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读书·读人·读书人 >> 更多分享 >> 文选文集 >> 一耽逄飞 >> 【第二卷】 >> 文章详细

(2009-10)总干事近期活动行程及相关感受记述
作者: 发表时间:13-08-02 点击率:2096

 

总干事近期活动行程及相关感受记述

(2009-10)

 

(一)919日——921日受邀参加
“中国文化促进会”在浙江宁波镇海举办的“中国传统节庆文化论坛”。

   

马头墙                         思位堂                和王蒙合影        (浙江镇海十七房)

参观宁波庄市“叶氏义庄”(叶澄衷(1840-1899),宁波庄市人,著名的宁波商团先驱。义庄即义学。)相关感受记述(摘自总干事《节日、草根公益和晨读运动兴起》)

 

①生命是一条流动的大河,世世代代,永不停息。

②上天有好生之德,生生不已,生生无尽,无尽生中久久不息,经过历史的漫漫长河和一系列社会形态的发展,终成蔚然人文之大观的文明世界。

③诸神的狂欢,凡俗的洗礼,人之福预备要降临,苦难将获代偿,怨恨可以化解,世界图景焕然新貌,童贞赤子的净化和人性之尊严再次予以确认——喜悦的节日实为万民所期待。

④节庆、礼仪和祭祀,这向来都是分不开的。“人文化成”赋予自然界“人的意味或者一种有生命力的内涵”,时间之流(有意义的世界)遂有开启,进而通过仪式(生活即仪式,仪式即生活)确立“人的位置”,并试图去寻找更为广大终极的见证安住——由此即引发类似宗教情感的虔诚和教化的需要。

中国文化以“祭祀”为心理原型。“祭祀”特质主要即在其“如始如终,如终如始”之“念始终典于学”(《礼记·祭义》)(《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这也正是两个序列——自然的序列和人文的序列——心理同构的注释。一个农事劳作,一个人类自身繁衍,食物、大自然的周期律、性、生命的传递和伦理自觉等自然而又充满生气的组合在一起(如春种秋收——春祈秋报——春禘秋尝等),循环往复,兴替更始。

古人以节令即节日。譬如古时以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八节,后分为二十四节,而“二十四节,各有教令”(《史记·太史公自序》)。节日,有着很具体的教化功能

⑦节日的作用,在社会心理康复,有关“自我唤醒”。所有真正意义上的节日,都具备“传统”和“集体”的描摹纪事。可以说,节日是一个社会、文化、民族的“心理共点”。

⑧传统节日(文化)的回归与重建将经过四个阶段:1民族记忆→2共同情感→3默契和共许→4生活共同体

像古老而各地通行的做法那样,把食物奉献(神祗),互相的馈赠,或者一起分享;“神圣”就在其中——虔诚、感恩和共享——这也是节日的基本人文元素。

⑩语言只为祈祷、赞美和歌颂,真言的声音永恒常驻,言说即成现实——“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论语》)。

11节日,是一种有人文意义生活的节点,关乎着人的生命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在常态与非常态之间。节日之中,有礼、有文、有乐。要之,必有生活之安定、生活之自主、生活之趣味,才有节日的价值和意义。培养民众的新风俗。

 

(二)923日——926日受邀参加
“国际儒学联合会”在北京举办的“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
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届会员大会”。

人民大会堂小会场

相关感受记述:

 

“有关中国文化的义理阐释”现在已接近极限——语言概念的束缚、有活力的文化社会实践的困局和个体生活体验、实证的有限性都是一个原因。

突破“偏执理智”的语言概念和毫无内在精神运动的“排比和罗列式的简单知识”,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现代化阐释工作中刻不容缓的要点。

学界普遍认识到,只有通过全体社会的生活实践和每一个体的生活实践,中国文化的未来才能有所发展。

对于一耽学堂青年文化公益事业,对于这种“文化+公益”的基层文教扎根工作,各界普遍有了一种深度认知,即作为文化事业未来发展方向的认知。

政协主席贾庆林同志代表国家接见,并且发表讲话,从现代社会思维的角度对古老的儒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作了大量实用性的价值论和方法论意义上的阐述,这种表达回应了现实的需求。

贾庆林说,孔子是儒家学说的主要创立者,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所作出的思想和文化上的杰出贡献,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和纪念。儒学是中国历史上传统思想学说的主流,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支柱与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团结和进步,对于中国的统一、稳定和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儒学也是整个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东方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人民日报》2009925日)

贾庆林强调,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儒学,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人民日报》2009925日)

 

(三)926日——929日受邀参加文化部和山东省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世界儒学大会”。

相关感受记述:

 

①“人之生也直”——成中英先生的精彩演讲也是曲阜民众世俗生活的真实写照。

②傍晚我回到已经静悄悄的万仞宫墙散步,看到一群中年家庭主妇伴着音乐自得其乐的跳着现代健美操,欣然一笑。

参会者与整个济宁、曲阜的各级官员及社会显贵蜂拥而至观看《孔子》大型乐舞。街头戒严,武警值勤。独澳门人文科学学会的邓思平先生一人驻足街头,看百货店门口市民的舞台选秀活动。我们第一次见面,却是“老朋友”,学堂多年来办公人员行礼后诵读的黑皮小本《孔子语录》就是先生所编印。

     

和孔林里的翁仲合影                                 月台之上

 

(四)109日——10日受邀参加
香港孔教学院举办的“2560年孔圣诞环球庆祝大典”。

相关感受记述:

 

①这次祭孔活动整体感觉并不好,虽然有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莅临到会。

这可能和香港的城市氛围和文化精神有关,像是一场自助式的自娱大party

在大陆,对于儒学,正有许多“社会和文化的新贵们”要搞成所谓的“儒教”。

和秦鸿合影(在香港油麻地诊所)

④友人秦鸿先生其实有六十岁了,香港本地著名中医师,擅针灸,曾经资助学堂公益。最值得称道的是,他一方面深入挖掘传承中医,一方面主动做弘扬传统文化的社会工作。内地中医学人应该学习。因为中医是传统文化的“活体”。做好中医,同时尽己所能地参与到中国文化建设的社会工作中来。

 

(五)1011日——1012日在广东深圳与义工座谈。

在深圳东湖公园旁边相聚(左一 邓晶  左二罗海珍 右一 郑旋凤)

 

相关感受记述:

 

深圳有自己的特点。年轻,外来者多,节奏繁忙。开展一线长期公益并不想当然。

赞扬深圳可爱的义工!在许多人还慌慌张张的四处问、四处跑的时候!

见到《晶报》庄向阳,又去深圳大学看了看,几个哲学专业的研究生。青年读书所得不在高低深浅,但以求真实为要务。

这次深圳住两天,落脚在深圳警备司令部。晏主任湘西人,率性亲切,九八年抗洪他在一线,英雄的李向群就出在他的那个师。

 

(六)1018日在辽宁沈阳与义工座谈。

沈阳义工(左 刘冷艳  右周宇)

相关感受记述:

 

深秋雨夜,寒意袭人。我们三人相聚在东北大学南门路边的小饭馆,畅谈人生路上的感受,探讨古来先行者的学问,几碟小菜,两瓶啤酒,思想的交流渐渐走到微妙的地方,杯停箸落,到后来只好请店家回锅重热,再饮一杯。

关于刘冷艳和周宇,不多说,相片上有。走的时候,冷艳执意回住处取来雨伞送我带上。从城南到城北,我出生并且生活了十九年的故乡,多么熟悉、多么悠长的路……

 

(七)1020日在辽宁鞍山与义工座谈。

和闻俊生在鞍山市教育局合影

鞍山义工

相关感受记述:

 

义工就是小火苗,不在论大小,指的是纯度。

深山夜行,一颗小火苗,其实就是一盏指路的明灯。

做公益,有的人是当作办一件事情,有的人是当作挥洒一种激情,而有的人则是当成了自己生命的本分,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一耽学堂的义工就是这后面的一种人。

鞍山晨读组织严谨,工作有序,有鲜明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点。而且各晨读点的义工骨干都怀着满腔的热情,所到之处,如同温暖的春风,大家齐心共力,真是应了那句话——“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中国文化今天要走“群众路线”。挨家挨户做工作。共和国的人民有这样的传统,有这样的优势,发扬它、实现它,将产生巨大的效应——一个民族的心理解放。

避免繁琐主义,不走精英路线。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