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1) 什么是“内圣外王”
1.“内圣外王”与“天地完人”
内圣外王,对于现代的国人来说,已经很陌生了,但在我们中国古人的心目中,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是中国古代士人的最高人生理想。
通俗地说,可以这样理解:
·内圣(圣人)——代表内在修为的最高境界(精神境界)——内在的心性修养(修身养性)
·外王(王者)——代表外在功业的最高成就(现世成就)——外在的功业建树(建功立业)
每个人都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内部的世界、精神世界、主观世界;一个是外部的世界、现实世界、客观世界。
一个人的追求无外乎这两者:既能安顿自己的身心,又能摆平周围的环境,既能在精神世界里自由徜徉;又能在现实世界中纵横驰骋——这就是内圣外王。做到了内圣外王的人,古人称之为“完人”。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i]
2.中国古代的学问思想大多围绕这一命题展开
道家:“内圣外王”一词出自《庄子》。
儒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佛家:自觉觉他;自渡渡人(普渡众生)。
《左传》: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柏拉图:哲学王
一个非常漂亮的注脚:
[宋]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在天地之间树立人的尊严。
为生民立命,使黎民百姓能够安身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承接断裂的文化传统。——这一点对当代中国而言尤为至关重要!
为万世开太平,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
其他论述见附录[ii]
梁启超《庄子·天下篇释义》:“内圣外王之道”一语包举中国学术之全体,其旨归在于内足以资修养而外足以经世。
冯友兰《新原道·绪论》:在中国哲学中,无论哪一派哪一家,都自以为是讲内圣外王之道。
3.中国历史上的一流人物大多为这一命题的践行者
如:明代的王阳明;清代的曾国藩;近代的周恩来;北宋的范仲淹;三国的诸葛亮、曹操
有学生提出孙中山、蒋介石、李世民、王安石、王莽……
我觉得最接近、但也很有争议的是毛泽东。他既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毛泽东的精神≠毛泽东思想),又能将他的思想付诸实践(共产党、解放军、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他是真正的最高统治者,其他历史人物多为“人臣”)。
虽然这里举得例子多与政治有关。但对于我们今天来讲,圣不宜完全理解为道德意义的,王也不宜完全理解为政治意义的。
推荐阅读:
●毛泽东:
特里尔《毛泽东传》
王力雄《毛泽东主义与人间天堂》
毛泽东致黎锦熙信(1917年)
《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诗词》
●周恩来
韩素音《周恩来和他的世纪》
梁衡《大无大有周恩来》
尼克松《领袖们》(周恩来——中国式的革命家)
●曾国藩
五千年历史中立德立功立言者只有两个人:范仲淹和曾国藩。五千年历史中事业有继衣钵得传者只有一个人:曾国藩。(梁启超)
萧一山《曾国藩传》
《曾国藩家书》
●王阳明
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明史》)
《传习录》
《明朝那些事儿》(第三册 关于王守仁的内容)
4.我对“完人”的几点理解:
1)完人不是完美的人,而是完整的人
林肯:一个不犯错误的人通常不能成就任何事业。我的经验使人相信,没有缺点的人往往优点也很少。
曾国藩的书房:求阙斋。
一流人物,不是没有缺点的人,没有缺点的人是不完整的。一流人物,往往缺点和优点同样多,只不过他们优点的光芒把缺点的阴影照得看不见了而已。更何况优点和缺点是相对的,有时候可以互相转化,甚至缺点可以成为你的特点。
这一观点将在后面“真正的中庸之道”和“生命能量的聚焦”两部分更详细论述。
2)完人不是成为他人,而是成为自己
完人不是要把自己刀削斧砍折磨成一个“别人”,而是让自己自然生长、充分成长,获成为真正的自己。
完人的标准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长颈鹿的脖子长,梅花鹿的脖子短,谁更完善?《庄子·骈拇》: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庄子的齐物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特别是内在精神世界可能达到的差异),有时候远比凫、鹤这些物种间的差异大得多。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要将自己的潜在的特质充分实现了、把自己潜在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就是完人。
一个完人,就是一个完成了他自己的人、一个实现了他自己、成为了他自己的人。
不过,我们每个人可以反观自己的人生,事实上,要成为自己远要比成为他人难,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说来容易做来难。
一点误解:有同学将成为自己理解为只顾自己。事实上,实现自我就是要把自己内在的活泼的生机、内在最本真的生命力量充分的展现出来。而不是满足一己之私欲。其实恰恰是如果你一心满足一己之私欲,那么你的内在生命会受到忽视、蒙蔽、阻隔。(可参照宋明儒学家们关于“天理”和“人欲”之辨)
3)完人不是终点状态,而是方向过程
一个完人就是一个不断致力于完善、不断趋向于完善的人。完人不是一张客观的静态的肖像,而是必须通过自己的人生亲自塑造出来的道路。
佛家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佛是魔只在一念间。这不是说放下屠刀,你就是佛了,而是你心念一转,方向变了,一放下屠刀,你就在通往真理的路上了,你开始接近你的真实生命了。
也许可以把它理解为数学上的极限(lim)(可以无限接近,但永远不能达到)。
4)完人不是能力大小的问题,而是心灵纯度的问题
我们每个人的智力、能力千差万别,但能否内圣外王,不是看你聪不聪明,能不能干,而是看这个人纯不纯(纯乎天理)。
王阳明: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就像一块金子好不好,看成色,不看轻重,如果成色足,分量再轻的金子也是真金。(参《传习录》卷上 薛侃录)[iii]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PS:这几点都是我自己体会出来的东西,内圣外王的完人形象这样理解是否亲切了许多?只要有心(儒家强调立志,佛家强调发愿),每个人都可以获得自我实现。正是如孟子所说,人人皆可为尧舜,或者如佛家所说的,人人都可以成佛(但不等于说你现在就是圣就是佛)。我的课程正是以此为立足点。正是在这一个意义上,内圣外王跟我们每个人都相关——人人都可以内圣而外王。
我想,内圣外王,不仅是古代读书人,而应该是任何一个有抱负的中国读书人的人生理想。
附蒋介石的两段话:
●台北中正纪念堂里的一段名言:
生活的目的在增进人类全体之生活;
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
●蒋介石撰句,孙中山誊写的一副对联:
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
1929年,东吴大学以此为校训。1948年,东吴大学重建校门,正面刻东吴大学校名,背面上端横刻“UNTO A FULL GROWN MAN”英文校训(现改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门柱竖刻“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中文校训。此校门已成为今日苏州大学(前身即东吴大学)的经典建筑(但校训并未被沿用)。
a full grown man的说法与我上面谈到的“完人”意思十分契合。一个充分发展的人(或者用马斯洛的话说,一个自我实现self-realization的人)。unto(向,到),grow都强调一个动态的过程
马克思说,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资本论》第1卷)
[i] 六弟自怨数奇,余亦深以为然。然屈于小试辄发牢骚,吾窃笑其志之小,而所忧之不大也。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故其为忧也,以不如舜不如周公为忧也,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也。是故顽民梗化则忧之,蛮夷猾夏则忧之,小人在位贤才否闭则忧之,匹夫匹妇不被己泽则忧之,所谓悲天命而悯人穷。此君子之所忧也。若夫一身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暇忧及此也。六弟屈于小试,自称数奇,余窃笑其所忧之不大也。
盖人不读书则已,亦即自名曰读书人,则必从事于《大学》。《大学》之纲领有三: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了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岂得谓之明理有用之人也乎?朝廷以制艺取士,亦谓其能代圣贤立言,必能明圣贤之理,行圣贤之行,可以居官莅民、整躬率物也。若以明德、新民为分外事,则虽能文能诗,而于修己治人之道实茫然不讲,朝廷用此等人作官,与用牧猪奴作官何以异哉?然则既自名为读书人,则《大学》之纲领,皆己身切要之事明矣。其条目有八,自我观之,其致功之处,则仅二者而已:曰格物,曰诚意。
格物,致知之事也;诚意,力行之事也。物者何?即所谓本末之物也。身、心、意、知、家、国、天下皆物也,天地万物皆物也,日用常行之事皆物也。格者,即物而穷其理也。如事亲定省,物也;究其所以当定省之理,即格物也。事兄随行,物也;究其所以当随行之理,即格物也。吾心,物也;究其存心之理,又博究其省察涵养以存心之理,即格物也。吾身,物也;究其敬身之理,又博究其立齐坐尸以敬身之理,即格物也。每日所看之书,句句皆物也;切己体察、穷究其理即格物也。此致知之事也。所谓诚意者,即其所知而力行之,是不欺也。知一句便行一句,此力行之事也。此二者并进,下学在此,上达亦在此。(摘自《曾国藩家书》致诸弟(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
[ii]
《庄子》
|
内圣外王。《天下篇》
|
《大学》
|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内圣外王”最经典的注解。通过研究事理物理,获得真知良知;领悟了宇宙的真理,就能真诚你的意愿,端正你的心念;然后将你的心经由你的身体才能作用于外。
|
《中庸》
|
成己;成人;成物。成:成就,成全
尽其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尽:充分发挥
|
《论语》
|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宪问》儒家的“推己及人”
|
《孟子》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心上》
修其身而天下平。《尽心下》
|
《易传》
|
崇德广业。《系辞上》毛泽东:“德业俱全”;“身心并完”
|
[宋]张载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内圣外王”最漂亮的注解
|
墨家
|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修身兴利
|
大乘佛教
|
自渡渡人(普渡众生);自觉觉他。
佛就是“觉者”,一个觉悟了宇宙人生根本大道的人。觉有三类: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佛就是一个自己已经觉悟,并能帮助他人觉悟,自觉(觉)和觉他(行)同时达到圆满境地的人。
|
《左传》
|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代表德行、智慧、功业(国外:Worth, Work, Words 财富、德行、著述)
|
柏拉图
《理想国》
|
“哲学王”。
除非哲学家获得权力成为统治者,或统治者爱上智慧而成为哲学家,否则人类永无宁日。
|
据现存文献资料,“圣王”一词最早见于《左传·桓公六年》: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从现存史料看,“内圣外王”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天下篇》:
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曰:“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让王篇》: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土芥同义,即糟粕)以治天下。由此观之,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也。
《大学》开篇
大学(大学问)之道,在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发扬光大。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光明磊落。明明德,是说发扬人所固有的、先天赋予的“明德”),在亲民(朱熹采用程颐的说法,认为亲当作新。亲民,意思是“涤其旧染之污而自新”,使人的思想革旧更新),在止于至善(达到至善的境界)。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如何一步步达到最佳的境界呢?有先后,有本末)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诸侯国);欲治其国者,先齐(整齐、整顿好)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使真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使获得)其知;致知在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梁启超《儒家哲学是什么》:儒家哲学,范围广博,概括起来,其功用所在,可以《论语》“修己安人”一语括之,其学问最高目的,可以《庄子》“内圣外王”一语括之。做修己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内圣。做安人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外王。至于条理次第,以《大学》上说得最简明;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就是修己及内圣的功夫;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安人及外王的功夫。
其他阐述:
《荀子·解蔽》:
因学止之也。恶乎止之?曰:止诸至足。曷谓至足?曰:圣王。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故学者以圣王为师,案以圣王之制为法,法其法以求其统类,以务象效其人。
《论语·宪问》:修己安人。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中庸》第二十五章:成己成物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己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梁漱溟《朝话》:
任何一个创造,大概都是两面的:一面属于成己,一面属于成物。因此,一个较细密的分法,是分为:一是表现于外者,一是外面不易见者。一切表现于外者,都属于成物。只有那自己生命日进于大通透,刚劲稳实,深细敏活,而映现无数无尽之理致者,为成己。——这些,是旁人从外面不易见出的。或者勉强说为:一个是外面的创造,一是内里的创造。人类文化一天一天向上翻新进步无已,自然是靠外面的创造,然而为外面创造之根本,却还是个体生命;那么,又是内里的创造要紧了。
《中庸》第二十二章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中庸》第三十二章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
这也是一个从发展自己的心性外推到参与天地化育的过程。
《左传·鲁襄公二十四年》:
鲁国大夫叔孙豹与晋国大夫范宣子对话。范宣子问:“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叔孙豹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鲁襄公)二十四年春(西元前549年),穆叔如晋。范宣子逆之,问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穆叔未对。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其是之谓乎?”穆叔曰:“以豹所闻,此之谓世禄,非不朽也。鲁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没,其言立。其是之谓乎!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
立德立言是内在的,立功是外在的
国外:Worth,Works,Words
works 【神学】善行,德行道德的或公正的行为或事迹
[宋]张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易传·系辞上》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
“圣王”≈“哲学王”(柏拉图)
所谓“哲学王”,就是哲学家获得权力成为统治者,或统治者爱上智慧而成为哲学家。
除非是哲学家们当上了王,或者是那些现今号称君主的人像真正的哲学家一样研究哲学,集权力和智慧于一身,让现在的那些只搞政治不研究哲学或者只研究哲学不搞政治的庸才统统靠边站,否则国家是永无宁日的,人类是永无宁日的。不那样,我们拟订的这套制度就永远不可能实现,永远见不到天日,只能停留在口头。这话我踌躇很久不敢说出,因为我知道这样说会犯众怒:说只有那样才能使国家和个人幸福,是很难为人理解的。(柏拉图《理想国》)
除非真正的哲学家获得政治权力,或者出于某种神迹,政治家成了真正的哲学家,否则人类就不会有好日子过。(柏拉图《第七封信》)
中庸第二十五章: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iii] 《传习录》卷上 薛侃录
希渊问:“圣人可学而至。然伯夷伊尹于孔子,才力终不同。其同谓之圣者安在?”
先生曰:“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然圣人之才力,亦有大小不同。犹金之分两有轻重。尧舜犹万镒(yi4)。文王孔子犹九千镒。禹汤武王犹七八千镒。伯夷伊尹犹四五千镒。才力不同,而纯乎天理则同。皆可谓之圣人。犹分两虽不同,而足色则同。皆可谓之精金。以五千镒者而人于万镒之中,其足色同也。以夷尹而厕之尧孔之间。其纯乎天理同也。盖所以为精金者,在足色而不在分两。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犹一两之金,此之万镒。分两虽悬绝,而其到足色处,可以无愧。故曰‘人皆可以为尧舜’者以此。学者学圣人,不过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犹炼金而求其足色。金之成色,所争不多,则煅炼之工省,而功易成。成色愈下,则煅炼愈难。人之气质,清浊粹驳。有中人以上,中人以下。其于道,有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其下者,必须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及其成功则一。后世不知作圣之本是纯乎天理。却专去知识才能上求圣人。以为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须是将圣人许多知识才能,逐一理会始得。故不务去天理上看工夫。徒弊精竭力。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逃上此拟。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正如见人有万镒精金,不务煅炼成色,求无愧于彼之精纯。而乃妄希分两,务同彼之万镒。锡铅铜铁,杂然而投。分两愈增,而成色愈下。既其梢末,无复有金矣。”
时曰仁在傍曰:“先生此喻,足以破世儒支离之惑。大有功于后学。”
先生又曰:“吾辈用力,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人人网友评论】
潘俊: 好啊,沙发了。谢谢杨老师
回复 2010-06-30 14:00
杨海锋: 不知这种形式可好?还是公选课上的提议,大家有任何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任何的看法、质疑、补充、发挥、批判、建议……希望能留言。希望此处能作为一个引子,引发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2010-06-30 15:15
许家琦?K: 杨老师 这个都是你写的啊?工程浩大啊!
回复 2010-06-30 17:02
杨海锋: 回复许家琦?K:是我写的啊(除引用文献外),平时有一些零星的积累,现在整理充实一下,呵呵
2010-06-30 17:09
胡恩宇: 张载的四句话话说得好,而“外王”这个说法觉得带有一种名利的色彩,特别是对于现世名的追求。就好比一辈子在山区支教可以说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但可能算不上普遍意义上的“外王”
回复 2010-06-30 19:16
杨海锋: 回复胡恩宇:嗯,很好的一个问题。其实内圣外王就是一个完善自己进而完善世界的过程,我们不必把圣理解为传统意义的圣人,王理解为传统意义的王者,虽然从极限的意义上说,做到极致可能就是圣人和王者(参看我上面对完人的理解——一个过程)。我在上面在谈人物时也说到今天的圣不能单指道德意义,王也不能单指政治意义,至少应该包括更丰富的内容。我在第三讲里会专门谈到内圣和外王的关系。
2010-06-30 19:34
胡恩宇: 回复杨海锋: 我理解您,只是不喜欢这个说法罢了。如果不加解释,很多人可能误解,对行为的指向作用也会有偏差
回复 2010-06-30 19:47
杨海锋: 回复胡恩宇:的确容易望文生义~
2010-06-30 19:59
崔周道: 老师,这是我上您的第一节课,感觉极好
回复 2010-07-05 23:27
杨海锋: 回复崔周道:承蒙厚爱啊
2010-07-05 23:33
崔周道: 回复杨海锋:哪有,有这种课,使我们学生的幸运,像学校其他的那些公选课,完全是混学分去的。
回复 2010-07-05 23:38
崔周道: 回复杨海锋:哪有,有这种课,使我们学生的幸运,像学校其他的那些公选课,完全是混学分去的。
回复 2010-07-05 23:38
刘文韬: 高山仰止。杨老师真乃吾辈之楷模,这个学期选不进这个课真是遗憾
回复 2010-07-12 16:45
杨海锋: 回复刘文韬:不敢当不敢当~
2010-07-12 17:22
刘文韬: 回复杨海锋:我把您的3节课打印带到这次西部之行去,在路上好好揣摩下
回复 2010-07-12 19:21
杨海锋: 回复刘文韬: 你参加西城心旅了啊~ 这门课里的内容基本上是围绕我自己的一些核心观念组织起来的,所以有些观点可能并不成熟,还望你们能根据各自的生命体验批评修正、斟酌推敲啊~ 我写在这里的只是一些摘要和心得,其实还不如带本原著,比如传习录啊,庄子什么的,呵呵
2010-07-12 19: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