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读书·读人·读书人 >> 更多分享 >> 文选文集 >> 一耽逄飞 >> 【第二卷】 >> 文章详细

(2009-04-01)总干事应邀出席《中国志愿者》杂志创刊座谈会
作者: 发表时间:13-08-02 点击率:1287

 

总干事应邀出席《中国志愿者》杂志创刊座谈会

2009-04-01

 

说明: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受中央文明办委托,将编辑出版《中国志愿者》杂志。41日下午,总干事应邀出席“《中国志愿者》创刊座谈会”并发表谈话。主要内容如下:

 

1中国志愿者要有中国使命和中国精神。

中国使命来源于中国实践,中国精神服务于中国社会。

 

2我们必须走中国自己的公益道路。

本土公益,草根精神,文化义工。

自觉的担负起价值引导和人文教化的生命。

 

3“中国志愿者”五个字,实际上是三个字——“中国人”。

未来的“中国人”将从现在的“中国志愿者”走出来。

从“中国志愿者”到“中国人”——是时代精神不断生长、逐渐丰富的过程。

“中国志愿者”——生动的现在进行时态的精神轨迹和光辉的里程碑。

 

4志愿精神要深化。

不深化,或者不能深化,就死了,就只剩下“开幕式”表演了。

奥运会开幕式,是“文化”与“公益”的外在形式的艺术结合。2008之后,艰难道路才刚开始。

要真正的血肉一体的结合,要内生的方式。深化的前提是“落地”。

 

5志愿精神是一颗种子。

这是世界公民的种子,是中国文化的种子,也是未来和谐社会的种子。

养护好这一颗种子,不同阶段使用不同尺度。

 

6对于公共事业、社会教化事业的前瞻性视野、适度的提前量的预置和把握,以及实践中的“契机契理”,是对今天中国社会集体智慧的高度考验。

 

7经济社会和文化社会的关系。用科学发展观的实质看,今天,要不要认真思考和认真对待文化社会的问题,要不要推进文化社会的建设。

 

8目前中国特色公益事业和具有中国使命、中国精神的志愿者、义工的行动与实践,正在对未来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这主要体现在它在转型期社会心理调适方面的三个积极作用:

①国民精神的总动员;

②开始一个新的人文教化时代;

③社群生活的养成和改造。

 

9一切的思考和实践,基础是一线。

一线的关键,是“感同身受”的理解“志愿过程”、“义工行动”的心理。

“将心比心”,避免“学者化”和“官僚化”思维。

 

10每一个志愿者、每一个义工,都在创造全民财富。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