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e课堂·讲学之风 >> 内圣外王 >> 课程的说明 >> 文章详细

再分享一份作业……
作者:摘自杨海锋人人网日志2011-01-22 发表时间:13-07-30 点击率:2095

悟:追本问源  WMJ

 

    我在想应该用一个怎样的开头,去写对于这门课的感受,在起心得文章的题目时,左思右想,“问本追源”是这门课的核心,追求生命的大本大源,为本性而活,是从内圣到外王的重点,无论是从课程本身,还是讲课的老师来说,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那真挚精神,那种撇开功名利益,追问探求本性的精神。认真回顾上过的课程,结合自己在课后的心得小记,我简单从以下四方面谈谈在《从内圣到外王》中的理解与思考。

 

一、谈自然而然

    当老师课堂上讲起“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时,我突然回忆起曾经的这段对话:有位长者曾经问我,为什么要念大学?我脱口而出道,读完高中,考上了大学,自然而然就念了大学。

“人们效法大地,大地效法上天,上天效法道,道效法大自然”,说真的,在没有听这门公选课前,我还真的就是这么认为的,当初还很纳闷:“道效法大自然”到底是什么意思,既然道就是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为什么还要去效法实实在在的大自然呢?听老师一解释,才知道自己的理解原来是错的,此自然,非彼自然。“自然”意味的是自己原本的样子,自己的根本,内在的本源,并不是“回归大自然”的“自然”。

    听懂的那一刻,我就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我要念大学。从未真正意义上思考过这个,自以为这是不需要考虑的事情。经过高中三年的奋战,到了本科的分数线,我不去念大学还能做什么?我这个年纪的孩子们,都是这样做的,也没看到别人在问为什么。大家都这样考试,都这样升学,那么自然而然就成的事情,何须问出个所以然来。自然而然,结合第一段老师的解释,那真的是“自然”而然吗?此刻,我敢说答案是否定的,我认为 “自然而然”似乎只适用于两种人:

第一种人是圣人(更注重内圣的人),那种真正意义上实现随心所欲,守真挚精神,追求内在本源,凭本性而为的人。他们中的有些人归隐于深林处,远离世俗尘嚣,静以修身;也有的人虽处尘世喧嚣,但心却可以放松下来,变得那么空灵,那个时候的他们感觉到万物沉静,只有自己的心在悠然遐想飘荡。这类人可以抛开环境中的束缚与干扰,摒弃物欲,空灵身心,在内在生机得到抒发与伸展之时,勇敢揭开世界的本来面目,灵感随之而来。

第二种人是那种什么都不懂的人,那种无知,无目标,无理想,不知自己何去何从的人。这类人就好比是浮游生物,自身完全没有移动能力(即使有,也非常的弱),不能逆水直上,只能浮在水面,随波浮流,自身轻飘飘,既沉不下去,也飞不起来。这类人也像是历史洪流中的一颗沙石,被冲的晕头转向后,不知在哪里落脚,在哪里“安身立命”,典型的随大流主义者,在缺失主意时,那么自然地“想当然”。

仔细分析后,我才明白,既不知道自己的真性情所在,又怎能可以说自己是自然而然读了大学呢?然而,我也不愿意做那第二类人,那种在高等教育体制下昏昏沉沉,一到毕业就等于失业了的人。所以,我不可以那么轻描淡写地回答读大学的意义所在,那不是傻乎乎的没有目标、毫无主见的念书学习,而应该是借助大学的各种资源,去充实自己的知识,为找寻自己本性过程奠定基础的学习。

 

二、现实与本性

(一)生活中的本性

仔细想想,我们是否可以自由地踏上松软的泥土,闻着青草的香气,沐浴温暖的阳光。我们是否可以仰望夜空数着繁星,遥指闪闪的银河,迎面自然的晚风。我们是否可以逃离现实生活的压力,投身自然的怀抱,沿着蜿蜒的小路,寻找山中的清泉。答案似乎都是否定的。

“有人问一个道义德行很高的人:您怎样修行?道者回答曰,睡觉的时候睡觉,吃饭的时候吃饭”。这样的回答被人不断嘲笑着。第一次听到老师的这个小故事时,我也笑了。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怎么可以说是在修行呢?那躲在被窝睡觉不来上课,吃饭的时候懒的出去,宅在宿舍等着提外卖的人都在寝室自我修行吗?听到了老师的解释,才明白过来,实际上,这并不好笑,因为这确实是个很严肃的问题。我们能保证在睡觉的时间好好睡觉,吃饭的时间好好吃饭吗,我认为持有肯定回答的人不多。

想想现实生活,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环境之下,不同的人有自己的忧虑与不满,睡觉的时候,因为想着不同的事情睡不着觉:快要考试了,好多东西还没有背完怎么办,明天又要早一点起来;明天还要和他/她去约会,我应该穿什么衣服啊;好久没回家了,什么时候该回去看看爸爸妈妈啊……有千种原因让我们无法快速入睡。吃饭的时候也不能好好吃饭:油炸烧烤的不能吃,里面有致癌物质;鸡肉鸭肉不能吃,里面有太多激素;饼干不要吃太多,里面的反式脂肪酸要致癌的;吃少点,又要胖了……各种各样的理由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中,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问题食品那么多,究竟哪个才安全?——不吃才是最安全的。

然而再认真想一想,当你想休息的时候因为外界的压迫不能休息,当你饥饿的时候,因为各种想法的干扰,不能吃想吃的东西,是多么难受的事情。难受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压迫着自己的本性,逼迫着,抑制着真实的自己不出来。我们的生活远离了本性之时,我们变得难过,变得无助,变得焦虑。

再如,为什么只有当刚出生的孩子哇哇大哭时,父母才会松一口气,原因在于,孩子大哭时生命的能量得以释放,得以泉涌,这才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没有被抑制,没有被压迫。反之,当孩子不哭时,大人反而会着急,因为孩子生命的能量不能得以释放,孩子天性的哭泣被抑制,不能得以舒展。

(二)当本性偶尔出现时

在这里,我试图想把这个问题说的清楚(因为我觉得自己再整理思路的时候还是有些乱)。由于我是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平日看新闻看报纸偏重于时政热点,当老师讲到大本大源这一章节的时候,我联想到上个学期我看的一则关于“全裸政府”的新闻,大致的内容是关于四川省白庙乡政府公示出今年1月份公务开支明细表,详细记录每分钱公务花费,连“花1.5元购买信纸”,招待上级官员烟酒都悉数公布。被网友戏称为“政府全裸第一例”。

这个事情发生在全国两会刚结束之后,在两会期间,政府财政预算收支公开是与会代表委员们关注度最高的话题。全裸政府成为了网友关注热议的焦点。为什么我要想起这件事情,是因为听老师讲到本源章节中,谈及寻找生命的大本大源,就要去挖掘生命的本来的真实面目。我认为,从一个人的生命,引申开去,政府是一个组织,也是一个有生命的组织,然而对于政府来说,财政预算收支是政府运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胞,纳税人将手中的税款上缴到政府财政,是期望政府可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拿着纳税人的钱为人民办实事,那么钱的何去何从,本应该就要高度透明化,公众于世,让群众来监督。

我暂且将财政预算收支公开化当做本应该就有的事情,笼统概括为政府本性之一,我并非要去评判白庙乡这全裸政府的做法是对是错,我仅为人们对“全裸政府”这一事件的高度赞扬感到悲哀,因为我觉得,财政公开化是政府本来就应该要做的事情,这不需要人们去关注,去持鄙夷态度去监督,这是政府自身的义务。当代社会形势下,当白庙乡政府一“裸”,媒体高度曝光,高度赞扬,群众高度关注热议,这恰恰反映了我们现在的大多数政府没有真正实施财政预算收支透明化的现状。

政府的本性被当代畸形的暗箱环境笼罩了,当偶尔一个小乡政府将原本的本性,政府本身的义务尽职做到时,得到的是赞声一片,这反映出来的更多的是现实社会的悲哀。

 

三、我们的观念是我们的眼镜

第一次读到阿兰的这句话,是在看萨托利的《民主新论》中,没有多加思考,只是一眼带过,真正明白它的深意,还要从老师在内圣外王第一堂课的一段话说起。老师说,其实生活中困扰你的,往往并不是事情的本身,而是你对这些事情的看法。这话说的真好,我想起了以前看到的这句话:“我们的观念就是我们的眼镜”我认为,这句话要表达的也正是这个意思。

我们始终要透过观念去看待外面形形色色的世界,同样的一个事情,摆在不同的人的面前,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一百个人的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因为他们的观念不一,对于同一个剧本人物的读阅都会有不同的理解。若摘下观念的眼镜,撇开所有有意识的偏见,此时,我们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一个身份,不知自己处于怎样的社会阶层之中,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谁,正如罗尔斯在《正义论》所提及的“无知之幕”时,我们就不会因对周围事物的决策所烦恼。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永远到达不了“无知”的境界,观念是我们的眼镜,我们无法脱离观念去看懂外面的世界,观念是功利或道义的,是邪恶或善良的,是自私或仁爱的,都将影响着我们对待每件事物的看法。

作为一名大学生的我,在曾经的大一总会出现这样纠结的问题:到底是多参加学生工作好,还是多顾着学习好些。那个时候的我,总是有这样一个观念,生活的时间分为学习与工作两大部分,时间多花在学习上一些,就意味着少点工作,少些锻炼,两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我非常的矛盾,两者都是我不想放弃的,我应该做怎样的权衡,是我最苦恼的事情。

这个事情看似很简单,但是如果真的要做抉择,我又觉得非常痛苦,直到有一天得到老师的点拨,思路才豁然开朗,觉得轻松了许多。老师告诉我,其实我的时间并不是只有学习与工作两大块,而是学习、工作和我自己安排玩的时间,是这三块时间在矛盾。我仔细想想,觉得很有道理,其实学习与工作并非是矛盾体,如果我把自己安排玩的时间压缩到最小,那么学习与工作我可以兼得。持有这样的观念,让我在大一的下半个学期过的没那么痛苦了,我一直鞭策自己不要浪费时间,少玩,多学习,多工作。

我举得这个例子,意在说明,其实对于同一件事情,如果在不同的时期,持有不同的观念去看待,我们的心,会舒坦很多。当我们觉得不顺心的时候,往往是受困于烦恼的心情,不愉悦的观念,如果及时去与别人沟通交流,慢慢转变自己的观念,许多情况下,我们会活的更轻松,更快乐尝试改变看待事情的观念,勇敢拥抱原本就属于我们的快乐。既然这样,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四、我们的成功到底取决于什么

我还记得是哪一天老师和我们讲到这个问题的,当时我一直在回忆《海上钢琴师》的剧情,没有及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人生的高度到底是应该取决最低的部分还是最高的部分?

先从1900开始说起,我记得1900是尝试过下船上岸的,当他走出甲板远眺城市的那一刻,他沉重的回了头,说,在那个无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都有,但是惟独没有尽头。我在此刻,在真正理解到这句话的深意,当我们的选择变得非常多的时候,我们就越容易迷失自己。在有限的选择内,抓住自己人生的焦点,发挥犹如激光聚焦集中的精神,专注自己的长处,人们也会成功。

与之相反的是木桶原理,木桶装水可以装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根木头。于是,那节课下课前,老师问了我们那个深刻的问题,又匆忙给出了一个观点,那就是,我们要去思考,影响我们成功的诸多因素中,是否有相互制约,如果有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那么毫无疑问,我们要学会用统筹方法看问题,要关注最短最弱的因素;相反,如果诸多因素互不影响互不制约,那么追逐你最擅长最喜欢的,也能获得成功。

其实,在优势与劣势的波浪曲线上,我才发现如果努力去填满缺点,人生的道路上多了两个相对较低的点。这意味着,如果仅关注劣势,一心填满劣势,只会让自己过的更累。我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一生下来,依靠许多优势去获得成功,而是要在诸多劣势上通过拼搏努力获得成功。引用一位不知名人士的话而言就是: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手握一把好牌赢牌,而是握一把烂牌去赢牌。

握一把烂牌赢牌,这要求我们首先不能自暴自弃,其次更是鼓励我们不要专注自己的劣势不放,一心急着填补缺点,我们应该更加要去发挥手中所有的优势,不气馁,去赢牌。如果在发牌的初始阶段得到了烂牌,我们看着牌越看越觉得烂,只会挫伤我们的斗志,若换个角度看问题,“优点很多的人,缺点也有很多”,这样想想就会觉得牌烂有什么关系,那些隐形的优点等待着去发掘,这样去鼓励自己,去拼搏,去伸展拉开人生的版图,获得成功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要知道,就算我们真的很烂,真到烂的像狗屎一样的那一天,也就没有人敢从我们的身上踩过去。所以,在人生的路途中,请不要与自己的劣势斤斤计较,而是要让劣势与优势并进,发挥集聚功能,扬长避短,才能靠近成功的彼岸。

 

人人网友评论】

沈菁serena: 老师你开始看作业啦 我觉得自己写的认识很浅
回复 2011-01-22 21:52
杨海锋:  回复沈菁serena:无论深浅,认真对待的即好,呵呵
2011-01-22 21:57
沈菁serena: 回复杨海锋:差距 境界不够高
回复 2011-01-22 21:57
盖洋: 我发现就算我有想法,也不能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回复 2011-01-22 23:07
范佳铭: 回复盖洋: 哎呦喂~这么巧!你也在这里!~
回复 2011-01-23 21:13
范佳铭: 继续飘过~嘻嘻~~突然意识到论文什么的应该分1、2、3…来写啊!原来我之前那么多门课的论文都在乱来呃!……
回复 2011-01-23 21:16
盖洋: 回复范佳铭:0.0
回复 2011-01-24 09:32

 表情 点名 同时分享 悄悄话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