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1) 寻找生命的大本大源
宇宙的本源是“道”,生命作为宇宙间之一物,其本源也不例外(生命的起源有如世界的起源一样,神秘莫测)。
古今中外,关于生命的论述不计其数,但这些都是生命的“相”,而生命的“体”究竟为何呢?
我们只有“反身而诚”,真诚地体味、聆听真实的生命,才能有所领悟。
1.生命的真意
一棵活的树和一棵死的树,区别在哪里?我想主要在于一棵活的树能够生长(这是生命的标志),在其内部流动着一股生机、活力,一股生意、活气,这股生机活力生意活气使它茁壮成长。
小时候,我很喜欢蹲在家门口出神地看破土而出的瓜苗,现在想来,这是一种生命的感通吧——柔弱的嫩芽,居然冲破了坚硬的外壳,穿透了结实的泥土,多么顽强的生命!
不知大家是否有这样的体验,当身处某些情境时,我们能感觉到自己是“活”的——身体里某种东西得到了自由伸展、舒畅表达;而当身处另一些情境时,我们感觉自己是“死”的——我们觉得压抑、郁闷,感觉身体里的某种东西被堵住了,窒息了,活着如同行尸走肉。
我想,生命的本源,就是蕴藏在我们生命中的、涌流着的一股无形、无穷的力量(生发力、创造力)。其实本源是不可道不可名的,“力量”(或者生命能量)只是姑且这样称呼。
中国文化将宇宙看成是一个大生命,理解了生命的本源,也就把握了中国文化的内核。
《周易·系辞》中说:
天地之大德曰生。
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
天地最伟大的德行,就是使万物生生不息,生生不息,也就是《易经》的基本精神。
《老子》中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无论“生生,还是“徐生”,都把生生不息的样子描绘得多么形象生动!
这学期的一次课上,计算机07级的林泉宇同学跟我谈起一位学者的说法:中国文化就是一个“生”字,西方文化就是一个“分”字——这话太精辟了!
上次提到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之所以有天光云影,为什么有水清如许,是因为接通了生命的本源。他所描绘的不就是从我们内心深处涌流而出的源源不断的生命之泉吗?
前阵子重读孟子,读到“源泉混混”一段,深深感动。
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如果一个人的生命能得其本源,那么,他的生命之泉一定会源源不断,“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注满洼坑后继续前进,最后流入大海)。如果他的生命本源被堵塞窒息了,则“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孟子常说“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沛然德教溢乎四海”…… 这“沛然”二字,你能否从中体味到生命之水涌动的力量呢?
2.尽性率性,道法自然
《孟子·尽心篇》: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中庸》第1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中庸》第22章: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周易·说卦》: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许多人以为中国传统文化里充斥了空洞的说教、乏味的训条,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孟子》、《中庸》、《易经》都是生动、活泼的——“尽心”、“率性”、“穷理”、“尽性”——中国文化的精髓即探求一个生命如何尽本心,率其天性,把我们的真心、真性彰显出来(活出真实的自我),把我们的生机活力、生命能量充分地绽放出来,并且生生不已,源源不断。
《老子》中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许多人将道法自然理解为道效法大自然、自然界,就远离了道家的精神。
人法地(人遵循大地的法则),地法天(大地遵循宇宙的法则),天法道(宇宙遵循大道的法则),道遵循什么呢?道只遵循它自己,也就是“道法自然”。自,就是自己;然,就是如此。自然就是就是自己如此,而不是外在使然(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第五十一章)中的“自然”,也是同个意思)。
因为如果道遵循某个东西X,那么就意味着道还受到X的影响和制约,道就不成其为道了(道是宇宙世界的本源、根源——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自生自化、灵性自为)。道是最自由、最灵动的。 事物都应顺应它本有的天性(自身蕴含的可能趋向、潜在趋势)自由地生长,任何附加的、外在的、异己的力量都会扭曲本性。 一个得道之人,就是能与大道冥然合一的人,就是把握了生命本源的人,他因而是最自由、最灵动的,完全按照他的本心天性自由地生长。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自发的,是出于它自身的要求自己如此的,而不是外界要求他这样的。如果是应外在要求做出的,那么它的言行举止是机械、僵化,没有生命的。 在这个地方,道家的精神和儒家的精神是一致的,只不过道家站在宇宙这个大生命的角度说本源,而儒家则站在人类这个小生命的角度说本源了。
当然,率性尽性、自生自化,并不等于为所欲为,因为既然道是万物的本源,那么得道之人必与万物是和谐的。或许生命自由发展的最高境界即孔子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
婴儿是离生命本源更近
我的孩子是去年8月出生的,从他纯乎本然、顺乎天性、灵性自为的一举一动中,我能到生命活力,我们什么时候见过孩子压抑、郁闷呢?婴儿即使哭起来,也是畅快的。
无怪乎老子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无怪乎耶稣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我实在告诉你们,如果你们不回转,变成像小孩子一样,一定不能进天国。所以,凡谦卑像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是最大的”。
无怪乎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被放逐的心)而已矣”。
但是随着一个人的慢慢长大,会越来越多被社会的现实所同化,越来越失去我们的真如本心我们抵挡不住外部环境的进攻,以致生命被许许多多的外部力量绑架了。
3.生命的自立
对整个宇宙来说,生命是稀少的,围绕生命的是无穷无尽的无生命的混沌。人生天地间,只是一颗微尘,渺小得≈0。环境的“势力”随时都可以把我们吞没。在此种情况下,一个人如何在天地之间站立起来、挺立起来呢?如何让一个人从微不足道的“小人”成为一顶天立地的“大人”呢?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正因为他能不失赤子之心,才能“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自信,才能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气,才能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迈。
上面提到《中庸》第22章的一段话: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唯有拥有真至精神(大家是否还记得第一讲中提到的刘宗周对诚的解说)在内,拥有生命本源在内,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充分发挥众人的天性→才能充分发挥万物的天性→才能协助天地造化培育→才能与天地并列为三。
我以为,“与天地参”的精神,是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最精彩的地方之一。
我在这里引几段从《陆九渊集》中摘录的话:
P466人生天地间,如何不植立。
P 17人生天地间,灵于万物,贵于万物,与天地并而为三极。
P 463天地人之才等耳,人岂可轻?人字又岂可轻?
P 439人须是闲时大纲思量:宇宙之间,如此广阔,吾身立於其中,须大做一个人。
P 450上是天,下是地,人居其间。须是做得人,方不枉。
P 447今人略有些气焰者,多只是附物,元非自立也。若某则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
我很喜欢周敦颐“立人极”和张载“为天地立心”的说法。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心也。
孔子“三十而立”,“己欲立而立人”,我觉得也是一个人真正在精神上、人格上站立起来的意思,真正树立起自己的主心骨。而非一般人认为的成家立业、有了社会地位之意。
我觉得中国文化的一大高明之处在于,她虽倡导“立人极”,认为“人是万物之灵”,“灵于万物,贵于万物”,但她不把人凌驾于万物之上,不把自己看成是宇宙的中心,而始终认为天地人并立而为三极。“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
4.生命的自觉
一个人如何在天地间要能自立,不被洪流淹没不被外力左右呢?就是要充分地认同。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给生命一个无条件的大肯定,也就是对自己本有的真心、天赋的真性无条件地加以肯定。
儒家讲“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佛家讲“众生皆有佛性”,都给人生一个大肯定。我过去总以为这是宗教家给普罗大众开的空头支票,安慰人用的。后来随着自己人生体验的,才慢慢领悟了其中的深意。
“人皆可以为尧舜”、“众生皆有佛性”不是说每个人天生就是圣就是佛,而是肯定了每个人都拥有向上生长、自我实现的潜质、潜能、潜力(方向+动力)。就像一颗种子本来就蕴含着长成参天大树的潜力。不是说种子里本来就包含了一棵参天大树,种子里既没有根也没有叶也没有花也没有果,但它蕴含了长出根叶花果的潜力。(从这个种子的比喻我们又可以反过来理解“道”的既“无”又“有”,道体是虚无,道用无穷。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老子》第四章)
一粒种子的生长潜能,不是在后天的生长过程中培育出来或者从外界获得的,而是只要是种子,就先天具备了这种顽强地向着光明生长的能力。(孟子书中就多处说到种子、树苗的例子,其中最经典的就是“揠苗助长”的典故)苹果树长出苹果,这是它自己长出来的,这种能力并不是后天形成的,也不是从外界获得的——它是生命本身所蕴含的本质——只要是生命,就能向上生长。
如果我们能对自己内在的生命本源有所体认,有所肯定,那么,生命之流必将“沛然莫之能御”(孟子)。一旦我们把握了这一生发无穷的内在力量,我们的人生才能真正打开——这是一种大自信。
只有当我们相信自己生命的本源中蕴含着自我实现的能力,才能充分地信任我们自己,才能放开手让自己按照自己的路子去走,不用任何外在的标准去强迫自己。相反,如果我们认为自我实现、成长的力量甚至方向都来自于外界(孟子说“由外铄我”),那么,就相当于把主宰自己生命的权杖交给了外面,交给了你自己之外的、你无法把握的某个东西,这就是孟子说的“自暴”、“自弃”、“自贼”、“自侮”、“自作孽”、“自求祸”。
最后,附几段陆九渊的语录[1](选自《陆九渊集》),让我们从中感受一下自觉自主的精神,体味一下一个形体上弱小的生命何以可能昂然屹立于天地之间。
圣贤道一个“自”字煞好!
收拾精神,自作主宰!
真能为主,则外物不能移,邪说不能惑。
陆九渊(1139-1193)号象山,字子静,书斋名“存”,世人称存斋先生,曾在贵溪龙虎山建茅舍聚徒讲学,因其山形如象,自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陆九渊是宋明“心学” 的开山鼻祖,在当时与朱熹齐名,史称“朱陆”。明代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对近代中国儒学产生深远影响。
[1]
“自”
P427 “诚者自诚也,而道自道也。”“君子以自昭明德。”“人之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是自贼也。”暴谓“自暴”。弃谓“自弃”。侮谓“自侮”。反谓“自反”。得谓“自得”,“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圣贤道一个“自”字煞好。
P 461大丈夫事岂当儿戏?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跟,学人言语。
P 452自得,自成,自道,不倚师友载籍。
P 399汝耳自聪,目自明,事父自能孝,事兄自能弟,本无欠阙,不必他求,在自立而已。
P 184天降之衷,在我久矣,特达自立,谁得而御?勉自奋拔,不必他求。
P 442后生自立最难,一人力抵挡流俗不去,须是高着眼看破流俗方可。
P 433不可自暴、自弃、自屈。
P 452要当轩昂奋发,莫恁他沉埋在卑陋凡下处。
此理在宇宙间,何尝有所碍,是你自沉埋,自蒙蔽,阴阴地在个陷阱中,更不知所谓高远底。要决裂破陷阱,窥测破个罗网。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懈怠流浪,患不觉耳,觉即改之,何暇懊惜?大丈夫精神岂可自埋没如此!
P 464人之精爽,负于血气,其发露于五官者安得皆正?不得明师良友剖剥,如何得去其浮伪而归于真实?又如何得能自省、自觉、自剥落?
P 74古之学者,本非为人,迁善改过,莫不由已,善在所当迁,吾自迁之,非为人而迁也。过在所当改,自改之,非为人而改也。
“主宰”
P 455朱济道说:“前尚勇决,无迟疑,做得事。后因见先生了,临事即疑,恐不是,做事不得。今日中,只管悔过惩艾,皆无好处。”先生曰:“请尊兄即今自立,正坐拱手,收拾精神,自作主宰。万物皆备于我,有何欠阙﹖当恻隐时自然恻隐,当羞恶时自然羞恶,当宽裕温柔时自然宽裕温柔,当发强刚毅时自然发强刚毅。”
P 454人精神在外,至死也劳攘,须收拾作主宰。收拾得精神在内时,当恻隐即恻隐,当羞恶即羞恶。谁欺得你,谁瞒得你?
P 453人须是力量宽洪,作主宰。
P 4《易》曰:“闲邪存其诚。”孟子曰:“存其心。”某旧亦尝以“存”名斋。孟子曰:“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又曰:“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只“存”一字,自可使人明得此理。此理本天所以与我,非由外铄。明得此理,即是主宰。真能为主,则外物不能移,邪说不能惑。所病于吾友者,正谓此理不明,内无所主,一向萦绊于浮论虚说,终日只依借外说以为主,天之所与我者,反为客。主客倒置,迷而不反,惑而不解。
江沉月: 莽
回复 2010-07-26 21:28
杨海锋: 回复江沉月:莽?
2010-07-26 2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