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教育者·且行且思 >> 笔迹心迹 >> 百度空间 >> 【其他版块】 >> 文章详细

古炙音《放于利而行,多怨?》
作者:摘自杨海锋百度空间“从内圣到外王”2009-04-28 发表时间:13-07-28 点击率:1820

 

古炙音:放于利而行,多怨?

 

钱有了,精神死了。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亦如此。

今天忽然想到一个名词"高利贷","九进十三出"这个形容恐怕还在学校的我们估计很少人会知道,讲的就是高利放款,借一万拿到九千,没几天还的时候得还一万三。这两年我也耳闻目睹了些高利放款收钱的事,我的家乡也是个小企业多的地方,土财主多了,嫖、赌、毒也多,所以有人为了生意的资金周转要借钱,也有人为了一时的"乐趣"要借钱,反正这几年家乡忽然多了"典当"这一门生意,典当行多是关门做生意的,做什么生意在我这儿估计大家也能猜到个七八分。

在中国生意是不好做啊,特别是做实业,没有厚实的本底,你要让企业跟滚雪球一样滚起来,估计会够呛。可是这两年放债的生意却很好做,我有个"不上进"的表弟,比我还小两岁,从小除了能一餐吃八个肉圆子长了个大块头也就没什么其它方面可以夸赞他了。初中没读完他就"很乖的"离家出门寻找自己的一口饭吃,而这几年再偶遇他,全然不是过去那个挂着鼻涕的表弟了。现在他脖子上挂着极粗的金链子,兄弟几个出游时他出手也是极其阔绰,背上纹着青龙,夏天赤膊时也有着不一般的杀气。和他在一起,有时候我会迷茫,到底为何迷茫却又不从知晓。

后来从几个与他走得进的表哥那知道,他就在做放款收债这一行当,从有钱人那把钱以两到三分的利息借来再以五分到一毛五的利息借出,如此听来也是个简单事,可当他们告诉我,我的表弟有些月份最多可以有六十万的人民币入帐的时候我傻了,我真的傻了,他才二十一啊!周岁还不到二十!我不知道是该叹"自古英雄出少年",还是该叹"有多少人的事业、前途毁在了他所做的这一门生意上",总之我无法安心下来再读我们的"圣贤书"了。

资本的积累本就是带着血腥的味道,近代以来哪个霸权国家不是如此?可偏偏中国人不信这个历史的经验,中国偏要搞一个和谐的发展给世界瞧瞧中式的智慧。结果呢?高利贷也算是我们唾弃的旧社会的一颗毒瘤,我们和谐之下"毒瘤"还是暴长了出来,待人们都看到时才发现我们不仅不能批判,我们还离不了它了!企业家在求爷爷告奶奶向银行借钱而借不到之后无奈地向高利贷伸了手,接着之后就像鸦片上瘾了一样再也停不下来。那么银行真的是没钱借还是觉得小企业不可靠担心坏帐?其实没钱借这个选项是可笑的,担心坏帐也只是很小一部分原因,终究还是为了一个"利"字,当官的可以借,毕竟总有求人家的时候,公务员可以借,毕竟你工作稳定不怕你不还,最最可恶的是银行内部把钱借给放债的人,再由放债人谋获的暴利里分一杯羹,拿着国家的钱和百姓的存款为自己谋利,这与贪墨何异?况且官员与公务员哪里需要一笔钱来周转他们的生活,他们拿了钱也不过是再次转到放债人手里再拿利息。如次这般的捣腾,中国的金库只成了官员、公务员、高利贷者那一小撮人的金库,于国人而言又有何益?

为了钱,为了别墅,为了好车,为了给子孙留个好家底,我们的小企业在那些图一个"利"字的人们一条条的理由之下长不大了,它们越来越羸弱,商业家们发挥尽了智慧也不能使自己的企业有那么一些些壮大自己的本钱。可还有人钱有了,精神却慢慢不济,终究会死亡的是谁,我们拭目以待。

  

古炙音邮件中的话:这个大概只是个随笔,写了个蛮实在的东西,不过我想应该是没写完,可是又不知道如何插入剩下的话,比如如何解决民间高利贷的问题,经济的和政治的手段其实都是不行的,唯有从思想上精神上才能是高利贷绝迹,可是我们在读大学时有哪位老师提过高利贷这个事呢?估计老师们对这个事也是了解甚少吧,毕竟这个事情有些涉“黑”,知识分子或没这个胆魄去接近,或怕污了自己清名不愿去接近,还有这个社会到底是哪里出错了,为什么一个社会主义社会还是黄、赌、毒齐全?还是旧社会的毒瘤丛生?难道只是经济上开放的原因吗?或许这个话题有得讨论。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