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生生学堂·童蒙养正 >> 公益实践 >> 浙大城院|发源 >> 活动概况 >> 文章详细

在19楼·杭州网站发的倡议之一:儿童诵读经典与儿童心灵成长 201011
作者: 发表时间:13-07-30 点击率:2929

2010年11月在19楼发过两个帖子,另一个帖子因为留了链接和电话,不但帖子被删而且账号也被封,后来跟他们好说歹说才把账号要回来。

以下是那篇没有被删掉的介绍理念的帖子。

 

儿童诵读经典与儿童心灵成长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中国各个领域都大师辈出,可是为什么之后无论大陆还是港台都鲜有新的大师级人物出现呢?或许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些大师早年都经历过传统的私塾教育,具有深厚的“中学”根基,才能有底气吸纳“西学”,真正地贯通、融合中西,进而实现超越、创造。继往才能开来,返本才能开新。

有人说,中国人和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其实人同此心,并没有哪个民族先天比其他民族聪明,关键还在于后天的教育。我们和犹太人曾经有着相似的教育传统——从小背诵经典。但是,自从民初以来,中国人彻底抛弃了传统教育的形式(私塾、书院)和内容(经典),从而把我们古圣先贤的智慧扫出了国人的心灵,这种“自宫式”的做法,“成功”地切断了中国人的精神生命!一个没有了根的民族,一个对自己没有了信心、迷失了心灵家园的民族,如何能有创造力?这或许是近代以来犹太人对世界的贡献远大于我们的原因之一吧,犹太人口只有中国的百分之一,而诺贝尔奖获得者却是中国的几十倍。

我们只要冷静地看一看,那些高唱打倒孔家店的大师,其学问功底大都来自于早年的私塾教育。主张少看或竟不看中国书的鲁迅,我们都熟悉他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涯,也都知道他为了勉励自己在书桌上深深刻下的“早”字;提出反对文言全盘西化的胡适,他在《九年的家乡教育》一文中,开列了一张长长的书单,都是他早年读过背过的古书。这些书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最有价值的经典,内涵丰富而隽永,值得一个人用一生去品味。

反观我们“五四”以来的文化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几千学时的美好时光,都浪费在教授一堆乏味的白话文章,而将几千年来的古文精华扔在一边。到头来除了知道一些小明小红小猫小狗的故事(钱穆先生称之为“小猫叫小狗跳的教育”)和认识了两千个汉字外,心灵依旧空空如也,没有精神生命的建构,也没有文化生命的积淀。我们的生命就这样被浪费了。事实上,一个人在儿童时期有着惊人的像海绵一样的吸收能力,他们的感官是完全敞开的(什么叫聪明,耳聪目明),点点滴滴都能直达他们生命的最深处。家长不经意说的一句话,路上偶然听到的一句歌词,无论理不理解,都会深深地牢牢地印刻在他们的脑海里。一个孩子可以将上千字的文章一字不落、滔滔不绝地背诵出来,宛如行云流水一般,我们大人做得到吗?错过了记忆的黄金时间,就再也来不及了,我们大人都有深刻的体会,年纪越大,越记不住东西。

如果我们能趁这段时间,在他们心里装下人类最优美最智慧的文化经典(无论中西,包括哲学的、文学的、音乐的、绘画等),他们就真可以做到满腹经纶、学富五车。这样的储备将是受益终生的,可以奠定他一生的文化根基……那些大师正是得益于此,巴金能背《古文观止》,茅盾能背《红楼梦》,辜鸿铭能背《浮士德》,就连杨振宁这样的物理学大师也能背《孟子》全文……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就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他们的心智被打开了,心性被陶冶了,心量被扩充了。相反,如果我们在这段时间只给他们(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一个充满了低俗广告靡靡之音的贫乏庸俗浮躁肤浅的文化环境,或者逼迫他们学习那个年龄本不可能胜任的数学难题(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一个人的形式思维即抽象思维能力要到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才开始慢慢成熟),那么他们的心灵就可能永远与人类最有价值的文化绝缘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该储备的时候不储备,那么,等想发挥或需要发挥的时候也将无从发挥。

也许有人会问,经典这么难孩子懂吗?不懂的东西死记硬背出来有什么用呢?其实,任何经典,都是在人生旅程慢慢咀嚼、慢慢品味、慢慢消化的。只要给他提供接触的机会,让他浸润在经典的海洋中,随着生命的成长,自然会慢慢理解,慢慢领悟,这是生命本有的能力。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到了某一年纪终于体会到了曾经铭记在心的某句话的真意。但是,这种领悟,有一个前提,就是这句话早已存在我们内心的某个地方,这样才能“里应外合”,“义”才能“见”出来。如果先前没有浸润,等到他能懂的时候,经典便很难渗透进他的生命了。我们一定要明白,是接触了,才会慢慢懂,而不是能懂了,才可以接触。铭记在心的经典将一直陪伴着我们,在我们需要的时候随时随地启发我们的人生、滋养我们的生命。我们小时候记下的无论好的坏的,都在我们潜意识中默默地起作用,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这样说:这种作品(指经典)有一种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