印行。康熙三十三年、雍正五年、乾隆二十九年本,皆止《會典》一百卷,乾隆本增則例一百八十卷,坊行巾箱本單刻《會典》一百卷。)

《大清通典》五十四卷。(道光四年敕修。殿本,貴陽重刻官本,乾隆二十一年本五十卷。)

《皇朝禮器圖式》二十八卷。(乾隆二十四年敕撰,三十年校補。殿本。)

《歷代職官表》六十三卷。(乾隆四十五年敕撰。殿本,三長物齋本。《提要》入職官,今附此。因《會要》舊入政書,此亦其類。)

《吾學錄初編》二十四卷。(吳榮光。廣州刻本。)

以上政書類今制之屬(今日官書,如品級、處分、賦役、漕運、鹽法、稅則、學政、科場、樞政、軍需、刑案、工程、物料、台規、儀象志、各部則例之屬,各有專書,所司掌之,《四庫》皆不著錄。各省官司,以吏牘編纂成書者尤多,其《綱要》已具《會典》諸書,並散見《經世文編》中。)

──右政書類

〇 譜錄第十二

《崇文總目輯釋》五卷,《補遺》一卷。(宋王堯臣等。錢東垣等輯。汗筠齋本,粵雅堂重刻本。)

宋衢州本《郡齋讀書志》二十卷。(汪士鐘校刻本。此本善。)

宋袁州本(《郡齋讀書志》四卷,《後志》二卷,宋晁公武。《考異》一卷,《附志》一卷。宋趙希弁。海甯陳氏刻本。)

《子略》四卷,《目錄》一卷。(宋高似孫。《學津》本,《百川》本。)

《直齋書錄解題》二十二卷。(宋陳振孫。聚珍本,杭本,福本。)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二百卷。(乾隆四十七年敕撰。殿版大字本,楊州小字本,廣州小字本。)

《四庫簡明目錄》二十卷。(同上。翻閱較便,惟《四庫》歸《存目》者,《簡明目錄》無之,亦間有與《提要》不合者。)

坊刻通行本,又乾隆四十九年趙懷玉杭州刻本。仁和邵懿辰《四庫簡明目錄標注》二十卷,專記版本,《郘亭知見傳本書目》,多錄自此書,宣統三年邵氏家刻本。

《四庫未收書目提要》五卷。(阮元。即《揅經室外集》。原刻本。一百七十五種。)

《千頃堂書目》三十二卷。(黃虞稷。孫星衍孫祠書目,未刊。)

《古今偽書考》一卷。(姚際恒。知不足齋本。)

目錄之學,最要者《漢書藝文志》,《隋書經籍志》,《經典釋文敘錄》,《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宋史》、《明史》《藝文志》。

《文獻通考》中《經籍考》,雖非專書,尤為綱領。(朱彝尊《經義考》極要,已入經部。)阮孝緒《七錄序目》。(在《廣宏明集》內,及《續古文苑》。)

《文選注引書目》(《文選理學權輿》卷二)、《太平御覽引用書目》(《卷首》)、《三國志注引書目》(在趙翼《廿二史劄記》內),亦要。其餘若遂初堂、明文淵閣、焦竑《經籍志》、綠竹堂、世善堂、絳雲樓、述古堂、《敏求記》、天一閣、傳是樓、汲古閣、季滄葦、《浙江采進遺書》、文瑞樓、愛日精廬各家《書目》,或略或誤,或別有取義,乃藏書家所貴,非讀書家所亟,皆非切要。(坊行《匯刻書目》,《續書目》,亦可備覽,但未詳核,亦多蕪雜,活字本尤劣。)

以上譜錄類書目之屬(此類各書,為讀一切經史子集之塗徑。)

《姓氏急就篇》二卷。(宋王應麟並自注。《玉海》附刻本。)

《元和姓纂》十八卷。(唐林寶。嘉慶七年洪氏刻本。)

《古今姓氏書辨證》四十卷,《校勘記》三卷。(宋鄧名世。守山閣本,又洪刻本。)

《姓氏五書》。(《姓韻》,《遼金元三史姓錄·附西夏姓》,《姓名尋源》,《姓氏辨誤》,《古今姓氏書目考證》。張澍。止刻《尋源》、《辨誤》兩種。)

《史姓韻編》六十四卷。(汪輝祖。家刻本,江寧活字版本。)

《九史同姓名略》七十二卷,《補遺》四卷。(汪輝祖。家刻本。《古今同姓名錄》二卷,舊題梁元帝撰,唐陸善經《續》,元葉森《補》,《函海》本。)

《遼金元三史同名錄》四十卷。(汪輝祖。家刻本。)

《名疑》四卷。(明陳士元。借月山房本。)

《避諱錄》五卷。(黃本驥。三長物齋本。此書尚略。周廣業《經史避名匯考》四十六卷,未刊。)

《周公年表》一卷。(牟廷相。福山王氏刻本。)

《孔孟年表》二卷。(林春溥。竹柏山房《十一種》本。)

《頤志齋四譜》四卷。(丁晏。六藝堂自刻本。鄭君、陳思王、陶靖節、陸宣公。孫星衍、阮元皆有《鄭康成年譜》刻本。)

《韓柳年譜》八卷。(宋呂大防《文公集年譜》一卷,宋程俱《韓文西曆官紀》一卷,宋洪興祖《韓子年譜》五卷,宋文安禮《柳先生年譜》一卷。馬曰璐合刻本,粵雅堂本。)

《重編陸象山年譜》二卷。(李紱編。刻本。)

洪文惠、洪文敏、陸放翁、王伯厚、王弇州《年譜》各一卷。(錢大昕。潛研堂本。)

《顧亭林年譜》四卷,《閻潛邱年譜》四卷。(張穆。合刻原本,粵雅堂本。)

《杜工部詩年譜》,(宋魯訔原本,今為各注家以意更定。)附《集》內。《蘇文忠公年譜總案》,(王文誥。)附《蘇詩編注集成》內。其餘前代聞人,國朝人,多為編定年譜,或附集,或單行,不備錄。

以上譜錄類姓名、年譜之屬

《竹譜》一卷。(六朝宋戴凱之。《漢魏叢書》本。)

《茶經》三卷。(唐陸羽。《學津》本,《百川》本。)

《北山酒經》三卷。(宋朱翼中。知不足齋本。)

《廣群芳譜》一百卷。(康熙四十七年敕撰。殿本,重刻通行本。)

《奇器圖說》一卷。(明鄧玉函。)《諸器圖說》一卷。(明王征。守山閣本,通行本。)

以上譜錄類名物之屬

──右譜錄類(依《隋書經籍志》入史部。)

〇 金石第十三

(金石之學,今為專家,依鄭夾漈例,別出一門,無考證者不錄,疏舛者不錄。)

《集古錄跋尾》十卷。(宋歐陽修。)《目》五卷。(歐陽棐。三長物齋合刻本,《跋尾》附《集》本。)

《金石錄》三十卷。(宋趙明誠。雅雨堂本。又三長物齋本,凡歐《錄》所有者,旁加墨圈,便於檢核。歐、趙二書,其要在《目錄》,故列目錄之屬。)

《金石錄補》二十七卷,《續跋》七卷。(葉奕包。涉聞梓舊本。)

《輿地碑記目》四卷。(宋王象之。潘氏滂喜齋刻本。)

《蜀碑記》一卷。(宋王象之。永康胡氏刻《金華叢書》本。《函海》內《蜀碑記補》,不善。)

《寶刻叢編》二十卷。(宋陳思。翁刻本。)

《金石錄補》二十七卷,《續跋》七卷。(葉奕包。涉聞梓舊本。)

《輿地碑記目》四卷。(宋王象之。潘氏滂喜齋刻本。)

《蜀碑記》一卷。(宋王象之。永康胡氏刻《金華叢書》本。《函海》內《蜀碑記補》,不善。)

《寶刻叢編》二十卷。(宋陳思。翁刻本。)

《寶刻類編》八卷。(宋闕名。劉喜海刻本。)

《寰宇訪碑錄》十二卷。(孫星衍、邢澍。平津館本。)

《寰宇訪碑錄補》十二卷。(今人。自刻本。)

《金石萃編》一百二十七卷。(王昶。原刻本。嚴可均編平津館《金石萃編正續》三十一卷,未刊。)

《兩漢金石記》二十二卷。(翁方綱。《蘇齋叢書》本。以上二書,兼目錄、文字。)

《潛研堂金石目》八卷。(錢大昕。潛研堂本。)

《金石學》卷。(國朝人。原刻本。記近人為金石之學者。)

以上金石目錄之屬

《考古圖》十卷,《續圖》五卷,《釋音》五卷。(宋呂大防。通行本。)

《宣和博古圖》三十卷。(宋王黼等。通行本。)

《王複齋鐘鼎款識》一卷。(阮刻本。)

《嘯堂集古錄》二卷。(宋王俅。明刻本。摹篆形,故列此。)

《西清古鑒》四十卷。(乾隆四年敕撰。殿本。)

《金石經眼錄》一卷。(褚峻圖,牛運震說。原刻本。即《金石圖》上卷。)

《金石苑》。(無卷數。劉喜海。自刻本。)

《錢錄》十六卷。(乾隆十六年敕撰。殿本。嚴可均《古今錢圖》三十卷,錢東垣《錢志》二卷,錢侗《歷代錢幣圖考》二十卷、《古錢待訪錄》二卷:未刊。)

薛、阮、吳諸家《款識》,已入經部小學類。

《小蓬萊閣金石文字》。(無卷數。黃易。自刻本。)

《隨軒金石文字八種》。(無卷數。徐渭仁。自刻本。)

以上金石圖像之屬(縮摹百漢碑硯石刻拓本,較褚圖為詳,可考漢刻原式,非玩物也。)

《古刻叢鈔》一卷。(明陶宗儀。平津館本,讀畫齋本。)

《金薤琳琅》二十卷。(明都穆。)

《石墨鐫華》六卷,《附錄》二卷。(明趙崡。知不足齋本。)

《古志石華》三十卷。(黃本驥。三長物齋本。)

《金石存》十六卷。(吳玉搢。道光刻本。)

《金石文字記》六卷。(顧炎武。《亭林遺書》本,借月山房本,《指海》本。)

《潛研堂金石跋尾》二十五卷。(錢大昕。潛研堂本。錢師征《金石文字管見錄》二卷,未刊。)

《金石三跋》十卷。(武億。授經堂本。)

《鐵橋金石跋》四卷。(嚴可均。《鐵橋漫稿》內。)

《平津讀碑記》八卷。(《續記》一卷,《再續》一卷,《三續》二卷。洪頤煊。傳經堂本。)

《古墨齋金石文跋》六卷。(趙紹祖。《續涇川叢書》本。)

《秦漢瓦當文字》一卷。(程敦。乾隆丁未刻本。)

《吉金所見錄》十六卷。(祁書齡。嘉慶己卯刻本。錢坫《鏡銘集錄》四卷、錢東垣《豐宮瓦當文考》一卷、錢師征《漢玉剛卯考》一卷,未刊。)

附錄:國朝各省金石書精審者。(皆舉有刻本者,其止考一碑者不錄,目列後。)

《京畿金石考》上下卷。(孫星衍。)

江左《石刻文編》卷。(韓履卿。)

《兩浙金石志》十八卷,《補遺》一卷。(阮元。)

《湖北金石詩》一卷。(嚴觀。《連筠簃叢書》。意在考據。)

《中州金石記》五卷。(畢沅。《經訓堂叢書》。)

《山左金石志》二十四卷。(畢沅、阮元同撰。《文選樓叢書》。)

《關中金石記》八卷。(畢沅。經訓堂叢書。)

《關中金石附記》一卷。(焦汝霖。)

《雍州金石記》十卷。(朱楓。)

《粵東金石略》十二卷。(翁方綱。《蘇齋叢書》。)

《粵東金石略》十六卷。(阮元。《省志》內抽印別行。)

《粵西金石略》十六卷。(謝啟昆。《省志》內抽印別行。)

《滇南古金石錄》一卷。(阮福。)

《常山貞石志》二十四卷。(沈濤。)

《江甯金石考》十二卷。(嚴觀。)

《涇川金石記》一卷。(趙良澍。《續涇川叢書》。)

《金石文鈔》八卷。(趙紹祖。)

《會稽金石志》六卷。(杜。)

《安陽金石錄》十六卷。(武億。附《縣誌》。)

《偃師金石錄》卷。(武億。附《縣誌》。)

《濬縣金石錄》上下卷。(熊象階。)

《益都金石記》卷。(段赤亭。)

《南漢金石志》二卷。(吳蘭修。《嶺南遺書》。趙紹祖《安徽金石文編》八卷、瞿中溶《吳郡金石志》、錢大昭《嘉定金石文字記》四卷,未見傳本。)

考石經者,已入經部,石經類《隸釋》、《隸續》、《漢隸字原》,已入經部小學類。

以上金石文字之屬

《金石例》十卷。(元潘昂霄。)

《墓銘舉例》四卷。(明王行。乾隆丙子王穎銳刻本。)

《金石要例》一卷。(黃宗羲。王穎銳刻本,借月山房本。以上通名《金石三例》,雅雨堂合刻本,小玲瓏山館本,嘉慶辛未郝懿行重刻本。)

《志銘廣例》二卷。(梁玉繩。《清白士集》本。)

《碑版廣例》十卷。(王芑孫。自刻本。)

《金石例補》二卷。(郭麟。靈芬館集本。)

《漢石例》六卷。(劉寶楠。《連筠簃》本,山東單刻本。)

《漢魏六朝墓銘纂例》四卷。(李富孫。別下齋本。)

《金石綜例》四卷。(馮登府。自刻本。《漢魏六朝志墓金石例》三卷,附《唐人志墓諸例》一卷。吳鎬。道光己酉顧氏刻本。)

以上金石義例之屬

──右金石類

〇 史評第十四

《史通通釋》二十卷。(唐劉知幾。浦起龍釋。原刻本。《黃叔琳史通訓故補》二十卷,原刻本,亦可。)

《唐書直筆》四卷。(宋呂夏卿。聚珍本,福本。)

《舊聞證誤》四卷。(宋李心傳。《指海》本。)

《史糾》六卷。(明朱明鎬。《函海》本。)

《文史通義》八卷,《校讎通義》三卷。(章學誠。原刻本,粵雅堂本。以史法為主,間及他文字。)

以上論史法

《涉史隨筆》一卷。(宋葛洪。知不足齋本,《金華叢書》本。)

《東萊左氏博議》二十五卷。(宋呂祖謙。《金華叢書》足本,坊本未足。)

《兩漢解疑》二卷。(明唐順之。借月山房本。)

《三國雜事》一卷。(宋唐庚。《函海》本。)

《兩晉解疑》一卷。(明唐順之。借月山房本。)

《唐鑒》二十四卷。(宋范祖禹。呂祖謙注。明刻本,成都局本。)

《唐史論斷》三卷。(宋孫甫。聚珍本,福本,粵雅堂本,《珠塵》本。)

《新舊唐書雜論》一卷。(明李東陽。借月山房本。)

《明事斷略》一卷。(借月山房本。)

《御批通鑒輯覽》一百二十卷。(乾隆三十二年。互見編年類。以下論全史以御批為主,故史評亦恭錄。)

《讀通鑒論》三十卷,《宋論》十五卷。(王夫之。《船山遺書》本。)

《空山堂十七史論》卷。(牛運震。自刻本。)

此書一名《讀史糾繆》。

《史林測義》三十八卷。(計大受。自刻本。)

以上論史事(史論最忌空談苛論,略舉博通者數種。宋人《歷代名賢確論》一百卷,明刻本,今罕見。)

──右史評類

 

卷三 子部

(周秦諸子,皆自成一家學術,後世群書,其不能歸入經史者,強附子部,名似而實非也。若分類各冠其首,愈變愈歧,勢難統攝。今畫周秦諸子聚列於首,以便初學尋覽,漢後諸家,仍依類條列之。此類若周秦諸子,及唐以前儒家議論經濟之屬,宋以前儒家考訂之屬,唐以前之雜家、釋、道家,宋以前之小說家,多在通行諸叢書內,此舉善本。)

〇 周秦諸子第一(依《四庫》次第,名、墨、縱橫、雜合為一類,秦以前諸子姓名不錄。)

《荀子》楊倞注二十卷。(謝墉校本。通行蘇州王氏刻《十子全書》本即謝校本。儒。)

《荀子補注》一卷。(郝懿行。《郝氏遺書》本。)

《孔叢子》三卷。(《漢魏叢書》本三卷。儒。有依託,不盡偽。金山錢氏有宋鹹注七卷,本未刊。)

《孫子》魏武帝注三卷。(平津館校本。兵。)

《孫子十家注》十三卷。(岱南閣校本。)

《吳子》一卷。(平津館校本。兵。)

《司馬法》三卷,附逸文。(《指海》本,又邢澍輯注浙江刻本,又平津館本一卷。兵。)

《六韜》六卷。(平津館校本。兵。)

《管子》尹知章注廿四卷。(舊題唐房玄齡注。明趙用賢校本,即管韓合刻本,附劉績補注。《十子》本同上,但多評語,不善。)

《管子義證》八卷。(洪頤煊。傳經堂本。)

《弟子職集解》一卷。(莊述祖。《珍蓺宦遺書》本,遵義唐氏重刻本。即《管子》之一篇。)

《弟子職正音》一卷。(王筠。鄂宰四種本。)

《慎子》一卷,附逸文。(嚴可均校輯。守山閣本,又金壺本。法。)

《商子》五卷。(嚴可均輯。平津館別刻本,《指海》本,又明吳勉學刻《二十子》本。法。)

《鄧析子》一卷。(《指海》本。法。)

《韓非子》二十卷,附《識誤》三卷。(吳鼒校刻本,又明趙用賢校《管》《韓》合刻本即《十子》本,又明周孔教刻大字本。法。)

《素問》王冰注廿四卷。(互見下醫家類。醫。)

《周髀算經》二卷。(互見下天文演算法類。天文演算法。)

《尹文子》一卷,附《校勘記》、《遺文》。守山閣本,又湖海樓本,又金壺本。名。

《公孫龍子》三卷。(守山閣本,金壺本,明梁傑訂本。名。)

《墨子》十五卷,《目錄》一卷。(畢沅校。經訓堂本。墨。)

《鬼穀子》陶弘景注一卷。(秦恩複校刻兩本。縱橫。)

《屍子》二卷。(章宗源輯。湖海樓注本,問經堂本,平津館本。雜。)

《屍子》三卷,《附錄》一卷。(任兆麟輯。《心齋十種》本。)

《鶡冠子》陸佃注三卷。(聚珍本,福本,《學津》本。雜。)

《燕丹子》三卷。(章宗源輯。岱南閣本,又平津館本,問經堂本一卷。雜。)

《呂氏春秋》高誘注二十六卷。(經訓堂校本。雜。)

《呂子校補》二卷。(梁玉繩。《清白士集》本。)《呂子校補獻疑》一卷。(蔡雲。自刻本。)

《老子》王弼注二卷。(聚珍本,杭本,福本。河上公注偽。道。)

《老子道德經考異》上下卷。(畢沅。經訓堂本。)

《關尹子》一卷。(明吳勉學刻《二十子》本,《珠叢別錄》本。道。)

《列子張湛注》八卷,附殷敬順《釋文》。(汪繼培校。湖海樓本,任大椿燕禧堂本附《考異》。道。)

《列子》盧重玄注八卷。(秦恩複校刻本。)

《莊子》郭象注附《釋文》十卷。(明鄒之嶧刻本,明胡氏世德堂大字本,《十子》本即世德堂本。道。)

司馬彪《莊子注》一卷,《補遺》一卷。(孫馮翼輯。問經堂本,又茆輯《十種》本。)

《文子》二卷,附校勘記。(守山閣本,又金壺本,吳刻二十子本。道。)

《文子纘義》十二卷。(宋杜道堅。聚珍本,福本。)

《計然萬物錄》一卷。(茆輯《十種》本。)

《孟子外書》熙時子注四卷。(《函海》本,《珠塵》本,《經苑》本。據趙歧題辭,定為依託,然在漢前,故附此。《拜經樓叢書》輯刻晉綦毋邃《孟子外書注》一卷。)

《意林》五卷。(唐馬總。聚珍本,福本,《學津》本,別下齋補刻宋本第六卷。此書所存古子佚文,不盡周秦,然古子為多。)

《玉函山房輯佚書》子編種。(馬國翰。濟南刻本。)

《諸子平議》三十五卷。(今人。《俞氏叢書》本。)

──右周秦諸子《鬻子》、《子華子》皆偽書,《尉繚子》尤謬,不錄。《六韜》、《關尹》、《鄧析》、《燕丹》,偽而近古。

〇 儒家第二(《曾子》、《子思子》,乃宋汪晫割裂輳合,非原書,不錄。)

《法言》李軌注十三卷,《音義》一卷。(漢揚雄。秦恩複仿宋大字本,又徐養原校李賡芸刻本。)

《法言五臣注》十卷。(世德堂本,《十子》本同。李軌、柳宗元、宋咸、吳秘、司馬光。)

《新語》一卷。(漢陸賈。《漢魏叢書》本。)

《新書》十卷。(漢賈誼。盧文弨校。抱經堂校本。)

《鹽鐵論》十卷,《考證》三卷。(漢桓寬。張敦仁考證。岱南閣刻本,明張之象注本。)

《論衡》三十卷。(漢王充。明刻單行本,《漢魏叢書》本。)

《潛夫論箋》十卷。(漢王符。汪繼培箋。湖海樓本,《漢魏叢書》本無《箋》。)

《新論》一卷。(漢桓譚。問經堂輯本。)

《申鑒》五卷。(漢荀悅。《漢魏叢書》本。)

《典論》一卷。(魏文帝。問經堂輯本。)

《中論》一卷。(魏徐幹。《漢魏叢書》本。)

《人物志》三卷。(魏劉邵。守山閣本,金壺本。舊入名家。)

《傅子》一卷。(晉傅玄。聚珍本,杭本,福本。)

《物理論》一卷。(晉楊泉。平津館輯本。)

《中說》十卷。(舊題隋王通。宋阮逸注。世德堂本。即《文中子》。)

《因論》一卷。(唐劉禹錫。《百川》本。)

《續孟子》二卷。(唐林慎思。知不足齋本。)

《伸蒙子》三卷。(唐林慎思。知不足齋本,《珠塵》本。)

《公是先生弟子記》一卷。(宋劉敞。聚珍本,福本,知不足齋本。)

《鬱離子》二卷。(明劉基。《學津》本。)

《明夷待訪錄》二卷。(黃宗羲。粵雅堂本,《指海》本。)

《潛書》四卷。(唐甄。王聞遠刻本。)

《法書》十卷。(檀萃。刻本。)

《群書治要》五十卷。(舊題唐魏征。《連筠簃》本。闕三卷。以下二種為子鈔之屬,附此。)

古格言十二卷。(梁章钜,自刻本。)

以上儒家類議論經濟之屬(此類兼綜事理,亦尚修辭,後世古文家,即出於此類。此類多唐以前書,故列前。)

《周子通書注》一卷。(李光地注。《榕村全集》本。)

《二程全書》。(《遺書》二十五卷,《附錄》一卷,《外書》十二卷,《文集》十二卷,《遺文》一卷,《附錄》一卷,《周易傳》四卷,《經說》八卷,《粹言》二卷。同治十年求我齋江寧刻本,又寶誥堂呂氏刻本。)

《張子全書》十五卷。(高安朱氏藏書本。)

《朱子語類》一百四十卷。(宋黎靖德編。明刻本,日本刻本。)

《朱子全書》六十六卷。(康熙五十二年敕編。殿本,古香齋本,貴陽官本。)

《象山語錄》四卷。(宋陸九淵。附《象山全集》本,止二卷。)

《黃氏日鈔》九十五卷。(宋黃震。通行本。)

《大學衍義》四十三卷。(宋真德秀。通行本。)

《大學衍義補》一百六十卷。(明邱濬。通行本,雲陽重刻本。)

《讀書錄》十卷,《續錄》十二卷。(明薛瑄。《薛文清公集》本。)

《傳習錄》三卷。(明王守仁。明刻單行本,《王文成公集》本。)

《呻吟語》選二卷。(明呂坤。阮福改輯。文選樓本。別有《呻吟語節錄》,通行本。)

《子劉子學言》三卷。(明劉宗周。黃宗羲、薑希轍校刻本。)

《三魚堂賸言》十二卷。(陸隴其。《全集》本,正誼堂本。)

《陸清獻公日記》十卷。(陸隴其。道光辛醜柳氏刻本,《指海》本二卷。)

《五種遺規》十五卷。(陳宏謀。通行本。《養正遺規》,《教女遺規》,《訓俗遺規》,《從政遺規》,《學仕遺規》。)

《女教經傳通纂》一卷。(任啟運。)

《婦學》一卷。(章學誠。《文史通義》之一篇,舊別行,亦收《經世文編》中。《珠塵》本。)

《小學集注》六卷。(舊題《宋朱子》。通行本。)

以上儒家類理學之屬專書(舉其關係學派及其書簡明切於人事者。胡居仁《居業錄》,羅欽順《困知記》,章懋楓《山語錄》,皆有行本,餘散見。)

《性理精義》十二卷。(康熙五十六年敕編。通行本。)

《近思錄集注》十四卷。(宋朱子、呂祖謙同撰。江永注。原刻本,武昌局本,吳氏望三益齋本。)

《重修宋儒學案》卷。(黃宗羲原本,全祖望修。諸星杓校。慈溪馮氏刻本。黃為陸、王之學,全為程、朱之學。)

《增補宋元學案》一百卷。(全祖望修。王梓材增補。道光丙戌何氏刻本。)

《明儒學案》六十二卷。(黃宗羲。乾隆己未慈溪鄭氏補刻本,又故城賈氏刻本。萬氏原刻本,未足。此書為陸、王之學。)

《學蔀通辨》十二卷。(明陳建。原刻本,《正誼堂全書》本。此書辨陸、王之學。)

《東莞學案》。(無卷數。吳鼎。此書攻陳建書,申陸、王之學。)

《國朝學案小識》卷。(唐鑒。自刻本。此書為程、朱之學。孫奇逢《理學宗傳》二十六卷,通行本,為陸、王兼程、朱之學。)

《正誼堂全書》四百七十八卷。(張伯行編。福州局本。六十三種。此書為程、朱之學。)

以上儒家類理學之屬彙集書(舉其博通,不腐陋者。此外若《北學編》、《洛學編》、《關學編》、《浙學宗傳》、《閩中理學淵源考》,皆有刊本,亦可備考。)

《獨斷》二卷。(漢蔡邕。抱經堂校本,又《百川》本,《漢魏叢書》本,聊城楊氏刻附《蔡中郎集》本。)

《風俗通義》十卷。(漢應劭。《漢魏叢書》本,又仿宋單行本。《四庫》本有《附錄》一卷,即輯《姓氏篇》佚文,詳見後。)

《補風俗通姓氏篇》一卷。(張澍。二酉堂本。錢大昕輯本,在《群書拾補》中。)

《古今注》三卷,(晉崔豹。)附《中華古今注》三卷。(五代馬縞。《古今逸史》本,《漢魏叢書》本。)

《封氏聞見記》十卷。(唐封演。雅雨堂本,《學津》本。)

《刊誤》二卷。(唐李涪。照曠閣本,青照堂本。)

《蘇氏演義》二卷。(唐蘇鶚。《珠塵》本,《函海》本。)

《資暇集》三卷。(唐李匡乂。《續百川》本。)

《兼明書》五卷。(五代邱光庭。明陳繼儒刻《寶顏堂秘笈》本。)

《宋景文筆記》三卷。(宋宋祁。《百川》本,《學津》本。)

《夢溪筆談》二十六卷,《補》二卷,《續》一卷。(宋沈括。《津逮》本,《學津》本。)

《靖康緗素雜記》十卷。(宋黃朝英。守山閣本,金壺本,《唐宋叢書》本。)

《能改齋漫錄》十八卷。(宋吳曾。聚珍本,福本,守山閣本,金壺本。)

《西溪叢語》三卷。(宋姚寬。《津逮》本,《學津》本。)

《學林》十卷。(宋王觀國。聚珍本,福本,湖海樓本。)

《容齋隨筆》。(《隨筆》十六卷,《續筆》十六卷,《三筆》十六卷,《四筆》十六卷,《五筆》十卷。宋洪邁。通行本。)

《雲穀雜記》四卷。(宋張淏。聚珍本,杭本,福本,海山仙館本附一卷。)

《示兒編》二十三卷。(宋孫奕。明潘氏刻本,知不足齋本。)

《考古編》十卷。(宋程大昌。《學津》本,《函海》本,單行明刻本。)

《演繁露》十六卷。(宋程大昌。《學津》本,《唐宋叢書》本。)

《緯略》十二卷。(宋高似孫。守山閣本,金壺本。)

《野客叢書》三十卷,附《野老紀聞》一卷。(宋王楙。《唐宋叢書》本,《稗海》本。)

《考古質疑》六卷。(宋葉大慶。聚珍本,杭本,福本,海山仙館本。)

《習學記言》五十卷。(宋葉適。《四庫傳鈔》本,溫州新刻本。)

《老學庵筆記》十卷,《續》二卷。(宋陸遊。《津逮》本,《學津》本。)

《賓退錄》十卷。(宋趙與旹。單刻仿宋本。)

《坦齋通編》一卷。(宋邢凱。守山閣本。)

《翁注困學紀聞》二十卷。(宋王應麟。翁元圻注。家刻本,長沙重刻巾箱本。此注更勝《七箋》本。)

《困學紀聞七箋》,附《集證》二十卷。(閻若璩、全祖望、程瑤田、何焊、錢大昕、屠繼序箋。萬希槐《集證》。通行本。)

《敬齋古今黈》八卷。(元李冶。聚珍本,杭本,福本,海山仙館本。)

《譚苑醍醐》九卷。(明楊慎。《升庵集》本。)

《丹鉛總錄》二十七卷。(明楊慎。楊氏教忠堂刻本。又《升庵集》本分《餘錄》、《續錄》、《摘錄》、《總錄》,共六十三卷。函海編刻《丹鉛雜錄》十卷。)

《筆乘》六卷。(明焦竑。粵雅堂本。《續》八卷,皆談釋理,無謂。)

《井觀瑣言》三卷。(明鄭瑗。《唐宋叢書》本,《秘笈》本。)

《少室山房筆叢正集》二十二卷,《續集》十六卷。(明胡應麟。明刊本。)

《通雅》五十二卷。(明方以智。此藏軒刻本。)

《卮林》十卷。(明周嬰。《補遺》一卷。湖海樓本。)

《日知錄集釋》三十二卷。(顧炎武。黃汝成箋。原刊本,廣州重刻本,武昌局本。)

《群書疑辨》十二卷。(萬斯同。刻本。)

《蒿庵閒話》二卷。(張爾岐。《貸園叢書》本,粵雅堂本。)

《潛邱劄記》六卷。(閻若璩。吳玉搢編刻本,家刻本,學海堂摘本二卷。)

《義府》二卷。(黃生。《指海》本,家刻本。)

《白田雜著》八卷。(王懋竑。刻本。)

《松崖筆記》二卷。(惠棟。道光壬午徐氏刻本。)

《樵香小記》二卷。(何琇。守山閣本。)

《掌錄》二卷。(陳祖範。家刻本。)

《管城碩記》三十卷。(徐文靖。乾隆九年刻本,半畝園本。)

《訂訛雜錄》十卷。(胡鳴玉。湖海樓本。)

《韓門綴學》五卷,《續編》一卷。(汪師韓。《上湖文編》附刻本,叢睦《汪氏遺書》本。又《談書錄》一卷、《詩學纂聞》一卷。)

《經史問答》十卷。(全祖望。《鮚琦亭集》附刻本,學海堂摘本七卷。)

《南江劄記》四卷。(邵晉涵。刻本。)

《鐘山劄記》四卷,《龍城劄記》四卷。(盧文弨。抱經堂本。)

《蛾術編》一百卷。(王鳴盛。陸氏刻本,未足。)

《十駕齋養新錄》二十卷,《餘錄》三卷。(錢大昕。潛研堂本抽印單行,阮刻本無餘錄。)

《曉讀書齋雜錄》四卷。(洪亮吉。集外奕氏刻本。)

《考古錄》四卷。(鐘褱。甘泉阮刻本。)

《讀書脞錄》七卷。(孫志祖。嘉慶己未家刻本,學海堂本。)

《惜抱軒筆記》八卷。(姚鼐。《全集》本。)

《劄樸》十卷。(桂馥。原刻本。)

《炳燭編》四卷。(李賡芸。滂喜齋校錄刻本。)

《溉亭述古錄》二卷。(錢塘。文選樓本。)

《癸巳類稿》十五卷。(俞正燮。何氏刻本。)

《癸巳存稿》十五卷。(俞正燮。連筠簃本。)

《合肥學舍劄記》八卷。(陸繼輅。自刻本。)

《瞥記七卷》。(梁玉繩。)《庭立記聞》四卷。(玉繩子學昌輯。《清白士集》本。)

《過庭錄》十六卷。(宋翔鳳。浮溪精舍本。)

《筠軒讀書叢錄》二十四卷,《台州劄記》十二卷。(洪頤煊。傳經堂本。)

《落帆樓初稿》四卷。(沈堯。《連筠簃》本。)

《經傳考證》八卷。(朱彬。學海堂本。)

《拜經日記》十二卷。(臧庸。自刻本,學海堂本止八卷。)

《秋槎劄記》卷。(劉履恂。學海堂摘本。)

《研六室雜著》卷。(胡培翬。學海堂摘本。)

《吾亦廬稿》卷。(崔應榴。學海堂摘本。)

《寶甓齋劄記》卷。(趙坦。學海堂摘本。)

《書林揚觶》二卷。(方東樹。盱眙吳氏刻本。)

《古書疑義舉例》七卷。(今人。《俞氏叢書》本。此書甚有益於學者。)

《四庫全書考證》一百卷。(乾隆四十一年敕撰。聚珍本,福本。以下十種,皆校勘之學。)

《義門讀書記》五十八卷。(何焯。通行本。)

《援鶉堂隨筆》四十卷。(姚範。家刻本。)

《讀書雜誌》八十卷。(王念孫。家刻本。)

《群書拾補三十八種》。(盧文弨。抱經堂本。)

《斠補隅錄》二十四種。(蔣光煦。別下齋刻《涉聞梓舊》本。目列後:《尚書全解》二十一葉,《爾雅》十八葉,《續通鑒》七葉,《東漢會要》二十九葉,《吳越春秋》十二葉,《錢塘遺事》十二葉,《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六葉,《管子》三十四葉,《荀子》九葉,《酉陽雜俎》十二葉,《唐摭言》十四葉,《蘆浦筆記》四葉,《陳後山集》十三葉,《意林》十葉。)

《竹汀日記鈔》三卷。(錢大昕。劉刻本,《滂喜齋編錄》本二卷。)

《拜經樓藏書題跋記》六卷。(吳壽暘。別下齋本。)

《經籍跋文》一卷。(陳鱣。《涉聞梓舊》本。)

《曝書雜記》三卷。(錢泰吉。甘泉鄉人稿本,滂喜齋本,別下齋本二卷。)

《甕牖閑評》八卷。(宋袁文。聚珍本,杭本,福本。)

《陔余叢考》四十三卷。(趙翼。原刻本。)

《恒言錄》六卷。(錢大昕。文選樓本。)

《通俗編》三十八卷。(翟灝。無不宜齋刻本,《指海》本。)

以上儒家類考訂之屬(錄其有關經史者。此類各書,為讀一切經、史、子、集之羽翼。)

──右儒家

〇 兵家第三(兵者人事,《太白陰經》、《虎鈐經》之屬,詭誕不經,不錄。《登壇必究》、《武備志》多言占候,所言營陳器械,古今異宜,不錄。《握奇經》、《三略》、《心書》、《李衛公問對》,偽書,不錄。《武編》、《兵法百言》之屬,多空談,不錄。)

《歷代兵制》八卷。(宋陳傅良。守山閣本,金壺本。)

《讀史兵略》四十六卷。(胡林翼。武昌官本。)

《讀史方輿紀要》一百三十卷,《形勢紀要》九卷。(顧祖禹。通行刻本。活字版本不善。此書專為兵事而作,意不在地理考證。)

《草廬經略》十二卷。(明失名人。粵雅堂本。)

《練兵實紀》九卷,《雜集》六卷。(明戚繼光。守山閣本,金壺本。)

《紀效新書》十八卷。(明戚繼光。《學津本》。以上二書,通行本粗惡。)

《救命書》二卷。(明呂坤。《指海》本,附《呻吟語》刻本,借月山房本。)

《洴澼百金方》十四卷。(吳宮桂。據王芑孫序後《自記》,或雲袁氏撰。通行本。近人《金湯十二籌》,詳於城守,亦切實有用。)

《火攻挈要》三卷。(明焦勖。海山仙館本,單行本。李善蘭《火器真訣》一卷,見下則《古昔齋算學》內。)

《新譯西洋兵書》五種。(上海製造局刻本。《克虜伯炮說》四卷、《炮操法》四卷、《炮表》六卷,《水師操練》十八卷、《附》一卷,《行軍測繪》十卷,《防海新論》十八卷,《禦風要術》三卷,皆極有用。)

──右兵家(凡兵家多與史學家相出入,地理尤要。)

〇 法家第四

《唐律疏議》三十卷,唐長孫無忌。附《洗冤集錄》五卷。(宋宋慈。岱南閣本。《唐律》舊入政書,附此,取便尋覽。)

《折獄高抬貴手》八卷。(宋鄭克。守山閣本,金壺本。)

《佐治藥言》一卷,《續》一卷。(汪輝祖。知不足齋本。)

《學治臆說》二卷。(汪輝祖。托氏刻本,讀畫齋本。二書合刻有阮氏本,武昌局本,貴陽官本。)

《龍筋鳳髓判》四卷。(唐張鷟。湖海樓本,海山仙館本,《學津》本。名似法家,實則詞章,無類可歸,附此,其目藉可考《唐時律令公式》。)

《牧令書》二十三卷,《保甲書》四卷。(徐棟輯。通行本。淺而切用。)

──右法家

〇 農家第五

《齊民要術》十卷。(魏賈思勰。《津逮》本,《學津》本,《秘冊匯函》本。)

《來耒經》一卷。(唐陸龜蒙。《津逮》本,《學津》本。在《甫裏集》內。)

《農書》三卷,宋陳旉。附《蠶書》一卷。(宋秦湛。知不足齋本。《蠶書》亦在道光重刻《淮海集》內,作秦觀撰。)

《農書》三十六卷。(元王楨。明刻本。)

《潞水客談》一卷。(明徐貞明。單行本,粵雅堂本。)

《橡繭圖說》二卷。(劉祖震。道光七年刻本。)

《樗繭譜》一卷。(鄭珍。道光十七年刻本。)

《木綿譜》一卷。(褚華。《珠塵》本。)

《農桑輯要》七卷。(元至元十年官撰。聚珍本,杭本,福本。)

《農政全書》六十卷。(明徐光啟。通行本。)

《授時通考》七十八卷。(乾隆二年敕撰。殿本,四川布政司刻本。)

《農桑易知錄》三卷。(鄭之任。乾隆六年刻本。)

《康濟錄》六卷。(倪國連。通行本,武昌局本。)

《荒政叢書》十卷。(俞森。守山閣本,金壺本。)

《荒政輔要》九卷。(汪志伊。嘉慶十一年刻本。)

附《泰西水法》六卷。(明熊三拔。互見演算法內。)

──右農家

〇  醫家第六(錄初唐以前者。唐後方書,須專門經驗定其是非,不錄。)

《素問》王冰注二十四卷。(明仿刻宋高保衡等校本,近人重刻本。互見前古子。)

《素問釋義》十卷。(張琦。道光十年宛鄰書屋自刻本。)

《難經集注》五卷。(舊題周秦越人。明王九思注。借月山房本。)

《神農本草經》三卷。(問經堂校本。)

《傷寒論》十卷。(漢張機。明吳勉學刻《古今醫統》本。)

《金匱要略》三卷。(漢張機。《醫統》本。)

《華氏中藏經》一卷。(平津館本。)

《甲乙經》十二卷。(晉皇甫謐。《醫統》本。)

《靈樞經》十二卷。(晉人。《醫統》本,通行本。)

《肘後備急方》八卷。(晉葛洪。程永培刻《六醴齋醫書》本。)

《脈經》十卷。(晉王叔和。借月山房本,守山閣本。)

《褚氏遺書》一卷。(南齊褚澄。《醫統》本,《廣百川》本。)

《千金寶要》六卷。(唐孫思邈。平津館本。)

──右醫家

〇  天文演算法第七

(算書與推步,事多相涉,今合錄。推步須憑實測,地理須憑目驗,此兩家之書,皆今勝於古。今日算學家,習中法者,以《算學啟蒙》、《九章細草圖說》、《九數通考》、《四元玉鑒》為要,兼習西法者,以《數理精蘊》、《梅氏叢書》、新譯《數學啟蒙》、《代數術》、新譯十三卷《幾何原本》為要。)

《戴校算經十書》三十七卷。(戴震校。微波榭本。目列後。)

《周髀算經》二卷。(漢趙君卿注,北周甄鸞述,唐李淳風釋。互見前古子。)《音義》一卷。(宋李籍。又聚珍本,福本,又《津逮》本,《學津》本。)

《九章算術》九卷。(漢人。魏用徽注,唐李淳風釋,戴震補圖。)《音義》一卷。(宋李籍。)附《策算》一卷。(戴震。又聚珍本,福本,常熟屈氏重刻本。)

《海島算經》一卷。(晉劉徽。並注。又聚珍本,杭本,福本。)

《孫子算經》三卷。(漢人。北周甄鸞注,唐李淳風釋。又聚珍本,杭本,福本,又知不足齋本。)

《五曹算經》五卷。(六朝人。北周甄鸞注。又聚珍本,福本,又知不足齋本。)

《夏侯陽算經》三卷。(六朝人。又聚珍本,杭本,福本。)

《張邱建算經》三卷。(北周甄鸞注,唐李淳風釋,劉孝孫細草。又知不足齋本。)

《五經算術》五卷。(北周甄鸞。唐李淳風注。又聚珍本,杭本,福本。)

《緝古算經》一卷。(唐王孝通。並注。又知不足齋本。)

《數術記遺》一卷。(舊題漢徐嶽。北周甄鸞注。偽書。又《津逮》本,《學津》本。)附《句股割圜記》一卷。(戴震。)

《九章算術細草圖說》九卷。(李潢。沈欽裴校。嘉慶庚辰家刻本。)

《海島算經細草圖說》一卷。(李潢。附前刻後。)

《緝古算經考注》二卷。(李潢。程矞采廣州刻本,又南昌刻《補草附圖》本,非原書。)

《測圓海鏡細草》十二卷。(元李冶。李銳校。)

《益古演段》三卷。(同上。同上。)

《弧矢算術細草》一卷。(明顧應祥。李銳細草。)

《透簾細草》一卷。(闕名。)

《續古摘奇演算法》一卷。(宋楊輝。)

《丁巨演算法》一卷。(元丁巨。以上六種皆知不足齋本。)

《數書九章》十八卷,(宋秦九韶。)附《劄記》。(宋景昌。《宜稼堂叢書》本。)楊輝《演算法六種》七卷。(宋楊輝。宋景昌校。《宜稼堂叢書》本。目列後。)

《詳解九章演算法》,附《纂類》,無卷數。附《劄記》。)

《田畝乘除捷法》二卷。《演算法通變本末》一卷。《乘除通變算寶》一卷。《演算法取用本末》一卷。《續古摘奇演算法》一卷,附《總劄記》。

《算學啟蒙》三卷。(元朱世傑。羅士琳校。《觀我生室匯稿》本,抽印單行本。)

《四元玉鑒細草》二十四卷。(元朱世傑。羅士琳草。《觀我生室匯稿》本,抽印單行本。互見。)

《緝古算經細草》三卷。(張敦仁。岱南閣本。)求《一算術》三卷。(同上。)

《校緝古算經》一卷,《圖解》一卷,《細草》一卷,《音義》一卷。(陳傑。成都龍氏刻本。)

《開方補記》六卷。(張敦仁。道光十四年自刻本。原書九卷,未刻畢。)

《割圓密率捷法》四卷。(明安圖。羅士琳校。天長岑氏刻本,觀我生室本。互見。)

《三統術衍》三卷。(錢大昕。《潛研堂集》本。董祐誠《三統術衍補》一卷,在《董方立遺書》內。)

《少廣正負術內外篇》六卷。(孔廣森。軒所著書本。)

《開方釋例》四卷。(駱騰鳳。刻本。王元啟《句股衍甲集》三卷、《乙集》二卷、《丙集》四卷,未刊。)

《弧矢算術細草圖解》一卷。(《咸豐元年中星表》一卷。馮桂芬。原刻本。)

 

《句股六術》一卷。(項名達。上海局本。)

《筆算便覽》一卷。(紀大奎。《紀慎齋全集》內。)

《增刪算法統宗》十一卷。(梅瑴成。)

《九數通考》十三卷。(屈曾發。乾隆癸巳刻本,同治十年廣州學海堂重刻本。原名《數學精詳》。)

以上中法

《新法算書》一百零三卷。(明徐光啟等。明刻本。三十種。原名崇禎曆書。目列後。)

《治曆緣起》八卷。《奏疏》四卷。《八線表》一卷。《日躔表》一卷。《月離表》四卷。《五緯表》十卷。《交食表》九卷。《恒星緯表》二卷。《新曆曉或》一卷。(青照堂亦刻。)《曆小辨》一卷。《測量全義》十卷。《遠鏡說》一卷。(《珠塵》亦刻。)《日躔曆指》一卷。《月離曆指》四卷。《五緯曆指》九卷。《恒星曆指》四卷。《交食曆指》七卷。《恒星出沒》二卷。《古今交食考》一卷。《黃赤正球》二卷。《渾天儀說》五卷。《測天約說》二卷。《天測》二卷。《幾何法要》四卷。《新法曆引》一卷。《曆法西傳》一卷。《新法表異》二本。《籌算指》一卷。《籌算》一卷。《測食略》二卷。

《天學初函器編》三十卷。(明徐光啟等。明刻本。十種,目列後。)

《泰西水法》六卷。(明熊三拔。)

《渾蓋通憲圖說》二卷。(明李之藻。又守山閣本。)《幾何原本》六卷。(明徐光啟譯。又海山仙館本。全書十五卷,餘九卷未譯,今始譯行。)

《表度說》一卷。(明熊三拔。)《天問略》一卷。(明陽瑪諾。又珠塵本。)

《簡平儀》一卷。(明熊三拔。又守山閣本。)《同文算指前編》二卷,《通編》八卷。(明李之藻譯。又海山仙館本。明本有《別編》一卷。)

《圓容較義》一卷。(明李之藻。又海山仙館本,守山閣本。)《測量法義》一卷。(明徐光啟。又海山仙館本,《指海》本。)《句股義》一卷。(明徐光啟。又海山仙館本,《指海》本。)

《測量異同》一卷。(明徐光啟。海山仙館本,《指海》本。)

《測算刀圭》三卷。(《面體比例便覽》一卷,《對數表》一卷,《對數廣運》一卷。年希堯。自刻本。)

《視學》二卷。(年希堯。自刻本。)

《比例會通》四卷。(羅士琳。刻本。)

《新譯幾何原本》十三卷,《續補》二卷。(李善蘭譯。上海刻本。)

《代數術》二十五卷,《卷首釋號》一卷。(今人譯。上海刻本。)

《代微積拾級》卷。(李善蘭譯。上海刻本。)

《曲線說》一卷。(李善蘭譯。則古昔齋刻本。)

《數學啟蒙》一卷。(西洋人偉烈亞力。上海活字版本。)

《經天該》一卷。(明利瑪竇。《珠塵》本,亦在《高厚蒙求》內。)

《中星表》一卷。(清徐朝俊。《珠塵》本,亦在《高厚蒙求》內。)

以上西法

《禦制數理精蘊》。(《上編》五卷,《下編》四十卷,《表》八卷。康熙十三年殿本。)

《禦制曆象考成》。(《上編》十六卷,《下編》十卷,《後編》十卷,《表》十六卷。康熙十三年殿本,乾隆二年殿本。)

《禦定儀象考成》三十二卷。(乾隆九年殿本。)

《曉庵新法》六卷。(王錫闡。守山閣本。)

《五星行度解》一卷。(王錫闡,守山閣本。)

《天步真原》一卷。(薛鳳祚。守山閣本,《指海》本。)

《勿庵曆算全書》七十四卷。(梅文鼎。魏念彤刻本。二十九種。梅瑴成重編為六十二卷,名《梅氏叢書》,序次尤善,附瑴成《赤水遺珍》一卷、《操縵卮言》一卷。目列後。)

《平三角舉要》五卷。《句股闡微》四卷。《弧三角舉要》五卷。《環中黍尺》六卷。《塹堵測量》二卷。《方圓冪積》一卷。《幾何補編》五卷。《解割圓之根》一卷。(楊作枚。)《曆學疑問》三卷。《曆學疑問補》二卷。(《珠塵》亦刻。)《交會管見》一卷。《交食蒙求》三卷。《揆日候星紀要》一卷。《歲周地度合考》一卷。《冬至考》一卷。《諸方日軌高度表》一卷。《五星紀要》一卷。《火星本法》一卷。《七政細草補注》一卷。《二銘補注》一卷。(《珠塵》亦刻。)《曆學駢枝》四卷。《平立定三差解》一卷。《曆學答問》一卷。(《珠塵》亦刻。)《古算演略》一卷。(《珠塵》)亦刻。《筆算》五卷。《籌算》七卷。《度算釋例》二卷。《方程論》六卷。《少廣拾遺》一卷。

《勿庵曆算書目》一卷。(梅文鼎。知不足齋本。)

《中西經星同異考》一卷。(梅文鼎。《指海》本。)

《江慎修數學》八卷,《續》一卷。(江永。守山閣本。海山仙館本用原名,題曰《翼梅》。目列後。)《曆學補論》。《歲實消長辨》。《恒氣注曆辨》。《冬至權度》。《七政衍》。《金水發微》。《中西合法擬草》。《算賸》。《正弧三角疏義》。

《推步法解》五卷。(江永。守山閣本。)

《李氏遺書》十七卷。(李銳。道光癸未阮氏廣州刻本。《算書》十一種。)

《董方立遺書算術》七卷。(董祐誠。家刻本,成都重刻本。《遺書》共十四卷,餘七卷為他著述。)

《割圓連比例術圖解》三卷。《橢圓求周術》一卷。《堆垛求積術》一卷。《斜弧三邊求角補術》一卷。《三統術衍補》一卷。

《裏堂學算記》十六卷。(焦循。《焦氏叢書》本。五種,目列後。)

《加減乘除釋》八卷。《天元一釋》二卷。《釋弧》三卷。《釋輪》二卷。《釋橢》一卷。

《宣西通》三卷。(許桂林。刻本。)

《算牖》四卷。(同上。刻本。)

《翠微山房數學》三十八卷。(張作楠。原刻本。十五種,目列後。)

《量倉通法》五卷。《方田通法補例》六卷。《倉田通法續編》三卷。《八線類編》三卷。《八線對數類編》二卷。《弧角設如》三卷。《弧三角舉隅》一卷。《揣籥小錄》一卷。《揣籥續錄》三卷。《高弧細草》一卷。《新測恒星圖表》一卷。《新測中星圖表》一卷。《新測更漏中星表》三卷。《金華晷漏中星表》二卷。《交食細草》三卷。

《數學五書》卷。(安清翹。刻本。目列後。)

《推步惟是》。

《一線表用》。

《學算存略》。

《筆算衍略》。

《樂律新得》。

《衡齋算學》七卷。(汪萊。嘉慶間刻本。)

《六九軒算書》卷。(劉衡。家刻本。六種,目列後。)

《尺算日晷新義》。

《句股尺測量新法》。

《籌表開諸乘方捷法》。

《借根方法淺說》。

《四率淺說》。

《緝古算經補注》。

《觀我生室匯稿》二十四卷。(羅士琳。阮刻本。《十一種》,目列後。)

《句股容三事拾遺》三卷,《附例》一卷。《三角和較算例》一卷。《四元玉鑒細草》二十四卷。(又單行。)《四元釋例》二卷。《演元九式》一卷。《台錐積演》一卷。《校正算學啟蒙》三卷。(又單行。)《校正割圜密率捷法》四卷。(又單行。)《續疇人傳》六卷。周無專《鼎銘考》一卷。《弧矢算術補》一卷。(此外有《交食圖說舉隅》,《推算日食增廣新術》,《春秋朔閏異同》,《綴術輯補》,《句股截積和較算例》,《淮南天文訓存疑》,《博能叢話》,未刊。)

《夏氏算書遺稿四種》。(夏鸞翔。附《鄒徵君遺書》。刻本。目列後。)

《少廣縋鑿》一卷。《洞方術圖解》二卷。《致曲術》一卷。《致曲圖解》一卷。

《務民義齋算學七種》。(徐有壬。姚氏咫進齋刻本。徐別有《造各表簡法》、《截球解義》、《橢圓求周術》各一卷,附刻《鄒徵君遺書》內。)

《鄒徵君遺書》八種。(鄒伯奇。廣州家刻本。目列後。)

《學計一得》二卷。《補小爾雅釋度量衡》一卷。《格術補》一卷。《對數尺計》一卷。《乘方捷術》三卷。《存稿》一卷。《輿地圖》一冊。《恒星圖》二幅。附《夏氏算學》、《徐氏算學》。

《吳氏丁氏算書》十七種。(今人吳氏、丁氏同撰。同治元年長沙白芙堂刻本。目列後。)

《筆算》。《今有術》。《分法》。《開方釋》。《平方術》。《平圓術》。《立方立圓術》。《句股術》。《平三角術》。《測量術》。《方程術》。《天元一術》。《天元名式釋例》。《天元一草》。《天元問答》。《四元名式釋例》。《四元草》。附《借根方句股細草》一卷。(李錫蕃。)

《則古昔齋算學》二十四卷。(李善蘭。江寧刻本。十三種,目列後。)

《方圓闡幽》一卷。《弧矢啟秘》二卷。《對數探源》二卷。《垛積比類》四卷。《四元解》二卷。《麟德術解》三卷。《橢圓正術解》二卷。《橢圓新術》一卷。《橢圓拾遺》三卷。《火器真訣》一卷。《尖錐變法解》一卷。《級數回求》一卷。《天算或問》一卷。

《疇人傳》四十六卷。(阮元。)《續疇人傳》六卷。(羅士琳。阮氏合刻本。阮傳入《文選樓叢書》,《續傳》亦入《觀我生室匯稿》。學海堂阮《傳》摘本九卷。)

以上兼用中西法

──右天文演算法家(算學以步天為極功,以制器為實用,性與此近者,能加研求,極有益於經濟之學。)

〇  術數第八(舉其雅馴合理者。)

《易林》十六卷。(舊題漢焦贛,依徐養原、牟廷相,定為漢崔篆。士禮居校宋本,單行重刻黃本,《津逮》本、《學津》本並為四卷。《火珠林》一卷,刻《格致叢書·百名家書》中)

《太玄經》十六卷。(漢揚雄。蜀範望注。明刻仿宋本,孫氏《古棠書屋叢書》本。)

《太玄經集注》十卷。(宋司馬光。嘉慶庚午陶五柳仿宋本。)

《太玄解》一卷。(焦袁熹。《珠塵》本。)

《五行大義》五卷。(隋蕭吉。《佚存叢書》本,知不足齋本。)

《開元占經》一百二十卷。(唐瞿曇悉達。長沙刻本。內有唐《九執曆》。)

《潛虛》一卷。(宋司馬光。)附《潛虛發微論》一卷。(宋張敦實。知不足齋本。)

《潛虛解》一卷。(焦袁熹。《珠塵》本。)

《皇極經世書》十二卷。(宋邵雍。通行本。)

──右術數家(東方朔《靈棋經》二卷,偽書,然是晉以前人作,刻《得月簃叢書》、《珠叢別錄》、劉氏《述古叢鈔》中。)

〇 藝術第九(舉其典要可資考證者,空談賞鑒不錄。)

《法書要錄》十卷。(唐張彥遠。《津逮》本,《學津》本。梁庾肩吾《書品》、唐張懷瓘《書斷》,已收入此書內。)

《墨池編》二十卷。(宋朱長文。明青州李氏刻本,雍正癸卯朱氏刻本。)

《書史會要》九卷,《補遺》一卷。(明陶宗儀。)《續編》一卷。(明朱謀垔。《三續百川本》。錢坫《篆人錄》八卷,未刊。)

《書譜》一卷。(唐孫虔禮。《百川》本。《安氏石刻》附《釋文》本。)

《續書譜》一卷。(宋薑夔。《三續百川》本。)

《藝舟雙楫》六卷,《附錄》三卷。(包世臣。《安吳四種》之一。活字版本,又單行本。此編實是雜文,因內有《論書》二卷,附此。)

《歷代名畫記》十卷。(唐張彥遠。《津逮》本,《學津》本,《續百川》本。上古至唐會昌。)

《貞觀公私畫史》一卷。(唐裴孝源。《續百川》本,《唐宋叢書》本。)

《圖畫見聞志》六卷。(宋郭若虛。《津逮》本,《學津》本。唐會昌至宋熙寧。)

《畫繼》十卷。(宋鄧椿。《津逮》本,《學津》本。宋熙寧至乾道。)

《圖繪寶鑒》五卷。(元夏文彥。上古至元。)《續編》一卷。(明韓昂。《津逮》本。明初至嘉靖。)

《讀畫錄》四卷。(周亮工。自刻本,海山仙館本。明末國初。)

《畫征錄》三卷,《續》二卷。(張庚。通行本。國初至乾隆初。以上七書,皆考證歷代畫家大略,相續而成。近人有《畫史匯傳》,上古至道光,人數不少,考證無多。)

《南薰殿圖像考》一卷。(胡敬。自刻《四種》之一。)

《佩文齋書畫譜》一百卷。(康熙四十七年敕撰。內府本。)

《東觀餘論》三卷。(宋黃伯思。明項氏萬卷樓仿宋本,《津逮》本,《學津》本。)

《廣川書跋》十卷。(宋董逌。《津逮》本。)

《法帖譜系》二卷。(宋曹士冕。《百川》本,青照堂本。)

《閣帖釋文考正》十二卷。(王澍。自刻本。)

《虛舟題跋》十卷,《補原》三卷。(王澍。乾隆間刻本,海山仙館本四卷。)

《蘇齋題跋》二卷。(翁方綱。《得月簃》本。多考訂。)

《法帖題跋》三卷。(姚鼐。《惜抱軒集》本。)

《學古編》一卷。(元吾邱衍。《學津》本,《廣百川》本,《秘笈》本,《唐宋叢書》本。)

《續三十五舉》一卷。(桂馥。乾隆己巳重定自刻本,海山仙館本,借月山房本。)

《印人傳》三卷。(周亮工。自刻本。)

《琴史》六卷。(宋朱長文。曹寅刻《楝亭十二種》本。)

《樂府雜錄》一卷。(唐段安節。《續百川》本。)

──右藝術家

〇 雜家第十(學術不純宗一家者入此,其雜記事實者入雜史,雜考經史者入儒家。)

《淮南子》高誘注二十一卷。(莊逵吉校本。《十子本》即此本。兼道家。)

許叔重《淮南子注》一卷。(孫馮翼輯。問經堂本。)

《淮南萬畢術》一卷。(孫馮翼輯。問經堂本,又茆輯《十種》本。)

《淮南天文訓補注》二卷。(錢塘。《指海》本。)

《抱樸子內外篇》八卷。(晉葛洪。平津館本。兼道家。)

《抱樸子》。(《內篇校勘記》一卷,《佚文》一卷。《外篇校勘記》一卷,《佚文》一卷。嚴可均。《四錄堂類集》本。)

《金樓子》六卷。(梁元帝。知不足齋本。兼釋老。)

《劉子》十卷。(梁劉晝。《漢魏叢書》本。兼道家。)

《顏氏家訓注》七卷。(北齊顏之推。趙曦明注。抱經堂本,又知不足齋本。兼釋家。)

《長短經》九卷。(唐趙蕤。讀畫齋本。兼縱橫家。)

《兩同書》二卷。(唐羅隱。《續百川》本,《秘笈》本。兼道家。)

《譚子化書》六卷。(南唐譚峭。明吳刻《二十子》本,明單行仿宋本,《珠叢別錄》本。兼道家。)

《激書》。(無卷數,五十七篇。賀貽孫。江西刻本。兼道家。)

──右雜家

〇 小說家第十一(唐以前舉詞章家所常用者,宋以後舉考據家所常用而雅核可信者,余皆在通行諸叢書中。)

《漢武內傳》一卷,附錄《外傳》、《校勘記》。(齊王儉。守山閣本,又金壺本。)

《西京雜記》六卷。(梁吳均。抱經堂校刻別行本,又《津逮》本,《學津》本,《漢魏叢書》本。)

《博物志》十卷,附《逸文》。(舊題晉張華。《指海本》,又士禮居本。《神異經》、《十洲記》、《洞冥記》、《搜神記》、《搜神後記》、《述異記》,皆偽書近古者。)

《世說新語》三卷。(宋劉義慶。明袁氏仿刻宋本,道光戊子周氏紛欣閣重刻袁本,惜陰軒本。)

《拾遺記》十卷。(秦王嘉。《漢魏叢書》本。)

《異苑》十卷。(宋劉敬叔。《津逮》本,《學津》本。)

《國史補》三卷。(唐李肇。得月簃翻明本,《津逮》本,《學津》本。)

《明皇雜錄》三卷,附《校勘記》。(唐鄭處誨。守山閣校本,又金壺本。)

《杜陽雜編》三卷。(唐蘇鶚。《學津》本,《稗海》本。)

《酉陽雜俎》二十卷,《續》十卷。(唐段成式。《津逮》本,《學津》本,坊刻單行本。)

《尚書故實》一卷。(唐李綽。《秘笈》本,《說薈》本。)《因話錄》六卷(唐趙璘。)

《北夢瑣言》二十卷。五代孫光憲。雅雨堂本,廣州刻本。

《茆亭客話》十卷。(宋黃休複。《琳琅秘室》本,《津逮》本,《學津》本。)

《唐語林》八卷,附《校勘記》。宋王讜。四庫館重編。守山閣校本,又聚珍本,福本,金壺本。

《清異錄》二卷。(宋陶穀。海甯陳氏與《表異錄》合刻本,惜陰軒本,《秘笈》本。)

《歸田錄》二卷。(宋歐陽修。《學津》本,《歐集》附刻本。)

《鐵圍山叢談》六卷。(宋蔡條。知不足齋本。)

《侯鯖錄》八卷。(宋趙令畤。知不足齋本。)

《續世說》十二卷。(宋孔平仲。守山閣本。)

《萍洲可談》三卷,附《校勘記》。(宋朱彧。守山閣本,金壺本。)

《默記》一卷。(宋王銍。知不足齋本。)

《揮塵前錄》四卷,(《後錄》十一卷,《三錄》三卷,《餘話》二卷。宋王明清。《津逮》本、《學津》本。)

《聞見前錄》二十卷。(宋邵伯溫。《津逮》本,《學津》本。)

《聞見後錄》二十卷。(宋邵博。《津逮》本,《學津》本。)

《雞肋編》三卷。(宋莊季裕。琳琅秘室本。)

《桯史》十五卷,《附錄》一卷。(宋嶽珂。《津逮》本,《學津》本。)

《癸辛雜識》。(《前集》一卷,《後集》一卷,《續集》二卷,《別集》二卷。宋周密。《津逮》本,《學津》本。)

《輟耕錄》三十卷。(元陶宗儀。明刻本,《津逮》本。)

《山居新語》四卷。(元楊瑀。知不足齋本。)

《震澤紀聞》二卷,《震澤長語》二卷。(明王鏊。借月山房本。《紀聞》有《珠塵》本,《長語》有《指海》本。)

《水東日記》四十卷。(明葉盛。康熙間刻本。明刻本三十八卷。)

《菽園雜記》十五卷。(明陸容。守山閣本,金壺本。)

《何氏語林》三十卷。(明何良俊。明刻本。)

《鈍吟雜錄》十卷。(馮班。守山閣本,《指海》本。)

《居易錄》三十四卷,《池北偶談》二十六卷。(王士禎。通行本。)

《太平廣記》五百卷。(宋李昉等。通行本。所引多唐以前逸書,可資考證者極多。)

──右小說家(今人雜記,若阮葵生《茶餘客話》,王應奎《柳南隨筆》,法式善《槐廳載筆》,《清秘述聞》,童翼駒《墨海人名錄》之屬,皆資考核,均有刻本。)

〇 釋道家第十二(舉其有關考證事實者。)

《宏明集》十四卷。(梁僧祐。明刻本。)

《廣宏明集》三十卷。(唐釋道宣。明吳勉學刻本。)

《佛國記》一卷。宋釋法顯。《津逮》本,《學津》本,《漢魏叢書》本,《唐宋叢書》本。

《大唐西域記》十二卷。(唐釋玄奘。守山閣本,金壺本,《津逮》本,《學津》本。此書與佛國記意在紀述釋教,不為地理而作,故入此類。)

《高僧傳》十三卷,《序錄》一卷。(梁釋慧皎。海山仙館本。)

《法苑珠林》一百二十卷。(唐釋道世。燕園蔣氏刻本。)

《五燈會元》二十卷。(宋釋普濟。《釋藏》本。)

《開元釋教錄》二十卷。(唐釋智昇。《釋藏》本。)

《翻譯名義》十四卷。(宋釋法雲。雲棲寺刻本。)

《列仙傳》二卷。(舊題漢劉向。王照圓校。《郝氏遺書》本,又《古今逸史》本,琳琅秘室本。)

《神仙傳》十卷。(晉葛洪。《龍威》本。)

《參同契考異》一卷。漢魏伯陽。宋朱子《考異》。守山閣本。《漢魏叢書》本,無《考異》。

《道藏目錄詳注》四卷,附《闕經目錄》二卷。(明白雲霽。《道藏》本。)

──右釋道家(《陰符經》、《素書》、《道德指歸論》,皆偽書,《真誥》、《雲笈七簽》多詭誕,不錄。)

〇 類書第十三(類書實非子,從舊例附列於此,舉其有本原者。)

《皇覽》一卷。(魏繆襲。問經堂輯本。)

校明初寫本《北堂書鈔》五十五卷。(唐虞世南。嚴可均校。四錄堂本罕見。今通行刻本一百六十卷,乃明陳禹謨刪補者。)

《藝文類聚》一百卷。(唐歐陽詢。明仿宋小字本,明王元貞校大字本。)

《初學記》三十卷。(唐徐堅。明無錫安氏仿宋本,古香齋袖珍本。)

《白孔六帖》一百六卷。(唐白居易,宋孔傳。通行本。)

《太平御覽》一千卷。(宋李昉等。鮑校刻宋小字本,張刻大字本,又明汪昌序校活字版本。最要。)

《冊府元龜》一千卷。(宋王欽若等。明崇禎李嗣京刻本。)

《山堂考索》二百一十二卷。(宋章如愚。明正德慎獨齋刻本。《前集》六十六卷,《後集》六十五卷,《續集》五十六卷,《別集》二十五卷。)

《玉海》二百卷。(宋王應麟。嘉慶丙寅康基田校。江寧藩庫刻本,又明正德以來修補本。原附《詞學指南》四卷。又附刻十三種,目列後:《詩考》一卷,《詩地理考》六卷,《漢藝文志考證》十卷,《通鑒地理通釋》十四卷,《漢制考》四卷,《急就篇四卷》,《姓氏急就篇》二卷,《周易鄭康成注》一卷,《王會解注》一卷,《踐阼篇》一卷,《小學紺珠》十卷,《六經天文篇》一卷,《通鑒答問》五卷。)

《天中記》五十卷。(明陳耀文。明刻本罕見。原書六十卷。以上各書,不惟文家所用,亦可考古書佚文異本,其用甚大。)

《唐類函》二百卷。(明俞安期。明刻本。)

《錦繡萬花穀》。(宋闕名。明仿宋刻本。《前集》四十卷,《後集》四十卷,《續集》四十卷。)

《合璧事類》。(宋謝維新。明刻本。《前集》六十九卷,《後集》八十一卷,《續集》五十六卷,《別集》九十四卷,《外集》六十六卷。以上二書,雖未大雅,取其多存舊書,及宋人軼事遺文。)

──右類書。(類書若國朝官撰之《淵鑒類函》、《駢字類編》、《子史精華》、《韻府字錦》之屬,士林鹹知,不復臚列。)

 

卷四 集部

〇 楚辭第一

(《楚辭》兼有屈、宋、楊、劉諸人作,義例實是總集,但從前著錄,皆自為一類,冠於別集之前,今仍舊例。)

《楚辭補注》十七卷。(漢王逸注。宋洪興祖補。汲古閣毛表校本。《楚辭章句》十七卷,大小雅堂刻本,止王注。)

《楚辭集注》八卷,《辨證》二卷,《後語》六卷。(宋朱子。明成化吳氏刻本,明閔刻本無《辨證》、《後語》。)

《離騷集傳》一卷。(宋錢杲之。知不足齋本,《龍威秘書》本。)

《離騷草木疏》四卷。(宋吳仁傑。知不足齋本,《龍威》本。)

《離騷草木疏辨證》四卷。(祝德麟。自刻本。)

《山帶閣楚辭注》六卷,《餘論》二卷,《楚辭說韻》一卷。(蔣驥。通行本。)

《屈宋古音義》三卷。(明陳第。《學津》本。)

《天問補注》一卷。(毛奇齡。《西河集》本。)

──右楚辭類

〇  別集第二

(漢魏六朝舉隋唐著錄原有專集之名者,其後人採集者,具在百三家集中,不及。唐至明舉最著而單行者。國朝人除詩文最著數家外,舉其說理紀事、考證經史者。)

《蔡中郎集》六卷。(漢蔡邕。聊城楊氏仿宋本,附《獨斷》二卷。通行三本皆遜此本。嚴可均《校補蔡中郎集》十四卷、錄一卷,未刊。)

《諸葛忠武侯文集》四卷,(漢諸葛亮。《附錄》二卷,《諸葛故事》五卷。張澍編。沔縣祠堂本。)

《曹子建集》十卷。(魏曹植。明仿宋刻附《音義》本,明安氏活字版本,漢陽朝宗書室活字版本。)

《嵇中散集》十卷。(魏嵇康。明黃省曾刻本,明汪士賢刻《漢魏六朝二十名家集》本。)

《陸士衡集》十卷。(晉陸機。《二十名家集》本。)

《陸士龍集》十卷。(晉陸雲。《二十名家集》本。)

《陶淵明文集》十卷。(晉陶潛。汲古閣仿宋大字本,何氏成都刻翻毛本。)

《陶靖節詩注》四卷。(宋湯漢注。拜經樓校本。)

《鮑參軍集》十卷。(宋鮑照。明朱應登刻本。)

《謝宣城集》五卷。(齊謝朓。拜經樓校本。)

《昭明太子集》六卷。(梁蕭統。明葉紹泰編刻《蕭梁文苑》本。)

《江文通集》四卷。(梁江淹。梁賓校刻本。)

《江文通集匯注》十卷。(明胡之驥注。刻本。)

《何水部集》一卷。(梁何遜。明張紘刻本。)

《庾子山集注》十六卷。(周庾信。倪璠注。通行本。)

《徐孝穆集箋注》六卷。(陳徐陵。吳兆宜注。原刻本,阮氏困學書屋重刻本。吳亦有庾注,倪行吳廢。)

以上漢、魏、六朝

《初唐四傑集》。(唐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通行本。《王子安集》十六卷,《盈川集》十卷,《盧昇之集》七卷,《附錄》一卷,《駱丞集》四卷。)

《駱丞集》四卷。(顧廣圻校。秦恩複刻本。合李元賓、呂衡州為《三唐人集》。)

《駱賓王集》十卷。(顧之逵小讀書堆校刻足本。)

《駱臨海集注》十卷。(陳熙晉注。原刻本。)

《陳伯玉文集》三卷,《詩集》二卷。(唐陳子昂。楊國楨輯刻本。明新都楊春刻本,雖依舊本題十卷,未足,此本搜輯較多,亦不盡。)

《張燕公集》二十五卷。(唐張說。聚珍版輯補本,福本。)

《曲江集》二十卷。(唐張九齡。通行祠堂本不善。)

《李北海集》六卷,《附錄》一卷。(唐李邕。明崇禎庚辰刻本。)

《李太白集》三十卷。(唐李白。繆曰芑仿宋本。)

《李太白集注》三十六卷。(王琦注。通行本。)

《杜詩詳注》二十五卷,《附編》二卷。(唐杜甫。仇兆鼇注。通行本。)

《杜詩鏡銓》二十卷。(楊倫注。)《杜文注解》二卷。(張溍注。成都合刻本。杜詩注本太多,仇、楊為勝。)

《王右丞集注》二十八卷。(唐王維。趙殿成注。乾隆二年刻本。)

《孟襄陽集》三卷。(唐孟浩然。汲古閣本,明閔齊伋刻本,又明刻本四卷。)

《元次山集》十二卷。(唐元結。刻本。明湛若水校本十卷。)

《顏魯公》。(《內集》十二卷,《外集》八卷,《書評》十卷。唐顏真卿。黃本驥編輯。三長物齋本,聚珍本、福本止十七卷,較黃本少文四十四首及年譜。)

《劉隨州集》十卷,《補遺》一卷。(唐劉長卿。席氏本。)

《錢考功集》十卷。(唐錢起。席氏本。)

《韋蘇州集》十卷。(唐韋應物。項絪翻刻宋本,席啟寓編刻《唐百家詩》本,汲古閣本後有《拾遺》一卷。)

《毗陵集》二十卷。(唐獨孤及。亦有生齋校刻本。)

《李君虞集》二卷。(唐李益。席氏本。張澍有輯本,未刊。)

《華陽集》三卷,附顧非熊詩一卷。(唐顧況。明姚士粦輯。顧端刻本,席氏本。)

《權文公集》五十卷。(唐權德輿。嘉慶間校刻足本,明嘉靖辛醜劉大謨刻本止十卷。)

重刻。(《東雅堂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附《點勘》。唐韓愈。宋廖瑩中輯注。蘇州翻刻本。陳景雲點勘。明徐氏東雅堂原刻本,今尚有。)

《韓文考異》十卷。(宋方崧卿舉正,朱子校定。李光地刻本。宋王伯大重編《韓文考異正集》、《外集》、《遺文》共五十一卷,明刻本,非朱子原書。)

《昌黎詩箋注》十一卷。(顧嗣立補注。秀野草堂原刻本,吳廷榕重刻本。)

《昌黎詩增注證訛》十一卷。(黃鉞。家刻本。)

《朱墨本昌黎詩注》十一卷。(怡刻本。)

《編年昌黎詩注》十二卷。(方世舉。雅雨堂本。)

《韓集點勘》四卷。(陳景雲。《文道十書》本。重刻《五百家注韓集》四十卷,乾隆甲辰富氏仿宋本,雖遜東雅堂本,雕印尚好。)

《柳集》(四十五卷,《龍城錄》二卷,《外集》二卷,《附錄》二卷,《集傳》一卷。唐柳宗元。明嘉靖郭雲鵬重刻宋本,天啟壬戌柳氏再刻本。廷桂永州新刻本,附《年譜》,無《龍城錄》。陳景雲《柳集點勘》四卷,未刊。)

《柳河東集輯注》(四十五卷,《外集》五卷,附錄揚子注《龍城錄》一卷。明蔣之翹輯。楊廷理刻本。此本通行,宋人《柳文音辯五百家注》,已括此書內。)

《劉賓客文集》三十卷,《外集》十卷。(唐劉禹錫。《正集》通行本,《外集》傳鈔本。)

《呂衡州集》十卷。(唐呂溫。顧校秦刻足本,粵雅堂重刻本。)

《張司業集》八卷,《拾遺》一卷,《附錄》一卷。(唐張籍。席氏《唐百家詩》本,明萬曆張尚儒刻本八卷。)

《皇甫持正集》六卷。(唐皇甫湜。汲古閣本。)

《李文公集》十八卷。(唐李翱。汲古閣本。)

《歐陽行周》集十卷。(唐歐陽詹。明萬曆丙午刻本,明閔刻本八卷。)

《李元賓文編》三卷,《外編》二卷,《補》一卷。(唐李觀。顧校秦刻足本,粵雅堂重刻本。)

《孟東野集》十卷。(唐孟郊。席氏本,汲古閣本,明閔刻本。)

《玉川子詩注》五卷。(唐盧仝孫之騄注。自刻本。)

《長江集》十卷,《附錄》一卷。(唐賈島。席氏本,汲古閣本。)

《李長吉歌詩》四卷,《外集》一卷。(唐李賀。王琦匯解。通行本。)

《樊紹述集注》二卷。(唐樊宗師。孫之騄注。自刻本。)

《王司馬集》八卷。(唐王建。胡介祉校刻本,席氏本十卷,汲古閣本。)

《沈下賢集》十二卷。(唐沈亞之。明萬曆丙午刻本。罕見。)

《會昌一品集》二十卷,《別集》十卷,《外集》四卷。(唐李德裕。明天啟吳興茅氏刻本,明袁州刻本止十四卷。)

《元氏長慶集》六十卷,《補遺》六卷。(唐元稹。)

《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唐白居易。明元白合刻通行本。)

《白香山詩集》四十卷,附錄年譜一卷。(汪立名編校。一隅草堂刻本。)

《姚少監詩集》十卷。(唐姚合。汲古閣本,席氏本。)

《樊川文集注》二十卷,《外集》一卷,《別集》一卷。(唐杜牧。馮集梧注。原刻本。)

《玉溪生詩詳注》三卷。(唐李商隱。馮浩注。原刻本。勝於朱鶴齡、姚培謙注本。)

《樊南文集詳注》八卷。(同上。勝於徐樹谷、徐炯箋注本。)

《樊南文集補編》十二卷。(今人。清河刻本。)

《溫飛卿集箋注》九卷。(唐溫庭筠。顧予咸、顧嗣立注。秀野草堂本。)

《丁卯集》二卷,《續集》二卷,《續補》一卷,《集外遺詩》一卷。(唐許渾。席氏《百家唐詩》足本。)

《文泉子集》一卷。(唐劉蛻。別下齋本。)

《孫可之集》十卷。(唐孫樵。汲古閣本。)

《麟角集》一卷。(唐王棨。知不足齋本。)

《皮子文藪》十卷。(唐皮日休。明正統庚辰袁氏刻本。)

《笠澤叢書》四卷,《補遺》一卷。(唐陸龜蒙。仿宋刻本。)

《笠澤叢書》七卷,《補遺》一卷,《附考》一卷。(許梿編。刻本。)

《甫裏集》二十卷。(唐陸龜蒙。明萬曆乙卯許自昌刻足本。)

《司空表聖文集》十卷。(唐司空圖。席氏本。)

《韓內翰別集》一卷。(唐韓偓。汲古閣本。別有《香奩集》三卷,《四庫著錄》本刪去。)

《黃禦史集》十卷,《附錄》一卷。(唐黃滔。明崇禎刊本。)

《羅昭諫集》八卷。(唐羅隱。張瓚輯刻本。)

《讒書》五卷。(唐羅隱。拜經樓校本。)

《禪月集》二十五卷,《補遺》一卷。(蜀釋貫休。汲古閣本,《金華叢書》本。)

《浣花集》十卷,《補遺》一卷。(蜀韋莊。汲古閣本,席氏本。)

《桂苑筆耕》二十卷。(唐高麗人崔致遠。朝鮮刻本,海山仙館本。)

(汲古閣《三唐人文集》、《三唐人詩》、《五唐人集》、《六唐人集》、《八唐人集》、《唐三高僧詩》之屬。明劉雲份刻《十三唐人詩集》、《八劉詩》之屬。國朝席啟寓刻《唐詩百名家集》,雖匯刻,多單行。)

以上唐至五代(唐之詩家,如高適、岑參之類,文家如李華、蕭穎士之類,今無單行本,詳《全唐詩》、《文》中。)

《騎省集》三十卷。(宋徐鉉。明有刻本,今不可見。在南唐以前所作,已收入《全唐文》,合入宋以後作者,止有傳鈔本。鉉為北宋初文學之最,故舉其名。)

《河東集》十五卷,《附錄》一卷。(柳開。國朝人校刻本。)

《小畜集》三十卷,《外集》七卷。(宋王禹偁。聚珍本,福本,平陽趙氏刻本無《外集》。)

《武夷新集》二十卷,附《西昆酬唱集》。(宋楊億。祝氏留香室刻本。《西昆酬唱集》,亦刻《浦城遺書》。)

《和靖詩集》四卷。(宋林逋。吳調元校刻本。)

《宋元憲集》四十卷。(宋宋庠。聚珍本,福本。)

《宋景文集》六十二卷,《補遺》二卷,《附錄》一卷。(宋宋祁。聚珍本,福本。)

《文恭集》五十卷,《補遺》一卷。(宋胡宿。聚珍本,杭本,福本。)

《文正集》二十卷,《別集》四卷,《補編》五卷。(宋范仲淹。通行本。近范氏後裔以《範文正》及《范忠宣集》合刻。)

《河南集》二十七卷。(宋尹洙。長洲陳氏校刻本。)

《蔡忠惠集》三十六卷。(宋蔡襄。國朝人校刻本。)

《蘇學士集》十六卷。(宋蘇舜欽。宋犖校刻本,震澤徐氏刻本。)

《華陽集》六十卷,《附錄》十卷。(宋王珪。聚珍本,福本。)

《司馬文正集》八十卷。(宋司馬光。劉繩遠刻乾隆修補本,陳宏謀刻本附《年譜》,翻刻本。)

《旴江集》三十七卷,年譜一卷,《外集》三卷。(宋李覯。明李贊重編刻本,江西祠堂本。)

《公是集》五十四卷。(宋劉敞。聚珍本,福本。)

《彭城集》四十卷。(宋劉攽。聚珍本,福本。)

《元豐類稿》五十卷。(來曾鞏。顧崧齡刻本。)

《宛陵集》六十卷,《附錄》五卷。(宋梅堯臣。震澤徐氏刻本,又梁中孚刻本。)

《文忠集》一百五十三卷,《附錄》五卷。(宋歐陽修。歐陽衡編刻本。)

《蘇老泉先生集》二十卷,《附錄》二卷。(宋蘇洵。邵仁泓刻本。原名《嘉祐集》。)

《東坡七集》一百一十卷。(宋蘇軾。《前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奏議》十五卷,《內制集》十卷,《外制》附《樂語》三卷,《應詔集》十卷,《續集》十二卷。明成化四年江西布政司重刻宋本,嘉靖十三年江西布政司又重刻,此本為最古。又《大全集本》一百三十卷,分體編次,易於檢尋,明刻今刻多有。)

《欒城集》五十卷,(《後集》二十四卷,《第三集》十卷,《應詔集》十二卷。宋蘇轍。明刻本。右三集近人合刻本,不善。)

《蘇詩合注》五十卷,《附錄》五卷。(馮應榴注。自刻本。蘇詩,宋施元之《注》最有名,查慎行《補注》亦善。馮、王、翁三《注》更詳備。)

《蘇詩編注集成》。(《總案》四十五卷,《詩》四十六卷,《雜綴》一卷。王文誥注。自刻本。馮詳事實,王兼論詩。)

《蘇詩補注》八卷。(翁方綱注。《蘇齋叢書》本,粵雅堂本。)

《斜川集》六卷,《附錄》上下二卷。(宋蘇過。四庫館輯。趙懷玉校刻本,知不足齋本。附《三蘇集》本不善。)

《臨川集》一百卷。(宋王安石。明嘉靖三十九年何氏翻宋本,萬曆再刻本。)

王荊公詩注五十卷。(宋李壁注。張宗松清綺齋校刻本。)

《山谷》。(《內集》三十卷,《外集》十四卷,《別集》二十卷,詞一卷,簡尺二卷,年譜三卷。宋黃庭堅。聚珍本,福本。)

《山谷》。(《內集注》二十卷,宋任淵。《外集注》七卷,宋史容。《別集注》二卷,《外集補》四卷,年譜十四卷。宋史季溫。翁方綱校刻本,聚珍本無末二種。)

《後山集》二十四卷。(宋陳師道。趙鴻烈學稼山莊刻本。)

《後山詩注》十二卷。(宋陳師道。宋任淵注。聚珍本,福本。)

《柯山集》五十卷。(宋張耒。聚珍本,福本。)

《淮海集》。(四十卷,《後集》六卷,《長短句》三卷。宋秦觀。明李之藻刻乾隆修補本,道光丁酉高郵重刻本,改並二十卷,《補遺》一卷,附《年譜》。)

《雞肋集》七十卷。(宋晁補之。明崇禎刻本。《李廌濟南集》八卷,《四庫傳鈔》本,無刻本。秦、黃、張、晁、陳、李諸家文,有《蘇門六君子文鈔》七十卷,明崇禎韓氏刻本。)

《西台集》二十卷。(宋畢仲遊。聚珍本,福本。)

以上北宋

《李忠定公集》卷。(宋李綱。活字本,通行本。原名《梁溪集》。)

《浮溪集》三十六卷。(宋汪藻。聚珍本,福本。)

《石林居士建康集》八卷。(宋葉夢得。)

《簡齋集》十六卷。(宋陳與義。聚珍本,福本。)

《鴻慶居士集》四十二卷。(宋孫覿。明翻宋本止周必大原定十二卷。)

《茶山集》八卷。(宋曾幾。聚珍本,杭本,福本。)

《文定集》三十四卷。(宋汪應辰。聚珍本,福本。)

《朱子大全集》一百一十二卷。(宋朱子。蘇方炳刻本。《朱子古文》卷,貴陽官本。)

《雪山集》十六卷。(宋王質。聚珍版輯本,福本。)

《周益公大全集》二百五卷。(宋周必大。)

《止齋文集》五十一卷,《附錄》一卷。(宋陳傅良。陳用光重刻本。)

《攻媿集》一百一十二卷。(宋樓鑰。聚珍版刪定本,福本。)

《盤洲集》八十卷。(宋洪適。洪氏家刻本,宜黃黃氏刻本。)

《浪語集》三十五卷。(宋薛士龍。止見傳鈔本,今溫州人議刻。)

《石湖詩集》三十四卷。(宋范成大。秀野草堂刻本。南宋四家,《蕭千岩詩集》已佚,尤袤止存《梁溪遺稿》一卷,尤侗輯本。)

《誠齋集》一百三十卷。(宋楊萬里。乾隆乙卯吉安刻本八十五卷,《函海》刻《詩集》十卷,嘉慶庚申徐氏編刻《詩集》十六卷。)

《渭南文集》五十卷,《逸稿》二卷,《劍南詩稿》八十五卷。(陸遊。汲古閣本。)

《水心集》二十九卷。(宋葉適。通行本。)

《水心別集》十六卷。(同上。溫州新刻本,武昌局本。)

《龍川文集》三十卷,《補遺》一卷,《附錄》二卷,《劄記》一卷。(宋陳亮。同治八年永康應氏刻本,又活字版本,《金華叢書》本。)

《嚴滄浪集》六卷。(宋嚴羽。明潘氏編刻《宋元名家詩集》本。)

《白石詩集》一卷,附《詩說》一卷。(宋薑夔。揚州鮑刻本。)

以上南宋(此外宋人集,若呂陶、劉摯、彭龜年,聚珍本有之。宗澤、呂祖謙,在《金華叢書》內。永嘉四靈,在《南宋群賢小集》內。)

《拙軒集》六卷。(金王寂。聚珍本,福州、杭州重刻本,又新刻本。趙秉文《滏水集》二十卷,王若虛《滹南遺老集》四十五卷,有傳鈔本,無刻本。)

《遺山集》四十卷,《附錄》一卷。(金元好問。張穆校補刻本,又康熙間無錫華氏刻本。)

《元遺山詩注》十六卷。(施國祁注。原刻本。)

《剡源集》三十卷,附《劄記》一卷。(元戴表元。宜稼堂本。)

《金淵集》六卷。(元仇遠。聚珍本,杭本,福本。王惲《秋澗集》一百卷,有傳鈔本,無刻本。)

《牧庵文集》三十六卷。(元姚燧。聚珍本,福本。明劉昌編《中州名賢文表》三十卷,宋犖刻本,內有姚燧文八卷。)

《清容居士集》五十卷,附《劄記》一卷。(元袁桷。宜稼堂本。)

《道園學古錄》五十卷。(元虞集。通行本。仁壽新刻本六十卷,《仍少文遺稿》八卷。)

《楊仲宏詩》八卷。(元楊載。留香室刻本。)

《範德機詩》七卷。(元範梈。)

《揭曼碩詩》三卷。(元揭傒斯。以上三家集,均汲古閣摘本,又《宋元名家詩集》本。)

《淵穎集》十二卷,《附錄》一卷。(元吳萊。國朝人校刻本,明嘉靖卓氏刻本。)

《雁門集》三卷,《集外詩》一卷。(元薩都剌。汲古閣本。)

《九靈山房集》三十卷。(元戴良。戴殿江家刻本,《金華叢書》本。)

《鐵崖古樂府注》十六卷。(元楊維楨。蔔瀍注。乾隆甲午刻本,西安王氏刻本四卷,無注。)

以上金元(聚珍本諸集,如張說、宋庠、宋祁、胡宿、王珪、劉敞、劉攽、張耒、畢仲游、汪藻、曾幾、汪應辰、王質、樓鑰、仇遠、姚燧諸家,皆世無刻本,或傳本太略,蒐輯排印者。)

《宋文憲全集》五十三卷,《卷首》四卷。(明宋濂。嚴榮刻本。)

《青邱詩集注》十八卷,附《鳧藻集》五卷。(明高啟。金檀注。雍正六年刻本。)

《遜志齋集》二十四卷。(明方孝孺。明刻本,台州刻本,《乾坤正氣集》本。)

《懷麓堂集》一百卷。(明李東陽。重刻本。)

《篁墩集》九十三卷。(明程敏政。明刻本。)

《空同集》六十六卷。(明李夢陽。明刻本。今多詩集單行。)

《大複集》三十八卷。(明何景明。河南重刻本。)

《王文成全書》三十八卷。(明王守仁。明刻本,又通行本亦稱《陽明全集》。)

《儼山集》一百卷,《續集》十卷,《儼山外集》三十四卷。(明陸深。明刻本。《外集》皆雜著,別行,附此。)

《升庵全集》八十一卷,《外集》一百卷,《遺集》卷。(明楊慎。通行本不善。)

《遵岩集》二十五卷。(明王慎中。明刻本。)

《荊川集》十二卷。(明唐順之。國初刻本。)

《滄溟集》三十卷,《附錄》一卷。(明李攀龍。明刻本。)

《弇州山人四部》。(《稿》一百七十四卷,《續稿》二百七卷。明王世貞。明刻本。胡應麟《少室山人類稿》,今罕見。)

《震川文集》三十卷,《別集》十卷。(明歸有光。歸氏家刻本。)

《四溟集》十卷。(明謝榛。明刻本,《盛明百家詩》本。袁凱《海叟集》、邊貢《華泉集》、徐禎卿《迪功集》、高叔嗣《蘇門集》、皇甫汸《司勳集》、皇甫涍《少玄集》,皆明詩家最著者,有刻本,不常見,並收《盛明百家詩》內。邊、徐、高三家,王士禎有選刻本。)

以上明國朝人集,流別太多,今為分類列之,各標所長,以便初學尋求。其詩文集分刻者分之,本合刻不別行者,仍牽連錄之,皆有刻本,不臚列。(詞章考訂,多有兼長者,此從其重者言之。)

《夏峰先生集》十六卷。(孫奇逢。)

《二曲集》二十二卷。(李中孚。)

《三魚堂文集》十二卷,《外集》六卷,《附錄》一卷。(陸隴其。)

《重訂楊園集》五十四卷,《年譜》一卷。(張履祥。同治十年萬氏重編蘇州局本。)

《湯子遺書》十卷。(湯斌。)

《榕村文集》四十卷。(李光地。)

以上國朝理學家集

《梨洲集》卷。(黃宗羲。靳治荊刻。)

《南雷文定前集》十一卷,《後集》四卷,《詩曆》一卷。(黃宗羲。在《粵雅堂叢書》內。)

《亭林文集》六卷。(顧炎武。)

《曝書亭集》八十卷。(《附錄》一卷。朱彝尊。)

《曝書亭集外稿》八卷。(馮登府輯。)

《姜齋文集》十卷,《詩集》十卷。(王夫之。並雜著合刻為《船山遺書》三百二十四卷。)

《西河文集》一百三十三卷。(毛奇齡。並雜著合刻為《西河合集》四百九十八卷。)

《上湖分類文編》十卷。(汪師韓。)

《樊榭山房文集》八卷,《詩集》八卷,《詞集》二卷,《續詩集》十卷。(厲鶚。分刻。)

《果堂集》十二卷。(沈彤。)

《東原集》十卷。(戴震。《戴氏遺書》內,亦附《經韻樓叢書》。)

《鮚埼停集》。(三十八卷,《經史問答》十卷,《外集》五十卷。全祖望。《正集》史夢蛟刻,《問答》萬氏刻,《外集》、《別集》別一人刻,《詩集》鄭氏刻。)

《南江文鈔》四卷。(邵晉涵。)

《抱經堂文集》三十四卷。(盧文弨。《抱經堂叢書》。)

《道古堂文集》四十八卷,《詩集》二十六卷。(杭世駿。)

《學福齋集》卷。(沈大成。)

《潛研堂文集》五十卷,《詩集》二十卷。(錢大昕。)

《春融堂詩文集》六十八卷。王昶。

《存悔齋集》卷。(劉鳳誥。)

《述學》內外篇六卷,附《校勘記》。(汪中。揚州局本,又初刻小字本,文選樓本、學海堂本二卷。)

《校禮堂集》三十六卷。(淩廷堪。)

《東壁遺書》八十八卷。(崔述。三十五種。)

《授堂集》卷。武億。軒所著書六十卷。孔廣森。七種。

《拜經堂文集》四卷。(臧庸。)

《經韻樓集》十二卷。(段玉裁。)

《問字堂集》五卷,《岱南閣集》五卷,《五松園文集》一卷。(孫星衍。)

《卷施閣文》。(甲集十卷,乙集十卷。)《更生齋文》(甲集四卷,乙集四卷。洪亮吉。)

《更生齋續集》卷。(倪良勳刻。)

《雕菰樓集》二十四卷。(焦循。)

《複初齋集》卷。(翁方綱。)

《空山堂集》卷。(牛運震。)

《祇平居士集》卷。(王元啟。)

《揅經室集》六十卷。(阮元。《一集》十四卷,《二集》八卷,《三集》五卷,《四集》二卷,《詩集》十二卷,《外集》五卷,《續集》九卷,《再續集》六卷。)

《思適齋集》十八卷。(顧廣圻。徐渭仁刻《春暉堂叢書》中。)

《養素堂文集》三十五卷。張澍。

《鑒止水齋集》十二卷。(許宗彥。廣州翻刻。)

《晚學集》八卷,詩五卷。(桂馥。)

《鐵橋漫稿》八卷。(嚴可均。全稿未刻。)

《清白士集》二十八卷。(梁玉繩。)

《七經樓文鈔》卷。(蔣湘南。)

《董方立文甲集》二卷。(董祐誠。《董方立遺書》之一。)

《左海文集》二十卷。(陳壽祺。)

《衎石齋記事稿》十卷,《記事續稿》十卷。(錢儀吉。)

《甘泉鄉人稿》二十四卷。(錢泰吉。)

《幼學堂詩集》十七卷,《文集》八卷。(沈欽韓。)

《齋文集》二卷。(張穆。)
《詁經精舍文鈔》。(《初集》十四卷,《續集》八卷,《三集》卷。杭州詁經精舍諸生。《初集》刻《文選樓叢書》內。)

《學海堂》(《初集》十六卷,《二集》二十二卷,《三集》二十四卷。廣州學海堂諸生。)

以上國朝考訂家集(若紀昀、陸錫熊、彭元瑞、趙佑、朱筠、趙懷玉、王芑孫諸家集,既工詞章,間有考訂,此類不可枚舉,以此例之。)

《壯悔堂集》十卷。(侯方域。)

《甯都三魏集》七十二卷。(魏禮、魏禧、魏祥。附魏世傑、魏世效、魏儼。三魏合彭士望、林時益、李騰蛟、邱維屏、曾燦、彭任為易堂九子,有《九子文鈔》。)

《水田居文集》卷。(賀貽孫。)

《鈍翁類稿》一百一十八卷。(汪琬。)

《午亭文編》五十卷。(陳廷敬。)

《湛園集》十卷。(姜宸英。)

《遂初堂詩文集》三十九卷。(潘耒。)

《解舂文鈔》十二卷,《補遺》二卷,《詩鈔》二卷。(馮景。《抱經堂叢書》之一。)

《改亭文集》十六卷,詩六卷。(計東。)

《存硯樓集》十六卷。(儲大文。)

《鹿洲初集》二十卷。(藍鼎元。)

《穆堂類稿》五十卷,《續稿》五十卷,《別稿》五十卷。(李紱。)

《小倉山房文集》三十五卷。(袁枚。)

《梅崖居士集》三十卷。(朱仕琇。)

《山木居士集》卷。(魯九皋。)

《尊聞居士集》八卷。(羅有高。)

《汪子文錄》卷。(汪縉。)

《二林居集》二十四卷,《測海集》六卷。(彭紹升。)

《小峴山人集》三十六卷。(秦瀛。)

《龔海峰文集》卷。(龔景瀚。)

《安吳四種》。(中《衢一勺》七卷,《藝舟雙楫》九卷,《管情三義》八卷,《齊民四術》十二卷,包世臣。道光丙午活字版本,武昌局本。)

《定盦文集》卷,詩卷。(龔自珍。分刻。)

《曾文正公文集》四卷。(曾國藩。青浦初刻本,又直隸再刻本非全集。又長沙新刻本合刻詩集四卷。)

以上國朝不立宗派古文家集(古文家多兼經濟家。)

《望溪文集》。(十八卷,《集外文》十卷,《補遺》二卷,《年譜》二卷。方苞。戴鈞衡補編。)

《海峰文集》卷。(劉大櫆。)

《惜抱軒文集》十六卷,《後集》十卷,《詩》十卷。(姚鼐。)

《劉孟塗集》四十四卷。(文十卷,駢體文二卷,《詩前集》十卷,《後集》二十二卷。劉開。)

《太乙舟文集》卷。(陳用光。)

《初月樓集》卷。(吳德旋。)

《儀衛堂文集》十二卷,詩五卷。(方東樹。)

《東溟文集》二十六卷。(姚瑩。)

《柏梘山房集》卷。(梅曾亮。)

《管異之文集》卷。(管同。)

以上國朝桐城派古文家集

《大雲山房初集》四卷,《言事》二卷,《二集》四卷。(惲敬。)

《茗柯文編》五卷。(張惠言。)

《養一齋文集》二十六卷。(李兆洛。活字版本。)

《崇百藥齋集》二十卷,《續集》四卷。(陸繼輅。)

《齊物論齋文集》六卷。(董士錫。)

以上國朝陽湖派古文家集

《湖海樓集》五十卷。(陳其年。《程師恭檢討四六注》,選擇未善。)

《林蕙堂集》二十六卷。(吳綺。陸繁弨《善卷堂四六》,章藻功《思綺堂四六》,皆非至者。)

《石笥山房文集》六卷,《補遺》一卷,《詩集》十二卷。胡天遊。此本未足。

《玉芝堂文集》六卷,詩三卷。(邵齊燾。)

《綠蘿山莊四六》卷。(胡浚。)

《小倉山房外集》八卷。(袁枚。別本。)

《儀鄭堂駢體文》二卷。(孔廣森。文選樓本,又附刻所著書本。此集本別行。)

《述學外篇》。(汪中。互見。)

《知足齋集》卷。(朱珪)

《問字堂外集》。孫星衍。互見。此集皆駢文。

《卷施閣乙集》十卷,《更生齋乙集》二卷。(洪亮吉。互見。此集皆駢文。)

《夫容山館集》。(無卷數,文八十三篇,《續》三十五篇。)詩八卷,《補遺》一卷。(楊芳燦。)

《有正味齋集》七十三卷。(吳錫麒。《初集駢體文》二十四卷,《續集駢文》八卷。)

《尚絅堂集文》二卷,詩五十二卷,詞二卷。(劉嗣琯。)

《小謨觴館集》。(文四卷,詩八卷,詩餘一卷,《續集文》二卷,詩二卷。彭兆蓀。姚燮《複莊駢儷文榷》八卷,體與彭近,遜于彭。)

《賞雨茆屋詩集》二十二卷,駢體文二卷。(曾燠。)

《夕葵書屋集》卷。(吳鼒。)

《栘華館駢體文》四卷。(董基誠、董祐誠。別刻,又附《董方立遺書》內。)

以上國朝人駢體文家集

《梅村集》四十卷。(吳偉業。欲詳知國朝詩家者,具鄭方坤《國朝詩鈔小傳》、《王昶湖海詩傳》、《張維屏詩人征略》中。)

《吳詩集覽》二十卷,《談藪》一卷。(吳偉業。靳榮藩注。)

《變雅堂集》五卷。(杜濬。濬《文集》罕傳,武昌新刻。)

《學余堂文集》二十八卷,《詩集》五十卷,《外集》二卷。(施閏章。)

《曝書亭詩注》二十三卷。(朱彝尊。楊謙注。孫銀槎注本,不如楊注本,別行。互見。)

《西河詩集》五十六卷。(毛奇齡。互見。)

《帶經堂集》九十二卷。(王士禎。合他著述統名《漁洋山人著述三十八種》。)

《漁洋山人精華錄訓纂》十卷。(惠棟注。)

《白茅堂集》四十六卷。(顧景星。)

《安雅堂詩集》,無卷數。《拾遺文》二卷。(宋琬。)

《松桂堂集》三十七卷,《延露詞》三卷,《南氵往集》三卷。(彭孫遹。)

《馮定遠集》十一卷。(馮班。)

《飴山堂文集》六卷,《詩集》十七卷。(趙執信。)

《西陂類稿》三十九卷。(宋犖。)

《古歡堂集》三十六卷。(田雯。)

《蓮洋詩鈔》十卷。(吳雯。)

《溉堂集》二十三卷。(孫枝蔚。)

《馮舍人遺詩》六卷。(馮廷櫆。)

《敬業堂集》五十卷。(查慎行。)

以上國朝詩家集(詩家太多,讀不勝讀,止舉國初最著數家,餘多行本,泛覽不難,此後最著者,厲鶚《樊榭山房詩集》,黃景仁《兩當軒集》。)

《珂雪詞》。(曹貞吉。)

《曝書亭詞注》七卷。(朱彝尊。李富孫注。)

《烏絲詞》。(陳維崧。)

《彈指詞》。(顧貞觀。)

《飲水詞》,《側帽詞》。(納蘭性德。)

《樊榭山房詞》。(厲鶚。)

《蘅夢樓詞》。(郭麟。)

《茗柯詞》。(張惠言。)

《疏影樓詞》。(姚燮。)

《金梁夢月詞》。(周之琦。)

《冰蠶詞》。(承齡。)

《空青詞》。(邊浴禮。)

以上國朝詞家集(今人之詞,不能葉律,乃長短句,非曲也,故附集部詩後。詞乃小道,略舉最精者數家,以備文體之一。)

──右別集類

〇  總集第三

(近世選本,舉大雅者。)

《文選》李善注六十卷,附《考異》十卷。(胡克家仿宋本,武昌局翻本,廣州翻本。葉氏海錄軒評注本六十卷,亦佳,汲古閣本較可。)

《文選理學權輿》八卷。(汪師韓。讀畫齋本。)

《文選理學權輿補》一卷。(孫志祖。同上。)

《文選李注補正》四卷。(同上。同上。)

《文選考異》四卷。(同上。同上。陳景雲《文選舉正》六卷,未刊。)

《文選音義》八卷。(余蕭客。靜勝堂刻本。此書乃少作,餘後又撰《文選雜題》三十卷,未見傳本。)

《文選集釋》二十四卷。(朱珔。自刻本。)

《文選旁證》四十六卷。(梁章钜。榕風樓刻本。)

《文選古字通疏證》六卷。(薛傳均。刻本。原書十二卷。)

《選學膠言》二十卷。(張雲璈。三影閣刻本。)

《文選補遺》四十卷。(宋陳仁子。長沙刻本。)

《文選六臣注》六十卷。(唐呂延濟、劉良、張銑、呂向、李周翰、李善。明新都崔氏大字本。不如李善單注,已有定論,存以備考。)

以上總集類《文選》之屬

《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一百一十八卷。(明張溥編。重刻本。明汪士賢刻《漢魏六朝二十名家集》,在張前。)

《文紀》一百五十九卷。(明梅鼎祚編。原刻本。皇霸、西漢、東漢、三國、西晉、宋、南齊、梁、陳、北齊、後周、隋、釋。《三國文紀》亦有刻本,《四庫》未收。)

《古文苑》二十一卷。(朱章樵注。明成化壬寅刻本,守山閣校本。又岱南閣本九卷,無注。)

《續古文苑》二十卷。(孫星衍編。平津館本。)

《文館詞林》四卷。(唐許敬宗等編。《佚存叢書》本,粵雅堂重刻本。此殘本,原書一千卷。)

《文苑英華》一千卷。(宋李昉等編。明刻本。)

《文苑英華辨證》十卷。(宋彭叔夏。聚珍本,福本,知不足齋本。)

《全唐文》一千卷。(嘉慶十九年敕編。揚州官本。)

《唐文粹》一百卷。(宋姚鉉編。顧廣圻校刻大字本,明晉藩刻本,又明刻小字本。)

《唐文粹補遺》二十六卷。(郭麟編。刻本。)

《宋文鑒》一百五十卷。(宋呂祖謙編。明胡韶修補本,明晉藩刻本。)

《南宋文範》七十卷。(莊仲方編。道光十七年活字版本。)

《金文雅》十卷。(同上。同上。)

《元文類》七十卷,目錄三卷。(元蘇天爵編。明晉藩刻本,又明修德堂本。《文粹》、《文鑒》、《文類》三種,明張溥皆有刪削刻本。)

《明文衡》九十八卷。(明程敏政編。原刻本。)

《明文授讀》六十二卷。(黃宗羲編。刻本。)

《明文在》一百卷。(薛熙編。倪霱寫刻本。)

《皇清文穎》一百二十四卷。(乾隆十二年敕編。殿本。)

《國朝文錄》一百卷。(姚椿編。朱珔編《國朝詁經文鈔》一百卷,未刊。)

《湖海文傳》七十五卷。(王昶編。家刻本。)

《歷代賦匯》一百四十卷,(《外集》二十卷,《逸句》三卷,《補遺》二十二卷。康熙四十五年敕編。揚州詩局本,重刻通行本。)

《賦匯錄要箋略》二十八卷,(附《補題注》,《外集》、《補遺題注》。吳光昭。通行本。杭世駿有《賦匯解題》,通行。)

《禦選唐宋文醇》五十八卷。(乾隆三年。內府大字本,廣州重刻大字本。)

《古文辭類纂》七十五卷。(姚鼐編。興縣康氏刻小字本,又大字本,蘇州局翻康本。)

《駢體文鈔》三十一卷。(李兆洛編。康刻本,合《類纂》合肥徐氏重刻本。)

《七十家賦鈔》卷。(張惠言編。康刻本。以上三種選本,最古雅有法。)

《國朝駢體正宗》十二卷。(曾燠編。原刻本,廣州重刻本。)

《唐宋十大家文集》五十一卷。(儲欣編。八家外,增李翱、孫樵。明茅坤《八大家文鈔》,鐘惺《八大家文選》,旨趣略同。)

《元明十大家文集》卷。(國朝人編。)

《金元明八大家文選》五十三卷。(李祖陶編。元好問、姚燧、吳澂、虞集、宋濂、王守仁、唐順之、歸有光。)

李選《國朝文錄》八十二卷,《續錄》六十三卷。(李祖陶編。共八十八家,體例未精,評語尤陋,取其各存大略。)

《三家文鈔》三十二卷。(宋犖編刻。侯方域八卷,汪琬十二卷,魏禧十二卷。近人編輯《國朝二十四家古文》尤草草。)

《古文雅正》十四卷。(蔡世遠編。)

《續古文雅正》十四卷。(林有席編。)

《四六法海》十二卷。(明王志堅編。)

《唐駢體文鈔》十七卷。(陳均編。)

《宋四六選》二十四卷。(彭元瑞編。以上均通行本。)

《八家四六文鈔》九卷。(吳鼒編。較經堂刻本。袁枚、邵齊燾、劉星煒、孔廣森、吳錫麒、曾燠、孫星衍、洪亮吉。)

以上總集類文之屬(元以前諸本多有詩,從其多者言之。)

《樂府詩集》一百卷。(宋郭茂倩編。乾隆刻本,武昌局本。明梅鼎祚編《古樂苑》五十二卷,又補郭遺。)

《樂府古題要解》二卷。(舊題唐吳兢。《津逮》本,《學津》本。)

《玉台新詠》十卷。(明趙氏寒山堂仿宋刻小字本,康熙甲午馮氏刻大字評點本。)

《玉台新詠考異》十卷。(紀容舒。)

《詩紀》一百五十六卷。(明馮惟訥編。原刻本。)

《詩紀匡謬》一卷。(馮舒。知不足齋本。)

《全唐詩》九百卷。(康熙四十六年敕編。揚州詩局本,江寧重刻本,廣州巾箱本。)

《全五代詩》一百卷。(李調元編。《函海》本。)

《全金詩》七十四卷。(康熙五十年敕編。揚州詩局本。)

《禦選唐宋詩醇》四十七卷。(乾隆十五年。內府本,廣州重刻本。)

《四朝詩》三百一十二卷。(康熙四十八年敕編。揚州詩局本。宋七十八卷,金二十五卷,元八十一卷,明一百二十八卷。)

《唐人選唐詩》八種。(汲古閣本。《國秀集》二卷,《篋中集》一卷,《御覽詩》一卷,《極玄集》一卷,《中興間氣集》二卷,《河獄英靈集》三卷,《搜玉小集》一卷,《才調集》十卷。)

《唐人萬首絕句》九十一卷。(宋洪邁。明翻宋本七十五卷。)

《全唐詩錄》一百卷。(徐焯編。通行本。)

《西昆酬唱集》二卷。(宋楊億編。《珠塵》本,《浦城遺書》本,粵雅堂本。)

《南宋群賢小集》一百五十七卷,附《補遺》。(舊題宋陳思編。顧修補。讀畫齋本。)

《後村千家詩》二十二卷。(宋劉克莊編。《楝亭十二種》本。)

《宋詩鈔》一百六卷。(吳之振編。通行本。)

《宋百家詩存》二十八卷。(曹廷楝編刻本。補吳鈔之遺。陳焯編《宋元詩會》一百卷,搜羅殘佚尤備。)

《中州集》十卷,附《中州樂府》一卷。(金元好問編。國初刻本。)

《元詩選》一百一十一卷。(顧嗣立編。家刊本。《一集》六十八卷,《二集》二十六卷,《三集》十六卷。)

《元詩癸集》十卷。(無卷數。席世臣補刻本。)

《明詩綜》一百卷。(朱彝尊編。原刻本。)

《感舊集》十六卷。(王士禎編。雅雨堂刻本。《解題》下多有舊聞佚事。)

《湖海詩傳》四十六卷。(王昶編。原刻本。雍正至乾隆末聞人略備。)

《南宋雜事詩》七卷。(沈嘉轍、吳焯、陳芝光、符曾、趙昱、厲鶚、趙信。原刻本,可資考史。)

《十家宮詞》十二卷。(宣和、宋文安、王建、花蕊、王珪、胡偉集句,和凝、張公庠、王仲修、周彥質。朱彝尊編刻本。《借月山房叢書》刻《宮詞小纂》三卷。)

《采菽堂古詩選》三十八卷,《補遺》四卷。(陳祚明編。通行本。)

《古詩選》三十二卷。(王士禎編。聞人倓箋。通行本。)

《唐賢三昧集箋注》三卷。(王士禎編。吳煊、胡棠注。乾隆丁未刻本。)

《十種唐詩選》十七卷。(同上。通行本。)

《唐人萬首絕句選》七卷。(同上。通行本。)

《鏡煙堂十種》。(紀昀。通行本。《沈氏四聲考》、《唐人試律說》、《刪正二馮才調集》、《刪正瀛奎律髓》、《李義山詩》、《陳後山詩》、張為《主客圖》、《審定風雅遺音》、《庚辰集》,《館課存稿》。)

《宋四家詩鈔》。(無卷數。周之麟編。通行本。蘇、黃、范、陸。)

《國朝六家詩鈔》八卷。(通行本。施、宋、王、趙、朱,查。)

以上總集類詩之屬(近人詩文選本太多,舉其不俗謬者。沈選《別裁》,通行,不詳列。)

《花間集》十卷。(蜀趙崇祚編。汲古閣本。)

《草堂詩餘》四卷。(宋人編。汲古閣本。)

《花庵詞選》十卷,《中興以來詞選》十卷。(宋黃昇編。汲古閣本。)

《絕妙好詞箋》七卷,附《續鈔》一卷。宋周密編。厲鶚、查為仁箋。徐楙重刻本,會稽章氏重刻本。又附張惠言《詞選》二卷、董毅《續詞選》二卷、鄭善長《九家詞選》一卷。

《歷代詩餘》二百二十卷,附《詞話》十卷。(康熙四十六年敕編。內府本。)

《詞綜》三十六卷。(朱彝尊編。原刻本。唐、五代、宋。《補》二卷。王昶編。合上刻本。)

《詞綜補遺》二十卷。(陶梁編。原刻本。)

《明詞綜》十二卷。(王昶編。原刻本。)

《國朝詞綜》四十八卷,二集八卷。(王昶編。原刻本。)

《宋六十名家詞》九十卷。(毛晉編。汲古閣本。)

《十六家詞》三十九卷。(孫默編。原刻本。吳偉業、龔鼎孽、梁清標、宋琬、曹爾堪、王士祿、尤侗、陳世祥、黃永、陸求可、鄒祇謨、彭孫遹、王士禎、董以甯、陳維崧、董俞。)

《浙西六家詞》。(十二卷,附宋張炎《山中白雲詞》一卷。龔翔麟編。原刻本。朱彝尊、李良年、沈皞日、李符、沈岸登、龔翔麟。)

以上總集類詞之屬(宋詞最著者,姜夔、周密、張炎。姜夔白石詞在《六十名家詞》內,周密《薲洲漁笛譜》、《草窗詞》在《知不足齋叢書》內,張炎《山中白雲詞》附《浙西六家詞》後,余若晏、歐、柳、蘇、黃、秦、周邦彥、李清照、張孝祥、辛棄疾、吳文英、劉過、史達祖皆在《六十家》內,張先、張鎡在《知不足齋叢書》內,有集者亦附集。)

──右總集類

〇 詩文評第四

(詩話但舉總匯者,其專家詩話太繁,不錄。)

《文心雕龍輯注》十卷。(梁劉勰。黃叔琳注。盧氏廣州刻本,原刻本。)

《浩然齋雅談》三卷。(宋周密。聚珍本,杭本,福本。)

《全唐文紀事》一百二十二卷。(陳鴻墀。廣州方氏刻本。)

《唐詩紀事》八十卷。(宋計有功。通行本。)

《宋詩紀事》一百卷。(厲鶚。原刻本。錢大昕《元詩紀事》三卷,未見傳本。)

《烏台詩案》一卷。(宋周紫芝。《函海》本。)

《江西詩社宗派圖錄》一卷。(張泰來。知不足齋本。)

《廣陵詩事》十卷。(阮元。文選樓本。)

《詞林紀事》二十二卷,附錄三卷。(張完橚。嘉慶三年刻本。)

《史漢方駕》三十五卷。(明許相卿。家刻本。此書意在評文,故列此。)

《修詞鑒衡》二卷。(元王構。《指海》本,《三續百川》本。)

《古文緒論》一卷。(呂璜。《指海》本。)

《四六話》二卷。(宋王銍。《學津》本。)

《四六談麈》一卷。(宋謝伋。《學津》本。)

《四六叢話》三十二卷。(孫梅。嘉慶三年刻本。)

《宋四六話》十二卷。(彭元瑞。海山仙館本。)

《賦話》十二卷。(李調元。通行本,亦在《函海》內。)

《讀賦卮言》一卷。(王芑孫。)

《聲調譜》一卷。(趙執信。單行本,《珠塵》本。)

《聲調譜拾遺》一卷。(翟翬。《珠塵》本。)

《談藝錄》一卷。(明徐禎卿。《附集》本,《格致叢書》本。)

《藝苑卮言》一卷。(明王世貞。在《四部稿》內。)

《藝圃擷餘》一卷。(明王世懋。以上三種,皆收沈德潛《說詩晬語》中。《晬語》並刻宋嚴羽《滄浪詩話》。又《廣百川》本,《秘笈》本。)

《鐘嶸詩品》三卷。(《津逮》本,《學津》本。)

《主客圖》三卷。(唐張為。鏡煙堂本,《函海》本。)

《唐音癸簽》三十六卷。(明胡震亨。明崇禎刻本。)

《五代詩話》十卷。(鄭方坤。粵雅堂本。補王世禎原書。)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六十卷,《後集》四十卷。宋胡仔。績溪胡氏校刻本,海山仙館本。此書采北宋詩話略備。)

《詩人玉屑》二十卷。(宋魏慶之。通行本。此書采南宋詩話略備。)

《歷代詩話》八十卷。(吳景旭。何文燠所刻《歷代詩話》,乃匯刻前人書,共二十八種,附自著一種。)

《國朝詩人征略初編》六十卷,《二編》六十四卷。(張維屏。自刻本。)

《詞律》二十卷。(萬樹。原刻本。近人有《詞律拾遺》六卷、《補注》三卷刊行。)

《綠斐軒詞林韻釋》二卷。(單行本,粵雅堂本。)

《詞源》二卷。(宋張炎。戈載校秦恩複刻本,粵雅堂本,守山閣本。)

《詞苑叢談》十二卷。(徐釚。通行本。)

《詞學全書》十四卷。(查繼超。通行本。)

《詞話》二卷。(毛奇齡。《西河集》本。)

《四書文話》。(無卷數。周以清、侯康、胡調德同纂。分二十四門:一原始,二功令,三格式,四法律,五體裁,六命題,七程文,八稿本,九選本,十墨卷,十一社稿,十二元鐙,十三名譽,十四考核,十五師承,十六風氣,十七興廢,十八流弊,十九起衰,二十假借,二十一咎毀,二十二談藪,二十三軼事,二十四五經文。據《學海堂集》阮元《四書文話序》,已成書,未刊,稿本見存廣州學海堂中。此為一代取士程式,故附著其名於此,異日當有刊行之者。梁章钜有《制義叢話》二十四卷,通行本,未精核。又《試律叢話》十卷,未刊。)

《帶經堂詩話》三十卷。(王士禎。張宗楠輯。乾隆刻本,同治癸酉廣州重刻本。王詩雖專一派,此編論詩,詳允無弊,便於學者。)

──右詩文評類

 

卷五 叢書目

〇 古今人著述合刻叢書目

(叢書最便學者,為其一部之中可該群籍,搜殘存佚,為功尤巨,欲多讀古書,非買叢書不可。其中經、史、子、集皆有,勢難隸於四部,故別為類。)

《漢魏叢書》。(明程榮刻三十八種,何允中刻七十六種。國朝王謨刻八十六種,又廣為九十四種,編校不善。)

《津逮秘書》。(明毛晉。)

《世德堂六子》。(明胡氏本。《百三家集》見前。)

《古香齋袖珍》十種。(內府刻。)

《武英殿聚珍版書》。(通行者一百三十八種,續出者尚多。福州重刻,杭州重刻三十九種。)

《通志堂九經解》。(納蘭性德。廣州書局重刻。)

《皇清經解》。(阮元。前書目中以便文稱《學海堂經解》,或阮刻《經解》。)

《經苑》。(錢儀吉。已刻宋元明經說二十五種,唐人二種,皆通志堂未收者。有目未刻者十八種。)

《漢魏遺書鈔》。(王謨。分經、史、子、集四部,刻成通行者,止經翼一種。)

《二酉堂叢書》。(張澍。《輯漢魏佚書》三十六種。)

《玉函山房叢書》。(馬國翰。輯周、秦至隋、唐佚書百餘種,分經、史、子、集四編。)

《玉玲瓏閣叢刻》。(龔翔麟。)

《澤存堂五種》。(張士俊。字書、韻書。)

《楝亭五種》。(曹寅。字書、韻書。)

《問經堂叢書》。(孫馮翼。《匯刻書目》未盡。)

《微波榭遺書》。(孔繼涵。)

《戴校算經》十書。(孔繼涵。)

《雅雨堂叢書》。(盧見曾。)

《經訓堂叢書》。(畢沅。)

《抱經堂叢書》。(盧文弨。)

《平津館叢書》。(孫星衍。)

《岱南閣叢書》。(孫星衍。)

《貸園叢書》。(周永年、李文藻。)

《汗筠齋叢書》。(秦鑒。)

《知不足齋叢書》。(鮑廷博。)

《小玲瓏山館叢書》。(馬曰璐。)

《讀畫齋叢書》。(顧修。)

《士禮居叢書》。(黃丕烈。)

《文選樓叢書》。(阮元。)

《漢學堂叢書》。(黃奭。)

《惜陰軒叢書》。(李錫齡。)

《藝海珠塵》。(吳省蘭。刻未精。)

《學津討源》。(張海鵬。校未精。)

《省吾堂匯刻書》。(蔣光弼。)

《借月山房叢書》。(張海鵬。一名《澤古叢鈔》。)

《湖海樓叢書》。(陳春。)

《琳琅秘室叢書》。(胡珽。活字本。)

《得月簃叢書》。(榮譽。)

《台州叢書》。(宋世犖。)

《墨海金壺》。(張海鵬。)

《守山閣叢書》。(錢熙祚。)

《珠叢別錄》。(錢熙祚。)

《指海》。(同上,止刻十二集。)

《連筠簃叢書》。(楊墨林。)

《半畝園叢書》。(止刻其半。)

《宜稼堂叢書》。(鬱松年。)

《別下齋叢書》。(蔣光煦。)

《涉聞梓舊》。(蔣光煦。)

《拜經樓叢書》。(吳騫。)

《嶺南遺書》。(伍元薇。)

《粵雅堂叢書》。(伍崇曜。)

《觀我生室匯稿》。(羅士琳著。有古書。)

《海山仙館叢書》。(潘仕誠。)

《古經解匯函》。(廣州刻。)

《小學匯函》。(廣州刻。)

《佚存叢書》。(日本刻。)

《茆氏輯十種古書》。(茆魯山。)

右皆多存古書,有關實學,校刊精審者。(一人著述合刻者,亦名叢書,別列於後。)餘若即刻《五雅》、《中都四子》、《周秦十一子》、吳刻《二十子》、崇德堂《二十子》、宋左如圭《百川學海》、《三續百川學海》、《廣百川學海》、《古今逸史》、《鐘評秘書十八種》、《說郛》、《稗海》、《格致叢書》、《秘冊匯函》、《寶顏堂秘笈》、《稽古堂日鈔》、《古今說海》、《唐宋叢書》。(以上明刻,多古書。)

《十子全書》、《武經七書》、《青照堂》、《長恩書室》、《三長物齋叢書》、《龍威秘書》、《心齋十種》、《楝亭十二種》、《函海》、《唐人說薈》。(以上國朝刻,間有古書。)以上各種,或校刊不精,或刪改,或瑣雜,若寒士求書不易,得之亦可備考,但不可盡據耳,此外尚多,舉其著者。(歸安姚氏《咫進齋叢書》、永康胡氏《金華叢書》、吳縣潘氏《滂喜齋叢書》,刊印已多,尚無總數。)

〇 國朝一人自著叢書目

(求書於市,但舉子目,非書賈所知,故為舉其大題如左。)

《亭林遺書》。(顧炎武。未盡。)

《音學五書》。(顧炎武。)

《船山遺書》。(王夫之。)

《西河合集》。(毛奇齡。)

《萬氏經學五書》。(萬斯大。未盡。)

《高文恪公四部稿》。(高士奇。)

《拜經堂叢刻》。(臧琳、臧庸。未盡。)

《望溪全集》。(方苞。)

《範氏遺書》六種。(範家相。)

《文道十書》。(陳景雲。未全刻。)

《果堂全集》。(沈彤。)

《杭氏七種》。(杭世駿。止小品,此外甚多。)

《叢睦汪氏遺書》。(汪師韓。)

《戴氏遺書》。(戴震。未盡。)

《潛研堂全書》。(錢大昕。未盡。)

《蘇齋叢書》。翁方綱。

《燕禧堂五種》。(任大椿。未盡。)

《味經齋遺書》。(莊存與。)

《甌北全集》。(趙翼。)

《軒所著書》。孔廣森。

《孔叢伯遺書八種》。(孔廣林。)

《東壁遺書》。(崔述。)

《洪稚存全集》。(洪亮吉。此外甚多。)

《錢氏四種》。(錢坫。此外甚多。)

《授堂集》。(武億。未盡。)

《高郵王氏五種》。(王念孫、王引之。)

《劉氏遺書》。(劉台拱。)

《經韻樓叢書》。(段玉裁。)

《墨莊遺書》。(胡承珙。)

《清白士集》。(梁玉繩。)

《四錄堂類集》。(嚴可均。共四十二種,止刻七種。)

《郝氏遺書》。(郝懿行。未盡。)

《傳經堂叢書》。(洪頤煊、洪震煊。未盡。)

《焦氏叢書》。(焦循。)

《陳氏叢書》。(陳逢衡。)

《珍蓺宧遺書》。(莊述祖。)

《茗柯全書》。(張惠言。)

《浮溪精舍叢書》。(宋翔鳳。)

《李申耆五種》。(李兆洛。)

《竹柏山房》十種。(林春溥。)

《陳氏八種》。(陳壽祺、陳喬樅。未盡。)

《戚氏遺書》。(戚學標。)

《求己堂八種》。(施朝幹。)

《修本堂遺書》。(林伯桐。)

《王氏說文三種》。(王筠。)

《鄂宰四種》。(王筠。)

《苗氏說文四種》。(苗夔。未盡。)

《六藝堂詩禮七編》。(丁晏。未盡。)

《俞氏叢書》。(今人。)

算學家一人率撰數種,皆叢書體例,已見前天算本條下。右舉合刻者,若黃(宗羲)、朱(彝尊)、江(永)、厲(鶚)、程(廷祚)、王(鳴盛)、孫(星衍)、阮(元)、三惠(周惕、士奇、棟)、九錢(大昕、大昭、塘、坫、東垣、繹、侗、師征、師慎,大昕合刻未盡,餘多未刻。)三胡(匡衷、秉虔、培翬。)、二劉(文淇、毓崧。未刻者多。)之屬,(其餘甚繁,此舉較多者。)著書甚多,而非合刻。

此就考訂經史者言之,其著述雖富,不關考訂者,不與,成書未刊者,不與,《附集》刊行一兩種者,不與。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