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读书·读人·读书人 >> 更多分享 >> 文选文集 >> 一耽逄飞 >> 【第二卷】 >> 文章详细

(2008-07-09)2008夏季在山西太原义工交流培训会上讲话
作者: 发表时间:13-08-01 点击率:1094

 

 2008夏季在山西太原义工交流培训会上讲话

2008-07-09

 

说明:讲话原文篇幅是现有内容三倍,经美国南加州大学社会系林苑瑜博士辛苦劳动全程录音并且全文整理。此为总干事重新选编删节,并有部分修正和改动。

 

(一)

欢迎大家来参加义工培训。我们这个义工培训,是青年文化公益事业义工培训。讲起这个名字的由来,有几句话,在开始之前,先要交流。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一个伟大的过程,将要开始。我们现在正站在它的开端……现在所需要的是一个打地基的工作。

打好这个地基,需要全社会的人共同来参与和努力。作为一耽学堂,已经七年有半。从二千年末到现在,通过七年半的摸索,似乎可说为这个打地基的工作,找到了一条路。

这一条路,也就是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青年文化公益事业道路。也许它有可能为时代的开端作好一个铺路石、垫脚砖。可能它还不很完善,有缺点和不足……

……我们共同来研究,使全社会的力量集合起来的这样一个公共事业,它的方向、它的理念、它的定位、它的战略、它的阶段、它的特点。我们抱着一个坦诚的目的来交流……

人一张嘴,涉及两件天大的事儿。一个吃饭,一个说话。吃饭的重要性不用讲……人要说话。说话太难!说话而讲自己是更加的难!……要把历史和盘托出,把里面许多东西跟大家汇报……觉得一时间不知怎样讲。

到底,一个人能否说出些什么,真是一件令人怀疑的事情。所以只好回到事实,从头说。头是什么?就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开的头。自己是怎么去想的,怎么去做的,那就怎么去说。如此而已……

接受各位的批判和指教。

 

(二)

这个就是一耽学堂,青年文化公益事业,七年半以来的一个PPT简介。大写的一,一个火柴头,薪火相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它的根本就是八个字“公心天下,努力先进”。

                                 

20001221号,也就是八年前的一个冬至天,我一个人出门去贴广告。那个时候打印记得是一张一块钱,复印是三毛钱、四毛钱,在北京大学是那个价格。冬至很冷,我准备了很多广告,复印的是有一部份,还有一部份是十一月份就准备好了,在北大印刷厂印刷的……过了有一个半月,到1221号,这一天,就是自己实在忍不住了,拿着这些广告、买了糨糊,去北大清华贴广告。后来有朋友跟我说,那一天就是冬至……冬至是阴气最重,但是阳气开始升起,一阳来,这样的一个时候,白天最短。

贴的是什么广告呢?贴的是招募义工的广告。当时是叫《招贤榜》。一开始只是招博士硕士。北大、清华、人大、民族大学、北师大、社科院研究生院。

有一张海报,我一个人去,最冷的时候去贴。我今天还记得,就在清华十四食堂门口有一个大广告牌,现在可能是已更新了,就是铁皮的那一种,去贴广告。

到了20001231号左右,大概过了一个星期吧,十天,有五十位这六大院校的博士硕士来报名……我做这个事情的时候跟一个人都没有商量过,就是谁也都不太清楚。我一个人我自己决定了,我说我们元旦要开会。

那一天,北京2001年的11号的元旦,黄土满天,天很冷,冬天嘛,又有点沙尘暴。我一想,这个天都这样,你说能来多少人呢?不管它!

社科院在望京,离北大相当的远,坐车至少得一个小时。

那天来了三十多位博士硕士。开会的地点,在北京大学的三院。哲学系是四院,三院外哲所,那个时候还有外哲所……在外哲所的107,三院的107我们开大会。谁都互相不认识呀,因为在各个学校的这些年轻人,又没有办法,我一个人站在前面讲。讲了两个小时。具体讲的很难全都记起来了。但是,大概有那么几点。就是年轻人要担负历史责任。那是新的千年的第一天,01年的11号。最后还是讲要做事情。跟大家沟通一下,做事情。最后还有一点,我讲到,记得很清楚。我说,将来年轻知识分子的理想,每个人都有个讲学的地方,将来你可以叫张一耽、李一耽、王一耽,学堂书院遍天下,在民间讲学,做民众的系统教化工作。将来我们任务完成了,或者是我自己到年龄大的时候做不动了,有地方讲学,也就已经差不多了。

后来陆续加入了很多青年,我们1月中又开了一次会。到了2月底的时候,大学生返校,我们又开了一次会。这一次会,就是召募义工增加本科生。因为通过两次会,11号还有1月中,感觉到博硕士生有很好的文化愿望,可是从做事的能力这方面来讲,觉得不应该把本科生放闲着。到了3月初,开始新增加本科生的招义工工作。当时大概以北大、清华、人大为主,大概有五、六十人。我们就开始工作,去小学做义工、去中学做义工、在大学开传统文化讲座、在小区开始做工作。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房子,是我们01817号租的一个办公室。从二千年末开始筹备,一直到01年的817号,是没有办公室的。是一个人,一个传呼机,那个时候用传呼机191的,1124662,没有固定电话,也没有手机。就是这样一个状况。018月份这个房子,这是北大承泽园17号,我们现在还在此地办公,作为学堂的西屋……我们这个房子,这棵树后面的墙,就是吴家花园,传说是吴三桂的。这个屋子很破旧,大概两间加起来三十平米不到。这园子古朴、安静,是北大的家属区。这是我们早期的情形。

 

(三)

一耽学堂是致力于学习、体认和普及中国优秀文化的非盈利性民间公益组织。

我们的内容是“学习、体认和普及”,核心词汇是“中国优秀文化”。作为一个团队,是民间性、公益性、非盈利性。

宗旨六条:弘扬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改良社会风气;净化个体心灵;普及基础汉语;推介中文思想。

定位三个:文化+公益+青年。在文化方面,以本土和实证的精神为本;在公益方面,以民间和大众的形式为本;在青年方面,以踏实和朴素的风格为本。

文化,是历史的资源。是一个民族几千年的生活实践过程当中积累下来的,代表一个民族的、历史生活型态的,一个最精粹的、最精华的永恒部份。

公益,就现代公民社会来讲,代表的是第三部门的民间力量,和一种社会化参与的方式。

在中国,青年不只是年龄的划分。因为大家知道,一、二百年以来,中国的救亡图存历史革命当中,青年已经成为社会变革的一个希望、一个政治符号、一种精神力量、一种精神上的信心和希望的象征。所以它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一个概念。

历史的资源,社会的办法,加上人,这就是定位最核心的部份——青年文化公益事业。

 

(四)

中国的文化是一个庞大的资源体,但是这个资源体我们现在并没有激活。无论是五千年的文化积累,包括我们的儒释道,乃至于西学东渐一二百年以来的西方文明、西方文化。它依然停留在一个资源的层面、概念的层面、体系的层面。它没有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当中。它算是一个有待于激活、有待于活化的一个庞大的资源体。这个资源体可以说是人类文明有史以来最庞大的资源体。

中国文化跟中国人有一定的距离,现实是这样的一种状况。我们五千年来吃了太多的东西,尤其在这一、二百年来吃了很多的东西,胃口给吃坏了……吃的还没有消化,胃又机能衰弱。所以现在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消受不了了。

这一点,最近两三年尤其感觉深刻。我想在座诸位通过各方面观察,也会有类似的看法。我们是炎黄子孙,但是我们并不因此而具有对我们文化传统优先的、天然的、第一继承的权利与资格,第一优先的解释的资格、代言的资格、解释的资格。我们是不是因为自己是中国人,就天然的拥有这样一种中国文化的代言或者发言权?这一个事情,我们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一件事,我们不想清楚,其他的没法谈……今天应该多打几个问号。这里都牵涉到一些观念问题。因为时间所限,以后有时间我们再讨论,实在是关于文化的一个考虑。

 

(五)

关于公益的考虑,我们现在的工作——我的看法,教育的工作在今天的中国,实际是教化工作。文化的工作在今天来讲,实际是社会工作。今天的文化教育事业,实际来讲就是一个社会教化工作。

社会是一个伦理的共同体。社会教化工作是我们今天进行文化教育的一个基本的工作面。我们不能把文化教育搞成一个思潮、一个运动、一股风。我们必须放到社会里做工作。如果我们把我们的主张和我们的力量,放到社会的外面,作一些小圈子、几乎封闭性的工作,那么恐怕将来会有我们不想看到的局面。就现代意义的公益社会来讲,应当说有足够的空间,作为第三部门的力量来发展。市民社会、公民社会,随着我们的改革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普遍温饱,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做一些好事。全国的草根组织有多少?三百万。

做文化教育的探索必须从公益入手。公益是使我们文化教育纳入现代社会发展,取得它现代社会形态的唯一的一条道路。必须“以公益建设文化,以文化引导公益”。这一方面一会还有所发挥,在这先不多谈。

 

(六)

今年2008年,大悲大喜、大喜大悲。全方位的国民精神总动员。这次地震,震源是在四川汶川,但是震中心是在十三亿人、十三亿颗中国心的最底处。十三亿颗心灵的共振。没有谁不牵肠挂肚、没有谁不实际的付出一点努力去支援灾区。我想应该是这样,事实也是这样。一个民族有了共同的情感,有了一种情感的共同记忆,它开始苏醒了。大家也看到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看到了青年一代的力量。所以胡锦涛主席说到,青年人是可以信赖的、是可以担负历史重任。这个话讲出来不容易。志愿者、义工,有超过一百万人次自发自愿前往灾区,第一时间,一线,救助那些埋在瓦砾下的同胞……

作为青年人的一代,我们开始发现:80后、90后、包括我这一代、70后的青年一代,在我们现代化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各种问题思考当中,头一次作为一种正面的、积极的一种形象,出现在公共话语当中,以前多是问题青年……现在好像有一点风气要转了。问题总是有的,但是你要看到大的趋势、好的方面。对青年人的评价变了,中国人的心情变了。心情变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青年人的看法变了。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我们需要特别的关注,中国人的心情变了

有人问说,为什么我当初想做一耽学堂。我会说其实是简单,没有一个复杂的计划,没有。2000年毕业之后,学了那么多年哲学,自己还是有去追求的想法的。可是北大在中关村,中关村大家都知道就是那么一个样的地方。我坐着332,从北京大学到动物园,这大街上一过就感觉这个天,正好是2000年,世纪之交,北京那个时候空气污染也严重,感觉这个天,“乌涂涂的”,阴暗的、灰暗的,像有挥之不去的烟雾一样。看大街上人来人往,奔忙的样子,觉得有一点世界末日惶惶然的感觉。真个是这样。所以说如果我哪里来这个力量,我没有什么力量。人家说你走七年半了不起……当时也没什么了不得的,就是一种纯粹自然的心情。

人很简单,人的力量不是从思想来的。思想是让你明白自己的行为,你的真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有一句话古人讲,就是说“圣贤入世,依情不依理”,这个心情,确是很重要。佛家也讲,“众生为有情”。所以这个人他有没有力量……非典之后,又是一个感受。当时北京大街上都没什么人,整个公交车就这么一个乘客,你说这是什么味道。现在汶川地震之后,大家在车上、在上学路上,你看看大家的心情,你看看大家的表情。心情变了,谈论变了,说话变了。这个就是观察。

青年、文化加公益,青年文化公益事业,这里面有很多的奥妙,不好说清楚。应当以公益为主,把文化作为一种资源,以人作为一种具体的实践落实。到适当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文化的一种成熟的局面、行态,公益进而成为一种大多数人的、自然而已的一种适当的一种普遍生活方式了。再过一定的时候,是代有传人了,真的会出现很多新青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所以它是一个多阶段的三位一体的。如果说青年文化公益事业有它的合理性,可能就在这三个方面。它既照顾到历史,也照顾到社会,更主要的没有把人忘掉。

我们需要往前走路,不能抛开历史走。这条路也不可能是少数人走的,一定是大多数人一起的方式,一定是社会的方法、大众的方法。大多数人的生活的养成和改造的方法。一个基层的、自我教化、自我教育的方法。

青年是民族的信心,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08年开始,中国人的心情变了,对青年人的态度变了。把这几点结合起来,似乎可以说,这样的一个定位,它至少在目前的中国社会发展中有担当,有可担负,它是有一个现实基础。

 

(七)

学堂信念,八个字,“做事第一、静默为主”。我从哲学系本科毕业,不大写文章,研究生2000毕业,也不大写文章。毕业之后,我想做事情。那么多年看书,那么多年写文章,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从印度原始佛教,到古希腊哲学,到古典德国哲学,之后又到老子,又看了《礼记》开头的第一句话。

这么多年下来,实际来讲也读了五、六本书,写了几篇短小文章。在北大研究生三年,其实已经迫不得已。因为我从吉林大学哲学系毕业,就想离开这高等教育体制。我做一耽学堂,其实也有对这种高等教育的不满。那个时候我不知道要关注小孩的,因为我本身是青年,是“问题青年”,哲学方面我当然有很多问题,但觉得似乎有什么明白之后,就不想再读书了。做学堂,有四年没有读书。01年到04年我不看书。到研究生阶段书都很少看了。到研究生一年的时候就有一个感觉认定,天底下的道理,变个花样去讲,再是怎么深奥,恐怕说,你讲一个东西,某家不会想到,或者你讲了之后,我还是理解不了,恐怕这个不会有。你不会讲一个令我很惊讶的事情,不可能想到、不可能理解的事情,我觉得没有了。当年大学毕业之后是不想再上学,但因为公费而且每个月185块钱,等于有吃有喝还不收住宿费,住了三年,风景也很好。当时给自己定的任务,围着未名湖散步,慢慢的散步,要慢但是不能停,这三年是这么过的。

研究生毕业之后就真的不想再念了。在学堂我也没有写文章,就不读书不靠文字,我也是一个人,有呼吸有血液有思考,我也是一个健康人。那就是靠我这个人,我来做这个事,行不行。我也不用拿什么理论出来,就是这样跑腿,我看行不行。所以这个“做事第一、静默为主”——早期根本就没有,学堂没有提一个说法,然后我们从这个出发——没有这样一个事情。跟大家聊一聊还有,但没有提出来。所以这个话是01年才提出来。为什么01年?也是没有办法。当时曾有很多朋友聚在一起聊呀,我就说,能做就做,不能做就不做,不要跟我莫名其妙,跟我聊这些谈天说地的。所以就写下来,01年的910月份的时候,这八个字,作为学堂做事的宗旨。

 

(八)

这个是我们义工活动的图片。下面我就把我们的工作,我们做的这个事给大家介绍一下。叫项目不合适,用“项目”来做公共事业不合适,但这个以后再细说。

 

第一是蒙学义教,从01年的3月初开始。最早的时候是在十二个小学,每周一次课,有早自习有正课。正课有可能是语文课,有可能是劳动课,也有可能思想辅导课。但是是固定的一、两个义工,有一个班级,每周一次……这里面有很多故事,很有意思。当时我一个人跑学校,跟校长去谈,一面征召义工,然后那边联络对课,对课表、课时,然后听课、纠正、开会。

 

第二是在中学,作历史专题。

目的是让那些博士硕士练习讲学。把讲学跟社会教育发展结合起来,培养真正能去担当的“士人”。学问学问有学有问,一定要讲,一定要交流。学问乃天下的公器;博士硕士们需要改造……怎样改造?……一定要把自己放到众人那里去改造,那才是真的。博士硕士高不成低不就的,自己还自命清高的,怎么办呢?小孩子是似懂非懂、似懂未懂,就是这一个阶段。他有点知识文化,可是他对于人生学问方面,还是有点未知……是个试金石啊。

开课的时候,去之前都觉得自己……去普及文化嘛,有一种神圣的责任感、使命感,好象兴冲冲、气昂昂的就去了……到了去讲的时候,我们这些博士硕士,基本上都有些心气平静了。这达到了一个看清自己和改造自己的目的,基本上达到了……这就是学问。

我们现在学知识学问,包括现在学传统文化,很多是“贪”,一个人哪能没事就汲取知识汲取营养呢?这不正常啊,这是相当的不正常。这事儿它对我来讲是不可理喻的,说它好,我就要成天去学,进入一个疯狂的状态。所以它知识啊,不是在你外面啊,温故而知新,你知道你已经知道的就很可以了。因为你知道你只能说你能说的,你也只能做你能做的,你也只能说你那些你已经做了的东西。这不正是“言顾行,行顾言”吗?你所知者其实并不知,知道这一点,也就是真正知的开始。所以黑格尔也讲,这个德国古典哲学,西方哲学的顶峰,他说熟知非真知,这个东西我很熟悉,但是熟悉的东西不见得就真正知道,而且,往往熟知非真知……

基本上学堂的每一个试点它让方方面面都有益处,找到一个通道口,方方面面的人都能受益,这个很有意思,这个涉及到我们这个事情要怎么开场。所有的你发现它都有这样的特点……

 

 

这个在大学讲的讲座比较多了,大小讲座加起来有近三百次了……我们邀请,第一认同公益,第二认同学堂的事业,第三有德,德才兼备,……三百次讲座下来,这路费花了多少钱?十块钱,打个车,因为那天下大雨,我得先去他(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那儿,所以我打个车,十块钱。学堂不花钱能办事,花小钱办大事,这里边也有一套。从开始到现在,三百次讲座,路费总共花了十块钱……

 

 

最重要的是语言的问题,讲一下语文教学改革。文化传承(文化传承的问题回到语言建设的问题来看),我们所有的项目,三个核心概念:语言、人和社会。

传统文化如何跟基础教育相结合,它怎么一个去路,怎么一个思考,一个语文的解放路线图。

语言是文化,“文化建设”不要太高,一定要务实。就是现在根本不是理论的争鸣的时候,甚至来讲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道德诉求的问题,其实再平实一点,是汉语言本身的问题。就是语言的秩序失去了以后,你的情感诉求,你这种道德的价值主张,你这种理论建树,事实是没有可能的。

这是一个很微妙的时候,挺微妙的一件事情。

 

 

 

第五个项目,小区讲习……让老年人说话,让青年人做事,让小孩子尽情地玩。大家看到了,学堂做这个工作啊应该是注重小孩,后来注重老人更多。反正是有人的地方,就可以做工作;凡是有人的地方,就可以走出路来;凡是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我们可以做到的事,能够做的事。

道不远人,道就在人群当中。

 

 

第六个,一个是河北涿州,一个是陕西榆林……这个主要是发动55岁以上的老年人来做的……义塾,这两位老人家都是做了7年了。我这儿都带了他们的传记片、录像片来的。一个70过了,一个68了今年,平均都是超过7年了。

 

乡村实践,说到中国的文化问题,离不开农村,离不开对农村与城市关系的思考。因为所谓中国现代化,一直是对农村跟城市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各种具体历史社会状况下的一个不断地寻找新的平衡的思考中,重新定位中展开的,包括现在的所谓新农村解释。农村对我们这样一个农业文明的国度,农耕文化,对于它的现代化的过程,这个乡村到底意味着什么?在毛时代,农村包围城市,它是什么概念?在邓时代,作为改革开放,联产承包责任制,它是一个什么含义?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文明,普遍现在的情况之下,形成这个本土意义、本土生存、本土价值的时候,乡村意味着什么?

我们的这个现代化过程,充满着对于农村和城市关系的这样一种反反复复地不断的一种调试,不断的一种重新的认识。所以我们今天来做这个文化教育也好,做中国的社会工作也好,它是我们今天的在座各位共同关注的、和我们有大干系的事情,是国之大事……大事就要大办。大办呢,不是说轰轰烈烈的,热热闹闹的。不是。大事还得小办,小事要大办。但是,大事大办是讲这个格局要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以这样的一些事情,虽然我们是一个小蚂蚁、小虫子,但是要有大格局、大气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精神缘起。

基础教育改革,不能离开高等教育。教育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整个转型期社会文化的一个核心,离不开的。所以做民间的事情,它也涉及到体制内。作为老百姓,你也要考虑到跟政府、官员之间的这样一种关系……我们的出发点是为整个的国家、社会。所以说小虫子放在……的层面,放得很低很低,但是心系天下。而且既然心系天下,就已有一个大的格局。有一些问题,就要思考。

比如新农村的问题……对于新农村的建设,今天的中国,农村许多问题其实可以在城市解决,城市的许多问题可以在农村解决……我们虽然一直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徘徊,城市化是不是我们的发展方向?所以现在提出城镇化,小城市,那么……现在留守人员,都是两头的。老人、小孩留在家里。这个农村的田地的情况,生活的这种文化内涵,村规民约不存在了,心理约束没有了,这乡村很乱。

……上溯三代很少不是农民。作为农耕文明,很多信息、很多符号、很多资源的这个载体,都在农村啊。土地提供的东西太多了。它不只保障经济,它能提供城市没有的东西,这是我们必须要意识到的,这是最基本的——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最基本的问题之一,你不能离开城市和农村的关系,它很重要。从文化中来谈,上述这一点更是重要……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激活本土语言、平衡文化生态。不能说建什么,恐怕今天还谈不上。只能说激活本土语言、平衡文化生态,唤起一种情感认同,培养生命自信。

采取的这个方法是什么方法呢?一个人的方法。

学堂的所有内容是一个人、或者一群人都可以做的。一个人是可以做事情的。一个人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一个人可以做很多的好事,使很多人受益的好事。事实是可以的。你看我们去农村,整个节约这个成本,这不仅是节约成本,它符合理念。它一定是从根本的定位理念出发的。

做大学生工作,就是从村里来的,你不要到处乱转。你山西的大学生你就回你们山西你们家那个县。你哪里来,哪里去。每年暑假他要回家嘛,回家了就回家顺便去做工作。做一段呢,他不一定很长,没有关系。但是他寒暑假,他总是要反反复复的嘛,乡里乡亲的,邻里街坊,而且语言也熟,人头也熟,风俗习惯也比较清楚,不要什么成本。他每年本来就要回家,没有人拿路费,没有任何成本,你回自己家好了。他们本身从农村来,带着农村的味道进了城了,进了城待了一年半年,他们会有很大的变化。他们带着城里的东西又回到自己家乡,看看自己的父老乡亲,看着生养他出来的这一片土地。那么这里边呢,你想建设性的做一些事情,我觉得很难。但是能够有一个思考的空间嘛,有很现实的思考空间。这样的一批青年人,我们就是觉得对他的帮助也很大。而且到了基层,回到他生存的根。所以我们在农村大概就是这样,02年去甘肃天水,到04年的时候,我们最多的时候我们去了40多个农村。虽然只有40多个大学生,都可以了。

……在这一点上,从深度上,和它的这种实际过程,比这个“三下乡”啊、“西部支教”我看很有其独特的特点。不是一群外地人,报着一个好奇心去的,其实这里边就有很多很多消解不了的东西。

 

 

第八个,就是我们这个城镇公园……这一两年,我们期望,全国的公园和主要小区,会达到一个高度,会有一、二百所。现在啊,我们做了四年了。04年开始做,现在北京有五个公园,深圳一个,这个公园呢,挺有意思的,看似没什么深度,但很微妙,特别有意思。你看我们普通人,老老少少的,老头老太太,中年人,有时候还有小孩子,青年人,反正大家聚到一块儿都不认识。在一个公共场所,大家也没有约好,也不认识,也没有什么太强的目的性,就聚聚来,然后读读书,聊聊天,说说话,然后就散了,也是读什么《三字经》啊,《大学》啊……反正都是为人处世的伦常道理……

有个老太太,今年423号,世界读书日,《光明日报》我们有一个照片,世界读书日,就一个照片。那个有一个老太太讲得可好了。她说,你看我现在退休了,没啥事,我也不喜欢打牌呀,闲逛啊,我想还挺喜欢咱们五千年历史,钻研钻研。很多人啊。可是,你说我们又没有那么高文化水平,你动不动拿那么大部头来,我怎么看啊?所以你看《三字经》很简单,几百个字,把这个历史啊,至少脉络上梳一下,三皇五帝的,唐宋元明清的。但是呢,这好是好。可我一个人在家看书,你说,闷得慌,我到公园来,老头老太太,认识不认识,我们大家伙一块儿,读一读,这又是一个见识。大家再聊聊天,而且这里本身讲的都是家长里短,人情事理的东西,生活,做人,过日子,怎么生活,这聊一聊,这人也有一段历史。人人都想把自己的历史梳理梳理,上了年岁以后,一辈子怎么活,怎么过的,我怎么工作的,怎么生儿育女的,怎么操持家务的。古人讲的也是这些东西啊……

……不要用死人吓唬活人,不要用古人装扮今人。反正你不可能回到春秋,回到唐朝,娘肚子都回不去了,你这一辈子就撂到这儿了。说老实话,就这一段,一百年后都不在了。人生就这一段,你就撂到这儿了。你想回也回不去。所以讲这个又多讲一个是什么呢?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它这个目的是什么?……

讲道理的人啊,最可怕。你看大街上打架的,不会说上来就打,都要先讲道理。你有你的道理,我有我的道理。讲着讲着,道理讲不到一块儿去,就争理,争来争去,就急了,急了就要动手,动手就打架,就要流血。讲道理的人,前边讲道理,后边底下藏着一个棍子,随时准备敲人脑袋。

我讲这个的意思就是什么呢?把古人的思想变成一条一条的,尤其是变成一个什么道理,真是令人特别反感的。你学习《论语》啊,你是学习孔夫子,你不是学习他的几句话,是吧?也不是学习他几句话解释出来的12345677654321,数数呢,这都是越差越远了!

言语背后,你要找到那个东西。因为什么呢?子曰诗云,如是我闻,古人都是不得已才讲话,他是真正没法了才讲话,要是有法啊,谁也不愿意多说话的……人,一辈子这样过来,真的就像古人讲的,“君子其言也讱”rèn:言语迟钝,话难说出口,言若有忍而不易发。,他心里可能……但是他不愿讲……讲一句话很难,开口告人难。

……那么我们学论语学得再多,你最后还是要见到孔夫子才能算,你见不到孔夫子,一个人也没见着,不能够相见相逢,不能够有所见证,这些都是没有用的。说来说去……要读出来源……读出2500多年前的孔夫子,那还不算读出孔夫子。因为时光流逝,逝者如斯夫,现在2500年后了,你应该读出2000年前的孔夫子,读出1000年前的孔夫子,读出来今天的孔夫子!

什么叫读出今天的孔夫子啊?孔夫子在今天他会怎样的说话,怎样的做事情,你心里有数吧,而且把孔夫子的精神在……那里边都能读出来,那算是见了人了。见到人算,见不到人,在那里边九曲回环十八弯,再怎么……都是不作数的。这就是随机指点了,应机。

实际上是一个相当难的事情。所以扯住这一段讲是什么意思呢?你看我们公园好象也没有做什么,这个事啊,如果做好了,可不容易……你看我们在北京香山,每星期30多人……然后大家学习读书,10分钟,20分钟,半个小时,然后散掉。这个事也很简单,也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是你要把它做得很有味道,恐怕那就要看你自己有没有本事。这就是群众工作啊。群众工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从人出发,最后还要见得到人。

我们党的工作方法是符合这个修行方法的。我们的修行,离不开我党多少年来的群众工作方法。我们党历来的优良传统,做群众工作。这里面实际上也是在真正的做一个人心的教化工作。这个说得多一点了。

 

 

第九个就是“公益小组”。公益小组今年可能也要进入到一个大发展,目前的情况是有九个。有两个筹备的,七个在做的。时间长的有三年,针对30岁这批人的,在社会上,在小区啊,在自己生活的地方,我也带了很多光盘数据,像广东茂名做得很好,山东滨洲也做得很好,南京的也挺好。这一两个人就可以了。

 

 

第十个就是义工培训。义工的培训教育说到底,就是人陪人。人陪人是最难的一件事……人带着人,人陪人,最难的。在一件事上,在一个人那里,你都得拿出你的全部来。十个人帮你做事,你要有十个全部的付出。此不多谈。

 

 

第十一个呢,就是讲的晨读。早起早读书。是一件小而大的事情。晨读我们搞了有56年了,今年上半年的状况171个大学,211高校是55个。有这么个情况,晨读好在哪里呢?早起早读书,早起是讲生活,读书是讲做事。好好生活,好好做事,没有谁反对,全民拥护,全世界人民都拥护。

共有的精神家园,共同建设,一定要从一个共同的点出发,找共点,共同点,一种共许的东西,找到一个所有的人都认同的一个东西。早点起没人反对,读读书没人反对,读英语也可以,读圣经也可以,只要早起读书,没有人反对,古今中外。

找到一个形式,来做任何人都会赞成的一件事。所以这件事,不只是青年发动起来了,老中青少,因为现在普遍啊,要学习,要学读书,要学传统文化。

早起讲生活,读书讲做事。把人的一种要求跟他的自然生活结合起来,自然性的一面跟人文性的一面要结合起来,个体实践性的一面跟人的社会性的一面要结合起来。你就要找到这么一个点,那么现在我们中小学啊,也要开展……

通过基础教育的改革,尤其是语文教改,尤其是关于诵读,找到一个切入口。早读要不要恢复?我们小学时都有,现在没有了……这个诵读它是一个什么概念?一个怎么样的定位?我们得好好的理解啊。

晨读的内涵,老老少少的,体制内外,它实际上是一种生活形式,晨读是生活……

 

七年以来,走夜路的阶段。天将明而未明,将亮而未亮。从2000年末开始走,这是走夜路。

现在天蒙蒙亮了。

走夜路的时候是把所有的力量聚焦在一个点。

天蒙蒙亮了,渐渐清晰了,一节一节的展现出来,像天线一样的渐渐拉出来。

之前是前项目阶段,通过08年的过渡,也许可以包括09年,我们会进入一个社会化项目阶段。

其实每一个活动,我们现在都在不断地总结,到适当的时候公布出来,社会性参与,社会性实践。所以,它没有所谓“项目”的阶段……它伴随着社会心理的“势能”而“自动生长”,它是活的。

 

第十二个,学者讲学。这个暂时不多介绍。

 

第十三个就是拜老:老人、老话、老地方。

中国是老龄化社会,现在这个阶段。2020年,会有3.4亿老人。从社会物质财富发展来讲,老年人应该是一个消费的阶段。他只消耗,或者说不创造,或者说创造很少。但是,从文化教育角度讲,老年人生活稳定,衣食无忧,可以有很多时间精力发挥。老年人是文化社会建设的一个高端资源,正是当他进入到一个发挥“人生作用”的主要阶段的时候。他本身就是“宝”,看你去用不用,会不会用。

眼前有的都不用,那怎么把资源用好用活呢?

就得是现成的,就得是具体的。这个社会再有问题,它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社会发展中产生出来的问题,在社会发展中就可以解决,或者说可以大部分解决。

如果我们没有充分的使用社会本身的资源,没有充分的考虑社会本身的前进当中的方法、道路。现在“修行人”多,大家都喜欢学文化,希望自己有修有证,有所成就。“修行人惯做夹生饭”,就是说还没修好、还要继续修。可是作为一个社会,有些资源,是一次性的,不可逆转的、不能回头再找。607080岁的人,经历过解放前的年代,他们的生命记忆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剧烈变动的这一百年,一个记忆,烙印在自己的身上。解放前,甚至是民国,解放后,文革,改革开放,他们经历了这么大的一个变化的时代,一个民族史,它的年轮记在每一个细胞上面。这些资源就是一次性的,如果它能发挥作用呢,它就发挥,发挥不了呢,过20多年,就失去了。所以我们看着好象这么多资源,经典文字就在那里,文字是不变的,但这个经典怎么来活化来理解呢?你没有活着的人怎么办?活着的人的资源你没有利用好,你怎么可能理解文字呢?你心里没有装着人,你眼睛里怎么可能看到真实的东西呢?恐怕是不可能的。正在逐渐消亡的宝贵的整个社会的高端资源,我们有没有看到?要踏踏实实的做工作。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一样。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不讲古,后人就受苦。”因为儿女是从父母来的,小孩是从大人来的……他们其实是离我们最近的历史。他们是还活着的传统,还活着的历史。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你真正的把自然的这个1234567,踏踏实实、本本分分的去做。你就会发现,这社会有太多的资源,都在为了成就这时代的伟大事业在做着积极的准备。

可是我们往往看不到这样的一些资源和力量,找不到这样的一些方法和道路,为什么?我们把自己放得太高了。道在低处。低处好走路,高处难迈步。放低放平了,那就是个道,那就可以走路。

所以这些老人资源,你管他反对不反对传统文化,你管他是这样那样的,他是人啦,他是记录的活的历史啊!没有关系啊,他骂老祖宗也没有关系啊,他记录的是最近的传统历史啊,他是我们社会教化的高端资源。我们也只能在历史的活化记忆中前行,也只有这样的一种高端资源呢,纳入社会,让他发挥作用,我们才可能重建一个时代的社会心理秩序。

老中青少……所以老年人是个头,没用也是头。这个时代就是从那儿过来的我们的国家就是这么过来的,他们就是这个过程的经历,我们凭什么说这样那样呢?

……我们的老人,非常好,本分,踏实,有组织有纪律,做事情本分,踏实,很有公益心,很容易组织起来,很容易发挥团队的高效作用。

把老人的资源活化,学堂做了大量的方法尝试工作。

在听老话这一方面……现在是语言重建……语言是历史的一条线索……这种民间语言,尤其是说口口相传的……民间语言,民间的很多老话……语言的恢复啊,它不是一朝一夕……我们处在一个消化西方文化和自己文化的交会点上……对事物的思考、讨论它是经常错位的……民间语言关于做人做事,生活伦理的,熟语,你也可以说是谚语,熟语……比如说,“借铁还金”,我在你们家借的是铁,我还你金子,人情,仁义。在河北叫“借升还斗”,我借你一碗米,我还的时候冒尖,大家是这样仁义交往。这样的话很多……形象,言简意赅,四个字……广东有一句话叫什么,“多个香炉多个鬼”。这个香炉本来是用来供神的,但是你这个香炉摆上去呢,无形中就多了个鬼……这是生活智慧,一代代老百姓积累下来的……把自己听到的这样一句话写下来,然后做一个注释,我们这样的数据已经搜集很多了。

如果大家有认同,我们的活动完全可以搞一个全国范围的。号召这些年轻人去采访老年人,或者40岁以上的,自己就可以写。各地的,我要去看民谚大辞典,有很多谚语,格言。但是我们不那样,我们有自己的格式,比如说我这里列了一句话,我们下面就有一条的,我当时是听谁说的这句话,就是在什么场合,什么事儿,听的时候,当时是什么感受,当时的心情是什么。那这样的话,把语言跟一个人的心情,还有生活的场景……在做这样的语言的工作当中,把语言跟人、跟人的生活进行交汇。语言跟人分不开的,我们要做的所有的工作它都有一个共同的支撑,用语言来贯穿人,用人来支撑语言的世界。

过去讲要珍惜字……所以这个字啊,这里边包含很多先人的生命,但是现在学文化,通过经典也好,文章也好,要回到人,把文字激活,实际上是这样的道理。文字怎么激活?语言跟现场的状态的人的一种心情,一种记忆,一种情感,一种场景氛围分不开的。从学理上有它的根本,从活动的一个设计和组织运用上也有根本的一点,就是语言跟人。当然还有第三点,就是要把语言的考虑和人的考虑放在一个社会的层面来设计或者实施。它必须有三点的考虑。

人老了之后,是用事实讲话,因为他生活过了。而没有生活过的人,只好用论证去说话,因为他没有事实。文化建设现在不要老抓那些小孩。小孩是需要教育,但是你要明白,小孩的工作有时候需要从大人做,社会的工作有时候要从老人开始做。老人是宝贵的资源,关键是让老人心里很高兴。这是国之大事,顶得上多少个GDP

……做文化,做公益事业,真的把自己放低放平了发现,第一,一切资源都是够的;第二,一切的方法都是简单的;第三,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一个人可以做的,是大家伙都可以这么做的。

 

 

第十四个,草根公益。主要一条,就是中国现在主要的道德精神的胚胎和萌芽在哪里?在草根,在草根精神当中。草要生,草要长,草民。台风来了,大树要倒,小草不倒。这个草根精神,在土里面生长扎根。

我们有13亿人。这13亿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公益组织,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草根,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文化机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义工。大家来做,13亿人的事情,就得靠13亿人来做。

作为一耽学堂,走出一条路,摸索一个事业,把这个公益事业发展方向、道路、格局贡献给大家。

我倒是觉得,现在在传统文化热之前这么多年,环保组织,NGO组织,这种草根组织它们是真正在践行中国文化的精神。它也不学佛,它也不学道,甚至反对传统文化,它也没有鼓吹什么读经,儿童教育,也没有搞什么……到处开研讨会。但是这样的许许多多普通人他们已经在为中国的精神世界的诞生培育它的萌芽,它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到今天,这样的组织和人仍然是大量的。

……这不国学热嘛,一开始是有很多投机分子来说话,后来学者们也要分一杯羹,话语权利。解释权是在研究者这里,当然研究者他有多年的积累,是很好的,是需要学习。这里面利益格局复杂。

人这一辈子只能做一件事,这一件事就是得用你的命去做的。不要小看草根公益这些事情,捐衣服,看看老人,救小猫小狗……这样的才是真正的中国精神的酝酿。中国文化的复兴希望就在这里。

在社会认同上,我也希望做一个文化界、教育界、学术界、知识界、思想界的一个统一战线,我花了很多心血……04年暑期学堂开会,社科院余敦康先生对我说:你们想的事情,你们做的事情,是我们想不到的,做不到的,为什么想着要请我们做顾问?把这些老头子都撤掉,不要顾问。后来,我听了先生的意见。

 

(九)

……“行者志与愿,无语入风尘。”得有200年尺度,当成200年的事业来看。

一耽学堂的两大使命:第一个,为建设共有的精神家园找到基本的方法,搭建基本的格局;第二个,为现代文明的对话搭建有效的机制。将来的文明对话一定是义工的对话。所以学堂的创新贡献呢,从目前这个阶段来讲,作为青年文化公益事业,从目前的最近若干年,20年也好,30年也好,青年文化公益事业它要起到这样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建设初始阶段的一个打地基的工作,它的创新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个,转型期的中国文化传习和创新模式。第二条是,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公益体系,这是目前最紧迫,最重要的……我们前几年有一个“本土公益”的概念,提出本地公益的概念,就是说传统有很多这样的资源,传统在社会里面有很多资源,本地救助。第三个创新就是比较成熟的义工制度和青年修学制度。

现在是文化建设的初级阶段,是心理建设,然后是生活建设,然后才是文化建设的更高阶段。在心理建设阶段,一切有形化无形,一切封闭成开放,一切皆因参与而有变化。主要是心理修复,调试,激活。这是活化传承的起点工作。包括传统文化,一切标榜在形式或者形态的……都不与时、不与人的,注定走下坡路,同时损害了一些宝贵的公共资源。

对我们来讲,三大战略:汉语激活战略,生命高端战略,民间公益战略……

当读经热起来的时候,它注定要过去。当04年媒体的国学热多起来的时候,还要过去。国学热其实已经过去了……新的阶段来了。必须用新的阶段、新的视野、新的战略来集合大家的力量,集合大家的勇气,热情……

目前最重要的,把公益和义工想清楚。它不是收不收费的问题,也不是说谁能不能生存的问题,不是这个问题。有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进步,而有中国特色之公益事业。有中国特色公益事业发展之进步,始有中国未来社会之全面的发展进步。它直接服务于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它的一切理念与体系,乃至操作形式等等,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是一个时代必经的路口。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写过一篇小小文章,哲人要走的是时代必经的路口。迫切的现实需要,一种民族的认同的归属,公共生活中的道德感,个人人生中的尊严和荣誉,这种迫切的现实需要和当前的历史资源,古典世界的,近代世界的,中国世界的,西方世界的,这些需要和这些资源,在人的心理层面积聚起来。它将迸发出一个巨大的化合力,并且将要以自觉自愿的形式走成时代必经的路口。

三分之一,不只是三分之一。而是三分之二,三分之三,甚至是三分之四。这是国之大事。一切文化的学习、传承和创新发展只有在公益的形式下才能够最充分最彻底的实现。以公益的形式进行文化建设符合我国国情,将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照顾人,看顾人。通一个人通一条小路,通十个人通十条小路。通一百个人,就是一条大路了。中国的事情得靠13亿人去做,这是不变的事实。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方法,没有任何途径。这也是确定不移的。

以民众教化的改造与参与作为活动的核心主题。我们迫切需要一个老百姓的文化的教育的公益事业的平台,体系,风格。为此我们要有老百姓的民间的自发的一线实践经验。没有这些,我们就无法主动地引领社会力量的进步,导致社会资源的无序和耗损。

伟大时代的民族气质奠基于伦理精神的培养,现代社会的公共空间起源于道德主体的自觉。

 

现场问题回答选编

 

1观念论的东西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精髓。应从方法论、修养论、心性论着手。精髓是什么?复出如常。什么叫复出如常呢?就是回到它的初始状态,万物都在生发,生生不息,它生发的时候,如始如终,如终如始,它好像是要起来,其实是又回到原点,回到原点,好像是要升起来。所以这个东西呢,它往往很微妙。这个体会呢,也是通过这么多年实践体会出来的。今天来讲中国文化的精髓,不是几个简单的观念的东西。那些是我们提纲挈领需要关注的东西。但是怎么样落实到自己的生命,天天的实践上面,你天天要做,是这么个东西。这就是日用伦常,生活化,日常化,通俗化。礼最早就是从吃饭的规矩来的。最终也不过是还希望老百姓吃饭,好好吃饭;睡觉,好好睡觉;走路,好好走路。还是日用伦常,伦常日用。从哪个地方起就落在哪个地方。

 

2每个人都把好的经验流淌出来都汇到一块。十句好话,十个好的信念,反过来又感化每一个人。每个人都有丑陋的一面,也都有善良的一面。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善良的东西像小河流淌一样汇聚起来。好的东西就真实不虚啊。能不能做群众工作,能不能在这个时候让大家的心里舒畅?必须找到一个共许的东西,而这个东西从心理上是最微妙的……

 

3说明我们要做的这个事难就难在哪呢?你等于是提前出场了。大家的心里还都在这呢。你比大家不只是先走半步,而且还先走两步三步。所以今天凡是想来做公益的,你们都是提前出场的,提前出场的人要承担很大的一个心理负担。就是这么个事。因为别人没跟上,别人没有这个意识,别人不只是不参与,不理解,甚至是反对,挖苦。你这个时候心还能不能放平。所以这个就是对自己的一个锻炼。真正的修正就是在一线做群众工作。用人来修正人。

 

4就是这些细节,一个一个细节去分析。一个一个心里去分析。什么叫文化啊,什么叫修行啊,就是把自己心里的一点一滴很微妙的变化都能看的很清楚,那就近于圣贤了,很微妙的东西你自己的心里都能描述的很清楚。因为啥,我对别人好,别人对我不好。为什么要好?为什么要不好?为什么难受?为什么生气?你说是在办这些事?你不是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反应吗!一会高兴,一会又生气了;一会愤怒,一会又嫉妒了。一件一件事让你去琢磨。这就是克己的功夫啊。这就是功夫。万般功夫在此身,此身功夫在一心。

 

5一件一件事上去找。一个一个心念上去找。我做实际工作这几年碰到什么情况都有,有理解的有不理解的太多了。所以就是人跟人的交往。道法如是。人跟人就是学问……出场很重要。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中国功夫就是这样的。你说一句话就行,就够了……如果在北京能开头,我想在太原也能开头。在中国能开头的,在世界也能开头。圣人讲的也是人心所同然。只是我心未发见而已,他早我五百年讲出来,但是这些东西也还是要我讲的。就是把人心所同然、所一样的东西自己在实践中体会就行了。做事就是修行。真正的体会很微妙的东西很有意思。

 

6做为社会教化的工作,首先是相信人。做公益我讲三条,每一条有三句话。第一个是相信人,对人的这样一个共同生活是有一种信任。必须对人抱有信心。人的事情还得靠人办。这件事我们是抱着一种生命信仰的态度来做的。做文化公益事业这就是我的生活。我就这么信仰,我就按照我所信的去行。按照我所愿的,我去做,有人听也好,没人听也好。这就是我的生活。它不是说我有一种理念。

 

7所有觉悟的人要感谢那些没觉悟的人。所有真正有高度的人要为底下的人服务。这就是圣贤的伟大。我们做这个事情也要有这个心胸。不是圣贤,也得拿点圣贤的样子。至少别人骂一句的话,我心仍不退转。看大家怎么看。世界上的事情都是看怎么看,其实翻来覆去都是那一点点的东西。一千年前是,今天还是。两千年后还是这些事情。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就是人们的心态变化太快了。

 

8做基层工作真是其乐无穷。梁漱溟先生一生两件事情。一个是他生命的觉悟,第二件事就是中华民族的命运。他说,自己是有思想并且按着思想行动的一个人。他说,中国文化也没有什么,完不了。人有忧愁,有痛苦。人不是渺小,人是可悲。梁漱溟最后死的时候说:“我累了,要休息一下。”他没什么遗憾不遗憾,后悔不后悔。就是把一生放在了这个时代。

 

9中国文化断了是个说法,没断呢也是个说法。说断了会使大家更加的警醒和注意。说中国文化还没断,是使大家有信心。一滴水离不开大海。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全社会。老的也好,小的也好,它是一个人。一个人是头重要,腰重要,还是腿重要?没了哪个都不行。它是一体的。所以我们做社会教化的工作,必须老中青少一盘棋,古今中外一本书。搞教育的弄了很多理论、方法、技巧,这些从根本上是没有用的。迷信任何的教材教育理念都是错误的。包括对传统文化的过分倚赖。

 

10最真实的东西不能说你上了第一个台阶,你就一定会到第二个台阶。你学了圣贤书,你一定就能做得圣贤?没这一说。这个是不能推论的,不能论证的。真实的东西没法讲道理。讲道理的东西都是反反复复,说来说去的。真实的东西是没法递推论证。你学了这个就怎么样;你今天怎么样,明天怎么样;你小时候怎么样,大了又怎么样。没这一说。谁也不能保证你怎么样。你跟孔夫子好好学,他也不能保证你怎么样。谁也不能替谁负责。你也不用搬出四书五经,不用搬出古人的名目。所以教育这个东西啊,市场化、功利化。它导致的就是盲从和迷信。人们觉得什么都只要靠论证,就能一下子明白了。一论证这个东西就得到了强化,它就成了个事实。所以要读无字大书。读的都是有字书,不能越读越薄,那就完了。

 

11老中青少是一个人……各是各,老是老,小是小,中是中,少是少。各是各,它就不像个人样,它没有连成一条,它这个脊椎骨啊还是打散的。不是说拿出哪一节要怎么弄,不是这么个事。这是误区。谈教育必须谈教化。谈教化必须谈我们整个的社会时代状况。谈小孩必须要谈到整个社会。至少是家庭、社会、学校。

 

12市场经济把人脑子搞坏了,使得思想学会一个推论的观点了。结果连现象也看不清,问题分析不清。行动没有力量,惯于论证,惯于宣传了。都会宣传,做宣传工作,做包装工作。现在普遍的都会这个了。

 

13……时代的大幕还没有真正拉开呢……

 

14中国现在像滚开水,水开了,从中间往上滚,冒泡,水像泉涌,涌出来都往四周散。温度下降了,又到了最低下。最低下再加热又从中间上来。从中心不断地到边缘,边缘不断地回归中心,剧烈的变化。

 

15用边缘解决核心的问题。用基层来解决一些根本的问题。这也是毛主席的战略啊。毛主席农村包围城市,那个时候就是属于边缘解决核心啊。蒋介石就是占领大城市,有精英,有资源,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农村又穷又落后,什么也没有。农村包围城市,这是毛主席留给中国宝贵的财富。这个财富在后来的经济建设乃至于后来的文化复兴,它还要发挥方法论的一个作用。

毛主席作为革命家那一辈,他们是真正也有人文家的情怀。像孔夫子这样的人文家,他也有革命家的精神。现在一提传统文化就反对建国以来的这些。眼光太狭隘了。毛主席怎么跟孔夫子有相同的地方?我翻到一篇文章,1937年,延安叫保安,在保安模范青年讲话上,当时谈什么叫德育。毛说:“要我讲道德,就是一句话,奋斗到底,奋斗终身,奋斗到死。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一直到死,到死才算。”这话了不起啊。奋斗到底这个才叫道德。一个人做了一辈子好事,一千件好事,事是好事,人是不是好人,这个还不能完全划等号的。

 

16道德观是生死观,这个就是真正的儒家精神。儒者的精神就是这样,不是凭空说道德,它是要放在一个人的一生当中。这是真正中国文化意义上的道德。

 

17今天还简单的停留在“反”和“不反”的对立,证明人心里不成熟。证明对今天的事情没有信心。

 

18王国维说,凡是专讲中国文化跟西方文化的相异不同,皆乃不学无术。文化传统跟革命传统,中国文化跟西方文化,今天来讲要看到它们相通的地方……前几年讲,激起大家情绪上的呼应,引发出重视的一面。但如果从08年之后还有人专这么讲,不只不学无术,简直有害天良。应该是指尊中学,贬西学

……为国分忧……文化、教育是生产力,一个新时代的生命力……

……搞文化的这批人不要把文化搞坏了。

 

19愿意做义工的越来越多了。这是一条大路,别的路没有……

没有操作。自然、简单、稳妥。最小的资源消耗成就最大社会效益。无本买卖,心换天下……

 

20义塾是地方性教化的一个概念。

 

21从社会学开始,还原成心理学。

心理共同体,心理记忆,心理感受……社会工作就是心理工作……乡村就是一种乡土意识,对家的感觉。

精神家园,民心所向……中国真的艰难到这个程度,只有对家的一个记忆,没有其他的东西了,所以是中国文化最困难的时候……

人到最无助的时候,有个本能的反应,就是回家。在外边受了欺负,回家去了,就是这样。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我们做社会文化工作,要从全局考虑,要有“共同概念的心理观察”,不能按照简单事件,简单地域,简单方法。

科学发展观,科学观,发展观,一种智慧的观,全面协调可持续。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